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胃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胃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研究
作者:宋彩燕 刘锦绣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年第15期
【摘 要】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患者胃管置入长度的测量方法,为手术患者置入适宜长度的胃管,为术中提供方便。方法:将我科126例胃大部切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测量方法为前额发际到剑突,实验组63例,测量方法为前额发际到肚脐。由手术医生术中判断胃管长度是否适宜。结果:实验组患者62例胃管位置合适,仅有1例不合适;对照组患者47例胃管位置合适,有16例不合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胃管置入长度的测量以前额发际到肚脐为宜。
【关键词】胃管;置入长度;肚脐
胃肠减压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治疗措施之一。在胃癌根治术前,为了将胃肠内积聚的液体和气体抽出以降低胃肠道压力,通常需要常规插入胃管,以利于手术的正常开展,同时术中要将胃管通过吻合口拉入空肠内,因此插入胃管的长度会直接影响手术[1]。临床观察中传统的胃管置入测量方法为从前额发际至剑突,约45~55cm。术中发现,该方法胃管仅仅停留在胃贲门部或胃体上部,术中医生需要将胃管下拉,穿过幽门到达空肠,有时胃管置入较短,医生夹取胃管比较困难。本文针对胃管置入长度新的测量方法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我院外科的胃癌患者126例,其中男70例,女56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8岁。胃大部切除患者94例,胃全切患者3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3例,对照组63例。
1.2 方法
病人均取去枕平卧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测量患者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 一般成人插入长度为45~55cm。实验组采用新的测量方法,前额发际到肚脐的距离为胃管置入长度。两组患者者均由手术医生在术中确定胃管位置是否适宜。
2 结果 龙源期刊网
传统测量方法63例患者中其中有16例(25.4%)胃管置入长度过短,需要术中重新放置胃管。采用改进的方法后,63例胃管除1例(2%)外均放置到位,术中无需再重新放置胃管。结果显示,实验组采用的方法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的方法效果。
3 讨论
胃肠减压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护理技术,其最重要的护理操作是放置胃管[2-3]。胃肠吻合手术后,需要对患者持续进行胃肠减压,以利于加速、改善手术部分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速水肿和淤血的消退,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胃肠功能[4]。同时,通过观察胃内吸出物的性状及数量,可以准确地判定胃内的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患者的水盐供给计划;而对于个别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还可以通过胃管进行非手术的处理,如吻合口少量出血,可通过胃管注入并盐水、止血药来达到止血效果[5]。而需要进行胃部切除的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其胃肠内会积聚的液体和气体,为了使手术能够正常进行,需要提前放置胃管,以减轻胃肠压力,而放置患者体内的胃管长度会直接影响胃肠减压的进行,如留置的胃管过长,过长的胃管会在胃腔内打折或者盘曲,会使减压不充分[6],同时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如果留置的胃管过短,还需术中重新放置。因此,准确的胃管置入无论对手术的开展,还是术后患者的恢复都非常重要。本文所选病例中,对照组患者有16例胃管置入位置不满意,均因长度不够,减压效果不明显,使医生术中找不到胃管,需继续插入胃管才可。工作中发现,胃管置入不满意的患者在手术室的体位为仰卧位,因此我们在测量胃管的时候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经过改进测量方法,所有胃管均放置到手术医师满意的位置。
改进后的方法安全、简单易行,可以快速准确的置入,能够在术前快速达到胃肠减压的效果,以利于手术的进行。对于胃部切除手术患者,胃管的放置也同样重要,如果因为胃管放置的长度不够,只在食管下端的贲门处,就不能达到术前胃肠减压的效果,也会影响手术的开展[7]。因此,改进后的胃管放置方法对需要胃肠减压的手术都适用,如肝胆、很结肠、脾脏、胰腺等手术,因为胃肠减压可减少胃内容物,缩小胃体,方便术中显露和操作,也能使患者术后的胃肠道功能尽快恢复。
4 小结
本文结果显示,改进后的胃管置入的测量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其能保证胃管顶端位于胃窦部,侧孔在胃内,可达到理想的胃肠减压效果,既有利于手术医生操作又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该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Rahnemai-Azar AA, Rahnemaiazar AA, Naghshizadian R, et 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indications, technique, complications and management[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20(24):7739-7751. 龙源期刊网
[2]梁金英, 黎少芳, 江丽嫦.改良留置胃管法在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3A):640-641.
[3]刘玉芬,田萌,梅嵘.胃癌手术病人不同途径留置胃肠减压效果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 2008,4: 299-302.
[4]于冬芳,章玉英,李疆.胃癌术后非计划性拔出胃肠减压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9,25:36-37.
[5]严林娟,陈洁,林燕琼,等.胃癌行不同术式后胃肠减压量的评判性思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07,23(4A):26-27.
[6]张莲.胃管插入长度对胃肠减压效果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172-173.
[7]龙燕芹.胃手术中体位及胃管长度对胃管减压不充分的影响及护理措施[J].2014,36(12):1892-1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