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研究进展综述

合集下载

国内外绿道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国内外绿道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图1web of science 中“greenway ”研究领域占比图国内外绿道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 的文献计量分析与可视化董娜1,张龙1,宋钰红1,2*(1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24;2国家林业与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24)摘要:绿道概念自19世纪出现后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概念的深化,绿道研究快速扩展至多元领域。

本研究以web ofscience (WOS )和中国知网(CNKI )数据库中检索所得文献为基础数据,运用CiteSpace 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

结果表明,国外绿道起步较早、实践案例较丰富,近年来对绿道的研究多集中在城市规划、生态保护、民众需求等方面;国内的绿道研究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近年来主要聚焦生态理论研究、城市健康、绿道服务和使用等方面。

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分析方法,阐明并理清了绿道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旨在为未来绿道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绿道;CiteSpace;可视化;趋势(WOS )为数据来源,为保证文献的质量,在CNKI 中的检索方式是:主题=绿道“and ”题名=绿道,选取近10年(2012-2022年)作为文献源检索时间限制,筛选SCI 、EI 、北大核心、CSSCI 、CSCD 期刊,共检索出266篇高质量参考文献;在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共检索到495篇相关高质量学位论文,数据采集时间为2022年11月。

为了增强文献分析的质量,在WOS 中选用“核心合集数据库”,这一数据库拥有严格的筛选机制。

检索方式为“Topic=greenway*”、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 、Re-view ”、语种条件为“English ”、引文索引去除“会议、图书等”,数据采集时间为2022年11月,共检索出文献598篇。

2绿道研究的可视化分析2.1国外绿道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本阶段以WOS 为数据来源,通过上述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共检索出文献598篇。

绿道网规划建设与管理进展分析

绿道网规划建设与管理进展分析

绿道网规划建设与管理进展分析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高,为了适应人民对高生活品质的追求,绿道网的建设就该提上日程了。

绿道网建设能促进宜居城乡建设的发展,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活与休闲的融合,同时也对可持续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就针对绿道网的建设进展状况分析,以及分析了我国绿道网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绿道建设的措施,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道网;规划建设;问题;对策绿道网络是由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组成的网状绿色开放空间系统。

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

这些绿化带通过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把自然和历史文化价值都较高的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名胜古迹等重要节点连接起来,同时建设齐全的配套设施。

绿色缓冲带实现空间控制,集环保、体育、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在构建生态绿色安全网络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娱乐空间。

一、绿道网的规划建设进展现状绿道网络在欧洲国家和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

中国开始接触绿道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建设速度却很快,最突出的就是珠江三角洲绿道网[1]。

自从绿道网的建设以来国内外对绿道的建设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难免会有问题出现。

为了加快我国绿道网的建设发展,提高绿道网的管理水平,借鉴国际绿道网络建设的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简单介绍美国绿道网与德国鲁尔区绿道网。

美国东海岸的绿道网,全场4500km,它是美国第一个集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和文化遗产旅游为一体的绿道。

它连接着两个国家、15个州、1个特区、23个主要城市和122个城镇以及重要的州首府和大学校园,国家公园、历史文化遗址[2]。

美国绿道建设的要求是,在15分钟内所有居民都能到达离家或者工作地方最近的绿道。

德国鲁尔区绿道网,为了改善旧工业区脏乱差的现状以及为了提高工业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就将绿道的规划建设与旧工业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通过建造了七个绿道后,原本脏乱差的工业区变成了生态安全,环境绿色健康,风景优美,城市化程度很高的宜居城区。

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研究

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研究

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研究第一章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增强,绿色发展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城市绿道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绿化手段,其使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干净、环保、自然的居住空间,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居民身心健康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针对城市绿道的规划与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第二章城市绿道规划城市绿道规划是城市绿道建设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利益。

城市绿道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地理位置:规划城市绿道时需要考虑城市内的空地以及乡村地区,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通道。

2.环境因素:城市绿道规划需要考虑保护自然环境,包括野生动物和植物物种,同时也需要考虑规划的持续可持续性。

3.设计和使用:规划城市绿道需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包括行人、自行车、滑板、儿童等人员。

4.安全和可持续性:城市绿道规划需要考虑规无安全措施,并关注防范恶意破坏和自然灾害等风险。

5.预算和财政支出:规划城市绿道需要考虑资金预算和支出,而这些预算和支出的来源可能是政府资金投入或私人出资等。

第三章城市绿道建设城市绿道建设是城市绿道规划的下一步,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保障自然环境和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

城市绿道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土地利用和统筹:城市绿道建设需要优化地球资源的利用,以最小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与此同时,城市绿道建设需要与其他城市规划战略相互配合,实现统筹规划。

2.绿植布局和保护:城市绿道建设需要考虑绿化的区位、种类和数量。

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好原有的植被。

3.路线设施和配套设施:必须向城市绿道内公民提供其他外务设施,如公共厕所、餐饮、商店、休息区等。

4.交通安全和灾害防护:城市绿道建设必须重视安全保护,包括交通安全和灾害防护。

第四章城市绿道管理城市绿道建成后,其实际操作和管理将有助于实现目标和提高公民的使用价值。

城市绿道管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配置和维护:包括配对季节性的植物和容器、为公民提供维护和清洁的设施等。

绿道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

绿道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

摘要:总结国际上所开展的绿道规划的发展趋势。

文献检索发现,绿道规划思想最早于公元前1000多年出现于中国的周代,但国际上公认的第一条绿道为美国波士顿地区祖母绿翡翠项链式的城市公园系统。

现代绿道具有生态、娱乐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价值。

同时对绿道规划概念与术语、绿道的分类、绿道效应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回顾,并对绿道规划的内容与管理措施进行了讨论,最后简单讨论了绿道规划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道;综述;规划设计文章编号:1000-6664(2007)02-0085-05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6-09-14;修回日期:2007-01-1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057816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060400715);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城市旧区土地节约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资助Abstract:Therecenttrendsingreenwayplanningaroundtheworldarehighlightedinthispaper.Throughanextensiveliteraturereview,itissubstantiatedthattheoriginofgreenwayplanningdatesbacktotheZhouDynasty(1100-770B.C.)inChina.ButBoston'sEmeraldNecklaceParkSystemisthefirstsignificantgreenwayintheworld.Today'sgreenwayshavethreemajorfunctions,suchasecologicalsignificance,recreation,andhistoricalheritageandculturalvalues.Thenthedefinitionandterminology,typology,andbenefitsevaluationofgreenwaysaresystematicallysummarizedandreviewed,andtheplanningcontentsandstrategiesofgreenwaysarediscussed.Finally,thetendenciesandchallengeofgreenwayplanningaredelineated.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Greenways;Summary;PlanningandDesign绿道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ProgressandProspectofGreenwayPlanningandResearch谭少华赵万民TANShao-hua,ZHAOWan-min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广泛开展的绿道规划运动[1],对改善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与资源、提供游憩空间等发挥了极大作用。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成都绿道研究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成都绿道研究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成都绿道研究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城市的代表,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成都的绿道建设也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道作为城市的生态廊道,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场所,同时也起到了城市美化和空气净化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聚焦于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成都绿道研究,探讨成都绿道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成都绿道建设的现状成都绿道建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成都市政府就开始规划和建设一系列的绿道项目,旨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都的绿道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以锦江、成都河、金沙江等为主干的城市绿道带,涵盖了城市的主要区域和景点。

在成都绿道建设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不仅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划、政策和法规,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绿道建设和维护。

政府还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的参与,推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民共享”的绿道建设模式。

成都的绿道建设还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自发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绿道建设和环境保护活动,为城市绿道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尽管成都的绿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最突出的问题包括:绿道网络不完善、绿化绿道不足、绿道设施老化等。

成都的绿道网络并不完善,尤其是在城市的远郊和新城区。

相对于城市中心区域,这些地方的绿道建设相对滞后,甚至存在“绿道断桥”的情况,给市民提供了不便。

虽然成都的绿道数量不少,但绿化程度和绿道设施的完善度依然不足。

部分绿道地段绿化不佳,甚至出现了乱停车、乱建筑等现象,影响了市民使用和环境景观。

部分绿道设施已经老化,亟待进行更新和改造。

部分绿道路面出现开裂、变形等情况,绿道边的休息设施也缺乏维护,影响了市民的使用体验。

针对成都绿道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

要加强绿道网络的规划和建设。

城市绿道慢行系统综述

城市绿道慢行系统综述
1.3 同绿道结合的慢行系统
绿道与慢行系统相结合是新的一个领域,国内外学者对此 研究的并不全面。
韩夏通过对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从景 观视角下,建设慢行交通系统的基本远侧以及规划策略[11]。
萧紫薇通过利用适宜性适宜性分析理论结合分析国内外关 于绿道、慢行交通的研究,建立点、线筛选整合成景观面,得 出城市慢行游憩型绿道的构建方法[19]。
(2)国内研究。雷锦涛分析国内慢行系统研究现状,分 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智慧城市背景下规划利用现代计算机技 术,合理建设慢行系统[14]。魏安敏通过搜集国内外CBD慢行系 统规划建设案例,分析慢行系统构成要素、行为特征等,得出 一套适合国内CBD地区慢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15]。庄 晓敏、杜波利用POE分析法,对厦门本岛城市慢行系统进行探 究,从空间舒适度、景观美景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耦合分析,得 出规划设计策略[16]。王龙、魏桂芬、沈依婧通过对深南大道慢 行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整理出慢行系统建设的原则[17]。孙明 伟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构建全覆盖的绿道网络系统,精 细化的规划设计策略[18]。
王富根据绿色交通的方式,提出4种与绿道共存的融合模 式,阐述融合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
2 结束语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尤其是国内专家关于绿道、慢行系统 以及绿道慢行系统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 绿道、慢行系统的研究现状已经从理论概念层面深入到空间规
建筑与装饰2020年3月上 115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
浙江 杭州 311300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但随之而来也出现各种城市 病。因此绿色、低碳成为城市建设发展道路中的重中之重。绿道的出现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对绿色出行的需求, 为解决城市化带来了新的转机。“绿道慢行系统”的概念是在绿道和慢行系统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这一系统承担 着步行与游憩的功能。故本文章运用文献检索法,通过解读绿道与慢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为构建和谐的慢行环境提 供一份力量,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检索,为城市绿道慢行系统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绿道;慢行系统;市化

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

绿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绿道的发展现状及意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绿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城市中的机动车不断增加,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

绿道的建设正是解决城市绿地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

绿道能够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同时也能减少城市机动车的使用,减缓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因此,可见绿道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绿道的可行性分析1.社会意愿:从现实情况来看,人们对于绿色空间的需求日益增加。

城市绿地不足,城市人口密集,人们急需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

因此,绿道的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和需求。

2.技术可行性:绿道建设不涉及高新技术,施工难度不大。

同时,绿道可以利用城市现有的一些空地资源,无需大规模开发,具有较高的技术可行性。

3.经济可行性:绿道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能够带动城市周边区域的发展,提高周边房地产的价值,对城市经济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

4.生态环境可行性:绿道是一种绿色环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可行性。

绿道的建设可以为城市增加绿色空间,改善城市风貌,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综上所述,绿道的可行性是显而易见的。

绿道的建设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能够满足市民的休闲健身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因此,可以从多个角度考虑,绿道的建设是具有可行性的。

三、绿道建设的影响及对策1.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绿道的建设将会对城市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绿道的建设能够增加城市绿地资源,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减缓环境污染。

同时,绿道的建设还能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观光与旅游。

2.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绿道的建设将会带动城市周边区域的发展,提高周边房地产的价值。

绿道的建设还能够满足市民的休闲、健身需求,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

然而,绿道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

例如,绿道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占用土地资源,引起土地使用权属纠纷,影响城市建设进程。

同时,绿道的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能会对城市财政造成一定压力。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成都绿道研究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成都绿道研究

城市双修视角下的成都绿道研究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中心和人文中心,成都不断加快了城市绿道建设,形成了一张网格状的便民通道。

成都作为中国地级市中首个提出“双修”的城市,绿道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一战略对城市空间功能的重塑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绿道建设的背景作为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城市的快速发展也给城市的交通和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绿道建设被提出,主要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二、成都绿道建设的现状成都的绿道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完成了多条绿道的建设,其中包括了金沙遗址公园绿道、赵王河绿道、蜀汉公园绿道等。

这些绿道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为城市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成都市政府还规划了未来5年的绿道建设计划,预计将新增10条绿道,总建设面积将达到3000亩以上。

成都市政府将通过提高绿道的设计标准,结合城市规划,打造一批连贯的绿道系统,为市民提供更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成都还将利用现有的水系资源,开发运用成都的水资源,打造“水系绿道”,让市民们在城市中享受到水的清凉和自然的美景。

城市绿道建设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适宜度,还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这些对城市的意义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城市生活品质通过绿道的建设,市民可以在城市中享受到更多的绿色、清新的空气,感受到更多的自然风光和禅意。

在城市双修的理念下,成都的绿道将更多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市民的生活场所,提高了城市的生活品质。

2.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绿道建设可以推动城市内在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绿道建设,成都可以抓住机遇,促进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使成都成为一个更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城市。

3. 建设新的城市景观绿道建设不仅为城市增添了崭新的风景线,也为城市的文化延展提供了新的载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z o l o v a ( 1 9 9 5 ) 对 保 加 利 亚 区 段 多 瑙 河 进 行 研究 后 , 发现 通过 游憩 适 用 性 和 自然 美学 特 性 等
景 观 评 估 来 认 定 沿 河 绿 道 的 典 型 景 观 有 助 于 游 憩 规划 的进行 _ l 。
合, 其最 初 的功 能是 提 供 风 景 优 美 的 车 道 以供 休
Go b s t e r ( 1 9 9 5 ) 对 芝 加 哥 大 都 市 区 的 游 憩 型 绿 道进 行 了调 查 , 划 分 了地 方 、 区域 、 国 家 三 级 绿
提 供人们 具 有舒 适 性 的生 活 休 闲 空 间 , 一个 能够
持 续发展 的空 间口 ] 。绿 道通 过提 供 多种联 系 促成 多 类别 的运 动[ 2 ] , 并 且 承担 所能 想象 的任 何用 途 。 自2 O世 纪 9 O年代 以来 , 绿 道 一 直是 保 护 生 态学、 景 观生 态 学 、 城 市 规 划 与设 计 、 景 观 设 计 等 多 个领 域 的研 究 热 点 , 这种热潮 被称为“ 绿 色 通 道” 运 动口 ] 。随着 各学 科对 绿道 认识 不 断加 深 , 绿 道 理论 被不 断 完善 与 付 诸 实 践 , 成 为 当下 学 者城市 绿地 系统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绿 道指人 行 通道 、 自行 车 道 、 城 市 滨 水 景
正处 于 国家公 园运动 时期 。奥姆 斯 特德 规划 的西
方 第 一 条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绿 道 一 一 波 士 顿 公 园 系 统[ 1 ] , 最初 的功能 也只是 景 观游 憩功 能 。 绿 道从林 荫 大道 、 公 园路发 展 而来 , 多 数 研 究
及 对游 径扩 张 的担忧 L 7 ] 。 L u y me s和 T a mmi n g a ( 1 9 9 5 ) 则 提 出 了 游 憩 型 绿 道 的安 全 性 问 题 , 介 绍 了 大 多 伦 多 地 区 游 憩 型 城 市 绿 道 的设 计 原 则 及 安 全 性 建 设 经 验 _ 8 ] 。
观道、 为野生 动 物迁 徙 的原 生 态 自然 廊 道 等各 种 类 型 的廊 道 。 随着 社 会 发 展 , 城 市 不 仅 作 为政 治 经 济活 动 的中心 , 更重 要 的是作 为人 们 的聚 居地 ,
都针 对 绿道 游憩 功能 展开 , 涉及 绿 道尺度 划 分 、 网 络构 建 、 公众 认 知 、 游 憩规 划等 方面 。
2 国 外绿 道 研 究 综述
2 . 1 基 于 景 观 游 憩 美 学 的 绿 道 研 究
绿 道 的景 观游 憩功 能也 为游 憩规 划提 供 了帮
助 。Tu r n e r ( 1 9 9 5 ) 以 伦 敦 游 径 和 开 敞 空 间 规 划
概念 展开 探讨 伦 敦 游 憩规 划 , 为 伦敦 创 造 一 个 绿 道网络, 连 接 更 多 类 型 的 城 市 通 道 如 蓝 线 和
闲 之 用 j 。
现 代社 会 , 绿 道 以一 种 线 性 结 构 把破 碎 化 的
工业 革命 后 , 中世 纪 欧洲 的城 市面貌 被 改变 , 很多 环状 街道 建 成 , 局 部 开 辟 为 景 观 功 能 的林 荫 大道 。1 9世纪 巴黎 改 造 后 的 福 熙 大 街L 1 ] 及 1 8 5 8 年修 建 的香榭 丽舍 大道 都 是典 型 代 表 。同时美 国
道 规 划 的 开展 , 绿 道 研 究也 进 入 了 一 个 新 的 阶段 。通 过 对 国 内外 绿 道 理 论 与技 术 方 法进 行 整 理 , 分 析 了绿 道
研 究进 展 的状 况 , 并 总结 了 中 国绿 道 研 究 的 主要 方 向 。最 后 针 对 国 内研 究 存 在 的 不 足 , 提 出绿 道 研 究应 该 从 跨 区域 绿 道 、 利益主体 、 后期调查 、 公 众 意识 等 方 面 进 行 完善 。 关键词 : 绿道 ; 综述 ; 游憩 ; 生 态 廊 道


1 2 8 ・

西




航 线 J 。
从 绿 道 的发展 历 程 来 看 , 其 最 初 是 作 为 景 观
游 憩 功能 而存 在 的 。欧 洲 中世纪 的景 观轴 线 和林 荫大 道 以及美 国 1 9世 纪 后 期 的公 园路 为城 市 绿 道提 供 了 原 型 ] 。L i t t l e ( 1 9 9 0 ) 在 九 十 年 代 初 就 提到 : 绿道源 自 1 9世 纪 的公 园 道 和 绿 化 带 的融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0 6
景 观连 接起 来 , 在 重新 恢 复景 观美 学价 值 的同 时 , 还 提供 了生 态 、 经济 等 的功能 。
2 . 2 基 于生态 环境 保护 的绿 道研 究 2 O世 纪下 半 叶 , 生 态空 间 破 碎化 使 得环 境 保
究 的热 点 。
道, 并 提 出从 游 憩 角 度应 利 用 地 方 游 憩 绿 道 构成
大 都市 系统 的基 本框 架[ 6 ] 。 Ry a n和 Ha n s e l ( 2 0 0 4 ) 研 究 了 土地 所 有 者对
康 乃狄 克河 发展 游 憩 绿 道 的看 法 和 接受 程 度 , 以
2 O 1 3 ( 2 )

西




绿 道 研 究 进 展 综 述
罗 琦 。 许 浩
( 南京 大学 建 筑与城 市规 划 学 院 , 江 苏 南京 2 1 0 0 9 3 )
摘 要: 绿 道 作 为连 接 城 市 开放 空 间 的 纽 带 , 在 城 市 绿 地 系统 中发 挥 着 重 要 作 用 。 近 年 来 随 着 珠 三 角地 区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