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1);中国13亿人口(2010,11)。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

人口增长模式胡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

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

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5、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相关)、科技发展水平(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适宜人口数量)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高一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点归纳

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点归纳质点1.,而具有(质量)的点。)没有(体积)、(大小)(1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参考系2.,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化)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路程和位移3.)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1)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2(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3 是(位移)。ACB的长度是(路程),AB 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 C C B B A A 1-1 图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4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O点起走了50m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4)跟发生这S(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可以理解为位移变化快慢。它等于(位移,其方向就。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的比值。即v=s/tt段位移所用(时间。m/s)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米/秒)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2()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s/t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段时间t 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3 。,简称(速率)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匀速直线运动5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1)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图象图象和v-t—)(2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x-t)位移图象((1 。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所示。v-t)匀速直线运动的2(.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

高一《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点归纳》

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点归纳 1.质点 (1)没有(体积)、(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 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可以理解为位移变化快慢。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米/秒m/s )。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 (1)位移图象(x-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 方向),如 A B C A B C 图1-1 V/m .s -1 t/s O -10 10 20 V 1 V 2 15 10 5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

一式三份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 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研究物体时,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不一定相同,可见物 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运动的快慢 1、定义: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 2、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v=s/t 4、单位:国际单位是m/s,常用单位是km/h. 换算关系:1m/s=3.6km/h 5、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无关,与时间无关。 (2)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速度只做粗略研究,通过公式计算出的速度叫平均速度。说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否则毫无意义;s和t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必须对应同一运动过程 三、长度、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单位:米 (2)测量工具: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计录。 会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找准零刻度线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会读数——视线要和尺面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录——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时间测量

(1)单位:秒 (2)测量工具:表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四、力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力的作用中必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就是我们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研究对象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相互对的,施力物体同是也是受力物体。 两者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用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和速度的大小来描述的,只要其中之一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即能使物体的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 5、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形象地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箭头的旁边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五、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如绳子的拉力、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弹簧的弹力都属于弹力 3、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沿力计 制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六、重力 1、重力:地面附近的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力的。用符号G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三要素 (1)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表达式:G=mg 其中,g为常数,大小为9.8N/kg,它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

第一章__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其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拓展】人口的机械增长: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迁入量,人口迁出量)。 2、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拓展】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3、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世界人口增长存在地区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各大洲之间。 (1)大洲之间的差异 亚洲人口数量最多,非洲人口增长最快。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增长比较缓慢。 (2)国家之间的差异 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及类型 (1)构成: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类型 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结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死亡率的下降,出生率的下降最终促使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实现。 【拓展】区分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方法 ①从特征上区分:原始型是高高低,传统型是高低高,现代型是低低低。 ②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以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质点: ①定义:---------------。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 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的,静止是---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二、时间与位移 1、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用时间轴上的一个--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2.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高一地理知识点:人口的变化

高一地理知识点:人口的变化 人口变动指人口状况随着时间和所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程。人口变动可分为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小编给同学们整理了人口的变化知识点,同学们赶快一起来阅读吧!1、(1)人口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2)工业革命之后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原因生产力发展,近一百年尤其近五十年增长速度最快。(3)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还出现了人口减少的现象。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原因是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口死亡率下降,20世纪70年代以后,很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长趋缓。(4)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变化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现在,欧洲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已进入现代型,2、(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迁移的总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二战后的新特点是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2)我国人口迁移从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中期,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主要方向是由东部迁向西北、东北、内地。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流动主要是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自发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较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潮。(3)古代人口迁移主要由战乱、自然灾害等因素引起的。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它们跟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是正比、正比、反比。)环境人口容量是最大值、人口合理容量是合理值。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质点: ①定义:---------------。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 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的,静止是---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二、时间与位移 1、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用时间轴上的一个--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2.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三、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四、匀速直线运动(A) (1)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位移图象(s-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高三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的知识点

高三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的知识点 高三地理必修关于二人口的变化的知识点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3、一个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 小共同影响。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增长速度常见人口问题影响人口政策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缓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鼓励生育和移民俄罗斯、德国、日本 发展中国家快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困难,环境压力大计划生育中国、印度、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人口模式特点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8、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和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4、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第二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

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1、机械运动 (1)参照物 人们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是先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认为它是运动的;否则,就认为它是静止的。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机械运动 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运动和静止 (1)由于运动的描述与参照物有关,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2)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平时所说物体是“运动的”或“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3.机械运动的分类 (1)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可以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运动快慢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

4.速度 (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可见,速度可以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路程 (2)公式:速度= 时间 s 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可表示为:v= t (3)单位:如果路程的单位取米,时间的一单位取秒,那么,由速度公式可以推出速度的单位是米/秒,符一号为m/s,读作米每秒。常用的速度单位还有千米/时,符号为Km/h,读作千米每时。 5.参照物的选取及有关物体运动方向的判断 (1)位置的变化判断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如果其方位发生了变化或距离发生了变化,则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 (2)如果两个物体同向运动,以速度大的物体为参照物,则速度小的物体向相反方向运动。 6.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通过的路程相同时,用运动时间比较运动的快慢。在路程相同时,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快,所用时间长的物体运动慢。 (2)在运动时间相同时,用路程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即在时间相同时,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运动得越快,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运动得越慢。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归纳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相同。例如:坐在行使的火车上的乘客,选择地面作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若选择他坐的座椅为参照物,他则是静止的。对于参照物的选择,应该遵循有利于研究问题的简化这一原则。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4.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选择恰当的参照物。 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5.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 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时间的大小。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多少。 2.速度 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计算公式:v=s/t。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速度的单位①国际单位:米/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l。②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km/h。③单位的换算关系: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①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因为物体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

高中地理: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高中地理:人口的变化知识点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寿命提高 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水平迅速、医疗事业进步,死亡率 降低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 例 发达国家保持较低 水平 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 观念的转变等 比较稳定,一些国家 的人口数量还会逐 渐减少 俄罗斯、德 国、日本 发展 中国家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 界新增人口中,发 展中国家占到 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 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 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 缓慢,很多国家实施 人口控制措施 中国、印度、 巴基斯坦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单位:% 或‰ 人口模式特点 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其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拓展】人口的机械增长: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迁入量,人口迁出量)。 2、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拓展】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3、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世界人口增长存在地区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各大洲之间。 (1)大洲之间的差异 亚洲人口数量最多,非洲人口增长最快。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增长比较缓慢。 (2)国家之间的差异 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及类型 (1)构成: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类型 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特 征 出生率高高低 死亡率高低低 自然增长率低高低 原因 (1)高出生率:① 没有控制生育②早 期的农业社会需要 多生子女,来帮助从 事农业 (2)高死亡率:① 战争频繁;②食物匮 乏③医疗卫生条件 差 (1)高出生率:①节育 还不普及②多生子女一 方面可以养老,另一方面 可以分担工作,增加收入 (2)低死亡率:生产力 水平提高,粮食供应和医 疗条件改善,人们寿命延 长 (1)低出生率:①生活水平 提高,社会和家庭观念开始 变化;②各种社会保险和福 利事业的发展等 (2)低死亡率:生产力水平 随着社会向工业化发展不断 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主要分布地区 发展中国家的个别 地区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 度 欧日美等发达地区和少部分 发展中国家,如中国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结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死亡率的下降,出生率的下降最终促使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实现。 【拓展】区分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方法 ①从特征上区分:原始型是高高低,传统型是高低高,现代型是低低低。 ②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 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以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也随之扩大。(1)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 (2)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尚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3)全世界: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运动的描述 知识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物体和质点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a.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 b.平动的物体 注:质点是理想化模型 二、参考系 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另外选来作为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用一物体,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变得简单、方便为原则。研 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 三、坐标系 1、定义: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一维坐标系:选某一位置为坐标原点,以某一方向为正方西,选择适当的标度建立 一个坐标轴,就构成了一维坐标系; 二维坐标系: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组成,又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维坐标系: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组成,又称为立体直角坐标系。 §1—2 时间和位移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 时间间隔: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两点间的线段表示 二、路程和位移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箭头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位移的物理意义:表示质点的位置变化 联系:⑴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⑵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区别: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三、矢量和标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路程、质量、长度、时间等 标量的相加遵从算数加法的法则 矢量的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0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点导学及答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 考纲解读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知识清单 1. 2. 参考答案 1.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 时间 空间 2.原始 传统 现代 原始 传统 现代 发达 发展中 传统 现代 现代 要点精析 要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2.人口“三率” (1)人口出生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2)人口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拓展:人口增长的方式除人口的自然增长外,还有人口的机械增长(后面将专门讲述)。 【典型例题】 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下面(1)~(2)题。 决定因素:______和______ 趋势:不断______ ______差异 ______差异 农业革命之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以来 发达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差异 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______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______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______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类型及特征 历史转变:______型→______型→______型 ______国家:现代型 ______国家:传统型 全世界:由______型向______型过渡 中国:已经属于______型 空间差异 人口增 长模式 及其转 变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第1讲运动的描述 一. 质点 1.定义:在某些情况下,不考虑物体的和,把它简化成一个有的点,称为质点。 2.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和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就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 3.质点是一种的物理模型,是一种科学抽象,实际不存在。 二. 参考系 1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另外选来作为的假定不动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的,但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到的结果可能是的。以研究问题的方便为原则,通常研究地面上的物体一般选为参考系。 三.坐标系 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及,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根据描述的物体运动的复杂程度,可将坐标系分为、、。 一.时间和时刻 1.时刻:表示物体运动的,时间轴上用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等状态量。 2.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轴上用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等过程 量。 二.路程和位移 1.路程:物体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量。 2.位移:表示物体的物理量,用从指向的有向线段表示, 大小只与有关,与物体运动路径无关。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量。 3.联系:当物体作运动时,路程=位移的大小。

一.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对同即 一运动物体,在不同的过程,它的平均速度可能是的,因此,平均速度必须指明对应的 或。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与相同。二.瞬时速度 1.瞬时速度:质点在某一(或某一)速度。瞬时速度可以(“粗略”“精确”)描述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方向:即为的方向。三.速率和平均速率 1.速率: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量。 2.平均速率:与的比值,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1.定义:速度的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比值,叫加速度。 2.公式:单位: 3.物理意义:描述速度的物理量。 4.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量,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知识点)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是不同的。 3、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通过课本图1.2及图1.3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在分析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人口增长的快慢主要看曲线的坡度大小.)

(二)人口的数量变化在空间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征

足 发展中国家水 平 较 高 很 快 政治上的独 立,民族经济 的发展,医疗 卫生事业的进 步,人口死亡 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 始趋于缓慢 计划生 育 人口增 长过快 导致环 境恶 化、资 源不足 中国、 印度和 巴基斯 坦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招标共同构成的,是由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特征的类型划分。它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的人口增长模式。 2、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 A、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 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缓慢(“高高低型”) B、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 增长率 ——人口增长迅速(“高低高型”) C、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缓慢(“三低型”) 3、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再向现代型过渡”。 4、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人口政策”密切相关。 注意: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只能从“三率”的高低上来判断。 1、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以区分二者。 2、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0%以下。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质点:某些情况下,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从而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无关紧要。 例题: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 C.凡是很小的物体(如电子。都可以看做质点 D.如果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即可把物体看做指点 参考系(定性:要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择一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空间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怎样变化,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就叫参考系。默认参考系是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常考题型判断参考物 例题:坐在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铁轨两旁的树木迅速后退,“行驶的列车”和“迅速后退的树木”选择的参考系分别是:地面列车 坐标系(定量: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数轴上对应一个点 时间:物理中常指时间间隔,指一段时间,在时间数轴上对应一段距离 例题:会议将在下午三点召开——时刻 下午的会议将召开2个小时——时间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但是电流,磁通量有大小,也有方向,但是是标量。 区别:1.标量无方向,矢量有方向 2.描述一个矢量,必须有大小和方向;只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时,矢量才相同 3.运算法则不一样 位移:指物体位置的变化,从起点到终点的一条有向线段,矢量。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标量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即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 方向:物体运动的方向 大小:V=S/T 区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瞬时速率 例题:由公式V=S/T可知: A V由S决定 B V与S呈正比 C V的方向与S的方向相同 D V与T呈正比 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纸带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高三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知识点(人教版)(Word版)

高三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变化知识点(人教 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3、一个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增长速度常见人口问题影响人口政策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缓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鼓励生育和移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快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困难,环境压力大计划生育中国、印度、巴基斯坦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人口模式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8、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和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4、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1.3人口的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比较及制约因素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