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历史上的三次灾难

九江历史上的三次灾难
九江历史上的三次灾难

九江历史上的三次灾难

2006-09-12 20:10

九江历史上,经过了三次重大的浩劫,均给九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与破坏。

(一)曹翰屠江洲

公元975年,南唐后主李煜在南京被俘后降宋称臣,并传旨各郡一律停止抵抗,归顺宋朝。全国俱降,惟有江洲指挥使胡则誓不降宋,率领江洲(九江)军民顽强抵抗近半年之久。

公元976年,胡则病重卧床,江洲孤诚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终于被军阀曹翰率领的宋军攻克,江洲军民转入巷战,均至力竭而死。曹翰将胡则腰斩。拆除九江城墙七尺。

宋军进城后,对江洲城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与血的屠洗。“死者数万,取其尸投井坎皆填溢,余悉弃江”“翰下江洲,尽取城中金,白,宝货连百余舟,私盗以归”由此可以看出江洲城巨大的损失与当时的惨

状。

“初,曹翰屠江洲,民无噍类,其田宅悉为江北贾人所占有,帝诏洲长吏访其民之乡里疏远亲属给还之”说的是宋军屠城后,宋王朝为了稳定政权,安抚百姓,对江洲人民实行退田还宅,无奈,人已杀尽,只好还给死者“乡里疏远亲属”.

(二)火烧浔阳城

明朝末年,明宫廷内部出现纷争,爆出真假皇太子的案件,震撼朝野。并形成否定和肯定皇太子的两大对立阵营。后弘光帝在马士英等人的操纵下,将皇太子下狱,从而导致内乱。

大将左良玉打着“奉太子密旨,率师赴救”的讨马(檄文),要“清君侧”。其军队自汉口至蕲洲战船连绵二百余里,顺江东下。

左部开到九江。时九江总督袁继咸孤身上左舟,晓之以理,责之大义,终于说服左良玉暂不攻城,就地驻军候旨。

然而,九江总督袁继咸部下浔标左营付将张世勋与左良玉部下张国柱暗中勾结,引左军夜入浔阳城,大肆烧杀掠夺,并四处纵火,终将浔阳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左良玉闻浔城之变,痛哭不已,哀浔城之变之惨烈,当夜吐血数升而亡。

这场大火,烧死了浔阳城内大半的居民,“江洲数百年居积尽归灰烬”。

(三)清军血洗九江

1853年2月和9月,太平天国洪秀全部两次夺取了九江城。

太平军西线统帅翼王石达开鉴于九江特殊的战略地位,委派了殿右八(官名)指挥林启荣镇守九江。咸丰4年,太平天国改《九江府》为《江西省》。

咸丰5年1月14日,曾国藩率部攻打九江西门口,遭败迹,湘军死伤掺重。18日,曾部再袭西门口,南门口,东门口以及九华门,均遭重创,清军提督塔齐布阵亡。

1856年,太平军发生“韦扬之乱”,北王韦昌辉奉天王洪秀全诏,诛杀了东王扬秀清及其部队武装。8月,石达开自安庆率部东讨韦昌辉,太平军西线军事实力大减。

1857年,清军再次攻打九江。8月,小池口失守,9月,石钟山,梅家洲相继丢失。1858年,在九江一个70多岁风水先生洪炳奎的告密指导下,清军掘地道5条(其中3条遇水,2条成功)至九江城下,炸塌九江东南石城墙20余丈,清军水陆16营齐攻九江。太平军被迫转入巷战。太平军一万七千将士全部阵亡。九江沦陷。林启荣尸体被割成寸块。清军入城后,尽屠九江百姓。“九江百姓,悉数伏诛”九江城内一时间“积尸成埠,流血成渠”据清军“久在戎行者言:得城杀戮之重,无逾是役”

此次清军大杀戮,基本将九江本地人口杀尽。如今的九江,很难找到世居超过五代的人。目前九江人口,大多迁徙自鄂,皖及所属各县。尤其以湖北黄梅人居多。

抗日战争的故事

一个都不许死 1944年7与,远征军强渡怒江.收复了滇西的大片土地.开始著名的松山大反攻.日军困兽犹斗.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势.坚固的明岗暗堡.发誓拼个鱼死网破.十多天过去,双方杀的天昏地暗,只见一队队的伤员抬下来,又见一支支的部队拉上去,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 7月27日清晨.坚守待命的116师36团2营1连接到紧急命令,要求这个连尽快抓紧时间吃饭,饭后许素奔赴火线,投入最后的生死决战,随着命令送过来,还有一批慰劳食品,猪肉,粉条,蘑菇,竹笋,高粱面......这个连队是随大部队从东北一路后撤,一直退到大西南来的,官兵清一色都是东北人,这些具有东北风味的食品,无疑让人一下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下炊事班可忙开了,当第一甑高粱窝窝头刚刚出笼,一个小个子兵冒着被蒸气烫伤的危险,抢先抓起一个窝窝头,放在鼻尖闻个不停,深情的祢吸来自黑土地的气息.....突然,"啪——————"一记响亮的耳光迎面甩开.打得小个子兵摔倒在地,窝窝头却仍稳稳的护在胸前.完好无损.这重重的一记耳光.只有连长才打得那么脆,这么狠,这么无情!顿时,一大群围在甑子边上的士兵不敢动了.一双双眼睛望着连长.目光中三分畏惧,七分愤怒. 连长姓刘,嘴巴特别大,一顿能吃一个烧鸡,十几个矛头,弟兄们都叫他刘大嘴.眼看刘大嘴还想动手.火夫头老崔.赶紧站出来说丘脑感:";连长.他还是个孩子......"这个小个子兵是部队从东北溃

退时收留的,当时他还是个满脸稚气的学生,饿的奄奄一息.是老崔救活了他. 刘大嘴还是狠狠的踢了小个子兵一脚.鹰一样的眼神咄咄逼人.骂道:"吃吃吃.就知道吃.他吗的,还有没有王法?"一个大个子兵忍无可忍.挺身而出.像是挑衅.又抓起一个窝窝头:"弟兄们,马上就要送命了,还怕个球!这生死决战,肯定有去无回,死定了!好几年没闻到高粱面的香味了.先吃饱了再说,死了也不能当个饿死鬼!"这大哥子兵的话说的在理,士兵们一听,纷纷动手,争抢窝窝头. "放回去!"刘大嘴一声怒喉.拨出了手枪.众人吓的连连后退.却见他朝天放了一枪.大喝一声:"全体集合!" 集合完毕,大伙儿都为小个子兵捏了一把汗.明摆着.刘大嘴要处置他.不料刘大嘴没有动手.确提出了一个让人以为的:"弟兄们,我想问问,你们谁想死?"下面一片黑压压的人头,大伙儿面面相窥.都不知道连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没人回答,刘大嘴只好自问:"我知道,你们谁都不想死!老子也不想死!我老刘家,一家十几口人,全让小日本给杀了,就是剩下老头子一个,老子要是死了,我老刘家就断子绝孙了吗?!" 临战之前怎么说这些话?这不是动摇军心吗?大伙儿正在摸不着头脑.确又见刘大嘴掏出一张预先开好的菜单,大嘴一张,扯亮嗓门,朗朗的念了起来.菜单上除了高粱面窝窝头外,全是地地道道的东北菜:凉拌拉皮,蘑菇抄肉,小葱半豆腐,猪肉炖粉条.京酱肉段......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史说为七七芦沟桥事变。然日本对中国本土的侵略,实以九一八事变为肇端。为全面说明这个过程,本大事年表亦始于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在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下,日本驻中国关东军于午后十时破坏南满铁路柳条沟段路轨,并诬指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北大营及沈阳发起进攻。当时东北军首脑张学良上将正养病北平,即电令沈阳守将王以哲中将不得抵抗,静候中央循外交途径解决。国民政府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并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五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沦陷。 1931年9月28日民众要求抗日 南京中央大学学生要求政府抗日,赴外交部请愿。迄十二月,外埠涌入南京请愿学生达七万之众。全国民情鼎沸,要求政府收复东北。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坚持“安内攘外”及尽力延迟对日战争的方针。 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3年4月15日日军进犯冀东 日军进犯长城无功,遂改变作战计划,向滦东进攻。先后陷秦皇岛、滦州,5月14日占领宁河。平津震动,故宫博物院所藏国宝,装箱南运。5月31日,中日在塘沽签订以划定冀东非武装区为主要内容的停战协定。华北将领宋哲元上将等四十七人联名通电反对该协定。 1935年5月29日《何梅协定》 日本中国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大佐向军委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上将提出“中国中央军由河北省撤退,严予取缔华北抗日侮日行为”等要求。国民政府为遂行“安内攘外”政策,允许何向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中将表示自行实施所提要求,日方称为《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中共于“长征”途中在四川毛儿盖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联合国防政府” 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在到达延安后,中共中央发出“停战议和”通电,随即由周恩来代表中共赴上海与政府代表张冲会商。稍后应陈立夫之邀到南京谈判,条件大体谈妥,张冲陪周返延安复命。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全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张学良上将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在西安扣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抗日主张。16日国民政府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国军向西安采取包围攻势。蒋夫人宋美龄、宋子文、戴笠等先后飞赴西安,中共则派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西安协助解决事变。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飞洛阳,次日抵南京。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 姓名:左文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罗成琰 20030501

摘要y 663872 文学是人类言说苦难的诗学方式,宗教是苦难世界的人们幻想幸福的意识形态。对苦难的共同关注是佛教文化价值观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首要契合点。在随缘中承担苦难、在还灭消解苦难、在度化中救赎苦难这三种佛教应对苦难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阐释佛教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间关系的新视角。+文章以佛教“三三法印”、“四圣谛”及禅宗理论为宗教理论背景,来论述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和渗透,同时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带有佛教色彩的如鲁迅、沈从文、丰子恺、废名、许地山、施蛰存、李叔同、苏曼殊、徐志摩、汪曾祺、史铁生、马原、余华、阿来、阎真等作家及其作品的个案分析和系统梳理来论述20世纪中国文学对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在价值观上的选择、亲近与背离,在这种双向互动的论述中,文章认为,因为对苦难及应对苦难的方式的共同关注,佛教获得了现实层面的可行性和终极层面的永恒性,20世纪中国文学因此获得了一种可贵的人本主义品质。菩提之花与缪斯之光必将在未来继续照亮人们选离人生苦难、重返精神家园的漫漫旅程。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佛教苦难随缘还灭度化

ABSTRACT LiteratureiSthepoeticalwayforthehumanbeingstonarratethesuffering,religionisakindofideologyforpeopleinthesufferingtoimaginehappiness.FocusingonthesufferingtogetheristhefirstfusionpointbetweenBuddhismcultureandChineseliteratureof20“1century.Therearethree.13uddhismwaystodealwiththesuffering.bearingsufferingthroughobeyingthedestiny、dispellingthesufferingthroughextinguishingthedestinyandsavingthesufferingthroughsalvingthesufferingpeopletothenirvana,whichprovideUSwithanewperspectivetointerprettherelationshipbetweenBuddhismandChineseliteratureof20址century. Thisarticletook“ThreeDharmas”、“FourSaint.doctr.ines”andZenasitsreligioustheorybackgrand,todiscusshowthethreewayshadaffectedandpermeatedintotheChineseliteratureof20仙century.Atthesametime,throughindividuallyandsystematiclyanalyzingthefamouswritersofChinain20”centurywhohadtheBuddhismcharacteristicsuchasLu-xun、.Shen—congwen、Feng.zikai、Fei.ruing、Xu-dishan、Shi-zhecun、Li—shutong、Su—manshu、Xu.zhimo、Wang—zengqi、Shi—tiesheng、Ma—yuan、Yu—hua、A-lai、Yan.zhenetc.thisarticlediscussedhowtheChineseliteratureof20m centuryhadchosen、 closedtoanddeviatedfromthethreeways.Inthe discussingofmutualinfluence,thisarticledrewitsconclusion:becauseoffoeusingonthesufferingandthewaystodealwiththesuffering,Buddhismhadgotten therealisticfeasibilityandtheultimateand perpetualvalue,andChineseliteratureof20‘“centuryhadgottenapreciouscharacterofhuman‘centeredthought.TheflowerofBuddhiandthelightofMusewillbeboundtoilluminatetheendlessjourneyforpeopletodepart fromthesufferingandtoreturntotheir spiritualhomelandinthefuture Keywords:ChineseSufferingObeyingtheSalvingliteratureof20‘“century destinyExtinguishing II Buddhism thedestiny

英国大事年表

英国大事年表 一、政治 13C后半期,英国议会制度开始萌芽(议会之母) 1640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 1688英国光荣革命 1689《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1721英国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第一任首相沃尔波尔 1775-1783美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19C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与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与中国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与中国签订《北京条约》 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9年初巴黎和会举行 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6年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演说(铁幕演说,冷战序幕)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经济: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7C初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通过三次英荷战争击败荷兰 18C中期英国通过七年战争击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18C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8C60-19C中期工业革命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正式投入使用 1825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开始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9C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思想: 14-17C 文艺复兴:英国莎士比亚 16C 宗教改革英国国教 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立经典力学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火车 1825 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新和谐公社 19C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 拜伦《唐璜》 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 1831年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19C上半期现实主义文学: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 20C早期现实主义文学:萧伯纳《苹果车》 1929年播送世界上第一个电视节目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 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 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 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有关战争的故事(精选20个)

有关战争的故事(精选20个) 有关战争的故事 有关战争的故事(1):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1940年河北唐县儿童团员在执行“安检”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透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述,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之后,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有关战争的故事(2):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影片主角是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带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广大观众个性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上世纪50年代拍摄的黑白片不仅仅在国内影响很大,而且在国际电影节上两次获奖。1995年,在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荣获优胜奖,是新中国在国际上获奖的第一部儿童故事片。 有关战争的故事(3): 《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十分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忙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期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有关战争的故事(4):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

大学世界史重大事件时间表(完整版)适用于大学、高中、初中生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2100年左右 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 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公元前73-71年 斯巴达克起义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 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378年 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 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 新罗统一朝鲜

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 1066年 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十三世纪 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 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 1381年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十五世纪桑海兴起 十五世纪晚期 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 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 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 1517年 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航地球 十六世纪 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在亚、美强占殖民地 1524-1525 德意志农民起义 1588年 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592-1598年朝鲜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卫国战争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十七世纪初法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07年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拓殖 1632年沙俄在西伯利亚修建侵略扩张的基地—雅库次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9年 英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 1660年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689年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只不过禅宗所主张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进一步否定了佛教所设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罢了。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影响十分明显,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懂得佛教的本体论思维模式和“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对于理学就如同隔岸观火。而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我们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共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动。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其次,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如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如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2)“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3)这种风格也体现得最盛,即使是其他流派的的作家,其世界观和创作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唐代白居易、宋代的苏轼等。第三,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最后,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著名的如唐代诗僧寒山、皎然、齐己、贯休,都有诗集留传后世。宋朝重显、文莹、祖可及至清代八指头陀、近代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人们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在

抗战小故事

小兵张嘎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抗战小英雄的故事,你们想听吗?这个故事叫“小兵张嘎”。 在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叔叔,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而钟亮叔叔也被敌人抓走了,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叔叔执行任务,表现得非常勇敢、机智。但是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的一支手枪,还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不幸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想办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把敌人全部消灭了,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他非常开心,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手枪。 谢谢大家,我的故事讲完了。

2、少年王二小 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3、“我是中国人!”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历史上的佛教灾难之一

历史上的佛教灾难之一 佛教自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后,为适应中国国情,以便在中国立足,逐渐的中国化,发展成为“中国佛教”,与道、儒二教一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佛教与道教儒教两教的关系就如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新宗教与传统崇拜的关系,是不同类型的观念体系。故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他们之间就一直存在着理论上的争辩。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从一种外国来的方术变成一支队中国文化具有全局影响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正式因为佛教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道儒两家的强力反抗,三教之间,争论不休。较为突出的有:东晋的沙门敬王之争、刘宋时期的白黑之争、齐梁之际的神灭论之争以及三教之争每次几乎都涉及到夷 夏之辨。相对而言,南朝的士人和僧侣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反佛运动纯用笔舌,以义理较长短。北朝则不同,非以文斗,而用武力。中国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的四次“法难”有两次都发生在北朝。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灭佛是第一次,也是没佛最严厉最残酷的一次,堪称“血光之灾”。北魏太武帝统治时期(442一452年),北魏政权逐渐强大。太武帝继位之初,北魏与周边的柔然、夏、北燕、北凉等割据政权不断发生战争,经过连年征战,至太武帝太延四年(436年),太武帝消灭了匈奴夏赫连氏(431年)、北燕冯氏(436年),

赶走了柔然,黄河流域只有卢水胡北凉沮渠氏政权,南方有刘宋政权。太武帝灭佛前,佛教在北魏有一定发展,在北魏占领的今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广大地区,曾是十六国时期佛教盛行的地方,沙门(佛教徒)众多。沙门享有免役免租调的特权,大量不愿服兵役、纳赋税的平民便阪依佛教,这使北魏直接控制的人口减少,兵源由此严重不足。太武帝太延四年(438年)三月,诏“罢沙门年五十以下”,使一部分沙门还俗服兵役[1]。这个诏令实际上是灭佛的开始。另外,太武帝太子拓跋晃信奉佛教,也促成了太武帝后来严厉毁佛,此问题下文还有论及,此不赘述。北魏太武帝灭佛以后,佛教暂时受到了抑制,但太武帝死后,继位的北魏皇帝又信奉佛教,佛教重新兴盛起来。北魏分裂后,无论是东魏、北齐,还是西魏、北周,佛教都有所发展。至北周武帝灭佛前,佛教在北周、北齐迅速发展,达到泛滥的程度,这比太武帝灭佛前要严重的多。从北魏正光(520一525年)以后,崇佛日益严重,“自中国之有佛法,未之有也。略而计之,僧尼大众,二百万矣,其寺三万有余。”沙门人数占北魏编户人数的十五分之一,北周有寺院万余所,僧侣人数约百万,占编户人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北齐有寺院三万余所,僧侣人数二百万,占编户人数的十分之一。如此众多的寺院和沙门,占有大量肥沃土地和大量人口,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人和兵士来源,严重削弱了国力,因而周武帝要“求兵于僧众之间,取

近代以来英国大事年表

近现代英国大事年表 都铎王朝:1485~1603(近代英国开始) 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海上霸权。 (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的民族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 斯图亚特王朝1603~1714 1628年:《权利请愿书》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1642~1651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9年: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的儿子)被处决,克伦威尔宣布共和政体(5.19) 1660年:(查理二世)王朝复辟 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1689年:光荣革命,1689年制定《权利法案》确定了君主立宪制 1701年:制定《王位继承法》 1760~1830年:工业革命(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 1814年:史蒂芬逊发明火车 1815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拿破仑帝国1804--1815) 1825年:火车运行、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1837—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英国的黄金时代,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国,在生产及贸易方面跃居世界首位,到处推行炮舰政策,夺取海上霸权,侵占殖民地,搜刮别国财富。大英帝国称霸世界,在海外统治的地域遍及欧、亚、非、美、澳各洲,号称“日不落帝国”。) 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与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与中国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0年:与中国签订《北京条约》 1900年,劳工代表委员会成立(1906年,改工党)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衰败 1917~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1931年:颁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认其自治领在内政、外交上独立自主,大英帝国殖民体系从此动摇。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继独立 1949年:议会法(20世纪60年代,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 1973年:1月加入欧共体。 1982年:4月到6月间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与阿根廷) 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海湾战争 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1999年:南斯拉夫联盟战争

抗日战争故事

抗日战争故事: 1、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12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带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2、.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了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 3、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村后的山坡上。《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介绍他英雄事迹的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打动,很快创作了这首流传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4、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5、最年轻的抗日组织——抗日儿童团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革命接班人。 铁蹄下抗争战火中成长——当年的抗战少年儿童追忆抗日救亡 6、杨惠敏女童子军冒死送国旗振奋全国人心

漫画历史中国抗日战争

朕说漫画:中国抗日战争,是一段怎样的历史?3分钟,了解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 今天是8月15日,73年前的今天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年抗战哦漏,今年初教育部改了说辞是14年抗战 我们都熟知这段历史相当沉痛可是…

很尴尬对不对!14年抗战到底发生了什么? 朕今天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 页 1 第 就给大家梳理一下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 年抗战标准划分14 按抗日历史差不多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九一1937中日战争的开端(1931—1. 路军抗29(一二八事变八事变,淞

沪抗战战)10年7年月—19382.中国应战(1937月):华北会战,上海、南京会战,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广东会战12年10年月—194119383.中日相持(月):随枣会战和枣宜会战,主要是反扫荡,百团大战,长沙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 页 2 第 2年12月-19454.中国对日宣战(1941年月):第三次长沙会战,

河南会战,湖南会战,广西会战(豫湘桂战场大溃败)99月2月—1945年19455.日本战败(年日)故事的背景得从清朝说起:中日战争开始以前日本经常给朝鲜同学找麻烦借机挑衅天朝当时天朝没把小岛国当回事OK 以为随便派一支部队过去就结果大家都知道清朝被完虐了页 3 第 后来日本不但吞并了朝鲜还把

目光锁定了东北这块肥肉 经过和沙俄一番抢夺最后险胜日本的势力深入东北腹地至此,好了,了解了背景接下来就正式介绍抗日的历史 第一阶段:中日战争的开端 清朝没了以后呢 从此中国变成民国 日本掏钱养了一批军阀当权 没想到碰到个页 4 第 东北王老张(张作霖)净拿钱

佛教中传说的八大菩萨

佛教中传说的八大菩萨 一、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吉祥,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中国佛教认为山西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说法道场。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是众菩萨之首,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佛法。大部分文殊菩萨像是身骑狮子,以狮子勇猛、表示菩萨智慧威猛。二、普贤菩萨,梵名为“三曼多跋陀罗“,即普通贤善的意思。是佛教中常见的一尊菩萨。他和文殊菩萨一起,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胁侍菩萨,一个象征智慧(文殊),一个象征真理(普贤)。中国佛教认为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说法道场。普贤像大多是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一六牙白象上,普贤菩萨有延命益寿之德。三、大势至菩萨,又称得大势菩萨或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至。据《观无量寿经》说,此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他们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因此号为大势至。四、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受到最普遍、最广泛的信仰,在佛教各种图像或造像中,观音菩萨的像也最为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变化也极大。观音又作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等。在佛教中,他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佛教经典讲,世间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

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时他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解救,使受难众生即时得以脱困,所以这们菩萨的名号就称为“观世音”。经中说,观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如果有众生遭受水火之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入大火就能够不烧、遇水淹即得浅处。如有众生因刀兵相加,或有牢狱之灾难,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观世音菩萨能给处于危难中的众生以无畏的力量,使他们不畏恐惧。他还能满足众生生儿育女的愿望,求男得男,而且是“福德智慧之男”,求女得女,还是“端正有相之女”。五、日光菩萨,与月光菩萨一起,是东方琉璃光世界的教主药师佛身边的两大胁侍菩萨。他们的身份如同释迦佛身边文殊、普贤菩萨,以及阿弥陀佛身边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六、月光菩萨,和日光菩萨是一对,为东方琉璃光世界药师佛胁侍菩萨。七、地藏菩萨,据《地藏菩萨本愿经》说地藏菩萨曾家释迦佛的嘱托,要在释迦佛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诸道中的众生。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祝愿礼拜供奉其像,就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相传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成为与普陀、五台、峨眉齐名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即传说地藏菩萨诞辰之日,各地前来朝拜的佛教徒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八、韦驮菩萨,

英国历的重大事件简介

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简介 公元1840年 ·6月,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 ·英国在世界上首次发行邮票——“黑便士”实行邮资制 ·英国J.P.焦耳发现电热当量,并测试了热功当量,为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作出贡献 公元1840~1842年 ·英国宪章运动第二阶段 公元1841年 ·英国W.菲利肯斯提出第一个地层系统表 公元1842年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英国J.B.劳斯建成第一个过磷酸钙厂生产氮肥 公元1843年 ·10月,中英签订《虎门条约》 ·英国A.拜恩发明了可以传送文字和图形的自动化记录电报装置

公元1845年 ·英国R.W.汤姆森获充气轮胎专利。数十年后用于自行车和汽车车胎 公元1846年 ·英国议会废除谷物法,标志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确立,两年后废除航海条例,自由贸易替代了保护贸易 公元1848年 ·英国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和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 公元1849~1851年 ·英国考古学家A.H.莱亚德在伊拉克摩苏尔发掘古代新亚述帝国都城尼尼微遗址时,发现大批艺术珍品和新 亚述国王“阿苏尔巴尼帕图书馆”中的大量楔形文字,轰动欧洲 公元1850年 英国伦敦用漂白粉消毒饮用水 ·英国E.福布斯编成第一幅海产生物分布图 公元1851年 ·英国建成水晶宫,为现代建筑先驱工程之一

·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 公元1852年 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H.斯宾塞的论文《进化的假说》发表,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 公元1853年 ·英国同俄国的克里木战争发生 ·英国W.汤姆森给出电路振荡方程,并导出振荡频率,为电振荡理论的开端 公元1854年 ·英国J.斯诺调查伦敦霍乱大流行,证明霍乱与水源卫生的关系,促进城市公共卫生运动 ·英国F.南丁格尔率护士赴克里木战场,返英后于1860年创办世界第一所护校 公元1856年 ·英国H.贝塞麦发明转炉炼钢 公元1856~1864年 ·英国K.W.西门子和法国P.E.马丁发明平炉炼钢 公元1857年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浅析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佛教发展及其影响 “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如是说。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毋庸置疑,在当今世界仍有着不可否认的巨大意义。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最早、在中国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曾发挥重要的影响,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息息相关。本文将捕捉佛教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剪影,并从整体分析其对中国各个方面的影响。 一、中国历史中的佛教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有五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汉明感梦,初传其道”的说法,即佛教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由官方正式传入。丛汉明传入至魏晋南北朝之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中国佛教的初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佛教活动被称为“弘译”,即通过对印度佛教经典的翻译来传播、弘扬佛教的理论、信仰。从汉明帝时的迦叶摩腾、竺法兰,到后来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一批来华梵僧为佛教经典的东传及翻译做出了突出贡献。综观这一时期的弘译,可分为二系:一为安世高小乘禅数阿毗昙系,二为支娄迦谶大乘方等般若系。其特色为大小乘兼备。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动乱的社环境下佛教有较大发展。但也应注意到,中国历史上被称为“三武一宗”的四次灭佛行动中,有两次均发生在这一时期。三国魏地佛教以大乘般若为主,而南方吴地则有支谦、康僧会为代表的梵僧承安世高小乘佛教译注佛经。西晋时代,佛教活动仍以译经为主,竺法护为当时的代表,其中,《正法华经》的译介,使观音信仰普及於民间,为鸠摩罗什之前最著名的翻译家。南北朝时期,佛教几经各朝君主大力扶持提倡。在北方,后赵时期,佛图澄以神通智慧感化残暴嗜杀的石勒、石虎,佛法因而大行於华北,建寺八百九十所,受业门徒万计,何等辉煌。门徒中道安大师成为前秦时代最重要的高僧,被视为当时北方学界的领袖,有众多创举。此外还有以善用老庄等外学来理解般若义著称,创格义佛教的竺法雅。到了後秦鸠摩罗什东入长安,而佛教更加昌盛。罗什在后秦姚兴的护持下大兴译经事业,罗什译业贡献之伟,为整个中国佛教史开创一个新纪元,被誉为中国四大翻译家之一。在南方,传教者有竺道潜与支道林,两者皆以擅讲般若而受到贵族士大夫的钦仰,为玄学式的贵族佛教及格义佛

抗日英雄小故事

海娃的故事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根据地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只有十二岁,他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地里敌人的据点。 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鬼子兵。 海娃的爸爸是民兵中队长,他急匆匆地了把一封信交给海娃,满脸严肃地说: 这里面是攻打鬼子炮楼的路线图,你一定要想办法尽快把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鸡毛,知道这是十分重要的消息,他拍拍胸脯说: 您放心吧,我一定完成任务。”说着他就藏好鸡毛信,赶着一群羊作掩护送信去了。 海娃忙着赶路,没想到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他心里想:要是鬼子搜身,搜走了鸡毛信可就麻烦了,这可怎么办啊?”海娃冷静了片刻,看着羊群,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一头老山羊的尾巴下面藏了起来。鬼子拦住了海娃,他们呜里哇啦地说了一会儿话,又把海娃从头到脚搜了一遍,什么也没发现。于是鬼子要海娃给他们带路,并且想吃羊肉。 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到了深夜他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窝里溜了出来。他赶到羊圈里,小心地把鸡毛信取了下来,一口气跑出了几里路。鬼子发现海娃跑了,很快就追了上来,他们用枪逼着海娃让他带他们上山。海娃把鬼子带到了一条靠近八路军埋伏圈的山路上,乘鬼子没有防备,拼命往山上爬去,愈爬愈远,身后响起鬼子的枪声,有一枪还打中了海娃的手。想到鸡毛信的重要,海娃忍着疼拉继续向山上爬,嘴里还高声喊着八路军叔叔,快打鬼子啊……” 张连长和八路军战士们听到枪声和海娃的呼喊,很快冲了上来,把鬼子打了个落花流水。最终,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根据信上的情况,成功地捣毁了敌人炮楼,击毙了猫眼”司令,打了个打胜仗。 李爱民的故事 李爱民是太行山区的一个抗日小英雄。有一天,八路军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十分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一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