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铸尼龙6/ABS聚合物合金的研究

浇铸尼龙6/ABS聚合物合金的研究
浇铸尼龙6/ABS聚合物合金的研究

浇铸成型

浇铸成型 ?浇铸成型通常是将液体的单体(或预聚物)、促进剂等一起倒入模具中,在加热的条件下使单体在模具中聚合成聚合物,最后冷却定型;或者是将液态或粉状树脂倒在模具中,不施加压力,只用加热和冷却使之定型而成为制品。 ?浇铸工艺浇铸成型一般不施加压力,对设备和模具的强度要求不高,对制品尺寸限制较小,制品中内应力也低。因此,生产投资较少,可制得性能优良的大型制件,但生产周期较长,成型后须进行机械加工。

成形分类 ?按成型过程中塑料受力的形式分,可以分为静态浇铸和离心浇铸;按成型制品的组成可分为普通浇铸和嵌铸;按所用原料可分单体浇铸和混合浆料浇铸。 ?在传统浇铸基础上,还派生出灌注、嵌铸、压力浇铸、旋转浇铸和离心浇铸等方法。

?。①灌注。此法与浇铸的区别在于:浇铸完毕制品即由模具中脱出;而灌注时模具却是制品本身的组成部分。②嵌铸。将各种非塑料零件置于模具型腔内,与注入的液态物料固化在一起,使之包封于其中。③压力浇铸。在浇铸时对物料施加一定压力,有利于把粘稠物料注入模具中,并缩短充模时间,主要用于环氧树脂浇铸。④旋转浇铸。把物料注入模内后,模具以较低速度绕单轴或多轴旋转,物料借重力分布于模腔内壁,通过加热、固化而定型。用以制造球形、管状等空心制品。⑤离心浇铸。将定量的液态物料注入绕单轴高速旋转、并可加热的模具中,利用离心力将物料分布到模腔内壁上,经物理或化学作用而固化为管状或空心筒状的制品。单体浇铸尼龙制件也可用离心浇铸法成型。

PMMA板材浇铸工艺为例 MMA 引发剂着色剂 预聚物 添加剂 混合过滤脱气浆液浇铸 二次聚合 一次聚合 组装 干燥 玻板洗净 冷却 脱模 切割 热处理 PMMA板 检验 成品PMMA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MMA是甲基丙烯酸甲酯

尼龙-66的发展

尼龙-66的发展 摘要:Nylon 66 is polyhexamethylene adipamide, translucent or opaque white crystalline polymer, is a thermoplastic resi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rliest and largest production varieties, excellent material and chemical fiber polymerization, the most widely used, so the yield increased year by year, has been ranked the first five engineering plastics. This experiment is a laboratory method and industrial method for studying nylon 66。 目录 第1章绪论 1.1 概况 1.2 发展 1.3 性能介绍 1.4 尼龙-66的实验合成方法 第二章 2.1 尼龙-66的工业合成方法 2.2 尼龙-66的应用范围 2.3 对尼龙-66的总结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一概况 聚己二酰己二胺俗称尼龙-66。一种热塑性树脂。白色固体。密度1.14。熔点253℃。不溶于一般溶剂,仅溶于间苯甲酚等。机械强度和硬度很高,刚性很大。可用作工程塑料。拉伸强度6174-8232牛/厘米2。弯曲强度8575-9604牛/厘米2,压缩强度4958.8-8957.2牛/厘米2。冲击强度20.58-42.14牛*厘米/厘米2。洛氏硬度108-118。热变形温度(1814.11帕,18.5公斤力/厘米2)66-86,用作机械附件,如齿轮、润滑轴承;代替有色金属材料做机器外壳,汽车发动机叶片等。也可用于制合成纤维。一般用己二酸和己二胺制成尼龙-66盐后缩聚而得。 分子主链的重复结构单元中,含有酰胺基(—CONH—)的一类热塑树脂。常制成圆柱状粒料,作塑料用中文名聚己二酰己二胺,熔点:253℃,耐磨,电绝缘性好,耐热(在455千帕下热变形温度均在150℃以上),熔点150~250℃,熔融态树脂的流动性高,相对密度1.05~1.15(加入填料可增至1.6),大都无毒。但树脂中的单体含量过高时,不宜长期与皮肤或食物接触,各国对此常有食品卫生方面的规定。 二发展 最早工业化生产的聚酰胺品种是聚酰胺66(即尼龙66),美国杜邦公司W.H.卡罗瑟斯于1937年公布了第一个专利,制得聚酰胺纤维(尼龙丝)样品,1938年建立了试验工厂,1939年工业化生产装置投入运转。当时聚酰胺主要用于生产纤维、绳索和包覆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些材料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很大发展,战后生产了薄膜和塑料。1941年,聚酰胺6在德国投入生产,随后又开发了聚酰胺610。1950年法国开发了聚酰胺11。1958年中国试制成功聚酰胺1010,苏联试制成功共聚酰胺。1966年,在联邦德国赫斯化学公司大规模生产聚酰胺12。1972年,美国杜邦公司又实现了芳香族聚酰胺的工业生产。70年代以后,聚酰胺的改性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特别是石油化工的发展,聚酰胺的原料路线转向石油,成本逐年下降,产量逐年增长,使聚酰胺发展成为一类品种多、能够适应于多种用

ABS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

ABS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ABS树脂的基本性能和应用,并对国内市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详细阐述了PVC /ABS 、PC/ABS 、PA/ABS、PBT/ABS、PMMA/ABS等几种ABS合金的相容性、共混组成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ABS合金;研究进展;共混;相容性

1 前言 ABS树脂通常是指聚丁二烯的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与苯乙烯一丙烯腈游离共聚物(SAN)的混合物。其中,接枝在聚丁二烯橡胶上的苯乙烯、丙烯腈接枝共聚物为聚丁二烯橡胶和SAN树脂提供了良好的相容化界面,形成了稳定的两相结构。ABS树脂中含有侧苯基、氰基和不饱和双键使ABS与许多聚合物有比较好的相容性,这为ABS 树脂的共混改性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将各种不同材料与ABS共混以期获得满意的性能,于是种类繁多的ABS合金应运而生。目前ABS合金的种类已达几十种,并且由二元向三元、多元化方向发展。另外,近年来全球ABS需求一直保持着5%左右的年均增长率,亚太地区尤其是我国大陆是带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地区。目前我国AB S制品高度集中在电子电器配件上,约占总消费量的80%;玩具和汽车配件各占10%;受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出口加工贸易和汽车产业发展的整体拉动,预计2004—2009年我国ABS树脂需求年均增长率将达到9%;到2009年我国ABS树脂市场需求量将达到390万吨左右。截至到2004年,我国ABS产能达110万吨/年,产量约为60万吨,ABS表观消费量达到256万吨,自给率只有23%,我国ABS消费仍然依赖进口。目前国内LG甬兴、奇美、台化、国亨、吉化等公司的ABS已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大规模提高产能,预计近几年我国新增产能将达到100万吨/年左右。 2 PVC / ABS合金 PVC的突出优点就是难燃性、耐磨性、抗化学腐蚀性、气体水汽低泄露性好,此外综合机械性能好,是性能性价比最为优越的通用型材料,缺陷是热稳定性差和抗冲击性差。ABS树脂中引入PVC,提高了体系的阻燃性、耐腐蚀性、成本低等优点。如果在向体系中加入合适的阻燃剂,即可成为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均优良的复合材料;PVC中引入ABS树脂,提高了PVC的加工性、 冲击性能。PVC/ABS合金的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两种树脂的相容性及组成是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ABS树脂具有复杂的两相结构,作为连续相的苯乙烯—丙烯腈的共聚物的溶解度参数为19.0~20.1,作为分散相聚丁二烯的溶解度参数为17.3。而PVC的溶解度参数为19.6,它与ABS树脂中的连续相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而与分散相不相容,因此PVC / ABS合金属于“半相容” 体系。因而在该体系中,PVC与SAN 的界面状况是影响相容性的重要因素。PVC与SAN界面状况又受到SAN中丙烯腈(AN) 含量的影响,SAN中的AN质量含量在l2%~26%时可与PVC良好混合,超过这一范围,则混合效果不理想。由于ABS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种类、工艺条件、生产方法多种多样,使得ABS树脂的实际组成干差万别。对PVC/ABS 共混体系而言,在ABS的三组分中,丙烯腈含量降低能提高流动性和强度,降低热变形温度和相

尼龙材料

尼龙棒材的主要特性: 机械强度、刚度、硬度、韧性高、耐老化性能好、机械减振能力好、良好的滑动性、优异的耐磨性、机械加工性能好、用于精密有效控制时、无蠕动现象、抗磨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性好。 尼龙棒材的应用领域: 广泛用于化工机械,防腐设备的制齿轮及零件坏料。耐磨零件,传动结构件,家用电器零件,汽车制造零件,丝杆防止机械零件,化工机械零件,化工设备等。 尼龙系列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塑料。该产品应用广泛,几乎覆盖每一个领域,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应用很广的品种。尼龙棒材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挤出和浇铸两种。 概述:尼龙棒,PA6,PA66,MC尼龙,含油尼龙,防静电尼龙尼龙(Nylon),中文名聚酰胺,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的碳原子数而定。是美国著名的化学工业公司──杜邦公司著名化学家卡罗瑟斯和他的科研小组发明的。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挤出尼龙棒材 尼龙6(白色):该材料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包括机械强度、刚度、韧度、机械减震性和耐磨性。这些特性,再加上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耐化学性,使尼龙6成为一种“通用级”材料,用于机械结构零件和可维护零件的制造。

尼龙66(奶油色):与尼龙6相比较,其机械强度、刚度、耐热和耐磨性,抗蠕变性能更好,但冲击强度和机械减震性能下降,非常适合于自动车床机械加工。 尼龙4.6(红棕色):与普通尼龙相比,尼龙4.6的特点是刚性保存力强,耐蠕变性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更耐热老化,因此,尼龙4.6用于尼龙6、尼龙66、POM和PET在刚度、抗蠕变、耐热老化、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能方面所达不到要求的“较高的温度领域”(80 -150℃) 尼龙66+GF30(黑色):与纯尼龙66相比,这种尼龙填加30%玻璃纤维增强,其耐热性、强度、刚度。耐蠕变性和尺寸稳定性、耐磨等性能方面均有提高,它的最大允许使用温度较高。 尼龙66+MOS2(灰黑色):这种尼龙填加了二硫化钼,与尼龙66相比,其刚性,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有所提高,但抗冲击强度有所下降,二硫化钼的晶粒形成效果提高了结晶结构,使材料承载和耐磨性能均有提高。 浇铸尼龙棒又称MC尼龙:英文名称Monomer casting nylon,中文称单体浇铸尼龙。“以塑代钢、性能卓越”,用途极其广泛。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自润滑、耐磨、防腐,绝缘等多种独特性能。是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几乎遍布所有的工业领域。

浇铸尼龙

浇铸尼龙 一、浇铸尼龙简介 尼龙材料以其强度高、硬度大、韧性好,低蠕变耐磨耗及化学稳定性好而著称,浇铸尼龙制品作为工程塑料之一,除具有普通尼龙材料的特点外,由于其分子量大、结晶度高,机械强度比一般尼龙高1.5倍,能直接铸造成型几十公斤乃至上百公斤大型机件,在冶金、化工.特别是当代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浇铸尼龙在机械方面作为减振耐磨材料代替有色金属及合金钢,自润滑性使其不伤对磨件,减少磨耗,从而延长零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并且降低了机械振动,磨擦噪音。在不宜加润滑油的传动磨耗领域(如医疗、卫生、食品行业等)更是表现出不可代替的价值。一个400公斤尼龙制品,它的实际体积相当于2.7吨钢或3吨青铜,采用MC尼龙零部件,不仅实现了设备轻量化,提高了机械效率,而且一般使用寿命可提高4-5倍。 我国自七十年代开发引进MC尼龙。但由于技术、成本、原料供应等原因,至今MC尼龙制品一直没有实现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且产品质量一直没有较大的突破。而国内MC尼龙生产中使用的催化剂体系一直没有大的改进,绝大多数厂家仍然是沿用NaOH+TDI体系。德国布吕格曼公司作为全球专业的尼龙添加剂生产商,推出新一代浇铸尼龙专用催化剂及增韧改性剂,将为您解决现在生产上的问题及大幅度提高产品性能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支持。 浇铸尼龙与尼龙6的物性比较

二、传统浇铸尼龙的制备工艺以NaOH/TDI体系为例 1、配方

己内酰胺:NaOH:TDI =1:0.002:0.003 2、浇铸生产工艺(以真空脱水法为例) ①、将己内酰胺单体加热熔融,加入0.2%的催化剂NaOH,搅匀,升温抽真空,在110℃下保持15—20分钟,水分含量需降至300ppm以下。 ②、停止抽真空脱水后,加入0.3%的助催化剂TDI,搅匀后迅速浇铸到模具中。通过烘箱使模温保持在160℃-170℃,约15-20分钟,聚合反应完毕。 ③、脱模后的制品经水煮或油浴等热处理和切削、打磨等机械加工,最终成为可供使用的产品。 根据制品的设计要求,可适当调整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添加量。当生产改性浇铸尼龙需加入耐磨、增强、增韧组分时,需要加大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用量,以降低以上组分的阻聚影响。 三、新型浇铸尼龙制备工艺-BRUGGOLEN?C10/C20P 1、C10/C20P体系的配方 己内酰胺:C10:C20P =1:0.015~0.030:0.015~0.030 出于经济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使用NaOH/C20P体系也可使聚合反应的分子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只是因为NaOH依旧会使制品颜色发黄。 2、因C10、C20P的常温外观都为白色小薄片,为了保证熔融混合均匀,C10、C20P应当分别熔于单独的储罐中。 3、C10/C20P体系浇铸生产工艺 ①、将己内酰胺分成两份各50%,分别放入A、B两个反应釜。接着按比例将C10、C20P 分别放入A、B两个反应釜,考虑增韧改性时,增韧剂C540应与C10同放于A反应釜。②、将A、B两个反应釜升温至110-140℃左右,真空脱水15-20分钟。

尼龙66的聚合过程与工艺

尼龙66聚合过程与工艺 尼龙, 己二胺, 反应速度, 分子量, 高分子 5 e$ G! e& K# s 己二酸和己二胺发生缩聚反应即可得到尼龙-66。工业上为了己二酸和己二胺以等摩尔比进行反应,一般先制成尼龙-66盐后再进行缩聚反应,反应式如下:+ c' j/ y: q8 `1 N'T3 ? 在水的脱出的同时伴随着酰胺键的生成,形成线型高分子。所以体系内水的扩散速度决定了反应速度,因此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将水排出反应体系是尼龙-66制备工艺的关键所在。上述缩聚过程既可以连续进行也可以间歇进行。 在缩聚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大分子水解、胺解(胺过量时)、酸解(酸过量时)和高温裂解等使尼龙66的分子量降低的副反应。0 h( I& R3 P, V 尼龙-66盐的制备2 ?6 s: |8 x" K( Q9 J* w0 ~! \ 尼龙-66盐是己二酰己二胺盐的俗称,分子式:C12H26O4N2,分子量262.35, 结构式:[+H3N(CH2)6NH3+ -OOC(CH2)4COO-]。5 y# s% \, B8 z 尼龙-66盐是无臭、无腐蚀、略带氨味的白色或微黄色宝石状单斜晶系结晶。室温下,干燥或溶液中的尼龙-66盐比较稳定,但温度高于200℃时,会发生聚合反应。其主要物理性质列于表01-63中。 表01-63尼龙-66盐的主要物理性质: j0 d1 l6 i- x 性质数据性质数据 熔点,℃ 193~197 生成热,J/kg?K 3.169×105 折射率,nD(30℃) 1.429~1.583(50%水溶液) 水中溶解率,g/ml,50℃ 54.00( M6 e: }+ Z; Q 升华温度,℃ 78 密度,g/cm3 1.2013 ~' E' ^; q, j; B 尼龙-66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见表01-69)。且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大,其溶解度cs与温度的关系可描述为:cs =-376.3286+1.9224T-0.001149T2# N6 p# A! h0 L( d. W 表01-64 尼龙-66盐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K 273.16 283.16 293.16 303.16 313.06 323.16 333.16 343.16 353.16 溶解度,g/ml 37.00 43.00 47.00 50.50 52.50 54.00 56.00 58.50 61.50 ( B3 u$ s" M$ a7 I (1)水溶液法3 i o* Q1 {! C0 g6 p 以水为溶剂,以等当量的己二胺和己二酸在水溶液中进行中和反应,得到50%的尼龙-66盐溶液。其工艺流程图如图01-40所示。 图01-40 水溶液法生产尼龙-66盐工艺流程1 _( D$ F: Y6 l+ ]# \: l 1—己二酸配制槽2—己二胺配制槽3—中和反应器4—脱色罐5—过滤器 6、9、11、12—贮槽7—泵8—成品反应器10—鼓风机13—蒸发反应器 ! u) z2 i2 u+ v6 ?. _$ y/ D 将纯己二胺用软水配成约30%的水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在40~50℃、常压和搅拌下慢慢加入等当量的纯己二酸,控制pH值在7.7~7.9。在反应结束后,用0.5%~1%的活性炭净化、过滤,即可得到50%的尼龙-66盐水溶液。成盐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此必须将反应热以外循环水冷却除去,同时为防止尼龙-66盐与空气接触而被氧化,在生产系统中充以氮气保护。在真空状态下,将50%的尼龙-66盐水溶液经蒸发、脱水、浓缩、结晶、干燥,即可得到固体尼龙-66盐。一般每吨尼龙-66盐(100%)消耗己二胺(99.8%)522.64kg,己二酸(99.7%)561.9kg。

非晶合金研究综述

非晶态合金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综述 [摘要]:概述了非晶态材料的发展历史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从成分结构条件、热力学条件、动力学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机制。介绍了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并比较了其产业化的可行性。同时综述了大块非晶合金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Abstract]:An overview of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non crystalline material and the field, an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bulk amorphous alloys was expounded from the aspects of component structure condition,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dynamic conditions etc.. Introduce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amorphous alloy, and the feasibility of its industrialization. Th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bulk amorphous alloys with excellent and review. 1.引言 非晶态合金是指不具有长程有序但短程有序的金属合金,又由于其具有金属合金的一些特性,故它们也被称为玻璃态合金或者非结晶合金,属于非晶态材料中新兴的分支[1]。 非晶态合金长程无序但短程有序,是指原子在空间排列上不呈周期性和平移对称性,但在1~2nm的微小尺度内与近邻或次近邻原子间的键合(如配位数、原子间距、键角和键长等参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短程有序又可分为化学短程有序和几何短程有序。化学短程有序是指合金元素的混乱状态,即每个合金原子周围的化学成分与平均成分不同的度量;几何短程有序包括拓扑短程有序和畸变短程有序[2]。 非晶态合金与晶态合金一样,都是多组元的合金体系,但是与晶态合金中原子的周期性排列不同,在非晶态合金中,原子的排列不具有长程有序的特点,而仅在单个原子的附近具有一定程度的短程有序,如图1.1所示[3]。非晶态合金独特的原子排列结构使得它具有了显著区别于晶态合金的物理、化学和力学行为[4-7]。因此,非晶态合金作为一种完全不同于晶态合金的新材料具有科学研究上的重要价值[8]。另外,非晶态合金具有某些优异的性能,如高强度、高弹性、耐腐蚀、热成型性能好,等等,这使得非晶态合金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9-10]。例如,与传统的工程材料相比,非晶态合金就综合了晶态合金在力学性能方面的高强度和工程塑料高弹性的优点,如图1.2所示。因此,近年来世界各研究单位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力量和经费,对非晶态合金的形成理论、制备工艺和性能表征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11-14]。对非晶态合金的研究已成为当代材料科学发展的一个最活跃、最令人激动的方向[15-16]。

浇铸尼龙的实验报告

浇铸尼龙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尼龙6的聚合过程及聚合机理。 2、了解玻璃纤维加强下的尼龙的各项性能的提高。 3、增加自己动手的实验能力。 二、实验内容 1、在尼龙浇铸前模具的前处理; 2、尼龙的抽真空浇铸; 3、浇铸完成后处理。 三、实验原理 浇铸尼龙是阴离子本体聚合反应,通常阴离子是强碱夺取己内酰胺中氮上的氢而产生的活性离子,所谓的强碱可以用碱金属、碱土金属及其氧化物、氢化物和其它有机衍生物作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可以从己内酰胺单体上提取酰胺基上的氢,使之成为阴离子。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酰化物质使其和己内酰胺发生反应,如加入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将发生如下反应:(以NaOH为例):阴离子(I)与单体进行亲核加成,C-N键断裂,开环后形成活化中心-阴离子二聚体。

随后二聚体与单体发生活性中心转移,形成N-氨基己内酰基己内酰胺(H),单体失去一个氢生成(I)。 重复进行反应(B)(C)而形成大分子其结构式如下: 在反应(C)中,N-氨基己内酰基己内酰胺含有酰亚胺基团-CO-N-CO-,使得N-氨基己内酰基己内酰胺环上的N-C键要比己内键酰胺环上的N-C弱得多,开环所需的活化能要比己内酰胺开环所需活化能小得多。反应体系中含有酰亚胺基团的结构一旦形成,反应就能很快地进行。在形成聚合体的各步基元反应中,反应(B)是活化能最大的反应,是动力学上的决定步骤,完成该步反应所需克服的位能势垒最大,反应温度必须在200℃以上该步反应才能进行。高的反应温度使聚合反应发生的同时也产生裂解、支化等副反应。聚合反应和降解反应都能发生在酰亚胺基团上,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异氰酸酯类化合物,将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产物中含有-CO-N-CO-结构,该反应产物在反应(C)进一步和活化己内酰胺离子进行链增长反应生成大分子。 事实上,在连续的热聚合过程中,从凝胶阶段直到玻璃化阶段,聚合体基本处于橡胶态,这时候,动力学控制占主导地位;随着聚合体分子量的不断增大,玻璃化温度不断提高并达到临界值,这时聚合体便呈现玻璃态,扩散过程的速率

尼龙前体的合成

尼龙66前体的合成 尼龙66前体的合成 实验报告 班级:应101-4 组号:11 组员:赵娜201055501445 吕建光201055501443 魏小童201055501444 时间:周六上午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由醇氧化制备酮和由酮氧化制备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由环己醇氧化制备环己酮和由环己酮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实验操作; 3、进一步了解盐析效应在分离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 4、综合训练并掌握控温、抽滤、蒸馏、萃取、重结晶等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仲醇用铬酸氧化是制备酮的最常用的方法。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不易进一步氧化。铬酸氧化醇是一个放热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以免反应过于剧烈。 羧酸常用烯烃、醇、醛、酮等经硝酸、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或高锰酸钾等氧化来制备。本实验以环己酮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来制备己二酸: C6H10O+MnO4-+2OH-→HOOC(CH2)4COOH+MnO2+H2O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装置: 1、仪器: 圆底烧瓶(250ml、100ml),烧杯(250ml、100ml),直型冷凝管,尾接管,蒸馏头,量筒,温度计,电热炉,抽滤瓶,布氏漏斗,蒸发皿,表面皿,分液漏斗,玻璃棒,石棉网,铁架台,酒精灯 2、试剂: 浓H2SO4, Na2Cr2O7·2H2O,H2C2O4,食盐,无水MgSO4,KMnO4,NaOH,Na2S2O3,活性炭,浓HCl,环己醇 3、装置: 四、实验步骤: (一)环己酮的制备: 1、在2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50.2ml H2O,慢慢加入9.4 ml 浓H2SO4。充分混合后,搅拌下慢慢加入9.8 ml环己醇。在混合液中放一温度计,并将烧瓶放在水浴中控制温度为30℃以下反应;

高分子论文综述(聚酰胺)

摘要 聚酰胺6的结构与性能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其加工方式多种多样,成型方式也多种多样,其加工工艺有六个方面需要注意。聚酰胺主要采用注塑和挤出。由于聚酞胺具有机械强度高、耐热性、耐磨性和耐油性优异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但由于其尚存在吸水性大、干态和低温冲击强度低等缺陷而限制了它在某些方面的应用。为此,国内外广泛开展了PA6的改性研究。 目前增强改性PA6主要研究有玻璃纤维、晶须、碳纳米管和热致液晶高分子材料增强改性聚酰胺6(PA6)的方法,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增强材料均可提高PA6的力学性能;玻璃纤维是最常用的PA6增强材料,而短切玻纤因其易加工、成本低及良好的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 PA6的应用市场广泛,未来PA6的研究方向将围绕低成本和高性能化、功能化不断发展。 关键词:聚酰胺6(PA6);加工工艺;增强改性;玻璃纤维;晶须;碳纳米管;热致液晶高分子材料;应用;低成本;功能化

目录 摘要 (2) 绪论 (4) 引言 (4) 一、PA6的结构与性能 (4) 二、PA6的加工 (6) 三、PA6的改性研究 (7) (一)改性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7) (二)改性方向 (10) (三)增强改性PA6的研究进展 (11) 四、PA6的应用市场 (18) 五、PA6的发展展望 (21) 参考文献 (22)

绪论 引言 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 eP,它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聚酰胺可由内酸胺开环聚合制得,也可由二元胺与二元酸缩聚等得到的。是美国DuPont 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P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PA的品种繁多,有PA6、PA66、PAll、PAl2、PA46、PA610、PA612、PAl010等,以及近几年开发的半芳香族尼龙PA6T和特种尼龙等新品种。 而聚酰胺 6 ( PA6) 是由德国 Farben 公司的 P.Schlack 开发,并于 1943 年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因其具备优良的耐热性、机械性、耐磨性、耐化学性、易加工等特点,被普遍用于机械设备、化工设备、航空设备、冶金设备等制造业中,成为工程塑料中用量最大的材料。 一、PA6的结构与性能 聚酰胺PA6是部分结晶性聚合物。PA6的结晶密度1.24g/cm3,结晶度约20%一30%,Tg约48℃。聚酰胺分子间通过酰氨基形成氢键,这是其物性优秀的重要因素。PA6化学结构式如图1-1.

18单摆实验报告

实验:练习使用游标卡尺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班级姓名座号.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游标卡尺,掌握读数方法。 2.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 (一)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 度的量具。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 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主尺一般最小 分度值为豪米,而游标上则有10、20或50 个分格,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标卡尺等,游标为10分度的有9mm,20分度的有19mm,50分度的有49mm。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上有两副活动量爪,分别是内测量爪和外测量爪,内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内径,外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长度和外径。 游标卡尺的读数可分为三步:第一步读出主尺的零刻度线到游标尺的零刻度线之间的整毫米数a(如右图,a=10mm);第二步根据游标尺上与主尺对齐的刻度线读出毫米以下的小数部分b(如右图,b=17×=,其中“17” 为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的游标尺的刻度,“”为游标卡尺的 精度);第三步把两者相加就得出待测物体的测量值c (c=a+b=).游标卡尺的读数结果一般先以毫米为单 位,然后再换算成所需要的单位。游标卡尺的读数一 般不用估读。 (二)测当地重力加速度 当单摆偏角很小时(θ<5°),单摆的运动为简谐运动,根据单摆周期T=2π l g得g =4π2l T2,因此,只需测出摆长l和周期T,便可测定g。 三、实验器材: 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长约1米的细线、铁架台(带铁夹)、刻度尺、秒表、游标卡尺。 四、实验步骤: 1.制作单摆:让细线的一端穿过小球的小孔,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 的结,然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铁架台放实验 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且在单摆平衡位置处 作标记,如右图所示. 2.观察单摆运动的等时性. 3.测摆长:用米尺量出摆线长l′,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出小球

尼龙材料汇总要点

尼龙材料汇总 一、概述 1、产品定义以及中英文名称 聚酰胺俗称尼龙(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p?li'?maid],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包括脂肪族PA,脂肪—芳香族PA和芳香族PA。其中,脂肪族PA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的碳原子数而定。 2、尼龙的种类 尼龙1938年在美国被成功的合成,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尼龙的出现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它的合成是合成纤维工业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是高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尼龙的主要品种是尼龙6(聚己内酰胺)和尼龙66(聚己二酸己二胺),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尼龙11、尼龙12、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010、尼龙46、尼龙7、尼龙9、尼龙13,新品种有尼龙6I,尼龙9T和特殊尼龙MXD6(阻隔性树脂)等,尼龙的改性品种数量繁多,如增强尼龙,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反应注射成型(RIM)尼龙,芳香族尼龙,透明尼龙,高抗冲(超韧)尼龙,电镀尼龙,导电尼龙,阻燃尼龙,尼龙与其他聚合物共混物和合金等,满足不同特殊要求,广泛用作金属,木材等传统材料代用品,作为各种结构材料。

尼龙是最重要的工程塑料,产量在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居首位。3、尼龙的改性 由于PA强极性的特点,吸湿性强,尺寸稳定性差,但可以通过改性来改善。 1)玻璃纤维增强PA在PA加入30%的玻璃纤维,PA 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耐热性、耐老化性能有明显提高,耐疲劳强度是未增强前的2.5倍。玻璃纤维增强PA的成型工艺与未增强时大致相同,但因流动较增强前差,所以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要适当提高,机筒温度提高10-40℃。由于玻纤在注塑过程中会沿流动方向取向,引起力学性能和收缩率在取向方向上增强,导致制品变形翘曲,因此,模具设计时,浇口的位置、形状要合理,工艺上可以提高模具的温度,制品取出后放入热水中让其缓慢冷却。另外,加入玻纤的比例越大,其对注塑机的塑化元件的磨损越大,最好是采用双金属螺杆和机筒。 2)阻燃PA由于在PA中加入了阻燃剂,大部分阻燃剂在高温下易分解,释放出酸性物质,对金属具有腐蚀作用,因此,塑化元件(螺杆、过胶头、过胶圈、过胶垫圈、法兰等)需镀硬铬处理。在工艺方面,尽量控制机筒温度不能过高,注射速度不能太快,以避免因胶料温度过高而分解引起制品变色和力学性能下降。 3)透明PA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耐冲击强度、刚性、耐磨性、耐化学性、表面硬度等性能,透光率高,与光学玻璃相近,加工温度为300--315 ℃,成型加工时,需严格控制机筒温度,熔体

聚碳酸酯注塑成型及其应用

聚碳酸酯注塑成型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聚碳酸酯以及它的优缺点和工艺特性,并详细阐述了聚碳酸酯的注塑成型工艺和注塑制品的常见缺陷,同时还详尽介绍了聚碳酸酯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聚碳酸酯注塑成型工艺 1 聚碳酸酯的简介 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总称,它是一种无毒透明的热塑性工程塑料。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其中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目前仅有芳香族聚碳酸酯获的了工业化生产。由于聚碳酸酯结构上的特殊性,现已成为五大工程塑料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1.1 聚碳酸酯的优缺点 聚碳酸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热塑性聚合体, 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抗冲击强度、优良的热稳定性、耐蠕变性和耐寒性以及良好的电绝缘性、阻燃性,而且可抗紫外线、耐老化。目前使用的工程塑料中, PC的透明性能是最好的, 可见光透过率高达90%以上。此外, PC密度低,容易加工成型, 是一种性能优良,应用广泛的工程塑料。但它的缺点是容易产生应力开裂,耐溶剂性差、不耐碱、高温容易水解、对缺口敏感性大、与其他树脂相溶性差,摩擦因数大,无自润滑性。 1.2 聚碳酸酯的加工工艺特性 PC是分子主链结构中含有苯环、异丙基、酯键的线性聚合物,这种结构使其既有刚性又有一定的柔韧性,以及良好的耐高温能力,但同时存在着树脂的熔体粘度高、对水分敏感等不足,给注射成型加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其加工工艺特性是无明显熔点,在正常加工温度即230—320℃范围内熔体粘度高,粘度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小而对温度的敏感性大,近似于牛顿流体行为;对水分敏感,高温下树脂易水解;制品易产生内应力等。由此可见,PC是一种较难加工的塑料。 2 注塑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1 注塑成型的基本原理

二聚酸型聚酰胺热熔胶的应用与改性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二聚酸型聚酰胺热熔胶的应用与改性研究进展 作者:祝爱兰, 孙静, 施才财, ZHU Ai-lan, SUN Jing, SHI Cai-cai 作者单位:上海轻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上海,200031 刊名: 中国胶粘剂 英文刊名:CHINA ADHESIVES 年,卷(期):2008,17(12)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32条) 1.殷锦捷;马海云聚酰胺热熔胶牯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胶粘剂 2003(01) 2.高国生改性010聚酰胺树脂合成聚酰胺热熔胶的研究 2004 3.钟明强;徐立新;王先进热熔胶的开发与应用进展[期刊论文]-浙江化工 2000(04) 4.潘耀民二聚酸聚酰胺树脂的合成及其在制鞋工业中的应用 1997(01) 5.曹建平二聚酸聚酰胺包头胶的研制[期刊论文]-中国胶粘剂 1997(05) 6.杜郢改性聚酰胺树脂的合成及其在热熔胶领域的应用[期刊论文]-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2(01) 7.杜郢;蔡华兵;杨恩华废弃PET聚酯/二聚酸聚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过程分析[期刊论文]-化工进展 2007(12) 8.金旭东;杨云峰;胡国胜聚酰胺热熔胶性能研究及其应用[期刊论文]-中国胶粘剂 2007(11) 9.牛丽红;王桂香;李春归汽车灯用热熔胶的研究及性能表征[期刊论文]-粘接 2005(01) 10.杨秀云;刘晓秋新型车灯热熔胶的研制[期刊论文]-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7(03) 11.张彰热熔胶在电缆和光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现代有限传播 1997(02) 12.孟宪铎热熔胶在油气管道接头密封上的应用[期刊论文]-粘接 1999(06) 13.李(足翟)亨;杨燕龙;吴宏聚酰胺与聚脂酰胺热熔胶及其制造方法 2002 14.LEONI R;GRUBER W;ROSSINI A Polyamide resin from dimer/trimer acid and N-alkyl diamine 1988 15.LEONI R;GRUBER W;WICHELHAUS J Adhesiv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rmoplastic polyamide from dimer acid and N-substituted aliphatic diamine 1990 16.LEONI R;GRUBER W;WICHELHAUS J Adhesive composition comprising polyamide from dimer acid and Nalkyl diamine 1989 17.LEONI R;GRUBER W;ROSSINI A Polyamide of dimerized fatty acids and polyether urea diamines and their use as adhesives 1990 18.陈续明;贾兰琴;李瑞霞用于热熔胶的聚酰胺树脂合成组成与性能关系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胶粘剂 2000(01) 19.梁子材;李(足翟)亨;杨燕龙具有聚酰胺或聚酯酰胺结构的热态高强度热熔胶 1999 20.HEUCHER R;WICHELHAUS J;SCHUELLER K Hotmelt adhesive 1996 21.WICHELHAUS J;GRUBER W;ANDRES J Polymeric hotmelt adhesive 1988 22.DOUCET JOS Adhesive composition 1983 23.MATSUBA Y;TERADA N;OSAKO T Hot-melt polyamide adhesive and polyamide resin sheet-shaped molded product 2002 24.张华明;罗顺忠;赵鹏骥耐温保气型热熔胶的研制[期刊论文]-中国胶粘剂 1995(04) 25.张秀斌油气管道接口热收缩带用固定片及热熔胶的研制[期刊论文]-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1(03) 26.陈续明;钟华;贾兰琴聚酯酰胺/EEA共混体组成与性能[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1(06) 27.陈续明;贾兰琴;李瑞霞聚酯酰胺/SIS共混体系的组成与性能[期刊论文]-石油化工 2001(01)

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大块非晶合金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简述了大块非晶合金的发展过程和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从成分结构条件、热力学条件、动力学 条件等方面阐述了大块非晶合金的形成机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大块非晶合金优异的性能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大块非晶合金,形成机制,制备,性能,应用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ULK METALLIK GLASSES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bulk amorphous alloys are int roduced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is discussed in detail1 The forming mechanisms in terms of st ructure ,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are described. The good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ulk amorphous materials are also summarized. KEY WORDS bulk amorphous alloys,forming mechanisms,preparation,properties , application 大块非晶合金是相对于传统的低维非晶材料(非晶粉、丝、薄带等) 而言的,具有较大的三维几何尺寸。固态时原子在三维空间呈拓扑无序排列,表现为短程有序、长程无序,呈亚稳态结构,而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还可以相对稳定地保持这种结构。大块非晶合金是一种高性能的结构材料,也是极具潜力的功能材料。 1 大块非晶合金的发展历程 关于非晶态合金的首次报道是在1938 年,Kramen 通过蒸发沉积在玻璃冷基底上发现了非晶态金属薄膜[1 ,2 ];1951 年,Brenner 等用电沉积法制备出了Ni-P 及Co-P 非晶合金,主要用于做耐磨和耐腐蚀涂层;1958 年, Tumbull 等人通过对氧化物玻璃、陶瓷玻璃和金属玻璃的相似性的分析,确定了液态过冷对非晶形成的影响,预言了合成非晶的可能性,揭开了非晶研究的序幕;1960 年,Duwez 等采用熔体急冷法首先制得了Au70 Si30非晶薄带,由于他从工艺上突破了制备非晶态金属和合金的方法,因而标志着非晶态合金这一新材料研究领域的启动。后来, Turnbull 、陈鹤寿等人在Duwez 小组制备的Au-Si 和Pd-Si , Pd -Cu-Si 非晶合金中证实了玻璃转变的存在。Turnbull 先前提出的抑制过冷液体形核的理论作为非晶形成能力的判据被证明 是有效的,而且是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判据之一。1969 年陈鹤寿等将含有贵金属元素Pd 的具有较高非晶形成能力的合金( Pd-Au- Si,Pd-Ag-Si 等) ,通过B2O3反复除杂精炼,得到了直径1 mm 的球状非晶合金样品;1989 年日本东北大学的Inoue 等通过水淬法和铜模铸造法制备出毫米级的La- Al-Ni 大块非晶合金;20 世纪90 年代 初,T.Masumoto 和A.Inoue 等发现了具有极低临界冷速的多元合金系列,通过控制非均质形核的工艺,可在实验室里直接从液相获得大块非晶合金;1994 年,根据非晶形成的三项经验法则设计出了一系列的大块非 晶合金;1997 年以来,日本东北大学的范沧 和井上明久等研究发现,在三元Zr 基( Zr -Cu-Al) 合金系中分别加人Pd、Ti 、Ni 、Nb 等元素均可得到一系列的大块非晶合金;2000 年以来,A. Inoue 等进一步对大块 非晶合金的形成机制、结构、机械强度、化学特性、磁性和应用展开了广泛的研究。2008 年大阪大学的Take shi Nagase , Koichi Kinoshita 和Yukichi Umakoshi 等研究了锆 基非晶合金在医用材料上的应用,通过研究发现采用锆基非晶合金制备的医用材料具 有高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将其弯曲180°也不断裂,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功能材料[3 ]。

实验报告

23.实验名称:使物体发出声音 实验目的:实验探究怎样使物体发出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器材:锣、鼓、钢尺、皮筋。 实验步骤: 1、用力按压锣、鼓,锣、鼓然后轻轻击打看能不能发出声音?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然后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能发出声音吗? 3、用力拉伸橡皮筋然后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能发出声音吗? 观察现象:用力按压锣、鼓,锣、鼓,物体不振动,发不出声音;轻轻击打锣、鼓,锣、鼓,物体振动了,发出了声音。 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并不发声;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能发出声音。 用力拉伸橡皮筋,橡皮筋并不发声;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能发出声音。 实验结果:鼓面、钢尺和橡皮筋发声时都在振动。 24.实验名称:观察发声物体 实验目的:观察发声物体 实验器材:水槽一个、音叉一个、音叉锤一个、水。 实验步骤: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 2.观察水面变化。 观察现象: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波纹出现。 实验结果:水面的波纹是振动的音叉触及水面产生的。 25.实验名称: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实验器材:钢尺 实验步骤:1、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1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尺子的另一端。 2、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强弱 3、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 观察现象: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实验结果: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26.实验名称: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器材:盛有不同水量的相同烧杯4个且标有编号、筷子。 实验步骤: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标有编号的盛有不同水量烧杯口,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 2、重复实验3次。观察 观察现象:1号杯子发出的声音低,2号杯子发出的声音较低,3号杯子发出的声音较高,4号杯子发出的声音高。 实验结果: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不同 27.实验名称: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尺子的音高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