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胰岛素的起始治疗和调整方案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糖尿病。
一、胰岛素的起始治疗1. 胰岛素的适应症胰岛素适用于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其他类型的糖尿病患者,例如妊娠期糖尿病、胰腺疾病等。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通常是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法继续使用口服药物时使用。
2. 胰岛素的起始剂量胰岛素的起始剂量应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包括患者的体重、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等因素。
一般建议的起始剂量为每日0.2-0.4单位/公斤,分为两次或三次注射。
剂量的调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胰岛素注射技巧胰岛素注射的部位主要包括腹部、大腿和臂部,不同部位的吸收速度和效果有所不同。
注射前应清洁皮肤,避免注射到静脉或肌肉内,避免对同一部位反复注射。
4. 胰岛素的监测起始治疗阶段,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
监测频率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二、胰岛素的调整方案1. 胰岛素的调整时机在胰岛素的治疗中,很可能会出现血糖波动的情况,包括高血糖和低血糖。
这时就需要进行胰岛素的调整,以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一般来说,胰岛素的调整时机包括:血糖监测结果异常、饮食和运动发生变化、生病或应激情况、药物治疗的调整等。
2. 胰岛素的调整方法胰岛素的调整方法主要包括剂量的调整和注射时间的调整。
剂量的调整应基于血糖监测结果来进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胰岛素的剂量。
注射时间的调整主要是根据餐后血糖的情况来确定,保持胰岛素的作用与进食时间相一致。
3. 胰岛素的剂型选择胰岛素的剂型选择是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的,主要包括长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和混合型胰岛素等。
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在控制血糖和管理饮食等方面有不同的作用和优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摘要】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药物,起始治疗和调整方案的制定是关键。
诊断时机与方式需根据患者病情和血糖水平进行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首选方案一般为胰岛素注射,起始剂量选择需根据患者体重、胰岛素敏感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血糖监测与调整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
饮食与运动管理也是胰岛素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可以帮助维持血糖稳定。
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可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需求。
长期管理与调整也是治疗过程中需要不断关注的问题,只有持续调整治疗方案才能确保疗效。
胰岛素治疗的起始和调整方案的科学制定对于病情的控制和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关键词】胰岛素、起始治疗、调整方案、诊断、首选方案、起始剂量、血糖监测、调整、饮食管理、运动管理、重要性、个体化治疗方案、长期管理、调整。
1. 引言1.1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起始时机及调整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在制定胰岛素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诊断时机与方式、首选方案、起始剂量选择、血糖监测与调整以及饮食与运动管理等因素。
对于病情明显的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机可以根据血糖水平和病情严重程度来确定,通常在口服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时考虑使用胰岛素。
在选择首选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以及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制剂的特点。
起始剂量选择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身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起始剂量可以从较低的水平开始,并逐渐调整剂量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血糖监测与调整是胰岛素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持续监测血糖水平,可以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发生。
饮食与运动管理对于胰岛素治疗的效果也至关重要,患者需要注意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高糖食物,同时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治疗的起始时机与调整方案的制定是个体化的,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在长期管理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血糖控制效果。
起始胰岛素治疗的标准

起始胰岛素治疗的标准一、胰岛素分类(一)根据制剂来源以及化学结构的差异,目前胰岛素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以及胰岛素类似物3种类型:(1)动物胰岛素主要来源于牛、猪的胰腺,主要包括普通胰岛素、精蛋白胰岛素等,容易发生局部过敏反应;(2)人胰岛素是通过基因工程由大肠埃希菌或者酵母菌合成,其结构和人的胰岛素结构类似,过敏反应较少,长期应用安全性高,临床常用的包括重组人胰岛素、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等;(3)胰岛素类似物是通过改变人胰岛素的结构,以达到起效时间差异的目的,临床上常用的主要包括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等。
(二)根据胰岛素的起效时间、达峰时间以及作用时间可以分为速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1)速效胰岛素又称为超短效胰岛素,主要包括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谷赖胰岛素,其起效迅速,10~20 min开始起效,赖脯胰岛素0.5~1 h达峰,门冬胰岛素1~3 h达峰,可持续3~5 h,此类胰岛素需要餐前立即皮下注射;(2)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后30~60 min起效,2~4 h达峰,可持续5~8 h,主要包括普通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等,需要在餐前30 min使用;(3)中效胰岛素注射后1.5~4 h起效,4~12 h达峰,可持续18~24 h,临床上常用的包括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等;(4)长效胰岛素起效慢,持续时间相对长,临床上较常用的包括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5)预混胰岛素是超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或者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兼具短效/超短效和中效胰岛素的特点,临床上常用的包括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30R、门冬胰岛素30R等。
二、胰岛素的起始治疗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主要包括:(1)新发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可先选用胰岛素治疗;(2)2型糖尿病在生活方式干预以及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后血糖仍不达标,启动胰岛素相关治疗后高血糖毒性的缓解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并部分改善β细胞功能;(3)合并有酮症、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应立即启用胰岛素治疗,待并发症纠正、血糖控制平稳后可进一步选用其他降糖治疗方案;(4)糖尿病患者出现无原因的体重下降时,可在积极查找病因的同时选用胰岛素治疗;(5)1型糖尿病发病时即需要胰岛素治疗,且需终身应用。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指南

2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指南
胰 岛 素 替 代 治 疗 (3)
•如 果 餐 后 血 糖 水 平 太 高 , 加 用 速 效 胰 岛 素
基础—餐前加強疗法,每日注射4次
诺和灵R(瓶装,笔芯) 诺和灵N(瓶装,笔芯)
诺和灵R 20-45% 早餐前30分钟 诺和灵R 20-30% 早餐前30分钟 诺和灵R 20-30% 早餐前30分钟 诺和灵N 20-30% 睡前注射
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治疗方案(2)
预混型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或诺和灵50R每 日注射两次
诺和灵30R或50R (瓶装或笔芯)
诺和灵30R或50R=2/3日剂量 早餐前30分 诺和灵30R或50R=1/3日剂量 晚餐前30分
2型糖尿病出现口服药继发 失效时的胰岛素使用
• 胰岛素补充治疗 vs
• 常规胰岛素替代治疗
二级干预组中:
• 视 网 膜 病 变 降 低 24.8% (p= 0.049) • 糖 尿 病 肾 病 降 低 20.% (p= 0.044)
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使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 生率降低
Ohkubo Y,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1995
Kumamoto 研 究
因 此 , 当 细 胞 胰 岛 素 分 泌 功 能 衰 退 时 ,将
会导致口服降糖药物失效。
口服降糖药物失效的发现:
1. 典 型 及 非 典 型 糖 尿 病 症 状 的 再 次 出 现 2. HbA1c 水 平 的 变 化 3. 患 者 目 前 口 服 降 糖 药 物 的 剂 量
口服降糖药原发失效(无效)
• 指发生在开始治疗的第一个月内糖 尿病未能得到控制
• 由于残存 的 细胞在OHA作用下仍 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起始治疗课件

监测方法: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
监测结果分析: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 整胰岛素剂量和饮食控制方案
3
饮食控制
01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避免血糖波动
02
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 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
03
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 摄入
04
保持饮食规律,避免暴 饮暴食
药物相互作用
甘精胰岛素与食物相互 作用:如高脂肪食物、
酒精等
甘精胰岛素与其他治疗 方法的相互作用:如运
动、饮食控制等
01
02
03
04
甘精胰岛素与其他药物 的相互作用:如胰岛素 增敏剂、口服降糖药等
甘精胰岛素与疾病相互 作用:如糖尿病、高血
压等
4
低血糖风险
低血糖症状:头晕、心慌、出汗、饥饿感等
起始剂量:0注射时间:早餐 30分钟注射频率:每日一次
调整剂量:根据血糖 控制情况调整剂量,
每次调整幅度为0
注射方法
注射部位:腹部、大腿、 上臂等
注射时间:餐前30分钟
注射剂量:根据患者体重 和血糖水平确定
注射速度:缓慢注射,避 免过快导致低血糖
监测血糖
监测频率:每周至少监测一次空腹血 糖和餐后血糖
甘精胰岛素的特点
平稳降糖:血糖 波动小,降低低
血糖风险
01
02
03
安全性高:不良 反应少,对肝肾
功能影响小
04
长效胰岛素:持 续作用时间长, 可维持24小时
注射方便:无需 餐前注射,可在
任意时间注射
适用人群
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抵抗的患者 心血管疾病患者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来平衡血糖水平。
以下是关于胰岛素的起始治疗和调整方案的中文介绍。
当糖尿病患者需要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通常有以下几种起始治疗方案可以选择:
1.重复使用餐前胰岛素的方案:这种方案建议使用每天1到2次的餐前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在第一次使用胰岛素注射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测量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体重、肝肾功能等指标。
3.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案(Basal insulin replacement therapy):这种方案适用于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基础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案通常需要在患者口服药物治疗失败之后开始。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每天使用一次或两次的基础胰岛素,这可以保持患者的血糖稳定,并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一旦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剂量的调整就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部分。
以下是关于如何调整胰岛素剂量的方案:
1.根据空腹血糖水平来调整胰岛素剂量:如果空腹血糖水平高于目标范围,那么可以增加胰岛素剂量。
相反,如果空腹血糖水平低于目标范围,那么可以减少胰岛素剂量。
3.根据体重和身高来调整胰岛素剂量: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的体重和身高发生了改变,那么胰岛素剂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之,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和调整方案。
患者和医生需要共同合作,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并适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以实现良好的疗效。
胰岛素起始治疗

启用胰岛素治疗时机及方案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在我们国家总人数超过一亿,而且还有上升趋势,如何预防、治疗糖尿病,如何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生发展,药物治疗是很重要的一环,而胰岛素则是治疗糖尿病的至今为止最有效的药物之一,怎样选择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治疗时机呢?何时需要起始胰岛素治疗?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有明确规定:1、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
2、妊娠3、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如有明显高血糖症状,发生酮症或酸中毒可首选胰岛素治疗,待症状控制后和症状明显改善后再根据病情确定后续治疗方案。
4、2型糖尿病患者在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
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HbA1c仍大于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5、对新发病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6、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7、以下情况下应暂时或阶段性改用胰岛素治疗待病情平稳后再根据病情确定后续治疗方案:①、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对于血糖较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口服降糖药物很难快速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而高血糖毒性的迅速缓解可以部分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逆转β细胞功能,故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②、围手术期、外伤③、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感染、慢性重症感染(结核、病毒性肝炎等)。
④、急性心、脑血管梗塞及外周血管病变。
常见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自人类1921年发现动物胰岛素,糖尿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从第1代动物胰岛素到第2代人胰岛素再到第3代胰岛素类似物的研制成功,胰岛素治疗方案日渐成熟,在降糖疗效,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便利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与调整方案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
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治疗可能是一个必需的选择。
在开始胰岛素治疗之前,患者需要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及治疗的调整方案。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的起始治疗和调整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的治疗方法。
一、胰岛素的起始治疗1. 确定治疗方案:在开始胰岛素治疗之前,患者需要与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这可能涉及到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剂量和使用方式等方面的决策。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特征,制定最佳的治疗计划。
2. 学习使用方法: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包括注射器和胰岛素笔两种。
患者需要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并且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
患者还需要学会测量和记录血糖值,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调整。
二、胰岛素的调整方案1. 剂量调整:在开始胰岛素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可能会有所波动,需要不断进行剂量调整。
一般来说,剂量调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血糖值和饮食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以维持血糖水平在稳定的范围内。
2. 饮食调整:胰岛素治疗需要结合合理的饮食计划,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患者需要控制饮食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并根据饮食情况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患者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餐后胰岛素注射的时间和剂量。
3. 运动调整: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但运动也会影响胰岛素的使用。
患者需要根据运动情况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和注射时间,以确保运动后血糖值的稳定。
4. 药物调整:有些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其他药物治疗,这就需要考虑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三、注意事项1. 定期复诊: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复诊,与医生进行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糖值和身体情况,制定最佳的治疗计划,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2. 注意饮食和运动:胰岛素治疗需要结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适量参加运动活动,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的起始治疗
胰岛素起始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案,分别介绍如下:
1. 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
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胰岛素及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起始剂量为 0.2U/(kg·d),睡前注射,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可与各类口服降糖药(包括胰岛素促泌剂)联用。
2. 预混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预混胰岛素起始剂量一般为 0.2~0.4U/(kg·d),按 1﹕1 的比例分配于早、晚餐前。
根据早餐后及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后及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
该方案原则上不与胰岛素促泌剂联用。
3.「三短一长」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即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长效胰岛素,该方案主要适用于 1 型糖尿病以及空腹血糖>11.1 mmol/L、Hba1c>9% 的新诊断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使用该方案,原则上不再服用胰岛素促泌剂。
胰岛素的剂量调整
一开始打胰岛素,很难做到一步到位。
如果在饮食、运动和情绪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血糖达不到预期的控制目标,就需要根据患者全天血糖(包括空腹、三餐前及餐后两小时、睡前、凌晨 3 点的血糖)的监测情况,每 3~5 天调整一次胰岛素剂量,直至血糖控制达标为止。
临床上,通常是根据空腹血糖水平来调整「基础胰岛素(即中、长效胰岛素、)」的剂量,根据餐后 2 小时的血糖来调整「餐时胰岛素(即短效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剂量,同时还要结合饮食及运动情况,有时,为了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还要将下一餐的餐前血糖值考虑在内。
1. 如果早晨空腹血糖>7.0 mmoI/L,在排除夜间低血糖所引起的「苏木杰反应」后,血糖每增高 1.0 mmoI/L,需增加晚餐前或睡前胰岛素 1 个单位;空腹血糖在 5.0~7.0 mmol/L 时不增不减;空腹血糖在 3.0~5.0 mmol/L 时,晚餐前或睡前胰岛素应减少 2~4 单位;
2. 餐后血糖控制不佳要相应增加餐前短效胰岛素的剂量。
餐后 2 小时血糖>10.0 mmol/L 后,血糖每增高 2.0 mmol/L 胰岛素增加 1 个单位,但一次加量不要超过 6 单位。
也可联合口服降糖药物(如α-糖苷酶抑制剂或二甲双胍等),并注意餐后适当运动和少吃多餐。
3. 晚餐前血糖控制不佳可考虑增加早餐前中效胰岛素的剂量。
在调整胰岛素时,有三点需要注意:
(1)一定要在患者饮食、运动以及情绪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2)两次调整的间隔时间不宜太短,每次调整幅度不宜过大,以防出现严重低血糖或使血糖大幅波动。
(3)当患者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时,不要只想到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而应详细分析有无干扰糖代谢的其它因素(如药物因素、睡眠因素、感染因素等等),
一旦发现应尽快祛除,而胰岛素用量未必需要调整。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