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流变学复习资料

原油流变学复习资料
原油流变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流变学(Rheology)是研究物质变形与流动的科学。实际物质在外力作用下怎样变形与流动,这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可以称其为物质的流变性(即物质在外力作用下变形与流动的性质)。流变学就是研究物质流变性的科学。

2.流变学研究的是纯弹性固体和牛顿流体状态之间所有物质的变形与流动问题。

3.流变学更注重不同物质的力学性质与其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

4.流变学中物质所受到的力用应力或应力张量表示

5.流变学中用应变或应变速率表示物质的运动状态即变形或流动。

6.流体质点就是流体中宏观尺寸非常小而微观尺寸又足够大的任意一个物理实体。

7.物质状态的变化称为变形,而物质连续无限地变形就是流动。

8.流变学中有三种基本变形:简单拉伸、简单剪切和体积压缩与膨胀

9.反映材料宏观性质的数字模型称为本构方程,亦称为流变状态方程和流变方程

10.对一些简单的流变性制的描述也可以用曲线形式表示,如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关系曲线,粘度随剪切速率变化曲线等,并称之为流变曲线。

第二章

1.散体系是指将物质(固态、液态或气态)分裂成或大或小的粒子,并将其分布在某种介质(固态、液态或气态)之中所形成的体系。

2.分散体系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非均匀的系统。均匀分散体系是由一相所组成的单相体

系,而非均匀分散体系是指由两相或两相以上所组成的多相体系。

3.非均匀分散体系必须具备2个条件:①在体系内各单位空间所含物质的性质不同;②存在着分界的物理界面。

4. 对非均匀分散体系,被分散的一相称为分散相或内相,把分散相分散于其中的一相称为分散介质,亦称外相或连续相。

5.尽管非牛顿流体在微观上往往是非均匀的多相分散体系,或非均匀的多相混合流体,但在用连续介质理论或宏观方法研究其流变性问题时,一般可以忽略这种微观的非均匀性,而认为体系为一种均匀或假均匀分散体系。

6.对非牛顿流体,没有恒定的粘度概念,不同的剪切速率下有不同的表观粘度,这是非牛顿流体的一大特点。

7、一受力就有流动,但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不成比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剪切应力的增加速率越来越大,即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流体的表观粘度增大,这种特性被称为剪切增稠性(shear thickening)。因此,膨肿性流体具有剪切增稠性。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表观粘度是减小的因此,常说假塑性流体具有剪切稀释性。

是使体系产生流动所需要的最小剪切应力,即使流体产生大于0的剪切速率所需的8、τ

B

最小剪切应力,称之为屈服值。屈服值的大小是体系所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的性质所决定的。

塑性流体:凡是具有屈服值的流体

塑性流动:外力克服其屈服值而产生的流动。

9、在恒定的剪切应力或剪切速率作用下,表观粘度随时间连续下降,并在剪切应力或剪切

速率消除后,表观粘度随之恢复的现象,称为触变性。

10、反触变性流体即在恒定的剪切应力或剪切速率作用下,流体表观粘度随时间而增加

二、触变性特征:(1)在静止条件下,流体结构发展增强;(2)在剪切作用下,这种结构能够被破坏;(3)结构的破坏和恢复是等温可逆的,但结构恢复往往要比构的破坏所需的时间长得多;(4)在恒剪切速率作用下,流体流变性有如下表现:

b)如果流体以前经受较高的剪切速率剪切,那么,剪切应力将随时间而增加

(6) 在剪切速率连续增加而后又连续减小的循环程序下,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变化曲线将是顺时针方向的滞回曲线。

如果剪切变形最终不能恢复至零,则说物质产生了流动。即使在微小的应力作用下,如果物质产生了流动,则说这种物质为流体(流变学中一般不考虑气体),否则,物质为固体。

如果物质没有变形的恢复发生,则称物质为非弹性的。

对一种流体来说,如果其变形能部分地恢复,则称其为弹性液体。

考虑到时间因素,若固体的变形与恢复是瞬时发生的,则这种物质具有理想弹性;

否则,固体的变形与恢复比较慢,即有一个时间过程,则这种固体称为弹粘性固体。

弹性液体,也称为粘弹性流体,其变形和恢复也需一个时间过程。

粘弹性流体是一类既有粘性又有弹性的液体,其受外力作用时,由于弹性而要产生一定的变形(有一定的时间过程),外力消除后,这种变形要完全恢复(有一定时间过程);又由于粘性,其在外力作用下要产生一定的流动,其对应的变形是不可恢复的。

一、元件模型

1.弹性元件用弹簧表示弹性元件。粘性元件用粘壶表示。

2.按照分散相颗粒的大小,可以把液体类的分散体系分为如下几类:①高粒度悬浮液,粒子直径大于10μm;②悬浮液,粒子直径为10~0.1μm;③溶胶,粒子直径为100~1nm;

④真溶液,分子状态分散。

二、作用在分散相颗粒上的力

(1)胶体源力静电力:是极性分子的偶极子之间的引力;诱导力:是极性分子的偶极子与其它分子的诱导偶极子之间的引力;色散力:是分子的诱导偶极子之间的引力。

(2) 静电排斥力

(3)大分子空间斥力

很显然,悬浮体系的宏观流变性质强烈依赖于因上述力所形成的微观结构

第三章

1.流动运动的描述有3个主要方向:流动方向、速度梯度方向、中性方向。

2.按形变历史,流动分为:稳定流动、瞬态流动、动态流动

3.稳态简单剪切流动的特点:1)在稳态简单剪切流动中,液层刚性的平移,其中任意2个液层微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2)每个微元在流动中保持体积不变,任意2个相邻剪切面之间的距离为常数;3)对稳态剪切流动,剪切线实际上是液态微元运动的轨迹。

4.流变测量的任务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验技术2个方面。

5.端部效应:由于测量管段进出口流线的收缩与扩张造成额外压力损失的现象称为端部效应(管式流变仪)

第四章

1、蜡在原油中的状态与温度、原油的成分、溶解气的含量、压力等条件有关

2、晶体数目与尺寸有如下关系:在给定条件下形成结晶中心越多,形成的晶体也越多,但晶体的尺寸越小。在结晶过程中,溶解的石蜡浓度下降既可以是由于形成了新的晶核,也可以是既有晶体的长大。

3、蜡晶结构的规则性不仅与蜡的化学性质有关,而且还与烃链的长度以及是否有其它物质的杂质存在等有关。

4、胶质沥青质对蜡晶的生成与增长有如下影响:①抑制石蜡晶核的生成;②首先自身结晶形成晶核;③共晶与吸附;④增大内相颗粒与周围分散介质的表面张力。

5、胶质、沥青质对原油流变性的影响有2个显着特点:一是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物质,在核实的田间下,胶质、沥青质的活泼能够改善原油中蜡晶的结构形态,从而改善原油流变性;二是由于胶质、沥青质在原油中相对来说是大分子,高级性的物质,他们的大量存在会增大原油的粘稠程度。

6、改善高凝油流变性的最有前途的方法是改变石蜡的晶体结构,使结构强度大的大量细碎单晶变为结构强度小得多的少量树枝状或球粒状的粗大晶体,从而使原油的流变性得到改善(降低凝点、屈服值和粘度)

7、含蜡原油的流变性类型:牛顿流体类型,假塑性流体,屈服-假塑性流体

是原油有由流体特性到非牛顿流体特性的温度转变点,是原油呈现牛顿流8、反常点:T

体特性的最低温度。

9、含蜡原油表现出复杂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其根本是由含蜡原油的复杂胶体结构特性决定的。

10、原油中蜡晶的形状和尺寸受原油粘度、温度和冷却速度的影响,一般原油粘度越高、温度越低、冷却速度越大,所生成的蜡晶尺寸越小、蜡晶数目越多。

11、含蜡原油的蜡晶絮凝结构一般是一种强絮凝结构。在较大的蜡晶浓度下,会发展成蜡晶的整个空间网络结构。温度越低,蜡晶浓度越高,蜡晶絮凝作用越强。

12、悬浮液絮凝系统分为:1.强絮凝系统;2.弱絮凝系统

13、一般在反常点附近的非牛顿流体温度下,由于原油的内部结构较弱,其触变性在测量流变仪上显现不出来,因此可以认为原油没有触变性。随温度的进一步降低,原油开始明显显现出触变性,这一温度称之为原油的显触点。研究表明,原油的显触点取决于原油的组成、原油所经历的热历史、剪切历史,以及原油添加化学改性剂的条件等。

14、对经历一定历史条件,并在一定的低温静置条件下形成胶凝结构的含蜡原油,在恒定的剪切应力下进行初次剪切,会得到一条典型的剪切应力随时间的衰减曲线,称之为初次裂降曲线

15、大量研究表明:含蜡原油的非牛顿流变性还依赖于原油所经历的各种历史,如:热历史、冷却速度大小、剪切历史、老化等,因为这些外部因素能对含蜡原油的内部结构特别是蜡晶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这一特点被称为非牛顿含蜡原油的历史效应。

16、在最优加热温度下,含蜡原油低温流变性得到改善的机理: 一般观点是:具有表面活性的极性胶质、沥青质的存在对蜡晶的析出长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对晶核生成的

抑制作用,从而使生成的蜡晶数目少,但体积大;②胶质的非极性部分(相当长的侧链)与石蜡分子结构相似,因而在蜡晶生长过程中与之共晶;③极性部分则吸附在蜡晶表面,从而阻碍新析出的蜡在蜡晶表面按既定方式絮凝长大。

17、当加热温度低于最优热处理温度时,含蜡原油的低温流变性恶化的机理: 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相对分子质量小的低熔点石蜡在原油中溶解,而从溶解的蜡晶上脱离出来的胶质、沥青质则会吸附到高熔点的石蜡晶体表面上;当冷却时,已溶解的石蜡重新结晶,但在重新结晶过程中缺少具有活性的胶质、沥青质共晶和吸附作用,这部分蜡晶的结构则不能得到改善,因而造成原油的低温流变性恶化。另外,即使加热温度升高到使蜡晶完全溶解的温度,但可能还不足以使胶质、沥青质分子的活性充分激发,因此在冷却过程中,胶质、沥青质难以有效改善蜡晶结构,仍会造成原油低温流变性恶化。

18、加热温度对含蜡原油低温流变性的影响与原油中蜡的分子组成、含量,液态油对蜡的溶解能力,以及胶质、沥青质的含量、活性大小等有较大的关系。

19、剪切历史是指含蜡原油在特定流变性表现以前所经受的各种剪切经历。

补充:

1.测定屈服值的方法:直接法,间接法(曲线外延法,方程回归法)

2.国内外利用热处理原理进行含蜡原油管道输送的所谓热处理输送工艺可分为2类:一、完整热处理输送工艺;二、简易热处理输送工艺

3.反常点 abnormal point:原油呈现牛顿流体的最低温度

4.本构方程 constitutive equation :同状态方程,流变方程,一种联系应力,应变,时间的方程,有时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变量,例如温度。

5.库埃特流动 Couette flow 由于流体的几何边界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剪切流动,有时也称为拖流动

6.末端效应 end effect 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液体粘度要求液体处于完全层流状态。但实际上在毛细管两端不满足此状态,对测得的粘度会有一定的影响,这一影响叫做末端效应

7.流变曲线 flow curve 联系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曲线

8.凝点 freezing point 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试管内油品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它是衡量油品流动性的条件性质保

9.胶凝点/失流点get point of crude oil原油由溶胶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而失去流动性个临界温度

10.宏观流变学macrorheology将材料作为连续介质处理的流变学,并不明确考虑微观结构,同时称为连续介质流变学和唯象流变学

11.麦克斯韦模型Maxwell model虎克固体模型与牛顿流体模型的串联

12.微观流变学microrheology考虑材料微观结构的流变学

13.泊肃叶流动Poiseuille flow在恒定压力梯度之下牛顿流体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流层

14.假塑性流pseudoplastic flow一种非牛顿流动。在剪切速率增大时,表现粘度减小的流动称为假塑性流

15.流变学rheology研究物质形变与流动的科学

16.触变性thixotropy在切应力作用下,表现粘度下降,当应力除去后,粘度又逐渐恢复。这是一种时间依赖性效应

17.显触点thixotropy appearance point原油开始显现触变性的最高温度

18.屈服点yield point在应力-应力或应力-应力速率曲线上,对应与从弹性向塑性形变转变的那一点

19.用凝点、粘度、屈服值三个指标,来综合确定流变性质。

聚合物流变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1聚合物流变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任选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蠕变: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应力,观察应变随时间增大的现象。 应力松弛:在温度和形变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高聚物内部的应力随时间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或应力松弛: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应变,观察应力随时间衰减的现象. 2.端末效应:流体在管子进口端一定区域内剪切流动与收敛流动会产生较大压力降,消耗于粘性液体流动的摩擦以及大分子流动过程的高弹形变,在聚合物流出管子时,高弹形变恢复引起液流膨胀,管子进口端的压力降和出口端的液流膨胀都是与聚合物液体弹性行为有密切联系的现象。 2、时-温等效原理:升高温度和延长时间对分子运动及高聚物的粘弹行为是等效的,可用一个转换因子αT将某一温度下测定的力学数据变成另一温度下的力学数据。 3、熔体破裂:聚合物熔体在高剪切速率时,液体中的扰动难以抑制并易发展成不稳定流动,引起液流破坏的现象。 挤出胀大:对粘弹性聚合物熔体流出管口时,液流直径增大膨胀的现象。

4、.熔融指数:在标准熔融指数仪中,先将聚合物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完全熔融,然后在一定负荷下将它在固定直径、固定长度的毛细管中挤出,以十分钟内挤出的聚合物的质量克数为该聚合物的熔融指数。 5、非牛顿流体:凡不服从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 牛顿流体:服从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 6、假塑性流体:流动很慢时,剪切粘度保持为常数,而随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的增大,粘度反常地减少——剪切变稀的流体。 膨胀性流体:剪切速率超过某一个临界值后,剪切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增大,呈剪切变稠效应,流体表观“体积”略有膨胀的的流体。 7、粘流活化能:在流动过程中,流动单元(即链段)用于克服位垒,由原位置跃迁到附近“空穴”所需的最小能量。 8、极限粘度η∞:假塑性流体在第二牛顿区所对应的粘度(即在切变速率很高时对应的粘度)。 10、拉伸流动:当粘弹性聚合物熔体从任何形式的管道中流出并受外力拉伸时产生的收敛流动。

血液论文血液流变学论文

血液论文血液流变学论文 银杏达莫对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达莫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肾病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 d; 对照组44例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Cr和BUN尿UEAR和FDP。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Cr和BUN尿UEAR和FDP 比较,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P<0 .01) , 治疗后血Cr和BUN尿UEAR和FDP比较,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P<0 .0l)。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改善糖尿病肾病(DN)患者高凝、高脂状态, 有助于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银杏达莫注射液; 抗凝;降血脂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糖尿病病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0~40%[1]。降低血糖、控制血压、调整血脂、抗凝血等治疗可以延缓DN的发展。本文旨在观察银杏达莫治疗DN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将我们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2 型糖尿病患者98例,DN的诊断按照Mogensen[2] 诊断标准临床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定量>300mg/24h,男65例,女33例,平均年龄(67.5土8.7 )岁,平均糖尿病病程( 10.9±4.8 )年。排除标准:其他疾病导致的肾脏病变;妊娠或哺乳期患者;精神病等不合作者;有严重的心、脑、肝并发症;排除引起尿蛋白升高的原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症,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 1.2方法:研究病例均要求血压≤140 /190 mmHg,空腹血糖 ≤7mmol/L,餐后2h血糖≤ 10 mmol/L,并稳定1周。随机分组,治疗组54例,给予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 d;每日1次,疗程为14 d,口服替米沙坦40~80 mg,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44例,降压、降脂、降糖治疗同治疗组。 1.3 观测指标①肾功能测定:检测血肌酐( c r )和血尿素氮(BUN)。②尿液测定: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尿微量蛋白尿(UAER)测定。③血液流变学测定:检测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3项检查每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检测1次。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血液流变学检查的方法和临床应用

血液流变学检查的方法和临床应用 作者:左大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一、血液流变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分流动和变形的科学。 从研究角度上看,主要包括三个层次方面的内容: 1、血液的宏观流动性,即粘度。 2、血细胞的流变性,主要是红细胞的聚集性和变形性。 3、血液生化物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主要是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 从研究领域上分,又可分为基础理论和方法学的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两方面。 二、血液流变学研究的重点 (一)实验室检查方面 1、检测指标的建立,常用的实验室指标要反映: (1)血液粘度,包括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两类。 (2)红细胞的聚集性和红细胞的变形性。 (3)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聚集性。 (4)血浆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和血脂成分的检测。 2、实验室方法学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 (1)粘度计的设计要求和校正。 (2)质控品的研制以及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的开展。 (3)其它检测指标方法学的标准化,例如血脂测定。 (二)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中应用 1、阐明血液流变学异常在某些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 2、根据血液流变学变化预测某些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3、血液流变学参数可做为某些疾病诊断的辅助指标。 4、观察药物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评价药物的疗效,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三)已报道的血液流变学相关的疾病,见表1。 表1 可用于血液流变学检查的疾病 -------------------------------------------------------------------------------------------- 一血管性疾病 1 高血压, 2 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出血), 3 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 4 周围血管病(下肢深静脉血栓,脉管炎,眼视网膜血管病等)。 二代谢性疾病

探究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控制与管理

探究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控制与管理 发表时间:2019-07-02T14:19:02.733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作者:张岩柏 [导读] 论述了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出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的作用。 沈阳奥思特安全技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179 【摘要】我国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近些年也进步发展了原油处理工艺设备的信息化水平,这样也加大了原油集中处理站的工艺设备管理要求。为了减少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积极落实设备管控工作。本文论述了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出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的作用。 关键词: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控制管理措施 石油企业的发展目标就是提高经济效益,保障设备运行效益,可以节省企业运营成本,因此需要针对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实施完整化管理,提高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的工作效率,保障工作安全性,促进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 1.概述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管理工作 控制和管理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可以保证工业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持续性评估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潜在的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控制工艺设备的风险。实施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管理,需要完整性的评价设备运行过程,对于工艺设备实施故障诊断工作,减少工艺设备抢修次数。 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需要落实完整性的管理,首先要识别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存在的风险,如果发生异常情况,需要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内容。加强培训相关设备的责任人,实验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做好预制维修工作,根据工艺设备的运行状态,完善质量保证工作。建立工艺设备的完整性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当中需要引导全员掌握管理维护的方法,综合一体化管理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潜在因素,这样才可以保证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管理效果,突出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的使用效益。 2.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2.1识别潜在运行风险 技术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的特点,主区内的分类这些设备,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主要被氛围炉、阀、泵、罐等类型,不同设备的特点是不同的。技术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制定风险识别标准,根据风险识别标准确定设备潜在的风险,确定针对性的识别措施。 确定风险识别过程中的重点,首先要明确各类风险因素,综合分析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在分析过程中即可确定工艺设备的风险设备的要点,制定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管控措施。 分类工艺设备的危害程度,首先要确定风险产生的源头,设备无论是正常运行还是停用状态,都可以准确的控制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提供有效的控制指标,全过程监督工艺设备潜在风险,掌握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 2.2落实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培训有关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的管理人员,这也是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完整管理的一部分。定期组织原油集中处理站员工开展交流会,员工之间积极交流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分析员工实际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体征原油集中处理站管理团队的综合水平。建立员工的完整性管理理念,针对不同的设备管理人员,要采取针对性的培训内容,这样也可以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2.3落实缺陷管理工作 利用设备检测技术详细的分析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的运行情况,根据技术标准和说明书落实风险管理措施,通过风险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的规范性。在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管理过程中,如果暂时无法解决某个故障问题,可以由专人负责整个故障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盯控措施,规定整改期限,问题在解决之后,企业要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复查这个问题,保障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正常运行,始终控制各类潜在风险,保证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运行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当中。 2.4落实点检和预知性维修 实施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预知性维修,可以控制设备运行的成本,将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的运行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也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很多石油企业都积极利用内预知性维修方式,这样有利于预防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故障,有效的预防事故。落实预知性维修工作,需要落实预判制度,某些工艺设备很容易出现故障,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故障预判工作,加强现场核查工作,及时保养和维修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 完善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点检制度,加强预防工作,注重检查质量控制点,做好定期维修工作,根据周期和标准检查设备的关键部位,做好责任到人,鼓励全员参与到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管理当中,这样可以确定工艺设备运行情况,科学的指导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保养工作。结合工艺设备的特点确定针对性的点检措施,综合利用重点点检和精密点检以及简易点检等方式。当前在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也开始利用信息化技术,也随时更新了工艺设备点检方法,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学习最新点检技术,灵活利用信息化技术管控原油集中处理站工艺设备。 2.5原油集中处理站老化油处理工艺 解决原油集中处理站老化油,需要采取措施预防老化油,加强管理老化油处理工艺和设备。加大资金投入,在油田研制老化油处理工艺和设备。处理少量的老化油,可以抽出老化油,利用破乳剂处理,再掺入到原油脱水系统,充分混合新鲜原油,脱水处理原油。如果没有处理措施不合理,就会在沉降罐等设备当中形成过渡层,脱水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最终电脱水器的运行也会受到影响。针对稳定的老化油,可以抽出老化油,利用破乳剂处理,进入到老化油单独处理设备,向净化油沉降罐当中宋儒处理之后的老化油,最后还需经过老化油接收罐的处理。 单独处理老化油,需要重视温度处理和破乳剂,此外合理选择加热设备和处理设备等,实现工艺的配套性。改造老站,注重维护加热炉和沉降罐以及电脱水器,设置处理独立系统,但是这种改造方式难度比较大,投资也比较大,老化油处理的实际要求也无法全面满足。利用旋流器和离心机等设备,配备加热炉和沉降罐等设备,建立独立的处理系统,这样会加大投资,如果利用旋流器和离心机脱水,无法保障脱出油的之狼,很容易出现复杂的乳化状态,无法保证老化油的稳定性。原油集中处理站需要结合老化油的特性,需要积极研制老化油脱水处理设备,保障老化油脱水设备的稳定性,提高托书质量,满足原油集中处理站的脱水要求,这种方式投资比较小,可以获得良好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临床意义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流动性和变形性规律的科学,它与临床多种疾病有关。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就是描述血液各种流变性质的定量,半定量参数,这些指标的异常改变及其改变程度,对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治疗,疗效观察及病情监测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和药物研究及群体普查及亚健康检查。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已成为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和掌握血液在人体内的流动状态,是处于生理状态还是处于病理状态一、血液粘度测定血液粘度是血液最基本的流变特性,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核心,是反映血液“浓、粘、聚、凝”的一项重要指标。血液粘度的高与低能反映血液循环的优与劣或血液供应的多与少,是血液流变学的基本参数。测定血液粘度,研究血液粘度的特点,掌握血液粘度变化规律,对于了解血液的流动性质和凝固性质,尤其是对于揭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血液粘度测定:包括全血粘度(ηb)和血浆粘度(ηp)测定。测定全血、血浆粘度,对了解血液的流动性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评价微循环障碍的原因,诊断、防治血液粘度异常的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资料表明,许多表现有明显微循环障碍的疾病都同时伴有全血、血浆粘度增高。而且微循环障碍程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全血、血浆粘度增高是平行的。微循环障碍同时伴有全血或血浆粘度的增高常见于多种疾病,如脑中风、心肌梗塞、冠心病、肺心病等。如果经过治疗,随着临床症状和微循环障碍的改善,血液粘度亦有所降低。血液粘度的测定,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予后判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影响血液流变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和纤维蛋白原等。这些指标的变化直接影响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和凝固性,其变化超出正常范围就可能引起脑血管病。在出血性脑中风时,以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降低为最明显,(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它予示将要有出血性血管病的发生。在缺血性脑中风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其他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均增高。其中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升高,是造成缺血性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血液粘度的测定,可作为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发作的警报信号。冠心病一般在临床上虽可无症状,但常可能突然转为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尤其是心肌梗塞也可能突然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脏停博而致猝死,有的甚至发生毫无先兆的猝死。据统计,冠心病急性发作的死亡率近40%,而且其中半数病例从症状确定到死亡不超过1小时。因此,如何能及早地检测出即将发生的冠心病及其发病程度,这是迄今尚未解决的关系到冠心病防治的重要临床问题。近年来,有临床资料表明,血液流变学诸指标的异常,尤其是其中的低剪切率下的血液粘度增高可出现于冠心病的发病之前,而且又往往是出现在其他一些临床先兆症状之前的更早先兆。更为重要的是与血压、血脂和血管硬化等指标相比,血液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特点是不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这一点对于预测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生是一个极有利的条件。近年来,发现一些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发病前血液粘度就明显增高,其中最显著者可比正常人高3—4倍。血液粘度增高亦见于心绞痛患者,但不如急性心肌梗塞时明显。心肌梗塞时血液粘度不论是低剪切率下或高剪切率下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尤其是在低剪切率下明显高于心绞痛者。故血液粘度的明显增高可作为冠心病、心肌梗塞发病先兆的客观指标。冠心病发病后在治疗过程中,血液粘度持续增高多提示病情恶化和愈后不良,而血液粘度降低,相反多提示病情缓解和愈后良好,因此,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及时测定血液粘度,了解血液粘度有无降低,也就成为判断任一治疗措施和临床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血液流变学检测还可用于衰老及抗衰老的研究,在长寿因素调查中,健康长寿者的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变形能力、血小板聚集功能等均在正常范围。而心血管疾病的长寿者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维持血液粘度在正常范围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抗衰老研究中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应作为评价疗效的一个指标。许多资料表明,患肿瘤时,血液粘度,特别是

血液流变学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临床意义 血浆粘度 血浆粘度的特点是不随着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常数,是影响全血粘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血浆或血清之所以具有比水大得多的粘度,尤其是它们对血液粘度所以能给予明显的影响,主要原因在于血浆或血清中含有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等高分子化合物。据观察血浆或血清粘度随纤维蛋白原、IgA、IgG、血清中各种蛋白成分,血脂(β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的增加而增加。但这种依赖关系较少,而白蛋白以外的这些成分产生粘度的能力较大。若纤维蛋白原、β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球蛋白等成分显著地增加时,则可使血浆或血清粘度相应增加,血浆粘度的增加,也是招致全血比粘度增加的原因之一。各种生物大分子成份在相同毫克%浓度下产生比粘度的能力大小,按其由大至小的顺序为:胆固醇→纤维蛋白→甘油三酯→β脂蛋白→IgG和IgA→白蛋白。从这一顺序可推测产生粘度能力大小与有关生物大分子的构型、大小、亲水性还是疏水性等性质有关。如纤维蛋白原分子呈纤维状,容易弯曲和引起分子间的相互牵连,故产生粘度能力较大,相当于白蛋白的139倍,列于第二位;而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由于它们是非亲水性物质,在血浆或血清中往往以与其他物质结合的乳糜颗粒而存在,故产生粘度能力较大,分别为白蛋白的278和121倍,列于第一位和第三位;另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顺序为β脂蛋白、Lg、白蛋白(6.9×10),其中β脂蛋白亲水性较差,分子量比Ig、或白蛋白高3.2倍,Ig的亲水性较脂蛋白好,分子量较脂蛋白低故产生粘度能力居中,即白蛋白的2.7倍,白蛋白因分子量最小,亲水性最强,产生粘度能力较弱,故在生理条件下白蛋白对粘度的影响可能较小。 临床意义 增高最典型疾病有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高脂血症、球蛋白增多症、高血压等。而在测出血浆粘度高的同时,测定血浆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又可从血浆粘度增高中进一步区分出巨球蛋白增多型(以巨球蛋白IgM增多为特征的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以及球蛋白IgG 或IgA增多的多发性骨髓瘤等);纤维蛋白原增多型(如中风、心肌梗塞、糖尿病等);血脂增多型(如高血脂等);球蛋白增多型(慢性

第十四章流变学基础

第十四章流变学基础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流变学 2、变形 3、内应力 4、弹性 5、弹性变形 6、塑性变形 7、剪切速度 8、剪切力和剪切应力 9、牛顿流体 10、非牛顿流体 11、塑性流动 12、假塑性流动 13、胀性流动 14、触变性 15、黏弹性 二、填空题 1、___________是研究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流动的一门科学。 2、对于外力而产生的固体变形,当去除其应力时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_________,而非可逆性的形变称为____________。 3、影响乳剂流动性的处方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4、根据流动和变形的形式不同,将物质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后者的流动曲线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种。 5、假塑性流动的特点是液体黏度随着剪切力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而具有胀性流动特点的液体黏度随着剪切力的增大而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假塑性流体的流动公式是()。 A.D=S/η B D=S/ηa C. D=S n /η a (n>1) D.D=S-S0/η E. D=S n /η a (n<1) 2、甘油属于何种流体()。 A.胀性流体 B.触变流体 C.牛顿流体 D.假塑性流体 E.塑性流体 3、对黏弹体施加一定的作用力而变形,使其保持一定的形变时,应力随时间而减小,这种现象称为()。

A.应力缓和 B.蠕变性 C.触变性 D.假塑性流动 E.塑性流动 (二)多项选择题 1、有关流变学的正确表述有:() A.牛顿流动是切变应力S与切变速度D成正比(D=S/η)、黏度η保持不变的流动现象 B.塑性流动的流动曲线具有屈服值(或称为致流值)、不经过原点 C.假塑性流体具有切稀性质,即黏度随着切变应力的增加而下降 D.胀性流体具有切稠性质,即黏度随着切变应力的增加而增加 E.触变流体的上行线与下行线不重合,所包围成的面积越小,其触变性越大 2、以下关于乳剂流变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散相体积比较低时,体系表现为非牛顿流动 B.随着分散体体积比增加,系统流动性下降,转变成假塑性流动或塑性流动 C.乳化剂浓度越高,制剂黏度越大,流动性越差 D.平均粒度相同的条件下,粒度分布宽的系统比粒度分布窄的系统黏度低 3、非牛顿流体的流动曲线类型有()。 A.塑性流动 B.假塑性流动 C.层流 D.胀性流动 4、测定牛顿流体的黏度常用仪器为()。 A.落球黏度计 B.双重圆筒型黏度计 C.毛细管黏度计 D.平行圆板型黏度计 E.圆锥平板黏度计 四、问答题 1、什么是牛顿流动和非牛顿流动,有何特征? 牛顿流体、非牛顿流动面包括塑性、假塑性、胀性 2、分别以混悬液、乳剂、软膏为例说明流变学在药剂中的应用。 3、什么是黏弹性?常见的理论模型有哪些?

液化石油气站各种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液化石油气站各种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设备泄露事故的处理方法: 1、立即切断电源,设备停止运行。 2、关闭设备进、出口管道阀门,同时关闭最近的上游阀门,切断介质来源,消除泄漏的延续和扩大。 3、消除泄漏点附近的着火源,包括熄灭明火,不准动用非防爆电器,不使用发生金属撞击和碰撞可能产生火花的物品。 4、事故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红,警戒红内严禁任何火源存在,在下风向布置较大范围的警戒红。 以上几个方面是设备泄露事故的一般处理方法,设备具体部位事故处 理方法如下: 1)、如阀体冻裂,卧罐法兰连接部位出现险情

a、如冻裂阀体在两阀之间,关闭两端阀门,更换相同型号的阀 门; b、漏点在两阀之间,关闭两端阀门,更换石棉垫; c 、如阀门与罐体连接,无法截断气源,应立即进行水冷却; 具体方法:首先,用棉被包住泄漏阀门,用水枪喷射,使之冰冻以阻止泄漏;其次,将液化气导入相邻空罐,当两罐压力相等时,关闭相邻罐阀门。打开放散管阀门,点火放散剩余液化气;在倒罐期间严禁采用加压法,为确保安全可酌情进行排空降压;最后,测符合安全标准后,进行抢修,更换相同型号的阀门或石棉垫。 2)、罐区管线破裂发生险情

a、找准泄漏点迅速关闭与管线连接的每个卧罐阀门,切断气源; b、切断附近一切火源,禁止一切车辆在附近行驶; c、组织人员抢修,可采取打卡子、化学补漏焊接等办法抢修。 (3)、如灌装车间发生险情 a、首先关闭进气阀门及有关气、液相阀门,如发生火情时开启 消防水泵,保证高压水枪的正常使用; b、如初起火灾不严重,立即采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然后经安全技术人员检查后,再进行生产; c、如火情严重,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拨打“ 119”火警电话, 请求支援。同时组织义务消防队利用现有消防设施、器材控制火势,

聚合物流变学复习题参考答案2资料

高分子流变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蠕变: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应力,观察应变随时间增大的现象。 应力松弛:在温度和形变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高聚物内部的应力随时间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或应力松弛: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应变,观察应力随时间衰减的现象。 2、时-温等效原理:升高温度和延长时间对分子运动及高聚物的粘弹行为是等效的,可用一个转换因子αT将某一温度下测定的力学数据变成另一温度下的力学数据。 3、熔体破裂:聚合物熔体在高剪切速率时,液体中的扰动难以抑制并易发展成不稳定流动,引起液流破坏的现象。 挤出胀大:对粘弹性聚合物熔体流出管口时,液流直径增大膨胀的现象。 4、.熔融指数:在标准熔融指数仪中,先将聚合物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完全熔融,然后在一定负荷下将它在固定直径、固定长度的毛细管中挤出,以十分钟内挤出的聚合物的质量克数为该聚合物的熔融指数。 5、非牛顿流体:凡不服从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 牛顿流体:服从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 6、假塑性流体:流动很慢时,剪切粘度保持为常数,而随剪切速率或剪切应力的增大,粘度反常地减少——剪切变稀的流体。 胀塑性流体:剪切速率超过某一个临界值后,剪切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增大,呈剪切变稠效应,流体表观“体积”略有膨胀的的流体。 7、粘流活化能:在流动过程中,流动单元(即链段)用于克服位垒,由原位置跃迁到附近“空穴”所需的最小能量。 8、极限粘度η∞:假塑性流体在第二牛顿区所对应的粘度(即在切变速率很高时对应的粘度)。 9、拉伸流动:当粘弹性聚合物熔体从任何形式的管道中流出并受外力拉伸时产生的收敛流动。 或拉伸流动:质点速度仅沿流动方向发生变化的流动。 剪切流动:质点速度仅沿着与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发生变化的流动。 10、法向分量:作用力的方向与作用面垂直即称为应力的法向分量。 剪切分量:作用力的方向与作用面平行即称为应力的剪切分量。 11、粘流态:是指高分子材料处于流动温度(T f)和分解温度(T d)之间的一种凝聚态。 12、宾汉流体:在流动前存在一个剪切屈服应力σy。只有当外界施加的应力超过屈服应力才开始流动的流体。 13、稳定流动:流动状态不随时间而变化的流动。 14、零切黏度——剪切速率趋向于零时的熔体黏度,即流动曲线的初始斜率。 15、非牛顿性指数:幂律公式 ? =n s Kγ σ中的n是表征流体偏离牛顿流动的程度的指数,

第06章-血液流变学相关仪器网络版习题

第六章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 首页习题 习题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 、 一、名词解释 1.血液流变分析仪 2.血浆比黏度 3.锥板式黏度计 4. PRP # 5. 红细胞沉降率 6.魏氏血沉测定法 7.血沉自动分析仪的检测系统 8.血沉自动分析仪的数据处理系统 9.红细胞沉降曲线 * 二、选择题 【A型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毛细管黏度计工作原理的依据是() A.牛顿的粘滞定律 { B.牛顿定律 C.血液黏度定律 D.牛顿流体遵循泊肃叶定律 E.非牛顿流体定律 2.下述哪项不是毛细管黏度计优点() A.测定牛顿流体黏度结果可靠 B.能直接检测在一定剪切率下的表观黏度

C.速度快 D.操作简便 E.价格低廉 @ 3.毛细管黏度计最适测定的样本是()A.非牛顿流体 B.全血 C.脂血 D.血浆、血清 { E.蒸馏水 4.下述哪项不是旋转式黏度计的基本结构()A.样本传感器 B.储液池 C.转速控制与调节系统 < D.恒温控制系统 E.力矩测量系统 5.下列哪项不是旋转式黏度计优点() A. 价格低廉、操作简便 B. 定量地了解血液、血浆的流变特性 ` C. 直接检测某一剪切率下的血液黏度 D. 反映RBC与WBC的聚集性 E. 反映RBC与WBC的变形性 6.测定红细胞变形性的方法大致分为()A.六类 > B.五类 C.四类 D.三类 E.二类 7.有关旋转式黏度计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运用激光衍射技术 B.以牛顿粘滞定律为依据 C.适宜于血细胞变形性的测定

D.有筒-筒式黏度计和锥板式黏度计 E.适宜于全血黏度的测定 ) 8.关于毛细管黏度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血浆、血清黏度测定的参考方法 B.适用于牛顿流体样本的测定 C.毛细管轴心处流体剪切率为0,黏度最高 D.贴壁处的流体剪切率最高,黏度最低《 E.能直接检测某一剪切率下的表观黏度 9.下列哪项不是黏度计的评价内容() A重复性 B污染率 C准确度 $ D分辨率 E灵敏度与量程 10.对黏度计进行准确度评价时错误的选项是()A.用国家计量标准牛顿油 B.剪切率1~200/秒范围内测定 | C.测定5次以上取均值 D.剪切率1~5/秒范围内测定 E.实际测定值与真值的相对偏差<3% 11.下列不属旋转式黏度计维护的是() A.每次测试完毕后均应进行冲洗 ~ B.清洗剪血板 C.清除毛细管污染 D.清洗剪液锥 E.清除测试头严重污染物 12.旋转式黏度计基本结构有() ~ A.计算机控制系统 B.样本传感器 C.转速控制与调节系统 D.力矩测量系统

聚合物流变学

6流变学方法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6.1 测量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流变学方法 分子量(MW)和分子量分布(MWD)在确定聚合物的物理性质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得到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聚合物工业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已知某种可测量的物理性质对分子量的依赖性,原则上就可以通过测量这种物理性质来确定分子量。而且对分子量的依赖性越强,确定分子量的敏感度就越高。通常所采用的确定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方法有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光散射和本征粘度法等。表6-1列出了几种常用方法对分子量的依赖性及敏感度(Mead 1994)。虽然这些方法(如GPC)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实验中样品的准备时间和测试时间使它们不适用于在线过程控制,而且要求所测试的聚合物能在室温下很容易地溶解于溶剂中,但是许多工业上大量应用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和含氟聚合物(聚四氟乙烯)等,在室温下可能只能部分地溶解于普通的溶剂。有时即使传统的方法可行,这些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度都不高,特别是对于分子量分布有高分子量尾部的样品,而高分子量尾部对聚合物加工性能的表征有很大影响。鉴于传统方法的不足,又由于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与聚合物的粘弹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就有了利用聚合物粘弹性质来确定分子量分布的流变学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流变学方法可以作到快速测量,而且不需要溶剂来溶解聚合物,因而从理论上将对任何聚合物都适用。流变学方法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对高分子量尾部的灵敏度高。 表6-1 用分子量区别线性柔性聚合物的各种方法的分子量标度 方法 对分子量的 依赖性关系 对分子量的 敏感度关系 其它 GPC M1/2 M-1/2 排除体积 对高分子量部分不敏感 本征粘度 M0.6 M-0.4 流体体积法 对高分子量部分不敏感 光散射 M1M0 对高分子量部分敏感 渗透压 M-1 M-2 对低分子量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较准 零剪切粘度 M3.4 M2.4 适用于具有类似分布形状的体系 可回复柔量 (M z/M w)~3.5 … 反映了分子量分布的分散性 对分子量绝对值不敏感 分子量对聚合物粘度的影响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当分子量小于缠结分子量 e M时,零剪切粘度与分子量是一次方关系;当分子量大于缠结分子量时,零剪切粘度与分子量呈 3.4次方关系。分子量分布对动态粘度和动态模量的影响可以从图6-1看出。在低频范围 内,弹性模量随着分子量分布变窄而降低,这表明平衡可恢复柔量0 e J对分子量多分散性的依赖。在高频范围内,分子量分布的变宽对粘度有两个显著的影响:剪切变稀行为开始出现的频率更低;从牛顿区到指数定律区的转变过程变长。动态模量也有同样的表现:幅度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流动性和变形性规律的科学,它与临床多种疾病有关。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就是描述血液各种流变性质的定量,半定量参数,这些指标的异常改变及其改变程度,对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治疗,疗效观察及病情监测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和药物研究及群体普查及亚健康检查。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已成为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和掌握血液在人体内的流动状态,是处于生理状态还是处于病理状态。血液粘度的测量是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它的重要性在伯肃叶(poiseuille )定律中已经体现出来。血液粘度测量包括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测量,但是,单单地测量血液粘度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以围绕血液粘度测量为中心,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在逐年增多,血液流变学最初只给 5 个参数,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红细胞刚性指数。以后发展增加了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 值,红细胞电泳时间与电泳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后来又增加了卡松粘度与卡松屈服应力值。全血高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相对粘度等。 指标虽多,但总是围绕着红细胞的聚集性与变形性的(血液粘度)。随着检测仪器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还会不断增加反映红细胞聚集,红细胞变形,凝血,血液触变性,血液粘弹性,血栓弹力图等指标,血液粘滞性异常都是根据上述参数检测结果来判断的,所以,我们测量这么多指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多方面来寻找血液粘度增高的原因,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血液粘度增高,其治疗方法是不同的。有些指标,如血脂等,虽不算血液流变学指标,但是,它的含量与血液粘度密切相关,因此亦将其列为血液流变学指标中来进行讨论。 临床常用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 血液流变学的每一项指标都是其相应流变性的数值表达。血液具有诸如粘滞性,红细胞聚集性与变形性,血小板聚集性与粘附性等等各种流变性质,因而相应地形成了表达这些流变性质的指标体系。从目前国内各医疗单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报告单上看,临床常用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归纳如下: ·实测指标:·计算指标: 1 .全血粘度 1 .全血还原粘度 ①全血高切粘度①全血高切还原粘度 ②全血中切粘度②全血低切还原粘度 ③全血低切粘度 2 .血浆粘度 2 .血沉方程K 值 3 .红细胞压积3. 红细胞变形性-TK 值 4 .血沉 4 .红细胞刚性指数 5 .纤维蛋白原 5 .红细胞聚集指数 6 .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电泳率6. 卡松屈服应力

流变学基础(一)

流变测量学基础(一) 一、流变学的基本概念 1. 流变学研究内容 流变学—Rheology ,来源于希腊的Rheos=Sream (流动)词语,是Bingham 和Crawford 为了表示液体的流动和固体的变形现象而提出来的概念。流变学主要是研究物质的流动和变形的一门科学。 流动是液体和气体的主要性质之一,流动的难易程度与流体本身的粘性(viscosity )有关,因此流动也可视为一种非可逆性变形过程。变形是固体的主要性质之一,对某一物体外加压力时,其内部各部分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即所谓的变形。对固体施加外力,固体内部存在一种与外力相对抗的内力使固体保持原状。此时在单位面积上存在的内力称为内应力(stress )。对于外部应力而产生的固体的变形,当去除其应力时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elasticity )。把这种可逆性变形称为弹性变形(elastic deformation ),而非可逆性变形称为塑形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 )。 实际上,多数物质对外力表现为弹性和粘性双重特性,我们称之为粘弹性,具有这种特性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粘弹性物质。 2. 剪切应力与剪切速度 观察河道中流水,水流方向一致,但水流速度不同,中心处的水流最快,越靠近河岸的水流越慢。因此在流速不太快时可以将流动着的液体视为由若干互相平行移动的液层所组成的,这种流动方式叫层流,如图1。由于各层的速度不同,便形成速度梯度dv/dh ,或称剪切速率。流动较慢的液层阻滞着流动较快液层的运动,使各液层间产生相对运动的外力叫剪切力,在单位液层面积(A )上所需施加的这种力称为剪切应力,简称剪切力(Shear Stress ),单位为N ·m -2,即Pa ,以τ表示。剪切速度(Shear Rate ),单位为s -1,以γ? 表示。剪切速率与剪切应力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 图1 流动时形成的速度梯度

临床检验仪器第六章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习题

第六章临床血液流变学检验仪器 一、名词解释 1.血液流变分析仪:是对全血、血浆或血细胞流变特性进行分析的检验仪器。 2.血浆比黏度:测定一定体积的血浆与同体积蒸馏水通过毛细玻璃管所需要的时间之比,血浆比黏度=血浆时间/蒸馏水时间。 3.锥板式黏度计:该类黏度仪能在确定的切变率下测量各种液体黏度,适用于牛顿流体,也适用于非牛顿流体的测量。 4.PRP:富血小板血浆。 5.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简称血沉。 6.魏氏血沉测定法:将加入一定抗凝剂的静脉血,置于特定的血沉管中,血沉管垂直置于血沉架上,1小时后观察红细胞下降的毫米数。 7.血沉自动分析仪的检测系统:一般采用光电阵列二极管,其作用是进行光电转换,把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8.血沉自动分析仪的数据处理系统:由放大电路、数据采集系统和打印机组成,其作用是将检测系统的检测信号,经计算机的处理,驱动智能化打印机打印出结果。 9.红细胞沉降曲线:即H-T曲线,是表示血沉管内血浆高度H(mm)与时间T (min)关系的曲线。 二、选择题 【A型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毛细管黏度计工作原理的依据是(B) A.牛顿的粘滞定律 B.牛顿定律 C.血液粘度定律 D.牛顿流体遵循肃叶定律 E.非牛顿流体定律 2.下述哪项不是毛细管黏度计优点(B) A.测定牛顿流体粘度结果可靠 B.能直接检测在一定剪切率下的表观粘度 C.速度快 D.操作简便 E.价格低廉 3.毛细管黏度计最适测定的样本是(D) A.非牛顿流体 B.全血 C.脂血 D.血浆、血清 E.蒸馏水 4.下述哪项不是旋转式黏度计的基本结构(B) A.样本传感器 B.储液池 C.转速控制与调节系统

流变学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流变学在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概述 高分子熔体的流变行为是由其长链分子的拓扑结构决定的。当高分子主链上引入一定数量和长度的支链后,其粘弹性质与线形高分子会有明显不同。长链支化聚合物剪切条件下会表现出与线形高分子类似的应变软化,但由于支链的限制将有更长的末端松弛时间,并在拉伸条件下表现出与线形高分子完全不同的应变硬化松弛过程。支化对聚合物粘弹性质的影响,无论对工业界还是科学研究都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基础的课题。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一方面通过引入相同或相似结构单元的长支链可以明显提高聚合物的熔体强度(这对于熔融纺丝、吹膜等熔体拉伸加工过程是十分有利的);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含有特征官能团支链的引入对聚合物进行改性,提高其光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目前,随着控制聚合反应和机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已能够直接得到各种具有明确拓扑结构的支化聚合物,如梳形[1]、星形、H形聚合物[2]等,这对支化聚合物流变学的深入研究与探索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与线形高分子不同,支化高分子熔体是热流变复杂的,其流变学特性主要表现在: (1)支化减小了高分子的流体力学体积,降低了零切粘度,支链松弛过程的加入使得整个高分子的末端松弛时间延长; (2)长链支化聚合物在拉伸过程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并使得时- 温叠加原理不再有效; (3)支化高分子的拓扑结构对其整个松弛过程有显著的影响,支化密度和支链长度存在临界值,超过此临界值,支链松弛过程将会清晰地反映在动态粘弹谱上; (4)支化聚合物流变行为的温度依赖性是复杂的,多数支化聚合物的流变行为比相应线形聚合物有更强的温度依赖性,但也有一些支化聚合物和其相应线形高分子具有同样的温度依赖性,如聚异丁烯。 本文简介流变学在不同聚合物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流变学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1、流变学在聚乙烯研究中的应用 聚乙烯基本分为三大类,即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三种聚乙烯分子结构见图如下

血液流变学

血液流变学(Hemonheology)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朱炳法 上海卢湾区老年护理医院孙蔚 一.概述 血液流变学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才独立为专门学科,目前世界上每二年开一次国际会议,1987年6月已召开第五届。为什么?因为可用其参数诊断疾病;预报病情;判断预后;根据治疗前后参数变化而考察药物疗效;还可以为某些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新方法。此五点在本讲稿的“老年病中的意义”部分将逐点说明。 1.几个液体物理的概念 (1)粘度(η读eta)是度量液体粘滞性的物理量。它是相邻两层液体在外力(如心泵)作用下运动时,快层对慢层施以拉力(作用力)而慢层对快层则施以阻力(反作用力),此时对液层相互作用后便产生η,以毫帕秒m’Pa·s表示。 (2)切变应力(τ读tau)是施加于液体上使其流动的外力,如心泵大小决定血液流动快慢。(3)切变率(γ读gama)是切变应力引起液体流动的速度,除心泵外,尚有血管壁、血液成分等,即单位时间内的切变应力,以S-1表示。 2.牛顿粘性定律:τ=ηγ,凡服从此定律的流体称牛顿流体,如水、酒精、血浆等简单液体;不符从此定律的流体称非牛顿流体,如油漆、胶体悬浮液、全血等。 二.血液流变学的各参数的含义及相互联系 1.全血粘度值(mPa·s) 在低切变速度下,血液粘度增高,主要受RBC聚集性的影响,当切变率逐渐增高,全血粘度逐渐降低。 在高切变速度下,血液粘度降低。 η与血管口径成正比。 2.血浆粘度值(mPa·s) 血浆粘度与切变速度无关。 3.ESR(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即血沉 (A)快慢与血浆粘度及RBC聚集有关 即血浆粘度↓则ESR↑ 温度↓则ESR↓ 红细胞压积(Hct)↑则ESR↓ RBC表面电荷减少则ESR↑ (B)临床意义:血沉增高时,常见于活动性TB、重症贫血、活动性风湿、恶性肿瘤、肾炎、甲亢、SLE、组织损伤或坏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白血病。 4.RBC压积(Hematocut,Hct):系一定体积液体中RBC总体积与血浆总体积比值,故Hct ↑则ESR↓ 临床意义:Hct↑见于真性RBC增多症、肺心病、充血性心衰、先天性心脏病、高山病、烧伤、脱水,尤其是脑梗的危险因素。

血液流变学

一.血液流变学入门 1.什么是血液流变学? 血液流变学是生物流变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有关血液的变形性与流动性的科学。 2.血液流变学包括那些主要内容? 血液流变学包括两部分内容:宏观血液流变学和微观血液流变学,前者包括血液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液及管壁应力分布,后者包括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聚集性、血小板粘附性等,故又称为细胞流变学。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后者又进一步深入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包括血浆蛋白成分对血液粘度的影响,介质对细胞膜的影响、受体作用等,故称为分子血液流变学。由于血液流变学近十几年来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定和预防等均有重要的意义。 3.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范围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范围很广泛,包括血液流量、流速、流态;血液凝固性;血液有形成分;血管变形性;血管弹性和微循环等内容。 4.血液流变学有何临床上的意义 研究高血粘滞综合征:这是一个临床医学上的新概念,它是由于机体一种或多种血液粘滞因素升高而造成。例如:血浆粘度升高、全血粘度升高、红细胞刚性升高、红细胞聚集性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升高、血小板粘附性升高、血液凝固性升高、血栓形成趋势增加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异常改变,是机体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障碍,导致组织、细胞缺血和缺氧。临床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高山病(高原反应)、烧伤、创伤、中风、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脂血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等。 研究低粘滞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液粘滞性低于正常,形成低粘滞血征的原因主要是红细胞压积降低,多见于出血、贫血、尿毒症、肝硬化腹水、晚期肿瘤、急性白血病等。 用于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血液流变性改变在临床上可用于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例如: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可用于鉴别急性心肌梗塞与重度心绞痛。 用于治疗疗效的判断指标:高粘滞血征和低粘滞血征时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为临床观察的重要指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和血液粘度是判断临床疗效的指标。 用于临床治疗: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病、冠心病心绞痛、视网膜中心静脉栓塞等疾病。该方法基于血液流变学的理论,先将血液放出,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