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医学统计学

第十一章

秩转换

非参数检验

(nonparametric test)授课老师:许林勇

例题分析

?例8-1 为研究国产四类新药阿卡波糖胶囊的降血糖效果,某医院用40名II型糖尿病病人进行同期随机对照试验。试验者将这些病人随机等分到试验组(用阿卡波糖胶囊)和对照组(用拜唐苹胶囊),分别测得试验开始前和8周后的空腹血糖,算得空腹血糖下降值见表1,能否认为该国产四类新药阿卡波糖胶囊与拜唐苹胶囊对空腹血糖的降糖效果不同?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下降

值(mmol/L)

试验组X 1(n 1=20)-0.70-5.60 2.00 2.800.70 3.50 4.00 5.807.10-0.502.50

-1.60

1.70

3.00

0.40

4.50

4.60

2.50

6.00-1.40

对照组X 2(n 2=20)

3.70 6.50 5.00 5.200.800.200.60 3.40 6.60-1.106.00

3.80

2.00

1.60

2.00

2.20

1.20

3.10

1.70-

2.00

1. Tests for Normality

Tests for Normality

Test--Statistic--------p Value------Shapiro-Wilk W0.9709790.7754 Kolmogorov-Smirnov D0.119689>0.1500

2.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

Equality of Variances

Variable Method F P Value x Folded 1.6000.3153

参数检验parametric test

(1)总体分布类型已知,如率服从二项分布、样本均数服从正态分布;

(2)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未知总体参数。

假定随机样本来自可用有限个参数刻划的总体(如正态分布),并对总体分布的参数(如总体均数)进行估计或检验。

如t 检验:

F 检验:

:171.2

H cm

μ=

012

:

k Hμμμ

==

?例8-2 对10例肺癌病人和12例矽肺0期工人用X光片测量肺门横径右侧距RD值(cm),结果见表2。问肺癌病人的RD值是否高于

矽肺0期工人的RD值?

表2 肺癌病人和矽肺0期工人的RD 值(cm )

5.10

4.95 4.82 9.60

4.75 8.56 4.64 8.05 4.47 7.18 4.34 6.21 4.28

5.12 4.15 4.87 4.04 4.20 3.50 3.23 3.23 2.78 RD 值RD 值矽肺0期工人

肺癌病人

1. Tests for Normality Tests for Normality

Test--Statistic--------p Value------Shapiro-Wilk W0.9426210.5328 Kolmogorov-Smirnov D0.121633>0.1500

2. Test for Equality of Variances

Equality of Variances

Variable Method F P Value x Folded16.84<0.0001

非参数检验(nonparametric test)对数据的总体分布类型不作严格假定,又称任意分布检验(distribution-free test),

它直接对总体分布作假设检验。

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rank sum test):一类常用的非参数统计分析方法;基于数据的秩次

秩次(rank)—变量值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所编的秩序号例1

11只大鼠存活天数:

存活天数4,10,7,50,3,15,2,9,13,>60,>60秩次 3 6 4 9 2 8 1 5 7 10 11

10.5

10.5

例2

7名肺炎病人的治疗结果:

危险程度治愈治愈死亡无效治愈有效治愈秩次

1 2 7 6 3 5 4平均秩次

2.5 2.5 7 6 2.5 5 2.5

绝对值相同取平均秩次(tie) !!

2,3,4,7,9,10,13,15,50,>60,>60

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统计思想

推断一个总体表达分布位置的中位数M(非

、两个或多个总体的分布是参数)和已知M

否有差别。

先将数值变量从小到大,或等级从弱到强转换成秩次后,再计算检验统计量。

特点:假设检验的结果对总体分布的形状差别不敏感,只对总体分布的位置差别敏感。

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

第一节两独立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Wilcoxon rank sum test

第二节完全随机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 test

第三节配对设计Wilcoxon符号秩检验

Wilcoxon signed-rank test

第四节随机区组设计多个样本比较秩和检验Friedman M test

应用非参数检验的情况

1.不满足正态和方差齐性条件的小样本资料;

2.总体分布类型不明的小样本资料;

3.一端或二端是不确定数值(如<0.002、>65等)的资料(必选);

4.单向有序列联表资料(等级资料)(若选行×列表资料的

检验,只

能推断构成比差别,而选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可推断等级强度差别);5.各种资料的初步分析。

2

第一节两个独立样本检验

Wilcoxon秩和检验

Wilcoxon rank sum test 1.计量数据的两样本比较2.等级数据的两样本比较

例题讲解思路

?一、研究目的和设计

?二、方法与步骤

?三、基本思想

?四、计算方式:查表法和正态近似法

1.计量数据的两样本比较

?例8-3 对10例肺癌病人和12例矽肺0期工人用X光片测量肺门横径右侧距RD值(cm),结果见表3。问肺癌病人的RD值是否高于

矽肺0期工人的RD值?

符合参数条件时,采用两样本均数

的t检验

表3 肺癌病人和矽肺0期工人的RD值(cm)比较肺癌病人矽肺0期工人RD值秩RD值秩

2.78 1

3.23 2.5

3.23 2.5 3.50 4

4.20 7 4.04 5

4.87 14 4.15 6

5.12 17 4.28 8

6.21 18 4.34 9

7.18 19 4.47 10

8.05 20 4.64 11

8.56 21 4.75 12

9.60 22 4.82 13

4.95 15

5.10 16

110

n=

1141.5

T=

212

n=

2111.5

T=

检验步骤

第二步:求检验统计量T 值

①把两样本数据混合从小到大编秩,遇数据相

等者取平均秩; ②以样本例数小者为1n ,其秩和(1T )为T ,若两样本例数相等,可任取一样本的秩和(1T 或2T )为T ,本例T =141.5。

(同一组可直接写秩号)

第一步: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两组总体分布位置相同;H 1:分布位置不相同;α=0.05

医学统计学 研究生期末考试版.doc

一、名词解释(考10对) 1.总体;样本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观察单位某一指标(或某些因素及结果)的测量值总体。根据总体集合所包括元素是否有限,分为有限与无限总体。总体具有特定的分布特征及参数; 样本:以某方式按预先规定的概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具有足够数量的、能够代表总体分布特征的一部分观察单位某指标数据的集合。 根据研究目的从总体中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2.标准差;标准误 标准差:是描述单个测量值对其均数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就越大,均数的代表性越差;标准差越小,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标准误: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它反映样本统计量的抽样误差的大小,也反映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的离散程度。标准误大,表示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的代表性差;标 3、s x 96.1±;x v s t x ?±)(2/α s x 96.1±:表示从正态总体中抽样,样本含量较大时,观测值双侧95%的波动范围 x v s t x ?±)(2/α:从正态总体中抽样,样本含量较大(小)时,按照预先给定的概率a 确定的总体均值的(1—a )的可信区间。 4.计量资料(数值变量资料);计数资料(分类变量资料) 计量资料:通过度量的方法,测量每个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的量的大小而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其特点是多有度量单位或多为连续性资料。 计数资料:指将全体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而得

到的数据资料,其特点是没有度量单位或多为非连续性资料 5.点估计;区间估计 点估计:直接利用样本统计量的一个数值来估计总体参数,比如基于一份随机样本,用x 估计u,用p估计π,用S估计σ。点估计方法简单,但未考虑抽样误差,故难以反映估计值对其真值的代表性。 区间估计:将样本统计量和标准误结合起来,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a)所确定的一个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为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CI)。预先给定的概率(1—a)称为可信度或置信度,常取95%或99%。 6.回顾性研究;前瞻性研究 回顾性研究:即病例—对照研究,是由果到因,即先选定病例组和对照组,然后分别回顾两组过去的暴露情况,比较其差异,探索与发病相关的可能因素。回顾性研究的优点是对于患病率非常低的研究人群可获得较高的效果,研究周期较短和可以探索多个因素与患病的关联;其缺点是不能估计患病率和死亡率,容易产生回忆性偏倚和选择性偏倚。 前瞻性研究:即队列研究,是由因寻果,是将选定的人群按暴露状况分成暴露组和对照组,暴露组接触某个因素而对照组不接触某个因素,其他所有条件两组基本相同。经过一定时间随访,比较暴露组和对照组在随访期间的发病率,如果两组发病率不同,则归因于该暴露因素。前瞻性研究的优点是可以估计发病率,暴露测量可以做到无偏倚,结论比较可靠。其缺点是研究效率比较低,研究周期比较长导致在研究期间可能出现失访及各种混杂因素影响。 7、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又称为单因素设计或成组设计,是将同质的研究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中进行实验观察,或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对比研究。 随机区组设计:又称配伍组设计,是在实验设计中用一个非研究因素的变量进行分层,每个层的观察对象数相等,并对每个层进行随机分组。 两种实验设计方案均为单因素实验设计。区别是:①两者观察对象随机分配方式不同;②统计分析方法不同;③误差内涵及大小不同;④检验效能不同。 8.独立性数据与重复性数据 独立性:对一群观察指标独立测定一次,形成一个群体数据,观察值间互相独立,不相互影响。 重复性:一个观察对象,同一或不同时间测定产生的数据。 9.α值;P值 α值:检验水准(显著性水准),即在假设检验中预先规定的判断小概率事件的概率尺度,通常为0.01或0.05,代表在原假设成立的前提下,拒接原假设所犯I类错误的概率。 P值:从已知总体中(或假设总体中)抽得统计量达到当前统计量这么大及比这绝对值还 H可能犯I 大的总概率,若以当前统计量为拒绝域临界点,在规定α前提下,实际欲拒绝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试卷编号:卷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适用专业:科学学位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学院 (系 ):考试日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统分题分30152530100签名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 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得评阅 把每题的答案填入下表中: 123456789101112131415 A B C D B B A C C C B B C D B 1、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以指标为好。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变异系数 2、比较成人身高和儿童身高的离散趋势,宜用。 A. 标准差; B. 变异系数; C. 方差; D. 离均差平方和 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X +1.96S,所对应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A. 95% ; B. 99% ; C. 47.5%; D. 49.5% 4、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中位数适用于描述资料。 A. 最小组段无下限; B. 最大组段无上限; C. 偏态分布; D. 正态分布 5、大,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小。 A. S X; B. S; C.CV; D. Q U—Q L 6、某地 1992年随机抽取 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 ,标准差为 4g/L ,则其 95%的可信区间为。

7、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所取第二类错误最大。 A. α =0.01; B. α=0.05; C. α =0.10; D.α=0.20 8、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结果, P<0.05 ,可认为。 A. 两样本均数不等; B. 两样本均数相等; C. 两总体均数不等; D. 两总体均数相等 9、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P≤ 0.05,可认为。 A. 各样本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B.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C. 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D.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10、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总人数的5%,这是该地该年肝炎的。 A. 年发病率; B. 年患病率; C. 患病构成比; D. 患者平均数 11、已知甲县人口较乙县年青,今欲比较两县死亡率的高低,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A.将两县的总死亡率直接比较; B.对年龄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两县总死亡率; C.将两县的总死亡率进行 t 检验后再比较; D.将两县的总死亡率进行χ2检验后再比较 12、下面哪一点不是Poisson 分布的性质。 A. λ =σ2; B. 当λ≥ 20 时,近似正态分布; C. 可加性; D. 相互影响性 13、χ2检验中理论数T 的计算式为。 A. n r (1 n c ) ; B. (1 n r ) n c; C. n r n c; D. n r n c N N N N 14、已知两组计量资料方差不齐,可用检验。 A. t 检验; B. U 检验; C. F 检验; D. 秩和检验 15、对一组既做相关分析又做回归分析的资料,有。 A. b=r ; B. t b=t r; C. b=a; D. r=1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姓名:陈勇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学号:201604032 班级: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级在职研究生 [摘要]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是如此。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普遍应用为医院的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传输、处理和反馈各项医疗信息,增强和扩展医务人员的信息功能,增强医务人员对医药信息的变换存贮识别处理,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计算机尤其是数据库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在中医药学的研究及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医学计算机技术中医 医学,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在21世纪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变革中飞速前进,计算机这个可以代表科技高速发展的技术,在医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将世界引入了一个新纪元,世界步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以其他任何一种技术从未有过的深度和广度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现代医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现代医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交融,构成了一个交叉学科,即专应用于医学的计算机学科。 一、计算机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可谓广泛,现将其普遍应用概括为一下几方面内容:

1.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差错。 计算机处理医嘱只要输入正确,打印的医嘱记录单和各种执行卡就一致无误,杜绝了由于重复转抄而造成的错误,且计算机处理医嘱改变了以往多人查对的方式,只需两人便可完成查对,节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医院收费的透明度,大大缓解了日趋增加的医患关系。由于计算机的自动划价、结算,患者和科室随时可从计算机内了解开支情况,同时给患者提供了住院费一日清单,增加了医院收费透明度,做到医患双方心中有数,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运用计算机管理后,病房医生不需一一开处方,患者住院开支情况由护理人员通过计算机提供信息,中心药房取消了划价及统计,护士取消了重复转抄,相对减轻了工作负荷,使得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提高自己的医护水平,从另一面加强了对人才的应用。 2.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广覆盖性及信息的反馈作用。 资料录入采用在线方式由护士完成医嘱录入和医生完成病历首页录入,各管理和职能部门完成各自资料的录入使医院90%的工作人员都直接参与了信息系统的使用及维护,保证了数据的及时、真实及准确性。应用计算机收集、贮存、处理有关病人的临床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用药等情况,对可能的不利因素提出一些警告性的信号,例如对于医护人员比较熟悉的医学统计学中SPSS的应用。我们可随意设计并提取所需的月、季、年等不同阶段的单项与总计信息;又可读取打印全院的各项监测汇总数据;还可以随意截取各科、各级别的监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上机试题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上机试题 时间:2014-12-15 共4题,共100分 1.某医院病理科研究人体两肾的重量,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录见下表,问左、右肾重量有无不同? 表1:20例男性尸解时左、右肾的称重记录 编号左肾(克)右肾(克) 1 170 150 2 155 145 3 140 105 4 11 5 100 5 235 222 6 125 115 7 130 120 8 145 105 9 105 125 10 145 135 11 155 150 12 110 125 13 140 150 14 145 140 15 120 90 16 130 120 17 105 100 18 95 100 19 100 90 20 105 125 2. 在评价某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的I期临床试验中,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0名健康自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名,各组注射剂量分别为0.5U、1U、2U、3U,观察48小时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试比较任意两两剂量间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无差别?

表2 各剂量组48小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0.5 U 1 U 2 U 3 U 36.8 40.0 32.9 33.0 34.4 35.5 37.9 30.7 34.3 36.7 30.5 35.3 35.7 39.3 31.1 32.3 33.2 40.1 34.7 37.4 31.1 36.8 37.6 39.1 34.3 33.4 40.2 33.5 29.8 38.3 38.1 36.6 35.4 38.4 32.4 32.0 31.2 39.8 35.6 33.8 3. 某神经内科医师观察291例脑梗塞病人,其中102例病人用西医疗法,其它189 例病人采用西医疗法加中医疗法,观察一年后,单纯用西医疗法组的病人死亡13例,采用中西医疗法组的病人死亡9例,请分析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4. 某省卫生防疫站对八个城市进行肺癌死亡回顾调查,并对大气中苯并(a)芘进行监测,结果如下,试检验两者有无相关? 表4 八个城市的肺癌标化死亡率和大气中苯并(a)芘浓度城市编号肺癌标化死亡率(1/10万)苯并(a)芘(μg/100m3) 1 5.600.05 2 18.50 1.17 3 16.23 1.05 4 11.400.10 5 13.800.75 6 8.130.50 7 18.000.65 8 12.10 1.20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题库汇编

医学统计学复习练习题库 研究生教材使用 一、最佳选择题 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 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 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 4.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任何分布 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统计量与参数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E.样本与总体 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中位数 C.几何均数=中位数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E.以上都没有 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A.μ+1.96σ B.μ-1.96σ C.μ+2.58σ D.μ+1.64σ E.μ-2.58σ 12.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A.s x μ- B.σμ-x C. x s x μ- D.x x σμ- E. s x μ- 13.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 (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 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 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 14.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 分布 A. σμ-x B. σμ-x C. x x σμ- D. x s x x - E. x s x μ-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医学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医学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篇一: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学号:81321229 江西财经大学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学院(研究所)信息管理学院学科(专业)物流工程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指导教师陶长琪硕士生姓名罗静静入学日期20XX年9月学 习期 限2年 20XX年12月22日制 填表说明 一、本培养计划应该按照江西财经大学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和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有关规定及专业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填写。 二、填写时一式四份,一份交研究生部、一份交学院(研究所)、一份交导师、一份由硕士生本人备存。

三、本培养计划是对硕士研究生审核授予学位的根据,应在每年11月30日前制定完毕。 篇二: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泰山医学院 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00201) 一、培养目标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研究学风。(二)掌握内科学和相关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关的研究技术,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研究状况,具有独立分析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工作和医疗机构从事相关科研工作的能力。 (三)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二)消化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三)呼吸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四)血液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五)肾脏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六)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七)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三、学习年限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医学统计学》试题 注:满分300分。最终成绩=总得分/3;

说明 1、试题意在考察研究生对《医学统计学》理论知识和SPSS统计软件的学习掌握情况。 2、研究生在答题过程中严禁抄袭、复印。如发现答案雷同者,该科目成绩将判为“不及格”,后果由学生自负。 3、答题时,不写具体的操作过程(如“选择Analyze→General linear Models→Univariate…,弹出Univariate对话框”)。 4、答题时,首先应明确交代某题所用的具体统计方法。 5、答题时,只将答题有关的SPSS输出结果粘贴到答案中,并且对结果要做出必要的解释;对答题无关的输出结果不要粘贴到答案中。如果对结果不做任何解释,或将跟答题无关的输出结果粘贴到答案中,将对成绩有严重影响。 6、试题(卷)的答案要求A4纸双面打印。

1、(20分)从某单位1999年的职工体检资料中获得101名正常成年女子的血清总胆固醇(mmol/L)的测量结果如下表1,①求其均数,中位数,标准差,标准误,最大值,最小值,极差、第2.5、25、75、97.5百分位数(10分);②编制(改进)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各5分)。 表1 某年某单位101名正常成年的血清总胆固醇(mmol/L) 2.35 4.21 3.32 5.35 4.17 4.13 2.78 4.26 3.58 4.34 4.84 4.41 4.78 3.95 3.92 3.58 3.66 4.28 3.26 3.50 2.70 4.61 4.75 2.91 3.91 4.59 4.19 2.68 4.52 4.91 3.18 3.68 4.83 3.87 3.95 3.91 4.15 4.55 4.80 3.41 4.12 3.95 5.08 4.53 3.92 3.58 5.35 3.84 3.60 3.51 4.06 3.07 3.55 4.23 3.57 4.83 3.52 3.84 4.50 3.96 4.50 3.27 4.52 3.19 4.59 3.75 3.98 4.13 4.26 3.63 3.87 5.71 3.30 4.73 4.17 5.13 3.78 4.57 3.80 3.93 3.78 3.99 4.48 4.28 4.06 5.26 5.25 3.98 5.03 3.51 3.86 3.02 3.70 4.33 3.29 3.25 4.15 4.36 4.95 3.00 3.26 2、(10分)为比较两种方法对乳酸饮料中脂肪含量测定结果是否不同,某人随机抽取了10份乳酸饮料制品,分别用脂肪酸水解法和哥特里-罗紫法测定其结果如表2第(1)~(3)栏。问两法测定结果是否不同?(写出统计方法并粘贴结果5分;写出统计量、p及对结果进行合理解释5分)。 表2 两种方法对乳酸饮料中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 编号(1) 哥特里-罗紫法 (2) 脂肪酸水解法 (3) 1 0.840 0.580 2 0.591 0.509 3 0.67 4 0.500 4 0.632 0.316 5 0.687 0.337 6 0.978 0.517 7 0.750 0.454 8 0.730 0.512 9 1.200 0.997 10 0.870 0.506 3、(10分)大量研究显示汉族足月正常产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BPD)均数为9.3cm。某医生记录了某山区12名汉族足月正常产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BPD)资料如下:9.95、9.33、9.49、9.00、10.09、9.15、9.52、9.33、9.16、9.37、9.11、9.27。试问该地区男性新生儿临产前双顶径(BPD)是否大于一般新生儿(写出统计方法并粘贴结果5分;写出统计量、p及对结果进行合理解释5分)。 4、(15分)为研究国产四类新药阿卡波糖胶囊的降血糖效果,某医院用40名II型糖尿病病人 进行同期随机对照试验。试验者将这些病人随机等分到试验组(用阿卡波糖胶囊)和对照组(用拜唐苹 胶囊),分别测得试验开始前和8周后的空腹血糖,算得空腹血糖下降值见表3。①请对两组数据做 正态性检验(5分);②能否认为该国产四类新药阿卡波糖胶囊与拜唐苹胶囊对空腹血糖的降糖效果 不同(写出统计方法并粘贴结果5分、写出统计量、p及对结果进行合理解释5分)?

在职研究生数值分析复习资料与答案

在职研究生数值分析复习资料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用3.1415作为π的近似值时具有( B )位有效数字。 (A) 3 (B) 4 (C) 5 (D) 6 2. 下列条件中,不是分段线性插值函数 P(x)必须满足的条件为( A )。 (A) P(x) 在各节点处可导 (B) P(x) 在 [a ,b] 上连续 (C) P(x) 在各子区间上是线性函数 (D) P(x k )=y k ,(k=0,1, … ,n) 3. n 阶差商递推定义为:0 1102110] ,,[],,[],,[x x x x x f x x x f x x x f n n n n --=-ΛΛΛ,设 差商表如下: 那么差商f [1,3,4]=( A )。 A. (15-0)/(4-1)=5 B. (13-1)/(4-3)=12 C. 4 D. -5/4 4. 分别改写方程042=-+x x 为42+-=x x 和2ln /)4ln(x x -=的形式,对两者相应迭代公式求所给方程在[1,2]的实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 ) (A) 前者收敛,后者发散 (B) 前者发散,后者收敛 (C) 两者均收敛发散 (D) 两者均发散 5. 区间[a ,b]上的三次样条插值函数是( A )。 A. 在[a ,b]上2阶可导,节点的函数值已知,子区间上为3次的多项式 B. 在区间[a ,b]上连续的函数 C. 在区间[a ,b]上每点可微的函数 D. 在每个子区间上可微的多项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当x =1,-1,2时,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为f (-1)=0,f (0)=2,f (4)=10,则f (x )的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是 226104()25555 P x x x =- ++(题目有问题,或许应该是:x = -1,0,4时…) 2. 求解非线性方程01=-x xe 的牛顿迭代公式是 1,(0,1,2...)1 k x k k k k x e x x k x -+-=-=+ 3. 对任意初始向量0()X 和常数项N ,有迭代公式1()()k k x Mx N +=+产生的向量序列{} ()k X 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k k X X →∞ =()*lim 。 4 .设 ?? ? ???-=? ?????-=32,1223X A , ‖A ‖∞=___5____,‖A ‖1=___5___,‖X ‖∞=__ 3 _____。 5. 已知a =3.201,b =0.57是经过四舍五入后得到的近似值,则a ?b 有 2 位有效数字,a +b 有 1 位有效数字。 6. 若f (x )=x 7-x 3+1,则f [20,21,22,23,24,25,26,27]= 1 。 7. 求积公式)4 3 (32)21(31)41(32)(1 0f f f dx x f +-≈ ?具有___3__ 次代数精度。 三、利用100,121,144的平方根,试用二次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求115的近 似值。要求保留4位有效数字,并写出其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 四、已知:已知有数据表如下,用n=8的复合梯形公式 ()]()(2)([211 b f x f a f h T n k k n ++=∑-=),计算积分?=10dx e I x ,并估计误差 (),(),("12 )(2 b a f h a b f R n ∈-- =ηη) 。

医学统计学题库

第一章 绪论习题 一、选择题 1.统计工作和统计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D ) A . 调查、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B . 实验、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C . 调查或实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在统计学中,习惯上把(B )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A.10.0≤P B. 05.0≤P 或01.0≤P C. 005.0≤P D.05.0≤P E. 01.0≤P 3~8 A.计数资料 B.等级资料 C.计量资料 D.名义资料 E.角度资料 3.某偏僻农村144名妇女生育情况如下:0胎5人、1胎25人、2胎70人、3胎30人、4胎14人。该资料的类型是( A )。 4.分别用两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A 与B )培养鼠疫杆菌,重复实验单元数均为5个,记录48小时各实验单元上生长的活菌数如下,A :48、84、90、123、171;B :90、116、124、225、84。该资料的类型是(C )。 5.空腹血糖测量值,属于( C )资料。 6.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人、显效23人、好转6人、恶化3人、死亡1人。该资料的类型是(B )。 7.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 血型分布资料如下:O 型1823、A 型1598、B 型2032、AB 型641。该资料的类型是(D )。 8. 100名18岁男生的身高数据属于(C )。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的概念. 答:统计学家用总体这个术语表示大同小异的对象全体,通常称为目标总体,而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的一个较小总体,称为研究总体。实际中由于研究总体的个体众多,甚至无限多,因此科学的办法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称为样本。例如,关于吸烟与肺癌的研究以英国成年男子为总体目标,1951年英国全部注册医生作为研究总体,按照实验设计随机抽取的一定量的个体则组成了研究的样本。 2.举例说明同质与变异的概念 答:同质与变异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总体来说,同质是指该总体的共同特征,即该总体区别于其他总体的特征;变异是指该总体内部的差异,即个体的特异性。例如,某地同性别同年龄的小学生具有同质性,其身高、体重等存在变异。 3.简要阐述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关系 答: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是科学研究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一般的,统计设计在前,然而一定的统计设计必然考虑其统计分析方法,因而统计分析又寓于统计设计之中;统计分析是在统计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设计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医学统计学总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C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D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E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 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 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 4.抽样误差是指B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B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D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C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任何分布 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C A.统计量与参数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E.样本与总体 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B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中位数 C.几何均数=中位数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E.以上都没有 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D

医学统计学题库完整

第一章绪论习题 一、选择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研究得全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D) A、调查、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B、实验、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C、调查或实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在统计学中,习惯上把(B )得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A、B、或C、 D、E、 3~8 A、计数资料 B、等级资料 C、计量资料 D、名义资料 E、角度资料 3、某偏僻农村144名妇女生育情况如下:0胎5人、1胎25人、2胎70人、3胎30人、4胎14人。该资料得类型就是( A)。 4、分别用两种不同成分得培养基(A与B)培养鼠疫杆菌,重复实验单元数均为5个,记录48小时各实验单元上生长得活菌数如下,A:48、84、90、123、171;B:90、116、124、22 5、84。该资料得类型就是(C )。 5、空腹血糖测量值,属于( C)资料。 6、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人、显效23人、好转6人、恶化3人、死亡1人。该资料得类型就是(B )。 7、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血型分布资料如下:O型1823、A型1598、B型2032、AB型641。该资料得类型就是(D )。 8、100名18岁男生得身高数据属于(C )。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得概念、 答:统计学家用总体这个术语表示大同小异得对象全体,通常称为目标总体,而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得一个较小总体,称为研究总体。实际中由于研究总体得个体众多,甚至无限多,因此科学得办法就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得个体,称为样本。例如,关于吸烟与肺癌得研究以英国成年男子为总体目标,1951年英国全部注册医生作为研究总体,按照实验设计随机抽取得一定量得个体则组成了研究得样本。 2.举例说明同质与变异得概念 答:同质与变异就是两个相对得概念。对于总体来说,同质就是指该总体得共同特征,即该总体区别于其她总体得特征;变异就是指该总体内部得差异,即个体得特异性。例如,某地同性别同年龄得小学生具有同质性,其身高、体重等存在变异。 3.简要阐述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得关系 答: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就是科学研究中两个不可分割得重要方面。一般得,统计设计在前,然而一定得统计设计必

基础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基础医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代码: 1001、0710、0788 一、学科概况与研究方向 (一)学科概况 基础医学是隶属于医学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旨在通过探索人体生命和疾病发生规律,保障人类健康,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其科学任务是在分子、细胞及整体水平,揭示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活动特征,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变化和演变的规律。随着其它医学学科和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和学科交叉,基础医学学科既包括了传统的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医学生理学、医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二级学科,又衍生了医学信息学、基因组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新兴学科研究方向。基础医学研究的最终的目标是解决临床医学问题,服务于患者,促进整个医学的发展,因此基础医学成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等学科的基础,是循证医学、转化医学、个体化医疗和精准医疗发展的重要基石。 我校基础医学是在充分考虑了学科的现状,全球基础医学的发展趋势,整合了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医学生理学、医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信息学、基因组医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传统医学和医学新兴学科的研究方向,依托江苏大学临床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博士点、优势学科、江苏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等优势资源,在数十年的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五个特色研究方向。 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00101) 主要研究方向: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 免疫学(100102、077802) 主要研究方向: 代谢与免疫调节 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3. 病原生物学(100103、077803、071005) 主要研究方向:病原致病因子及致病分子机制 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4)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分子生物学 5. 生理学(071003) 主要研究方向:

医学统计学模拟试题

考试成绩100分=70分卷面+30分平时成绩

一、 选择题 1. 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 1000 名易感儿童中进 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 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 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 A. 该研究的样本是 1000 名易感儿童 B. 该研究的样本是 228 名阳性儿童 C. 该研究的总体是 300 名易感儿童 D. 该研究的总体是 1000 名易感儿童 E. 该研究的总体是 228 名阳性儿童 2.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E 、以上均不对 3. 比较12岁男孩和18岁男子身高变异程度大小,宜采用的指标是: A 、全距 B. 标准差 C. 方差 D. 变异系数 E 、极差 4. 统计学中的小概率事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复多次观察,绝对不发生的事件 B .在一次观察中,可以认为不会发生的事件 C .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D .发生概率小于0.001的事件 E .发生概率小于0.1的事件 5. 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A .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B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D .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 .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6. 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0到1.96的面积为: A.95% B.45% C.97.5% D.47.5% E.49.5% 7. 当第二类错误β由0.2变到0.3时,则第一类错误α是: A.增大 B.减小 C.不确定 D.不变化 E.以上都不对 8. 各种概率抽样方法按抽样误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其顺序为 A. 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B. 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C. 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 D. 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E. 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9. 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0H 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 C.拒绝了实际上不成立的1H 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0H

医学统计学 研究生期末考试版(包含大题)

一、名词解释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所有研究对象的某项或某几项指标测量值的集合。根据总体集合所包括的元素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指以某种方式按预先规定的概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足够数量的、能代表总体分布特征的一部分观察单位某指标数据的集合。 联系:根据研究目的,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可用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2标准差与标准误 标准差(S ):描述一个变量的所有观察值与均数的平均离散程度的指标。表示单个观测值对某均数的离散程度,用于描述观测值的变异范围。标准差越大表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变量值的标准差()2 1x x S n -∑=-,阳性结果标准差()1S np p =- 标准误:描述均数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相当于多个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反映的是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表示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的离散程度,用于推断估计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和假设检验。标准误越大表明样本的统计值越差,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越差。样本均数的标准误S X S n =,样本阳 性率的标准误S p ()1p p n -= 3.X ±1.96S 与X ±t 0.05/2,v S X X 即算术平均数,描述一个变量的所有观察值的平均水平,适用于频数分布对称数据。 S 即标准差,描述一个变量的所有观察值与均数的平均离散程度。 S X 即标准误,反映样本均数间的离散程度和样本均数与相应总体均数间的差异,是说明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 t0.05/2,v 表示双侧尾部面积为0.05,自由度为v 的t 界值。 X ±1.96S :表示从正态总体中抽大样本,观测值95%的波动范围,常用来制定参考值范围,判断某人的某一指标是否正常。 X ±t 0.05/2,v S X :表示从正态总体中抽大样本或小样本,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置信区间),表示该区间有9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数。 4.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指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指标的量的大小而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其特点是多有度量衡单位和多为连续性资料。 计数资料:指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而得到的数据资料,其特点是没有度量衡单位和多为间断性资料。 5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 点估计:就是直接用随机样本的样本均数X 作为做为总体均数μ的一个估计,用样本的标准差S 作为总体标准差δ的一个估计,即直接用样本统计量X ±S 作为总体参数μ±δ的估计值。 区间估计:是按预先给定的概率(1-α)用一个区间来估计总体均数,这个区间称为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CI )或置信区间,预先给定的1-α称为可信度或置信度,常取95%或99%。 6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 回顾性研究:现有结果,后回顾过去一探求接受因素的百分比,由果溯因,例:病例—对照研究。不能直接估计相对危险度,通常要通过计算优势比或比数比(OR )来近似估计相对危险度。 前瞻性研究:先设定因素,后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后,分析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由因探果,例:队列研究。可直接估计相对危险度(RR )。 7完全随机设计与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又称为单因素设计或成组设计,是将同质的研究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中进行实验观察,或从不同总体中随机抽样进行对比研究。 随机区组设计:又称配伍组设计,是在实验设计中用一个非研究因素的变量进行分层,每个层的观察对象数相等,并对每个层进行随机分组。 两种实验设计方案均为单因素实验设计。区别是:①两者观察对象随机分配方式不同;②统计分析方法不同;③误差内涵及大小不同;④检验效能不同。

医学统计2002年研究生试卷(汕头大学医学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2002年硕士研究生 医学统计学试题(闭卷部分)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1.均数、M及G三者的关系,那种适用于显著偏态资料? S与标准误 的异同点? (5分)。 2.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时,可以采用那些检验方法? 两个小样本均数比较时,t-test的适用条件? 多个样本均数比较时,应该采用那些分析方法? (5分)。 3.实验拟用乙法代替甲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为此,同时用两种方法测定13个水样得到两组数据(略)(已知资料呈正态分布、方差齐)。现要了解: (1)两组数据各自的平均水平及变异程度? (2)两种测定结果是否有差别? (3)两种结果间是否有联系? 请你将所用的统计指标及方法用网络图表示出来。(5分)。 4.某医师研究纤维食物摄入量与某种疾病的关系, 随机调查所获数据如表1。请详述统计分析设想(不做具体计算)?(5分)。

表1 某疾病的发生与纤维食物摄取量研究数据 --------------------------------------------------------------------------------------- 摄入量(g/d)1- 5- 10- 20- 30- 50- 合计--------------------------------------------------------------------------------------- 病例人数35 59 60 70 80 60 364 对照人数 5 14 43 79 94 65 300 ---------------------------------------------------------------------------------------- 5. 简述正交试验、析因试验、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与协方差分析的特点?(5分)。 6. 某医生提出:单指标百分位数法可用于任何医学资料的参考值范围的确定。请问你同意吗?同意或不同意均须详尽地阐述理由?(5分)。 7. 某医师研究甲、乙两药治疗某病疗效(甲组观察18例,乙组观察22例),其结论为:“甲、乙药治愈率均是有效的,且乙药可以代替甲药用于临床实践。”请评价,若需进一步研究可提出建议?还请阐明应使用的假设检验方法,以及各种统计方法的检验假设。 (5分)。 8. 分析流行病学常用方法有那些,请简述其优缺点以及适用情况。(5分)。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试题

南昌大学医学院硕士生试卷 试卷编号: 卷 课程名称:医学统计学 适用专业: 科学学位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院 系: 考试日期: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6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 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最佳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 30 分) 把每题的答案填入下表中: 1、描述一组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以 指标为好。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变异系数 2、比较成人身高和儿童身高的离散趋势,宜用 。 A. 标准差; B. 变异系数; C. 方差; D. 离均差平方和 3、对于正态分布资料, X +1.96S ,所对应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 A. 95%; B. 99%; C. 47.5%; D. 49.5% 4、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中位数适用于描述 资料。 A. 最小组段无下限; B. 最大组段无上限; C. 偏态分布; D. 正态分布 5、 大,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小。 A. S X ; B. S ; C. CV ; D. Q U —Q L 6、某地 1992 年随机抽取 100 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 74g/L ,标 准 差为 4g/L ,则其 95%的可信区间为 。 A. 74±1.96×4; B. 74 ±1.96× 4/10; C. 74±2.58×4; D. 74± 2.58× 4/10 第1 页共6 页

7、 A. 8、 A. C . 9、 A . C .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 α =0.01; B. α=0.0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结果, 两样本均数不等; 两总体均数不等;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各样本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等; C. α =0.10; P<0.05,可认为 B. 两样本均数相等; D. 两总体均数相等 P ≤ 0.05,可认为 B . D. 10、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总人数 的 5%, A. 年发病率; B. 年患病率; 所取第二类错误最 大。 D. α =0.20 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这是该地该年肝炎的 C. 患病构成比; D. 患者平均 数 11、已知甲县人口较乙县年青,今欲比较两县死亡率的高低,适当的比较方法是 A . 将两县的总死亡率直接比较; B . 对年龄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两县总死亡率; C . 将两县的总死亡率进行 t 检验后再比较; D . 将两县的总死亡率进行 χ2 检验后再比较 12、 面哪一点不是 Poisson 分布的性质 A. λ =σ ; B. 当λ ≥20 时,近似正态分布; C. 可加性; D. 相互影响性 13、 χ2 检验中理论 数 T 的计算式为 A. n r (1 n c ) ; A. N ; B. (1 n r ) n c ; C. n r n c N D. n r n c D. N 14、已知两组计量资料方差不齐,可用 检验。 A. t 检验; B. U 检验; C. F 检验; D. 秩和检 验 15、对一组既做相关分析又做回归分析的资料,有 A. b=r ; B. t b =t r ; C. b=a ; D. r=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