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630无机化学考研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一、2021年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630无机化学考研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1.稀有气体为什么不形成双原子分子?

【答案】稀有气体原子的价层均为饱和的8电子稳定结构(He为2电子),电子亲和能都接近于零,而且均具有很高的电离能,因此稀有气体原子在一般条件下不易得失电子而形成化学键,即稀有气体在一般条件下以单原子分子形式存在。

2.现有一白色固体A,溶于水产生白色沉淀B。B可溶于浓HCl。若将固体A溶于稀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无色溶液C。将溶液加入溶液C,析出白色沉淀D。D溶于氨水得溶液E,酸化溶液E,又产生白色沉淀D。将通入溶液C,产生栋色沉淀F。F溶于,形成溶液G。酸化溶液G,得一黄色沉淀H。少量溶液C加入溶液得白色沉淀I,继续加入溶液C,沉淀I逐渐变为灰色,最后变成黑色沉淀J。试确定各代号物质是什么?写出有关反应式。

【答案】A是(固体),B是Sn(OH)Cl,C是(aq),D是AgCl,E是,G 是,H是,I是,J是Hg。有关反应式如下:

3.与V A族元素在通常条件下形成的氯化物有、。

(1)写出它们与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2)和与水作用产物是否相同?并解释原因;

(3)解释为何不存在和。

【答案】(1)

(2)不同。非金属卤化物RXn水解过程一般是的氧原子先配位到中心原子R上,然后卤素原子与H结合生成卤化氢而离去,所以水解产物一般都是中心原子的含氧酸和卤素的氢化物。但是特殊,因为它的中心原子(N)的价轨道已满,氧原子的孤电子对无法配位上,故与中心原子生成的配位键是的H原子接受N的孤电子对,然后剩下的OH与C1结合生成HCIO。所以,的水解产物是中心原子的氢化物和次氯酸。

(3)因N原子价层无d轨道,无法形成杂化,因而不存在。Bi为第六周期元素,惰性电子对效应使Bi(V)氧化性增强至可氧化,故不存在。

4.比较Na、Mg两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以及第二电离能的大小;

【答案】(1)Na、Mg在同一周期中,且,Na的电子分布为,Mg为。对于第一电离能,由于Mg的有效核电子核数大于Na,故。电离后,Na的电子分布为

,Mg 为,此时的半径小于的半径,且的外层电子为8个,形成稳定态,故。

5.解释下列实验现象:

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内色沉淀,沉淀暴露在空气中逐渐变为棕黑色,将棕黑色沉淀用酸性溶液处理,沉淀消失,得到无色溶液。

【答案】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还原能力较强,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棕黑色的或:

在酸性条件下,与溶液反应而溶解,生成近无色的溶液:

6.处理含废水的一种方法是用把还原为Cr(Ⅲ),然后让它形成铁氧体沉淀

而除去。问:

(1)若1L废水中含100mg,需至少加多少克?

(2)试解释为什么还原反应时,溶液的pH应控制在较低水平(一般小于3),而形成铁氧体沉淀时,溶液的pH应控制在较高水平(一般在8~10之间)?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Fe55.8,Cr52,S32。

【答案】(1)还原反应为

还原1mol需,同时生成和。另外,从铁氧体本身组成来看,每(或)需,现还原反应产生了和,故需。因此把1mol转化为铁氧体共需为3mol+2mol=5mol。所以,处理1L废水需

(2)由值可知,在的溶液中,最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最难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在还原阶段,为了保证不过早地单独沉淀下来,溶液的pH不能太高,因为开始沉淀的pH为

所以还原阶段溶液PH<3为好。

在形成铁氧体阶段,为了使也尽可能地沉淀下来,溶液的pH不能太低,因为沉淀完全的pH为

一般来说,形成复杂物质沉淀要求的pH比简单物质低些,因此控制pH=8~10可达到铁氧体沉淀完全的目的。若pH控制太高,会变成而溶解。

7.用配合物的价键理论或晶体场论解释下列现象:

(1)和的电荷相同,半径也接近(分别为63pm和64pm),为什么配合物比配合物稳定?

(2)大多过渡金属水合离子有色,但水合离子无色。

(3)为什么的颜色分别呈紫色、浅红色、黄色?

(4)化合物和都已制得,但至今尚不能制取。

【答案】(1)和的CFSE不同。的CFSE在强场和弱场中分别为-24Dq和-4Dq,

而的CFSE在强场和弱场中分别为-20Dq和0Dq。不论是强场还是弱场,CFSE总是

,因此配合物比配合物稳定。

(2)和的3d轨道都已填满电子,3d轨道全空,都不能发生d-d跃迁,故无色。

(3)分光化学序的逐渐增大,电子d-d 跃迁所需的能量逐渐升高,吸收光波长逐渐变短。即吸收光的颜色由黄绿(560~580nm)-蓝绿490~500nm)-蓝色(450~480nm),所以透过光所呈的颜色分别为上述光的补色,呈紫色-浅红色-黄色。

(4)半径大,它可与形成配离子;半径小,它只能与半径小的形成,

不能与半径大的形成六配位的。

8.给出、分子中键强度的变化规律,并解释原因。

【答案】键强度:

这些分子的结构式为

X电负性越大,S的正电性越高,则间除共价键外,离子键成分增加。另外,S正电性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