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

合集下载

安全气囊的起源与发展

安全气囊的起源与发展

安全气囊的起源与发展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的关键安全装置,它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迅速膨胀,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额外的保护。

本文将介绍安全气囊的起源与发展,探讨其在汽车安全领域中的重要性。

安全气囊最早出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汽车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然而,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频率也逐渐增加,这促使了研究人员对汽车安全技术的关注。

最初,安全气囊的概念并不复杂,简单地通过气囊的膨胀来减缓碰撞带来的冲击力。

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气囊系统是由美国汽车制造商Chrysler在1970年推出的。

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该系统并没有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直到1980年代,安全气囊技术才逐渐发展成熟,并且得到了更多汽车制造商的采用。

如今,几乎所有的新汽车都配备了安全气囊系统。

在安全气囊的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里程碑事件。

1981年,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在其某款雪佛兰车型上使用了驾驶员安全气囊。

这标志着安全气囊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

1984年,美国联邦政府将安全气囊作为所有新车的法定标准。

然而,在安全气囊的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争议。

其中最大的争议之一是安全气囊对儿童和小型成人的潜在危险。

早期的安全气囊系统设计并没有对不同体型和年龄的乘客进行适当的考虑,因此在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可能对儿童和小型成人造成伤害。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汽车安全气囊的设计已经更加智能化,可以根据乘客的体型和位置自动调整气囊充气的力量。

安全气囊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技术的进步,现代安全气囊系统采用了许多复杂的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来监测车辆碰撞情况,并根据这些数据决定何时展开气囊。

这些传感器可以感知到碰撞的方向、力度和角度,从而在发生碰撞时提供最佳的保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气囊的设计也趋向多功能化。

除了驾驶员和乘客安全气囊之外,现代汽车还配备有侧面安全气囊、膝部安全气囊等多种类型的气囊,以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此外,一些汽车制造商还开始研究开发针对行人保护的气囊系统,以减轻行人在车辆碰撞时的伤害。

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

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

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
安全气囊是一种被动安全系统,它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能够迅速充气,为乘车人
员提供保护,减轻碰撞带来的伤害。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安全气囊也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本文将对安全气囊的发展历程和应用进行介绍。

首先,安全气囊的发展历程。

安全气囊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
美国汽车制造商开始研发这一技术,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安全气囊才开始在一些高端车型上得到应用。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安全气囊逐渐普及到了更多的车型中,成为了汽车 passivie safety system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发展的过程中,安全
气囊从最初的只能提供前排乘客保护,逐渐发展成为可以提供多方位保护的系统,包括侧面碰撞、翻车等情况。

其次,安全气囊的应用。

目前,安全气囊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汽车的标配配置,无论是轿车、SUV还是商用车,都可以看到安全气囊的身影。

而且,随着技术的
不断进步,安全气囊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比如一些车型已经开始配备膝部气囊、头部气囊等,为乘车人员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此外,一些高端车型还配备了预碰撞安全气囊,可以在车辆预测到碰撞的情况下提前充气,进一步减轻碰撞带来的伤害。

总的来说,安全气囊经过多年的发展与进步,已经成为了汽车 passivie safety system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汽车乘车人员的安全系数,也
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安全气囊的性能和应用范围还会不断提升,为乘车人员带来更加全面的保护。

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自动充气,并防止车内乘员碰撞到车辆结构或者其他硬物而造成伤害的装置。

它是车辆 passivesafety system 被动安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乘员安全的重要设备之一、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不断地有新技术在该领域得到应用,下面就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探讨。

汽车安全气囊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1973年才实现了商业化的应用。

最早的安全气囊只有驾驶员的,后来逐渐发展出了具有更完善功能的驾驶员和乘客座椅安全气囊。

如今,安全气囊广泛应用于汽车的驾驶员、乘员、侧面、头部和膝部等位置,为乘员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安全气囊技术的进步,目前的安全气囊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前安全气囊、侧安全气囊、头部安全气囊和膝部安全气囊等。

前安全气囊主要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在车辆前部碰撞时的安全。

侧安全气囊为乘员提供侧面碰撞时的保护。

头部安全气囊主要用于防止侧面碰撞导致的头部伤害。

膝部安全气囊则能够减轻车辆前部碰撞时膝盖受伤的风险。

除了不断完善安全气囊的类型和位置之外,安全气囊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传统的安全气囊是依靠碰撞感应器来检测碰撞,并触发气囊充气的。

而现在,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如车辆速度传感器、车辆加速度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等,来共同判断碰撞的严重程度,从而精确地控制安全气囊的充气时间和力度,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乘员的安全。

也有一些新的技术开始在安全气囊中应用,例如智能安全气囊和多功能安全气囊等。

智能安全气囊可以根据乘员的位置、体重等信息,智能地调整气囊的充气和敏感度,更为人性化地保护乘员。

多功能安全气囊则不仅可以提供保护功能,还可以通过包覆乘员来防止乘员与车辆内部结构或者其他硬物的直接接触。

当然,安全气囊的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安全气囊的充气过程可能会对乘员造成伤害,尤其是对儿童和垂直安装的婴儿座椅。

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

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

论文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摘要安全气囊一般由传感器(sensor)、电控单元(ECU)、气体发生器(inflator)、气囊(bag)、续流器(clockspring)等组成,通常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做在一起构成气囊模块(airbag module)。

传感器感受汽车碰撞强度,并将感受到的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进行处理,当它判断有必要打开气囊时,立即发出点火信号以触发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接收到点火信号后,迅速点火井产生大量气体给气囊充气。

安全气囊分布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

在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容器外部都印有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的字样,直译成中文,应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

旨在减轻汽车碰撞后,乘员因惯性发生二次碰撞时的伤害程度。

关键词:安全气囊;被动安全;伤害程度目录1 引言1.1 汽车安全 (1)1.2安全气囊的好处 (6)1.3安全带与安全气囊关系 (6)2 作用过程 (7)3 安全气囊系统的分类 (9)3.1按结构形式 (9)3.1.1电子式安全气囊 (9)3.1.2机械式安全气囊 (9)3.2按保护对象和方位 (9)3.2.1驾驶员用安全气囊 (9)3.2.2防侧撞安全气囊 (10)3.2.3前排座乘员用安全气囊 (11)3.2.4后排座乘员用安全气囊 (12)3.2.5下肢用安全气囊发展 (12)4 安全气囊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2)4.1美欧安全气囊比较 (12)4.2.国内安全气囊的发展. (13)5 拆除与报废 (15)结论 (16)致谢 (16)参考文献 (16)一、引言1.1 汽车安全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

主动安全就是尽量自如的操纵控制汽车。

无论是直线上的制动与加速还是左右打方向都应该尽量平稳,不至于偏离既定的行进路线,而且不影响司机的视野与舒适性。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姓名:邓宁宁单位:盐城技师学院摘要:安全气囊(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顾名思义是现代轿车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安全的装置。

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安全气囊传感器、防撞安全气囊及电子控制装置(ECU)等组成。

在其汽车前部或侧部发生碰撞时传感器会检测到碰撞信号并在0.01秒之内速度传递给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电脑。

因此,确保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驾驶员及乘客的生命安全也得到保障,解决乘车人员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本文主要介绍安全气囊的作用、安全气囊的类型、安全气囊的发展、系统主要部件、气囊在车内的应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注意参项、安全气囊的维护等。

关键词:安全气囊;安全;发展;应用引言近年来,汽车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现代化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因为汽车交通事故也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因此,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保护人们安全的新部件诞生了----汽车安全气囊。

这种新部件极大的保护了人们的安全,被广大驾驶员称为“救命袋”。

既保护了人们生命安全,同时也给汽车工业带来了繁荣。

一、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1.国外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最早发展安全气囊系统的国家是美国,是美国机械工程师约翰·赫缀克(Johnw.Hertrick)于1953年发明的,并获得了题为“汽车缓冲安全装置(Safety Cushion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s)”的美国专利US2649311。

它的发展历史过程可以概括为:发明于50年代,开发于60年代,应用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推广与于90年代。

安全气囊发展十多年后,经过后人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安全气囊基本具为雏形。

到1980年,德国开始实现了这一举措,并在汽车上安装了安全气囊。

从此美国市场的汽车上都出现了这种能保护乘员头部躯干和膝部作用的安全系统,即汽车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开题报告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开题报告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2009 )级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系(部):车辆运用工程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班级:2009级汽车检测与维修六班学号:200914081060260学生姓名:姚文强指导教师:徐萌报告时间:2011年10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新技术装置。

当汽车受到前方一定角度内的高速碰撞时,装在车前端的碰撞传感器和装在汽车中部的安全传感器,就可以检测到车突然减速,并将这一信号在0.01秒之内速度传递给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电脑。

因此,确保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解决乘车人员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在汽车上装配安全气囊就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汽车安全技术中的安全气囊技术近年来也发展得很快,智能化、多安全气囊是今后整体安全气囊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安全气囊作为提高汽车安全性的有效措施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世界各国都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予安全气囊的开发,使得安全气囊系统得到大力发展。

在一些实际的碰撞事故中证明安全气囊确实具有降低乘员伤亡的功效,但也发现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气囊可能在很低的车速时打开。

汽车在很低车速行驶而发生碰撞事故时,乘员和驾驶员系上安全带即可,完全不需要安全气囊展开起保护作用。

如果这时展开气囊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还可能因安全气囊的展开加重碰撞伤害。

气囊的启动会对乘员造成伤害。

安全气囊系统启动时将冲开气囊盖板,并且在瞬间展开充气,很可能对乘员造成冲击;产生的灼热气体也会灼伤乘员和驾驶员。

当乘客偏离座位或座位上无人或儿童乘坐时,气囊系统的启动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还可能会对乘员造成一定的伤害。

本次论文主要研究安全气囊系统能够准确地感应所发生的碰撞事故;并且能模仿人脑,根据实际的碰撞程度来判别安全气囊是否需要展开,有一定灵活性;并且能够针对不同体形的乘员适当的调整安全气囊。

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标题: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与发展学生姓名:系部:汽车系专业:汽车技术班级:指导教师: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目录摘要 (II)前言 .......................................................................................................................................... I V 1.安全气囊的概述.. (1)1.1安全气囊基础概述 (1)1.2安全气囊的设计思想 (1)1.3安全气囊发展史 (1)1.3.1. 国外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史 (1)1.3.2. 国内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史 (2)2.安全气囊系统部件的结构与原理 (4)2.1安全气囊系统部件的结构 (4)2.1.1传感器 (4)2.1.2电子控制器 (4)2.2安全气囊系统部件的工作原理 (5)3.安全气囊的检修 (6)3.1凌志LS400型轿车安全气囊系统 (6)3.2中央传感器总成的检测 (7)4.安全气囊的应用 (8)4.1安全气囊使用中的缺点 (8)4.2对现有安全气囊的改进 (8)4.2.1磁电式传感器的采用 (8)4.2.2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采用 (8)4.2.3乘员探测系统的选择 (8)4.2.4气体发生器的多元化发展 (9)5.安全气囊的未来发展趋势 (9)5.1安全气囊的智能化 (9)5.2安全气囊的绿色环保化 (10)5.3安全气囊的虚拟技术化 (10)5.4安全气囊的小型、轻型化 (10)5.5安全气囊的保护全方位化 (11)结论 (11)参考文献 (13)后记 (14)摘要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车速度越来越快,车流量也越来越大,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使得交通事故频发,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而安全气囊是现代轿车上引人注目的新技术装置。

安全气囊是现在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因其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造价不高,所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普及。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

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汽车安全气囊毕业论文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气囊在事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安全气囊的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汽车工程师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安全气囊的原理安全气囊是一种能够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充气并形成保护物理屏障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车辆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来激活气囊充气装置,将气囊迅速充气,从而减轻乘车人员的伤害。

安全气囊的充气装置通常由气体发生器、传感器和控制单元等组成,其中传感器负责检测碰撞力度和方向,控制单元则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是否触发气囊充气。

二、安全气囊的发展历程安全气囊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汽车制造商开始研究如何在车辆碰撞时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安全气囊的研发进展缓慢。

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安全气囊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将安全气囊应用于量产车型,并于1974年开始在市场上销售。

此后,安全气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现代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三、安全气囊的应用前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安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安全气囊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安全气囊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更轻、更坚固的气囊材料和更敏感、更精确的传感器技术。

其次,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安全气囊将与其他被动安全系统相互配合,形成更为完善的保护体系。

例如,安全气囊可以与车辆预警系统、自动刹车系统等相结合,实现更快速、更准确的碰撞判断和响应。

此外,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安全气囊也将在电动汽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结论:汽车安全气囊作为汽车被动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摘要:随着汽车技术的的进步和道路条件的改善,汽车行驶的速度是越来越快,车流量也越来越大,它带给我们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严重,每年的交通事故都在递增。

要想确保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解决行车过程中的人员安全越来也受到了我们的重视。

在汽车的装备安全气囊是现在的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那它的发展与应用怎么样呢?本文就主要对汽车的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进行概述。

关键词:汽车安全气囊发展应用第 1 页共 8 页目录引言 (6)一、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 (6)1.国内外安全气囊的发展 (6)2. 国内外安全气囊的评价 (6)3.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趋势 (7)二、汽车安全气囊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7)1.汽车安全气囊的组成 (7)2.汽车安全气囊的种类 (7)3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7)三、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 (8)1.安全气囊打开所需要的条件 (8)2.安全气囊的安全性 (8)3.安全气囊的使用和缺点 (9)4.对现在安全气囊的改进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引言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人们都开始有了汽车,公路也不断完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速度越来越快,加上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车速,车流量都是一个问题,从而引发了安全的隐患,而这安全隐患如何能去预防?在人们对技术的发展,有了安全气囊,它可以保护人在汽车发生事故所引发的安全问题,而汽车安全气囊它在今天又如何的去发展和应用呢?一、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一)安全气囊国内外的发展使用安全气囊来保护汽车乘员的想法最先产生于美国,在1952年美国汽车生产者联合会在理论上阐述了这样一种汽车安全系统的必要性。

几乎同时,这种系统的原理图也绘制了出来。

1953年,第一个气囊的专利就诞生了。

但是由于那时技术的的限制,还不能把这种想法或专利进行实现,到了1980年的德国开始实现了这个设想并在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

从此在美国的市场汽车上都出现了这样的安全系统,随后又出现了一系列保护乘员头部躯干和膝部作用的安全气囊。

在我国,对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起步较晚。

上个世纪80 年代末我国的一些汽车碰撞安全和军工专家才开始关注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发展。

随着世界汽车进军我国,我国的汽车工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1992 年,我过自行研制的FS-01 安全气囊通过撞车试验。

我国的政策法规也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在十多年的研究与发展过程中, 国内许多大学与事业公司的研究与产品已初具基础, 其中部分研究与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

清华大学的黄世霖等人在汽车碰撞实验研究中, 系统地研究了多种国产汽车中安全气囊的匹配技术对汽车安全气囊的点火控制模拟、汽车碰撞的过程模拟和实验验证以及有关软件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对国内的汽车安全气囊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0 年以来,我国安全气囊市场需求平均每年都有超过200% 的速度在增长,到2004 年我国安全气囊市场总配套量接近400 万套。

目前,国内生产安全气囊企业有近20 家,2004 年产量超过200 万套,安全气囊的国产化率超过50%,到 2 007 年,我国80% 以上的安全气囊组件将实现本地化生产。

目前,我国安全气囊零部件ECU 、气体发生器、气袋、布料的国内采购率只有5% 左右,气囊组件配套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国内外对安全气囊的评价尽管国内国外都对安全气囊的研究与发展都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是对含有安全气囊法规、撞车实验系统、安全气囊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方面还是有待去加强,虽然国内外的安全气囊的研究到了技术要求,但还是有些不足,比如它的自主权,传感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的技术规范及检测还未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状态,因此我们安全气囊的业内人士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三、安全气囊的发展趋势汽车安全气囊作为一种设想提出来后到今天成为必需的安全装备在汽车上广泛应用已经过了整整半个世纪的历程。

安全气囊有效地减小了在汽车碰撞事故中乘员的伤亡,它的保护效果在汽车安全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认识和高度重视。

随着汽车安全气囊的普遍推广应用,安全气囊系统的各关键技术环节均成为汽车安全研究领域的重点。

当前安全气囊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可以概括为向着气囊的智能化、小型化、多样化、无污染的方向发展。

(1)安全气囊的智能化传统的正面碰撞安全气囊系统是根据前座乘员的常规乘座位置和气囊的理想点火时刻为原则设计的。

但是在实际的汽车碰撞事故中,影响气囊保护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乘员的身高和体重、乘员相对于方向盘或仪表板的位置、碰撞的剧烈程度等等。

不同的碰撞条件及乘员和乘员的位置的变化会导致乘员不是在最佳时刻与气囊接触,从而降低对乘员的保护效果。

为了充分发挥安全气囊的保护效果,自适应式或称为智能型安全气囊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

近年来,智能型安全气囊的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系统。

这种气囊系统能够在汽车碰撞的一瞬间根据碰撞条件和乘员状况来调节气囊的工作性能。

智能型气囊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先进的传感系统和电子运算系统,它们在事故发生的短暂时刻内能够提供可靠的碰撞环境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汽车碰撞的剧烈程度,碰撞的方位,乘员的身材、体重、位置,乘员是否系有安全带。

智能气囊系统根据原有探测的信息作出判决怎样调节和控制气囊的工作性能,使气囊能充分发挥其保护效果。

(2)安全气囊的小型化缩小安全气囊总成的体积是当前发展的趋势之一。

新型发生器工作时,压缩气体从气罐中喷出充满气袋。

这种发生器气体产生率高,因而尺寸小,便于安装布置。

(3)环境保护型安全气囊采用压缩气体的气体发生器对人体无毒害,且易于回收处理,没有环境污染的问题。

(4)安全气囊的多样化驾驶员和前座乘员安全气囊已成为轿车生产中的标准设备,作为正碰撞事故中的安全措施。

侧面碰撞气囊正在迅速发展。

不同设计形式的侧碰撞气囊可分别安装在坐椅靠背外侧、车门中部、车身中立柱、车身顶部与车门交界部位。

这些安装在不同部位的侧碰撞气囊可分别起到保护乘员头部、胸部和臀部的作用。

四、汽车安全气囊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一)安全气囊的的组成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主要部件组成。

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

为了防止气体泄漏,气囊内层涂有密封橡胶;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乘客挤压受伤;气囊中所用的气体多是氮气。

(二)安全气囊的分类按安全气囊数量分类可分为单安全系统,双安全气囊系统和多安全气囊系统:(1)单安全气囊系统,只是在驾驶员侧的转向盘中安装拉一个安全气囊。

(2)双安全气囊系统近几年生产的轿车大多都采用拉双安全气囊系统,即在驾驶员侧和前座乘员侧各安装了一个安全气囊,如本田雅阁,市民,丰田佳美,马自达626,929,福特林肯城市及国产的奥迪a6 等轿车均采用的是双安全气囊系统。

(3)多安全气囊系统多安全系统是指在车上安装了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安全气囊。

例如,瑞典沃尔沃850,960,通用的别克,上海大众帕萨特轿车等。

(三)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控树模块快速对信号做出处理,确认发生碰撞的严重程度已超出安全带的保护能力,便迅速释放气囊,使乘员的头、胸部直接与较为柔软有弹性的气囊接触,从而通过气囊的缓:中作用减轻乘员的伤害。

现在国内外气囊厂家主要采用的是电子式安全气囊系统。

基本型安全气囊系统包含了驾驶员、乘员正面保护安全气囊及安全带预紧装置。

现在国内外电子式安全气囊系统特点是由传感器感知车辆运动情况,由MCU 监控并作出判断,判断当前的事件是否是严重碰撞事件,如果是严重碰撞事件则驱动气囊展开,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安全气囊作用过程为:碰撞发生后0 ~20ms 内传感器将信号输送到中央电子控制器(ECU ),ECU 判断后确认是严重碰撞则引发气体发生器,在20 ~60ms 内高温、高压气体(氮气)经过滤冷却进入气袋,气袋张开形成气垫,将乘员与车内装备隔开,60 ~100ms 后气袋排气孔打开,气囊泄气并收缩。

气体的阻尼作用吸收了碰撞的能量,缓解了气囊对乘员头部和脸部的压力,乘员陷入较柔软的气囊中,使得乘员得到保护。

最后气体全部从排气孔排出,气囊瘪下。

下图中是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图:二、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1.安全气囊打开所需要的条件安全气囊打开需要合适的速度和碰撞角度。

从理论上讲,只有车辆的正前方左右大约60°之间位置撞击在固定的物体上,速度高于30 km/h,这时安全气囊才可能打开。

这里所说的速度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车速,而是在试验室中车辆相对刚性固定障碍物碰撞的速度,实际碰撞中汽车的速度高于试验速度气囊才能打开。

下图是正确引爆安全气囊的有效范围图:2、安全气囊的安全性安全气囊可将撞击力均匀地分布在头部和胸部,防止脆弱的乘客肉体与车身产生直接碰撞,大大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安全气囊对于在遭受正面撞击时,的确能有效保护乘客,即使未系上安全带,防撞安全气囊仍足以有效减低伤害。

据统计,配备安全气囊的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可降低乘客受伤的程度高达64%,甚至在其中有80%的乘客未系上安全带!至于来自侧方及后座的碰撞,则仍有赖于安全带的功能。

此外,气囊爆发时的音量大约只有130分贝,在人体可忍受的范围;气囊中78%的气体是氮气,十分安定且不含毒性,对人体无害;爆出时带出的粉末是维持气囊在折叠状态下不粘在一起的润滑粉末,对人体亦无害。

3、安全气囊的使用和缺点安全气囊分布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外三个方向。

在正驾驶位的气囊装在方向盘的中间位置,副驾驶位的安全气囊安装在正前方的平台内部,在意外发生的瞬间可以有效的保护驾驶员和副驾驶位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因为正面发生的猛烈碰撞会导致车辆前方大幅度的变形,而车内乘员会随着这股猛烈的惯性向前俯冲,造成跟车内构件的相互撞击,另外车内正驾驶位置的安全气囊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发生碰撞时方向盘顶到驾驶者的胸部,避免致命的伤害。

侧面气囊系统是保护汽车遭侧面碰撞以及车辆翻滚时乘员的安全一般安装于车门上,在车辆遭到侧面碰撞会导致车门严重变形,以至于无法开启车门,车内乘员被困于车内,侧面安全气囊可以有效的保护车内驾乘人员来自侧面撞击导致的腰部,腹部,胸部外侧,以及胳膊的伤害,保证身体上肢的活动能力和逃生能力。

安全气囊的缺点:(1)是在低速碰撞不致命情况下,由于气囊起爆使一些近视眼带眼镜的人眼睛受到伤害甚至失明.(2)由于气囊是按大人身高匹配,而对于孩子来说是致命的,曾经发生过多起气囊在碰撞起爆后将孩子颈椎折断致死案例,为此国外已立法禁止前排乘座幼童.(3)气囊必须配合安全带使用,否则在气囊作用下人有被甩到车外可能.4、对现有安全气囊的改进从安全气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可知,现有安全气囊的基本设计目标是用来对付严重交通事故的,但在一些不太严重,的事故中,系统反应过度,反而会对驾乘人员施加作用过大,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