层流手术室类型、要求、布局、示意图

层流手术室类型、要求、布局、示意图
层流手术室类型、要求、布局、示意图

手术室设计地目地

手术室,作为外科领域反映高度治疗医学水平地工作环境,应该满足下述要求:

①满足外科手术需求地所有功能.

②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持接近无菌地环境,减少创伤感染.

③要求为医务人员创造最有利于工作地舒适环境.

手术室设计地基本条件

①合理地平面设计是手术室设计地前提.在建筑上,手术部作为医院整体设计地重要组成部分,

手术部地配置、层高、柱间距离、与其他部门地关系等等,将会对整体医院设计带来重大地影

响.同时,医院地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为手术室留下足够大地可发展空间.在医学上我们

通过合理地流向设计和平面布局设计来防止医院内地交差感染.

②能上充分考虑到其一般性和特殊功能.如、术中放疗、当日手术等.

手术室设计地要点

①手术室在医院中地最佳位置.它与中心供应室、外科病房、集中治疗室、急诊、临床检验室、

病理科、放射科等都有密切地联系.

②洁净区域地划分.在平面上根据其功能要求,大致可分成高度洁净区域、洁净区、亚洁净区和

非洁净区.

③维持洁净度.出入口地管理.低洁净区和高洁净区地划分.空调系统地建立.

手术室地位置和面积

. 医院内地手术部地位置和所占面积

手术部应该防止手术感染,院内感染和维持清洁地环境为第一目地,其次必须以手术地效率和安全性为考量来决定手术部地位置.最佳地方案是利用整个层面或外科病房地端部.尽可能与中心材料供应室、集中诊疗室、特殊放射科治疗室同一层面或设置专用地电梯来与这些部门连结.

. 手术室地数量

① 每个病床设计个手术室地判断标准似乎最为普遍.

.手术室地形状和大小:

手术室里,正中央是长方形地手术台,其两侧是手术医生、护士和手术器械,其头部是麻醉医生、麻醉器械、监视仪器等等.手术台地周围有巡回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所以,接近正方形地长方形似乎最适合于手术室.最近,为了避免积灰和诱导空调回风口地流向,常常切去四个墙角把手术室做成八角形.

手术室地墙面设置有手术时所必需地设备和器具.如:电源插座、医疗气体终端、读片灯、器械柜、手术计时钟、保温库、保冷库等等.因此,手术室并非越大越好.有报告指出最小必须有×,但是随着医疗地进步,麻醉器械、监视仪器、特殊手术器械地引进,我们推荐一般手术室地内径至少要有~×~.

美国建筑家协会·保健设施部会出版地《医院及医疗设施地建筑设计指南》中对手术室地最小面积作了规定:①一般手术室②心血管、脑外科手术室③骨科手术室④

内窥镜下手术室.在我国也有类似大、中、小三类面积等规定,我们认识考虑到每个医院、手术室地特点,尽可能顾及到不同需要.在日本地千叶县地千叶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地无菌手术室()地面积是(×).日本医科大学附属千叶北总医院地心脏血管外科手术室地面积是(×).

手术部平面设计地类型

. 流线分离与平面类型

手术室地目地之一是: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持接近无菌地清洁环境,减少创伤感染.顾名思义它要求是:尽管不可能达到无菌状态,但是,以手术室为中心地清洁区域与手术部外地非清洁区域之境界线地划分,中间亚清洁带区域地设置,以及如何处理人员和物品地流向或称流线仍然是我们地设计重点.

随着手术室清洁管理地重要性不断地被认识,我们发现手术室内病人、医师、护士、工作人员、机器和物品根据治疗、工作地阶段大致可以分为六种流向:①手术前病人②手术后病人③手术前工作人员④手术后工作人员⑤手术前灭菌⑥手术后器材.根据这六种流向可以细分成几十种平面类型.今天,我们把最常见地六种平面型介绍给各位.

. 手术室地平面类型(参见附)

①中央清洁型():洗完手地医生和护士以及灭菌器材,都从中央清洁侧进

入手术室,手术后则从反对侧(外周走道侧)离室.病人地手术室出入则都从外周走道侧进行

②中央供应型():有升降机或电梯运来地灭菌材料,通过中央厅送入各

个手术室.在中央厅里面工作地人员则必须进行洗手和换衣后进入其中.其他地人员包括洗手

医生、护士和病人都从外周走道侧进入和离开手术室.使用后地器材则由外周走道侧搬出手术

室.

③外周供应型():平面布局大致上与中央供应型几乎相同,只是手术室周

围地灭菌器材,洗手医生、护士等工作人员、病人地流向正好相反.

手术室层流净化基本原理

空气cfu/m3:≤10 物体表面cfu/cm3:≤5 医护人员手cfu/cm3 :≤5 随着现代医院条件、环境及医疗质量的不断改善与提高,层流设备渐已装备、应用于手术室。1流层手术室-洁净舒适的工作环境层流手术室不仅要求高度洁净的空气(进入手术室的空气首先须经高效过滤器净化),而且要求能控制气流的流通方向(即采用层流超净装置),使气流从洁净度高的手术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并带走和排出气流中的尘埃颗粒(尘粒)和细菌;层流是一股细小、薄层的气流,以均匀的流速向同一方向输送;净化气流的方向分为垂直层流式和水平层流式两种。垂直层流式(Supply air ceiling for operating theatre)高效过滤器装在手术病床的正上方,气流垂直吹送,回风口设在墙面的四角,确保手术台洁净度达标,一般多采用垂直层流式效果较好层流手术室是一个"正压"环境,其空气压力根据其不同区域(如手术间、无菌准备间、刷手间、麻醉间和周围干净区域等)洁净度不同要求而不同。不同级别的层流手术室其空气洁净度标准不同,例如美国联邦标准100级层流手术室的标准为每立方尺空气中≥0.5μm的尘粒数,≤100颗或每升空气中≤3.5 颗。1000级为每立方尺空气中≥0.5μm的尘粒数,≤1000颗或每升空气中≤35颗。依次类推。不同级别的层流系统,其控制空间环境中的空气置换率也不同,洁净度级别越高,置换率越快,反之亦然。层流手术室墙壁应用具有抑菌作用的特殊涂料粉刷,光线明亮,色彩柔和且不须用水清洁冲洗。 功能特点 2.1 手术室低细菌数及低麻醉气体浓度。 2.2 可供舒适的气流(室内温度可在15-25℃,湿度可在50-65%之间调节)。 2.3 手术室正压气流(+23-25Pa)防止外来污染的进入。 2.4 手术室内空气清新、爽洁,工作环境舒适。 2.5 层流手术室,一般情况下无需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既节省劳动,又免除了不良气影响。 2.6 院内感染率(尤其是手术和烧伤感染率)大大降低。 2.7 噪音:因层流设备的空气处理机(送风、回风等装置)及空调系统运行所发出的声音,成为层流手术室的一种噪音,也是层流手术室的一大缺点。所幸的是手术室内音量为42dB,可无不适;但手术室外音量≥65dB,形成噪音干扰。"心欲静而音不止",长期处之,尚有一个忍受和适应的过程。 2.8 层流手术室造价昂贵,"月耗斗金",非条件优越,恐难奢求。3层流手术室环境的管理层流系统是创造洁净手术室的一种设备,无论它多么先进,但亦非"万能";因层流系统并无消毒灭菌之功效,层流手术室其"无菌"环境主要是通过空气的"过滤"、"层流"以及室内维持"正压"状态来维持的。 强调 空气cfu/m3:≤10 物体表面cfu/cm3:≤5 医护人员手cfu/cm3 :≤5 随着现代医院条件、环境及医疗质量的不断改善与提高,层流设备渐已装备、应用于手术室。1流层手术室-洁净舒适的工作环境层流手术室不仅要求高度洁净的空气(进入手术室的空气首先须经高效过滤器净化),而且要求能控制气流的流通方向(即采用层流超净装置),使气流从洁净度高的手术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并带走和排出气流中的尘埃颗粒(尘粒)和细菌;层流是一股细小、薄层的气流,以均匀的流速向同一方向输送;净化气流的方向分为垂直层流式和水平层流式两种。垂直层流式(Supply air ceiling for operating theatre)高效过滤器装在手术病床的正上方,气流垂直吹送,回风口设在墙面的四角,确保手术台洁净度达标,一般多采用垂直层流式效果较好层流手术室是一个"正压"环境,其空气压力根据其不同区域(如手术间、无菌准备间、刷手间、麻醉间和周围干净区域等)洁净度不同要求而

医院层流净化手术室基本知识

医院层流净化手术室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层流净化手术室基本知识及日常管理 一、层流净化的概念与作用 层流净化,是指气流以匀速向一定方向输送,通过高效过滤器净化,呈流线状进入手术室内,再以等速通过手术空间后流出。手术室内的尘粒和病原微生物随气流方向被排出,不会在室内扩散,层流手术室即以此设计而得名。 层流系统是达到空气净化、创造洁净手术空间的一种先进设备,是目前一种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空气除菌手段。 二、层流净化技术在手术室的重要性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质量的高低往往反映了一家医院的治疗水平。 对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就是要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重视手术中的无菌技术操作,防止手术感染。手术后一旦发生感染,将会造成的后果,很多医院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不得不加强对病人抗生素的用量,这种方法对病人的伤害很大,目前国家也在立法通过行政手段来控制抗生素的用量。所以对手术中各个环节的无菌控制越来越受到各家医院的重视。 三、手术室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 手术室的污染源主要有来自外部和来自手术室内部的两部分: 1、来自外部的污染源主要是送到手术室的新风。具统计室外空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的数量大约为1-1000个/英尺3,而且这些细菌和微生物大多都附着在灰尘粒子上,不同地区的污染程度也不相同。 2、来自洁净手术室内部的污染源,主要是手术的医生和护士、手术的患者以及手术过程的产菌产尘。 最大的内部污染源是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等人,他们的衣服、皮肤和呼吸都会产生大量的尘埃和细菌,产生灰尘和细菌的数量与他们的着装、动作的

强度和频度、医生的技能、消毒的程度以及全面管理的水平有关。因此,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除穿贴身内衣外要全部更换手术室专用的服装、帽子、口罩和鞋。帽子要把头发全部覆盖并尽量减少外露的皮肤,手术的动作要轻,手术器械的传递要稳、准。 四、层流净化手术室分类 1、层流净化手术室送风气流的流型 层流净化手术室送风气流的流型在国内外主要有垂直单向流、水平单向流和非单向流等。 单向流气流流型示意图 在我国2002年“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规定:Ⅰ级洁净手术室的100级洁净区域(手术区)的气流必须是单向流(垂直单向流),而且高效过滤器的满布率应为75%-85%;对于Ⅱ级、Ⅲ级和Ⅳ级洁净手术室的手术区是低于100级的洁净区,其气流流型为非单向流,但送风口宜设在手术区的上方,高效过滤器宜集中布置在手术区上方的送风口处,要求洁净的气流覆盖手术区,使手术区获得最佳的净化效果。 实验证明:在各种不同的送风速度情况下,垂直单向流比水平单向流手术室的细菌浓度低。 2、层流净化手术室的风量、温度和湿度 根据2002年我国“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规定: Ⅰ级洁净手术室的单向流断面风速为0.2-0.3m/s; Ⅱ级洁净手术室的换气次数为30-36次/h;

手术室布局和人员配备

手术室布局与人员配备 一、布局与环境 (一)手术室的位置与建筑要求 (二)手术室的设置 (三)手术间的配备 (四)划区管理 (五)手术间清洁与消毒 (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人员配备与职能 一、手术室的布局与环境 (一)手术室的位置与建筑要求 手术室应安在洁净的地方,靠近外科病区,并与病理科、放射科、中心化验室等相邻近,有专门电梯往返于手术室与血库之间。手术室内配备中心供气系统及中心负压吸引,还应配备参观台、电教设备。等候区、更衣室、监护室、办公室、准备间、洗手间、库房、小手术间、手术间、卫生间。 (二)手术间的设置 手术间数与外科病床数之比为1:20~25,手术间面积约为30m2~40m2最大60m2,温度22~25℃,相对湿度40~60%(35~60)手术室内配备中心供气及中心负压吸引,还应配备参观台、电教设备 (三)手术间的配备

阅片灯、挂钟、吊式无影灯,立地聚光灯、供氧装置、麻醉机、器械台、垫脚凳、麻醉台、污物桶、手术床、固定病人的肩挡、臂架、固定带、输液架、吸引装制。 (四)手术室划区 非洁净区[外走廊、等候室、更衣间、办公室、走廊、卫生间] 准洁净区[监护室、准备间、外走廊、] 洁净区[库房、无菌手术间、内走廊、洗手间、手术间,洁净手术室按含尘浓度分为4等(特别、标准、一般、准洁净)] (五)手术间洁净与消毒 1、洁净手术室:采用一定空气洁净(乱流式气流、垂直层流、水平层流) 措施,使手术室细菌与空气达到一定指标。(分1~4级)(P54表5-1) 2、清洁卫生(一天小扫、一周大扫) 特殊感染手术结束-药液(有效氯消毒液)拖地 3、空气消毒(有空气过滤装置可不用) (1)紫外线灯照射30~60分钟 (2)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开机30分钟,以后 每过15分钟开机一次,消毒15分钟) (3)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开机30分钟) (4)过氧乙酸1g/m3熏蒸消毒(HBSAg阳性者) (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参观制度、手术室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二、人员配备与职能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

层流手术室层流管理制度 (1环境管理) 1.做好人员及各种物品在手术室的出入管理。 2.层流手术室不得使用有粉手套。 3.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或将私人物品和书报等带入手术间。 4.急诊手术要在手术部的最外侧手术间内实施,感染手术要在靠近污物通道的手术间内实施。 5.接台手术设备连续运行,间隔时间要保证足够自净时间。 (2预防感染管理) 6.一切清洁工作,均要在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湿布擦拭。 7.进入手术间的各种仪器设备,应在进入前安装完毕,擦拭干净。 8.手术结束后应立即清场、擦拭、整理各类物品。 9.术毕清除各种污物,并分类袋内密封,从污物通道运出。 10.每天手术前、后,用消毒液各擦拭1次无影灯、器械车、麻醉桌、手术床、壁柜等各种器材表面及地面。 11.对工作人员穿过的隔离鞋,用毕进行清洁消毒。 12.每周所有设备及地面彻底擦拭消毒、清洁保养1次。 13.每周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口装置清洗1次。 14.每2周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网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湿拭消毒一次。 15.每月对洁净手术部空气、器材表面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对温湿度进行检测一次。并将结果登记备案。 16.每6个月将初效、中效过滤器更换1次。每年更换高效过滤网。 〔3监测管理〕 17.手术室感染控制小组每月做空气、手、物表、消毒剂等的监测抽检和监控工作整改小结。 18.空气洁净度监测采用“多点布控采样”检测法。静态法为主,动态法为辅。 〔4.设备管理〕 19.设备科专人每天检查控制板上空调显示数据,每周检测空调系统运行情况。 20.设备科专人做好层流维护保养工作。建立维护保养日志。 21.层流急诊手术间的送风系统,应24 h维持在低速运行状态,保证手术室恒温、恒湿和洁净度。 22.其他手术间至少应在术前1 h将层流打开,维持低速运行状态,术前30~40 min调至高速运行。 23.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手术间,启用时应首先清洁送风口滤网,并至少提前3 h开机运行。 24.根据季节变换,相应调控适宜温湿度。 25.做好层流手术室的运行安全管理。人员要熟悉消防器材使用、安全通道位置。

医院人员编制比例和配备要求

医院人员编制比例和配备要求 (一)确定编制总额 医院人员编制总额的核定,是依据有关主管部门核准的床位数,按一定的人员编制标准核定的。其计算公式为:M==B×Y+[(B-Bmin)/(Bmax-Bmin)]×(Ymax-Ymin)×B+A1……+An 式中:M——核定人员编制总数;B——核定床位数;Bmax——规定该等级医院床位数的上限;Bmin——规定该等级医院床位数的下限;Y——编制常数平均值;Ymax——该等次常数上限;Ymin——该等次常数下限;A1,A2,…,An——医院其他附属编制。 (二)制定编制方案人员编制方案是编制员额、人员编制类别以及岗位、职数、各类人员结构比例等方面的规定。 (三)核定编制比例编制比例是指编制员额与核编参数之间的比例关系的规定。医院编制比例,通常由一定数量的编制员额与一定数量的核编参数组成。对于医院来说,病床数就是核编参数,医院的核定病床数通常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区域医疗规划所审定的。(四)进行人员配备我国医院的人员配备,主要依据卫生部1978年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草案)》进行。根据这个《原则》综合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之比,依医院的规模和承担的任务分为三类:3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按1∶1.30~1∶1.40计算;300~400张床位的医院按1∶1.40~1∶1.50计算;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按1∶1.60~1∶1.70计算。医院各类人员的比例为:行政和工勤人员占

总编制的28%~30%,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占编制的8%~10%;卫生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70%~72%,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医师、中医师占25-35%,护理人员占40-50%,药剂人员占8%,检验人员占4.6%,放射人员占4.4%,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占8%。 1、临床科室负责人配备(1)科主任。25张床位以上的科设科主任,超过40张床位可增设副主任。门诊任务较多的科,病床虽少于25张也可设科主任。门诊及病房任务较少的科,可由其他有关科的科主任兼任。(2)科护士长。各科设护士长(助产士长),病床多时可设副职。 2、医师的配备卫生部规定,各级医师结构比例为: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1∶2∶4∶8。在编配某一职级的医师时,通常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M=(Tw×B×R)/Ta×15/P+A 式中:M——某职级医师数; Tw——住院医师日均诊治每位患者所需工时;B——核定编制床位数; R——病床使用率; Ta——住院医师日均有效工时; P——住院医师比例数; A——机动数。根据医院担负的任务和规模的不同,医师中高、中、初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也应有所差异,以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医疗为主要任务的医院,医师的配备应侧重于全科医师,其专业技术职称中,高、中级比例可相对较少;承担高度医疗或医学院校附属医院,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编配比例可适当增大。 3、护理人员和助产士的配备护理人员包括护理技术人员和护理员。护理技术人员和护理员的比例为3∶1为宜。卫生部1997年颁布的《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规定,三级、二级综合医院中,实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在编护理人员数不少于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

层流手术室基础知识

春天医院层流手术室探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医院手术室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手术室不仅门禁众多,通道有别,而且患者在麻醉前后进出手术室恍如隔世的感觉更给手术室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人们印象中手术室只有白色调的密封环境、裹在严严实实手术服中拿手术刀的医生和各种不知名的手术设备和器械。患者从病人通道被推进手术室,家属就被挡在了门外,里面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会知道。不仅外人很难了解手术室情况,即便受过多次手术的患者也不知道医院手术室到底暗藏了哪些玄机。 医院手术室担负着对病人进行手术和紧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手术室装备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成败,是衡量一家医院综合技术实力的象征。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深圳宝安岗区的旗舰医院——深圳春天医院,探秘龙岗区最好的层流手术室,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层流手术室的产生与发展 在走进手术室之前,我们回顾一下层流手术室的怎么发展产生的。19世纪上半叶,伤口感染的频繁出现给外科手术带来了众多复杂的情况,使原本成功的治疗发展成灾难性的结果。虽然抗生素的发明救治了大量的生命,然而伤口的持续感染依旧是救治的最大难题,特别是在战地医院,手术条件极其简陋,各种外伤感染频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英国著名外科大夫约瑟夫?李斯特开始将消毒制度引入医院,手术后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并且在短时间内病人就可恢复而无并发症。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室的感染率,蒸气灭菌法、橡皮手套等相继用于手术中,手术室由消毒防菌时代进入无菌时代。随着医学的发展,这样的手术环境还远远满足不了手术技术发展的需要,大面积烧伤手术、颅脑手术、眼科手术、肺脏手术、纵隔手术等高难度手术都必须在超洁净的环境下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手术感染率确保手术成功。

手术室布局和人员配备

手术室布局和人员配备 一、布局与环境 (一)手术室的位置与建筑要求 (二)手术室的设置 (三)手术间的配备 (四)划区管理 (五)手术间清洁与消毒 (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二、人员配备和职能 一、手术室的布局与环境 (一)手术室的位置与建筑要求 手术室应安在洁净的地方,靠近外科病区,并与病理科、放射科、中心化验室等相邻近,有专门电梯往返于手术室和血库之间。手术室内配备中心供气系统及中心负压吸引,还应配备参观台、电教设备。等候区、更衣室、监护室、办公室、准备间、洗手间、库房、小手术间、手术间、卫生间。 (二)手术间的设置 手术间数与外科病床数之比为1:20 ~ 25,手术间面积约为 30m2-40m2最大60m2 温度22?25C,相对湿度40?60%(35~60)手术室内配备中心供气及中心负压吸引,还应配备参观台、电教设备 (三)手术间的配备

阅片灯、挂钟、吊式无影灯,立地聚光灯、供氧装置、麻醉机、器械台、垫脚凳、麻醉台、污物桶、手术床、固定病人的肩挡、臂架、固定带、输液架、吸引装制。 (四)手术室划区非洁净区[外走廊、等候室、更衣间、办公室、走廊、卫生间]准洁净区[监护室、准备间、外走廊、] 洁净区[库房、无菌手术间、内走廊、洗手间、手术间,洁净手术室按含 尘浓度分为4 等(特别、标准、一般、准洁净)] (五)手术间洁净与消毒 1、洁净手术室:采用一定空气洁净(乱流式气流、垂直层流、水平 层流)措施,使手术室细菌和空气达到一定指标。(分1~4 级)(P54 表5-1 ) 2、清洁卫生(一天小扫、一周大扫) 特殊感染手术结束- 药液(有效氯消毒液)拖地 3、空气消毒(有空气过滤装置可不用) (1)紫外线灯照射30~60 分钟 (2)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开机30 分钟,以后 每过15 分钟开机一次,消毒15分钟) (3)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开机30 分钟) (4)过氧乙酸1g/m3 熏蒸消毒(HBSAg?性者) (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参观制度、手术室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二、人员配备和职能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层流手术室层流管理制度 (1环境管理) 1.做好人员及各种物品在手术室的出入管理。 2.层流手术室不得使用有粉手套。 3.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或将私人物品和书报等带入手术间。 4.急诊手术要在手术部的最外侧手术间内实施,感染手术要在靠近污物通道的手术间内实施。 5.接台手术设备连续运行,间隔时间要保证足够自净时间。 (2预防感染管理) 6.一切清洁工作,均要在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湿布擦拭。 7.进入手术间的各种仪器设备,应在进入前安装完毕,擦拭干净。 8.手术结束后应立即清场、擦拭、整理各类物品。 9.术毕清除各种污物,并分类袋内密封,从污物通道运出。 10.每天手术前、后,用消毒液各擦拭1次无影灯、器械车、麻醉桌、手术床、壁柜等各种器材表面及地面。 11.对工作人员穿过的隔离鞋,用毕进行清洁消毒。 12.每周所有设备及地面彻底擦拭消毒、清洁保养1次。 13.每周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口装置清洗1次。 14.每2周对粗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回风网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湿拭消毒一次。 15.每月对洁净手术部空气、器材表面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对温湿度进行检测一次。并将结果登记备案。 16.每6个月将初效、中效过滤器更换1次。每年更换高效过滤网。 〔3监测管理〕 17.手术室感染控制小组每月做空气、手、物表、消毒剂等的监测抽检和监控工作整改小结。 18.空气洁净度监测采用“多点布控采样”检测法。静态法为主,动态法为辅。 〔4.设备管理〕 19.设备科专人每天检查控制板上空调显示数据,每周检测空调系统运行情况。 20.设备科专人做好层流维护保养工作。建立维护保养日志。 21.层流急诊手术间的送风系统,应24 h维持在低速运行状态,保证手术室恒温、恒湿和洁净度。 22.其他手术间至少应在术前1 h将层流打开,维持低速运行状态,术前30~40 min调至高速运行。 23.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手术间,启用时应首先清洁送风口滤网,并至少提前3 h 开机运行。 24.根据季节变换,相应调控适宜温湿度。 25.做好层流手术室的运行安全管理。人员要熟悉消防器材使用、安全通道位置。 2

手术室试题及标准答案

一填空(30分) 1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和()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和(),共同对()和()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2医院应当设立()绿色通道。 3手术部(室)的建筑布局应当()的原则,做到()分区明确、(),符合()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 4手术部(室)应设有()出入通道、()通道,物流做到(),流向合理。 5手术间的数量应当根据医院手术科室的()及()进行设置,满足医院日常手术工作的需要。 6手术间内应配备常规(),基本设施、()、设备、()等物品配备齐全,功能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 7手术部(室)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加强联系,密切合作,以(),保证患者围手术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8手术部(室)应当建立手术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标本的()、()、()等流程,有效防止标本差错。 9手术部(室)工作人员应当按照()书写有关医疗文书。 10手术部(室)应当通过有效的()、()、()、()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 二判断(10分) 1手术间内部设施、温控、湿控要求应当符合环境卫生学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2手术室护士应当接受岗位培训但不用定期接受手术室护理知识与技术的

再培训。() 3洁净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基本配备、净化标准和用房分级等应当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辅助用房应当按规定分洁净和非洁净辅助用房,并设置在洁净和非洁净手术部的不同区域内。()4手术部(室)应当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确保手术患者、部位、术式和用物的正确。() 5手术部(室)应当建立并实施手术物品清点制度,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保证患者安全。() 6手术部(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48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7实施感染手术的手术间应当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进行灭菌处理。() 8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严格执行外科手消毒规范,实施标准预防。() 9手术部(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清洁、处理。(错) 10医院应当建立手术部(室)质量管理档案保管制度,加强质量过程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 三单选(10分) 1手术部(室)应当加强手术患者体位安全管理,安置合适体位,防止因体位不当造成手术患者的皮肤、()、肢体等损伤。() A脏器B神经C呼吸D循环 2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几年。()

手术室产房的布局与设施

1、手术室的位置要求 手术室应设在安静、清洁、便于和相关科室联络的位置。以低平建筑为主的医院,应选择在侧翼,以高层建筑为主体的医院,宜选择主楼的中间层。手术室和其它科室、部门的位置配置原则是,靠近手术科室、血库、影像诊断科、实验诊断科、病理诊断科等,便于工作联系,宜远离锅炉房、修理室、污水污物处理站等,以避免污染,减少噪声。手术间应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朝北为易,也可采用有色玻璃遮挡,以利于人工照明。手术室的朝向应避开风口,以减少室内尘埃密度和空气污染。通常是集中布置,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医疗区,包括手术部分和供应部分。 2、手术室房间数量的确定 估算用房数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手术科室的床位数,按20~25:1的比例确定手术用房数,然后根据手术用房数,确定手术辅助用房、消毒供应用房几其他用房数。二是根据手术的次数来确定手术间的数量。 3、手术室应设哪些房间 一个完整的手术室包括以下几部分: ①卫生通过用房:包括换鞋处、更衣室、淋浴间、风淋室等; ②手术用房:包括普通手术间、无菌手术间、层流净化手术间等; ③手术辅助用房:包括洗手间、麻醉间、复苏间、清创间、石膏间等; ④消毒供应用房:包括消毒问、供应问、器械间、敷料问等; ⑤实验诊断用房:包括X线、内窥镜、病理、超声等检查室;

⑥教学用房:包括手术观察台、闭路电视示教室等; ⑦办公用房:包括医护办公室、医护值班室等。 4、手术室怎样分区 手术室须严格划分为限制区(无菌手术间)、半限制区(污染手术间)和非限制区。三区分隔开的设计有二:一为将限制区与半限制区分设在不同楼层的两部分,这种设计可彻底进行卫生学隔离,但需二套设施,增加工作人员,管理不便;二为在同一楼层的不同段设限制区和非限制区,中间由半限制区过渡,设备共用,这种设计管理较方便。 限制区包括无菌手术间、洗手间、无菌室、贮药室等。半限制区包括急诊手术间或污染手术间、器械敷料准备室、麻醉准备室、消毒室。非限制区设更衣室、石膏室、标本间、污物处理间、麻醉复苏室和护士办公室、医护人员休息室、餐厅、手术病人家属休息室等。值班室和护士办公室,应设在入口近处。 5、手术室各部分的设计要求如下: (1)墙面和天花板采用可隔音、坚实、光滑、无空隙、放火、防湿、易清洁的材料。颜色采用淡蓝、淡绿为宜。墙角呈圆形,防止积灰。观片灯及药品柜、操作台等应设在墙内。 (2)门应宽大、无门槛,便于平车出进,应避免使用易摆动的弹簧门,以防气流使尘土及细菌飞扬。窗应双层,最好用铝合金窗框,有利防尘保温。窗玻璃以茶色为宜。 (3)走廊宽度应不少于2.5m,便于平车运转及避免来往人员碰撞。 (4)地应采用坚硬、光滑易刷洗的材料建造。地面稍倾斜向一角,低处设地漏,利于排出污水,排水孔加盖,以免污染空气进入室内或被异物堵塞。

层流手术室管理与监测要求

层流手术室管理与监测要求 一、建筑与布局要求: 1、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标志明确,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原则; 2、手术室应分一般手术间和感染手术间,有条件的可设净化手术间、手术准备间、麻醉室、复苏室、石膏冰冻切片室及家属等候室。 3、一般手术间面积为30~36m2,特殊为60m2(体外循环);高度为2.8~3m;室内温度为22~2 5℃,相对湿度为50~60%。 二、环境卫生学管理要求: 1、手术间的墙壁、地面光滑、无裂隙,排水系统良好; 2、每天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的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等物体表面,用湿式擦拭方法进行清洁消毒; 3、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间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分开使用,用于清洁、消毒的拖布、抹布应当使用不易脱落纤维的织物或者材料; 4、用于环境清洁消毒的化学消毒剂应当选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中、高效化学消毒剂; 三、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手术室应严格更换手术室专用工作衣、鞋帽、口罩; 2、实施手术者应进行外科洗手、戴手套,及穿无菌手术衣后,限制在无菌区域内活动,只能触及无菌物品; 3、在无菌区域内只允许使用无菌物品,若对物品的无菌性有怀疑,应当视为污染; 4、医务人员不能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和用物,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面以下的器械和物品应当视为污染; 5、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保持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 6、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室工作; 7、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四、手术器械和用品等消毒灭菌要求: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无菌;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3、接触病人的麻醉器具及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4、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效期限以及肉眼发现可见污垢的器械、敷料和物品不得使用; 5、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设备,应当对其进行检查、拆除外包装并进行清洁处理,凡需要灭菌的医疗器械及无菌物品,应严格进行检查、审核,灭菌合格后方可使用; 6、进入手术部无菌区域和清洁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存

手术室的布局与设施

手术室的布局与设施 手术室的位置要求 手术室应设在安静、清洁、便于和相关科室联络的位置。以低平建筑为主的医院,应选择在侧翼,以高层建筑为主体的医院,宜选择主楼的中间层。手术室和其它科室、部门的位置配置原则是,靠近手术科室、血库、影像诊断科、实验诊断科、病理诊断科等,便于工作联系,宜远离锅炉房、修理室、污水污物处理站等,以避免污染,减少噪声。手术间应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朝北为易,也可采用有色玻璃遮挡,以利于人工照明。手术室的朝向应避开风口,以减少室内尘埃密度和空气污染。通常是集中布置,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医疗区,包括手术部分和供应部分。 手术室房间数量的确定 估算用房数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手术科室的床位数,按20~25:1的比例确定手术用房数,然后根据手术用房数,确定手术辅助用房、消毒供应用房几其他用房数。二是根据手术的次数来确定手术间的数量,计算公式为:L=B×365/ T×1/W×1/N 式中L为手术间的数量;B为手术科室的总床位数;T为平均住院天数,一般一级医院为15d,二级医院为20d,三级医院为23d;W为手术室全年工作天数,可按256d 计;N为平均每个手术室每月手术次数 手术室应设哪些房间 一个完整的手术室包括以下几部分:①卫生通过用房:包括换鞋处、更衣室、淋浴间、风淋室等;②手术用房:包括普通手术间、无菌手术间、层流净化手术间等; ③手术辅助用房:包括洗手间、麻醉间、复苏间、清创间、石膏间等;④消毒供应用房:包括消毒问、供应问、器械间、敷料问等;⑤实验诊断用房:包括X线、内窥镜、病理、超声等检查室;③教学用房:包括手术观察台、闭路电视示教室等;③办公用房:包括医护办公室、医护值班室等。

层流净化设备基本要求

层流净化设备基本要求 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的标准要求,我方目前应做到如下: 一:日常基本工作: 1.洁净手术部各区域的缓冲区,应当设有明显标识和屏障,各区域的门应当保持关闭状态,并有连锁装置,不可同时打开出、入门; 2.洁净手术室温度应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为40%~60%,噪声为40~50分贝,手术室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00LX左右; 3.洁净手术室在手术中应保持正压状态,洁净区与相邻洁净区的静压差应符合标准(I、II 级> 8pa;III、IV级> 5 pa;洁净区对非洁净区>10 pa.)要求 4.洁净手术部每周定期对设备层的新风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每两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记录; 5.对洁净区域内的非阻漏式孔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每周进行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 6.对洁净区域内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1次,每周彻底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对滤料层应按要求更换; 7.热交换器机组散热器应当每周进行高压自来水喷射冲洗,并保持清洁干燥; 8.对空调器内部加湿器和致冷器下的水盘和水塔,应当每周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并保持干燥清洁; 9.对挡水板应当每周进行清洗并保持干燥; 10.对凝结水的排水点应当每天检查,并每周进行清洁。 二.层流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要求: 1、Ⅰ~Ⅲ级洁净手术室和Ⅰ~Ⅱ级其他洁净用房应当实行空气洁净系统送、回风的动态控制; 2、Ⅳ级洁净手术室和Ⅲ、Ⅳ级其他洁净用房可以通过末端为高效或者亚效过滤器的局部空气净化设备实行动态控制,并设置工程专职人员负责手术进行中的计算机动态监控; 3、非洁净区可以利用局部净化设备进行自净(空气净化机); 4、严禁使用有化学刺激、致癌因素的局部空气净化设备; 5、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末端装置应当保证密闭,不泄露; 6、负压手术室和产生致病性气溶胶的房间应设置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并且排风口安装高效过滤器; 7、排放有致病气溶胶的风口应采用密闭装置。 三.层流手术室的检测工作: 1.每天可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每月对非洁净区域局部净化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状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室至少进行1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记录; 4.每年对洁净手术部进行一次包括尘埃粒子、高效过滤器的使用状况、测漏、零部件的工作

层流间手术规范化管理

层流手术间规范化管理 目的:如何使层流手术室的空气菌落数符合卫生部颁发的空气环境卫生学标准,也符合洁净手术部的用房等级标准,并使之减少到最低程度。方法:通过从人员、环境和运行三个方面对层流手术室实施分类管理。结果:每月每间手术室空气培养符合标准。结论:这种管理模式是有效的。 【关键词】层流手术室;空气;环境;管理 随着现代化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手术对手术室的洁净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院于2007年5月启用百级层流手术室。百级层流手术室是目前最为理想的,但如何有效管理,使层流手术室的空气菌落符合卫生部颁发的空气环境卫生学的标准,又符合洁净手术室等级标准。是目前洁净手术室管理中值得探讨的一个新课题。通过对我院层流手术室空气环境监测,提出如下管理模式供探讨。 1 健全管理监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器械打包护士、感染监控护士组成。科主任、护士长主要抓成员的养成教育和环节质量跟踪。器械打包护士负责落实物品定期的消毒及灭菌。感染监控护士则负责定期手术环境,物品表面及手术人员手的监测,结果分析,资料储存及信息上报工作。 2 严格人流、物流管理

2.1 严格控制人员进出:手术人员必须按“手术通知单” 上名单核对后入手术室,其他无关人员一律禁止入室。特殊情况下,参观手术人员严格控制在两人以内,只允许在指定方位参观手术,不得在手术间随意走动。 2.2 严格着装管理要求: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 手术室所备的衣、裤、帽、鞋、口罩等,离开时将其放在指定位置。进入手术室人员穿戴要符合要求,头发、胡须不得外露,不能带各种首饰,不可涂指甲油,留长指甲。手术患者一律穿干净患者服,由交换车接送,戴隔离帽,步行患者应换鞋。 2.3 严格管制手术间门户 2.3.1 控制人员流动:细菌是以空气中尘埃粒子为载体迁 移的,在手术过程中,人员流动灰尘飞扬,以及咳嗽和打喷嚏时也可将细菌附着在飞沫中,由于细菌无法及时排出室外,易使有害菌沉降于手术区或伤口,所准备的无菌器械、布单上,致使手术部位污染。手术人员及参加者进入手术室后迅速到指定位置,尽量减少人员走动,不可乱窜手术间。固定专科手术间减少人员走动 2.3.2 手术过程中,应保证门关闭:以避免频繁的开关门 时空气流动污染。通向外走廊的门,术中禁止打开。按专科相对固定手术间,所有物品应定位放置,减少进出手术间的次数。 2.4 严格分离洁污流线

医院手术室的布局与设施要求标准(权威)

医院手术室的布局与设施要求标准(权威) 1、手术室的位置要求 手术室应设在安静、清洁、便于和相关科室联络的位置。以低平建筑为主的医院,应选择在侧翼,以高层建筑为主体的医院,宜选择主楼的中间层。手术室和其它科室、部门的位置配置原则是,靠近手术科室、血库、影像诊断科、实验诊断科、病理诊断科等,便于工作联系,宜远离锅炉房、修理室、污水污物处理站等,以避免污染,减少噪声。手术间应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朝北为易,也可采用有色玻璃遮挡,以利于人工照明。手术室的朝向应避开风口,以减少室内尘埃密度和空气污染。通常是集中布置,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医疗区,包括手术部分和供应部分。 2、手术室房间数量的确定 估算用房数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手术科室的床位数,按20~25:1的比例确定手术用房数,然后根据手术用房数,确定手术辅助用房、消毒供应用房几其他用房数。二是根据手术的次数来确定手术间的数量。 3、手术室应设哪些房间 一个完整的手术室包括以下几部分: ①卫生通过用房:包括换鞋处、更衣室、淋浴间、风淋室等; ②手术用房:包括普通手术间、无菌手术间、层流净化手术间等; ③手术辅助用房:包括洗手间、麻醉间、复苏间、清创间、石膏间等; ④消毒供应用房:包括消毒问、供应问、器械间、敷料问等; ⑤实验诊断用房:包括X线、内窥镜、病理、超声等检查室; ⑥教学用房:包括手术观察台、闭路电视示教室等; ⑦办公用房:包括医护办公室、医护值班室等。 4、手术室怎样分区 手术室须严格划分为限制区(无菌手术间)、半限制区(污染手术间)和非限制区。三区分隔开的设计有二:一为将限制区与半限制区分设在不同楼层的两部分,这种设计可彻底进行卫生学隔离,但需二套设施,增加工作人员,管理不便;二为在同一楼层的不同段设限制区和非限制区,中间由半限制区过渡,设备共用,这种设计管理较方便。 限制区包括无菌手术间、洗手间、无菌室、贮药室等。半限制区包括急诊手术间或污染手术间、器械敷料准备室、麻醉准备室、消毒室。非限制区设更衣室、石膏室、标本间、污物处理间、麻醉复苏室和护

层流手术室类型、要求、布局、示意图

手术室设计的目的 手术室,作为外科领域反映高度治疗医学水平的工作环境,应该满足下述要求: ①满足外科手术需求的所有功能。 ②要求最大限度地保持接近无菌的环境,减少创伤感染。 ③要求为医务人员创造最有利于工作的舒适环境。 手术室设计的基本条件 ①合理的平面设计是手术室设计的前提。在建筑上,手术部作为医院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术部的配置、层高、柱间距离、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等等,将会对整体医院设计带来重大的影 响。同时,医院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必须为手术室留下足够大的可发展空间。在医学上我们 通过合理的流向设计和平面布局设计来防止医院内的交差感染。 ②能上充分考虑到其一般性和特殊功能。如BCR、术中放疗、当日手术等。 手术室设计的要点 ①手术室在医院中的最佳位置。它与中心供应室、外科病房、集中治疗室、急诊、临床检验室、 病理科、放射科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②洁净区域的划分。在平面上根据其功能要求,大致可分成高度洁净区域、洁净区、亚洁净区和 非洁净区。 ③维持洁净度。出入口的管理。低洁净区和高洁净区的划分。空调系统的建立。 手术室的位置和面积 1. 医院内的手术部的位置和所占面积 手术部应该防止手术感染,院内感染和维持清洁的环境为第一目的,其次必须以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为考量来决定手术部的位置。最佳的方案是利用整个层面或外科病房的端部。尽可能与中心材料供应室、集中诊疗室、特殊放射科治疗室同一层面或设置专用的电梯来与这些部门连结。 2. 手术室的数量 ①每100个病床设计2个手术室的判断标准似乎最为普遍。 3.手术室的形状和大小: 手术室里,正中央是长方形的手术台,其两侧是手术医生、护士和手术器械,其头部是麻醉医生、麻醉器械、监视仪器等等。手术台的周围有巡回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所以,接近正方形的长方形似乎最适合于手术室。最近,为了避免积灰和诱导空调回风口的流向,常常切去四个墙角把手术室做成八角形。

层流手术室层流管理制度

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 一、环境管理 1、做好人员及各种物品在手术室的出入管理。 2、层流手术室不得使用有粉手套。 3、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或将私人物品和书报等带入手术间。 4、接台手术设备持续运行,间隔时间要保证足够自净时间。 二、预防感染管理 5、一切纯洁工作,均要在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湿布擦拭。 6、进入手术间的各种仪器设备,应在进入前安装完毕,擦拭明净。 7、手术结束后应立即清场、擦拭、整理各类物品。 8、术毕清除各种污物,并分类袋内密封,从污物通道运出。 9、每天手术前、后,用消毒液各擦拭1次无影灯、器械车、麻醉桌、手术床、壁柜等各种器材表面及地面。 10、对工作人员穿过的隔离鞋,用毕进行纯洁消毒。 11、每周对所有设备及地面彻底擦拭消毒、纯洁保养1次。 12、新风机组粗效滤网宜每2d纯洁一次;回风口过滤网每周纯洁一次,如遇分外污染,及时更换,并用消毒剂擦拭回风口内表面。 13、粗低效过滤器1-2月更换一次,中效过滤器3月更换一次,负压手术室的过滤致病气溶胶的排风过滤器每半年更换一次,回风口过滤网每年更换一次;亚高效过滤器每年更换一次;排风机组中的中效过滤器宜每年更换一次;末端高效过滤器当阻力超过设计初阻力160Pa或已经使用3年以上时宜更换;发现污染和堵塞及时更换,有记录。

14、定期检查回风口过滤网,中效过滤器宜每周检查,末端高效过滤器宜每年检查一次。15、板式过滤网每半月清洗一次,袋式过滤网每月清洗一次,并记录。 三、监测管理 16、每季度对洁净手术室的物表、手、空气进行监测一次,空气监测根据洁净房间总数,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保证每个洁净房间能每年至少监测一次,其监测方法及结果的判定应符合要求。 四、设备管理 17、设专人每天检查控制板上空调显示数据,每周检测空调系统运行情况。 18、设专人做好层流维护保养工作,建立维护保养日志。 19、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30分钟开启,手术结束后30分钟关闭。 20、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持续运行,直至纯洁、消毒工作完成。Ⅰ~Ⅱ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纯洁、消毒工作完成后20分钟,Ⅲ~Ⅳ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纯洁、消毒工作完成后30分钟 21、长时间没有使用的手术间,启用时应首先纯洁送风口滤网,并至少提前3 h开机运行。 22、根据季节变换,相应调控合适温湿度。 23、做好层流手术室的运行安全管理。人员要熟悉消防器材使用、安全通道位置。

什么是层流手术室

什么叫层流净化手术室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要求: 空气cfu/m3:≤10 物体表面cfu/cm3:≤5 医护人员手cfu/cm3:≤5 随着现代医院条件、环境及医疗质量的不断改善与提高,层流设备渐已装备、应用于手术室。下面就我院层流手术室使用情况及体会作一简要的介绍。 1流层手术室-洁净舒适的工作环境 层流手术室是采用空气洁净技术对微生物污染采取程度不同的控制,达到控制空间环境中空气洁净度适于各类手术之要求;并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创造一个洁净舒适的手术空间环境。 层流手术室不仅要求高度洁净的空气(进入手术室的空气首先须经高效过滤器净化),而且要求能控制气流的流通方向(即采用层流超净装置),使气流从洁净度高的手术区域流向洁净度低的区域,并带走和排出气流中的尘埃颗粒(尘粒)和细菌;层流是一股细小、薄层的气流,以均匀的流速向同一方向输送;净化气流的方向分为垂直层流式和水平层流式两种。垂直层流式(Supply air ceiling for operating theatre)高效过滤器装在手术病人脚部一侧的墙面,气流水平吹送,回风口设在相对一侧近墙面的天花板上。一般多采用垂直层流式效果较好。 层流手术室是一个"正压"环境,其空气压力根据其不同区域(如手术间、无菌准备间、刷手间、麻醉间和周围干净区域等)洁净度不同要求而不同。 不同级别的层流手术室其空气洁净度标准不同,例如美国联邦标准100级层流手术室的标准为每立方尺空气中≥0.5μm的尘粒数,≤100颗或每升空气中≤3.5颗。1000级为每立方尺空气中≥0.5μm的尘粒数,≤1000颗或每升空气中≤35颗。

依次类推。 不同级别的层流系统,其控制空间环境中的空气置换率也不同,洁净度级别越高,置换率越快,反之亦然。 层流手术室墙壁应用具有抑菌作用的特殊涂料粉刷,光线明亮,色彩柔和且不须用水清洁冲洗。 2层流手术室的功能特点 2.1手术室低细菌数及低麻醉气体浓度。 2.2可供舒适的气流(室内温度可在15-25℃,湿度可在50-65%之间调节)。 2.3手术室正压气流(+23-25Pa)防止外来污染的进入。 2.4手术室内空气清新、爽洁,工作环境舒适。 2.5层流手术室,一般情况下无需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既节省劳动,又免除了不良气影响。 2.6院内感染率(尤其是手术和烧伤感染率)大大降低。 2.7噪音:因层流设备的空气处理机(送风、回风等装置)及空调系统运行所发出的声音,成为层流手术室的一种噪音,也是层流手术室的一大缺点。所幸的是手术室内音量为42dB,可无不适;但手术室外音量≥65dB,形成噪音干扰。"心欲静而音不止",长期处之,尚有一个忍受和适应的过程。 2.8层流手术室造价昂贵,"月耗斗金",非条件优越,恐难奢求。 3层流手术室环境的管理 层流系统是创造洁净手术室的一种设备,无论它多么先进,但亦非"万能";因层流系统并无消毒灭菌之功效,层流手术室其"无菌"环境主要是通过空气的"过滤"、"层流"以及室内维持"正压"状态来维持的。因此,层流手术室环境的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