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
从“虎妞”看老舍笔下的泼妇形象的开题报告

从“虎妞”看老舍笔下的泼妇形象的开题报告老舍是中国著名的现代文学作家,他笔下的泼妇形象一直是其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
其中,最代表性的一位就是《骆驼祥子》中的“虎妞”。
作为一位经历过很多困难的女性,她的形象既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又呈现出深刻的社会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对“虎妞”形象进行分析,探讨老舍对泼妇形象的刻画。
一、“虎妞”形象的基本特点“虎妞”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她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 暴躁易怒。
虎妞因为曾经受到过多种磨难,在性格上表现出了一种暴躁,易怒的情绪。
她持有一个极为强烈的自我,并且非常不喜欢被别人指挥或是决定自己的事情。
2. 自卑心理强烈。
虽然虎妞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强势,但是其实质是因为内心深处有着极为强烈的自卑心理,她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赞扬。
3. 爱憎分明。
虎妞对个人喜好和厌恶都非常强烈,她会在自己心目中把那些喜欢的人或物体制成高峰,并将那些讨厌的人或物体制成低谷。
二、老舍的泼妇形象刻画在老舍笔下,泼妇被描绘成一种独特的人物形象。
尤其是虎妞这个角色,是老舍在泼妇形象刻画上的集大成者。
他通过深入刻画虎妞的形象,表现出泼妇这一群体的一个特点:她们都是在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过程中受尽苦难的女性,她们表现出来的个性和情绪也是这种苦难所形成的。
三、老舍对泼妇形象的态度老舍在笔下塑造泼妇形象的过程中,既表现出对这一群体的同情和关爱,也表达了对于传统家庭中孕育出来的这种女性形象的批判。
他希望通过刻画出这种形象,唤起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泼妇形象的解构,释放这种女性在传统文化中所受到的束缚,为她们争取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四、结论通过对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中“虎妞”这一形象的分析,不难发现,对于打破女性千百年来的性别定位,老舍抱有不同于以往文学界的视角,斥责了以往文学界将泼妇们形容为卑贱、下贱并贬低她们的行为,在影响了读者群体的观念的同时也显露出文学界的弱势和落后,老舍则通过描绘泼妇们坚韧、智慧的一面来传递他的情感,也启示了读者关于阶级、性别平等的思考。
老舍笔下的人物形象

老舍笔下的人物形象
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之一,他笔下的人物形象丰满多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生动的形象。
下面是几个老舍笔下的典型人物形象:
1. 饶漱石:《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市井小人物。
他有着坚韧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为了摆脱贫穷和奴性,他不断奋斗努力,但最终却被社会现实所击败。
2. 范小钗:《茶馆》中的女主角,是一个身世坎坷的妓女。
她聪明、机智,并且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她在茶馆中与各色人等斗智斗勇,尽可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3. 雷雨:《雷雨》中的女主角,是一个既美丽又聪明的女性。
她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最终却受到了家庭和社会道德的压迫,导致悲剧的发生。
4. 莫文蔚:《我这一辈子》中的女主角,是一个身份复杂的女性。
她有着艳丽的外表和聪明的头脑,但她的一生却受到了男性的掌控和利用,最终导致了她的悲惨结局。
老舍笔下的人物形象鲜明而丰富,他们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人生经历,通过他们的故事,老舍展现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不公平现象。
老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观念探究

老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观念探究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涉及了广泛的题材和人物,其中女性形象和性别观念成为了他作品中一个重要的探索主题。
本文将以老舍作品中的几位女性角色为例,探讨他对女性形象及性别观念的揭示与思考。
一、女性在封建社会的压抑在老舍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压抑和束缚的关注。
例如,在《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姐姐阿福生活在贫苦的底层社会中,她被迫嫁给了一个有钱人,对她来说婚姻只是一种经济交易,而根本没有考虑到她的感受和自由。
这种女性被动地为传统观念所左右的形象在老舍的作品中屡见不鲜,他通过这种叙述方式向读者传达了他对女性困境的关切。
二、女性在现代社会的挣扎除了揭示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压抑,老舍的作品也探讨了现代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各种挣扎。
在《茶馆》中,老舍通过不同阶层的女性人物如老板娘、服务员、女学生等,呈现了不同背景的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
这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多样而丰富,展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各种角色和面临的困境,反映了老舍对性别平等的思考。
三、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在老舍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独立自主、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
这些女性角色不受传统观念束缚,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自由。
比如,在《骆驼祥子》中,白毛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她是一个自立、独立思考的女性,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尊严。
这种女性形象的出现展示了老舍对于性别观念的挑战和思考。
四、性别观念的转变与反思通过老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性别观念的转变与反思。
老舍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是女性形象的强化和男性形象的削弱,通过这种手法,他试图消弭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展示男女平等的价值观。
他关注女性的独立意识和对自由的追求,并呼吁社会对女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尊重。
总结起来,老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观念探究是对传统观念的质疑和反思。
他通过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和现代社会中女性的压抑和挣扎,同时也呈现了独立自主和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
骆驼祥子女性形象分析论文600

骆驼祥子女性形象分析论文600《骆驼祥子女性形象分析论文600》篇一在老舍的《骆驼祥子》中,那些女性形象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那个时代的种种问题。
虎妞,那可真是个厉害的主儿。
她长得五大三粗的,就像个男人婆似的。
我觉得她就像一个长满刺的仙人掌,外表看着扎人,可内心也有自己的柔软之处。
她一心想嫁给祥子,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段,这让很多人觉得她太霸道、太有心机。
但也许在她的世界里,她只是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她在那个父权的家庭里,也算是在努力挣扎吧。
我记得有个场景,虎妞在和祥子的相处中,她虽然说话总是粗声粗气的,但也有给祥子做好吃的时候,那时候她看起来就像个普通的小媳妇,满心都是自己的男人。
可是祥子呢,总是对她有点怕怕的。
虎妞对祥子的爱,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占有欲。
她觉得自己好不容易看上的人,就一定要抓在手里。
这就像是小孩子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非要得到不可。
小福子呢,她就像一朵被暴风雨摧残的小花。
她善良、温柔,可是命运却对她特别不公平。
她的家庭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把她所有的希望都吸走了。
她为了家庭,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身体。
我想,她在做那些事情的时候,内心肯定是痛苦万分的。
她和祥子之间有一种微妙的感情,那是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小福子站在那破旧的房子前,眼神里满是绝望,那画面就像一幅黑暗的油画。
她最后选择自杀,也许是对这个世界彻底失望了吧。
她的死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了祥子的心上,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社会底层女性的悲哀。
在这个故事里,这些女性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她们的命运就像风中的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骆驼祥子女性形象分析论文600》篇二《骆驼祥子》中的女性形象啊,真的是特别值得琢磨。
先说说虎妞吧。
哎呀,这虎妞可真是个独特的存在。
有人说她是个“女魔头”,专欺负祥子。
可我觉得吧,她也挺可怜的。
她生活在一个传统的封建家庭里,她爹刘四爷那可是个厉害角色,就像个封建大魔王一样,虎妞在他的阴影下,也只能想办法为自己谋点出路。
老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观念探究

老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观念探究咱来说说老舍作品里的那些女性形象和其中体现的性别观念。
不知道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坐在窗前,翻开一本老舍的书,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世界。
我记得有一次,我就是这样沉浸在老舍先生的文字里,偶然间就被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深深吸引住了。
老舍先生笔下的女性,那真是形形色色。
就像《骆驼祥子》里的虎妞,她泼辣、大胆,一点儿也不像传统女性那般温顺。
她长得虎头虎脑,性格也像个男人似的豪爽。
为了得到祥子,那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她不管别人怎么看,一心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虎妞的形象,让人又爱又恨。
爱她的那份直率和勇敢,恨她的蛮横和霸道。
还有《四世同堂》里的韵梅,她就是典型的传统中国女性。
勤劳、善良、隐忍,家里的大小事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哪怕是在艰难的岁月里,她也默默承受着一切,用自己的坚韧为家庭撑起一片天。
她没有太多的文化,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想法,只是一心一意地照顾着家人。
再看《月牙儿》里的女主,她身世悲惨,为了生存,在社会的底层苦苦挣扎。
她想要保持自己的清白和尊严,可现实却一次次把她逼到绝境。
她的无奈和绝望,让人忍不住为她落泪。
老舍先生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展现出了当时社会中复杂的性别观念。
在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往往不由自己掌控。
像虎妞,她的大胆和自主,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其实是一种挑战传统的表现。
但即便她如此强势,最终也没能逃脱悲剧的命运。
这反映出,在男权社会里,女性想要突破束缚,是多么的艰难。
而韵梅这样的传统女性,虽然她们的付出和忍耐被视为美德,但这背后也反映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从属地位。
她们默默地奉献,却很少能真正为自己而活。
《月牙儿》里的女主则更让人心疼,她想要独立自主,却没有机会和条件。
这揭示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女性想要追求平等和自由,面临着重重困难。
回过头来想想,咱们如今的社会,女性的地位和机会那可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女性能读书、工作,能追求自己的梦想,能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浅析

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浅析作者:涂登宏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1期作为中国现代文化人,老舍构建现代化人格的契机和价值尺度最初来自西方文化。
以西方女性为参照系,更映衬出中国女性在现代文明中的困境。
“五四”以来的新思想固然给女性争取独立人格带来了新的转机,但几千年强加在妇女身上的桎梏不可能在一个早晨拆除殆尽。
老舍敏锐地感到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落差,二十世纪的新思潮在中国女性身上出现了异化。
老舍深感现代文明的重压,在深刻的文化反思中体现出复归传统美德的意向。
老舍的女性观与其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感受有关系。
老舍的成长过程几乎是全部在被传统女性所包围的氛围中。
老舍父亲牺牲在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中,母爱的呵护让老舍终生难忘。
母亲的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他。
除母亲的影响外,懂事、纯朴、勤俭的姐姐们也给了老舍深刻的印象。
母亲和姐姐们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个性在老舍头脑中形成了传统女性完美的形象,这直接反映在老舍的文学创作中,反映在他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刻画上。
在老舍的笔下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女性形象,有传统女性的委婉和顺,有知识女性的知书达礼,也有悍妇形象的泼辣无理。
一、老舍的女性观老舍对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解剖,他认为,男女平等、女性在时代大潮里走向社会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真正的妇女解放,既取决于妇女自身的觉醒,也取决于社会制度的改革。
老舍希望新的观念能改变女性的命运,但是对广大中下层女性来说,传统的文化基因还顽固地存在于她们的血液中,新思潮的涌来使她们感到茫然和束手无策,甚至诚惶诚恐乃至误入歧途。
老舍的小说让我们感到作家对女性无法保存原有的传统美德的痛心,她们缺乏独立和自主意识。
二、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1、传统的贤妻良母式的女性在《四世同堂》中,老舍成功塑造了韵梅这样一位符合传统要求的贤妻良母式的女性形象。
韵梅是个典型的“新时代的旧派女人”,她没有享受到自由恋爱。
她从丈夫瑞宣那里没有获得心心相印的爱情。
尽管如此,韵梅还是对整个家庭奉献出了无私的爱和宽容。
毕业论文——论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论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作为一位平民作家,他的小说以表现市民阶级著称,这些作品通过使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表现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对旧社会的女性给予了深刻的同情和关注。
这些女性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也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性格特点,如大赤包,虎妞等是典型的泼妇的女性形象,韵梅、小福子等是温厚善良的女性形象,龙凤、宋凤贞等则是具有进步思想的新女性形象。
老舍在对这些女性形象进行塑造的时候,渗透了对善良女性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泼妇的厌恶之情,表明了老舍先生基本的女性观。
本文将对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作细致分析,然后探究他笔下女性形象创作成功的深层次原因,并思考其笔下的女性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老舍;小说;女性形象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Lao, as a civilian writer, his novel class citizens known to exhibit these works by using a realistic approach to the performance image of colorful characters, especially the old society gives women a deep sympathy and these women's environment is not the same but with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a Chibao, Hu niu is a typical virago women image, there are, of course, have a good role, such as YunMei ,Xiao Fuzi,in addition has the advanced thinking of new youth women such as Longfeng, Song Lao She's on the female image shaping,penetrated to good female admiration and disgust, that Mr. Lao basic view of article will make detailed analysis on female images in his novels, and then explore the deep reason behind the success of the women image in his creation, his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female image of the literary significance.Key words: female images; Traditional; Lao she目录绪论 (1)一、老舍小说中女性形象分类 (1)(一)悍妇形象 (1)(二)贤淑女性形象 (4)(三)知识女性形象 (6)二、老舍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创作动因 (7)(一)独特的生活经历带来的影响 (7)(二)伤痛的情感体验带来的影响 (8)三、老舍小说女性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9)(一)丰富了中国现代女性形象的画廊 (9)(二)扩展了现当代作家进行女性塑造的视角 (9)结语 (10)参考文献 (11)论老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绪论老舍作为著名文学家,其作品对女性命运给予了深切关注,很多女性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老舍小说中的市民女性形象

老舍小说中的市民女性形象在老舍40余年的小说创作生涯中,市民女性始终是他的关注对象之一,“我为什么这样关心妇女呢?理由很简单:在旧社会里,人民普遍受着种种压迫,而妇女所受的压迫更甚于男人。
”基于这种朴素的意识,他着力刻画了形形色色的旧时代市民女性的形象,再现了京华烟云笼罩下的女性世界。
在老舍的小说里“贤妻良母”式的市民家庭女性写得最为光彩照人。
例如《四世同堂》中的韵梅“长得不难看,中等身材,圆脸,两只又大又水灵的眼睛。
她走路,说话,吃饭,作事,都是快的,可是快得并不发慌。
……她是天生的好脾气。
”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着我们的家园、灾难弥漫大地时,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女性默默地操持着全家的生计。
“因为她心中装满了家长里短,她才死心塌地的为一家大小操劳,把操持家务视成无可卸脱的责任。
这样,在国难中,她才帮助他保持住一家的清白。
”“她也是一种战士”,“是中国历史上好的女性的化身。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作者之所以特别倾情这些女性是与他个人的经历分不开的。
老舍幼年丧父,是母亲和姐姐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从母亲与姐姐身上,他继承了刚强和务实,也得到了温暖与期望,更体会到她们的痛苦和不幸。
这些刻骨铭心的早年记忆给老舍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真切而丰富的资源。
老舍还以极大的同情塑造了城市最底层妇女的形象。
出身于旧北京大杂院的作者,自小便目睹了无数底层妇女的不幸;在他的小说里,这些女性的悲惨命运被表现得令人不寒而栗。
作者将强烈的同情融入对人物的刻画中,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了富有特色并极具影响的底层市民女性形象。
老舍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不仅把目光较多地投向自己熟悉的城市底层社会,同时也注重暴露上流社会的罪恶,勾画出了一批有个性的女性压迫者的形象。
《四世同堂》里的大赤包、《文博士》中的杨老太太、《善人》中的穆风贞等便是这类压迫者的代表。
这些丑类虽面目各异,但在欺侮底层百姓的残暴狠毒、聚敛财富的不择手段上较之男性剥削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
摘要老舍一生创下许多巨作,其中女性形象的富含比挺高。
各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她们的形象就是当时社会众多女性的缩影。
虽说五四之后思想解放,但老舍笔下的女性多为封建思想所蚕食,她们的命运都是悲苦,不禁让人生发怜悯之情。
关键词老舍小说女性形象命运悲苦
女性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在男性社会里遭受歧视、受压制,卑于人的贬抑否定。
尽管20世纪30年代思想解放已是大流,但传统的儒家封建思想始终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女性的地位依然卑微。
小说中的女性有的被传统封建思想荼毒太久,竟甘于压迫,处于现状,毫不反抗。
有的却是为了传统的“百善孝为先”出卖自己的肉体,让自己生存于水深火热之中。
有的怯于封建思想的淫威,不敢说话,不敢阻止“不入流”的事。
正如“妇人,不过是伏人罢了;夫人,不过是扶人罢了;人就是第三者是他人,所以妇人是伏于他人的;夫人是扶助他人的,
自己没有独立性。
”①老舍小说中试图向塑造一些新生女性,可是他眼中那个时代的新生女性竟是畸形的,更为世人不容忍。
一、无依风尘女——她们本身也是受害者
在众多人的眼中,妓女就是风尘青楼的“妖姬荡妇”,就应该遭人唾骂、侮辱。
即使是留恋于花街酒巷的男人,也会认为她们卑贱,就应该受到蹂躏,然后甩下钱鄙视两眼之后无情走掉。
可是老舍却给这些卑微可怜的女性一个做妓女的理由。
《月牙儿》中的“我”是一个暗娼,并且步了母亲的后尘。
母亲本是为了养活“我”而被迫去做了暗娼,年少的“我”很恨母亲,很害怕妈妈害怕回家。
“那个挣钱的方法叫我哆嗦”,可是经被诱骗失身,没钱吃饭时,她却说“女人挣钱就这么着,没第二条路”“可是若真挣不上饭吃,女人得承认自己是女人,得卖肉!”。
《微神》中的“她”,是一个美丽、纯洁、羞涩的小姑娘,可是家道中落,给父亲买烟吃让她“失去了十七八岁时的天真与活泼”竟说出“为满足肉体,还得利用肉体,身体是现成的本钱。
凡给我钱的便买去我点筋肉的笑”这样的话。
最后的她为了初恋那朵美丽的青春之花堕胎死掉了。
还有《骆驼祥子》中的小福子,为了弟弟不再挨饿受冻,她只能出卖肉体,终悲凄的离去。
她们的身体已被污染,但她们的心灵却是纯洁的。
未开化女性的生存能力是很弱的,她们的经济权是个问题,经济上得依赖男人。
她们靠自己是没办法在社会上清清白白的生活下去,有的更是受到这个男权社会的排挤,最终悲惨的离开人世。
二、悲凄封建女——她们安于被压迫的社会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男权统治中女性一直处于次性地位,被剥夺、遭奴役、受侵
害,是一个被迫沉默的弱势群体。
”②妇女只是一件尤物,可以随便买卖,赠送。
一个家庭中,妇女得操持家务,生养孩子传宗接代,满足男性的欲望需求。
任劳任怨,还得温柔贤淑,善解人意。
这是女人一直想达到的境地,更是男人百般寻找好女人的模板。
可是,为什么女人要为男人那样服务,那样的改变自己的本性,强制自己去改变成男人要求的样子?可能有人会回答,那是社会的要求,是作为女人就应该有的节操。
在《抱孙》中,“不为抱孙子,娶儿媳妇干吗?”这句话,一语中的的揭示了女人就是用来生孙子的。
王老太太封建思想太根深蒂固,儿媳妇怀孕给吃好多东西,生不下来,王老太给整些偏方、丸药、子孙娘娘
的香灰,让尼姑念催生咒。
上医院生还不让男医生碰,不听医生话,一意孤行,最后儿媳妇死了,大胖孙子也死了。
儿媳妇就是被王老太的封建腐朽思想亲手杀死的,可怜无辜人啊。
《柳家大院》中的王家小媳妇死了,她死了是一种解脱。
柳家大院里的人都认为男的该打女的,公公该管教儿媳妇,小姑子该给嫂子气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
小媳妇每天苦着脸生活,“长得像搁陈了的窝窝头”。
就一次高兴的笑了还被小姑子冤枉陷害,最后不堪家庭的冷漠悬梁自杀了。
比她们来讲还算幸运的是《也是三角》中的林姑娘,父亲病了不能拉车,要把她嫁出去赚点彩礼钱。
林姑娘也是遵着封建思想“在家从父”,被父亲五十元卖给了两个男人当老婆。
说是幸运,只是因为这两个男人应该不会亏待她,好生养着她。
老舍先生没讲林姑娘的结局,给人留下瞎想的空间。
但把她放在两个男人的老婆这一尴尬境地,恐怕这个幸运也只是我的空想而已。
设想一下,马德胜回来之后会怎样?孙占元花了钱买的是马德胜用过“破鞋”,他要怎么处理这层关系呢?这些都留给我们自己去想象。
“她们不是人,不是鲜活的个体生命,她们只是男子感情的尤物,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工具。
也正是这一畸形的伦理道德使无数妇
女只能挣扎在人间地里,最终成为封建祭坛的牺牲品。
”③
三、剽悍丑陋女——极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却逃不了命运的枷锁
老舍的小说中,可能是基于他姑母对他的不好的影响,他以他姑母的形象塑造了几个长相丑陋,身材高大,肥胖,缺乏女性美的剽悍的女人。
《柳屯的》的对柳屯的的外貌描写以及作者在梦中“梦见一个母老虎”,把这个女人的丑陋面貌写的生动可感,不堪入目。
人长得丑就罢了,心地更是歹毒,让人更生厌恶之情。
她赶走夏大嫂,还一心想让她死。
对于对她百般听从的夏达父母,也是毫不留情,把夏老头子的胡子扯掉一半多,让夏老太太给她跪着。
更有甚者对她的丈夫也不手下留情把他的牙齿都扇掉了。
这个女人一开始娶来是为了传宗接代,没想到的是把这嚣张跋扈的一家老小给收拾住了。
她违反了人伦道德,女人本应该三从四德,可她打破传统却扭曲了道德。
最后被关起来了,“什么时候能出来,没人晓得”。
《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大胆粗俗,好逸恶劳,她腐蚀着祥子的灵魂和肉体,
“她对祥子的爱虽带着剥削阶级的鲜明印记,但也是真诚的”。
④老舍笔下的女性的命运是不幸的,她们的身份却是微妙的,寄托老舍对她们的同情,对丑陋者的厌恶。
“两千多年的妇女生活,早被宗法社会组织排挤到社会以外。
妇女总是零畸者!妇女总是被忘却的人!”⑤老舍用笔头写出这些女性的悲剧命运,控诉社会的不堪,人情的冷漠,自身的麻木。
没有人注意她们是否曾在这个世界存留过,她们只是微尘,永远在最底层。
即使有阵风把她们扬起来了,可是风停了,还是要摔落下来,可能还会摔得粉身碎骨。
①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第2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
版
②常彬《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1898~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年12月
③袁桂娥、张景霓《论老舍笔下的女性形象——兼谈老舍的女性观》广西师范学报1998年第3期
④老悟《中国现代文学名篇解析》吉林出版社
⑤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自序》第2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