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第1次作业 含答案

城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第1次作业 含答案
城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第1次作业 含答案

专业班学号: 姓名: 《城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错误!未指定书签。》课程

(第1次作业)

评分

评分人

14.城市轨道交通固定信号有哪些?各表示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答:城市轨道交通固定信号包括红、黄、绿三种,再辅以蓝色、月白色构成信号的基本

显示系统。

红色信号表示危险,列车须在红色灯光信号机前停车。除非是遵照规则所定,如列车在TOD(列车显

示屏)显示了目标速度时驶过信号机或获得行车调度员、值班站长或手执信号员授权时可以驶过该信

号机,否则列车不得驶过红色信号。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允许信号的绿灯、黄灯指示列车的运行进路

是走道岔直股还是弯股,没有速度含义。黄色灯光作为注意和减速信号,黄色信号表示前方进路空闲

并锁闭及道岔开通侧向方向或可进人场/段内的转换轨,列车必须注意或减低速度运行。绿色灯光作

为按规定速度运行的信号,绿色信号表示前方进路空闲并锁闭及道岔开通直股方向,列车按ATP速度

命令运行。有的城市把红色十黄色作为开放引导信号,列车在获得特别批准后,可按规定速度前进。

白色信号表示在车辆段、停车场内,前方进路空闲并锁闭,列车按规定速度可安全行至下一个信号机

或指示标志。

15.极性交叉的作用和原理有哪些?

参考答案:答:对于有钢轨绝缘的轨道电路,为了实现对钢轨绝缘破损的防护,要使绝缘节两侧的轨

面电压具有不同的极性或相反的相位,这就是轨道电路的极性交叉。

极性交叉可防止在相邻轨道电路间的绝缘节破损时引起轨道继电器的错误动作。如图2-1所示的直

流轨道电路。1G和3G是两个相邻的轨道电路,他们没有实现极性交叉。当1G有车占用而绝缘破损

的情况下,流经轨道继电器1GJ的电流等于两个轨道电源所供的电流之和,1GJ有可能保持吸起,这

将危及行车安全。若按极性交叉来配置,绝缘破损时,轨道继电器中的电流就是两者之差,只要调整

得当,1GJ和3GJ都会落下,从而满足了故障安全的要求。

16.计轴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答:计轴器在区间始端和末端各有一传感器,当车轮进入始端轨道传感器作用区时,传

感器发出电脉冲信号给计数器,开始计轴进行加轴运算。当车轮进人末端轨道传感器作用区时,传感

器同样发出电脉冲给计数器,进行减轴运算。计数器显示如为0,表明此时区间无车占用;如不为0,

则表明此时区间有车占用。

17.查询应答器的功能?

参考答案:答:査询应答器是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构成的髙速点式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已成为实现现代轨道交通地面与列车间相互通信的重要设备。查询应答器技术在铁路上的应用比较广泛,例如进行车辆的测速和定位时,在地面固定地点道床上设置应答器,列车上安装査询器,列车经过应答器时通过向地面无源应答器发射能源,通过短程无线电波,使査询器立即从应答器反馈获得列车自身精确定位数值。如在轨道道床上按给定距离敷设多个应答器,则列车从它们可以连续定点地获得定位信息,从获得两个定位信息的间隙时间长短经过处理后,则可以进一步判断求得列车实际运行的速度。在城轨交通中查询应答器往往应用在运行移动列车和某个固定地点之间的信息传输。传统的做法是查询器装在机车上,而应答器装在地面轨道上,形成机车査询信息,地面回答所需信息的模式。应答器向八巧车载设备查询器传送的主要信息有:线路基本参数,如线路坡度、轨道区段长度等参数;线路速度信息,如线路最大允许速度、列车最大允许速度等; 临时限速信息,如由于施工等原因需要对列车运行速度进行限制时,向列车提供的临时限速信息;特殊定位信息,如列车定位信息等。

18.什么叫进路?简述进路的种类及其性质。

参考答案:答:车站和车辆段内有许多线路,它们通过道岔联结着。列车和调车车列在站内运行所经过的径路,称为进路。

车站和车辆段内的进路大体上可分为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两类。列车进路又可划分为接车进路、发车进路和通过进路等。凡是列车进站所经由的路径叫列车接车进路;列车由车站发往区间所经由的进路叫发车进路;由列车通过车站所经过的正线接车进路和正线同方向发车进路组成的进路,叫通过进路。调车进路按方向区分又可分为调车接车方向进路和调车发车方向进路。

19.什么叫联锁?联锁的基本内容和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答:列车和调车车列必须依据信号的开放而通过进路,即每条进路必须由相应的信号机来防护。如进路上的道岔位置不正确,或已有车占用,或敌对进路(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进路,有一部分相互重叠或交叉,同时建立有可能发生列车或机车车辆行车冲突的进路)已建立,有关的信号机就不能开放;信号开放后,其所防护的进路不能变动,即此时该进路上的道岔不能再转换。这就是车站信号、道岔、进路之间的相互制约联锁关系,简称联锁。

联锁的基本内容包括:防止建立会导致机车车辆相冲突的进路;必须使列车或调车车列经过的所有道岔均锁闭在与进路开通方向相符合的位置;必须使信号机的显示与所建立的进路相符。

实现联锁的基本技术条件如下:

①进路上各区段空闲(无车占用)时才能开放信号。如果进路上有车占用,却能开放信号,则会引起列车、调车车列与原停留车的冲突,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进路的信号开放前必须检查进路空闲情况。

②进路上有关道岔在规定位置才能开放信号。如果进路上有关道岔开通位置不对却能开放信号,则会引起列车、调车车列进人异线或挤坏道岔,从而造成行车事故。所以,进路的信号开放必须确保进路上道岔位置正确。

③一旦信号开放,其防护进路上的有关道岔必须被锁闭在规定位置,而不能转动。信号开放后,进路上任何道岔的转动或松动,都将会危及运行中的列车和车列的安全。

④敌对信号未关闭时,防护进路信号机不能开放;防护进路信号机开放后,与其敌对的信号必须被锁闭在关闭状态,不能开放。否则列车或调车车列可能造成正面冲突,危行车安全。所以进路的信号开放必须检查并确保敌对信号处于关闭状态。

20.简述联锁系统列车运行的三级控制。

参考答案:答:城市轨道交通联锁系统的列车运行采用三级控制方式,即中心级控制(ATS自动控制)、远程终端控制和车站工作站级控制。

①中心级控制。全自动列车监控模式,列车的进路设置命令由自动进路设定系统发出,其信息来源于时刻表和自动调整系统。

②远程终端控制。在控制中心故障或控制中心与下级设备通信故障时,列车司机输人目的码,列车发送系统发出列车信息,远程终端产生控制命令。

③车站工作站级控制。列车运行进路控制在车站值班员工作站执行,值班员选择通过联锁区的预期进路,联锁控制逻辑系统检查进路如没有被占用,并没有建立进路,随后则自动排列进路。21.城市轨道交通对信号和通信的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答:城市轨道交通对信号系统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通过能力要求:城市轨道交通一般不设站线,进站列车均停在正线上,先行列车停站时间直接影响后续列车接近车站,所以要求信号设备必须满足高密度(通过能力大)的要求。由于不设站线使列车正常运行的顺序是固定的,所以有利于实现行车调度自动化。另一方面,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大运量运输需求,要求采用先进的信号技术尽量提高通过能力。

②安全性要求: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尤其是地下部分隧道空间小、行车密度大,故障排除难度大,若发生事故难以救援,损失将非常严重,所以对行车安全保障要求更高,即对信号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

③信号显示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地下部分背景暗,且不受天气影响,直线地段瞭望条件好,但曲线地段受隧道壁的遮挡,信号显示距离受到限制,所以髙质量保证信号系统的显示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④抗干扰能力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均为直流电力牵引,要求信号系统设备必须对其有较强的抗电气化干扰能力。

⑤可靠性要求: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净空小,且装有带电的牵引接触轨或接触网,行车时不便下洞维修和排除设备故障,所以要求信号系统设备必须具有髙可靠性,尽量做到平时不维修或少维修。

⑥自动化程度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站间距短、列车密度大,行车工作仅依靠人工难以满足安全和高效运营的需求,所以要求尽量采用自动化程度高的先进技术设备,以减少工作人员,并减轻他们的劳动强度。

城市轨道交通对通信系统的要求是能迅速、准确、可靠地传递和交换各种信息:

①行车组织要求:通信系统应能保证将各站的客流情况、工作状况、线路上各列车运行状况等信息准确、迅速地传输到控制中心。同时,将控制中心发布的调度指挥命令与控制信号及时、可靠地传送至各个车站及行进中的列车上。

②组织管理要求:通信系统应能保证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保持畅通、有效、可靠的信息交流与联系。

③外部通信要求:通信系统应能保证本系统与外部系统之间便捷、畅通的联系。

④可靠性要求:通信系统主要设备、网络和软件模块应具有高可靠性,采取先进的可靠性冗余配置技术,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和报警,控制中心可监测和采集各车站设备运行和检测的结果。

⑤多服务信息要求:包括音频服务信息、视频(CCTV视频监控)服务信息、数字服务信息等的传递

22.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和通信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答: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不仅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防止列车追尾、正向和侧向撞车和超速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能够在有限的建设规模下,通过小编组、大密度,最大限度发挥线路的运输能力,提高列车速度、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还能够通过现代化的设备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运营成本等。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是指挥列车运行、公务联络、传递各种信息和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列车的安全、快速、高效运行必不可少的综合系统。通信系统还要和信号系统共同完成行车调度指挥,并为信号系统和其他各子系统提供信息传输通道和时标(标准时间)信号。在发生火灾、事故等情况下,通信系统也是进行应急处理、抢险救灾的主要手段。

23.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和通信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参考答案:答: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由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和车辆段信号控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列车自动防护(ATP)、列车自动驾驶(ATO)及列车自动监控(ATS)三个系统。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主要由通信传输系统、电话系统、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录音系统、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时钟系统、旅客向导系统、商用通信系统等组成。

城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第3次作业 -

一、不定项选择题(有不定个选项正确,共7道小题) 1. 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的组成包括()[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控制系统; (B) 数字交换网络; (C) 用户接口卡; (D) 外围设备。 正确答案:A B D 解答参考: 2. 数字交换网络的数字接线器包括以下哪些类型?()[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空分接线器; (B) 时分接线器; (C) 时空接线器; (D) 总线接线器 正确答案:A B C 解答参考: 3. 常规广播是在列车的正常运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广播,包括()[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离开广播; (B) 运营延误; (C) 到达广播; (D) 故障延误。 正确答案:A C 解答参考: 4. 紧急广播为在运营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列车使用的广播信息,包括()[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区间清客; (B) 疏散乘客; (C) 紧急撒离; (D) 故障延误。 正确答案:A B C 解答参考: 5. 旅客信息系统按控制功能划分为:()[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信息源; (B) 中心播出控制层; (C) 车站车载播出控制层;

(D) 车站车载播出显示终端设备。 正确答案:A B C D 解答参考: 6. 旅客信息系统按结构划分为四部分:()[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中心子系统; (B) 车站子系统; (C) 网络子系统; (D) 车载子系统。 正确答案:A B C D 解答参考: 7. 实现多址连接的无线通信多址方式有()[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频分多址(FDMA); (B) 时分多址(TDMA); (C) 空分多址(SDMA); (D) 码分多址(CDMA)。 正确答案:A B C D 解答参考: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共18道小题) 8. 在旅客信息系统中,紧急灾难信息的优先级最高,然后依次是列车服务信息、旅客导向信息、站务信息、公共信息和商业信息。()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9. 在旅客信息系统中,高优先级的信息可中断低优先级信息的播出,低优先级的信息也可中断高优先级信息的播出。()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0. 二级母钟自动接收标准时间信号,校准自身的时间精度,并分配精确时间给一级母钟。()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1. 当一级母钟不能正常接收GPS信号时,则通过自身高稳晶振运作提供时间信号给二级母钟等终端用户,以满足地铁运营的要求。()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CRH1型动车组列车控制系统ATP控制模式概述

CRH1型动车组列车控制系统ATP控制模式 概述 一、ATP列控系统速度防护模式 ATP列控系统共有十一种速度防护模式: (1)区间追踪运行模式。 (2)带LU2的区间追踪运行模式。 (3)机外停车模式。 (4)正线停车模式。 (5)股道停车模式。 (6)正线通过模式。 (7)经18号及以上道岔侧向通过模式。 (8)引导接车模式。 (9)正线发车模式。 (10)股道发车模式。 (11)区间反向运行模式。 二、ATP装置区间追踪运行模式在区间跟踪运行模式时,设备核对速度产生的曲线控制。

三、ATP装置带LU2的区间追踪运行模式 1.如果轨道电路信息码包含LU2(单黄码),在列车未到达LU2(单黄码)区间的情况下,是否有LU2就会不明确。 2.列卓进入了LU2(单黄码)分区后,会判明从LU2(单黄码)确定的实际停车点。重新画出新的核对速度曲线。 四、ATP装置机外停车模式 在区问内站间停车模式时的核对速度曲线。 五、ATP装置正线停车模式正线停车模式时的核对速度曲线的生成。 六、ATP装置股道停车模式 1.列车处于U2码(黄灯)区间之前的一段时间内,生成

机外停车模式曲线。 2.接收到U2码(黄灯)后,会生成形成NBP为50km的模式曲线。 3.进入列车接近的区间后,会接收UU码(双黄灯),通过进站信号机时破坏掉以前的正线Balise信息,根据进站口的Balise信息生成曲线。 4.股道停车时,在站外即使是『机控优先』通过进站信号到列车停车之间的过程自动切换到『人控优先』。正线停车时不为人控优先。 5.股道停车时收UU(双黄灯)信号后的『无信号』作为『HU』(半红半黄)信号处理。因此,在上图状态下可将TC6,TC7两个轨道电路作为一个闭塞区处理。 6.其后进入无码的区间。列车保持NBP为50km/h的限制速度。从入口的有源应答器接收应该进入的线路的数据。列车发出停止在B6的终端的核对速度图形。 7.列车进入TC7后,考虑到列车长度,在前450m保持NBP50km/h的限制速度。然后,该NBP50km/h限制被解除,曲线状的核对速度图形即有效。

CRA型动车组和CR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

CRH2A型动车组和CRH1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 一、CRH2A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 1、网络控制概述: CRH2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采用贯穿全车的总线来传送信息,从而减轻了列车的重量,并且通过对列车运行以及车载设备动作的运行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司机和乘务员的辅助作用,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提高对乘客的服务质量。 2、网络控制系统的组成: CRH2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由监控器和控制传输部分两部分组成。硬件一体化装置,但各自独立构成网络,系统为自律分散型。 控制传输部分为双重系统,确保系统的冗余性。通信采用ARCNET网络标准。头车设置的中央装置为双重系统构成,确保其可靠性。前后中心的控制单元采用母线仲裁。 CRH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中引用额车载信息装置和类车信息终端装置构成,同时还有监控显示器以及显示控制器、车内信息显示器、IC读卡器等附属设施。 3、网络控制系统的功能: 1)牵引、制动指令传输; 2)设备启动、关闭指令的传输;3)显示灯/蜂鸣器控制指令传输;4)乘务员支持信息传输;5)服务设备控制信息传输;6)数据记录功能;7)车上试验;8)自我诊断传送线;9)远程装载功能;10)列车信息装置的自我诊断功能;11)信息显示功能。 4、网络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 CRH2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采用列车和车辆两级网络结构。列车网络为连接编组各车辆的通信网络,以列车运行控制为目的,以光纤和双绞线为传输介质,连接各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双重环结构。车辆级网络结构为连接车厢内设备的通信网络,主要传输介质为光纤和电流环传输线。 1)列车总线 列车总线有两种类型:其一为列车信息传输线,以光纤为传输介质,连接所有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ARCNET协议,传送速度为2.5Mb/s;其二为自我诊断传输网,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连接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HLC作为通信协议。 列车总线的设备由中央装置、终端装置、显示器、显示控制装置、IC卡架以及车内信息显示器构成。在光纤网中,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由双重环形构成的光纤连接,采用不易发生故障的双向环形网络方式。它具有向左和向右两条线路,是一种分散型的系统。如果在一个方向的环绕中检测到没有应答的情况,就向另一个方向的环绕传送,即使在2处以上的线路发生故障,环路网络断开时,也可以继续有其他连接着的正常线路进行传送,避开故障部位。 2)车辆总线: 车辆总线是指中央装置/终端装置与车辆内设备之间信息交换通道。各车的中央/终端装置与车辆设备之间的接口以光传送、电流环传送,DIO等形式传送,他们构成信息网络节点与车载设备的联系通道,车载设备与网络控制系统节点之间爱用点对点通信方式,有多种通信规格,总结如下: 终端装置——设备(牵引变流器/制动控制装置)之间的传送: ①通过点对点连接进行的光纤2线式半双工传送; ②轮询方式; ATC检查记录部和车内引导显示器、空调显示器、自动播放装置、辅助电源装置—监视器部之间的传送。

毕业设计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HXD2型电力机车网络控制系统

一、课题名称: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分析及故障排除 二、指导老师: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课题概述 随着牵引动力的交流化和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上采用微机实现智能化控制的部件或装置也越来越多,各微机系统间的协调和信息交换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为提高列车的舒适度,各种辅助装置的控制和服务装置的控制都必须纳入到这个微机控制系统中来。因此,列车控制也由单台机车的牵引传动控制逐渐向网络控制方向发展,网络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核心技术之一。 本课题基于TCN、ARCNET等常见列车通信网络,分析其通信原理和通信特点,着重分析高速动车、大功率交传机车、城轨车辆等多类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控制功能、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指出网络控制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现象,阐述其故障应急处理方法。 2、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计内容 本课题下设3个子课题: ①CRH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②HXD交传机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③城轨车辆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每个子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可包括: ①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②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其与传统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区别 ③常见的列车网络通信标准 ④以某个车型为例,从结构、原理、可靠性、实时性等方面详细分析该车型的网络控 制系统 ⑤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常见故障的判断分析与处理 ⑥结论 (2)要求 ①通过检索文献或其他方式,深入了解设计内容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②能够灵活运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车总体》、《列车网络控制 技术》等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知识来分析城轨列车、大功率机车及高速动车组上的网 络控制系统。 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电子电路,轨道交通专业基础。

CRH1型动车组列车控制系统概述

CRH1型动车组列车控制系统概述 一、ATC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1.是对列车运行全过程或一部分作业实现自动控制的系统。 2.其特征为:列车通过获取的地面信息和命令,控制列车运行,并调整与前行列车之间必须保持的距离。 3.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是保证列车按照空间间隔制运行的技术方法,它是靠控制列车运行速度的方式来实现的。 4.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包括三个子系统: (1)ATP列车超速防护系统。 (2)ATO列车自动驾驶系统。 (3)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二、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 1.采用速度一距离模式曲线控制,不再对每一个闭塞分

区规定一个目标速度,而是向列车传送目标速度、列车距目标的距离(和TVM430不一样,它可以包括多个闭塞分区的长度)的信息。 2.列车实行一次制动控制方式。列车追踪间隔可以根据列车制动性能、车速、线路条件调整,可以提高混跑线路的通过能力。 3.速度一距离模式曲线控制实现了一次制动方式,列控车载设备为智能型设备,它根据目标速度、目标距离、线路条件、列车性能生成的目标一距离模式曲线进行连续制动,缩短了运行问隔,提高了运输效率,增加了旅行舒适度。 4.为了实现这一方式,地面设备必须向列车发送前方列车的位置、限速条件等动态数据,以及线路条件等固定数据,地面设备以数据编码向列车传送信息,信息量明显增加,可靠性高。 三、列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1.列控系统是在传统闭塞基础上增加列车自动控制功能的信号防护系统,由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组成。 2.列控系统包含专门设计的满足信号安全要求的模块和功能,附加功能和舒适性功能不要求安全设计。 四、车载设备功能 1.开口速度计算;测速测距;列车定位。 2.行车许可及限制速度的监督和显示。

列车网络系统

目录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2) 一、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概述 (2) 1. 列车网络系统的发展 (2) 2.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功能 (4) 二、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应用 (5) 1. SIBAS系统 (5) 2. MITRAC.系统 (6) 3. AGATE系统 (9) 4. TIS信息系统 (13) 5. DETECS系统 (15)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一、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概述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是列车的核心部件,它包括以实现各功能控制为目标的单元控制机、实现车辆控制的车辆控制机和实现信息交换的通信网络。列车网络系统的发展过程从系统功能来看经历了由单一的牵引控制到车辆(列车)控制,再到现在已经进入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发展阶段。 1. 列车网络系统的发展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车载微机的雏形分别在西门子公司和BBC公司出现。开始仅仅是用于传动装置的控制,随着控制、服务对象的增多,人们把铁道系统依次划分为 6 个层次:公司管理、铁路运营、列车控制、机车车辆控制、传动控制和过程驱动,于是列车通信网络在初期的串行通信总线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并从原来不同公司的企业标准推向国际标准,逐步形成了列车通信与控制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的硬件系列和全方位的开发、调试、维护、管理软件工具。 1988年IEC第9 技术委员会TC9成立了第22工作组WG22,其任务是制订一个开放的通信系统,从而使得各种铁道机车车辆能够相互联挂,车上的可编程电子设备能够互换。 1992年6 月, TC9WG22以委员会草案CD(committee Draft)的形式向各国发出列车通信网TCN(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的征求意见稿。该稿分成4个部分:第1 部分总体结构,第 2 部分实时协议,第 3 部分多功能车辆总线MVB,第4部分绞式列车总线WTB。 总体结构把列车通信网规定为由多功能车辆总线MVB和绞式列车总线WTB 组成。MVB的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也可以是光纤。在后一种场合,其跨距为2000m,最多可连接256个职能总线站。数据划分为过程数据、消息数据和监管数据。对过程数据的传输作了优化。发送的基本周期是lms或2ms。 WTB的传输介质为双绞线,最多可连接32个节点,总线跨距860m。WTB 具有列车初运行和接触处防氧化功能。发送的基本周期是25ms。 1994年5 月至1995年9 月,欧洲铁路研究所(ERRI)耗资300万美元,在瑞士的Interlaken至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的区段,对由瑞士SBB、德国DB、意大利FS、荷兰NS的车辆编组成的运营试验列车进行了全面的TCN试验。 1999年6 月,TCN标准草案正式成为国际标准,即IEC61735。该标准对列

CRHA型动车组和CRH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

C R H A型动车组和 C R H 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CRH2A型动车组和CRH1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 一、CRH2A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 1、网络控制概述: CRH2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采用贯穿全车的总线来传送信息,从而减轻了列车的重量,并且通过对列车运行以及车载设备动作的运行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司机和乘务员的辅助作用,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提高对乘客的服务质量。 2、网络控制系统的组成: CRH2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由监控器和控制传输部分两部分组成。硬件一体化装置,但各自独立构成网络,系统为自律分散型。 控制传输部分为双重系统,确保系统的冗余性。通信采用ARCNET网络标准。头车设置的中央装置为双重系统构成,确保其可靠性。前后中心的控制单元采用母线仲裁。 CRH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中引用额车载信息装置和类车信息终端装置构成,同时还有监控显示器以及显示控制器、车内信息显示器、IC读卡器等附属设施。 3、网络控制系统的功能: 1)牵引、制动指令传输; 2)设备启动、关闭指令的传输;3)显示灯/蜂鸣器控制指令传输;4)乘务员支持信息传输;5)服务设备控制信息传输;6)数据记录功能;7)车上试验;8)自我诊断传送线;9)远程装载功能;10)列车信息装置的自我诊断功能;11)信息显示功能。

4、网络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 CRH2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采用列车和车辆两级网络结构。列车网络为连接编组各车辆的通信网络,以列车运行控制为目的,以光纤和双绞线为传输介质,连接各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双重环结构。车辆级网络结构为连接车厢内设备的通信网络,主要传输介质为光纤和电流环传输线。 1)列车总线 列车总线有两种类型:其一为列车信息传输线,以光纤为传输介质,连接所有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ARCNET协议,传送速度为 2.5Mb/s;其二为自我诊断传输网,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连接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HLC作为通信协议。 列车总线的设备由中央装置、终端装置、显示器、显示控制装置、IC卡架以及车内信息显示器构成。在光纤网中,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由双重环形构成的光纤连接,采用不易发生故障的双向环形网络方式。它具有向左和向右两条线路,是一种分散型的系统。如果在一个方向的环绕中检测到没有应答的情况,就向另一个方向的环绕传送,即使在2处以上的线路发生故障,环路网络断开时,也可以继续有其他连接着的正常线路进行传送,避开故障部位。 2)车辆总线: 车辆总线是指中央装置/终端装置与车辆内设备之间信息交换通道。各车的中央/终端装置与车辆设备之间的接口以光传送、电流环传送,DIO等形式传送,他们构成信息网络节点与车载设备的联系通道,车

城轨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第3次作业 含答案

专业班学号: 姓名: 《城轨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错误!未指定书签。》 课程第3次作业 评分 评分人 二、主观题(共10道小题) 11.简述CBTC系统与TBTC冗系统相比有什么优点。 答:与TBTC系统相比,CBTC系统具备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更加安全。CBTC系统中充分利用通信传输手段,实时或定时地进 行列车与地面间的双向通信,后续列车可以及时了解前方列车运 行情况;同时,地面可以及时向车载控制设备传递车辆运行前方线 路限速情况,指导列车按线路限制条件运行,大大提高了列车运行 安全性。更加高效。CBTC系统实现了移动闭塞,控制列车按移动 闭塞模式运行,由此可以减少列车间隔时间,实现单线上动态列 车会车、超车、阻塞等的运行管理,以及确保列车运行与按一定规 则制定的运行计划保持一致。其结果不仅是大幅度地提髙线路能力 和列车平均运行速度,而且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和设备运用 率。更加灵活。CBTC系统支持双向运行,不会因为列车的反方向 运行而降低系统的性能和安全。系统在运营时,可以根据需要, 使用不同的调度策略,并且可以同时运行不同编组长度、不同性能 的列车 12.根据车-地之间通信方式CBTC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1从闭塞分区的实现来分类:基于通信的固定自动闭塞运行 控制系统;移动自动闭塞运行控制。2 根据CBTC车-地之间通 信方式可分为:采用全程移动无线通信方式;采用轨道交叉电缆方 式;采用漏泄电缆或漏泄波导方式;采用査询应答器方式;采用卫 星通信系统。3 根据应用区间闭塞方式来分:CBTC-半自动闭塞

方式;CBTC-自动站间闭塞方式;CBTC-电子路签闭塞方式。4 根据CBTC应用控制技术水平的高低可以进行分类:采用无线数据电台进行车-地之间双向通信构成的低级系统一CBTC-半自动闭塞系统。采用应用技术水平较高的CBTC系统,例如,CBTC-MA S系统等。 13.简述CBTC典型的结构和每个子系统的功能。 答:一般典型的CBTC系统应当包括: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 、数据库存储单元DSU 、区域控制器ZC 、计算机联锁CI 、轨旁设备WE 、车载控制器VOBC 和数据通信系统DCS,包括骨干网、网络交换机、无线接人点及车载移动无线设备等。其中区域控制中心包括ZC和CI两部分。整个系统可以划分为CBTC地面设备和CBTC车载设备两大部分,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通过数据通信网络连接起来,构成系统的核心。子系统的功能为: 1 ATS子系统ATS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控制中心显示控制范围内列车运行状态及设备状态。根据CBTC系统的要求,ATS系统中设置包括操作员工作站、时刻表工作站、培训工作站和其他相应的设备和网络等。 2 CI子系统CI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监督和直接控制道岔、轨道区段、信号机和其他室外设备,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正确联锁关系,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对于来自设备的错误操作,具备有效的防护能力;能够根据进路的始端、终端办理进路、取消进路等。 3 ZC子系统ZC子系统需要根据从VOBC、CI、ATS和DSU接收到的各种状态信息和数据信息,为位于ZC控制区域范围内的列车生成移动授权MA,并及时将MA通过DCS系统发送给车载VOBC设备以控制列车的运行。 4 VOBC子系统在VOBC中,为确保安全,列车必须对自身位置和运行方向进行精确判定。为判定位置,列车的车载计算机与转速计、速度传感器、加速度计用于测量距离、速度和加速度及轨旁定位应答器

CRA型动车组和CR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

C R A型动车组和C R 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 统的技术特点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CRH2A型动车组和CRH1A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 一、CRH2A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 1、网络控制概述: CRH2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采用贯穿全车的总线来传送信息,从而减轻了列车的重量,并且通过对列车运行以及车载设备动作的运行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对司机和乘务员的辅助作用,加强对设备的保养和提高对乘客的服务质量。 2、网络控制系统的组成: CRH2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由监控器和控制传输部分两部分组成。硬件一体化装置,但各自独立构成网络,系统为自律分散型。 控制传输部分为双重系统,确保系统的冗余性。通信采用ARCNET网络标准。头车设置的中央装置为双重系统构成,确保其可靠性。前后中心的控制单元采用母线仲裁。 CRH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中引用额车载信息装置和类车信息终端装置构成,同时还有监控显示器以及显示控制器、车内信息显示器、IC读卡器等附属设施。 3、网络控制系统的功能: 1)牵引、制动指令传输; 2)设备启动、关闭指令的传输;3)显示灯/蜂鸣器控制指令传输;4)乘务员支持信息传输;5)服务设备控制信息传输;6)数据记录功能;7)车上试验;8)自我诊断传送线;9)远程装载功能;10)列车信息装置的自我诊断功能;11)信息显示功能。 4、网络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

CRH2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采用列车和车辆两级网络结构。列车网络为连接编组各车辆的通信网络,以列车运行控制为目的,以光纤和双绞线为传输介质,连接各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双重环结构。车辆级网络结构为连接车厢内设备的通信网络,主要传输介质为光纤和电流环传输线。 1)列车总线 列车总线有两种类型:其一为列车信息传输线,以光纤为传输介质,连接所有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ARCNET协议,传送速度为 2.5Mb/s;其二为自我诊断传输网,以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连接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采用HLC作为通信协议。 列车总线的设备由中央装置、终端装置、显示器、显示控制装置、IC卡架以及车内信息显示器构成。在光纤网中,中央装置和终端装置由双重环形构成的光纤连接,采用不易发生故障的双向环形网络方式。它具有向左和向右两条线路,是一种分散型的系统。如果在一个方向的环绕中检测到没有应答的情况,就向另一个方向的环绕传送,即使在2处以上的线路发生故障,环路网络断开时,也可以继续有其他连接着的正常线路进行传送,避开故障部位。 2)车辆总线: 车辆总线是指中央装置/终端装置与车辆内设备之间信息交换通道。各车的中央/终端装置与车辆设备之间的接口以光传送、电流环传送,DIO等形式传送,他们构成信息网络节点与车载设备的联系通道,车

高铁网络控制

南京理工大学 控制系统案例分析 (二) 姓名: 杨荣宗学号:913110200228 学院(系):自动化院 专业:自动化专业 任课教师:张益军 综合评定成绩:

《高速动力组列车网络控制若干问题研究》读后感 我国的高速铁路网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2015年是铁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以高速铁路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将基本建成,总规模达4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1.9万公里,较2012年翻了一番,与其他铁路共同构成的快速客运网可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2012年底,我国的高铁路运营里程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在建里程超过一万公里。自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我国铁路正式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列车在京哈、京沪、京广、陇海、胶济等既有铁路干线上实施时速200公里的提速,部分区段列车运行时速达到250公里。提速后,全国铁路客运能力增长18%以上,货运能力增长12%以上。我国高速铁路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 我国的高速铁路从一开始就瞄准世界一流的水平,从铁路道岔到机车再到信号设备,都是采取引进加学习的方法,即首先引进国外的技术,在消化这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制出适合我国情况的设备,短短几年的时间,我国便掌握了高铁这个庞大的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先进技术,特别是机车车辆方而,我国的“和谐号”动车组采纳了加拿大、德国、法国、日木等国的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创新研发,现己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车型系列。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建设速度的加快,高速动车组列车控制技术成为高速铁路发展的难点。与传统的工业控制系统相比,高速动车组列车控制具有新的特点,同时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①由于国内高速动车组的整体设计技术落后国外将近十年,这就使得我国在设计能力、设计经验上存在不足,尤其是最为核心的网络控制的设计上存在显著的差距; ②高速动车组的干扰状况和运行环境的恶劣程度是其他工业场合不可比拟的,其网络控制要求更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因此对总线网络性能的分析和预测至关重要; ③高速动车组集控制、监控、诊断、管理于一体,同时网络控制节点数比较多,为了完成如此复杂的过程,要求动车组网络管理机制健全,网络协议在实现功能的同时,尽可能简洁;

城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第2次作业 含答案

专业班学号: 姓名: 《城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错误!未指定书签。》课程 (第2次作业) 评分 评分人 四、主观题(共20道小题) 28.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 参考答案:答: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中,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 为列车行驶提供安全保障,有效降低列车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行车效率。如果没有ATP系统,列 车的行车安全需要由列车驾驶员人工来保障,这样会造成列车驾驶员过度疲劳,产生安全隐患,为行 车作业效率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尤其是在运营作业繁忙的线路上,信号系统中设 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行车作业的安全保障和体现。 ATP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防止列车进入前方列车占用区段和防止超速运行的设备。ATP负责 全部的列车运行保护。ATP系统执行以下安全功能:限制速度的接收和解码、超速防护、车门管理、 自动和手动模式的运行、司机控制台接口、车辆方向保证、永久车辆标识。 29.简述ATP系统具有的主要功能。 参考答案:答:ATP车载设备能连续检测列车的位置、监督速度限制、防护点和根据列车在站台区域 的精确停车控制列车车门和站台安全门。联锁是底层的基本防护系统。ATP轨旁设备连续监视和检查 联锁条件,比如道岔的监督、紧急停车按钮监督、侧面防护和其他进路的情况。这些信息是轨旁设备 计算移动授权的基础。 (1)速度监督与超速防护 轨旁设备从联锁和轨道空闲检测系统获得驾驶指令,整理为相应格式的数据后传输至ATP车 载设备。驾驶指令通常包括目标速度、目标距离、最大允许线路速度和线路坡度等。ATP车载设备通 过此数据计算当前位置的列车允许速度。最终将列车运行所需的数据由驾驶室显示器指示给司机。 实际的列车速度和驶过的距离由测速装置连续进行测量。ATP车载设备将列车实际速度与列车允许速 度进行比较。当列车速度超过列车允许速度时,ATP的车载设备就会发出制动命令,发出报警后控制 列车进行常用全制动或实施紧急制动,使列车自动地制动。 (2)测速与测距 列车运行速度的测量是速度控制的依据。速度值的准确和精度直接影响列车控制的效果。 在目标距离模式中,列车位置对于安全性至关重要。如果列车无法掌握它在线路中的准确位置, 那么它就无法保证在障碍物或限制区范围内减速或停下。ATP车载设备通过连续测量列车行驶的距 离,可以随时査找列车的精确位置。 (3)车门与站台安全门的控制 在通常的情况下,在车辆没有停稳在站台或是车辆段转换轨上时,ATP不允许车门开启。当列车 在车站的预定停车区域内停稳且停车点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时,地面定位天线会收到车载定位天线 发送的停稳信号,列车从ATP轨旁设备收到车门开启命令,ATP才会允许车门操作,车载对位天线和 地面对位天线才能很好地感应耦合并进行车门开关操作。有了车门开启命令后,使ATP轨旁设备发送

CRH1型动车组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功能概述

CRH1型动车组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设备 及功能概述 一、计算机系统的功用 1.CRHl型动车组从牵引动力、系统设备、控制电器、都是分散安装,对各车辆系统设备的操作必须具备远程、集中、程序化控制。为保证实现车组的功能控制,必须通过计算机系统来进行控制和监控。 2.车组安装几个计算机系统,彼此间通过一个网络进行通信,实现列车程序化控制。 二、计算机系统设备组成 CRHl型动车组计算机系统设备组成: (1)线路列车总线(WTB);(2)多功能车辆总线(MVB)(见图3-1);(3)以太网通信;(4)四个串行连接器。(5)远程通信控制器(AXSCCU);(6)通信控制器(COMC);(7)牵引控制系统(PCUCCU);(8)智能显示器(IDU);(9)驱动控制器,网侧变流器(DCU/L);(10)驱动控制器;(11)辅助逆变器(DCU/A); (12)驱动控制器,电机逆变器(DCU/M);(13)制动控制器(BCU)。(14)火灾探测器。

三、四种不同的通信原理 1.CRHI型动车组列车总线WTB的通信原理,在动车组内各基本列车单元之间传递数据及重联时与其他动车组传递数据。 (1)它是一个动态配置,可随连接单元数量的变化而变化(最多两列动车组16辆),由网关单元将WTB列车总线连到每个动车组的动力单元上。 (2)当一个司机室启动时,主控网关即检查WTB列车总线上的其他节点,并对网络进行配置。 2.CRHI型动车组多功能车辆总线MVB的通信原理是在基本动车组单元内的各车辆之间传递数据。 (1)在作为二级主控的情况下,它还能够在动车组内其他列车基本单元之间传递数据。 (2)这种通信是固定配置,由TDSCCU单元在每个基本列车单元内进行本地管理。 3.CRHl型动车组以太网通信原理是在IDU作为网桥将信息进一步传递到MVB的TDSCCU之间传递数据。 4.四个串行连接器的通信原理。

毕业设计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设计—HXD2型电力机车网络

2012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HXD2型电力机车网络控制系统 专业系牵引与动力学院 班级 学生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2014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分析及故障排除 二、指导老师: 三、设计容与要求 1、课题概述 随着牵引动力的交流化和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上采用微机实现智能化控制的部件或装置也越来越多,各微机系统间的协调和信息交换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为提高列车的舒适度,各种辅助装置的控制和服务装置的控制都必须纳入到这个微机控制系统中来。因此,列车控制也由单台机车的牵引传动控制逐渐向网络控制方向发展,网络控制技术已经成为核心技术之一。 本课题基于TCN、ARCNET等常见列车通信网络,分析其通信原理和通信特点,着重分析高速动车、大功率交传机车、城轨车辆等多类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控制功能、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指出网络控制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现象,阐述其故障应急处理方法。 2、设计容及要求 (1)设计容 本课题下设3个子课题: ①CRH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②HXD交传机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③城轨车辆网络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每个子课题设计的主要容可包括: ①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②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及其与传统机车微机控制系统的区别 ③常见的列车网络通信标准 ④以某个车型为例,从结构、原理、可靠性、实时性等方面详细分析该车型的网络控 制系统 ⑤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常见故障的判断分析与处理 ⑥结论 (2)要求 ①通过检索文献或其他方式,深入了解设计容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②能够灵活运用《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车总体》、《列车网络控制 技术》等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知识来分析城轨列车、大功率机车及高速动车组上的网 络控制系统。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

2014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分析及故障排除 专业系轨道交通系 班级城轨车辆 111班 学生姓名赵蒙 指导老师陶艳 完成日期 2014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 城轨车辆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二、指导老师: 陶燕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课题概述: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牵引交流传动系统逐步替代了早期的直流牵引传动系统,在轨道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铁路实现高速和重载运输的唯一选择和主要发展方向。而交流传动控制系统是交传机车和电动车组的核心部件,是列车运行的神经中枢系统。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主要分析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各组成部件的主要功能原理,以及常见的交流传动控制技术;分析系统常见的故障现象及应急处理方法。 2、设计内容与要求: (1)设计内容 本课题下设3个子课题: ①CRH动车组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②HXD交传机车传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③城轨车辆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及故障排除 每个子课题设计的主要内容可包括: a.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 b.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分析

c.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系统主要组成部件功能和原理分析 d.各种交流传动控制技术的对比和分析 e.电力牵引交流传动控制系统的常见故障排除 f.结论 (2)要求 a.通过检索文献或其他方式,深入了解设计内容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b.能够灵活运用《电力电子技术》、《交流调速技术》、《CRH动车组》《HXD型电力机车》等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知识来分析电力机车交流传动控制系统。 c.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电力电子,轨道交通专业基础。 四、设计参考书 1、《现代变流技术与电气传动》 2、《电力牵引交流传动与控制》 3、《CRH2动车组》、《CRH3动车组》 4、《HXD1型电力机车》 5、《HXD2型电力机车》 6、《HXD3型电力机车》 五、设计说明书内容 1、封面 2、目录 3、内容摘要(200-400字左右,中英文) 4、引言 5、正文(设计方案比较与选择,设计方案原理、分析、论证,设计结果的说明及特 点) 6、结束语 7、附录(参考文献、图纸、材料清单等) 六、设计进程安排 第1周:资料准备与借阅,了解课题思路。 第2-3周:设计要求说明及课题内容辅导。 第4-7周:进行毕业设计,完成初稿。 第7-10周:第一次检查,了解设计完成情况。 第11周:第二次检查设计完成情况,并作好毕业答辩准备。 第12周:毕业答辩与综合成绩评定。 七、毕业设计答辩及论文要求 1、毕业设计答辩要求 (1)答辩前三天,每个学生应按时将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专题报告等必要

城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方案

城轨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第1次作业

作。如图2-1所示的直流轨道电路。1G和3G是两个相邻的轨道电路,他们没有实现极性交叉。当1G有车占用而绝缘破损的情况下,流经轨道继电器1 GJ的电流等于两个轨道电源所供的电流之和,1GJ有可能保持吸起,这将危及行车安全。若按极性交叉来配置,绝缘破损时,轨道继电器中的电流就是两者之差,只要调整得当,1GJ和3GJ都会落下,从而满足了故障安全的要求。 16.计轴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参考答案:答:计轴器在区间始端和末端各有一传感器,当车轮进入始端轨道传感器作用区时,传感器发出电脉冲信号给计数器,开始计轴进行加轴运算。当车轮进人末端轨道传感器作用区时,传感器同样发出电脉冲给计数器,进行减轴运算。计数器显示如为0,表明此时区间无车占用;如不为0,则表明此时区间有车占用。 17.查询应答器的功能? 参考答案:答:査询应答器是一种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构成的髙速点式数据采集/传输设备,并已成为实现现代轨道交通地面与列车间相互通信的重要设备。查询应答器技术在铁路上的应用比较广泛,例如进行车辆的测速和定位时,在地面固定地点道床上设置应答器,列车上安装査询器,列车经过应答器时通过向地面无源应答器发射能源,通过短程无线电波,使査询器立即从应答器反馈获得列车自身精确定位数值。如在轨道道床上按给定距离敷设多个应答器,则列车从它们可以连续定点地获得定位信息,从获得两个定位信息的间隙时间长短经过处理后,则可以进一步判断求得列车实际运行的速度。 在城轨交通中查询应答器往往应用在运行移动列车和某个固定地点之间的信 息传输。传统的做法是查询器装在机车上,而应答器装在地面轨道上,形成机车査询信息,地面回答所需信息的模式。应答器向八巧车载设备查询器传送的主要信息有:线路基本参数,如线路坡度、轨道区段长度等参数;线路速度信息,如线路最大允许速度、列车最大允许速度等; 临时限速信息,如由于施工等原因需要对列车运行速度进行限制时,向列车提供的临时限速信息;特殊定位信息,如列车定位信息等。 18.什么叫进路?简述进路的种类及其性质。 参考答案:答:车站和车辆段有许多线路,它们通过道岔联结着。列车和调车车列在站运行所经过的径路,称为进路。 车站和车辆段的进路大体上可分为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两类。列车进

高速动车组网路控制系统对比分析

高速动车组网路控制系统对比分析 车辆工程2012-1卓越班张明康 [摘要]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是高速动车组主要控制系统之一,是列车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部分。对CRH 型高速动车组采用的TCN、ARCNET 和CAN3 类总线的工作特性进行分析对比,进而对CRH 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结构、网络控制系统设备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字]高速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网络总线 随着中国高速动车组的发展及对其研究的深入,列车网络控制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由于动车组采用动力分散方式,如何通过列车通信网路实现整列车的实时控制和信息传递显得尤为重要。动车组的列车通信网络是指采用分布式机通信网络控制技术,集中监控牵引、制动和辅助系统等车载设备,借助列车通信网络,自动监测车载设备状态和数据,与地面进行实时通信,实现列车安全运用和高效检修。 我国生产的CRH型高速动车组,由于生产厂家和设计系统本身存在差异,使得每种动车组的网络控制系统和和通信网络总线、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网络结构、系统设备、系统主要控制对象也不尽相同。我国CRH 型动车组通信网络总线有以下几种:基于TCN标准的CRH1、CRH3 和CRH5,基于ARCNET 的列车总线和基于HDLC的CRH2型动车组,以及一些在列车上常用的工业总线,如CAN总线、HDLC车辆总线。 1 三类网络总线 我国CRH 型动车组采用的网络总线主要有TCN、ARCNET和CAN3 类,其中TCN的WTB 和MVB分别作为列车总线和车辆总线进行信息传输,不同总线的应用和工作特性如下: 1.1TCN总线 CRH1、CRH3 和CRH5 动车组均基于TCN 标准构建其网络控制系统,列车总线和车辆总线通过节点来连接,一般每节车辆有一个节点。WTB 和MVB 均采用集中控制、周期性预分配的主从方式对总线介质进行访问控制。WTB 负责列车车辆间的数据通信,是一种用于连接各节点可动态编组的车辆间的绞线式列车总线, 能自动识别车辆在列车编组中的位置和方向。MVB 负责车辆内部的数据通信,是一种用于连接车辆(或固定编组的车辆单元)内部设备的多功能车辆总线。 1.2ARCNET总线 CRH2 动车组基于ARCNET 的网络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令牌传递协议的现场总线,网上的各个节点轮流支配这个网络,所有总线上的站是平等的,网络中每个节点保存有下一个节点的逻辑地址,可以生成一个网络活动节点地址表,使用光纤作为传输总线,传输速率为2.5Mbps,拓扑结构采用双环形网络。ARCNET 的网络可以采用 3 种物理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其接线方案也非常灵活,支持总线型、星型以及分布式星型等拓扑。ARCNET 协议支持网络自动重构,可以自动适应网络的变化,当网络中加入或删除一个字节,ARCNET 将自动重新分配网络。 1.3CAN 总线 CRH5 还采用CAN 总线用于连接对网络性能要求低、重要性也比较低的设备。CAN 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总线,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其传输介质可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支持总线型拓扑结构。CAN 采用带优先级机

城轨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道小题) 1. 按照信号的接收效果,可以将其分为() (A) 视觉信号与听觉信号 (B) 移动信号、固定信号和手信号 (C) 地面信号和车载信号 (D) 昼间信号、夜间信号和昼夜信号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解答参考: 二、不定项选择题(有不定个选项正确,共9道小题) 2. 地面信号机设置的原则是( ) [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设置于列车运行方向的右侧 (B) 设置于列车运行方向的左侧 (C) 信号机不得侵入设备限界 (D) 选择合适的信号机柱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C D 解答参考: 3. 查询应答器的作用包括()[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列车定位信标 (B) 线路地理信息车-地通信的信道 (C) 列车速度检测 (D) 临时限速信息的传输通道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B D 解答参考: 4.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列车的测速方式有哪几种?()[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测速发电机 (B) 轮轴脉冲速度传感器 (C) 多普勒雷达 (D) 光电编码器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B C 解答参考: 5. 无线通信系统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不选全或者选错,

不算完成] (A) 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 (B) 公用移动通信和专用移动通信 (C) 单向通信和双向通信 (D) 单工制和双工制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B C D 解答参考: 6.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列车的测速方式有哪几种?()[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测速发电机 (B) 轮轴脉冲速度传感器 (C) 多普勒雷达 (D) 光电编码器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B C 解答参考: 7. 无线通信系统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 (B) 公用移动通信和专用移动通信 (C) 单向通信和双向通信 (D) 单工制和双工制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B C D 解答参考: 8. ATC系统的控制等级包括()。[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控制中心自动控制模式 (B) 控制中心自动控制时的人工介人控制 (C) 车站自动控制模式 (D) 车站人工控制模式 你选择的答案:未选择[错误] 正确答案:A B C D 解答参考: 9. 以下哪些设备属于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不选全或者选错,不算完成] (A) 点式应答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