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2014年对外招考博士生实施办法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2014年对外招考博士生实施办法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2014年对外招考博士生实施办法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2014年对外招考博士生实施办法

一、报名方式

我系博士招生报名按照导师报名。

二、考核时间

对于本科直博、优秀应届硕士生的考核选拔安排在2013年9月进行;其他报考我系博士生的考生的考核选拔安排在2014年3月进行。

三、考核选拔

博士生的选拔考核注重对考生外语能力、基础理论,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和研究潜质、学术兴趣和学术能力倾向的考核,选拔出具有学术专长和培养潜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我系对博士考生按照学科方向进行分类,统一面试,综合考核,择优录取。

1、外校免试推荐博士生的考核选拔

外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照《清华大学2014年接收外校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有关要求》进行申请。对于符合学校免试推荐直博生条件的申请者,由招生导师推荐参加复试。按照申请者复试成绩排序,择优上报研究生院核准录取。

2、优秀应届硕士生考生的考核选拔

对于报考我系博士生的优秀应届硕士生,招生采取“申请—审核—复试”的方式,其复试与外校直博生考核同期进行。申请者请于8月30日9:00-9月13日16:00登录

https://www.360docs.net/doc/cc18992901.html,按相关要求完成网上报名手续并在规定时间提交书面材料。

申请者原则上应满足以下条件:(1)全国重点大学本科及硕士;(2)本科和硕士期间学习成绩优秀;(3)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在科研工作中取得突出成果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申请者需要提交的材料有:(1)清华大学2014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上报名后打印);(2)本科成绩单;(3)本科期间学分绩、所在专业年级人数及排名;(4)研究生成绩单;(5)研究生论文工作进展状况及主要成果介绍;(6)个人简历;(7)两

封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高职称(含)以上专家的推荐信;(8)其他相关材料(如: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获奖证书复印件、外语水平证明等);其中(2)(3)(4)项需要加盖院系公章。以上材料请于2013年9月13日前寄(或送)到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生科(焊接馆314)。

系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小组对考生的材料进行审核,结合报考导师的意见,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评价,择优确定复试名单。审核内容包括申请人的教育背景、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

复试以面试为主。复试考核专家小组根据考生的复试情况对每位考生给出成绩,根据复试成绩择优上报研究生院核准录取。

3、其他普博生的考核选拔:

其他普博生的考试科目见《清华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的“012机械工程系”。录取原则如下:

(1)考试科目中包括《制造工程专业综合》、《摩擦学专业综合》、《机械设计专业综合》之一的专业方向,“基础外语”、《制造工程专业综合》、《摩擦学专业综合》、《机械设计专业综合》科目的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综合考试》由我系按学科方向分类、统一组织。录取原则为:按照所参加考试科目的成绩总分排序,择优上报研究生院核准录取。

(2)考试科目中只包括“基础外语”和《综合考试》的专业方向,“基础外语”的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综合考试》由我系按学科方向分类、统一组织。录取原则为:在“基础外语”符合学校规定的条件下,按照《综合考试》成绩排序择优上报研究生院核准录取。

报名和考试时间见《清华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特别提醒:2013年9月报名提交的申请材料仅用于9月的博士招生选拔。未被初步录取的申请者若想参加2014年3月的考试,需要重新网上报名并提交相关材料。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2013年7月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有课程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有课程 本科专业核心课 本专业核心课为:电路原理、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工程。 共 12 门。前 8 门为学科核心课,后 4 门为专业核心课。 3.6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3.6.1 公共基础课程 26 学分 3.6.2 3.6.3 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36学分 (1) 数学课 7门,24学分 10421075微积分B(1)5学分 10421084微积分B(2)4学分 10421094线性代数(1)4学分 10421102线性代数(2)2学分 10420252复变函数引论2学分 10420854数学实验4学分 104208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 (2) 物理课 4门,10学分 10430484大学物理B(1)4学分 10430494大学物理B(2)4学分 10430344大学物理(1)(英)4学分 10430354大学物理(2)(英)4学分 10430801物理实验B(1)1学分 10430811物理实验B(2)1学分 可选修高档(数学、物理等理科系)课代替低档课。大学物理B(1)和大学物理(1)(英)二选一,大学物理B(2)和大学物理(2)(英)二选一。 (3) 生物/化学 1门,2学分 10440012大学化学B2学分 10440111大学化学实验B1学分 10450012现代生物学导论2学分 10450021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1学分 3.6.4 专业相关课程 67学分 (1) 学科核心课 12门 34 学分 20130412工程图学基础2学分 30220392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2学分 20220174电路原理A(1)4学分 20220332电路原理A(2)2学分 20250064模拟电子技术基础4学分 20250103数字电子技术基础3学分 40220653信号与系统3学分 20220353电磁场3学分 20220124微机原理与应用4学分 30220343自动控制原理3学分,限选(2选1) 30220363自动控制原理(英)3学分,限选(2选1) 20220162电路原理实验2学分(跨学期课) 21550022电子电路实验2学分(跨学期课)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初稿) 机械工程学院 2003年12月30日 引言 2003年3月19日在全校各院系教学负责人会议上,学校明确提出了机械工程学院各系在2004年入学新生实施按机械大类培养的教学平台计划的要求。机械工程学院3次召开有各系系主任、系党委书记参加的院务扩大会议,对机械大类教学平台,特别是对机械大类的平台课程设置、学分安排等进行了讨论,就机械大类平台课程结构框架取得了共识,成立了由各系教学负责人组成的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规划小组。12月4日,机械工程学院召开了机械大类平台课程任课教师大会,学校领导进行了大类平台建设的工作动员,规划小组向大会介绍了教学平台建设和机械大类平台课程规划的情况。 为了能够在2004年入学新生中实施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计划,规划小组进行了多次讨论,广泛听取有关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的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交换意见,制定本方案,希望能在2004年4月提交学校审批。 一、机械大类培养方案 机械大类教学平台及大类培养方案,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所属有关系和本科专业制订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宏观指南。它规定了机械大类本科生“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的平台课程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根据清华大学“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理科人才”的目标,构建了按机械大类培养、尊重学生志向的专业选择的主动性机制,规定了在平台教育基础上辅修专业课组及任选课的学分最低要求。因此,机械大类教学平台课及大类培养方案,也是大学本科生在校学习、毕业资格、学位资格认定的主要依据。 二、培养模式与目标 实行“按系招生、按系管理、按机械大类培养”的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尊重学生志向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保证学生的入口与出口基本一致。但学生在机械工程学院范围内,可以有序的改选专业。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对完成并符合本科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清华考研复试班-清华大学机械工程(085201)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清华考研复试班-清华大学机械工程(085201)专业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初试排名靠前并不等于录取,压线也并不等于没戏。考研复试,其实就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包含学校,本科成绩,复试外语,个人自述,科研经历,论文,笔试,面试。 考研复试是初试过线学生关注的重中之重,因为复试决定着考研的成败,无论是初试中的佼佼者,还是压线者,大一或盲目自大,就意味着自我放弃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反,把握好复试机会,就能通过复试翻盘逆袭,成功实现自己人生目标。 但是,考研复试备考时间短,缺少学长导师及内部信息,个人自述及笔试面试无从下手,加上各校面试没有显性的统一标准,以及复试淘汰率较低,一般再1:1.2左右(具体还需根据学校及专业情况查证),造成复试难的局面。 面对这一情况,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 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 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维修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机械工程是工学研究生教育一级学科,工程研究生教育一个领域。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132所开设机械工程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7-2018机械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属于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学院,区分4个研究方向,专业学位,深圳研究生院。 深圳研究生院区分2个研究方向,2019年计划招生21人, 方向01(全日制)机械工程领域,考试科目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905 机械设计基础 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复试专业综合考试:工程力学、工程材料、电工电子学、制造

工业工程学那些课程

清华,天大,西交的工业工程学那些课程? 2011-1-6 21:16 清华大学IE: 在此附上清华大学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图,里头可以看到每一学年有甚麼课程 工业工程系的四年本科课程总共有173个学分,包括140个学分春秋季学期的课程,18个学分的暑期实习与军训,和15个学分的毕业设计。下表中将所有本科课程分五大类列出:人文社科类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专业相关课程、实践环节、和综合论文训练。 序号课程类别子类别学分总计 1 人文社科类课程两课14 35 体育 4 外语 4 人文选修13 2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数学16 30 物理12 化学 2 3 专业相关课程工程基础19 75 专业基础33 专业限选23 专业限选和跨学科任选 6 4 实践环节18 5 综合论文训练15 总学分173 上述的课程体系与我系人才培养特色紧密关联,充分反映出工业工程系人才培养注重基础和国际化的特点。 专业基础课33学分 序号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 1 工业工程概论2学分 2 工程经济学2学分 3 管理学基础2学分 4 制造工程概论3学分 5 人因工程基础3学分 6 运筹学(1) (数学规划) 3学分 7 运筹学(2) (应用随机模型) 3学分 8 概率论与应用统计学3学分 9 数据结构与算法3学分 10 数据库原理3学分 11 管理信息系统3学分 12 建模与仿真3学分 上述12 门专业基础课基本涵盖了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前5 门课(工业工程概论、工程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制造工程概论、人因工程基础)可作为工程管理的一般性内容; 接下来的3 门课(运筹学(1) (数学规划)、运筹学(2) (应用随机模型)、概率论与应用统计学)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是现代工业工程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所必须的工具,尤其是专门开设了应用随机模型的内容,使学生能对现实中大量存在的随机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再接下来的4 门课(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建模与仿真)充分反映现代工业工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不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而是要从最前端的数据结构内容开始学起。 专业方向限选课(从下列两组课程中任选一组)23学分 A组:工业工程方向 序号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 1 实验设计2学分 2 供应链管理2学分 3 生产计划与控制2学分 4 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3学分 5 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3学分 6 现代人因工程3学分 7 产品开发技术与管理2学分 8 安全工程2学分 9 项目管理原理与实践2学分 10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2学分 B组:物流管理方向 序号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 1 运筹学(3) (决策方法) 2学分 2 物流管理概论2学分 3 需求与库存管理3学分 4 企业生产与物流管理3学分 5 物流网络系统规划3学分 6 交通系统规划与控制3学分 7 服务运作管理2学分 8 国际物流2学分 9 物流装备与信息化2学分 10 商务沟通2学分 在两组专业方向课中,工业工程方向的课程充分保留了经典工业工程的课程体系,中国将在未来的数十年里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将需要大量的工业工程人才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了在国际范围内物流体系的形成,因此,国外许多工业工程系将物流作为他们新的重要方向,与国外相比,我国更需要物流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工业工程系所设立的物流课组充分体现出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趋势。 任选课和跨学科任选课4学分 序号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 1 项目管理的原理与实验(物流方向)2学分

清华大学2001电机系本科生电磁场试题

清华大学2001电机系本科生电磁场试题

1.(12分) 2.给出以下各量的常用单位(用文字或字母表示均可): 介电常数(),电导率( ),电阻率(),磁导率 (),电场强度() ,电位移(),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 矢量磁位(),坡印亭矢量()。(10分) 1 ε 2 ε q q )(t i U +U -

3.证明自由电荷为零的线性均匀介质中的极化(或束缚)体电荷密度为零。(4分) 4.一单芯长直电缆充有两层有损介质,电缆芯线表面、介质分界面与电缆外皮的内表面为同轴圆柱,半径分别为R 1,R 2和R 3,内层介质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分别为11,εσ,外层为22,εσ;芯线与外皮间加有直流电压U, 试求两介质区域中的电场强度和电缆单位长的漏电导。 (15分) 5.一半径为R 的球形电极置于无限大导电媒质中。导电媒质的电导率为r k r =)(σ,其中k 为常数,r 是任意点到球心的距离,媒质的介电常数为ε是常数。已知电极相对于无限远处的电位为U 。求媒质中距电极球心r 处的电场强度和电位。(10分) 6.一无限长空心圆柱线圈,单位长度的匝数为N ,图中为无限长线圈截取的一部分,求线圈单位长度的电感。(导线密绕,认为线圈无漏磁;线圈区域很薄,可认为其中的磁场均与(R 1+R 2)/2处的值相同)。(10分) 7处,导线半径为R ,线间距为d ,R 远远小于d 和h 。导线的磁导率为μ,铁的磁导率视为无限大。求输电线单位长的自感。(12分) 8.一横截面为圆形的环状铁心上开有一空气隙,长度为δ,铁心磁导率为μ,铁心上密绕有n 匝线圈,通有电流i =sin(314t )A 。求: (1) 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可视为磁准静态场。)(9分) (2) 若将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在横截面s 上视为均匀分布,并将其值设为圆心处的值,求横截面s 上距圆心r 处的感应电场强度。(6分) ∞→μ

清华大学机械学院大类招生分流工作

2016年清华大学机械学院大类招生分流工 作利弊与问题分析 杨柳 (49 工业工程系) 摘要: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对于高素质,高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从2001年北京大学实行“元培计划”开始,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实行或即将实行“大类招生”,清华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也于2016年对机械学院的大一新生实行大类招生政策,本文在前期文献调研,问卷调查与师生访谈的结果上,针对大类招生中最重要环节“分流工作”具体开展时存在的利弊与对策进行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并希望能对清华2017年全面铺开的大类招生有所参考。 关键词:大类招生,分流工作,利弊,问卷调查 1背景 概念界定 综合各种分析与文献调研的结果,本文中采用的大类招生定义为:在高校本科生招生过程中按照学科大类或者文理学院或全校统一制定招生计划不分专业进行录取,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学习基础的课程,在高年级时再根据自身兴趣以及高校学科状况等具体选择专业、进行分流培养。目前在中国高校中认定的大类招生模式一共有三种:第一种是高校以“基地

班”或者“实验班”的形式进行招生,学生按照文理分类,不分专业,例如北大的元培实验班;第二种是高校整合学科大类,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也是目前大多数实施自主招生的高校采取的方式;第三种是新生入校统一进入一个学院,不分专业地进行通识教育,到高年级再分专业,例如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1],2016年清华大学机械学院进行的大类招生,采用的是第二种类型,也是此次问卷调研与师生访谈调查的重点。 大类招生的历史沿革 大类招生是为了实现通识教育提出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在西方最早的起源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在中国则起源于《易经》中:“君子多识前言往行”,可以说这种以培养“高尚的人”的教育在人类知识积累有限,社会分工不太发达的工业革命之前是很有必要的[1],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经济变革使“自由教育”式微之后,不少欧美学者有感当时大学的分科过细、知识被严重割裂的状态,于是创造出现代的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对不同的学科融会贯通的能力,以培养出完整的人。这次变革是巨大的,自20世纪起,通识教育真正成为西方大学的重点,也日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大类招生体制,在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的努力下,最终把general education引入我国并译作通识教育而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急需大量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故模仿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实行“计划招生,专业教育,计划分配,培养红色专家”,这种模式在当时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对于人才的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管理规定(试行)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管理规定(试行) (2010年6月13日研究生院办公会讨论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优化生源结构,激励博士生安心学习和研究,提升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校决定设立“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以下简称“博士新生奖”)用于资助优秀博士研究生新生。 第二条 “博士新生奖”面向全校所有学科当年拟录取的全日制学术型非委托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新生设立,设奖比例向文史哲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倾斜。 第三条 “博士新生奖”的经费由学校负责筹集,奖励标准为30,000元/人,全校每年奖励名额为100人左右。 第二章 评 定 第四条 “博士新生奖”的评定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五条 “博士新生奖”由研究生院全面负责管理,相关部门和院系协助落实。 第六条 研究生院按照当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和学科特点提出分院系“博士新生奖”当年奖励限额,院系自主决定本单位当年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和普博生的奖励限额。 第七条 “博士新生奖”的评定工作于每年博士生复试录取阶段开展,按直博生、硕博连读生、普博生三类分别在相应时间实施。 第八条 各院系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院系“博士新生奖”评定工作,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批。 第九条 “博士新生奖”获奖名单应在相关院系网站和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对“博士新生奖”评审结果有异议者,可在公示期内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起书面申诉。研究生院审核后提出处理意见,通知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十条 公示无异议后,由研究生院正式发布“博士新生奖”获得者名单。 第三章 发 放

第十一条 “博士新生奖”由校财务处在新生入学报到后第一学年内按10个月每月3000元发放。 第十二条 博士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博士新生奖”: 1. 因各种原因退学者; 2.违反校纪受到处分者; 3. 必修课考试成绩不及格者; 4. 在学术研究中有弄虚作假行为者; 5. 在科研工作或实验中造成重大损失者; 6. 其他有损学校声誉等行为者。 第十三条 获奖博士研究生在“博士新生奖”发放期间休学或停学者,其“博士新生奖”从休学或停学审批后第二个月起暂停发放。 第十四条 获得“博士新生奖”的博士生,在校学习期间同时享受博士生普通奖学金,可以申请减免学费以及“助教、助研、助管”等研究生三助岗位、学术新人奖、国际会议资助、学校综合奖学金或单项奖学金等。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规定经2010年6月13日研究生院办公会讨论通过,自2011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施行。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清华大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简报 2012年第一期(总第77期)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编印 2012年3月25日 学科与科研 ●[电机系组织完成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1月5日,我 系组织完成2009年至2011年批准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 此次中期检查涉及我系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杰出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23项。 ●[电机系组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题工作] 1月15日,我系组织完成2008 年批准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题审查工作。此次结题的项目共有15个。 其中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11项,国际合作交流项目2项。 ●[电机系组织完成访问学者中期检查工作] 1月中旬,我系组织完成对访问学者陈 平、盛莉老师的中期检查工作,包括安排学术报告及提交中期工作总结。 ●[电机系举行“低碳电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次管委会会议] 2月24 日上午,由电机系和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成立的“低碳电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第一次管委会会议在我系举行。该中心于2012年1月经第13次校务会议批准成立。 揭牌仪式由低碳电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康重庆教授主持。科研院王治强副院长、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吴越院长、系主任闵勇教授先后致辞并共同为该中心揭牌。随后,低碳电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管委会主任吴越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管委会

会议。江西电科院介绍了2012年重点科研领域与技术需求、电机系介绍了近年的科研项目情况,双方讨论了2012年工作计划,并一致认为,应以低碳电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为平台,全面发展双方的合作关系,形成长期合作机制。当天参加会议的还有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章力副院长、电机系副系主任肖曦副教授等。 ●[电机系与长园集团合作成立“智能配电网调度自动化联合研究所”] 3月2日,由 电机系与长园集团联合成立的“智能配电网调度自动化联合研究所”在丙所举行揭牌仪式。长园集团常务副总裁鲁尔兵、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姜培学、系主任闵勇教授先后致辞并共同为联合研究所揭牌。仪式由联合研究所所长吴文传副教授主持。长园集团相关人员以及我系张伯明教授、孙宏斌教授等参加了仪式。 智能配电网调度自动化联合研究所将依托清华大学电机系的科研成果和研发力量,结合长园集团的产业化和工程实施能力,致力于智能配电网的优化调度与自愈控制技术研究。通过产、学合作进一步加强清华大学在智能配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将研究所建设成为我国智能配电网领域的重要技术研发基地。 ●[南方电网电力调度中心来电机系调研科技项目] 3月2日至3日,南方电网电力调 度中心一行来我系调研有关电网调度运行技术的科技项目。内容涉及国际调度科技最新研究进展;863等国家级科技项目的管理经验;0S2框架下的广域监视和紧急控制技术;0S2框架下的节能发电调度系统;智能电网运行指标体系研究;大电网经济运行优化技术。系主任闵勇教授和副系主任肖曦副教授等接待了客人一行。●[电机系顺利完成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工作]3月8日,我系顺利完成 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工作。全系共申请项目47项,申请项目经费共4939万元。其中杰出青年基金4项,经费800万元;优秀青年科学基金3项,经费300万元;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经费300万元;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2项,经费40万元;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1项,经费300万元; 联合基金项目1项,经费70万元。申请项目中重点项目1项,经费340万元;面上项目26项,经费2565.5万元;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项,经费223.5万元。我系在站博士后共申请7项,占申请项目总额的14.9%。 ●[电机系2009年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完成结题工作] 3月15日,我系2009年批准 立项的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高速列车牵引供电及传动关键技术研究”(项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课程安排

清华大学IE: 在此附上清华大学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图,里头可以看到每一学年有甚麼课程 工业工程系的四年本科课程总共有173个学分,包括140个学分春秋季学期的课程,18个学分的暑期实习与军训,和15个学分的毕业设计。下表中将所有本科课程分五大类列出:人文社科类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专业相关课程、实践环节、和综合论文训练。 序号课程类别子类别学分总计 1 人文社科类课程两课14 35 体育 4 外语 4 人文选修13 2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数学16 30 物理12 化学 2 3 专业相关课程工程基础19 75 专业基础33 专业限选23 专业限选和跨学科任选 6 4 实践环节18 5 综合论文训练15 总学分173 上述的课程体系与我系人才培养特色紧密关联,充分反映出工业工程系人才培养注重基础和国际化的特点。 专业基础课33学分 序号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 1 工业工程概论2学分 2 工程经济学2学分 3 管理学基础2学分 4 制造工程概论3学分 5 人因工程基础3学分 6 运筹学(1) (数学规划) 3学分 7 运筹学(2) (应用随机模型) 3学分 8 概率论与应用统计学3学分 9 数据结构与算法3学分 10 数据库原理3学分 11 管理信息系统3学分 12 建模与仿真3学分 上述12 门专业基础课基本涵盖了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 前5 门课(工业工程概论、工程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制造工程概论、人因工程基础)可作为工程管理的一般性内容; 接下来的3 门课(运筹学(1) (数学规划)、运筹学(2) (应用随机模型)、概率论与应用统计学)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是现代工业工程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所必须的

2012年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1)

2012年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2012年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名单附后)现已确定,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12年7月9日—2012年7月16日。公示期内,如对拟录取名单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具名向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反映。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12年7月9日 000 建筑学院 本科直博 毕波、曹建平、丰晓航、黄华青、李子爱、梁超、廖凌云、刘畅、刘彦辰、罗茂辉、吕帅、孙昊德、孙筱、王建竹、王牧洲、王逸凡、杨乐、张亦驰、赵东旭、赵文宁、郑姝影 公开招考 陈荣钦、段文、高雪梅、姜洋、李旻昊、梁宇舒、刘平浩、涂壤、王丽芳、王敏、王鹏苏、吴昊天、徐斌、徐跃家、许东锬、许愿、薛飞、薛峰、杨澍、杨希、张涛、赵明、郑珊珊 003 土木工程系 本科直博 陈航、何田丰、贾宇涵、孔郁斐、李一昕、刘婷、刘旸、刘喆、孟鑫淼、钱炜武、施正捷、孙玉进、谭辉、王浩、吴守君、吴越、徐克龙、徐杨菲、徐跃进、许立言、杨帆、袁星、周侃 公开招考 崔成臣、高帅、桂强、韩鹏飞、韩智光、菅美英、蒋凌飞、解琳琳、孔源、刘晖、石丽梅、孙智源、吴凡、张剑寒 004 水利水电工程系 本科直博 安晨歌、陈文创、陈英健、程立、高然、龚婷婷、黄海、黎嘉宁、梁国贺、梁立昕、刘德天、刘星、刘延、吕恒、马睿、苗蔚、钱鹏、尚文绣、王腾、王翔南、王小雯、吴永妍、杨文宇、袁强、张晨笛、张鹏伟、郑志磊 公开招考 柏睿、戴东宸、丁瑞、贺志华、蒋博、金鑫鑫、李鹏飞、梁涛、刘国威、秦翠翠、沈忱、王艾、王浩、杨飞、杨明祥、于汪洋、张磊、张幸幸 005 环境学院 本科直博 陈欣、陈雪景、杜子文、郭泓利、郝瀚、郝就笑、洪朝鹏、花秀宁、季浩卿、柯

清华大学电机系复试题整理

电磁场 1、麦克斯韦方程 包括全电流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磁通连续定律、高斯定律。其中全电流定律表明传导电流和变化的电场都能产生磁场;电磁感应定律表明电荷和变化的磁场都能产生电场;磁通连续定律表明恒定磁场是一个无源无散场,磁场中任一闭合面均不发出也不终B线,B线是连续的、无头无尾的闭合曲线;高斯定律表明电荷以发散的方式产生电场。 2、霍尔效应是什么?什么是罗果夫斯基线圈? 霍尔效应是指在磁场中的载流导体上出现横向电势差的现象。 罗果夫斯基线圈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和全电流定律,测量大冲击电流(几十kA到几百kA)或冲击电流的时间变化率的装置。 3、坡印亭矢量? 坡印亭矢量是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叉积,其方向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大小表示单位时间内穿出单位垂直面积的能量。单位是瓦每平方米。 坡印亭定理是电磁场中的能量守恒定理,其表示能量向外的传输等于储能的减少、功率的消耗和电源的供能的代数和。 4、自由电荷和束缚电荷的区别,电介质极化和导体静电感应的区别? 自由电荷是指导体中的自由电子(金属中)、离子(气体或液体中)等在受到电场力时可以自由运动的电荷。束缚电荷是指电介质中被原子内力、分子内力或分子间束缚着的带电粒子,它们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可以有微小的移动,但不能离开分子的范围。 电介质的极化是指在外加电场中电介质的分子或原子形成电偶极子,在电介质的表面出现正和负束缚电荷的现象。极化后,束缚电荷在电介质中所建立的电场一般可以减弱外加电场。 导体的静电感应是指在外加电场中导体的自由电荷移动,积累在导体表面并建立电场,直至其表面电荷建立的电场与外加电场在导体中处处相抵为止的现象。由于有静电感应,静电场中的导体内部无电荷,电荷只能分布在导体表面;导体内处处电场强度为零;导体表面附近场强与表面垂直;导体为一等势体,导体表面为等势面。 5、静电屏蔽电磁屏蔽静磁屏蔽的区别 静电屏蔽是利用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的场强为零这一规律制成的可以屏蔽电场的屏蔽装置。 电磁屏蔽是利用良导体中涡流能阻止高频电磁波透入这一特性制成的可以同时屏蔽电场和磁场的屏蔽装置。它可以抑制辐射干扰和高频传导干扰。

2019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818金属学及热处理真题word资料4页

MACROBUTTON MTEditEquationSection2 Equation Chapter 1 Section 1 SEQ MTEqn \r \h \* MERGEFORMAT SEQ MTSec \r 1 \h \* MERGEFORMAT SEQ MTChap \r 1 \h \* MERGEFORMAT 2013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考研专业课金属学及热处理 一.(8分)画晶面晶向,两个晶面两个晶向,[204](123)(11?2)[11?1]。 二.(10分)根据下面给出的数据判断Ti可以和哪种金属形成固溶度较大的固溶体。并计算当该种金属的摩尔分数为10%时的质量分数。 晶胞类型原子尺寸相对原子质量 Ti HCP 0.295nm 48 Be HCP 0.228 9 V BCC 0.304nm 51 Cr BCC 0.288nm 52 Ni BCC 0.162nm 28 三.(20分)判断对错,错的说明理由,每题两分,共十题。 1.面心立方以(111)为滑移面,[10?1]为滑移方向,体心立方以(110)为滑移面,[?111]为滑移方向。 2.奥氏体不锈钢可以通过热处理表面淬火强化。 3.可锻铸铁就是可以锻造的铸铁。 4.液体转化为固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5.高速钢锻打的是因为难于成型。 6.原子间结合力即是变形临界应力?(题目记不太清了,答案要点:金属

通过位错滑移所需应力远小于刚性滑移。) 四.(42分)简单题,每题六分。 1.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的临界形核功是否相同?如果不同那么一般情况下哪个大?在什么情况下两者相等 2. 试比较T10和T12钢加热到740℃,奥氏体中的含碳量哪个更高,为什么? 3.冷拔钢丝几个道次后有什么现象,中间退火的目的。 4. 柏氏矢量环中能否全部为螺形位错?能否全部为刃形位错?为什么 5. 已知Fe的熔点为1538℃,铅的熔点为327℃,在室温下弯曲铁板和铅板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6. 在负温度梯度下液体以何种宏观形态长大?为什么? 7. 何谓原子扩散和反应扩散?二者有何不同? 五.(10分)铁碳相图中共有几种渗碳体,按温度从高到低排列写出,低温莱氏体室温有几种渗碳体,计算二次渗碳体,共析渗碳体的量。 六.(6分)不锈钢1Cr18Ni9在600℃加热3小时,然后在NaCl溶液中浸泡,发生腐蚀失效,问腐蚀的类型,用何种热处理方法避免。 (注:牌号中不含Ti,所以不可用形成Ti的碳化物来避免晶间贫Cr,答题时注意) 七.(16分)A、B合金在300℃下反应共晶反应。 L(wB=23.5%)→A+ (wB=54.6%) 亚共晶合金C1和过共晶合金C2在到达共晶温度发生共晶反应之前,两种成分的合金中析出的初相含量相同时先共晶相一样多,但共晶反应结束后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研究生培养计划

工业工程系(2009) 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深圳) 一、适用学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学科代码:1201, 物流工程与管理方向,工学学位) 二、培养方式 1、以优化知识结构、加强实践能力为主,采取理论学习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式,既要使硕士 生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培养其科学研究的能力。 2、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计划),报系主管部门批准, 系主管部门应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3、研究生指导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在科研工作中有成绩的教授或副 教授担任。 4、学制2年。 三、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须获得学位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0(其中考试课程不少于22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9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学科专业课不少于19学分。 个人培养计划的课程部分应在硕士生入学后三周内提交系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课程设置如下: 1、公共必修课(9学分,考试) ●自然辩证法60610012 2学分考试 ●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60610021 1学分考试 ●第一外国语60640012 2学分考试 ●数值分析A 60420024 4学分考试 2、必修环节(2学分,考查) ●学术研究专题讲座80160041 1学分考查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 1学分考查 学术活动要求:每个硕士生至少参加10次以上,每次写不少于500字的小结,填写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表,由导师确认签字后,自己保存,申请答辩时交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记成绩。 3、学科专业课(不少于19学分) (1)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任选A、B课组中的一组,但本科为工业工程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选A课组。)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子系计算机系考研经验分享

大学四年考验成功的经验 王云峰 [考取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 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过去了,我成为这次考试中的一个幸运儿。回想起来,总有写点东西的冲动,为了自己,也希望能够对学弟学妹们有一定帮助。可能也算不上什么经验总结,只是把我的想法和感悟记录下来。 大三的上半年,我开始考虑毕业后的出路问题,由于之前并没有为出国做准备,所以只剩下了读研或者工作两个选择。我问我自己要不要继续读研,想了很久也没有得到一个答案。后来我换了一种思路,我问自己想不想本科毕业就立即工作。这样一来我的答案就比较明确了。我当时并不想马上工作。一则我还没有出去工作的心理准备,二则我觉得目前掌握的专业知识还很欠缺,动手能力又不强。所以我确立了通过读研在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上提高自己的想法。接下来就是考研学校的选择问题。我在风景如画的杭州生活了将近四年,在求是的学风下得到了有益的熏陶,足够我一生受用。但是我很想到浙大外面的学校去看一看,换一换环境,扩展一下自己的视野,这样或许对自身的发展更有好处,再加上父母的意见,我最终决定了报考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真正开始考研的复习,是在大三那年的暑假。我当时制定了一套很精细的复习计划,把每天什么时间看多少页书,做多少题目都限定好了,可是没过一天我就发现这样的计划根本行不通,任务往往完成不了。接下来的一周时间,我就处于一种无计划状态,一会看看数学,累了就背背单词,都不想看了再翻翻专业课教材,当然学习效率并不高,但是这样一星期下来完成的学习任务为接下来制定复习计划提供了一个参考。后面我在制定计划时就是以一个星期为单位,这样一来,每周的复习计划基本上能够完成了。经过一个暑假的复习,我把数学和专业课教材从头到尾细细理了一遍,应该算是比较扎实了,但是英语单词背的却不怎么多,效果也不好,背了又忘,很是无奈。 暑假过后,我已经是一名大四学生。我们专业大四课程还不少,这个时候协调好上课与考研复习显得尤为重要。我这个时候经常是带着本数学复习全书去教室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安心做数学题目。课余的时间用于英语和专业课的学习,政治起步较晚还没有开始复习。大四的秋学期考试前一周完全停下了考研复习,突击了四门考试。到了冬学期我就没有课了,正好可以全职复习。考虑到我的政治起步较晚,一时间没有什么头绪,我报了一个辅导班,梳理了一下基础知识。对于要不要报辅导班的问题,我想还是因人而异吧,辅导班老师一般也是把该学科的知识帮助理顺一遍,多少有些作用,其实网上有很多相关的视频,下载下来看看效果也差不多,当然也可以把参加辅导班的同学的讲义借来看看,不一定非要报班。 接下来,我针对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专业课复习讲讲我的体会。我报的是电子系的信息与通信工程方向,要考的专业课是《信号与系统》。指定的教材是郑君里先生编著的《信号与系统》。与别的学校的出题风格不大一样,清华大学电子系每年的专业课真题注重考察概念、定理的理解深度,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对教材理解透彻。我的建议是首先把郑君里和奥本汉姆的两本教材大致看一遍,然后找到历年真题,把真题里面涉及到的知识点勾划出来,然后有重点的细读教材,对于不太明白的知识点可以多看一下其他教材的论述,比如管致中

2020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考研大纲目录参考书考研经验考研难度解析-盛世清北

2020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考研大纲目录参考书考研经验考研难度解 析-盛世清北 一、关于招生目录 想必同学们都知道2020年清华大学招生目录发生的重大变化了吧,但有些同学可能只是听说,对于具体的变化出现在哪里尚未可知,作为考研党,只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才能最终成功,建议同学们还是和盛世清北老师一起来盘点下具体变动吧。 想要报考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学生,必须了解2020年招生目录发生了哪些变化,大家可以跟着盛世清北老师一起来盘点下: 1、机械工程系招生专业有三个,2019年085201机械工程专业学位变更为2020年085500

机械专业学位,代码发生了变化,研究方向由2019年的4个变更为2020年的2个,同学们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代码填写的问题。 2、机械工程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没有发生变化,大家可以放心报考,参考往年的复习资料及经验等,提前做好备考。 3、085500机械专业学位的两个研究方向的初试和复试科目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学习地点不同:01方向仅第一学期和第六学期在清华大学本部,中间四个学期在四川绵阳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02方向仅第一学年在清华大学本部,其余学年在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对于有地域限制的同学,就可以根据学习地点来选择研究方向了。 经盛世清北老师观察发现,机械工程系的专业及科目变化相对来说变化比较小,尤其考试科目不变对于考生来说是难得高兴的事情,再这不到三个月的冲刺时间里,大家上紧发条,努力备考吧,如有考研难题,一定要向盛世清北老师提问哦。 二、专业介绍 清华机械工程系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学位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具体划分为: 学术型学位 [080200]机械工程(博士、硕士学位) [082500]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硕士学位) 01 先进装备及其控制 02 航空宇航制造 03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专业学位 [085272]工程博士 01 先进制造领域 [085201]机械工程 01 (全日制)机械工程领域(深圳研究生院) 02 (全日制)智能制造(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MEM工程管理硕士 三、参考书目 905机械设计基础为2020年新变化的专业课之一,内容包括绪论、平面机构运动的基本知识、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凸轮的设计、其他常用机构和组合机构、机械零件设计概论、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清华大学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电气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 主要是培养掌握某一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全脱产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论文答辩须 在校内完成。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在学期间,研究生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原则上 不少于1年。专业实践一般应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 方式。 论文研究工作一般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鼓励校内外双导师共同指导。以校内导师指导 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在修完学位 要求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三、适用领域 电气工程领域 四、学分要求 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25学分,其中考 试学分不少于17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基本要求 1、公共必修课程(3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60680021)1学分(考试) ●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0012)2学分(考试) 2、学科专业要求课程(不少于18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14学分) (1)基础理论课程(4学分) 4学分(考试)z数值分析A (60420044) 4学分(考试)z最优化方法 (60420194) 4学分(考试)z工程硕士数学 (60428004)

2020年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申请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可申请普通博士生;本校二、三年级非定向就业在读硕士生已按学科培养方案的要求学完全部硕士学位课程并完成开题、各科成绩优秀,经导师同意可申请硕博连读生;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推荐免试条件可申请直博生;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 4.有两位与申请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5.论文博士生申请人一般应为获硕士学位后有五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者,以及个别获学士学位后有八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的优秀人才;在本人所从事的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国内外核心刊物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过一定数量的研究论文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过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已作出有创新性的成果,基本达到或接近博士学位水平; 6.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申请人具体要求详见: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招生简章; 7.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申请人应具有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教育及相关领域全职工作经历。具体要求详见:《清华大学思政课骨干提升计划教育博士项目(2020年)招生简章》、《清华大学教育研

究院2020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8.对以同等学力身份申请的人员,还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要申请专业、学科或相近的领域工作六年及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2)已修完所申请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 3)已在所申请的学科或相近的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的学术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或获得省、部级以上与申请学科相关的科技成果奖励(排名前五名); 9.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的专业学位申请人在资格审查时必须已获硕士学位,否则按同等学力对待; 10.申请人持境外获得的学位证书申请,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须提交认证报告; 11. 申请人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和所提交报名材料的真实性,一经招生单位或认证部门查证为不属实,即取消学习资格; 12. 申请人存在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问题者,一经查实,不予录取或取消学习资格。 二、申请 申请人申请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凡不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申请人本人承担。 1、申请报名时间:

清华大学电机系申请教授(研究员)职务的申报条件

清华大学电机系申请教授(研究员)职务的申报条件 (2008年9月修定) 《清人发[2006]53号通知》第3条要求:各单位在原学校必备条件的基础上,制订符合本学科特色的各级技术职务的申报条件,所定条件应保证新聘任人员达到本系现有正高级职务人员平均水平以上。根据通知精神特制订本申报条件。 申请教授(研究员)职务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忠诚教育事业,身体健康;应在本学科具有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及时掌握本门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并对国内或国内外本门学科领域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应承担至少5年的副教授(副研究员)职务工作(申报学校的特殊岗位者除外),并经考核能胜任和履行本职工作;达到了学校规定的外语水平。除满足上述条件和《电机系青年教师参与学生培养公共服务的规定》外,任现职以来的工作业绩需满足下列五项条件之一。 一、教学业绩突出,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应同时满足以下3项条件。1.每年合格讲授一门课程。 课程性质:全校性基础课程一门,或专业(含专业基础)课程累计两门。每门授课课时必须在32小时以上。教学效果考核优良。 2.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性论文4篇,其中1篇被EI收录。主编教材一本可以折合两篇核心刊物论文。 3.获国家级或省部(中央直辖市)级优秀教材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的主要骨干(获奖人排序前2人,或集体成果排名前1/3),或省部(中央直辖市)级教书育人或先进教师个人奖一项,或作为主要骨干(获奖人排序前2人,或集体奖排名前1/3)获校级二等奖奖励两项。 二、科研业绩突出,为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应同时满足以下3项条件。1.承担科研任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基金项目两项; (2)作为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承担省部(直辖市)级项目两项; (3)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经学校批准立项的重大横向课题两项; (4)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经学校批准立项的国际合作项目两项(规模、水平、经费不低于国家基金); (5)以上4条中的科研项目相加为两项; (6)作为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承担重大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863高科技项目一项(攻关项目指三级课题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