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应对网络游戏成瘾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应对网络游戏成瘾的解决方案与策略

应对网络游戏成瘾的解决方案与策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成为了许多人休闲娱乐的首选。

然而,网络游戏成瘾逐渐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对于那些无法自拔于网络游戏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学习、工作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

为了有效地应对网络游戏成瘾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策略。

一、意识教育和宣传1. 提高家庭和学校的意识: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他们需要在家庭和学校中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家长和老师应该加强对网络游戏成瘾的认识,并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教育他们了解游戏对学习和健康的负面影响。

2. 加强媒体宣传:媒体广告和新闻报道可以起到积极引导和警示的作用。

政府和社会机构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递有关网络游戏成瘾的信息,提醒人们警惕网络游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 开展公益活动: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的公益活动,如讲座、座谈会、主题演讲等,向人们普及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建立规范性制度和措施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可以立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发布游戏公告内容等,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2. 加强网络游戏平台管理:网络游戏平台应加强对用户的监管,设立合理的游戏时间、游戏内容和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制度,严格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以减少游戏对未成年人学习和生活的干扰。

3. 设立网络游戏成瘾防治机构:政府可以设立网络游戏成瘾防治机构,负责开展相关研究、宣传教育和康复治疗工作,为网络游戏成瘾者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三、家庭与个人的应对策略1. 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娱乐活动,鼓励他们多参与体育运动和社交活动,减少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机会。

2. 控制游戏时间:家长可以合理控制孩子的游戏时间,设定游戏时间的上限,并与孩子达成共识,使其明确游戏时间与学习时间的分配比例。

3. 培养个人兴趣和爱好:鼓励孩子参加各类培训班和社团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多种活动中找到真正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逐渐减少对网络游戏的依赖。

浅谈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原因、危害性及应对策略

浅谈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原因、危害性及应对策略
开展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即企业在市场调查 产品研制 产 品定价 促销活动等整个营销过程中 都以维护生态平衡 重视 环保的 绿色理念 为指导 使企业的发展与消费者和社会的利 益相一致 绿色营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要求将绿色管理思想 贯穿于原料采购和产品设计 生产 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营销 环节 绿色营销应包括收集绿色信息 发晨绿色技术 开发绿色 产品 实行绿色包装 重视绿色促销 制定绿色价格 选择绿色 渠道 树立绿色形象 提供绿色服务等 塑造绿色文化是开展绿 色营销的重要内容 以开展绿色营销为保证 以满足员工的需求 为动力 实现员工 企业 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文化 它是绿色经营模式的灵魂
2 006 年 第 8 期下
学术 理论


企业 教育
浅谈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原因 危害性及应对策略
钱益民
盐城工学院
24 005
摘 要 现在网络游戏业已成为互联网业的热点 但一些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而虚度光阴 荒废学业已成事实 本文从探讨网络游 戏的本质和特点出发 客观阐述和研究了大学生沉溺网络游戏的现状 原因 危害性 并提出相应教育 管理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游戏 原因 危害 策略
I S014000 认证体系在国际贸易中被称为绿色通行征 是发达国家 经常采用的一种技术壁垒 未复合该认证的企业在将来的国际竞 争中将寸步难行 取得该认证 即意味着企业的绿色管理质量得 到社会的认可 因此 为了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树立绿 色企业形象 大多数企业应积极争取 取得绿色认证 这不仅是 国际市场的要求 也是今后国内市场的发展趋势 1996 年底 我 国开始进行 I SO14000 国际环境标准管理体系认证试点 海尔冰箱 率先通过认证 接着上海巴斯夫 厦门 ABB 科龙 大连三洋制 冷等企业也相继通过认证 但是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至今还很不 重视 I SO14000系列标准 因此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干预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干预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干预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他们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成瘾就是这些负面影响中最不可忽视的一种。

1网络成瘾的概念及类型1.1网络成瘾的概念:网络成瘾,临床上也称病理性网络使用、网络成瘾障等。

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现象,是与上网有关的包括病态行为和认知适应不良的心理障碍[1]。

国外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此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提出了不同术语。

Young认为网络成瘾症与病理性赌博(pathological gambling)状态更相似,是冲动控制障碍,并将网络成瘾定义为没有涉及物质依赖的冲动控制障碍,即病态网络使用[2]。

Davis从认知行为的角度研究网络成瘾,也认为应该使用PIU的术语,而非简单用网络成瘾的术语[3]。

为了与Young提出的PIU区分,故翻译为“病理性网络使用”。

1.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大学生网络成瘾大致分为以下几种:①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成瘾通常是指沉溺于不同的网络游戏,体验刺激、惊险的过程,获得成就感及自我价值感[4];②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指沉溺于网络聊天来结识朋友;③网络色情成瘾,指沉溺于网络上的色情网站、成人话题的聊天室或者沉迷于网上虚拟性爱活动;④网络信息成瘾,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和搜索对现实生活没多大意义的资料或者数据,并实施强迫性、偏执性的“快餐式”阅读。

2对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的探讨2.1网络上的某些功能满足了成瘾者的某些心理需求[5]:(1)社会支持网络消除了在线的人与人之间的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网络也给人一种安全感,可匿名、可自由发表意见而不必担心被拒绝、被反对或别人怎么看自己,这正适应了那些低自尊、害怕被拒绝的高度需要支持的人,他们更容易被网络所俘获。

2.2性满足电脑上有很多色情内容,网络群体的匿名及缺乏统一性削弱了社会规范及约束,也促进了成瘾者的网上无拘无束的色情括动。

大学生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及其防治

大学生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及其防治
戏成瘾的防治。
20 1) 1 0 2 源自关 键 词 : 学 生 网络 游 戏 成 瘾 大
心 理机 制 心理 辅 导
计 算 机 的 普及 造 就 了 网 络 时 代 的 快 速 与 便 捷 ,深 刻 地 影 响着 人 们 的 生 活方 式 。 络一 方 面提 供 了快 捷 全 面 的 服 务 , 网 另 方 面 因其 虚 拟 性 和 提 供 的 娱 乐 服 务 而 使 绝 大 多 数 辨 别 能 力、 自我 控 制 能 力 低 下 的群 体 面 l 难 处 境 , 们 在 虚拟 世 界 临艰 他 和现 实 世 界 之 间 游 走 , 至 深 陷 于虚 拟 网 络 世 界 中 难 以 自拔 , 甚 逐 渐 成 瘾 。这 种 成 瘾 效 应 在 网络 游 戏 的受 众 主体 中表 现 最 为 突出. 而大 学 生 群 体 占据 了 这 类 主 体 的绝 大部 分 。 大 学 生 网 络 游 戏 成 瘾 严 重 影 响 到 他 们 的 正 常 生 活 和 学 习 . 调 查 显示 : 几 年 高 校 在 对 学 生 作 出退 学 警 告 、 校 察 据 近 留 看 、 学 等 学 籍 的处 分 中 , 近 8 %的学 生 因 过 度 迷 恋 网 络 而 退 有 O 导致 学 习成 绩 下 降 ,有 8 % 的学 生 因 网 络 游 戏 成 瘾 导 致 学 业 6 荒废 而 被 退 学 。 于 此 , 们 首 先 要 探 寻 大 学 生 对 网 络 游 戏 成 鉴 我 瘾 的心 理 机 制 。 而 找 出给 予 心 理 辅 导 的 方 法 。 继 大 学 生 网络 游 戏 成 瘾 的 心 理 因 素 首先 . 大学 生 身 份 心 理 的 获 得 有 一 个 必 经 过 程 。在 我 国 , 部分 高 中生 经 历 了高 考 而 踏 进 了大 学 门槛 , 完 成 了 从 中 学 生 到大 学 生 的角 色 转 换 。这 种 身 份 获 得 最 本 质 的 部 分 是 大 学 生 健康 心 理 的 习得 。 因为 高 中学 习虽 负 担 重 但 目标 明 确 、 同一 , 教 师 管 理 严 格 . 活 整 齐 单 调 , 到 了大 学 , 校 对 学 生 的 管 生 而 高 理放松 , 余生活丰 富, 业 自主 支 配 生 活 的 可 能 性 扩 大 , 得 学 使 生 形成 彷 徨 心 理 , 乏 自我 成 就 感 , 加 上 教 师 的 心 理 辅 导 出 缺 再 现滞 后 甚 至缺 位 ,所 以 网络 游 戏 便 以 其 生 动 的 仿 真 性 乘 虚 而 人 . 为 大 学 生 实 现 自我 的有 力 平 台 。 成 其次 .大 学 生 生 活 中人 际关 系处 理 困 惑 或 失 败 诱 使 大 学 生 沉 迷 网络 游 戏 。大 学 生 的 人 际 关 系 相 对 高 中 生 提 高 到 更 重 要 的 层 次 . 生 之 间相 处 的 空 间 距 离 更 近 , 生 之 间 、 学 之 学 师 同 间 演 绎 出更 多 内涵 的人 际关 系 , 朋 友 关 系 、 爱 关 系 等 。这 如 恋 些 人 际 关 系 的协 调 手 段 和方 法 不 再 单 一 ,要 求 大 学 生 灵 活 有 效 处 理 . 旦 方 法 缺 失必 然造 成 人 际关 系 紧张 。 为在 现实 中 一 因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与防治措施I. 研究背景和意义A.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社会行为、心理过程以及人际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社会环境和个体心理因素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并提供相关的防治措施。

B. 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成瘾是指个体在进行网络游戏时产生强烈沉迷感,使得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受到影响的一种心理问题。

C. 研究意义随着网络游戏的快速发展,网络游戏成瘾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心理问题。

探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不仅可以促进人们对于该问题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防治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II. 心理因素影响网络游戏成瘾A. 自我价值感缺失研究表明,自我价值感缺失是追寻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个体的一个主要因素。

一些人常常在网络游戏中寻找自己感到被重视和受到认可的感觉,以弥补现实生活中缺失的社交和工作成就感。

B. 社交障碍相比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网络游戏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和自由的社交方式。

对于一些社交障碍的人来说,这种方式更容易让他们沉迷其中。

C. 孤独感孤独感是网络游戏成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显示,一些人在网络游戏中寻找心灵上的归属感,以缓解孤独的感觉。

D. 对现实逃避网络游戏可以提供一个虚拟的世界,让人们可以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焦虑和压力。

对于某些人来说,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一种逃避现实的重要方式。

III. 社会因素影响网络游戏成瘾A.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对于个体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和谐程度、父母对于孩子的关爱与教育方式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网络游戏成瘾。

B. 学校因素学校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学校的教育、学习、人际交往等因素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开展社团活动等方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网络游戏成瘾带来的负面影响。

C. 社交圈子因素社交圈子对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同样重要。

网络游戏健康引导倡导合理游戏防止网络成瘾

网络游戏健康引导倡导合理游戏防止网络成瘾

网络游戏健康引导倡导合理游戏防止网络成瘾网络游戏健康引导倡导合理游戏防止网络成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游戏已成为许多人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

然而,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加强对网络游戏的健康引导,倡导合理游戏,并采取措施防止网络成瘾的发生。

一、了解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网络游戏成瘾是指个体对网络游戏的过度沉迷,无法自控和戒除的一种现象。

这种成瘾行为可能导致身心健康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学业下降、社交能力退化、睡眠失调、情绪不稳定等。

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游戏成瘾还可能导致他们从社会活动中孤立出来,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成长。

二、加强网络游戏健康引导1. 学校教育引导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加强对网络游戏的健康引导。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课程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网络游戏成瘾的危害,并告诫他们如何进行合理游戏。

同时,学校可以安排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音乐、绘画等其他活动中,减少网络游戏的时间。

2. 家庭监护责任家庭是培养孩子正确游戏观念的重要环境,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游戏行为,了解他们的游戏内容及时间。

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教育他们正确看待网络游戏,明确游戏时间和游戏内容的限制。

此外,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自己要有合理游戏的意识和行为,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三、倡导合理游戏,培养良好游戏习惯1. 合理安排游戏时间玩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游戏时间,避免过度沉迷。

可以制定时间表,在学习和工作之余适量进行游戏,保持游戏与生活的平衡。

2. 增强自控能力在游戏中提升自己的自控能力,不沉迷于游戏的刺激和成就感。

要学会适时放下游戏,有意识地寻找其他有意义的活动,拓宽自己的兴趣爱好。

3. 建立良好游戏观念玩家要明确游戏的本质是娱乐休闲,不要把游戏当作生活的全部。

要有正确的认知,明白网络游戏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所有。

游戏成瘾的原因分析

游戏成瘾的原因分析

游戏成瘾的原因分析游戏成瘾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游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过度沉迷游戏却对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游戏成瘾的原因,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心理因素1. 逃避现实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面临着工作、学习、家庭等多个方面的压力。

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在学业、社交和情感等方面常常感到无助或焦虑。

游戏为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逃避现实的场所。

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以成为英雄,获得成就感,这种逃避感是他们沉迷游戏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寻求认同和归属感游戏中的社交功能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许多玩家通过在线组队、合作游戏等方式建立了友谊。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感到孤独或缺乏朋友,他们可能会更多地转向游戏。

在这个虚拟的社区中,他们能够获得同伴的支持和认同,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游戏的依赖。

3. 内心空虚感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空虚,他们希望通过玩游戏来填补内心的空缺。

在强烈的游戏体验中,玩家可能会找到短暂的满足感,从而形成一种习惯。

久而久之,他们会更加依赖这种方式来寻求快乐,而忽略了现实中其他可能带来快乐的事情。

二、社会因素1. 社会期望与压力现代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往往与学历、职业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

这种压力使得许多年轻人不顾一切地追求学业和事业。

这类人在课余时间选择以娱乐为由放松自己,但选择游戏作为主要娱乐方式,从而滋生出成瘾行为。

2.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因素也是影响青少年游戏成瘾的重要因素。

如果家庭环境缺乏关爱和支持,孩子可能会在家庭外寻求满足。

在这种情况下,游戏成为他们获得关注和认同的一种方式。

此外,父母自身沉迷于电子产品,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使他们形成对游戏的依赖。

3. 同辈影响青少年时期的同龄人关系对个人行为有强烈影响。

如果某个社交圈子普遍沉迷于游戏,那么新加入的成员很可能也会跟随产生类似行为。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冲击,不少大学生因整日沉迷于网络而出现了网络成瘾症状。

本文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预防与干预的方法,从而为指导大学生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提供了较为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因素;对策近些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极大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使用网络去从事各种各样的学习、娱乐活动,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钱铭怡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发现6.4%大学生存在网络成瘾症。

此外,上海师大顾海根教授针对上海6所高校370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报告揭示了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达到了8.1%。

近年来,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一项关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对其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发现,网络依赖与使用者的主观幸福感及社会疏离感存在显著相关。

过分依赖网络造成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孤独感,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

还有研究显示,许多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心理问题,如担心、不快乐或者可能表现撒谎、发怒等行为问题,有不安定易分心的过度活动现象,存在同伴问题以及相对缺乏关心、帮助等亲社会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分析1.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大学新生,满怀豪情地走进大学校园、开始人生新阶段的时候,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理想目标、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心态也变得复杂,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矛盾和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新生适应不良”。

据了解,我国高校中每年都有一半左右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即对学习的不适应、生活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角色定位的不适应等。

显然,能否在入学期间对学生给予充分的指导,使其在角色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成功过渡,这将直接影响到每个新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编号:10472 论文编号:

新 乡 医 学 院

心理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

_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__ Analysis and Coping Strategies for Online Game Addic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学 号:__ ___ 姓 名:_____丁 小 浩_______ 年 级:_____2 0 0 4 级_____ 专 业:___应 用 心 理 学___ 指导教师:_____李 昊______ 提交日期:___2008年6月8日___ - 1 -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现象分析及应对策略 摘 要

近年来,高校周围网吧和个人电脑数量不断增大,随着校园网络的

普及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上网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起的网络游戏,也超出想象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网络游戏势如破竹迅猛前进,不少大学生已不知不觉成为网络游戏的受害者,把宝贵的网络资源和自己有限的经济资源用在网络游戏上,并且沉迷其中。网络游戏成瘾不但耽误学业,对身体造成伤害,并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游戏成瘾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给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带来了诸多问题,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现状及其危害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从网络游戏的特点、学校、社会、家庭、个人性格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应对策略,如学校加强管理,社会加大监管力度,家庭正确培养,个人自我管理等,并采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手段进行矫正,以帮助大学生认清网络游戏,养成良好的网络生活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应对策略 - 2 -

Analysis and Coping Strategies for Online Game Addic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quantity of the Internet bar around the university and personal computer increased unceasingly,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and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surfing on lin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daily life. Along with it, the online games also affect university students' study, which have surpassed the imagination. The online games go forward so swiftly and violently with irresistible force that many students have become the victim of the online games. They play online games with precious network resource and limited economic resource, and wallow in them. Online game addiction, not only delays studies and causes damages to the body, but also influences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seriously. Online game addiction has already become the prominent mental problem of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day by day, it also brought many problems to the management and the teaching in school, and it has caused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 of the communit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lated researche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harms caused by online games, discusse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which caus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being addicted to online games, and proposes some strategies to prevent being addicted to online games to help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recognize the online game and foster good habits in network.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online game addiction;coping strategy - 3 - - 1 -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深入社会各个角落。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遨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方式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我们极大帮助。但是,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信息时代的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冲击和隐患。其中,网络游戏就像裹着糖衣的炮弹向人们发射,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一部分,而大学生已成为网络游戏一族中的主力军。五花八门的网络游戏吸引着许多大学生旷课跑到网吧中去玩游戏,有的甚至直接晚上通宵达旦,睡在网吧,吃在网吧。这样,不但损坏了他们的身体,浪费宝贵的时间和金钱,辜负了父母的一片期望,耽误了学业,而且还引发了大学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1 概念和现状

1.1 概念 1.1.1 成瘾 成瘾的概念源自临床医学中的药物成瘾现象,比如成瘾者对酒精、咖啡因等的依赖。在医学领域里,正逐渐被依赖所取代。这些药物成瘾,都具有相应的生化机制和明显的生物学效果。WHO专家委员会于20世纪50年代就将“成瘾”定义为:“由于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天然药或合成药)而引起的一种周期性中毒状态”[1]。与此同时,药物成瘾也具有心理因素的成分。随着研究的进展,在药物成瘾之外,人们还发现在一部分人身上存在着过度沉湎于某种事物或活动的行为,而在这些行为中并不像酗酒和吸烟那样包括药物的摄入。据此,行为科学研究者对应于药物成瘾提出了行为成瘾(Behavioral Addiction)的概念。这些成瘾行为,可能并不涉及任何具有直接生物效应的物质,而是以某些有强烈心理和行为效应的现象为基础。 一般认为,成瘾是指对某种物质或行为产生了心理依赖。心理和生理的某种尝试行为产生了愉悦反应,在神经学领域,表现为一种电化学过程,能引起人体的代谢反应。这种代谢反应的重复,就形成对其补偿的渴求,这就是依赖。愉悦感又从心理上强化了这种依赖。这种具有愉悦感的、受到强化的依赖性,就是成瘾性。成瘾分为物质性成瘾和行为性成瘾。行为成瘾包括行为控制障碍和技术成瘾,行为控制障碍的人 - 2 -

无法抗拒地要施行某种有害行为,如赌博、盗窃癖等,技术成瘾为涉及人机交互的行为成瘾。如计算机成瘾、网络成瘾等[2,3]。 1.1.2 网络成瘾 随着网络使用的普及,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Griffth认为网络成瘾(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是一种技术成瘾,即对网络中新的软件、新的游戏和新的信息产生了迷恋[4]。IAD最早是由美国纽约的精神病医生Goldberg针对网络相关障碍提出来的[5],Goldberg于1995年提出了“互联网成瘾症”或“网络成瘾障碍”的概念,后来匹兹堡大学的Kimberly. S. Yang教授提出的问题性的网络使用,则是对同一现象的不同称谓。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现象[6]。网络成瘾研究领域的先驱者,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 S. Young将其定义为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7]。美国心理学会(APA)于1997年正式承认了“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Davis

针对某些学者对网络成瘾概念的置疑,提出了“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的概念,并区分为“一般病理性互联网使用”(general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和“特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special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Armstrong对网络成瘾的概念做了较为全面的描述,认为网络成瘾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成瘾者有大量行为和冲动失控上的问题。 台湾学者周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将网络成瘾的概念界定为:由于重复的网络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8]。本研究认为此定义较为准确地描述了网络成瘾的概况。网络成瘾者往往忽视学业、家庭、现实社会交往甚至自我健康[7]。美国Kimberly. S. Young提出诊断网络成瘾的十条标准: (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 (2)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3)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 (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 (5)一旦上网就能消散种种不愉快; (6)上网比上学做功课更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