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的设定与调整

合集下载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规范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规范

*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7
基础输注率的设置---一段法
8
9
CSII---灵活多变的基础输注率分段设置
降低半夜低血糖时基础率
10
三种餐前大剂量波形的灵活应用
常规餐前大剂量
方波餐前大剂量
双波餐前大剂量
可采用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输注餐前大剂量,使之符合各种情况。
*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午餐前血糖与早餐后2h血糖差值: 10 - 5 = 5 (>1.7mmol/L)
应调整9:00-12:00的基础输注率:减少0.1u/h
16
基础输注率从一段到多段的原则
➢ 开始可只设一段基础率,根据次日一天的血糖监测结果判 断是否需要增加第二段或多段基础率。
➢ 基础率的调整应在血糖波动之前2-3小时(短效胰岛素) 或1小时(超短效胰岛素)。
Time BG
Carbs Meal Bolus
Nocturnal 3:00 6.7 --___ ____
Nocturnal 3:006.7来自Corr. Bolus
举例:餐前低血糖
如果餐前BG很低,应考虑降低白天基础率
Pre-B Post-B Pre-L
7:00
9:30 12:00
6.1
7.6
2.8
60 g
基础输注量:18u 1/24
基础输注率:0.75u/h
餐前大剂量:18u 1/3 1/3 1/3 早:6u 中:6u 晚:6u
6
如何设置初始基础输注率?
❖ 基础输注率与时间段应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以及 生活状况来设定。
❖ 基础输注率的设定模式较多,可根据血糖控制的需要 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时间段。

胰岛素泵剂量调节全详解演示文稿

胰岛素泵剂量调节全详解演示文稿
0.4 0.5 0.6 0.7 0.8 0.8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1.7 1.8 1.9 2.0
7:00-12:00
0.3 0.3 0.4 0.5 0.6 0.7 0.7 0.8 0.9 1.0 1.1 1.2 1.2 1.4 1.5 1.5 1.7
0.6
0.5
0.4
0.3
units/hour
12-1a 2-3a 4-5a 6-7a 8-9a 10-11a 12-1p 2-3p 4-5p 6-7p 8-9p 10-11p
hour
n=322
Scheiner, Gary; Boyer, Bret A..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69 (2005) pg. 14-21.
每小时基础量
40% 早
30% 中
注:青春期的儿童,因为生长发育,需要摄入更多热量, 60%用于餐前量,40%用于基础率。
第二十一页,共58页。
30% 晚
胰岛素大剂量输注选择
第二十二页,共58页。
影响血糖的食物 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Carb=CHO 蛋白质=Protein 脂肪=Fat
青春期前并发症相对低而
<8%
低血糖风险相对高
<7.5%
1.有严重低血糖的风险 2.情绪不稳定 3.如能达到7%以下而避
免低血糖更好
Diabetes Care 2007; 30:suppl 1, S3~S40
第八页,共58页。
步骤二
体重法
设定胰岛素泵 初始剂量
用泵前胰岛素
总量法
第九页,共58页。
50%:50%

胰岛素泵的剂量调整

胰岛素泵的剂量调整
23:00
6.7
3:00
6.9
7:00
4.6
---
血糖增幅>2mmol/l,基础率可增加1倍
良好而稳定 的基础率
黎明现象
在血糖开始升高或降低的2-3个小时前就开始调整基础率
Date
Nocturnal
Pre-B
Post-B
Pre-L
Post-L
Pre-D
Post-D
Time
3:00
7:00
9:30
12:00
0.9
12:00 16:00
7u
1.0
1.2
0.6
晚餐前
9:00 12:00
3:00 9:00
0:00 3:00
第 一 天
基础率
输入泵内,第一天的粗调完毕
血糖监测记录( mmol/L )
第 二 天
早餐前
早餐后
午餐前
基础率从一段到多段的原则
开始可只设一段基础率,根据次日一天的血糖监测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增加第二段或多段基础率。 基础率的调整应在血糖波动之前2-3小时(短效胰岛素)或1小时(超短效胰岛素)。
0:00 3:00 7:00 9: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BG 6mmol/L 13mmol/L 14mmol/L 10mmol/L 11.5mmol/L 6.2mmol/L 8.1mmol/L 5mmol/L
胰岛素泵剂量调节原则
内容提纲
血糖精细调整原则 - 先调基础率,再调大剂量
第一步:先看整体,调整基础率 -与控制目标相比,高则增加基础率,低就减少基础率 第二步:先调基础率(30原则) -四前(餐前/睡前)与前一餐后相比,升高超过30mg/dl(1.7mmol/L) 则增加基础率,降低超过30mg/dl(1.7mmol/L)则减少基础率 第三步:再调大剂量(50原则) -同一餐前后相比,餐后血糖升高超过50mg/dl(2.8mmol/L)增 加餐前大剂量,降低超过50mg/dl(2.8mmol/L)则减少餐前大剂量 注:如果有低血糖发生,则先纠正低血糖

调节胰岛素泵胰岛素量的标准及方法

调节胰岛素泵胰岛素量的标准及方法
检查泵是否工作正常
设定程序是否正确:时间、基础输注率、餐前大剂量、每日总量
检查状态屏,检查储药器,如储药器内的胰岛素量少于状态屏的显示量,可能为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过量
如考虑低血糖是由于胰岛素用量过大所致,调整胰岛素用量:
(1)空腹低血糖:降低夜间基础输注率
(2)中晚餐前低血糖:降低餐前基础输注率或减少前一餐的餐前大剂量
3.胰岛素泵剂量设定
(1)每日胰岛素剂量的计算
应根据患者糖尿病分型、血糖水平以及体重情况确定,初始推荐剂量如下:
①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胰岛素剂量的计算
根据不同的糖尿病类型胰岛素剂量设定为:
T1DM:一日总量(U)=体重(kg)×(0.4~0.5)
T2DM:一日总量(U)=体重(kg)×(0.5~0.8)
(2)血糖的控制目标(表1)
表1中国良好

血糖
空腹
4.4-6.1
≤7
≥7
非空腹
4.4-8.0
≤10
≥10
HbA1c(%)
6.5
6.5-7.5
≥7.5
注:血糖控制在一些特殊人群,特殊情况下应注意个体化。
补充大剂量(单位)=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g)/碳水化合物系数(g/单位)
(4)校正大剂量
定义:纠正当前高于目标值的血糖时所补充的胰岛素量。当目前血糖高于目标血糖值时可以通过校正大剂量来加强血糖的控制。
校正大剂量=(实测血糖一目标血糖)/胰岛素敏感系数
此处所指胰岛素敏感系数为该患者每一个单位胰岛素能降低的血糖值,因人而异。胰岛素敏感系数根据全天胰岛素用量计算(计算方法见附录2)。
校正大剂量=(实测血糖—目标血糖)/胰岛素敏感系数

胰岛素的剂量设置 pump fine-tune(internal use)

胰岛素的剂量设置 pump fine-tune(internal use)

准备工作(一)
• 医生或医疗小组提供24小时的咨询服务 .
• 家庭成员或其他亲属接受有关糖尿病知识的教育 . • 多次的血糖自我监测(三餐前后、睡前、0:00、3:00, 以及有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时). • 固定的饮食计划(在基础率调整结束前,不要食用 含脂肪过多的食物,不要在睡前吃零食). • 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糖的对比 .
胰岛素泵治疗血糖粗调(三)
调整基础率: 每餐前 BG 与前一餐餐后 2 小时 BG 相比 ( 睡前 vs 晚餐后2小时、3:00 vs 睡前、早餐前 vs 3:00), 改变超过2mmol/L以上,提前2到3小时开始增 加或减少基础率,以0.1u/小时增减.
举例
• 某患者晚餐后 2 小时 BG 为 8.0mmol/L (20:00), 睡前为10.5mmol/L (22:00) ,凌晨为8.0mmol/L (3:00) 第二天空腹为 5.8mol/L (6:00) .
检测追加大剂量(一)
目的:1 个单位胰岛素能降低多少mg/dl(mmol/L)的血 糖,即胰岛素敏感系数 1. 若在 4 小时内未给大剂量或进食的时候,开始 测试: 2. 计算和注射补充大剂量 3. 第 2 小时和第 3 小时检测血糖,血糖会下降。任 何时候下降低于70mg/dl(4mmol/L),停止测试并治 疗低血糖.
胰岛素泵治疗血糖粗调(一)
要求测八次血糖: • 早餐前BG 早餐后2小时BG • 中餐前BG 中餐后2小时BG • 晚餐前BG 晚餐后2小时BG • 睡前BG 凌晨3点BG
胰岛素泵治疗血糖粗调(二)
调整餐前大剂量:
根据每餐后2小时BG与同一餐前BG相比, 调整餐前量 增高:加餐前量 平衡:不调整 减低:减餐前量
精细调节日间基础率

胰岛素泵剂量设定与调整

胰岛素泵剂量设定与调整

餐后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ICR 是正确的
ICR: 1:15
Date
Time BG Carbs Meal Bolus Corr. Bolus Date
Time BG Carbs Meal Bolus
Nocturnal 3 :00 122 -------
Pre-B 7 :00
90 60 gms 4.0 u
餐后血糖 > 目标 降低 ICR
Pre-B 7 :00
90 60 gms
4.0 u
---
I:C 1:15
Pre-B 7:00 99 60 gms 5.0 u
Post-B 9:15 202
Pre-L
Post-L
Pre-D
Post-D
要确定是否正确计算碳水化合 物系数
尝试 I:C 1:12
Post-B 9:15 171812255
良好而稳定 的基础率
血糖上升,应 增加基础率
1st Day Time BG Carbs Meal Bolus
Corr. Bolus
Date: 2nd Day Time BG Carbs
Bed Time
23:00 120
--Basal Rate: 1. 0:00 @ 2. 3 :00 @ 3. 7 :00 @
1500/1800法则是常用的计算公式,并不一 定适合所有患者;
对于肥胖的、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适合 1500或1600法则,而对于体形消瘦、胰岛 素较敏感的患者,适合1800、2000甚至 2200法则;
有些患者还需个体化调整
胰岛素校正大剂量计算
补充量= BG—Y X
BG = 实际血糖
Y = 理想血糖
高血糖、极少或无低血 用泵前胰岛素总量×

餐前大剂量的确定

餐前大剂量的确定

终止检测
其他相关内容
• 每天进食CHO量 升糖指数
每日进食多少热量
每日进食多少克CHO
每日热量÷8=每日 CHO重量(克)
食物成分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食物 种类 食物成分转变 进食后大约达到最 为葡萄糖的大 高血糖的时间 约百分数
CHO 90-100% 类
蛋白质 40-60% 脂肪 <10%
单糖类:15-30分 复合型CHO: >1 ~1.5h
胰岛素泵治疗中餐前大 剂量的确定与校正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胡景胜

概述

如何计算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
1单位追加量胰岛素可吃多少克碳
水化合物 如何判定餐前追加量是否准确 餐前大剂量相关内容及举例
概 述
餐前追加剂量胰岛素的作用
模拟餐后胰岛素分泌 抑制进食后急剧升高的血糖
三步法确定餐前大剂量


第一步:准确计算要吃的这一餐中CHO 含量 第二步:计算出自己每吃多少克CHO需要1 单位胰岛素
第三步:准确计算出吃这一餐要给多少餐 前追加量

如何判定餐前追加 量是否准确
餐前15分钟血糖

餐 前 血 糖 在 80-150mg/dl ( 4.4-
8.3mmol/L ) 此 前 4h 内 无 低 血 糖 、 3.5h内未再进食并未给任何在追加量
17.2×2.5=43gCHO
5.3×1.65=8.7gCHO
4.2×4=16.8gCHO
(0.8×5.4)+(0.6×8.8) =4.3+5.28=9.6gCHO

该患者全天饮食总碳水化合物为250克(包括
粮食、蔬菜、水果、牛奶等)

胰岛素泵治疗规范

胰岛素泵治疗规范

B
午餐后2h血糖与午餐前血糖差值: 7 - 5.5 = 7.2 (>2.8mmol/L)
C
需增加午餐前大剂量
D
餐前大剂量调整(50原则)举例
校正大剂量的应用
*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09)
Skyler JS et,Diabetes Care 1982
定义:纠正当前高于目标值的血糖时所补充的胰岛素量, 来加强血糖的控制。 (实测血糖-目标血糖) 校正大剂量(U) = 胰岛素敏感系数(ISF) 胰岛素敏感系数(ISF)根据全天胰岛素用量计算,表示每1U 胰岛素能降低的血糖值。 1800或1500 胰岛素敏感系数(mmol/L)= 每日胰岛素总量(U)× 18 注:短效胰岛素用1500,速效胰岛素用1800
0.8
Adapted from Insulin Pump Therapy Handbook,Copyright c 1992 John Walsh,P.A.,C.D.E.and Ruth Roberts,M.A.
患者每1U胰岛素能降低的血糖值,因人而异,根据全天胰岛素用量计算。
应用校正大剂量时要注意
0:00 3:00
第 一 天
基础率
输入泵内,第一天的粗调完毕
血糖监测记录( mmol/L )
第 二 天
早餐前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三点
8.5
14.9
11.1
16.4
10.6
14.3
9.8
8.7
第一步:血糖整体水平离目标都高,这时要首先考虑加大整体 基础量。基础率每个分段都增加,大剂量先不动。
即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以减少糖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的设定与调整 写在课前的话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

相对于常规的胰岛素治疗方法,胰岛素泵可更长期平稳、安全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一、餐前大剂量的设定在估计胰岛素泵胰岛素总量以后,我们可以按照 50%~60% 来作为餐前大剂量,分配的比例有几种,一种是可以平均的分配于三餐前,或者按照 4 :3 :3 的比例分配于三餐前,也可以按4:2:3:1分别分配于三餐前及睡前加餐前,然后再根据所测餐后血糖(目标为餐后2小时<9mmol /L )情况调整。

下面举一例子来详细说明。

餐前大剂量 = (总剂量 / 天× 50% )/ 餐数。

如果病人用泵前的胰岛素总量是 40 单位 / 天,那么总剂量可以按 75% 来算,40 单位乘 75% 就是 30 单位 / 天; 总餐前 大剂量是用总剂量的 50% ,是 15 单位。

如果按每餐前按照平均分配这种方式来算,就是每餐前注射 5 个单位。

餐后血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基础率的设置,第二个是进食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第三个方面是餐前大剂量的多少,最后一个方面是进食前后体力活动量大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如何计算?应遵循哪些原则?二、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计算餐前大剂量的计算依据以下几个原则:餐前大剂量主要根据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重量来确定,而不是根据食物中的热量来计算的,也不是根据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的重量来确定,更不是根据食物的重量来计算。

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计算可以有下面几种方法:(一)从食品标签说明中直接获知如绅士牌芝士条包装筒标签上有营养说明,有脂肪的含量、有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以及其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可以看到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 13 克,占到总热量的 4% 。

(二)从食物成份表中查下面是 04 年的中国食物成份表,右侧是一个各种食物所包含的营养成分以及它的热量,如猪肉芹菜馅饺子 100 克含有水分是 52.6% ,蛋白质 7% ,脂肪 10.8% ,碳水化合物 22.1% ,不同的食物比例是有所不同的。

对所要吃的食物进行秤量,从表中找出所要吃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然后按照食物的实际重量乘以这个碳水化合物所占的比例,可以算出这个食物中实际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的具体含量。

这份食物碳水化合物(克) = 食物重量(克)×每 100 克食物中碳水化合物重量(克)÷ 100 。

(三)利用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因子表进行计算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个是称量食品的实际重量,第二从碳水化合物因子表中查到该食品的碳水化合物因子,然后用实际的重量乘以这个因子就是它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的重量,即用食物重量× CHO 因子=它所含 CHO 重量(克)。

下图是一张碳水化合物因子的表,可以看到不同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因子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可以算出一个单位胰岛素可以消耗多少克的碳水化合物。

超短效胰岛素包括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门冬胰岛素或者赖普胰岛素适用于 500 定律。

而对于常用的生物合成了胰岛素、短效胰岛素适用于 450 定律。

首先算出一天总的胰岛素用量,然后根据不同的胰岛素用 500 或 450 去除以总胰岛素量,算出一个单位的追加量的胰岛素可以消耗多少克的碳水化合物。

三步法可以确定餐前大剂量,第一步是准确计算要吃的这一餐中CHO量;第二步计算出自己每吃多少克 CHO 需要 1 单位胰岛素,第三步,根据前两步可以准确算出这一餐具体需要多少餐前的追加量。

如果某人一餐都是复合餐,都是几种食物混合起来的,例如包括以下这四种食物(土豆丝、蒸南瓜、家常豆腐和鱼香肉丝),可以计算出土豆丝里含有碳水化合物是 43 克,蒸南瓜里面含 8.7 克,豆腐和鱼香肉丝分别含有 16.8 克和 9.6 克碳水化合物。

150g 蒸南瓜,从表中查到 100g 南瓜含 CHO 是 5.3 克,则 150g 蒸南瓜中含有8.7g CHO ;一份炒土豆丝(用 250g 生土豆)每 100 克土豆含 CHO 17.2g,则这份炒土豆丝含 43gCHO ;家常豆腐 400g (100g 豆腐含 4.2gCHO )则这份家常豆腐共含 16.8g CHO 。

青椒 80g + 胡萝卜 60g + 肉丝 150g = (0.8 × 5.4 ) + (0.6 × 8.8 ) =4.3+5.28= 9.6g CHO 。

这一餐吃的总 CHO 重量= 8.7g + 43g + 16.8g + 9.6g = 78.1 克。

餐前大剂量的检验要符合哪些要求?三、餐前大剂量检验检验要符合以下要求:(一)餐前 15 分钟血糖当餐前血糖在 80 ~ 150mg/dl (4.4 ~ 8.3mmol/L ),此前 4h 内无低血糖、 3.5h 内未再进食并未给任何追加量时开始检测。

(二)餐后 1h 血糖进食后血糖增高速度为餐后 1h 血糖较餐前血糖升高 40 ~ 80mg/dl(2.2 到 4.4 mmol /L ),如餐后 1h 血糖升高 <40mg/dl (2.2mmol /L )则餐前量太大,以后应每半小时测一次血糖,以避免低血糖。

如餐后 1h 血糖超过 240mg/dl (13.3 mmol/L ),提示所给的剂量太少,补充注入纠正高血糖的追加剂量结束检测。

(三)餐后 4 ~ 5h 血糖(短效胰岛素)至餐前目标血糖范围或较目标血糖略高 30mg (1.7mmol/l )。

(四)餐后 3 ~ 3.5h 血糖(超短效胰岛素)至餐前目标血糖范围或较目标血糖略高 30mg/dl (1.7mmol/l )。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监测中任何时间的血糖 <65mg/dl (3.6mmol/L ),表示剂量太大,应立即终止检测。

四、胰岛素的追加量胰岛素的追加量指的是除正餐以外的临时由胰岛素泵追加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

(一)计算原则胰岛素追加剂量的计算有 1500 或 1800 原则。

对于短效胰岛素适用 1500原则,超短胰岛素用 1800 原则。

首先通过 1500 或 1800 原则计算出胰岛素的敏感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指的是每个单位胰岛素 2 ~ 5 个小时后可以降低的血糖。

对于短效胰岛素是 1500 除以全天的短效胰岛素总量,从而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超短效胰岛素是 1800 除以全天的短效胰岛素总量,从而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 .(二)胰岛素追加量的计算胰岛素追加量的计算主要是确定所需要达到的理想血糖,也就是目标血糖,然后根据现在所测定的血糖减去一个目标血糖,再除以一个胰岛素敏感指数,计算出实际胰岛素追加量。

补充量等于实际血糖减去理想血糖,除以胰岛素敏感系数。

公式如下所示:计算胰岛素追加剂量时,超短效胰岛素采用()原则A. 1000B. 1500C. 1800D. 2000很多病人在短时间内多次进食每次进食都追加胰岛素,这时应考虑到胰岛素的叠加问题,那么应如何计算体内未消耗胰岛素量?五、胰岛素的叠加问题在短时间内多次进食每次进食都追加胰岛素,在体内多次注入的胰岛素发生了重叠,产生了叠加的降糖作用,这就是“体内未被消耗的胰岛素”,在多次注入胰岛素时必须考虑到“叠加问题”。

比如午餐前注入了餐前大剂量,下午 2 点吃甜点心又给了些追加量,晚餐时又注入了餐前大剂量,晚饭后 2 小时测血糖升高了,又给了一个纠正高血糖的追加剂量,那么到睡前体内还剩下多少胰岛素?下表是不同的病人注射了相同的剂量,10 单位追加量以后,不同时间所消耗的胰岛素,不同病人的消耗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不同的病人,计算体内胰岛素叠加,也就是体内未消耗胰岛素,所采用的方法是不太一样的。

(一)采用 30% ~ 25% 的规律包括以下几种病人,第一是年轻人、儿童、青少年,第二是对胰岛素比较敏感的病人,第三是采用了超短效胰岛素的病人,第四种是每餐胰岛素需要量非常少,小于 3 个单位的病人。

以上这些病人的胰岛素每小时利用率比较高,从血液中的消失也比较快,一般在餐后 3h 后加餐较少发生多次追加量严重的重叠作用。

(二)采用 20% ~ 16% 的规律包括年龄较大、肥胖,对胰岛素不敏感,每餐前追加量需要量较大的人。

采用短效胰岛素时,每小时胰岛素消耗的较少,胰岛素消失较慢,一次追加量在体内可有长达 6 ~ 7 小时的降糖作用,如果短时间内多次给追加量比较容易发生重叠而引起低血糖。

举个例子,一个患者测血糖了超过 450 mg/dl(>25mmol/L),但尿的酮体是阴性的,泵工作状态也是良好的,胰岛素敏感因子是 40mg/dl/1u ,全天诺和锐的总量 45 单位。

她马上注入 9 单位补充追加量来纠正了高血糖,2个小时后再测血糖,发现血糖降低到了344 mg/dl(19.1mmol/L )。

她是否还需要再补充些追加剂量?根据 30% 未用胰岛素规律,此时她体内已用掉的胰岛素为 9u×2×0.3=9×0.6=5.4u ,2h 后 9u 诺和锐还剩余 9 –5.4=3.6u,由于她注入 1u 胰岛素可降低 40mg/dl 血糖, 2h 后剩余的 3.6u 将继续降低血糖达 3.6×40=144mg/dl,由于P2BG=344mg/dl 8mmol/L ),在未来的 2h 内 BG 将会降至 344–144= 200mg/dl ,而诺和锐作用时间仅 3~3.5h ,餐前目标血糖是 100mg/dl ,所以还要少量补充追加量来使下一餐前血糖达到 100mg/dl ,补充追加量 =(200 – 100 )÷40=2.5u 。

本节课首先简要介绍餐前大剂量的设定,接着重点阐述胰岛素泵餐前大剂量计算,因为餐前大剂量的计算主要根据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重量来确定,因此详细介绍了几种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计算方法,学员需要学会如何去进行餐前大剂量检验,知晓计算胰岛素追加量的方法,并重视胰岛素的叠加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