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考历史专题复一历史阶段特征

一、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四十二年间党的历史,总起来说有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九年的历史,后一个时期是在这以后的十三年。……在前一个时期,除开始七年比较顺利以外,可以说,走过的道路十分坎坷。我们的错误,因而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两次大的挫折。

这十三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方面取得了远远超过前二十九年的成就,在这期间,也有些小的曲折,但是党总是能够及时纠正偏向,解决问题,取得新的经验。实践证明,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

——XXX《中国的七十年》(1991年出版)

阅读材料,筛选有效信息,为中国现代史划分阶段,整理出分期框架表。

1949---1956年1956---1966年1966---1976年1978年以后

二、链接中考

材料一: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肯定的指导目标和根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材料二:1956---196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的弯路,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材料三: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XXX《中国简史》回答;

1.材料一中“取告捷利是辉煌的”,首要内容是指: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______、______、1950年开始的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的____等,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度政权,疾速恢复了国民经济。(2)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执行________,到1957年超额完成;

1954年9月,___________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6年根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本钱主义工商业的______,我国根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渐渐由_______________过渡。

2.依据材料二的论点,运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哪些弯路(失误)?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3.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全局性、长达十年、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是___。

4.依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举事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经济建设、民主法治、对外交往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各列举一事例)

三、依据史实,得出结论

1.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1949---1952年)

材料一:1949年我国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项目

全国总产量

比历史最高

年产量下降

工业产量

50%

农业产量粮

25%

1.1亿吨

27%

棉花

49%

83%

0.32亿顿

48%

44.4万吨15.8万吨

材料二:选自辽宁宽甸县农民给XXX的一封信

敬爱的XXX:

……我们的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兴奋啊!现在……,这个XXX完成了。……在自己地理出力劳动,劳动功效完整自己所得,如许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问题一:请分析材料一中的数据说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情况。

问题二:材料二中让农民“梦想实现”的事件是什么?两则材料间有什么联系?2.工业化建设时期(1953-1956年)

材料三:XXX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四:“一五计划”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XXX

7.66.52

重工业

51.68

运输邮电贸易物储文教卫生城市公用其它

19.237.23.71.1题目三:根据两则材料阐发“一五计划”的首要任务。

材料五:第一个五年计划前后我国工业生产简况对比(部分)(注;2009年中考图表)

钢产量

(万吨)

发电量

(亿度)

72.6

193

166%

煤产量

(万吨)

6649

96%

原油

(万吨)

43.6

146

235%

棉布

(亿公尺)

38.3

50.5

32%1952年135

1957年535

增长296%

题目四:依据材料五,你能得到哪些历史结论?材料六: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

项目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商品零售额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

92.9%

100%

95.8%

7.1%

4.2%

问题五:通过国民经济中公有制

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你能

得到什么结论?

3.XXX扶植的十年(1956-1966年)材料七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

问题六:结合图表和所学知识分

析,1958--1965年我国粮食产量的

变化及其原因。

4.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年)

材料八: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注:2011年中考题)

国家财政总收入(亿元)

问题七: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表,你从中得出什么结论?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以来)6.材料九: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变化图

时间(年)1980年1981年1982年

产粮(亿千克)5.026.707.15

问题八:图表上有什么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十: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概况示意图

问题九:依据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概况示意图,概括新中国经济发展总特征。中考历史专题复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知识点:实质(左倾毛病众多)

表现(高指标、瞎指挥、共产风、浮夸风)

后果(招致了1959--1961年国民经济严峻困难)

对策(从1961年起调整国民经济,使经济恢复和发展)

教训与启示(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认识基本国情、实事求是等)

(二)文明大革命(1966--1976年)

知识点:开始标记、结束标记、性质

后果(导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败)

题型训练

1、单项挑选

1.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是()

A研究总结了我国扶植发展的经验和题目B正确阐发了其时国内的首要矛盾C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扶植的多少新目标D提出了扶植社会主义总路线 2.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扶植道路中出现严峻失误的最首要原因是()

A缺乏扶植经验B违背客观经济规律C朝鲜战役迸发D 严峻的自然灾祸 3.1966-1976年“文明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峻灾难有()

①国度政权遭到严峻削弱②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糊口水平根本没有进步④停滞了全民族文明素质的进步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XXX”的科学家是()AXXXBXXXCXXXXXX

5.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的好干部的是()

AXXXB雷锋CXXXXXX

6.XXX对军事科技特别感兴趣,查找了20世纪60年代中国军事科技的许多资料。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个范围?()A“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B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发射成功

C决定组建战略军队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二、辨析说理

7.“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8.“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定能做得到”。三、问题探究

9.请举出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当中出现的重大失误和波折,并扼要阐发原因。10.罗列“文明大革命”开始、结束的标记和“文明大革命”中被粉碎的两个反革命团体的称号。

11.请用表格的形式列出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在国防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及意义。12.访谈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

法之一,如果以“‘文化大革命’历史见证人”为主题进行人物访谈,请介绍一下怎样进行人物访谈,(列出纲目即可)

中考历史专题复三新中国农业发展历程

1、新中国的农村政策

(一)土地改革

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文件及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起止时间:

作用:

(二)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目的:为了进一步进步农业生产力,渐渐克服农业同工业发展不相顺应的矛盾。

形式:

实质:改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作用:解放了生产力,进步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工夫、原因、表现、影响、教训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背景:人民公社已经不适应农村生产的发展。

形式:把集体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耕种,农民自主经营。

影响:使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均匀主义等弊端,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进步了生产积极性。

二、党和政府调整农村政策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从中国的根本国情出发;从进步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发。启示:XXX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好处;“三农”题目是我国现代化扶植的紧张题目。

三、题型训练

浏览以下材料:

材料:下图是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亿吨)

回答:(1)与1949年比力,1957——1985年

我国的粮食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从农业政策方面分别说明1957年、1960年、

198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3)材料给我们的首要历史启示是什么?中考历史专题复四

20

50

首要历史史实(交际成就)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准绳在

国际社会产生广泛而

深远的影响

推动了会议取得圆满

成功

启示

⒈取得交际成就的原因:①我国积极灵活的交际政策

②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③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党的正确领导等

⒉意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加强了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

1953年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共同倡导共处五项准绳

1955年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目标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

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1971年第26届XXX,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XXX的合法权利

1972年美国总统XXX访华

1979年中美建交

1972年中日建交

1991年中国加入XXX(XXX)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XXX)2001年XXX在上海举行

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2010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第41届世

界博览会

20

70

我国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对国际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树立了维护世界和平

稳定的良好形象。

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

经济环球化潮水,自动

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的积极姿态。

为我国的改

革开放和经

济建设奠定

了基础。题型训练挑选题

1.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外交方针是()

A平等互利B独立自主C互不侵犯D和平共处

2.第26届XXX以76票对35票压服多数,通过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XXX的合法权利,促成这一事件的最首要身分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B中美、中日关系趋向缓和

C第三世界国度的兴起及友好合作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进步

3.标记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开始走向关系一般化的是()

A美国总统安全事务助理XXX秘密访问中国B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C1979年,中美两国签署《中美建交公报》D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中考历史专题复五

政治领

经济领

中共八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五

计划

大跃进

根本任务

成就

意义

成因

标志

影响

改革

开放

启示

内容

影响

新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

内容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题型训练

(一)挑选题

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完成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紧张战略举措。XXX的形成是在()

A一五计划期间B文革期间C改革开放期间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2.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一五计划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大跃进”运动的展开3.中共八大为我国周全进行社会主义扶植和正确路线基础是()A国内首要矛盾的剖析B全国人民扶植社会主义的热情

C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D土地改革的完成

4.我国对内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为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C改革掉单一的经济体制D改革政治体制

5.下列哪项成就不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

AXXX的建成投产B鞍山成为XXX

XXX实现公私合营D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二)材料分析题

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征象?为什么会出现如许的情形?其危害是什么?(2)从材料一中,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致走过了怎样的轨迹?

2.浏览以下材料: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优秀教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5篇)

优秀教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5篇) 优秀教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5篇) 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优秀教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优秀教师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篇1) 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拟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复习进度、教学案的编写、周练的安排,整个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梳理教材” 时间大约在2月10-5月1日左右,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此阶段约占了整个复习阶段的一大半时间,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在此阶段复习时,注意充分利用“复习要点”,以课本为基础,回归课本,厚书薄读,以专题为载体,针对性复习,全面把握历史知识体系。在复习过程中,采取教师系统讲解与学生熟记相结合,实行预测—复习—检测,巩固练习与检测相结合。这一阶段以学生复习为主,教师指导。这是打好基础的关键,这一遍要细要慢,一般是要先从教材中找到考点,然后分析考点,最后还要强化识记考点; 第二阶段是综合训练 针对中考、题型分析、加强训练,回归课本,这一阶段,老师讲解为主,时间是在5月1日-5月27日,将四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题目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的历史知识进综合、形成能力。因此,认真研究中考改革态势,深入剖析中考命题思路,引导学生科学训练,确保能在中考中轻松夺取高分。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既是真题也是范题,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认真研究这些考题,有益于制定复习计划、选择复习方法、整合复习内容,更有益于挖掘内涵、明确目的、总结规律以便结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重要历史事件时间专项练习(共86道填空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历史重要历史事件时间填空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秦统一全国是哪一年?() 2.大泽乡起义发生在哪一年?() 3.西汉哪一年设置西域都护?() 4.郑和下西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5.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 6.清朝设置驻藏大臣是哪一年?() 7.鸦片战争开始的时间?() 8.《南京条约》签署时间?() 9.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和结束时间?() 10.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时间是哪一年?() 11.《马关条约》哪年签订?() 12.洋务运动的时间?() 13.公车上书发生在哪一年?() 14.戊戌变法发生在哪一年?() 1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哪一年?() 16.《辛丑条约》哪一年签订?() 17.中国同盟会哪一年成立?() 18.中华民国哪一年建立?() 19.武昌起义的具体时间是哪一天?() 20.新文化运动开始哪一年?() 21.五四运动的具体时间是哪一天?() 22.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 23.第一次国共合作起止时间是() 24.南昌起义的具体时间是() 25.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26.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 27.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是() 28.七七事变的时间是() 29.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 30.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时间是()) 31.平型关大捷的时间是() 32.台儿庄战役的时间是() 33.百团大战的时间是() 34.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是() 35.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 36.日本签署投降书()的时间是() 37.解放战争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是() 38.新中国成立的具体日期是() 39.抗美援朝的时间是() 40.一五计划的时间是() 4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是() 4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包括17个专题)人教版[1]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二、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1.一战后:1919.1——1919.6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1921——1922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美苏冷战:序幕: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铁幕演说”。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正式形成:1949年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一超”美国,“多强”:俄国、欧洲、日本、中国。当今世界格局向对极化方向发展。经济走向全球化。(WTO) 专题四: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纠正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3、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17日)。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4、中共七大:1945年4--6月,延安。大会主要讨论了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大会指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确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同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5、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6、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内容: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开端;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7、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中共十三大:1987年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9、中共十四大:1992年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扣历史课程标准,结合知识与能力要点和《考试说明》,理清基础知识,掌握主干知识,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深化,拓宽视野,遵循2021年中考备考思路,适当发展创新,适应2022年中考。 二、复习备考安排 初三历史下学期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第一轮复习从二月到四月底,主要进行基础知识过关,第二轮复习从 4月底到五月底,主要进行专题复习,第三轮复习从六月初开始到中考,进行考前冲刺,综合能力的提升。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轮复习(抓住教材,扫除障碍) 复习时间:2022年2月——4月底。

2、复习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分单元,分章节,依据课程标准和考点要求复习,强化知识点、考点,夯实基础,培养基本技能。 3、复习方法:采取“滚动式”复习,依据课本夯实基础,过好考点关。 4、复习思路:以单元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历史整体,形成历史线索,大视野认识历史。 第二轮:专题训练

复习内容:以《中招考试说明》为复习纲要,以中考题型为导向,进行专题归类,结合当下热点,归纳专题。如: 第三轮:综合复习,考前演练 1、复习内容:一方面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2、复习方法:综合检测、模拟训练,查漏补缺,加强应试技巧和解题方法指导。 三、复习措施

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资料总结大全

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资料总结大全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资料总结大全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是一部关于人类文明进程的宏伟史诗。随着中考临近,历史知识点的复习成为了考生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总结了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的必备资料,希望对考生提供帮助。 一、初中历史教材 初中历史教材是中考历史复习的必备资料,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考生需要认真学习教材,掌握重点知识点,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脉络和逻辑。 二、历史大事年表 按时间顺序列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大事,有助于考生理清历史事件发展的时间轴,同时也有助于考生记忆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先后顺序。例如,唐朝的建立时间、明清朝代的兴亡时间等。 三、人物传记 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时代的重要代表和缩影,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影响和成就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含义。例如,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孝庄太后的政治改革等。 四、世界地图和中国历史地图

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掌握历史地理知识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及其影响。例如,土地和环境对古代文明的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等。 五、历史名词解释 历史名词解释资料可以帮助考生详细了解历史相关名词的含义和意义,例如,传送门、世袭等。 六、历史图书 历史图书是中考历史复习的重要资料之一。考生可以阅读历史类图书,例如《资治通鉴》、《史记》、《汉书》等,加深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理解。 七、历年中考历史试题 复习历年中考历史试题可以了解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了解历年中考的考题类型和重点知识点。考生可以针对历年试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 综上,中考历史知识点复习资料总结大全包括初中历史教材、历史大事年表、人物传记、世界地图和中国历史地图、历史名词解释、历史图书、历年中考历史试题等资料。考生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和练习,达到全面掌握中考历史知识的目的。愿考生在中考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包括17个专题)人教版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专题三: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专题四: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五:资本主义发展史………………………………………………………专题六:民族解放运动史………………………………………………… 专题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专题八: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专题九: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专题十中外重大改革………………………………………………………专题十一: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专题十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十三:国共两党的关系…………………………………………………专题十四:近现代史上中国的外交……………………………………………专题十五:“三农”问题……………………………………………………专题十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十七:世界民主法制的进程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

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二:两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这个专题主要包括: 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三、重要国际组织及同盟 四、主要的国际战争 一、世界近现代史上,主要矛盾的演变. 1、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 2、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19世纪末,德国迅速强大,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4、一战后:英美矛盾。一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5、30年代至二战结束: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在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 6、二战后:美苏矛盾。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7、20世纪90年代后:南北矛盾。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面临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认识: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二、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课件(精品7篇)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课件(精品7篇)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课件篇1 如何讲好历史复习课?组内探讨研究后认为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不论是复习一章还是一册书都需要历史教师在众多的史实中找出一条主线来统领所授知识,理清线索,便于学生理解前后知识,并加深记忆。其次,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相对而言趣味性降低、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需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第三,通过讲练结合,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做题能力和归纳概况的能力。 鉴于以上思考,我对本节反思如下: 1、基础知识的归纳,积累 对于复习课,学生对基础知识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复习课的第一步骤应该是对课堂基础知识进行归纳、积累。这一步体现在导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经过本节课堂复习,我认为这一步应该放到课前完成,上课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完成。但作为小科目的历史学科来说,有一定难度,难以形成惯例。 2、重难点突破 在基础知识积累了的基础上,利用材料分析、小组合作探究、小活动等方式,强化理解记忆“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与“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深化对“改革”这一专题的理解认识,突破难点的认知门槛,认识到“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深化学生对改革专题的理解。 3、能力拓展,学以致用 认识到“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后再利用戊戌变法、俄国废除农奴制等检测学生对改革的掌握情况,并从中获得学生的反馈。对于基础的历史史实,学生是

要死记硬背,但是,现在中考的题目更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的考查,对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等方面的能力的考查。因此,及时做题是最快最好检测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方法。通过做题,拓展、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夯实基础,补救学生在知识上掌握不足的`地方,落实学法指导。但在这一方面,我准备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也没有提供充足的史料,直接抛出“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的答案,以至于显得呆板生硬,学生也难以接受。 4、归纳总结,深化主题 对本课的知识体系用列表对比法、联系法、总结规律性的知识等进行进一步归纳出一些学法和历史规律等,让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 5、合理安排,堂堂清 本单元课容量大,理应把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放到课下完成,这样就可以节省出时间安排当堂练习,争取做到复习完整,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6、复习课如何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张小龙老师给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让复习课出新意。一新,思维模式、过程可以新奇,比如逆向思维;二新,例题新意,讲解可以多种方法;三新,知识新,如归纳概括一些规律,学习方法等等。用新意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收获快乐与成就。 初三历史复习教案课件篇2 九·八班学习《冷战中的对峙》一课中,我采用的是学生分段阅读方式进行,在学生分目阅读之前,提出阅读要求,然后讲解,但整个过程学生积极性不高,参与度比较窄,最后还未完成教学任务。

中考历史复习教案5篇

中考历史复习教案5篇 在教学中我严格遵从教学的五个环节,课前认真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实施课堂改革,积极探索中学历史快乐课堂,中学阶段历史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学习历史的自信心。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中考历史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考历史复习教案1 古典文化的高峰 教法设计:启发诱导法、导读法、讲授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荷马史诗》,希腊剧作家,学者亚里士多德,罗马史学,拉丁语。 2.难点:要分门别类条理清楚。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欣赏视频资料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雕塑等(激发学习兴趣) 在借鉴古代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古希腊人通过探索、思考和想象,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古罗马人继承发展了古希腊文化,并把它广为传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们先来学习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 一、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板书) 1.古希腊神话由什么组成 (课前可安排积极分子搜集一些资料,上课提问时由他们回答)展示图片 识记荷马(展示图片) 2.欧洲最重要的长篇文学作品是什么作者是谁 (启发)谁能讲讲你自己所知道的一些神话故事 学生根据课外见闻积极发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扩大了视野) 3.古罗马人在史诗方面有哪些成就呢 展示维吉尔的有关资料 (过渡)古希腊人在戏剧方面有很突出的成就。

二、希腊戏剧(板书) (质疑)古希腊两位的戏剧家是谁,他们被尊称为什么,代表作有哪些 (质疑)希腊史学开西方史学之先河,那么古希腊有哪些历史名著呢 展示艺术家们的图片 三、历史名著(板书) (质疑)古希腊、古罗马有哪些历史名著,作者是谁 (引导)我们中国有哪些历史名著呢 (联系中国史,对比记忆。) (过渡)古希腊、古罗马在许多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的科学家(板书) (质疑)古希腊、古罗马出现了哪些科学家,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识记亚里士多德,一学生朗读他的名言并分析。 (过渡)下面我们来欣赏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和雕塑艺术的成就。 五、(视频资料)建筑和雕塑(板书) 看录像欣赏,(提高对古典文化的鉴赏能力。) (引导)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和雕塑的突出成就有哪些就你的见闻,你还能举出其 他例子吗 (启发)这些成就是什么人辛勤劳动的成果 (过渡)我们对拉丁字母并不陌生,比如汉语拼音使用的就是拉丁字母,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拉丁语。 总结归纳并举出其他例子。 思考回答。 (明白这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体现)联系以前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六、拉丁语(板书) (回忆)拉丁字母是从什么字母逐渐演变的它对世界有何影响 (展示)使用拉丁字母的文字表。(读表格列举出几种使用拉丁字母的文字。) 小结

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核心知识点(近现代史)

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核心知识点(近现代史) 【标志或第一】 一、中国近代史 ㈠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中国近代史开端:鸦片战争(原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化开端:洋务运动(原因:创办了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教育;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注意: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未变为清政府的实际行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开始了近代化探索。) 2、中国经济近代化开端:洋务运动。中国政治、思想近代化开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开启了政治制度变革与资产阶级思想启蒙。) 3、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2)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马关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由此开始。) (4)《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洋务运动失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5、《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变化: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6、维新变法运动序幕:公车上书。戊戌变法正式开始:“明定国是”诏书颁布。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 7、辛亥革命开始: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结束:清帝退位。(辛亥革命:拉开了近代中国完全意义上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8、新文化运动兴起:《青年杂志》的创刊。 9、民国时代开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北洋军阀时代开始: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混战开始:袁世凯病故。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北洋军阀时代结束: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二次北伐胜利,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㈡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主要原因: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

2023年人教版初中升学考试总复习历史专题汇总

2023年湖北黄石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发展与民主法制建设 【一】中国古代思想 【二】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世界近代思想发展

【四】中国历史上的民主法制建设

【五】世界历史上的民主法制建设

【拓展】 1.思想解放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先导。例如,文艺复兴运动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启蒙运动对于法国大革命的进行、科学共产主义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等,进步的思想文化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2)各种思想不但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当时的社会,而且还会为历史的发展捉供长期的反思。在中国近代史上,随着戊成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改良主义和西方的民主共和思想不能挽救民族危亡,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以之来指导中国革命。 2.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征 以法治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取代以封建王权为核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古今民主法治建设给我们的感悟 (1)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以人为本和依法治国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 (3)任何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都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

(4)法律制度和民主实现程度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 (5)法律制度和民主建设要根据各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抄袭他国模式。 (6)不同国家的民主法治建设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借鉴。 (7)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民主是核心,法治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2023年初中历史中考复习——综合题提升练【附答案解析】

综合题提升练 1.中国传统文化根植历史,蕴意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讲仁爱重民本】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子”是谁?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受上述思想影响,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治世”局面,请列举两例。 【尚和合求大同】材料三 (2)材料三中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况。请将材料三中的内容与以下表述相对应。(填写序号) 增强北魏实力,促进民族交融:____________; 促进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___________; 对西藏地区实行有效管辖:____________。 【修睦邻悦往来】 材料四郑和船队每一次归国时,都有许多外国使节随队前来中国。如第五次下西洋回国时带来十七个国家和地区的贡使,第六次下西洋回国时带来十六国贡使……郑和在海外未劫掠任何财物,未侵占一寸土地,更未驻一兵一卒,这与半个世纪后东来的西方殖民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里?从郑和与西方殖民者两个方面,谈谈如何理解“这与半个世纪后东来的西方殖民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2.在中国古代史中,历代统治者们都采取着一系列措施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材料中所述的历史乱象相关的制度。为了避免乱象重现,秦始皇在地方上采用怎样的统治制度? 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通过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的政权,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由此受到汉族士人的拥戴,十六国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孝文帝是如何将“拓跋鲜卑的主体迅速与汉族融为一体”?并结合所学概括这次改革有何意义。 材料四(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元朝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实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设置了什么机构专门管理西藏地区?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台湾? 3.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形象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中国形象进入西方文化之中,并开始日益具体……中国的信仰、制度、器物、发明都被商人和传教士等向西方传送,对比同时代的欧洲,中华帝国连绵不绝的历史、精美绝伦的艺术都显得高不可攀。 (1)材料中涉及的“信仰”中,汉武帝把哪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并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推崇?“制度”中创立于隋朝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发明”中,北宋时发明的什么印刷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二:18世纪末,文明与自给自足的中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人,不屑于同其 他民族贸易往来,这使得这个民族停滞不前……在对中国形象进行了一系列僵化、丑化之后,西方国家决定对中国付诸武力。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和真题练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和真题练习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 一、复习主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二、考点揭示:1、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了解抗美援朝的基本事实,认识其伟大历史意义 3、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 4、了解“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5、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6、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 、知道中共八大 三、考点默写 1、新中国成立最重要的意义:。 2、抗美援朝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指挥者__________;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抵御了捍卫了,保卫了;稳定,维护了,大大提高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 3、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消灭了阶级;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 4、一五计划的目的、基本任务。 5、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时间性质 6、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7、三大改造的实质其中创新 8、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四、考点梳理 五、例题演练 1、年代尺是记录历史的工具。下面某同学制作的简单年代尺,从整体上看,该年代尺为我们呈现的历史 发展进程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B.北伐战争 C.旧民主主义革命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2021·四川乐山市·中考真题)某班同学创作了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的主题板报,分为以 下板块:“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下列事件能入选“当家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一) 专题一国家的统一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一、知识线索 线索一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民族融合

线索二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管辖及统一问题

二、专题演练 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 ③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面有关西藏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唐朝时的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②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③清初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 ④清朝设置伊犁将军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地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①赤壁之战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清设驻藏大臣⑤1684年清设台湾府巩固了东南海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4.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 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C.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D.对个的联系与交往 5.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②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 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④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①③②④ 6.以下史实中,最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是 ①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②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③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④230年,吴国的卫温、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过夷洲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②③ 7.以下能证明“自古以来西藏与中央政府友好交往,中央政府有效管辖西藏”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唐朝时将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②清朝册封达赖、班禅③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 ④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⑤清政府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⑥土尔雇特部回归祖国⑦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解放军进驻拉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⑦

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逢五”“逢十”周年大事

2023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逢五”“逢十”周年大事 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2.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3.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4.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前秦。 5.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 6.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灭亡。 7.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遭遇惨败。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8.1688年,英国爆发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除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9.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10.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结束。 11.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 12.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3.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14.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5.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日本被迫打开国门。 16.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诸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这一举措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17.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开始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18.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去世。 19.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20.1898年6月—9月,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前后持续103天,史称“百日维新”。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所以又叫戊戌变法。 21.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22.1913年,宋教仁遇刺。孙中山、黄兴等人发动“二次革命”。

2023年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专题复习归纳汇总-

2023年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专题复习归纳 汇总| 1.文艺复兴运动最先兴起的国家是:意大利。 2.文艺复兴的实质是:一场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3.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上海世博会祥瑞物海宝寓义) 4.被称为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是:但丁。代表作是《神曲》。 5.达·芬奇代表作有《蒙娜丽莎》和《最终的晚餐》。 6.1492 年,到达古巴、海地,发觉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哥伦布。 7.1498 年,到达印度,第一个找到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的航海家是:达·伽马。 8.1519-1522 年,实现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科学真理的是:麦哲伦船队。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气: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人:克伦威尔。 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记: 1640 年议会的重新召

开。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查理一世。 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记是: 1688 年 6 的光荣革命。 13.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文件是《权利法案》。 14.标记着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建立的是:《权利法案》的颁布。 15.标记着北美独立斗争的起先爆发的事务是:列克星顿的枪声。 16.美国独立斗争的领导人是:华盛顿。 17.标记北美 13 个殖民地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宣告独立的事务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18.美国独立斗争的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 19.被称为“美国国父”的人物是:华盛顿。 20.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起先(爆发)的标记是: 1789 年7 月 14 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21.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重要文件是:《人权宣言》。 22.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政治口号是:“自由、同等、博爱”。 23.法国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路易十六。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中考必备!!

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中考必备!!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 考点一: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特征:有猿类特征。 生活习惯/方式特点: (1)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2)采集渔猎。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4)过群居生活。 考点二:分封制度 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依据:血缘关系远近以及功劳大小。 影响:积极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了西周的统治。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考点三:商鞅变法 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背景:略。 政治: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变化,各国统治者都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经济:铁制工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新兴地主势力不断增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其中秦国商鞅变法的成效最大。 治国思想:法家思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考点四:百家争鸣 孔子(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仁”、“礼”、“以德治国”、教育思想。 老子(春秋):道家学派创始人。“无为而治”、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考点五:汉武帝巩固统一(作用:巩固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政治:推恩令。(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文化:诸子百家学说流行,依附诸侯批评皇帝;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张骞出使西域。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考点六:北孝文帝改革 政治: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经济:推行均田制,使无地农民获得了耕地。推行新的租调制,大大增加国家收入。 民族:495年,迁都洛阳以后,改革的重点在于移风易俗:易服饰、该汉姓、讲汉话、通婚姻、该籍贯等。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下册 考点一:大运河的开通 时间:605年。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地位: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中国历史上和世界运河史上的伟大工程。 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文化交流,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起着重要作用。 考点二:盛唐时期 1、政治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