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胃大部切除手术后应用效果分析论文
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62例行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
观察组术后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可促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循证护理腹腔镜下行胃大部切除术因其创伤小、恢复较快的特点在临床中已普及,但患者术后仍存在病情重、并发症多等特点,护理不到位会影响康复[1]。
本院对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取得一定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62例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
所有患者均无其他重要脏器疾病且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
观察组女19例,男12例,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69.32±7.36)岁;对照组女13例,男18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71.54±8.24)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首先进行人员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及文献查阅方面培训,使其了解该术式循证护理意义及方法,再寻找循证支持,查阅文献,寻找相关护理科学论据,进行评价,将研究结论与护理经验及患者要求相结合,拟定循证护理路径,并及时根据相关护理科学论据解决出现的并发症等问题[2]。
具体护理要点如下。
1. 2. 1 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及并发症情况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出血、残端瘘、吻合口梗阻、肠粘连、倾倒综合征等。
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生命体征平稳取底坡卧位休息,以利于呼吸及引流。
胃大部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胃大部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方法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6例,观察手术方法与综合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
结果:56例患者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手术均得到完整实施,手术时间平均8.2±2.64小时,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56例患者术后kps评分平均75.25分。
结论:合理的手术方法和术后综合治疗对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至关重要,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病;根治性手术;路径的选择;探讨;【中图分类号】r3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60-01胃及十二指肠往往因溃疡、穿孔、出血、肿瘤等,常常需要做大部分切除。
胃大部切除范围是胃的远侧的2/3~3/4,包括胃体大部、整个胃窦部、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1]。
由于胃部特殊结构,解剖层面复杂,手术要跨越多个解剖层面,合理正确的手术方法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失败至关重要,此外,胃大部切除后势必影响到胃的消化功能,对今后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会有所影响,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与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密切相关,下面就我院对此的一些体会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经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44~76岁,平均60岁。
其中十二指肠急性穿孔38例、胃溃疡16例、其它2例。
1.2手术绝对适应证:溃疡病急性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溃汤病急性大出血,或反复呕血,有生命危险者,并发幽门梗阻,严重影响进食及营养者,溃疡病有恶变的可疑者。
1.3手术相对适应证:多年的溃疡病患者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症状严重者,虽经综合的内科治疗而症状不能减轻,溃疡不能愈合,或暂时愈合而短期内又复发者,其他社会因素如病人的工作性质,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要求较迅速而根本的治疗者。
腹腔镜下大部胃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下大部胃切除术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大部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为腹腔镜技术治疗胃癌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30例平分两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远端胃大部切除术。
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之间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开腹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都明显少于开腹组。
两组术后都无明显并发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腹腔镜下大部胃切除术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上具有优势。
然而,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观察。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胃切除术众所周知,胃癌在世界各国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在我国更是据恶性肿瘤死亡率第1位,约占胃全部恶性肿瘤95%。
根治性手术是惟一可以治愈胃癌的方法[1]。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与研发[2],2008年开始开展腹腔镜远端大部胃切除术以来,获得了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8~2010年收治胃癌患者30例。
将15例纳入腹腔镜组,另抽取同期中行开腹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5例做对照组。
腹腔镜组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6.5±10.5岁。
对照组(开腹组)中,男9例,女6例,年龄39~80岁,平均数57.8±11.5岁。
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情况对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手术方法:①治疗组: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全身麻醉,仰卧位,术者位于左侧,第一助手位于右侧。
建立C02气腹后,脐1cm处置10cm穿刺套管作为镜孔,其余3孔分别位于左、右中腹部锁骨中线上和上腹锁骨中线上。
将大网膜向头侧翻起,从横结肠中部以超声刀离断大网膜,沿横结肠系膜前叶下分离,向右侧至结肠肝区分离裸化胃网膜右动脉,在根部上钛夹后切断,清除淋巴结。
游离十二指肠,距幽门3cm上直线切割器,切断十二指肠。
游离大肠膜至结肠脾区,切断胃网膜左动静脉,裸化胃大弯侧至无血管区。
饮食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临床价值论文

饮食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
方法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胃大部切除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
治疗组患者给予饮食护理,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37例患者中,有效28例,显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37例患者中,有效17例,显效14例,无效6例,83.78%。
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给予积极的饮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饮食护理;胃大部切除术;临床价值;生活质量在实际临床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胃肿瘤等的常见手术治疗方法是胃大部切除术。
而促进身体康复和维持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是营养,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如缺乏营养,势必对其术后的康复及手术造成影响,且还会引起术后患者食物吸收及消化障碍,使得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能否恢复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是合理的饮食营养。
探讨饮食护理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为今后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早日康复及生存期的延长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74例,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33-69岁,平均年龄为55.3岁。
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均进行相关检查确诊,其中47例为恶性肿瘤,27例为良性肿瘤。
原发病包括:9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5例为胃溃疡,3例为胃息肉伴出血,30例为胃癌,17例为贲门癌。
74例患者中,11例急诊手术,63例择期手术。
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情况相比较中,差异性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治疗组37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干预,而对照组37例患者则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胃大部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胃大部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胃大部切除患者不进行专业有效的护理很难快速痊愈,为了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对胃大部切除患者的护理和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
方法:在我院2021年1月份到2021年12月份进行胃大部切除的患者中随意抽取80名病人作为试验的样本,参与实验研究。
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实验并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
对比分析出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和护理后生活质量提高的幅度大小。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几率更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等临床数据更优秀及生活质量更高(P<0.05)。
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极大的作用,减轻病痛对患者的折磨,应该广泛应用于各个医院对此病症的康复过程中。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手术;护理方式;临床实验;对比实验由于现在胃癌的患病率越来越大,胃大部切除术的应用率越来越高,由于手术后患者不易康复和康复效果不理想等因素,要对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情况和恢复情况进行深入研究。
所谓胃大部切除术就是将五分之三到五分之四包含幽门窦的胃组织切除,不过手术之后会有并发症的风险,所以要对做了胃大部切除术的病人进行严格的术后护理,帮助患者最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加快康复速度。
因此,我院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分析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做过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0名患者参与实验研究,并且为了实验结果更加直观更加明显,将实验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各40人),两个组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组为参照组,男性患者有21人,女性患者19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组为研究组,男性患者17人,女性患者23人,所有患者中,平均年龄为67岁。
1.2方法常规护理的护理任务为:首先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降低患者在手术中出现意外的风险,手术完成后对病人的饮食进行严格控制,避免饮食影响术后康复效果,最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态,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能及时得到治疗。
顺行法胃大部切除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顺行法胃大部切除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孙耀双【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顺行法胃大部切除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顺行法胃大部切除术,对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总结。
结果本组60例患者中34例行根治性胃切除术,23例行姑息性胃切除术,3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清扫淋巴结(23.4±1.4)枚;除1例术后因胰漏死亡外,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本次研究中共6例患者出现术后不良反应(10.0%),其中3例患者切口感染、2例患者肺部感染、1例患者吻合口狭窄、1例患者腹腔出血。
结论顺行法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癌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对病变的刺激,且符合外科无瘤手术操作以及无触摸胃癌根治术的基本原则,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method of anterograde stomach mostly application effect in gastric cancer surgery.MethodsRandomly selected from April 2012 to May 2014 in 60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ll patients were suitable method most of gastric resect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patients and summarize the postoperative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sultsAll 60 patients, 34 underwent radical gastrectomy, 23 underwent palliative gastrectomy, 3 patients of pancreaticoduodenal resection, average cleaning the lymph nodes (23.4±1.4); Except 1 case of postoperative death from pancreatic leakage, all of the patient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clinical symptoms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The stud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postoperativeadverse reactions observed in 6 patients (10.0%), 3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incision infection, 2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1 case of anastomotic stenosis, 1 case of patients with abdominalbleeding.ConclusionAnterograde method most of gastric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has certain curative effect, to some extent, it can reduce the operation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stimuli, and conform to the surgical disease-free and without touch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gastric cancer radical operation, it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5(000)027【总页数】2页(P1-1,2)【关键词】顺行法胃大部切除;胃癌;临床效果【作者】孙耀双【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医院肿瘤科,辽宁阜新1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癌症类型,其不但为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形成了一定威胁。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元 ,是导致患者情绪 障碍 、认知能力下降 的根本 原因。帕金森疾病患
者 的额叶功能存在 障碍 ,尤其是视空间部分的缺损 。患者的回忆力 、 计算力与其文化程度 关系密切 ,尤其的患者 的言语 能力 。本组4 8 例帕 金森疾病患者认知 障碍相 关因素调查结果表 明,帕金森疾病患者的认 知能力与文化程度 呈正相关 ,受教育时 间越 长的患者 ,其认知障碍程 度则越轻微。
5 0 %的1 1 例 ,超过5 O %的8 例。
1 . 2病变情况 胃十二指 肠吻合 E l4 例 ,胃空肠吻合 口3 1 N,胃体后 壁4 例 ,胃体 前壁3 例 ,全残 胃l 例 ,近贲 1 " 1 4 , 弯侧2 例 ,贲门部2 例 。镜 下可观 察到 水肿和黏膜充血 ,部分 出现萎缩性炎症变化 。 l _ 3试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选 1 9 例患者 的临床 资料 ,根据残 胃癌患者 的具体情 况实施相 应的手术治疗 ,对手 术的治疗 方式 、临床疗 效和 术后患者的 存活情 况进行调查分析 。 1 . 4统计学方法
中图分 类号 :R 7 3 5 . 2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1 - 0 2 3 8 - 0 2
临床 上 胃癌 患 者在 接受 胃大 部切 除术后 往往 会 出现一 些相 应的 并发 症 ,其 中残 胃癌 是 较 为常 见 的 一类 并 发症 ,该 病 的发 病 率为 0 . 6 % - 2 1 . 4 %…,对术后 患者的正常生 活造成了严重 的影 响。残 胃癌指 的是实施 消化性溃疡 术患者5 ~1 0 年以后 ,残 胃出现 突发的腺癌 的一 一 种后期并发症 ,该疾病 多发生于 胃大部切除后的残 胃内 ,其平均 的发
胃大部分切除的临床效果观察
胃大部分切除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3-07-19T09:14:43.0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何玉峰李家发张雄文王洪保[导读]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当注意的是何玉峰李家发张雄文王洪保(广东省河源源城区人民医院外一科 517000)【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于我院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40例,对临床症状、辅助检查、诊断等资料统计,分析术后并发症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
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平均76.53分,1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均保守治疗后恢复。
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中意义重大,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溃疡类型及发病部位选择合适术式治疗,提高患者预后。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中图分类号】R65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187-02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科常见病种,因溃疡导致出血、穿孔可造成急腹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在外科治疗中常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以清除溃疡部位,彻底解决病灶[1]。
由于胃及十二指肠解剖结构及功能的特殊性,故应考虑到术中路径的最佳选择及术后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我院于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所收治的患者中有140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通过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得到了一些体会,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140例,其中男78例,女62例,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3±8.2岁。
临床症状及体检发现:患者表述为腹痛,进餐后或饥饿痛;呕吐,呕吐物为咖啡样,或喷射性呕吐;反酸、嗳气、暗红色血便或黑便;体检部分患者有剧烈上腹疼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辅助检查:腹部平片示膈下游离气体,B超见腹腔积液,或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见病灶。
浅析胃大部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浅析胃大部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大部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行胃大部切除术的29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29例患者均行胃大部切除术,26例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10-12天,术后创口愈合良好,患者体重减轻不超过3%。
1例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控制出血;1例患者发生倾倒综合征,通过饮食指导后缓解;1例患者术后创口愈合不良,给予积极的换药及抗生素治疗后得以好转。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29例(29/29),满意率达到100%。
结论因此制定规范、合理的,且适应个体需求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针对个体患者的心理干预,术后舒适体位护理,疼痛护理、对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严格的术后饮食指导等措施有利于患者消除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心理,使患者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而术后规范、高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减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围手术期;护理效果[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effect of subtotal gastrectomy patients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a total of 29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btotal gastrectomy from December 2014 to June 2016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ll the 29 patients underwent subtotal gastrectomy,26 patients had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was 10-12 days,the wound healed well and the weight loss of patients was not more than 3%. 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bleeding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o control bleeding;dumping syndrome occurred in 1 patients by dietary guidance after remission;1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wound healing,to give better dressing and antibiotics active after. Patient care andjob satisfaction in 29 cases(29/29),the satisfaction rate reached 100%. Conclusion therefore establish the standardized and reasonable,and meet the individual needsof nursing interventions,includ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individual patients,postoperative nursing,pain nursing,complications of early discovery and strict postoperative diet guidance and other measures can help patients to eliminate thefear and anxiety of surgery,so that patients can take positive attitude with the treatment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measures,standardized and effici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atients during operation period,reduce a series of serious complications,and promot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improve 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after surgery.[keyword] gastrectomy;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 effect胃大部切除术是外科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胃部肿瘤的常见手术方式,胃切除范围包括胃体大部、胃窦部、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
小切口胃大部切除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小切口胃大部切除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行胃大部切除患者68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和麻醉方法相同,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口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腹正中切口,手术切口长度为6~8cm。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排气时间、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胃大部分切除术;小切口;传统切口胃大部切除术是我国治疗溃疡病常用的手术方法,多年来临床经验证明疗效比较满意[1,2]。
本文观察小切口与传统切口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行胃大部切除患者68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为37~66岁,平均年龄为43.2±8.7岁,病因:胃溃疡出血患者14例,幽门梗阻患者8例,胃穿孔患者12例。
对照组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为38~67岁,平均年龄为42.1±6.7岁,病因:胃溃疡出血患者15例,幽门梗阻患者7例,胃穿孔患者12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准备和麻醉方法相同,均与传统切口胃大部分切除术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胃大部切除手术后应用的效果分析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中心卫生院,江苏高邮225631
【摘要】目的:通过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选取5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常规护理和宣教外,教育组给予患者和家属更详细的手术和治疗教育,指导正确的饮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在手术后的心理测评和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在手术后的焦虑自评表平均得分中,教育组的正常分值和轻度焦虑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健康教育方法:
1.2.1两组均在手术前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给予常规的胃大部切除术的宣教,包括切除手术的方法,注意事项,术后的护理方法等。
两组均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教育组在此基础增加以下内容。
1.2.2对胃大部切除术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相关内容给予宣教:以手术图谱的方式讲解手术的方法,告知手术后会有pgs的产生,告知其产生的机理、相关影响因素和可能持续的时间,提高其对术后出现的情况的认知水平,减少手术的恐惧感。
1.2.3给予家人进行护理宣教[2]:通过对家属进行疾病知识和护理技巧的宣教,告知术后的注意事项,如清洁、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护理方法,如何配合医生和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记录,并且告知要理解患者的心情,多与患者交流,缓解患者的焦虑心情。
1.2.4饮食方法教育:告知饮食要从流质开始,少量多餐,术后
第一天可以加七餐,并且逐餐加量。
术后第二天可以进食半流质食物,食物种类以稀饭、面条等为主,尽量给予患者喜好吃的食物,增加食欲,避免进食过冷或过热食品,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1.2.5指导术后自我松弛方法:告知患者在紧张,焦虑时,要进行自我松弛。
在柔和的音乐下,放松全身肌肉,进行腹式呼吸,尽力吸气,再慢慢呼气,直至放松,再反复吸气等呼吸动作,坚持每天进行至少1次,每次20分钟。
1.3评价标准:
1.3.1心理测评: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3]进行心理状态的评定并进行比较,其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
1.3.2胃肠功能恢复标准[4]:观察无恶心、呕吐的情况,进流质饮食后无不适。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用spss16.0软件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无明显差异。
但在手术后的焦虑自评表平均得分中,教育组的正常分值和轻度焦虑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比较[n(%)]
分组正常轻度焦虑中度焦虑重度焦虑教育组(25)手术前4(16)8(32)12(48)1(4)手术后7(28)9(36)9(36)0(0)对照组(25)手术前5(20)7(28)12(48)1(4)手术后4(16)6(24)12(48)3(12)2.2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相比,
教育组呕吐、腹胀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进食恢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快(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胃大部切除手术后,常因残胃排空障碍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恢复情况。
心理因素在人的疾病的发展和预后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通过对患者和家属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手术流程、预后和术后会出现的并发症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在家属的支持下,患者自我改善焦虑情况,提高心理防御机制,当出现并发症后懂得如何从生活入手,运用正确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其他内容,实验表明,教育组的焦虑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除了在心理因素影响疾病的恢复外,通过饮食、术后自我松弛的教育,让患者能够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促进植物神经功能和内分泌调节趋于正常,同时使得胃动力得以恢复。
通过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可见教育组胃肠功能恢复得比对照组迅速。
对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丁玉红.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0,23(2):127-128.
[2]沈鸣雁.1例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病人的心理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3,2(3):176-177.
[3]汪向东,王西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236.
[4]秦新裕,刘凤林.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研究进展[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3(8):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