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规》、《高规》合并后重点条文解析

《建规》、《高规》合并后重点条文解析
《建规》、《高规》合并后重点条文解析

附件:

《建规》、《高规》合并后重点条文解析及常见疑难问题分析

与处理交流研讨班报名回执表

注:请将报名回执传回,以便会务安排。电话/传真:(010)89502057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定稿版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精编 WOR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 A0816H-A0912AAAHH/3X8Q8-GNTHHJ8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1?总则 1.0.1为统筹城乡发展,集约节约、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制定、实施和监督城乡规划,促进城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 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 1.0.3编制城市(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 1 城乡用地town and country land 指市(县)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等,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等。城乡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语见表3.1.2。 表2. 0.1城乡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 2.0. 2 城市建设用地urban development land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城市建设用地内各类用地的术语见表3.2.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指上述用地之和,单位为hm'。 表2. 0.2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中英文对照表 2.0. 3 人口规模population 人口规模分为现状人口规模与规划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常住人口指户籍人口数量与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数量之和,汁量单位应为万人,应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2.0. 4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urban development land per capita 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内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除以中心城区(镇区)内的常住人口 数量,单位为点/人。 2.0. 5 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single-category urban development land per capita

新版建规解读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文解读 明源地产研究院刘芳 导读: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即将执行,由于新版变动较大,设计师们必须重点关注,以免影响项目图纸通过效率和报建进度。 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即将在2015年5月1日执行。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比,新版的变动较大,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必须注意了! 至于新版到底进行了哪些变化和调整?明源君为粉丝进行了详细整理:一、增加了两个章节,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新版《建规》合并了旧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的分类统一按照建筑高度划分; 同时,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范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并补充了建筑外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不仅如此,新《建规》将消防设施的设置独立成章并完善有关内容,还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技术要求,并补充了利用有顶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二、外保温系统的5个关注点 1.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注释:A级材料属于不燃材料,火灾危险性很低,不会导致火焰蔓延,因此在建筑内外保温系统中,尽量选用A级保温材料。 2.对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无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 3.对于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有空腔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

4.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除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级保温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墙上门、窗的

基于网络的局部解剖学现代教学模式的探讨

基于网络的局部解剖学现代教学模式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5-08-05T14:19:05.9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作者:颜贵明尹刚沈安鲁[导读]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悄然被打破。 颜贵明尹刚沈安鲁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安徽合肥 230012)【摘要】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引发了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新一轮变革。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特点,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效率提高,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本文从基于网络的局部解剖学现代教学模式的探讨,浅谈现代化网络教学平台所应具备的功能,提出网络教学平台的架构体系,对推动以网络教学模式教学的现状提出思 考。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375-02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悄然被打破,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个性化。当代大学生基本为“90”后的大学生,被称之为:数字化一代或网络新生代。医学教育也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的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更加灵活的新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1]。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操作性强,学生有畏难情绪,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医学学习的态度和效果,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恰恰对诱发学生们对局部解剖学的学习兴趣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1.改革传统教学的现实性局部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局部分区,研究各个区域由浅入深的层次结构以及器官的位置、毗邻和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利用大量的挂图、幻灯、解剖模型等教具进行课堂讲授,然后结合尸体进行解剖实践操作,但是在教学内容不断增多,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教学资源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不能适应当前局部解剖学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鉴于此,结合医学形态学的特点,构建满足个性化教与学的需要和开展自主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显得势在必行。 2.基于网络教学的优越性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虽然网络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基于网络的解剖学教与学相较于传统局部解剖学教与学模式具有很多优势:(1)承载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综合了文本、图像、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与一体的现代网络化多媒体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习方式灵活,可选择的学习资源充分;(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自行决定学习内容或利用试题库自行测试,利用网络交互平台随时与教师沟通;(4)缓解教学资源、师资力量不足的压力,弥补学生无法全程参与解剖操作的不足。 3.基于网络教学的可行性在国内,校园网络环境明显改善,网络信息化的到来正一步步推动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传统的学习时空概念已被打破,学生在网络上的虚拟学校中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已悄然兴起。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完全能够支撑在线网络学习。国家也了制定鼓励机制,促进学校、研究机构以及厂商来共同推动各种网络教学模型和试验平台的应用和研究。在国外,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就已经创建了承认课程学分的虚拟大学,学生在电子课堂中上课、考试并获得学位证书。2002年在英国最新开设的半岛医学院用电脑图像和构造复杂且能痛苦呻吟乃至吐血的电子人模型,代替尸体解剖及病房实习。 4.局部解剖学网络平台的搭建4.1 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的新宠,作为局部解剖学教师就要与时俱进,迎合学生的学习模式,全时空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这种理念至关重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播中解放出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理念,不断优化课程设计,不断提高网络知识素养,设置不同的学习导航,千方百计满足个性化对局部解剖学的学习要求。 4.2 构建网络互动平台 网络平台建设作为局部解剖学课外学习的载体,是实现其信息化教学的必备条件,网络平台不仅仅满足教学资源的网上发布,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广泛的沟通与交流。使得网络教学平台成为一个交互和交流的虚拟学习社区。网上教学支持系统、网上教务管理系统、网上局解开发工具、网上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等现有平台,由网络专业技术人员对已经形成的各独立平台进行有效整合,打造支撑局部解剖学网络学习平台,完善网络环境,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充分考虑学生的上网环境,构建丰富的网络接入方式。 4.3 整合网络学习资源 网络学习的基础是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将优秀的局部解剖学教学资源划分成各种素材,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分类,并以多媒体化的电子信息形式存储于各种数据库中,构建成统一的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优秀教学资源。局部解剖学应充分运用网络对知识体系的有效架构,既保留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又将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临床应用解剖学以及相关学科知识融为一体,辅以丰富的案例,精编网络考试题库。教学资源包括媒体素材库、试题素材库、案例库、网络课件库、文献资料库等。所有上述资源都分别建有其索引信息,以便利于学生快速地查询、浏览和存取。 4.4 建设信息共享途径 通过共建共享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资源的持续增长与快速传播。合作和共享方式包括教师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经验的共享、教学方法的共享,学生智慧的共享,网络课程资源的共享等[2]。通过CMS(内容管理系统)技术,建立局部解剖学共建共享渠道。建设基于局部解剖学数字资源的全文检索,平台内建将建设功能强大的交互系统,针对每个资源、每个教学方法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也可在平台上发表文章和评论,参与讨论,发起投票,系统内用户还可通过内建的短消息功能进行交流和沟通[3]。 5.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意义

建规高规答疑

1.ray :[转]《建规》、《高规》修订后重点条文对... 3月4日17:04 1. 问:“高规”1.0.3.1条: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 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而2.0.17条中却允许在住宅底部设置不超过 二层的商业网点。请问:“高规”对二层的商业服务网点适不适用?答: 应该删去“首层”二字(规范失误)按住宅处理。 2. 问:“高规”1.0.3.1 所说的“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 宅)”是否仅指住宅?可不可以将... 1. 问:“高规”1.0.3.1条: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 住宅),而2.0.17条中却允许在住宅底部设置不超过二层的商业网点。请问:“高规”对二层的商业服务网点适不适用? 答:应该删去“首层”二字(规范失误)按住宅处理。 2. 问:“高规”1.0. 3.1所说的“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 点的住宅)”是否仅指住宅?可不可以将小旅馆、中小学生宿舍以及单位员工宿舍、酒店式公寓或公寓式酒店等也涵盖进去? 答:高规不允许,不能公共集体使用包括宿舍、酒店式公寓或公寓式酒店按旅馆。 3. 问:“建规”1.0.2-1所说的“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 住建筑)”指的是哪类居住建筑?包不包括小旅馆、大旅馆、宾馆、酒店式公寓或公寓式酒店? 答:住宅、宿舍、公寓不包括小旅馆、大旅馆、宾馆、酒店式公寓或公寓式酒店。有旅客就按公共建筑处理,因为公共人员来往不熟悉周围情况。 4. 问:高层建筑的地下商场若兼作人防,其疏散设计能否参照《人防规范》来执行? 答:可以。高规1.0.4条规定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24m以及人防。 5. 问:一、二层上述小型商业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之和不能超过300m^2是指: 1)一幢楼的首层和二层面积之和; 2)一幢楼的首层和二层中每间铺面内1层和2层面积之和。 1)或2)?

02 高规讲解

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前培训面授班、网络班每年4~8月定期开课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试考前网络培训班课件之二(高规)一、平面规则性判断

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前培训面授班、网络班每年4~8月定期开课

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前培训面授班、网络班每年4~8月定期开课二、竖向规则性判断

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前培训面授班、网络班每年4~8月定期开课 三、高宽比限值注意事项 (l)计算房屋建筑的高宽比时,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宽度指房屋平面轮廓边缘的最小宽度尺寸。 对于复杂体形房屋建筑的宽度,《高规》3.3.2条文说明中给出如下解释:在复杂体型的高层建筑中,如何计算高宽比是比较难以确定的问题。一般场合,可按所考虑方向的最小投影宽度计算高宽比,但对突出建筑物平面很小的局部结构(如楼梯间、电梯间等),一般不应包含在计算宽度内;对于不宜采用最小投影宽

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前培训面授班、网络班每年4~8月定期开课度计算高宽比的情况,应有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计算方法; 对带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当裙房的面积和刚度相对于其上部塔楼的面积和刚度较大时,计算高宽比的房屋高度和宽度可按裙房以上部分考虑。 (2)关于混合结构高层建筑的高宽比限值的规定见高规11.1.3条。 (3)抗震设计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高宽比限值的规定见《高规》8.1.3条。

朗筑注册结构师(专业)考前培训面授班、网络班每年4~8月定期开课四、防震缝

建规化学品分类

建规化学品分类 在储存过程中按照危险化学品储存火灾危险性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归类分为五类:(GB J 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仓库部分〉) 甲类: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6点: 乙类: 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6点: 丙类: 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2点: 丁类: 难燃烧物品 戊类:非燃烧物品 甲类: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6点: ⑴闪点<28℃的液体。如:丙酮闪点-20 ℃、乙醇闪点12 ℃。 ⑵爆炸下限<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物质。如:爆炸下限<10%的气体丁烷爆炸下限是1.9%、甲烷爆炸下限是 5.0%、;固体物质碳化钙(电石)遇到水发生反应产生爆炸下限<10%气体乙炔(电石气),乙炔的爆炸极限是2.8-81%。 ⑶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如:硝化棉、黄磷。 ⑷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金属钠、金属钾、 ⑸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如:氯酸钾、氯酸钠、 ⑹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如五硫化磷、三硫化磷等。 乙类: 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6点: ⑴闪点≥28℃至<60℃的液体。松节油闪点35℃、异丁醇闪点28℃ ⑵爆炸下限≥10%的气体。如:氨气、液氨等。 ⑶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如:重铬酸钠、铬酸钾 ⑷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如:硫磺、工业萘 ⑸助燃气体。如:氧气。 ⑹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 自燃的物品。 丙类: 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的特征有2点: ⑴闪点≥60℃的液体。糠醛闪点75℃、环己酮闪点63.9℃、苯胺闪点70℃。 ⑵可燃固体。天然橡胶及其制品。 丁类: 难燃烧物品 戊类:非燃烧物品

中英文刊名对照缩写

中英文刊名对照缩写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说明: 个别期刊已经更改刊名,请登陆相关期刊网站,选用目前的新的刊名。有些期刊本文档没有收录,也请登陆相关期刊网站查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hinJIntegrTraditWestMed(Chin)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 ChinJIntegrMed 部分医学期刊中英文刊名对照一栏表 癌症ChinJCancer 癌变畸变突变CarcinogTeratogenesisMutagen 癌症康复CancerRehabil 按摩与导引ChinManipulQigongTher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ClinJAnhuiTraditChinMed 安徽医学AnhuiYixue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JAnhuiTraditChinMed 蚌埠医学院学报ActaAcadMedBengbu 保健与生活HealthLife 包头医学BaotouMed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JNormanBethuneUniv(MedSci) 北京口腔医学BeijingJStomatol 北京医学BeijingMedJ 北京军区医药JMedBeijingMilitRegion 北京中医BeijingJTraditChinMed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JBeijingUnivChinMed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JBeijingMedUniv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BeijingBioMedEng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LabeledImmunoassayClinMed 病毒学报ChinJVirol 白血病JLeukemia 白云医药信息BaiyunDrugsInf 本钢医药BengangMedJ 博爱Fraternity 厂矿医药卫生MedHealthFactoryMine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JChangchunCollTraditChinMed 肠外与肠内营养ParenterEnteralNutr(确认) 重庆医学ChongqingMed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JChengduUnivTraditChinMed 成都军区总医院院刊JChengduArmyGenHosp 传染病临床与研究TheClinRestheInfectedDis 传染病信息InfectiousDiseaseInf 创伤骨科学报TramatolOrthopQuartly 大众学报PopularMed 大众健康PublicHealth 大众优生MassEugenics 大家健康GoodHealthforAll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JTheFirstMilitaryMedUniv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JBranchCampustheFirstMilitaryMedUniv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AcadJSecondMilitary MedUniv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ActaAcadMedMilitarisTertiae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JFourthMilitMedUniv核对后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JColoproctologicallSurg

2018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内容解读

2018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内容解读 2018-06-08 09:42:38 作者:周燕珉陈星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浏览:2098 一、修订条文在老年人设施中的适用范围 什么样的“老年人照料设施”需按新规范设计? 床位总数(可容纳老年人总数)大于或等于20床(人),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 其他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设施或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属于老年人照料设施。 二、老年人照料设施独立建设或合建时需注意的事项

1)新规中高层老年人照料设施被划分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2)老年人照料设施建设位置的选择 新规范5.1.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规范解读:原规范中建筑高度大于50m的老年人建筑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新规范中将标准提高,24m以上的独立建造(包含贴临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即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3)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材料 新规范6.7.4A:除本规范6.7.3条规定的情况外,下列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内、外墙体和屋面保温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 1.独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2.与其他建筑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老年人照料设施。 规范解读:新规范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外墙和屋面保温材料提出了明确的防火要求,应特别注意当与建筑组合建造的改造类项目,当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大于500m2时,外墙和屋面需求采用燃烧性能A级保温材料。 三、有关老年人照料设施高度 (1)54m——高度限制

新规范5.3.1A:独立建造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不宜大于32m,不应大于54m;独立建造的三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不应超过2层。 规范解读:原规范并未对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提出限制,新规范明确提出了不应超过54m。并且在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对于设置在其他建筑内的老年人照料设施或与其他建筑上下组合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其设置高度和层数也应符合本条标准”。 (2)32m——超过32m设连廊 新规范5.5.13A:建筑高度大于32m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宜在32m以上部分增设能连通老年人居室和公共活动场所的连廊,各层连廊应直接与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或室外避难场地连通。 规范解读:老年人照料设施超过32m以上部分设置连廊,连廊在火灾发生时可为老人提供另外一条疏散通道。当连廊需要封闭时,则要具备与火灾报警联动、可自动开启的外窗。 (3)24m——设防烟楼梯间

数字化虚拟人概述

数字化虚拟人简介 第一节数字化虚拟人概述 一、基本概念 数字化虚拟人体是将大量人体断面数据信息在计算机里整合重建成人体的三维立体结构图像,是医学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成果。“数字化虚拟人”的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即“虚拟可视人”、“虚拟物理人”、“虚拟生理人”和“虚拟智能人”。虚拟可视人阶段的任务是建立数字化几何人,将人体的形态结构通过计算机信息化手段建成系统、器官、组织等结构的数字化模型。虚拟物理人阶段的任务是建立数字化物理人模型,在几何人的框架上,加入人体结构的物理参数,从而能够体现结构的物理性能。虚拟生理人阶段的任务是在上述框架中,加入生理功能参数,反映人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虚拟智能人是最高级阶段,虚拟人能够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调节自身的物理性能和生理功能。目前普遍开展的是虚拟可视人研究。 二、国外研发进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启动了“虚拟可视人计划(Visible Human Plan,VHP)”,目标是实现人体从分子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整体的精确模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震撼全球的科研计划之一。1989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计划建立一个医学图库,为生物医学文献提供图像检索。在该计划中,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健康中心负责人体断面图像的获取工作,维克托·斯皮兹尔教授带领研究小组于1994年和1996年先后获得了一男一女两具尸体的相关数据,包括MRI、CT和切片图像等。其中男性身高1.82米,女性身高1.54米,用CT和MRI作轴向扫描,扫描间距为男性1mm,1878个断面,女性0.33mm,5190个断面。之后,将尸体填充蓝色乳胶并裹以明胶冰冻至摄氏-80℃后,再以同样的间距对尸体作切片并保留断面图像资料,由于CT和MRI受到断面精度和灰色成像的限制,后续“数字化虚拟人”发展的基础框架均以切片图像数据集为主。这套由VHP在国际上发行并被广泛应用的VHP切片图像数据集,男性的电脑存储数据量为15GB,女性数据量为43GB,这些数据称VHP数据集,这是人类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数字化解剖的首例尝试。许多著名大学的研究机构围绕该数据集开展了图像自动分割、图像处理建模、3D重构和VHP人体运动模型等大量研究工作并引发

高规2010

三、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3.8.1 高层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γ0S d≤R d(3.8.1—1) 地震设计状况S d≤R d/γRE (3.8.1—2) 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 S d——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符合本规程第5.6.1~5.6.4条的规定; R d——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γRE——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3.9.1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 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 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9.3 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抗震设防分类、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A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9.3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注:本规程“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 的简称。

3.9.4 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9.4确定。

四、荷载和地震作用 4.2.2 基本风压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采用。 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4.3.1 各抗震设防类别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甲类建筑: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 求确定; 2 乙、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计算。 4.3.2 高层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有斜 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 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2 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 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3 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7度(0.15g)、8度抗震设计时应计

消防建规知识点

建筑面积不大于300㎡的独立甲乙类厂房,建筑面积不大于500㎡的单层丙类厂房,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的单层丁类厂房,均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h。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有爆炸危险性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布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h。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人平屋面,其屋面板的耐火等级不低于 1.5h 和1h。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平米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应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楼板分隔为多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平米的区域。 直通建筑内附属汽车库的电梯,应在汽车库部分设置电梯侯梯厅,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汽车库分隔。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防火隔墙和0.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它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丙类厂房、甲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的房间,其疏散门的开启方向不限。仓库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防烟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 剪刀楼梯间的前室或共用前室不宜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楼梯间的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且短边不应小于2.4m。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5米和10米。对于高度大于50米的建筑,分别不应小于20米和10米。 100m及以下建筑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蓄电池初始饭店时间不少于90min;100m以上建筑不少于180min;避难层不少于540min。 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施工时,施工区和非施工区之间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隔墙进行防火分隔。 泵房主要人行通道宽度不宜小于 1.2m,电气控制柜前通道宽度不宜

局部解剖学中英文索引

局部解剖学英中文索引 abdominal cavity 腹腔 accessory hemiazygos vein 副半奇静脉accessory nerve 副神经 accessory pancreatic duct 副胰管 accessory phrenic nerve 副膈神经 accessory spleen 副脾 adductor canal 收肌管 adductor tendinous opening 收肌腱裂孔 ansa cervicalis 颈袢 anterior axillary line 腋前线 anterior cervical lymph nodes 颈前淋巴结anterior cranial fossa 颅前窝 anterior esophageal plexus 食管前丛 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branch 前室间支 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groove 前室间沟anterior jugular vein 颈前静脉 anterior median line 前正中线 anterior mediastinum 前纵隔 anterior spinal artery 脊髓前动脉 anterior vagal trunk 迷走神经前干

anterior/posterior superior pancreaticoduodenal artery 胰十二指肠上前、后动脉 anterior cutaneous branches of femoral nerve 股神经前皮支 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距腓前韧带 anterior tibial artery 胫前动脉 anterior tibial veins 胫前静脉 anteroinferior sinus of pericardium 心包前下窦 anus 肛门 aortic arch 主动脉弓 aortic hiatus 主动脉裂孔 aortic isthmus 主动脉峡 apex of lung 肺尖 appendicular artery 阑尾动脉 arch of foot 足弓 arch of thoracic duct 胸导管弓 arcuate line 弓状线 areola of breast 乳晕 arteria thyroidea ima 甲状腺最下动脉 arterial ligament 动脉韧带 artery of penis 阴茎动脉 ascending colon 升结肠 atlantoaxial joint 寰枢关节

北京院齐总讲《高规》第6章

6 框架结构设计 第6章本次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结构体系、布置方面 ⑴高层建筑不再允许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⑵增加了楼梯间的设计要求。 涉及到的条款有6.1.2条、6.1.4条、6.1.5条、6.1.8条。其中6.1.4条、6.1.8条为新增加的内容,原6.1.8、6.1.9条的内容移到第三章。 2、构件截面抗震设计方面 ⑴修改了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设计要求。 ⑵修改了柱“强剪弱弯”的设计规定。 ⑶增加了三级框架节点的抗震受剪承载力验算要求,取消了原规程的附录C。 涉及到的条款有6.2.1条、6.2.2条、6.2.3条、6.2.4条、6.2.5条、6.2.7条(取消原规程附录C)、6.2.10条。 其中6.2.10条是02版规程中6.2.10条、6.2.11条、6.2.12条和6.2.13条的合并。此部分内容基本上是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的相应规定移植过来的。 3、构造方面 ⑴梁端最大配筋率不再作为强制性条文,给出梁端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可以放松的条件。 ⑵加大了柱截面基本构造尺寸要求。 ⑶调整了框架柱轴压比规定,对框架结构及四级抗震等级柱提

出更高要求。 ⑷调整了柱最小配筋率要求,给出一级柱端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可以放松的条件。 涉及到的条款有6.3.2条、6.3.3条6.3.4条、6.3.7条;6.4.1条、6.4.2条、6.4.3条、6.4.4条、6.4.7条、6.4.11条。此部分调整的内容较多,其中6.3.7条、6.4.11条为新增加的内容。 4、钢筋的连接和锚固 该部分内容在本次修订中较02版《高规》没有实质性的调整,只是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引入了钢筋“基本锚固长度”的概念。 6.1 一般规定 6.1.1 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应采用铰接。 6.1.2 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跨框架。 “不宜”改为“不应”。 单跨框架结构是指整栋建筑全部或绝大部分采用单跨框架的结构,不包括仅局部为单跨框架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可以局部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中英文)

名词解释 1、肋间隙(intercostal space): 位于相邻两肋之间,为胸壁的薄弱之处。肋间隙的宽窄不一,上部肋间隙较宽,下部的较窄;前部较宽,后部较窄,并随体位不同而有差异。肋间隙由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封闭,两层肌之间有肋间后血管和肋间神经。胸膜腔穿刺时,常在腋后线至肩胛线之间的第8或第9肋间隙进针。 2、乳房悬韧带(suspensory lig. Of breast):乳腺周围的纤维组织发出许多小的纤维束,分别向深面连于胸筋膜,向浅面连于皮肤和乳头,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这些纤维束称乳房悬韧带或Cooper韧带。患乳腺癌时,由于韧带两端固定,无伸展性,常使皮肤形成凹陷。 3、腋鞘(axillary sheath):亦称颈腋管,由颈部的椎前筋膜延伸而成,包裹腋动、静脉和臂丛。 4、胸腰筋膜(thoracolumbar fascia): 胸腰筋膜包裹在竖脊肌和腰方肌的周围,在腰部筋膜明显增厚,分为浅层、中层和深层。浅层位于竖脊肌的浅面,向内附于棘突的棘上韧带,向外附于肋角,向下附于髂嵴。中层分隔竖脊肌和腰方肌。中层和浅层在外侧会合,构成竖脊肌鞘。深层覆盖在腰方肌的前面。三层筋膜在腰方肌外侧缘会合,作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始部。由于腰部活动度大,在剧烈运动中,胸腰筋膜常可扭伤,是造成腰背部劳损病因之一。 5、肾区(renal region): 在腰背部,肾门的体表投影点位于竖脊肌外侧缘和第12肋的夹角处,称肾区。肾炎和肾盂肾炎时肾区可有叩击痛。 6、三边孔(trilateral foramen):肱三头肌长头穿过大圆肌和肩胛下肌、小圆肌之间,其内侧即为三边孔,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7、四边孔(quadrilateral foramen): 肱三头肌长头与肱骨外科颈之间即为四边孔,有腋神经及旋肱后血管通过。 8、腹白线(linea alba):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由两侧的腹直肌鞘纤维彼此交织而成,上方起自剑突,下方止于耻骨联合。白线坚韧少血管,脐以上部分较宽,以下则较窄。在白线的中部有圆形的疏松的疤痕组织即脐环,有脐血管通过,此处为腹壁的一个薄弱点,可发生脐疝。 9、联合腱(conjoined tendon):又称腹股沟镰(inguinal falx),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下部肌束呈弓状,跨过精索上方,行向内侧,延为腱膜,形成腹股沟镰或称联合腱,止于耻骨梳的内侧端。其中有部分人的腹股沟镰仅是由两肌的一些肌束融合而成,未成为腱性结构。 10、腹股沟三角(inguinal triangle): 又称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围成的三角区。此三角浅层为腹外斜肌腱膜,深层为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缺乏肌层,是腹前壁薄弱区之一。该三角区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只有腹股沟管的后壁和前壁,若腹腔某结构从此处突出,经腹股沟管后壁,而不经过腹股沟管全长,直接向前突至浅环,这种疝称为腹股沟直疝。腹壁下动脉常作为区别腹股沟斜疝和直疝的标志之一。 11、头皮(scalp): 临床上将皮肤、浅筋膜和帽状腱膜这3层结构成为头皮。 12、帽状腱膜(galea aponeurotica): 通过浅筋膜的纤维束与皮肤紧密相连,前连额枕肌的额腹,后连

高规强制规范

6. 框架结构设计 6.1.6 框架结构按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之混合形式。框架结构中的楼、 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 6.3.2 框架梁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抗震设计时,计入受压钢筋作用的梁端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之比, 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m in ρ(%),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0.2和 0.45t f /y f 二者的较大值,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表6.3.2-1规定的数值; 表6.3.2-1 两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m in ρ(%) 3. 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 4. 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总行啊钢筋截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 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5. 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6.3.2-2的要求;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 注:d 为纵向钢筋直径,h b 为梁截面高度。 6.4 框架柱构造要求 6.4.3 总行啊钢筋和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6.4.3-1的规定值,且柱截面每一册纵向钢筋 配筋率不应小于0.2%;抗震设计时,对四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数值应增

加0.1; 注: 1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60时,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1; 2. 当采用HRB400 /RRB400 级钢筋时,表中数值应允许减少0.1. 2.抗震设计时,柱箍筋在规定的范围内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间距和直径,应符合下列 要求: 1)一般情况下,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4.3-2采用; 表6.4.3-2 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1.d为柱总系噶箍筋直径(mm) 2.柱根指框架柱底部嵌固部位。 2)二级框架柱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界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或柱中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3)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一级时尚不应大于6倍的纵向箍筋直径。 7.2.18剪力墙分布箍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般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5%,四 级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 2.一般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间距均不应大于300mm;分布钢筋直径均不应小于 8mm。 7.2.26连梁配筋(图7.2.26)应满足下列要求: 1.连梁顶面、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 l,非抗 aE 震设计时不应小于 l,且不应小于600mm; a 2.抗震设计时,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按本规程第6. 3.2条框架梁梁端加密区箍筋的

中英文刊名对照缩写

说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hin J Integr Tradit West Med (Chin)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 Chin J Integr Med 部分医学期刊中英文刊名对照一栏表 癌症Chin J Cancer 癌变畸变突变Carcinog Teratogenesis Mutagen 癌症康复Cancer Rehabil 按摩与导引Chin Manipul Qigong Ther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Clin J Anhui Tradit Chin Med 安徽医学Anhui Yixue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J Anhui Tradit Chin Med 蚌埠医学院学报Acta Acad Med Bengbu 保健与生活Health Life 包头医学Baotou Med 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J Norman Bethune Univ (Med Sci) 北京口腔医学Beijing J Stomatol 北京医学Beijing Med J 北京军区医药J Med Beijing Milit Region1北京中医Beijing J Tradit Chin Med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J Beijing Univ Chin Med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J Beijing Med Univ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Beijing Bio Med Eng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Labeled Immunoassay Clin Med 病毒学报Chin J Virol 白血病J Leukemia 白云医药信息Baiyun Drugs Inf 本钢医药Bengang Med J 博爱Fraternity 厂矿医药卫生Med Health Factory Mine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J Changchun Coll Tradit Chin Med 肠外与肠内营养Parenter Enteral Nutr(确认) 重庆医学Chongqing Med 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J Chengdu Univ Tradit Chin Med 成都军区总医院院刊J Chengdu Army Gen Hosp 传染病临床与研究The Clin Res the Infected Dis 传染病信息Infectious Disease Inf 创伤骨科学报Tramatol Orthop Quartly 大众学报Popular Med 大众健康Public Health 大众优生Mass Eugenics

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新版建规要点整理

考试整理 一、耐火等级 (2) 二、防火隔墙与楼板联合要求 (5) 三、建筑面积与防火分区 (5) 四、防火间距 (7) (一)厂房的防火间距 (7) (二)仓库的防火间距 (10) (三)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12) 五、防爆 (21) (一)厂房和仓库防爆 (21) 六、安全出口 (22) (一)厂房 (22) (二)仓库 (23) 七、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宽度 (23) (一)厂房 (23) 八、楼梯间 (24) 九、甲级防火门、窗 (24) 十、乙级防火门、窗 (25) 十一、特殊场所的防火要求 (25) (一)厂房的中间仓库和储罐 (25) (二)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 (25)

耐火等级 (一)厂房和仓库 1. 2. 名称要求最低耐火等级高层厂房二级 甲乙类厂房 二级建筑面积w 300 m2 and独立单层三级 丙类厂房 单、多层三级生产丙类液体二级生产丙类液体and建筑面积w 500 m2 and单层三级 丁类厂房 多层三级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①二级满足条件① and建筑面积w 1000 m and单层三级 戊类厂房多层三级 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二级 梁在柱 的基础 上减1h 两者有 前后疏 散方向 位置关系,后者 在前者 基础上 加1h 构件名称 耐火等级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防火墙不燃性3h不燃性3h不燃性3h不燃性3h 承重墙不燃性3h不燃性2.5h不然性2h难燃性0.5h 柱不燃性3h不燃性2.5h不燃性2h难燃性0.5h 梁不燃性2h不燃性1.5h不燃性1h难燃性0.5h 楼板不燃性1.5h不燃性1h不燃性0.75h难燃性0.5h 疏散楼梯不燃性1.5h不燃性1h不燃性0.75h可燃性屋顶承重构件不燃性1.5h不燃性1h难燃性0.5h可燃性 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不燃性1h不燃性1h不燃性0.5h难燃性0.25h 非承重外墙 房间隔墙 不燃性0.75h不燃性0.5h难燃性0.5h难燃性0.25h 吊顶不燃性0.25h难燃性0.25h难燃性0.15h可燃性 楼梯间和前室的墙 电梯井的墙 不燃性2h不燃性2h不燃性1.5h难燃性0.5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