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教案
汽车交通安全教育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交通标志图片、视频资料2. 交通法规相关教材3. 模拟交通场景道具4. 学生安全手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你们乘坐或驾驶汽车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守交通规则。
二、交通安全知识讲解1. 交通标志的含义及分类- 介绍交通标志的作用和种类,如警告标志、指示标志、禁令标志等。
-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标志的具体含义。
2. 交通法规的基本内容- 介绍交通信号灯的含义及作用。
- 讲解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在道路上的通行规则。
- 强调酒后驾驶、超速、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对交通安全的危害。
三、模拟交通场景1. 教师布置模拟交通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驾驶员、行人、交警等。
2. 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按照交通规则进行互动,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模拟场景中的体验,谈谈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第二课时一、交通安全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让学生了解交通事故的危害。
2. 学生讨论如何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应急处理能力培养1. 教师讲解遇到交通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方法,如报警、救助伤员等。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交通事故现场,练习应急处理能力。
三、交通安全宣传1. 学生分组,设计交通安全宣传海报、标语等,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 学生展示宣传作品,分享宣传心得。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汽车大秘密小班科学教案

汽车大秘密小班科学教案第一节:引入本教案主要针对小班幼儿,旨在通过引入汽车的大秘密,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汽车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探索汽车的科学奥秘。
第二节:引导观察1. 制作简易的玩具汽车,并向幼儿展示其外观和构造。
2. 引导幼儿观察玩具汽车的轮子、车身、车轴等部件,并询问幼儿对这些部件的认识。
3. 提问:你们认为这个玩具汽车是如何移动的呢?第三节:小组探索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辆玩具汽车和一张纸。
2. 引导幼儿使用纸条覆盖住玩具汽车的轮子,并观察纸条的移动情况。
引导幼儿思考:纸条移动是因为什么?3. 鼓励幼儿尝试其他材料,如布条、塑料袋等,观察它们在汽车轮子上的移动情况,并比较不同材料的效果。
第四节:轮子的秘密1. 通过引导观察和小组探索的方式,告诉幼儿:轮子是汽车行驶的关键部件之一。
2. 介绍轮子的结构和材料,解释轮子是如何与地面摩擦产生力量,推动汽车前进的。
3.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轮子的材料不能太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解释。
第五节:发动机的奥秘1. 引导幼儿观察汽车引擎盖下方的发动机部分,并解释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
2. 介绍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简单解释燃烧产生的能量推动活塞运动,进而驱动汽车前进。
3. 引导幼儿思考:发动机为什么需要汽油?为什么汽油的价格会有时涨有时跌?第六节:小实验探索燃烧1. 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透明容器、一根蜡烛和一些水。
2. 引导幼儿把一些水倒入容器中,并点燃蜡烛放在容器中间。
3. 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变化,并引导幼儿思考: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第七节:动力传输的秘密1. 引导幼儿观察汽车的引擎和轮子之间的传动装置。
2. 通过简单的绘图和示意图,解释传动装置是如何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轮子,推动汽车前进的。
3. 向幼儿介绍不同类型的传动装置,如链条传动、皮带传动等,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第八节:汽车的安全1.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在乘坐汽车时需要系安全带?2. 介绍安全带的作用,解释它是如何保护我们在汽车碰撞时的安全的。
汽车保养与维护教案

汽车保养与维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汽车保养与维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汽车保养意识。
2.使学生掌握汽车保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汽车的基本保养工作。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汽车使用习惯,延长汽车使用寿命,提高行车安全。
二、教学内容1.汽车保养的基本概念2.汽车保养的分类及周期3.汽车保养的常用工具和设备4.汽车保养的基本流程5.汽车保养的注意事项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汽车保养与维护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汽车保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汽车保养的基本概念介绍汽车保养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明确汽车保养的重要性。
3.讲解汽车保养的分类及周期介绍汽车保养的分类,如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季节性保养等,并讲解各类保养的周期。
4.讲解汽车保养的常用工具和设备介绍汽车保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如轮胎扳手、千斤顶、机油滤清器扳手等,并演示其使用方法。
5.讲解汽车保养的基本流程详细介绍汽车保养的基本流程,包括检查机油、更换机油滤清器、检查轮胎气压、清洗空气滤清器等,并演示操作步骤。
6.讲解汽车保养的注意事项强调汽车保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使用正确的机油型号、避免用水清洗发动机舱等。
7.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汽车保养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加深对汽车保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8.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汽车保养的重要性,并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分享自己在汽车保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汽车保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主动了解汽车保养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汽车保养技能,培养良好的汽车使用习惯。
六、教学资源1.图片素材:展示汽车保养与维护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汽车保养的重要性。
2.实物模型:提供汽车保养常用的工具和设备,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视频:播放汽车保养操作流程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汽车保养技能。
最新最全汽车资料汽车理论教案(精华版)

最新最全汽车资料汽车理论教案(精华版)教案名称:最新最全汽车资料汽车理论教案(精华版)一、教学内容1. 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2. 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3. 汽车的操控系统和安全性;4. 汽车的节能与环保。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2. 学生能解释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3. 学生能了解汽车的操控系统和安全性;4. 学生能理解汽车的节能与环保。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操控系统和安全性,节能与环保。
难点: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汽车的操控系统和安全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汽车模型,视频资料。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汽车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汽车的外形和构造。
2. 教材讲解:a. 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通过PPT讲解汽车的基本构成,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等,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b. 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排放控制技术及其重要性。
c. 汽车的操控系统和安全性:介绍汽车的方向盘、刹车系统、安全气囊等操控和安全设施。
d. 汽车的节能与环保:讲解汽车节能技术,如轻量化、混合动力等,以及环保意义。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作用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答。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汽车理论的理解和看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汽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构成、动力系统、操控系统、安全性以及节能与环保。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请简述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答案:汽车的基本构成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等,其原理是通过发动机产生动力,驱动车轮运动。
作业题目2:请解释汽车的动力系统和排放控制。
答案:动力系统是指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其作用是为汽车提供动力。
奔驰碰撞技巧教学设计

奔驰碰撞技巧教学设计奔驰碰撞技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奔驰车辆的碰撞安全设计原理和技术特点。
2. 掌握奔驰碰撞事故时的正确反应和应对措施。
3. 提高学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驾驶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奔驰碰撞安全设计原理:a. 高强度钢结构:奔驰车辆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作车身结构,提供更大的碰撞安全空间。
b. 安全气囊系统:针对不同碰撞方向设计多个安全气囊,并配备碰撞传感器,实现灵敏的气囊触发。
c. 主动安全技术:奔驰车辆配备多种主动安全技术,如刹车辅助系统、防抱死刹车系统等,提高车辆在紧急情况下的稳定性和制动效果。
d. 电子稳定程序(ESP):通过感知车辆的方向和横向加速度,ESP系统能够自动对车辆进行制动,保持车辆稳定和方向控制。
2. 碰撞事故时的正确反应和应对措施:a. 首先保持镇定,尽量减小事故的危害。
b. 如果是追尾事故,在发现前方车辆突然停车时,要迅速踩下刹车以保持安全距离,并尽量避免碰撞。
c. 如果是侧面碰撞事故,要时刻注意左右两侧的交通情况,避免被突然冲出来的车辆撞击。
d. 无论何种碰撞事故,及时拨打紧急电话报警,同时向后方车辆示意减速以避免连环事故的发生。
e. 在车辆停稳后,尽量呆在车内,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通过讲解奔驰车辆的碰撞安全设计原理,引导学员了解奔驰车辆的安全性能,并与学员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视频展示:播放奔驰车辆在各种碰撞测试中的情况,展示车辆在碰撞时的保护措施和效果,增加学员对奔驰碰撞安全设计的认知和信心。
3. 模拟实践:使用驾驶模拟器进行模拟碰撞情景的实践,让学员亲自体验碰撞发生时的反应和应对措施,提高学员的应急反应和驾驶技能。
四、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问答,检查学员对奔驰碰撞安全设计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对学员在模拟实践中的驾驶表现进行评估,检查其在碰撞发生时的反应和应对措施是否正确。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章节一:汽车概述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分类。
教学内容:汽车的定义、汽车的发明与发展、汽车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二:发动机原理与结构教学目标:了解发动机的定义、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发动机的定义、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发动机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三:汽车传动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作用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汽车传动系统的定义、作用、主要结构、传动系统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四:汽车制动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作用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汽车制动系统的定义、作用、主要结构、制动系统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五:汽车电气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定义、作用和主要结构。
教学内容:汽车电气系统的定义、作用、主要结构、电气系统的分类。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教学。
章节六:汽车悬挂系统教学目标:理解汽车悬挂系统的功能、重要性以及常见类型。
教学内容:悬挂系统的功能、重要性、弹簧和减震器的类型、悬挂系统的调整和维护。
教学方法:结合实物展示、模拟图解和实际操作演示进行教学。
章节七:汽车轮胎与车轮教学目标:掌握轮胎的结构、功能和磨损规律,了解车轮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轮胎的结构、功能、磨损规律、车轮的构造和轮胎的更换与维护。
教学方法:利用轮胎模型、视频和实操演练进行教学。
章节八:汽车冷却系统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冷却系统的作用、结构和常见冷却液的性质。
教学内容:冷却系统的作用、主要组成部分(如水泵、散热器、冷却液)、冷却液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通过图解、视频和冷却系统模型进行教学。
章节九:汽车燃油系统教学目标:认识汽车燃油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汽车电路识图》教案

3.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车辆制动控制系统简介
1.ABS
2.ASR
3.EPS
4.ABS 与 ASR 的比较
(1)共同点
(2)不同点
5.ESP 与 ABS 及 ASR 的比较
二、ABS 的组成
三、ABS、ASR 和 ESP 车辆制动控制电路识读示例
④本田车系充电系统电路的识读与分析
(5)充电系统电路检测
①发电机B 端子和调节器 S 端子的检测
②发电机调节器IG 端子和 L 端子的检测
2.起动系统电路
(1)起动系统电路的组成
(2)起动系统电路识读示例
①大众桑塔纳起动控制电路
a.起动机控制电路
b.主电路
②通用别克君威的起动控制电路
a.起动机第一控制电路
《
第1
教学内容
课题一汽车电路图基础知识
教学任务
1. 熟悉汽车电路的组成与特点。
2. 熟悉汽车电路常见电气元件的性能与特点。
3. 熟悉汽车电路的类型。
对学生的要求
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注意力集中,实践规范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7.中央线路板
四、汽车电路的类型
1.直接控制电路
2.间接控制电路
3.非电控电路
(1)手动开关
(2)温控开关
(3)压力开关
(4)滑动变阻器
4.电控电路
(1)电控单元电源电路
(2)电控单元信号输入电路
①传感器信号电路:空气流量计、进气压力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与曲轴位置传感器、爆燃传感器、氧传感器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

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汽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1.2 汽车的分类与编号1.3 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汽车发动机2.1 发动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2.2 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2.3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第三章:汽车底盘3.1 底盘的构成与作用3.2 悬挂系统3.3 转向系统3.4 制动系统第四章:汽车车身4.1 车身结构与设计4.2 车身的材料与工艺4.3 车身的维修与保养第五章:汽车电气设备5.1 电气设备的基本构成5.2 电源系统5.3 启动系统5.4 照明与信号系统5.5 电气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第六章:汽车冷却系统6.1 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类型6.2 冷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6.3 冷却液的选择与更换6.4 冷却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七章:汽车燃油系统7.1 燃油系统的构成与工作原理7.2 燃油泵的作用与更换7.3 燃油喷射系统的原理与维修7.4 燃油滤清器的更换与保养第八章:汽车润滑系统8.1 润滑系统的作用与构成8.2 润滑油的选择与更换8.3 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8.4 润滑系统的保养注意事项第九章:汽车排放控制系统9.1 排放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9.2 催化转化器的作用与更换9.3 氧传感器的检测与更换9.4 排放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章:汽车传动系统10.1 传动系统的类型与工作原理10.2 手动变速器的作用与维修10.3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与维修10.4 四轮驱动系统的原理与维修教案-汽车构造教案第十一章:汽车空调系统11.1 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构成11.2 空调压缩机的作用与更换11.3 空调制冷剂的选择与添加11.4 空调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二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12.1 电子控制系统的类型与工作原理12.2 传感器的作用与更换12.3 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原理与维修12.4 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十三章: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13.1 安全气囊系统的作用与维修13.2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原理与维修13.3 车辆稳定控制系统(ESC)的构成与维修13.4 舒适系统(如电动座椅、导航系统)的原理与维修第十四章: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14.1 常用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14.2 诊断设备的应用与操作14.3 维修设备的选购与维护14.4 安全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第十五章: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分析15.1 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步骤15.2 常见故障类型的诊断与排除15.3 维修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15.4 故障预防与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的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汽车的分类与编号:了解不同类型的汽车及其特点,掌握汽车的编号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大学生教师基本功竞赛
教 案
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
姓名: * *
指导教师: ***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精品文档
.
教 案
教研室(系):汽车与交通学院 第 1 次课 1 学时
章节
2.1 安全气囊系统
讲授
内容
1、安全气囊的基本概念;2、安全气囊的组成元件;3、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重点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教
学
思
路
导入:
提问学生车辆碰撞对乘员造成的伤害程度,创设情景,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
将抽象的伤害程度具体化,说明装备安全气囊的必要性。
讲授:
1、采用实物图、视频和Flash动画,为学生形象地展示出气囊的安装位置、
工作范围和不工作情况;
2、设置课堂提问,提醒学生思考正面安全气囊的工作条件,引导学生得出
结论;
3、采用倒叙的方式,“抽丝剥茧”地介绍安全气囊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再
利用Flash动画总结气囊的主要元件;
4、通过Flash动画展示电控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利用“时间轴”的形式,
让学生掌握气囊的引爆过程。
总结:
播放课堂中出现过的图片,“情景再现”,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气囊的基本
概念、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情境创设法及启发式教学(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来设
问引疑)等。
辅导手段:
包含图片、动画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互动:
1.创设碰撞情景,引发学生思考;
2.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精品文档
.
教 学 内 容 板书或旁注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了解安全气囊的定义和安装位置。 2.识记安全气囊的工作范围。 3.理解安全气囊的组成:传感器、控制装置ECU、气体发生 器、气袋。 4.掌握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解决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的热情。 课型:新授课 课时:1学时 教学重点: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教学进程: 1.导入新课: 提问:汽车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发生碰撞,如果没有安全气囊的保护,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引入要讲述的内容:汽车安全气囊。 2.讲授新课: 1)讲述安全气囊的基本概念
(创设情景,提问启
发)
板书:
汽车安全气囊
一、基本概念
板书:定义
精品文档
.
安全气囊的定义:在发生严重的正面碰撞时,为了减少驾驶
员或前排乘客与方向盘或仪表板碰撞的可能性,在方向盘和仪表
上张开一个气袋。
安全气囊的安装位置:驾驶员安全气囊、前排乘客安全气囊、
侧面安全气囊、侧气帘、前排膝部安全气囊等。
安全气囊的工作范围:正面安全气囊的有效工作范围——以
汽车纵向轴线为基准,从方向盘的位置相对于基准线引出的两条
左右各30°的直线。
提问学生,以下那种情况,安全气囊不会打开?引发学生思
考,给出答案,得出结论。
安全气囊的工作条件:下列情况,正面安全气囊不工作——
侧面碰撞、后面碰撞、侧翻。
(☆注意:了解学生对于这段知识的掌握情况,问:这部分
内容明白了吗?)
2)讲述安全气囊的组成
问:安全气囊仅仅是一个气袋吗?它还包含其它部件吗?下
面来讲述安全气囊的组成。
强调“抽丝剥茧”,由表及里地讲解气囊系统的组成。
○
1气袋
问:气袋是怎么打开的?气袋里面是空气吗? 分析:气袋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全充胀,充入其中的气体不是空气,而是氮气。那么,氮气从何而来? 板书:安装位置 (直观演示) 板书:工作范围、工作条件 (Flash动画演示) (启发式教学,提出问题后,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板书:二、组成 (启发式提问,层层深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板书:气袋 (直观展示) 板书:气体发生器
精品文档
.
○
2气体发生器
包括发火极、引发药柱、气体发生剂(叠氮化纳)、过滤器。
NaN3受热迅速分解产生N2
过滤器作用:冷却生成的气体 过滤燃烧后的杂质
问:气体发生器由哪个部件控制?发火信号从何而来?
○
3控制装置ECU
安全气囊的控制中心,接受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判断、检测,
当信号强度超过超过设定值的时候,ecu立刻发出点火指令。
分析:ECU如何采集碰撞信号?需要传感器
○
4传感器
板书:控制装置ECU
板书:传感器
(Flash动画)
(视频引入)
板书:三、工作原理
精品文档
.
碰撞传感器 安全传感器
碰撞传感器:负责检测碰撞的激烈程度。
安全传感器:又称触发传感器,起保险作用,防止因为碰撞
传感器的短路而造成的气囊误弹开。
以上四个元件为安全气囊的主要组成部分。
安全气囊系统主要元件:
让我们通过一段Flash动画一起来学习。
(☆注意:了解学生对于这段知识的掌握情况,问:这部分
内容有什么疑问吗?)
3)讲述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当汽车遭受前方一定角度范围内的碰撞时,安装在汽车前部
和SRS ECU内部的碰撞传感器都会检测到汽车突然减速的信号,
并将信号输入SRS ECU,以便判断是否发生碰撞。 若判断为发生
碰撞,安全气囊电脑给发火极(电炉丝)通电,发火极发热,引
爆引发药柱(炸药,产生高温),它爆炸所产生的高温使气体发生
剂分解,产生氮气。
电控系统工作过程:
传感器 控制装置 执行器
板书:电控系统工作过
程
(Flash动画)
板书:气囊工作过程
(时间轴)
板书:
10ms 点火充气
40ms 充满前移
80ms 排气吸能
110ms 复位归零
精品文档
.
气囊工作过程:
发生碰撞10ms后,达到引爆系统引爆极限,点火器点燃气体
发生器产生氮气,驾驶员仍然直坐着;
40ms后,气囊已完全充胀,驾驶员向前移动,安全带斜系在
驾驶员身上并被拉长,部分冲击能量已被吸收;
80ms后,驾驶员的头及身体上部沉向气囊,气囊后面的排气
孔将氮气在一定压力下匀速逸出;
110ms后,驾驶员向后移动回到座椅上,大部分气体从气囊
中逸出,前方恢复清晰视野。
3.总结
重温课堂中出现过的图片,“情景再现”,及时复习当堂所学。
4.作业
预习安全带的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
(情景再现)
精品文档
.
板书设计:
本 节 教 学 总 结
精品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