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治疗指引文字版

合集下载

宫颈癌治疗方案后庄

宫颈癌治疗方案后庄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

宫颈癌的发生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不良生活习惯、慢性炎症等因素密切相关。

目前,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

本文将就宫颈癌的治疗方案进行概述。

一、手术治疗1. 手术适应症(1)早期宫颈癌:I期、II期宫颈癌患者,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者。

(2)局部晚期宫颈癌:肿瘤局限于盆腔,无明显远处转移,可手术切除。

(3)复发宫颈癌:局部复发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经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后效果不佳者。

2. 手术方式(1)广泛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宫颈、部分阴道、盆腔淋巴结等。

(2)保留生育功能手术:仅切除宫颈,保留子宫。

(3)腹膜外子宫切除术:切除子宫、宫颈、部分阴道,保留阴道残端。

(4)前盆腔脏器切除术:切除子宫、宫颈、阴道、膀胱、直肠等。

二、放疗1. 放射适应症(1)早期宫颈癌:部分患者可选择放疗,如局部晚期、手术禁忌或不愿手术者。

(2)局部晚期宫颈癌:肿瘤局限于盆腔,无明显远处转移,可放疗。

(3)复发宫颈癌:局部复发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经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后效果不佳者。

2. 放疗方式(1)外照射:利用直线加速器、旋转加速器等放射源,对盆腔进行照射。

(2)近距离放疗:将放射性物质(如碘-125)植入宫颈癌局部,使放射线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

三、化疗1. 化疗适应症(1)局部晚期宫颈癌:肿瘤局限于盆腔,无明显远处转移,可化疗。

(2)复发宫颈癌:局部复发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经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后效果不佳者。

2. 化疗方案(1)单一化疗:如紫杉醇、顺铂等。

(2)联合化疗:如紫杉醇+顺铂、多西他赛+卡铂等。

(3)靶向治疗:如贝伐珠单抗、尼妥珠单抗等。

四、中医中药治疗1. 中医治疗原则(1)清热解毒:针对宫颈癌热毒炽盛之证,采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如金银花、连翘等。

(2)活血化瘀:针对宫颈癌瘀血内阻之证,采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丹参、川芎等。

子宫颈透明细胞癌诊治指南(完整版)

子宫颈透明细胞癌诊治指南(完整版)

子宫颈透明细胞癌诊治指南(完整版)子宫颈癌是女性主要癌症死因之一。

随着HPV疫苗使用和筛查技术提升,发病率下降。

近年来,子宫颈腺癌分类更新,分为HPV相关型和非HPV 相关型两大类。

非HPV相关型子宫颈腺癌由胃型腺癌(最常见)、透明细胞癌、中肾样癌和子宫内膜样癌组成。

其中子宫颈透明细胞癌(CCAC)非常罕见,目前对CCAC特有的诊疗知之甚少,缺乏明确的临床指引。

基于此,中国抗癌协会宫颈癌专业委员会组织本领域的相关专家对现有CCAC的临床证据进行总结,在我国临床实践特点背景下制定了国内首个《子宫颈透明细胞癌诊治指南(2024年版)》,以规范我国CCAC的诊断和治疗,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提高我国子宫颈癌规范化诊治的整体水平。

本文梳理了该指南要点,欢迎了解~01、CCAC流行病学和病因学CCAC的形态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阴道透明细胞癌相似,这些肿瘤均来源于米勒管。

CCAC的发病年龄具有显著双峰特点,分别为年轻女性和绝经后女性。

CCAC发病常与HPV感染无关,可能与其他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作用有关。

1971年首次发现,CCAC与产前子宫内己烯雌酚(DES)暴露间有显著相关性。

DES是一种合成的非甾体雌激素衍生物,具有基因修饰功能和明确的致癌风险。

随着DES的停止使用,目前大多数CCAC为散发,这表明除DES外,还有其他因素在CCAC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部分CCAC可能与林奇综合征或错配修复蛋白丢失有关,但有待更大规模的研究加以验证。

02、CCAC诊断CCAC早期可无任何症状,随着病变进展症状可加重,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排液,伴有下腹部不适、腰痛等,晚期可出现阴道大量流血,合并水样或米汤样白带。

当肿瘤侵犯其他器官时,将导致相应的症状:血尿、血便、腰痛、咳嗽、咯血等,终末期可发生肾衰竭及恶病质等情况。

需注意与子宫颈鳞癌、HPV相关型子宫颈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颈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鉴别诊断。

NCCN子宫颈癌2021年第一版更新(完整版)

NCCN子宫颈癌2021年第一版更新(完整版)

NCCN子宫颈癌2021年第一版更新(完整版)离2021年差不多还有三个月时间,NCCN就于2020年10月2日推出2021年第一版(version 1.2021)宫颈癌指南。

修订内容,最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of the cervix,NECC)的管理,一是妇瘤患者生存原则。

关于NECC管理,增加两个流程图(CERV-13)和(CERV-14),比较详尽地介绍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过程;在CERV-A病理学原则部分,增加了针对NECC的新章节,阐明对NECC组织学描述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建议;在宫颈癌系统疗法部分,增加了针对NECC的方案。

这些变化,很难说是什么重大进展,但指南制定者全面梳理了与NECC相关内容,提出诊疗建议,无疑对指导临床实践大有裨益。

至于患者生存原则,CERV-G部分用一页篇幅介绍妇瘤存活者管理的概况。

其他的变动,主要是修改术语,处置建议选项排序调整,等等。

讨论部分,应该是指南的重点之一,但并无修正,而上一次更新是在2019年3月29日。

总论•增加了治疗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of the cervix,NECC)的新的流程图(algorithm)。

(CERV-13)和(CERV-14)•妇瘤患者生存原则:这是讨论妇科癌症患者身体和社会心理影响以及如何管理临床方法新章节。

(CERV-G)•在所有流程图中“盆腔淋巴结解剖(dissection)”改为“盆腔淋巴结切除术(lymphadenectomy)”。

•在所有流程图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解剖”改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

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of the cervix,NECC)的新的流程图(algorithm)---CERV-13)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of the cervix,NECC)的新的流程图(algorithm)---CERV-14妇科肿瘤生存原则(CERV-G)身体影响(effect)•妇科癌症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化疗、激素治疗、放射治疗和/或免疫治疗。

子宫颈癌健康教育

子宫颈癌健康教育

子宫颈癌健康教育
一、概述
原发于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

二、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

2.放射治疗。

3.全身治疗。

三、疾病指导
1.饮食指导:进食营养丰富、高维生素、高蛋白、高能量、高纤维的清淡食物如胡萝卜、瘦肉、鸡、鱼、蔬菜等,并注意多食水果,化疗期间多饮水。

2.休息和活动: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时间,保证日常生活、活动和娱乐,避免重体力劳动。

3.预防指导: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预防的肿瘤。

(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接种HPV疫苗。

(2)二级预防:普及规范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三级预防:对已发现的确诊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

四、出院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让家属在心理上给予支持并鼓励,定期到医院化疗。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必要时戴口罩)。

3.告知患者宫颈癌治疗达根治效果后,完全可以恢复正常性生活,勿需长期禁房事。

4.异常情况如:尿频或突发性血尿、大便伴脓血、下腹坠痛,要立即来医院检查,避免重体力劳动,禁止辛辣饮食,注意营养。

1
1参考文献:《肿瘤疾病护理》
拟定:许**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FIGO 子宫颈癌指南解读(全文)

FIGO 子宫颈癌指南解读(全文)

FIGO 子宫颈癌指南解读(全文)子宫颈癌在全球范围而言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

宫颈癌在中低收入国家更为常见,发病率位居第二,死亡率位居第三。

约85%的新发病例及90%的死亡病例发生在社会经济欠发达地区。

1 早期筛查与预防控制宫颈癌发病的两个主要方法是:(1)通过HPV疫苗预防宫颈癌。

(2)筛查癌前病变。

1.1 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接种宫颈癌疫苗。

HPV主要是通过性生活途径传播。

预防性HPV疫苗接种作为预防措施策略应该重点针对开始性活动之前女性,尤其是10~14岁的女孩。

目前许多国家可提供3种预防性HPV疫苗:二价疫苗针对HPV16和18;四价疫苗针对HPV16、18、6和11;而九价疫苗针对HPV6、11、16、18、31、33、45、52、58。

后两种疫苗除预防上述癌前病变及癌症外,还可预防由HPV6、11感染所致的肛门生殖器疣。

以上3种疫苗均由病毒样颗粒(VLPs)组成的重组疫苗,不携带病毒基因,因此没有传染性。

对于9~14岁的女孩和男孩,建议使用2针方案(0.5 mL,0和5~13个月)。

如果第二针是在第一针之后5个月内注射者,则建议加用第3针。

对于15岁以上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则无论年龄大小,建议使用3针方案(0.5 mL,0,1,6个月)。

WHO目前数据显示HPV疫苗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1.2 宫颈癌的二级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癌前病变。

HPV疫苗问世后的近几十年内,筛查仍将是宫颈癌预防的首选。

通过检测和治疗癌前病变,包括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2和3)及原位腺癌(AIS)预防癌症发生。

筛查方法包括传统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及液基细胞学、HPV 检测、冰醋酸染色后用肉眼观察。

宫颈抹片仍是主要的筛查工具,鉴于10年前实行HPV疫苗后HPV感染率有所下降,许多医疗保健系统正开始改用HPV初筛。

这种筛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允许延长筛查间隔,甚至在低收入国家,一生可仅筛查1次。

VIA是在宫颈上涂布新鲜制备的3%~5%醋酸1 min后观察醋白病灶。

子宫颈癌治疗措施

子宫颈癌治疗措施

子宫颈癌治疗措施子宫颈癌的治疗分非典型增生、原位癌、镜下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处理方法一、治疗原则:1.不典型增生:活检如为轻度非典型增生者,暂按炎症处理,半年随访刮片和必要时再作活检。

病变持续不变者可继续观察。

诊断为中度不典型增生者,应适用激光、冷冻、电熨。

对重度不典型增生,一般多主张行全子宫切除术。

如迫切要求生育,也可在锥形切除后定期密切随访。

2.原位癌:一般多主张行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双侧卵巢;也有主张同时切除阴/道1cm~2cm者。

近年来国内外有用激光治疗,但治疗后必须密切随访。

3.镜下早期浸润癌:一般多主张作扩大全子宫切除术,及1cm~2cm的阴/道组织。

因镜下早期浸润癌淋巴转移的可能性极小,不需清除盆腔淋巴组织。

4.浸润癌:治疗方法应根据临床期别,年龄和全身情况,以及设备条件。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放射、手术及化学药物治疗。

一般而言,放疗可适用于各期患者;Ⅰb至Ⅱa期的手术疗效与放疗相近;宫颈腺癌对放疗敏感度稍差,应采取手术切除加放疗综合治疗。

二、手术治疗:(一)术式选择:Ⅰa1期:采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卵巢正常者应予保留。

Ⅰa2期: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卵巢正常者应予保留。

如淋巴管、血管中有瘤栓者,应清除盆腔淋巴结。

Ⅰb~Ⅱa期:采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正常者,应予保留。

(二)各类术式及术后处理:1.次广泛子宫切除术:本术式的手术范围,要求分别切除主韧带和宫骶韧带2cm,打开输尿管隧道,将输尿管内侧游离,并将其推向外侧,切除阴/道壁2cm。

2.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本术式必须打开膀胱侧窝及直肠侧窝,分离切断前、后及两侧各连结子宫的韧带及结缔组织,切除主韧带周围的脂肪组织,根据病灶的范围切断主韧带至少3cm以上,必要时需靠近盆壁处切断,宫骶韧带切除3cm以上,在全部切除阴/道旁结缔组织后切除阴/道壁至少3cm以上。

3.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本术式是指将盆腔各组淋巴结整块清除。

切除的淋巴结包括髂总(在分支处以上2cm~3cm)、髂外、髂内、腹股沟深及深、浅闭孔淋巴结,如髂总动脉淋巴结可疑阳性,则可清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肠系膜下动脉水平)。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一、范围二、术语与定义三、缩略语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图1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流程(一)高危因素。

(二)症状。

(三)体征。

妇科检查是临床分期的最重要手段。

(四)辅助检查。

报告格式:b.诊断总的范围c.描述性诊断标本量对诊断评价的意义:评价满意评价满意但是受限于---(具体原因)评价不满意(具体原因)诊断总的范围(最适的):正常范围内良性细胞学改变:见描述性诊断上皮细胞特殊:见描述性诊断描述性诊断:良性细胞学改变感染-滴虫阴道炎-其它与下列因素有关的反应性细胞学改变:-放疗-其它上皮细胞特殊:鳞状上皮细胞:·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包含:- HPV+ *-轻度非典型增生/CIN1·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包含:-中、重度非典型增生·鳞状细胞癌腺上皮细胞:·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外腺癌·腺癌,非特异性·与年龄与病史相符的激素水平模式·与年龄与病史不相符的激素水平模式;特异性(NOS)·不能评价的激素水平;特异性CIN:宫颈上皮内病变;CIS:原位癌*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腺细胞应进行进一步追查,以证实是反应性还是癌前病变或者癌。

+ HPV感染的细胞学改变包含在低度鳞状上皮病变内。

3.腔镜检查4.影像学检查(5)骨扫描:仅用于怀疑有骨转移的患者。

5.肿瘤标志物检查(一)子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类。

WHO子宫颈癌组织学分类(2003)上皮性肿瘤鳞状上皮肿瘤及其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非特殊类型8070/3 角化型8071/3非角化型8072/3基底细胞样8083/3疣状8051/3湿疣状8051/3乳头状8052/3淋巴上皮瘤样8082/3鳞状上皮移行细胞癌8120/3早期浸润性(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8076/3 鳞状上皮内肿瘤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CIN)3级8077/2原位鳞状细胞癌8070/2良性鳞状上皮病变尖锐湿疣鳞状上皮乳头状瘤8052/0纤维上皮性息肉腺上皮肿瘤及其癌前病变腺癌8140/3 粘液腺癌8480/3宫颈型8482/3肠型8144/3印戒细胞型8490/3微小偏离型8480/3绒毛腺型8262/3 子宫内膜样腺癌8380/3透明细胞腺癌8310/3浆液性腺癌8441/3 中肾管型腺癌9110/3早期浸润性腺癌8140/3原位腺癌8140/2腺体不典型增生良性腺上皮病变苗勒氏管源性乳头状瘤宫颈管内膜息肉其他上皮性肿瘤腺鳞癌8560/3 毛玻璃细胞亚型8015/3腺样囊性癌8200/3腺样基底细胞癌8098/3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8240/3非典型类癌8249/3小细胞癌8041/3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8013/3 未分化癌8020/3间叶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平滑肌肉瘤8890/3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低度恶性8931/3未分化宫颈管肉瘤8805/3葡萄状肉瘤8910/3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9581/3血管肉瘤9120/3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9540/3 平滑肌瘤8890/0生殖道型横纹肌瘤8905/0手术后梭形细胞结节上皮与间叶混合性肿瘤癌肉瘤(恶性苗勒氏管源性混合瘤;化生性癌)8980/3 腺肉瘤8933/3 Wilms肿瘤8960/3腺纤维瘤9013/0腺肌瘤8932/0黑色素细胞肿瘤恶性黑色素瘤8720/3蓝痣8780/0杂类肿瘤生殖细胞型肿瘤卵黄囊瘤9071/3表皮样囊肿9084/0成熟性囊性畸胎瘤9080/0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恶性淋巴瘤(特殊类型)白血病(特殊类型)继发性肿瘤局部淋巴结(N )Nx :局部淋巴结无法评估N0:没有局部淋巴结转移N1: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CIN 分级CIN2(中度非典型增生) 细胞异型性明显,排列较紊乱,特殊增殖细胞占据上皮层下2/3。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肉瘤、外阴癌、阴道癌)诊治指南,将自本期开始连续刊登。

1990年由原国家卫生部委托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和中国抗癌协会编写了第一版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又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编写了第二版和第三版指南。

本指南是由国内妇科肿瘤学家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结合目前国内诊治现状,并借鉴国外相关指南共同讨论制定的第四版,其意义在于规范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指导临床实践,以提高我国妇科临床肿瘤医师的诊治水平。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的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有新增病例53万,约25万女性因宫颈癌死亡,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的80%。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宫颈癌发病率缓慢下降。

在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4万,死亡约3.7万。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其他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本指南不包括这些少见病理类型,但可以参照本指南。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国际上推荐采用最适合的符合指南的方法诊治患者。

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临床医师应灵活应用指南,不适用于本指南的情况下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1 分期1.1 分期规则宫颈癌分期采用国际上统一使用的FIGO分期(见表1),其他分期作为参考。

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与原有分期相比,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1)取消了宫颈癌0期,即原位癌,将宫颈原位癌归为CINⅢ(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

(2)将宫颈癌ⅡA期根据宫颈病灶大小分为:直径≤4cm为ⅡA1期,直径>4cm为ⅡA2期。

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为临床分期,2009年FIGO临床分期委员会再次强调分期原则:(1)需2名以上高年资医师共同查体,明确分期,有条件时最好在麻醉状态下行盆腔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宮頸癌診療指引
一.前言
高雄榮民總醫院子宮頸癌診斷及診療指引建立依據2009年美國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與2007年國衛院婦癌臨床診療指引及
臨床重要文獻。

高雄榮民總醫院子宮頸癌團隊診治共識的形成,是經由子宮頸癌團隊會議的召開,每年定期開會修訂或是團隊成員提出修訂需要時,再加開團隊會議進行討論,於婦科腫瘤醫師、放射腫瘤醫師、病理部醫師、放射診斷部醫師與核子醫學部醫師的參與而形成診治共識。

二.修訂指引
(一) 本共識依下列參考資料修訂版本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Cervical Cancer
(V ersion1.2009)© 2009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Inc.婦癌研究委員會(2007)。

子宮頸癌篩檢臨床指引與子宮頸癌臨床指引,婦癌臨床指引(A1-31與B1-28頁)。

苗栗:國家衛生研究院。

(二) 會議討論日期2009年09/10,2009年12/15。

(三) 本共識與上一版差異
1. 治療指引上標示原為”高雄榮總婦產部”更改為”高雄榮總婦癌
團隊”
2. 加入子宮頸原位癌的臨床治療指引。

3. 子宮頸癌治療流程之治療前檢查有關血清腫瘤標記檢驗部份更清楚
界定為鱗狀細胞癌者:SCC、CEA;腺癌者:CEA、CA─125
4. 子宮頸癌治療流程之放射治療或同步化放療請參考放射腫瘤部治療
指引
5. 子宮頸癌分期更改,將IIA依腫瘤大小(4公分)區分IIA1與IIA2。

6. 子宮頸癌分期為IA2者施行手術由原來的“修正式根治性子宮切除
術”改為“較小範圍根治性子宮切除術”。

7. 子宮頸癌治療流程關於IB2-IIA2於手術後病理組織切片呈現林巴結
轉移手術切緣侵犯或子宮旁組隻侵犯者應可啟動機制並隨機分配個
案於化放療同時執行(CCRT)或是前後給予(sequential RT plus CT)
8. 局部晚期子宮頸癌同步化放療增加臨床試驗用藥選項。

9. 復發後若是骨盆外復發且是單處復發者其治療選項加入同步化放
療。

若是骨盆復發且未接受過放射治療者其治療方案內之骨盆放射線
治療或併化學治療原含有“間質放射線治療與手術中放射治療”
決議刪除。

10. 單純子宮切除後意外發現侵襲性癌症的部分加入若病理組織分期為
IA1 者處理流程
11. 晚期子宮頸癌的影像檢查刪除淋巴攝影。

12. 子宮頸癌化學治療包含術前輔助性或手術後輔助治療及新增小細胞
癌或神經內分泌癌的用藥原則,另第IV期B,持續性疾病(persistent
disease)復發或轉移性疾病(recurrent or metastatic disease)之全身性化
學治療也有新的選項。

三.子宮頸癌團隊診治共識內容
(一) 子宮頸抹片是篩檢子宮頸癌前期病變或為侵襲性子宮頸癌的方法,並不
適用於已經高度懷疑是子宮頸癌的病灶
(二) 內診:檢測腫瘤大小、兩側子宮頸旁組織是否已經有癌細胞的侵襲;若
無法達成者,可用麻醉下檢查(examination under anesthesia),進一步確
定。

(三) 陰道鏡檢查:直接觀察子宮頸表面是否有型態上的改變。

(四) 子宮頸切片:對於可疑的病灶予以切片,得到明確病理診斷。

假如子宮
頸切片不足以確認侵襲深度或是需進一步確定危險侵犯的可能時,可採
用子宮頸圓錐狀手術。

(五) 肛診:評估子宮頸旁組織的侵犯程度,若懷疑有直腸侵犯,則需藉由直
腸鏡檢查(rectoscopy)確認。

(六) 膀胱鏡(cystoscopy)檢查:對於大體積腫瘤或腫瘤向前方延展者,懷
疑腫瘤有膀胱侵犯者,可安排膀胱鏡檢查。

(七) 靜脈腎盂攝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電腦斷層(computed
tomography,CT)或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可
選擇性的使用於評估淋巴結及輸尿管的狀況。

(八) 子宮頸癌的腫瘤指標:SCC(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與CEA
(Carcinombryonic antigen)用於鱗狀上皮細胞癌,CA125與CEA用於
腺細胞癌,治療前腫瘤指標超出正常值的病患,治療後也可以使用該指
標評估指治療效果及做為追蹤的工具。

四.子宮頸癌分期
子宮頸癌的分期主要仍是以臨床評估為主,其分期時所採用侵襲性檢查則限制在陰道鏡、子宮頸切片、子宮頸錐狀手術、膀胱鏡及直腸鏡等。

腹腔鏡、子宮鏡、及後腹腔探查手術並不作為分期診斷的依據。

依據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分期如下:
分期臨床檢查
IS Carcinoma in situ(preinvasive carcinoma)原位癌
I Cervical carcinoma confined to uterus.(Extension to corpus should be
disregarded)子宮頸癌侷限在子宮
IA Invasive carcinoma diagnosed only by microscopy
侵襲癌只能以顯微鏡診斷
IA1 Stromal invasive no greater than 3.0 mm in depth and 7.0 mm or less in horizontal spread
基質之侵襲範圍,深度不超過3公釐,寬不超過7公釐
IA2 Stromal invasive more than 3.0 mm and not more than 5.0 mm with a horizontal spread 7.0 mm or less
基質之侵襲範圍,深度超過3公釐但不出過5公釐,寬不超過7公釐
IB Clinically visible lesion confined to the cervix or microscopic lesion greater than IA2
臨床可見病灶侷限在子宮頸或顯微鏡病灶大於IA2
IB1 Clinically visible lesion 4.0 cm or less in greatest dimension
臨床可見病灶大小不超過4公分
IB2 Clinically visible lesion more than 4.0 cm in greatest dimension
臨床可見病灶大小超過4公分
II Tumor invades beyond the uterus but not to pelvic wall or lower third of vagina
腫瘤侵犯範圍超過子宮,但未達骨盆壁或下1/3陰道
IIA Without parametrial invasion 無子宮頸旁組織侵犯
IIA1 Clinically visible lesion 4.0 cm or less in greatest dimension
臨床可見病灶大小不超過4公分
IIA2 Clinically visible lesion more than 4.0 cm in greatest dimension
臨床可見病灶大小超過4公分
IIB With parametrial invasion
有子宮頸旁組織侵犯
III Tumor extends to pelvic wall and/or involves lower third of vagina and/or causes hydronephrosis or non-functional kidney
腫瘤侵犯達骨盆壁或下1/3陰道或造成腎臟水腫或無功能腎臟
IIIA Tumor involves lower third of vagin a, no extension to pelvic wall
腫瘤侵犯下1/3陰道但未達骨盆壁
IIIB Tumor extension to pelvic wall and/or causes hydronephrosis or non-functional kidney
腫瘤侵犯骨盆壁且/或有腎臟水腫或無功能腎臟
IV A Tumor invades mucosa of bladder or rectum and/or extends beyond true pelvis
腫瘤侵犯膀胱或直腸黏膜層,或延展超過真骨盆腔
IVB Distant metastasis
遠處轉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