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目前残疾人情况的调查

对中国目前残疾人情况的调查
对中国目前残疾人情况的调查

对中国目前残疾人情况的调查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

自改革开放以来,为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为保障残疾人权益,我国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社会各界的真诚帮助下,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残疾人群体在创造和享受新生活的同时,也和全国人民一起憧憬和描绘着未来的美好蓝图。

中国目前有多少残疾人: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其占残疾人总数的比重为:视力残疾1233万人(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24.1%),言语残疾127万人(1.5%),肢体残疾2412万人(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6.68%),精神残疾614万人(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16.30%)。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6年4月1日零时。调查由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等16个部委组成领导小组统一部署。

调查在全国31个盛自治区、直辖市(未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北)进行。

(原因:一是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即使残疾人比例按1987年的4.9%不变,依据2006年人口基数推算,2006年残疾人口数量也将达到6416万,比1987年的5164万增加1252万人。二是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1987年时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是8.5%,到2005年已达到11%。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痴呆等发病率和致残几率增高。这次调查60岁及以上的残疾人约有4416万人,比1987年调查时该年龄段残疾人数增加了2365万,占全国残疾人新增总数的75.5%。三是本次调查的残疾标准和残疾评定方法,参照国际最新标准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修订。对残疾的评定,不仅重视生理结构,同时强调功能障碍和社会适应性。肢体残疾标准对照我国现行有关伤残标准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四是其它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频繁,人们工作节奏加快,以及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残疾的风险。

主要因素: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在会上指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残疾人总量增加、比重上升,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口的老龄化所导致的。

在保持残疾人比重不变的情况下,仅仅由于人口总量的增加,残疾人的数量也会增加。但是中国在这十几年中,不仅仅是人口总量的增加,更大的变化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因此可以讲,残疾人口的老龄化或者说老年人口所面临的残疾的风险增大,这样一个现象应该说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政府正在努力:

我国残疾人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农村残疾人生产生活、就医、入学等方面困难很大。国务院日前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将扶持10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解决温饱;初步解决温饱的扶助其稳定提高经济收入。

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扶助农村残疾人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纲要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将大力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帮助中西部农村地区100万名适合参加生产劳动的贫困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扶持中西部农村地区25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完成32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任务。

中国将于未来5年在100个城市开展无障碍设施建设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执行情况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自2002年起,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南京、杭州、厦门、广州、西安、秦皇岛等12个城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

截至2004年底,12个城市在主干道、商业街等人行道、公园、广场、商业区、重点公共建筑的人行道口、公交车站的等候区设置的盲道占道路总长度的24%;在路口、出入口和人行道设置缘石坡道和进行坡化改造56420处,改造率达67%;在1160处主要路口设置盲人过街提示音响装置。

12个城市自2002年起新建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学校与园林建筑、公共厕所等各类公共建筑全部按要求建设了无障碍设施

如何看待残疾人:

你如何看待残疾人:

答: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待!

我每每走过他们(当然是在街上或者外面)的时候,我都会对他们说声“HERO”

在每个残疾人的心里面来说走出他们的世界是最不容易的!我们应该鼓励他们!

你怎么看待当今社会的人们奋斗的本质就是为了金钱惹的所有人身上都是铜臭味什么时候人们才真正的和谐起来呢?

答:这样的确世俗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无奈的现实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没有经济作为基础就无法逍遥自在风花雪月同样人的思想一般也不会马上变得纯洁与高尚(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有些人还是能出淤泥而不染) 所以要等到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才能有资本谈和谐

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

例:四级残疾人优惠政策具体有那些啊比如开店是不是可以免税收??

答:对于残疾人的优惠政策,有国家统一出台的;也有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的如:劳动就业康复医疗文化教育法律援助经济救助等方面.

对于你的情况(年轻)能享有的优惠政策,主要是劳动就业问题.假如你还没找到合适工作,可找当地残联,请他们帮助推荐;从事个体经营可享有:税收优惠, 经营场地照顾, 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小额信贷;劳动技能的培训等.

具体情况找当地残联.

例如下列情况政府可以给予优惠政策

1.如果自己想开个什么店铺,有残疾证是可以免税的!

2.再有是可以提前办病退.

3.家里装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管道煤气、小区物管费,费用减半.

4.每年过年社区有慰问金。

5.公共厕所、公园等免费进出。

比如说盲人坐城市公交免票,一些旅游景点对残疾人进行半票或者全免。像这样方面的具体优惠政策,大家也可以咨询一下当地残联,因为各省面积也比较大,人口比较多,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完全一样,所以说各地对残疾人采取的优惠都有一些规定,不尽完全相同,咨询当地残联最好。

残疾人调查实践报告

残疾人调查实践报告 作者姓名:刘×× 实践单位:××大学教科院XX级5班 实践地点:东营市利津县××街道 实践时间:XX年7月28号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又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5% 其中:视力残疾人87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肢体残疾人877万,古残疾人总数的%;智力残疾人1182,占残疾人总数的%;精神残疾人22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多重残疾人782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3%。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联到大约2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关注身边的残疾人”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XX年11月25日,东营市以东政办发〔XX〕76号文件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规划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推进方略,正式公布有关领导机构人员名单,为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策保障。 利用5-8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强特惠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残疾人专项救济金制度、实施“残疾群众温馨安居工程”“扶残助学工程”逐步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政府补贴,扩大保障范围等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险状况;通过免费提供辅助器具、抢救性康复服务,补助托管安养费用,改善孤残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今后,残疾人重度特困救助标准更高,覆盖范围更大,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就业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残疾人购置专用助力车享受补助,孤残儿童家庭寄养逐步推开,残疾人将获得更加广泛有力的社会保障。意见》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推进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扶贫、托养、无障碍、文化体育、法律服务工作,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平衡城乡残疾人事业发展。其中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址新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残疾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逐

残疾人专项调查无障碍填表说明

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填写说明(无障碍部分) R33.近年来你家是否进行过无障碍改造:指2011年以来残疾人家庭是否进行过出入口坡化、房门加宽、卫生间加装坐便器及扶手、淋浴设施、厨房改造、在灶台、热水器增加煤气泄露发声报警装置、安装闪光门铃、可视门铃、配备上网读屏软件等无障碍改造。 1、是。只要被调查人家中进行过其中一项及以上改造内容,即选“是”。 2、否。被调查人家中未进行过其中任何一项改造内容,即选“否”。 R34. 目前你家有哪些无障碍改造需求:此项统计了解残疾人家庭有哪些无障碍改造需求。残疾人家庭有哪项需求就选哪项,1-8项可多选,如无需求,则选第9项。 1、“家门口坡化、扶手”。是指通过对残疾人家庭室

外入口进行坡化或设置扶手,方便乘坐轮椅残疾人、拄拐杖残疾人、盲人等出入、活动。 2、“房门改造”。是指将残疾人家庭内厨房、卫生间的门加宽,方便乘坐轮椅残疾人进出。 3、“卫生间改造”。是指将残疾人卫生间蹲便器改为坐便器、安装抓杆或扶手、地面防滑处理,安装热水器、浴凳等沐浴设施,方便残疾人上厕所、洗浴。 4、“厨房改造”。是指将残疾人厨房灶台、橱柜、洗手池等降低,方便乘坐轮椅残疾人操作、使用。 5、“闪光门铃、可视门铃”。是指方便聋人独自在家时知道有人敲门、谁来敲门信息的装置。 6、“煤气泄露报警发声装置”。是指方便盲人使用的安装在灶台或热水器上液化气、天燃气泄露后的语音报警装置。 7、“上网读屏软件”是指安装在普通电脑上通过语音导航帮助盲人上网的软件。 8、“其他”。是指为残疾人家庭安装室外升降机,为智力、精神残疾人家庭窗户安装安全护栏、提供密码刀具箱、整改电源及其线路、安装高位遥控开关等,以及能够提高各类残疾人(肢体、视力、听力、言语、智力、精神、多重)生活品质的其他改造项目和设施、设备等。 9、“无需求”。是指残疾人确无对家庭无障碍改造的意愿和需求。

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概况

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概况 字体【大中小】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并由民政部、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卫生部、国家教委、公安部、财政部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等部门联合组成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统一部署和具体落实。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充分准备,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1987年4月1日零时开始全面抽样调查。在各级政府直接领导下,民政、卫生、统计部门、残疾人组织通力合作,组织420个调查队、10815名队员和3万余名干部、陪调员共4万多人,逐村逐户认真调查登记,至5月中旬全部完成入户调查、复查和调查质量的抽查任务。经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手工和机器汇总数据,对调查质量进行综合审核,证明这次 调查是成功的。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这次调查采取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424个县(市、市辖区),再逐级抽取乡(镇、街道)和村民(居民)委员会,共3169个调查单位,平均每个调 查单位500个左右。 全国共调查了369816户、1579314人,调查总人数占全国当年总人口数1.50‰。 住户调查员入户见面153745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7.35%;按照《残疾人筛查表》筛出可疑残疾人17688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1.20%。眼科、耳鼻喉科、儿科、骨外科和精神科医生分别对筛出的可疑残疾人逐个进行检查、诊断,并按分类的《残疾标准》 确定残疾人和划分残疾等级。 全面调查展开之前,由有关医学、康复专家依据国际残疾人分类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盲、聋哑、肢残、智残、精神残疾五类残疾人标准,作为判定依据。 二、调查结果 这次调查汇总:有残疾人的家庭66888户,占调查总户数的18.10%;确定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精神病五类残疾和多重残疾共7734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90%。 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听力言语残疾26516人,占16.79‰;智力残疾15233人,占9.65‰;肢体残疾11304人,占7.16‰;视力残疾11303人,占7.16‰;精神病残疾2907人,占1.84‰,多重残疾10080人,占6.38‰。 根据调查结果推算总体:

残疾人基本状况登记表

残疾人基本状况登记表 填表说明: 1、户口性质:填“农业”或“非农业” 2、是否享受低保:填“是”或“否” 3、有无劳动能力:填“有”或“无” 4、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填“是”或“否” 5、身份类别:填“工人”或“农民” 6、职业培训需求:填“计算机”或“绘画”或“服装裁剪”或“手工编制”或“养殖”或“种植”或“家电维修”或“汽车修理”或“其他” 7、住房性质:填“公有住房(城镇)”或“租赁公有(城镇)”或“企业产权(城镇)”或“私有产权(城镇)”或“租赁住房(城镇)”或“公有住房(农村)”或“私有产权”或“借居他人”或“其他”8、住房类型:填“高层楼房”或“多层楼房”或“老式楼房”或“平房”或“其他”9、住房结构:填“钢混”或“砖混”或“砖木”或“泥砖”或“土坯”或“简易”或“其他”10、享受低保种类:填“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或“失业保险”或“工伤保险”或“计划生育保险”或“农民养老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1、已接受康复项目:填“肢体残疾康复”或“视力残疾康复”或“听力语言残疾康复”或“智力残疾康复”或“精神病防治康复”或“社区康复”或“扶助器具供应服务”或“其他”12、需要康复项目:填“肢体残疾康复”或“视力残疾康复”或“听力语言残疾康复”或“智力残疾康复”或“精神病防治康复”或“社区康复”或“扶助器具供应服务”或“其他”13、已使用辅助器具种类:填“肢体”或“听力”或“视力”或“其他”14、与本人关系:填“父子”或“母子”或“兄弟”或“姐妹”15、身体状况:填“健康”或“视力残疾”或“听力残疾”或“言语残疾”或“肢体残疾”或“精神残疾”或“多重残疾”15、政治面貌:填“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或“中国共青团员”或“民革会员”或“民盟盟员”或“民建会员”或“工农党党员”或“致公党党员”或“九三学社社员”或“台盟盟员”或“无党派民主人士”或“群众”

广东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广东残联

广东省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表 行政区划代码本户编号:本人编号: 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 户籍所在地:1广东省市 2非广东省填写省户籍性质:1农业 2 非农业★监护人信息姓名: 与残疾人的关系:1父母 2兄弟姐妹 3子女 4夫妻 5祖父母外祖父母 6其他亲属 7、非亲属残疾人本人或监护人联系电话:手机:其它电话: 残疾人本人或监护人通讯地址: 残疾类别(可多选):1视力残疾 2听力残疾 3言语残疾 4肢体残疾 5智力残疾 6精神残疾残疾等级:1一级 2二级 3三级 4四级 5未定级 二代残疾人证: 1有 2无生活能力:1完全自理 2部分自理 3不能自理 ★婚姻状况:1 未婚 2 已婚无子女 3 已婚有未成年子女 4 已婚有成年子女 5 离异 6 丧偶 个人特长:1音乐 2舞蹈 3美术 4书法 5体育 6文学 7保健按摩(可多选) 8外语 9 计算机 10家电修理 11法律 12摄影 13烹饪14种植养殖 15服装制作 16其它 17无特长 家庭情况家庭常住人口人家庭人口状况(可多选):1有老有残 2一户多残 3以上都不是本人年收入:元/年家庭年总收入:元/年家庭年总支出:元/年 住房情况 现住房面积:平方米现住房结构:1茅草土屋 2石砖屋3砖混结构4框架结构现住房是否为危房:1是 2否现住房类型:1 平房 2楼房无电梯 3楼房有电梯拥有及现住房屋情况(可多选):1自建房 2私租房 3公租房 4商品产权房 5借住亲属房 6其他住房 教育情况 文化程度:1未上过学不识字 2未上过学识字 3学前教育 4小学 5初中 6高中 7中职中专 8大专 9本科 10硕士及以上 ★在校就读学生的教育类型: 1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2普通学校特教班 3特教学校(院) 表号:粤残101表 制定机关: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批准机关:广东省统计局 批准文号:粤统制表字(2012)18号 有效期至:2013年6月 《中国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 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中国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4 4

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的比较与分析_田宝

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的比较与分析 田 宝*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北京,100089) 张 扬 (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秦皇岛,066000) 邱卓英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100068) 摘要 介绍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背景、过程和方法。运用文献法比较1987 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主要结果。发现与1987年全国第一次抽样调查相比,2006年我国残疾人口总量增加,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肢体残疾人数大幅增 加,而智力残疾人数有较大幅度下降。 关键词 残疾人 抽样调查 残疾率分类号 G760 1 背景 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以来,中国残疾人的状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为掌握全 国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地区分布、致残原因及康复、就业、教育、婚姻、家庭等新的实际状况,国务院批准于2006-200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经过两年多的充分准备,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2006年4月1日开始全面调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所有数据的时间界定为2006年4月1日0时。为了与国内同行交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有关信息,并回答同行关心的问题,我们结合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发布公报的内容,主要针对智力残疾全国抽样调查问题以系列文章进行探讨。 2 方法 2.1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 根据调查目的,本着既保证调查数据有广泛代表性,又适当控制规模的原则,采用分层、等距、概率比例、多阶段抽样的方法[1]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级为分总体,先按照分层原则和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省内各县、市、市辖区进行合理分层,对县、乡两级进行隐含分层,分层后编制抽样框。再进行三级抽样,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县、市、市辖区;被抽中的县(市、市辖区)抽取乡、镇、街道; 被抽中的乡(镇、街道)再抽取村民、居民委员会。在全国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13亿人口的范围内,抽出734个县(市、区),2980年乡(镇、街道),共5964年调查小区,平均每个调查小区420人左右。共调查了771797户,样本量为2526145人 [2] 。 2.2 调查内容及标准 此次调查涉及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肢体残疾和多重残疾等七类残疾。每类残疾的定义及标准见附件1、2、3、4、5、6、7(如果有文字上的出入,以中残联抽样办公布的 标准为准)[3] 。2.3 调查程序 由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和中国残联等16个部委、团体组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部署。本次调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调查准备阶段(2006年4月1日以前);现场调查阶段(2006年4月1日-5月底);数据汇总处理阶段(2006年6月-2007年12月)。调查准备阶段分为两个方面,首先组织专家对七类残疾的定义、标准及筛查诊断方法进行重新修订,然后分别于2004年冬和2005年春和夏进行三次预调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标准时间为2006年4月1日零时。 2.4 调查质量评价 调查质量的评价方法是,随机抽取99个调查小 *田宝,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智力残疾康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职业生涯与指导。E -mail :tianbao65@https://www.360docs.net/doc/cc2100538.html, 。 《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8期(总第86期) Chines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Monthly ) No .8,2007(Serial No .86)

【年度报告】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告

(年度报告)年度中国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报 告

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情况及小康进程 监测方案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残疾人情况也处于壹个快速变动的阶段。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残疾人情况的变化情况,2007年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中国残联、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残疾人情况监测工作的通知》(残联发[2007]13号),正式启动了年度监测工作。 2010年的监测是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和2007、2008、2009年度残疾人情况监测的拓展和延伸。2010年度残疾人情况监测于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734个县级样本中各抽取二个调查小区作为监测样本单位,共计1467个小区,应监测残疾人35785人,实际监测残疾人32645人,其中:成人31028人,儿童1617人;男性16974人,占52.0%,女性15671人,占48.0%,男女性别比为108.3;城市为11323人,占34.7%;农村为21322人,占65.3%。 监测主要内容包括残疾人的生存、发展和环境情况,涉及残疾人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社区服务、无障碍环境、法律服务等方面的情况及变化情况。 2010年度监测起止时间为2009年4月1日至2010年4月1日。 监测结果表明,2010年度残疾人生活情况得到较大改善,特别

是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和康复服务覆盖率明显提高,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达到57.4%,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壹年。这充分体现出各地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9]19号)的新成效,反映出各地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新变化。 本年度监测工作得到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支持。 壹、2010年度中国残疾人情况监测 (壹)残疾人家庭基本情况。 1.家庭户规模基本没有变化。 2010年度残疾人家庭户平均规模为3.33人,和上年度的3.37人相比变化不大。其中,残疾人家庭户规模为2人的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7.1%,3人户家庭比例为19.8%,4人户家庭比例为17.1%,5人户及之上家庭所占比例合计为24.4%,1人户残疾人家庭比例为11.6%。 2.适龄残疾人婚姻情况基本稳定。 监测结果表明适龄残疾人的于婚率为62.5%,离婚率为2.3%,婚姻情况呈现稳定态势(见表1)。

残疾人调查报告

残疾人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题目:“关注身边的残疾人”专题调研 系别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第一作者联系电话

“关注身边的残疾人”专题调研 摘要 本次调研内容包括:残疾人基本信息、残疾人结构现状、残疾人经济情况、残疾人康复、文化水平、就业、社会保障情况、持证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残疾人奔小康的步伐,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构建民心工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为进一步全面掌握我镇残疾人的收入状况,为今后开展残疾人扶贫议订帮扶措施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关键词:残疾人结构现状,残疾人经济情况,残疾人康复,就业,社会保障情况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在社科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自发成立了“德州学院大学生调研夏津小分队”。近年来,我党不断加强对残疾人的关注,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残疾人利益,不断投入大量基金对残疾人进行救助与治疗,社会上相关慈善团体或个人同样为慈善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中国助残事业可谓蒸蒸日上。为此,我们决定对残疾人生活生产现状就行调查研究,希望能为助残事业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 二、研究内容与过程 8月15日,我们一行三人来到**县,得到了副县长***的亲

切接待,得知我们的来意,杨县长表示支持和鼓励。她带我们到残联调取了相关资料,并参观了县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最后带我们走访了部分残疾人家庭。调查结果如下: (一)残疾人结构现状 相关资料显示全县435名残疾人,从残疾类别看,全县肢体残疾人居多,占残疾人总数的60%以上,多由车祸、工伤、出生缺陷引起;从年龄特征看,我区60岁以上的残疾人为152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4.9%,由此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残疾化程度居高不下,老年人残疾预防问题亟待解决;从户口性质看,全区农村残疾人365人,占残疾人总数的84%,因此发展残疾人事业,农村是重中之重。 (二)残疾人就业收入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其中已就业的残疾人271名,就业率为62.3%。其中:在岗的6人、个体和其它职业的11人,种植业207人、养殖业31人、加工业和其它16人,残疾人就业率低于当前社会平均就业率69.67%的水平。而且残疾人从事的多为种植业、养殖业、普通工种等低收入职业。经济困难急需解决的残疾人为235人,占残疾人总数的54%,我区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约为1100元/年,远远低于我区正常人均纯收入;急需解决康复问题的131人,占残疾人总数的30%;急需解决教育问题的21人,急需解决就业问题的44人。因此,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一、残疾人数及其比例 根据调查初步汇总,被调查户中有残疾人的家庭共142112户,确定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和多重残疾共161479人。其中,视力残疾23840人,听力残疾38370人,言语残疾2510人,肢体残疾48045人,智力残疾10844人,精神残疾11790人,多重残疾26080人。 根据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8296万人。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末全国人口数,推算出本次调查时点的我国总人口数为130948万人,据此得到2006年4月1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0%。 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比较,我国残疾人口总量增加,残疾人比例上升,残疾类别结构变动。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有,两次调查间人口增长与结构变动、社会与环境变化、残疾标准修订等,更深入的分析有待于在详细数据汇总和更全面的资料收集后进行。二、有残疾人的家庭户人口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其中有2个以上残疾人的家庭户876万户,占残疾人家庭户的12.43%。有残疾人的家庭户的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98%。有残疾人的家庭户户规模为3.51人。 二、有残疾人的家庭户人口全国有残疾人的家庭户共7050万户,占全国家庭户总户数的17.80%;其中有2个以上残疾人的家庭户876万户,占残疾人家庭户的12.43%。有残疾人的家庭户的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98%。有残疾人的家庭户户规模为3.51人。 三、残疾人口的性别构成全国残疾人口中,男性为4277万人,占51.55%;女性为4019万人,占 48.45%。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42。 四、残疾人口的年龄构成全国残疾人口中,0-14岁的残疾人口为387万人,占4.66%;15-59岁的人口为3493万人,占42.1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416万人,占53.2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755万人,占45.26%)。 五、残疾人口的城乡分布全国残疾人口中,城镇残疾人口为2071万人,占24.96%;农村残疾人口为6225万人,占75.04%。 六、残疾人口的残疾等级构成全国残疾人口中,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重度残疾人为2457万人,占 29.62%;残疾等级为三、四级的中度和轻度残疾人为5839万人,占70.38%。 七、残疾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全国残疾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残疾人为9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残疾人为406万人,初中程度的残疾人为1248万人,小学程度的残疾人为2642万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政策

鄭功成教授文章 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現狀及發展思路 鄭功成 本文主要根據2006年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並結合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旨在客觀地揭示中國殘疾人的社會保障現狀及其原因,並為建立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一、社會保障缺失:殘疾人群體的現狀 殘疾人是一個由於身體殘缺與功能障礙而有著特殊困難的社會群體。在國際上,重視殘疾人社會保障不僅構成了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內容,更被視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與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當中國經濟經過近三十年來的持續高速增長並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後,在國家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大背景下,重視殘疾人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便很自然地構成了衡量社會公正與文明進步程度的基本指標。因此,發展殘疾人事業是中國時代發展與文明進步的客觀要求,而努力為殘疾人構建一個健全的社會保障網無疑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根據2006年的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可以發現一個無法回避的客觀事實,這就是殘疾人社會保障的缺失。 第一,殘疾人群體規模龐大,結構複雜,對社會保障的需求巨大。根據調查資料,我國現有各類殘疾人達829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34%,有殘疾人口的家庭戶達7050萬戶,涉及到的家庭人口達2.6億人。在殘疾人口中,按照殘疾類型劃分,肢體殘疾、聽力殘疾、多重殘疾、視力殘疾為前四位,其中:肢體殘疾者2412萬人,占29.07%;

鄭功成教授文章 聽力殘疾者2004萬人,占24.16%;多重殘疾者1352萬人,占16.30%;視力殘疾者1233萬人,占14.86%;精神殘疾者614萬人,占7.40%;智力殘疾者554萬人,占6.68%;言語殘疾者127萬人,占1.53%。按照年齡劃分,60歲及以上年齡的殘疾者占一半以上,其中:0-14歲的殘疾人為387萬人,占4.66%;15-59歲的殘疾人3493萬人,占42.10%;60歲及以上的殘疾人4416萬人,占53.24%,其中65歲及以上的高齡殘疾人為3755萬人,占45.26%。按照地域劃分,主要分佈在農村,其中:城鎮殘疾人2071萬人,占24.96%;農村殘疾人6225萬人,占75.04%;如果再根據抽樣調查資料做地區分佈分析,還可以發現呈現出西高東低的格局,東部地區平均殘疾率為6.11%,中部地區的殘疾率為6.46%,西部地區的殘疾率為6.67%。按照性別劃分,男性殘疾人為4277萬人,占51.55%;女性殘疾人為4019萬人,占48.45%。按照受教育程度劃分,15歲及以上的殘疾人文盲人口(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3591萬人,文盲率高達43.29%。按照殘疾等級劃分,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重度殘疾人為2457萬,占29.62%;殘疾等級為三、四級的中度與輕度殘疾人為5839萬人,占70.38%。由此可見,我國殘疾人不僅規模龐大、結構複雜,而且老年人居多、農村居多、文盲多、重度殘疾人多,這些特點恰恰客觀地反映了殘疾人群體對社會保障的巨大需求。如果沒有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殘疾人及與其相關的家庭成員,絕大多數會陷入困難或者生活品質嚴重降低的狀態。 第二,殘疾人家庭收入偏低,殘疾人群體中貧困問題突出,迫切需要通過社會保障制度等加以緩解。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表明,全國有殘疾人的家庭戶2005年人均全部收入在城鎮為4864元、農村為2260元,而當年全國城鎮人均收入水準為11321元,農村為4631元,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不足全國人均水準的一半。在所

对残疾人观念的调查报告

对残疾人观念的调查报告 摘要:本次调查在我国残疾人数目众多的背景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人们 对残疾人的观念进行了综合性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人们总体上对残疾人抱有 理性和包容的态度,但是由于缺乏特殊教育知识以及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刻板印象, 导致人们对残疾人的观念存在误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尝试提出了相关建 议。 关键词:残疾人观念调查 一、调查背景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残疾人总数为8500多万人。其中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386万人。这庞大的残疾人群体,理应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然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残疾人的观念又是如何呢?著名的残疾人作家、福利事业家海伦·凯勒曾经说过:最使盲人感到重压的并不是目盲本身,而是明眼人对他们的态度。诚然,如果人们对残疾人抱以歧视的态度,那这种态度将直接影响残疾人的成长与社会生活,同时也无形地压抑着残疾人自强、自立与社会参与意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扶弱、济困、助残的传统美德。《周礼》中有“慈幼、养老、 赈穷、恤贫、宽疾、安富”的思想。儒家思想主张“使老有所终,壮 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孟子提出“仁爱”,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观点。这些都是我国古代残疾人观的宝贵思想财富。但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残疾扔被看成是“天意”,是“前世作孽”的“因果报应”,残疾人往往被视为“废人”,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在这种观念统治下,广大残疾人备受压迫和歧视,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尽管历朝、历 代都曾有过某些救助残疾人的举善,但这些并非是社会的主流。新中国建立,苦难深重的残疾人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救,开始走向新生活。社会对残疾人的认识也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开始得到承认和尊重。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残疾人主要被视为同情和照顾的对象,平等参与社会的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残疾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残疾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非残疾人士填写) 1、你的性别是() A、男 B、女 2、你的年龄是() A、18岁以下 B、18—28岁 C、28—38岁 D、38—48岁、 E 48岁以上 )3、世界残疾日是( D、不知道日 C、9月23日 A、5月6日 B、12月3 ) 4、你对我国残疾人保护法了解吗?( 、不了解 C、比较深入的了解 B、较少了解 A )5、你身边残疾人受教育程度( C、高中或中专 D、大专 E、大专以上 A、文盲B、小学 6、你身边残疾人住房情况() C 、无房 A、有住房B、危房) 7、你所了解的我国大多数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A、无依无靠,温饱不济 、有最起码的生活保障B C没有很好的职业生活不稳定 D、有很好的工作,自力更生 ) 8、你认为残疾人家庭生活困难的原因?(、无固定生活来源 B、身体残疾医疗费用多 C、其他 A )、你愿意与残疾人接触吗?(9 、愿意A B、不愿意,他们往往伴随着一些毛病1 / 10 C、不愿意,怕小孩学坏 D、不愿意觉得没必要接触 E、无所谓 10、你是否愿意参加残疾人志愿服务() A、时间允许就参加 B、如果做得不太累就参加 C、没兴趣就参加 11、你周围的人参加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如何?() A、热情很高 B、一般 C、根本不关注 12、你觉得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A、最起码的生活保障 B、被人理解不受歧视 C、接受教育有份工作 D、参与社会生活和公众文化活动 E、健全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 13、你认为社会上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严重吗?() A、严重 B、不太严重、大部分还是尊重他们的 C、不严重 D、 没感受)14、你认为社会对残疾人的优待也会对残疾人造成伤害吗?( 、不、他们生活不便,应该接受帮助 D A、一定会 B、多少有一点 C 清楚 15、你身边为了方便残疾人生活的设施多吗?() D 、一般 A、很多 B C、较少、没有 16、你认为有必要给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吗?

残疾人社会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残疾人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中国残疾人调查报告 中国残疾人调查报告 一.残疾人的生活现状。 目前中国残疾人的生存发展状况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一是因为我国残疾人人数众多,有8300万,而且70%以上的残疾人都生活在农村,很多人生活还非常贫困。二是由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一些残疾人应该得到的保障还没有得到。残疾人生存发展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公共服务不足、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以及特教学校建设的力度不够,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稀缺,就导致一大部分能完成基本体力劳动残疾人无法从家里走出来,未实现交通的、信息的无障碍。人道主义思想不够浓厚,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够积极主动地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二.残疾人贫困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残疾人工作的力

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市残疾人生活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有部分残疾人由于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社会竞争力不强,抵抗风险能力弱,因残因病返贫比例仍然大,我国部分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仍然处在低水平,扶残助残任务仍相当艰巨。 据调查,我国残疾人贫困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再加上有的处于贫困山区,信息不灵,交通不便,生产、生活受到极大限制;二是劳动能力差,只能从事简单的生产劳动,缺少技能,就业竞争力较弱;三是由于意外残疾或因病致残,再次返贫(如,某镇炭窑村肢残疾人张龙义,因车祸致残,不能劳动,又身患脑血栓,常年吃药,一家三口人家庭收仅有3200元,家庭处于贫困状态);四是社会助残仍有差距,由于大部分处于贫困乡镇经济发展不快,残疾人较多,资金不充足,政策落实难以到位。 三.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的建议及对策。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 目前,我国农村残疾人基层组织基本建立,特别是20XX 年,各市、县两级配备了一部分乡村的残疾人专职委员,这些村基本上是残疾人工作有人管,但还有极少部分村既没配备委员,也没有残疾人工作机构,因此要加大力度解决好村残协建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了组织机构,残疾人工作才能有人干、有人管。

2021年残疾人调研报告4篇

残疾人调研报告4篇 为了准确掌握我市贫困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市残联于xxxx 年xx月xx日至xx日在全市由各县(市)、区残联 ___,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对贫困残疾人逐户、逐人进行调研摸底登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残疾人基本情况 1、残疾人数量11.3万人,占全市人口比例4.01% 2、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城镇以市民政局确定低保线以下为城镇贫困户和贫困人口。 3、低保标准人均农村25元/月、城镇人均65元/月。 4、贫困残疾人3.6万人,可扶持残疾人2.16万人。 5、贫困残疾人城乡未享受低保人数17624人。 6、贫困残疾人危房、险房和无房户5202户。

7、肢残贫困残疾人需要解决代步车的2670人,家中没有彩电的___70户。 8、贫困残疾人患病拖着看不起病比较普遍。 9、贫困残疾人子女上学费用主要靠 ___减免和社会救助助学,衣服、用具、家电多数靠亲朋好友换代废弃不用的,大部分家庭的贫困残疾人都在初中以下学历。 10、近年贫困残疾人家庭绝对数在增加。 从近年低保中残疾人在年报表中的数量比例变化可看出,如xx县xxxx年残疾人占低保总数的30%,xxxx年末这个比例上升到40%多,3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经过多年的扶贫,残疾人家庭脱贫后又返贫的比例也较大,相对贫困数在扩大,有60%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扶贫手段无法脱离困境,但享受低保又受指标限制。 二、贫困原因 1、孤寡和一户多残占低保户的约1/3;

2、因残疾而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子女也困难, ___力照顾高龄化的残疾老人; 3、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特别是残疾而且还有疾病占比例也较大; 4、企业转型下岗失业、及取缔残疾人机动三轮车营运,车主未有合适就业机会,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工资标准偏低等。 三、已采取措施和办法 1、已初步建立了城乡实施最低保障制度,在城镇几次提高低保标准,对重度残疾人提高10%标准享受,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2、城里职工实行医疗保险,农村一些地区开展了初级养老保险;xx县、xx县农村试行了合作医疗保险,贫困残疾人受益较大。 3、全市实施了5年的残疾人"十项爱心工程",以及开展的"光明行动"、"公益金资助贫困残疾人建房",在省里争取了百万元的残疾人专项扶贫资金,市里在棚户区改造,取暖费补贴都对残疾人给予了关怀和照顾。

(人力资源知识)202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

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年报报表制度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08年度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目录 一、总说明 (2) 二、报表目录 (3) 三、调查表样 (一)康复—社区康复表 (4) (二)康复—视力残疾康复表 (5) (三)康复—听力语言残疾康复表 (6) (四)康复—精神病防治康复与孤独症儿童康复表 (8) (五)康复—肢体残疾康复表 (10) (六)康复—智力残疾康复表 (12) (七)康复—辅助器具供应服务表 (14) (八)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一)表 (15) (九)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二)表 (16) (十)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三)表 (17) (十一)教育—高中阶段表 (20) (十二)教育—高等教育表 (22) (十三)教育—职业培训表 (24) (十四)就业—城镇及农村残疾人就业状况表 (25) (十五)就业—就业服务机构、职业培训与城镇登记失业表 (26) (十六)就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表 (27) (十七)就业—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情况 (28) (十八)残疾人社会保障表 (29) (十九)扶贫表 (30) (二十)专门协会表 (32) (二十一)盲人按摩表 (33) (二十二)宣传文化表 (34) (二十三)体育表 (36) (二十四)维权表 (37) (二十五)维权-信访情况表 (45) (二十六)组织建设表 (55) (二十七)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表 (63)

广东省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表

广东省残疾人基本情况调查表 本户编号: 本人编号: 表 号:粤残101表 制定机关: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批准机关:广东省统计局 批准文号:粤统制表字(2012)18号 有效期至:2013年6月

本表部分请文字或阿拉伯数字填入,其他有标准答案的请在选择的序号上圈填,例:选择1时圈填标识为①除标注“★”号的项目外,其余均为必填项目,不可为空。

被调查残疾人签名:或监护人签名:调查员签名:时间: 填写说明: 一、填写方法: 本表由调查员根据申报人的回答,如实填写。 本表的填写方法有两种:没有标准答案的填写栏目,用文字或阿拉伯数字据实填写;有标准答案的选择性栏目,根据实际情况圈填,例如选择1时将序号1圈填为①。选择性项目中无特别标注可多选的均为单项选择。单项选择仅只可以选择一项,多项选择可以选择一项以上。 本表中除标注有“★”号的项目外,其余项目均为必填项目,不可为空。 在有“★”标注项目中,监护人信息栏目信息采集对象为未成年人、智力、精神残疾等无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残疾人。婚姻状况信息采集为16岁以上残疾人。在校就读学生教育类型项目信息的采集对象为目前正在各种学校就读的在校生。就业状况项目信息的采集对象为16岁以上填报。 二、指标解释 1、行政区划代码请查询区划代码表。 2、本户编号按所在区划的调查户从1开始顺序登记,同一户中有多 个残疾人的,户编号必须保持一致。 3、本人编号按本户中残疾人个数从1开始的顺序编号。 4、姓名、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户籍性质均按身份证信息填列, 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一定要保持一致,完整准确,不可使用简化字或者同音字,否则无法验证和提取公安部人口库以及第二代残疾人证库中的相关数

残疾人情况调查篇

残疾人数量及生活 安徽省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1987年4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进行有史以来首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我省根据民政部等10部委《关于在全国开展残疾人抽样调查》通知要求,成立由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基余为组长,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张汶祥、民政厅副厅长吴泰康、卫生厅副厅长武从祥、省统计局副总统计师黄立山为副组长,民政厅等9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省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原民政厅办公室主任李振甫任主任。全国样本设计会议确定,我省这次抽样调查样本量为6万人。按照分层、等距、整群的抽样方法,分淮北平原等7个层。随机抽中我省临泉等16个县(市、区)为调查县,67个乡(镇),130个村(居委会)为调查整群,每个整群平均460人。全省调查登记13604户,60157人,调查总人数占全省总人口数的1.15‰,确定五类残疾和综合残疾的276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59%。历时两年多的抽样调查,根据其定性率和1986年底全省人口总数推算:我省五类单纯残疾和综合残疾的总人数约为239万人。其中,听力语言残疾约78万人,智力残疾约48万人,视力残疾约43万人,肢体残疾约27万人,精神残疾约7万人,综合残疾约36万人。同时,调查还对残疾人的性别、年龄结构、婚

姻、劳动力状况等进行统计和分类。这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为政府和各部门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为我省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安徽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2004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通知》(国办发…2004?73号),决定于2006—200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这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调查准备阶段,从2005年4月到2006年3月底;第二阶段是现场调查阶段,从2006年4月1日到5月底;第三阶段是数据处理汇总和总结表彰阶段,从2006年7月到2007年12月底。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全省各级残疾人抽样调查机构组织广大调查工作人员,先是完成了调查准备阶段和现场调查阶段的任务,之后又进行快速汇总、事后质量核查、调查表格资料验收与编码、数据录入、净化、汇总、数据处理开发利用、残疾人数据库建立等工作。 这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从全省17个市中抽取31个县(市、区)、124个乡(镇、街道)、248个村(居委会),共248个调查小区,平均每个调查小区430人左右。自2006年4月1日至2006年5月31日,全省31个调查队、496名调查员、248名各科医生、31名统计员和2480名陪调员逐

残疾人需求调查问卷1

问卷编号: 中南路街道残疾人需求调查问卷 尊敬的朋友: 您好!我们是中南路街道的残障社工,在阳光家园服务近两年了。为了更好的向广大残疾朋友提供社工服务,本次调查采取不记名形式,向大家了解中南路街31个小区内的残疾人社会生活及社会需求状况。 对于在问卷中涉及的个人信息,我们将为您保密并保证这些信息只用于统计。感谢您的合作,谢谢! 中南路街阳光家园社工站 2014年 11月 填写说明: ①请在适合自己情况的答案上画“√”或在“”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②若注明“可多选”的,属多项选择。 所在小区: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 3.您的家庭人口数 4.您觉得您与家人的关系如何() A.很融洽 B.比较融洽 C.一般 D.有点隔阂 E.很少与他人接触 5.您的受教育程度() A.大学及以上 B.高中或中专 C.初中 D.小学 E.没上过学 6.您目前的婚姻状况() A.未婚 B.已婚 C.离异 D.丧偶 E.其它 7.您目前的住房状况是() A.自有住房 B.租房 C.其它 8.您所参加的医疗保障形式是() A.享受城镇职工基本五险 B.得到医疗、康复救助 C.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D.重度残疾人低保 E.费用全部自理 F.其它 9.您目前的职业状况()

A.企业单位设置的残疾人岗位工作 B.失业或待业 C.公益性岗位 D.打零工 E.个体户 F.已退休 G.其它 9.您的主要生活来源[可多选]() A.工资性收入 B.家庭经营收入 C.低保 D.家庭供养 E.不定期社会救助 F.其它____________ 10.您的月收入是_______元,家庭人均月收入是______元。 (请将适宜的选项数字填在横在线) A.0-500元 B.501-1000元 C.1001-1500元 D.1501-2000元 E.2001元以上 11.以下几项家庭支出请按从多到少排序____________ A.食品支出费用 B.衣着及日用品支出费用 C. 缴纳社会保障费用 D.医疗费用 E.住房支出费用 F.教育性支出 G.其它_______ 12.导致您残疾的原因是() A.遗传或先天 B.疾病 C.工伤 D.意外 E.原因不明 F.其它________ 13.您残疾的类别() A.视力残疾 B.听力残疾 C.言语残疾 D.智力残疾 E.肢体残疾 F.精神残疾 G.多重残疾 14.您的残疾等级是()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5.您目前生活自理能力如何() A.完全自理 B.需他人部分帮助 C.完全依赖他人帮助 16.您现在的生活主要由谁照料() A.配偶 B.父母亲 C.兄弟姐妹 D.亲戚 E.保姆 F.自理 G.其它 ___ 17.您一般康复治疗的方式有哪些[可多选]() A.住院康复 B.家庭康复 C.小区康复 D.康复机构 E.定期体检 F.无 18.在下列康复需求中,按顺序列出您认为最需要的前三位元,第一位_____; 第二位_____;第三位_____。 A.身体功能恢复训练指导 B.辅助器具配发 C.康复知识宣传 D.心理辅导 E.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F.家庭无障碍改造 G.其它________ 19.在下列社会保障中,按顺序列出您认为最需要的前三位元,第一位_____; 第二位_____;第三位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