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术的各种手术步骤
胃大部切除术手术配合

胃大部切除术手术配合
【特殊用物准备】
3-0可吸收线、吻合器、荷包钳及荷包线。
【手术配合】
1.常规消毒铺巾,取上腹部正中切口,常规进入腹腔,探查病变部位,决定手术方式。
2.用深拉钩显露手术野,分离大小网膜,游离胃大弯,将胃提起,在大弯稍左处选出一无血管区,剪开胃结肠韧带,切断并结扎胃网膜血管通往胃壁的各分支。
3.沿大弯向左游离至胃网膜左血管邻近无血管区的最后1或2个分支,再向右切断并结扎胃网膜右血管各分支,直至幽门部。
用剪刀将右侧胃后壁与横结肠系膜、胰腺之间及胃结肠韧带与横结肠系膜之间的粘连分开。
4.将胃向上翻开,切断并结扎走向胃幽门部的各分支。
5.游离胃小弯,剪开肝胃韧带,结扎胃右动脉,将胃翻向左侧,游离胃小弯及胰腺之间的粘连。
6.分离十二指肠球部,切断并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的分支,用两把直可可钳在近幽门处夹住十二指肠,并在两钳间切断,络合碘消毒残端,胃残端用纱垫包裹。
7.将胃向下方牵引,向左切断肝胃韧带,结扎胃左动脉,清除胃小弯的脂肪约2cm,以利缝合。
8.在预定切除胃大弯侧夹两把直可可钳,小弯侧夹1把直可可钳并用闭合器闭合,两钳间将胃切除,移去标本,络合碘消毒残端,小弯侧闭合的残端1号线缝合浆肌层。
9.胃肠道重建。
将十二指肠残端用荷包钳及荷包线缝制荷包,将涂有络合碘的吻合器伞形头置入并收紧荷包线,放开胃残端,吸净胃内容物,络合碘消毒,并用吻合器将胃后壁与十二指肠残端吻合,将大弯侧残端用闭合器闭合,并用1号线将肌层缝合。
10.用1号线缝闭后腹膜与肠系膜的空隙。
11.冲洗伤口,止血,清点用物,常规关闭腹腔。
手术讲解模板:单纯胃大部切除术

手术资料:单纯胃大部切除术
并发症:
重减轻,胃炎常引起长期少量出 血而导致贫血。胃镜检查显示慢性萎缩性 胃炎。这一并发症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 症状严重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可改行 Koux-eh-y型吻合术,以免胆汁反 流入残胃内,同时加作迷走神经切断术以 防术后吻合口溃疡发生,效果良好。 8.营养障碍:当胃大部切除术后,
手术资料:单纯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护理: 并解释此病的特点,向患者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早日康复。
手术资料:单纯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护理: 2 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手术资料:单纯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护理:
应行持续胃肠减压,保持胃管在胃通常, 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告知患者 保留胃管的重要性,不可随意拔管,并做 好基础护理,防止胃管扭曲、阻塞或者滑 脱,定期温热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保持通 畅。定期检测生化指标,观察有无水电解 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谢谢!
手术资料:单纯胃大部切除术
并发症:
红细胞贫血。极少数病人因缺乏抗贫血内 因子,致维生素 B12的吸收受到障碍而发生营养性巨幼红 细胞贫血。前者给予铁剂而后者给予注射 维生素B12治疗。
手术资料:单纯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护理: 1 心理护理
手术资料:单纯胃大部切除术
术后护理:
因手术打击使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影响, 再加上精神紧张而使胃的运动节律出现功 能紊乱,继而使迷走神经处于抑制状 态,而胃瘫导致残胃扩张,胃黏膜细胞肿 胀,并可加重胃功能紊乱,又进一步加重 胃排空功能障碍。故做好心理护理,观察 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交流,缓解 其紧张情绪,消除其恐惧心理
并发症:
或吻合口有 小血管未结扎或缝合不够紧密;胃粘膜被 钳夹伤或旷置的十二指肠溃疡止血不彻底 等原因所致的出血。出血也可能是继发的, 即在手术后数天发生,多因结扎或缝合 过紧,致使组织坏死,结扎缝脱落所致。 较严重的早期出血,甚至发生休克,需要 果断再次探查止血。继发性出血多不十分 严重,大部经保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毕罗-I式胃大部切除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毕罗-I式胃大部切除术
手术步骤: 应注意保护横结肠系膜中的 结肠中动脉(图1.5.5.13)。
游离胃大弯侧至幽门部时, 将胃大弯侧向右上方翻开, 沿胃窦部后壁用锐性或钝性 方法分开与胰头部表面相连 的疏松组织,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幽门下方
手术资料:毕罗-I式胃大部切除术
手术步骤:
几支小血管,应逐一切断结 扎。再于十二指肠第1段下 缘切开腹膜层,用蚊式血管 钳沿十二指肠第1段下缘经 幽门下血管丛后面的疏松组 织间隙将幽门下血管一次钳 夹、切断做双重结扎。至此, 幽门及十二指肠第1段的下 缘及后面的游离已基本完成 (图1.5.5.1-4)。
手术资料:毕罗-I式胃大部切除术
手术步骤:
将胃远端向左侧翻开,切断 肝胃韧带左侧部分,分开胃 体后壁与胰体尾表面的粘连, 显露出胃左动脉。通过与胃 小弯之间的间隙钳夹胃左动 脉,切断结扎。也可以在胃 左动脉分为前后支处分别切 断结扎(图1.5.5.1-7)。
手术资料:毕罗-I式胃大部切除术
概述:
手术相关解剖见图1.5.5.11。
手术资料:毕罗-I式胃大部切除术
适应证: BillrothI式胃次全切除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毕罗-I式胃大部切除术
适应证:
1.十二指肠溃疡 主要用于溃疡急性穿 孔、溃疡急性大出血、幽门梗阻以及内科 治疗效果不好及多次溃疡复发的病人。胃 大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基本理论 是减少壁细胞及主细胞的数量,使胃酸及 胃蛋白酶原的分泌量降低;切除富含胃泌 素细胞(Gastrin Cell)的胃窦部使血清 胃泌素降低;切除或旷置溃疡病灶。
手术资料:毕罗-I式胃大部切除术
手术步骤:
用左手握住胃窦及胃体部并轻轻向左下方 牵引显露肝胃韧带,于小网膜无血管区剪 开一小孔,然后用血管钳分离及钳夹胃右 动脉,切断并在近心端双重结扎。再分离 十二指肠第1段的上缘。小血管均需钳夹 切断后结扎。此处邻近肝动脉、门静脉及 胆总管,在分离时必须认清不要损伤(图 1.5.5.1-5)。游离十
手术记录:远端胃大部切除+D3+腹主动脉旁LN根治术+毕II吻合术R0

手术记录
术前及术后诊断:
术前诊断:远端胃癌,T3N1M0,术后诊断:远端胃癌,T3N1M0。
手术方式:
远端胃大部切除+D3+腹主动脉旁LN根治术+毕II吻合术。
麻醉方式: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
手术经过:
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分开,常规消毒铺巾。
首先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远端胃、部分十二指肠球部及部分胰腺。
切除完成后,进行D3淋巴结清扫术,包括脾门、肝门、胰腺上缘、结肠脾曲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清扫。
接着进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根治术,清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并进行血管骨骼化。
最后行毕II吻合术,将残胃与上段空肠吻合,重建消化道。
术中操作顺利,出血量少,无副损伤发生。
患者术后送入复苏室,清醒后返回病房。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手术创口情况;
4.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安排合理的饮食及活动;
5.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化疗等辅助治疗。
本手术记录仅用于提供患者病情及手术相关信息,不作为医疗法律文件。
如有疑问,请以医生口述及病历记载为准。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步骤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步骤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distal gastrectomy)是一种常见的胃部手术,通常用于治疗胃癌或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手术步骤如下:
1. 麻醉,患者在手术开始前会接受全麻,以确保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2. 切口,外科医生会在患者的腹部做出一到多个切口,用于插入手术器械和摄像头。
3. 探查,医生会用腹腔镜或开腹方式进行腹腔探查,以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器官的情况。
4. 切除,医生会切除胃的一部分,通常是远端部分,同时清除周围淋巴结以防止癌细胞扩散。
5. 吻合,将胃的剩余部分与小肠相连接,通常是通过胃空肠吻合术或胃食管吻合术。
6. 排空管插入,为了排除术后的胃液,医生可能会在手术中插
入胃管。
7. 关口,在确认手术区域没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后,医生会关闭切口并结束手术。
术后,患者需要留院观察一段时间,并遵循医嘱进行恢复和康复训练。
值得注意的是,手术步骤可能会因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因此患者应该在接受手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并了解手术细节。
胃大切手术记录

1平卧位,全麻生效后,消毒、铺单,取上腹正中绕脐切口,长约20厘米,逐层切开,入腹探查:腹腔内见大量黄色脓液,约500毫升,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探及3*3CM溃疡斑痕,中央见一直径0.3CM圆形穿孔,有胃内容物溢出、含胆汁,表面有脓苔,术中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决定予以胃大部分切除术。首先,打开胃结肠韧带,沿胃大弯游离结扎直至胃网膜左血管第二末支,切断并结扎胃网膜左动、静脉,向右游离至幽门窦部,剪开胃后壁与胰腺被膜及横结肠系膜间的粘连,于靠近胰腺下缘处将胃网膜右动脉主干钳夹、剪断、双重结扎;游离肝胃韧带及肝十二肠韧带,至幽门右侧十二指肠球部上缘,将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胃右动脉游离、钳夹、切断、双重结扎,向左靠近胃壁将胃左动脉的第二末支切断结扎;至此,已将胃游离2/3左右,游离十二指肠约2厘米,切断十二指肠,并切除前壁全部溃疡,全层缝合后浆肌层作半荷包缝合包埋残端,于贲门下5厘米切开小弯侧胃壁,作管形胃,提起空肠,距Treitz韧带12厘米空肠与残胃吻合,切除胃约2/3左右,吻合口约4厘米,输入段及输出段均通畅,无吊角及狭窄。清洗腹腔,查无活动出血,十二指肠残端及盆腔各放置胶管引流一枚由腹壁另切口引出,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层缝合,术终。
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手术步骤

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手术步骤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手术方法,该技术不仅具有与传统手术同等的疗效,而且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外观美观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胃癌及胃部良性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为您介绍腔镜下全胃切除术的手术步骤。
操作步骤第一步:开腹取出胃发现胃癌时,首先要通过腹腔镜进行检查,确定患者的病情后,先用腹腔镜检查一遍,然后再通过一个小的腹部切口将胃取出。
胃取出后,根据癌肿位置确定如何进行手术。
第二步:胃动脉淋巴结的处理在腹腔镜下,首先需要排出肠道内的气体,然后切除胃内附近的胃动脉淋巴结,以帮助判断癌瘤是否转移。
若淋巴结发现癌细胞,则需要根据情况进一步判断是否要进行放疗或化疗。
第三步:切除各个胃区域对胃癌的治疗通常采取的是胃全切除,即将整个胃切除。
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通过腔镜下找到黄书结肠部位,并切断,然后沿着胰腺大血管切断小肠,将胃和脾脏一起切断,最后,沿着胆管一侧的胃底切断。
第四步:进行人工肠胃吻合将胃腔切断后,可以通过人工的肠道吻合完成胃部的替代。
此时,需要将胰腺和小肠各自的断面端缝在一起,然后将胃的断面和小肠的断面缝在一起。
吻合完毕后,用一条缝线将保护管固定在吻合部位。
第五步:处理缝合线处理缝合线是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缝合线是为了固定吻合部位而使用的针线,如果缝合线固定不好的话,极易引起感染、炎症等问题。
因此,在吻合部位缝合线安排完毕后,需要仔细检查是否固定牢固,并采用一系列防治感染的措施,以避免手术后出现感染等问题。
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手术,需要医生掌握一定的技术,但它对于治疗胃癌和其他胃部疾病的效果非常明显。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手术步骤,相信您会对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

1.患者取仰卧位,麻醉起效后,术野用3%碘酊消毒,75%酒精脱碘,铺无菌巾。
在脐孔下缘作1cm切口,开放式进腹后插入10mmTrocar,在剑突下方2cm处作1mm切口,插入10mm Trocar作为主操作孔,分别在剑突和脐孔连线中点两侧腹直肌外缘作0.5cm切口,插入5mmTrocar作为辅助操作孔, 缝线固定Trocar。
2.探查腹腔:见腹腔无积液和积血,肝、胆,脾、小肠、胰腺及盆腔未见充血及水肿,胃浆膜无溃疡及瘢痕表现,胃体扩大明显。
切开胃结肠韧带,进入小网膜囊,探查胃后壁,未发现异常。
决定行billroth-Ⅰ式胃大部切除。
3.游离胃体:超声刀游离胃大小弯至预留断胃处,在胃幽门下方分别解剖出胃网膜右血管及胃右血管,外科血管夹予以夹闭并剪断。
4.胃十二指肠吻合:在剑突下作5cm切口,逐层切开腹壁各层后进入腹腔,在幽门下约3cm 处荷包缝合,离断十二指肠,置入29号吻合器钉钻,打紧荷包。
切开胃体,置入29号强生吻合器自后壁穿出,与十二指肠行吻合。
在胃体中段预留断胃处采用100mm直线切割缝合器闭合残胃末端。
将胃管插入十二指肠。
5.止血、结束手术:腹腔彻底止血后,在右侧肝下放置腹腔引流管,清查术野无出血,清点手术器械无误,逐层关腹,缝合各穿刺孔。
术毕,患者生命体征正常,安返病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幽门:位于第一腰椎右侧,幽门括约肌连接胃窦 和十二指肠。
胃壁的结构
• 胃壁组织由外而内分为四层,即
1. 浆膜层 2. 肌层 3. 粘膜下层 4. 粘膜层
胃的毗邻与韧带
• 胃前壁左侧与左半肝邻近,右侧与膈邻近,其后 壁隔网膜囊与胰腺、左肾上腺、左肾、脾、横结 肠及其系膜相邻,胃的前后壁均有腹膜覆盖,腹 膜自胃大、小弯移行到附近器官,即为韧带和网 膜。
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前面上行进入门静脉, 幽门前静脉是辨认幽门的标志。 • (3)胃网膜左静脉 注入脾静脉。 • (4)胃网膜右静脉 注入肠系膜上静脉,也是 有用的解剖标志。 • (5) 胃短静脉 经胃脾韧带入脾静脉。 • (6) 胃后静脉 经胃膈韧带,注入脾静脉。
胃后静脉 胃左静脉 胃右静脉
胃短静脉
9.游离十二指肠,于幽门下 2cm处切断十二指肠
湿垫保护切口周围,2把直扣扣 钳夹十二指肠断肠处,幽门断 端湿纱布包裹,取下标本及刀 一并放入弯盘内,碘伏棉球消 毒残端,更换吸引器头及污染 器械
10.十二指肠残端
小圆针4#线连续缝合,小圆针 4#线间断缝合浆肌层
11.胃空肠吻合,于结肠前距 用无齿长镊,小圆针4#线缝合 Treitz韧带8~12cm处空肠与胃 吻合,近端对大弯侧,间断缝 合胃肠后壁浆肌层,全层缝合 胃肠后壁、前壁,最后间断缝 合胃肠前壁浆肌层
12.清理腹腔
递温盐水冲洗腹腔,吸引器吸净 腹腔内液体,更换干净湿垫,清 点台上所有器械敷料数目。
13.关腹 (1)缝合后鞘及腹膜
(2)缝合腹直肌前鞘
递中弯钳数把提起腹膜,中圆针 7#线间断缝合 递无齿镊,中圆针7#线间断缝合
(3)缝合皮下组织 (4)缝合皮肤,覆盖切口
再次清点器械、敷料数目,更换 干净纱布保护切口,递碘伏棉球 消毒皮肤,无齿镊、中圆针4#线 间断缝合 递有齿镊角针4#线间断缝合碘伏 棉球再次消毒皮肤,伤口贴覆盖 切口。清点器械敷料数目
5探查腹腔
递生理盐水洗手探查,更换深 部手术器械
6.游离胃大弯,切断胃网膜 左动脉、静脉,胃短动脉、 静脉分支及胃网膜右动脉、 静脉
递中弯钳游离钳夹,组织剪剪 开,4#丝线结扎或缝扎,胃左 动脉用7#/4#丝线结扎
7.游离幽门及十二指肠
4#丝线结扎止血
8.游离胃小弯,切断胃右动 递中弯钳游离钳夹,组织剪剪 脉、静脉及胃左动脉下行支 开,4#丝线结扎或缝扎
胃的毗邻与韧带
• 3.胃脾韧带 连接脾门与胃大弯左侧,内有胃短血 管。
• 4.胃膈韧带 由胃大弯上部胃底连接膈肌,全胃切 除术时,游离胃贲门及食道下段需切断此韧带。
• 5.胃胰韧带 胃窦部后壁连接胰头颈部的腹膜皱襞, 此外,胃小弯贲门处至胰腺的腹膜皱襞,其内有 胃左静脉。在门静脉高压时,血液可经胃左静脉 至食道静脉、奇静脉流入上腔静脉,可发生食道 胃底静脉曲张。
2.BillrothⅡ式:
⑴优点:能够切除足够的胃,而吻合口张力不致过 大,术后溃疡复发率较低。术后食物不再通过十 二指肠所以即使是未能切除的十二指肠溃疡也能 愈合。
⑵缺点:操作较毕Ⅰ式复杂,吻合后改变了正常的 解剖生理关系,术后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并发 症较多。
⑶适应症:各种情况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特别是 十二指肠溃疡。
胃网膜左静脉 胃网膜右静脉
二、术式:
由于胃肠道重建方式不 同分二类: 1.BillrothⅠ 式 : 胃 残 端 直接与十二指肠吻合。 2.BillrothⅡ 式 : 胃 残 端 与空肠吻合。
三、各种术式的评价
1.BillrothⅠ式: ⑴优点:操作简单。吻合后胃肠道接近于正常
解剖生理状态,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并发 症较少。 ⑵缺点:如果十二指肠有炎症、瘢痕、粘连时, 操作技术常有困难。切除的范围有一定限制, 术后易复发。 ⑶适应症:主要适用于胃溃疡及早期胃癌。
敷料:打台包、大开口、扩创敷料、手术衣、棉 球、纱布、纱垫
一次性物品:输液器、Y型针、输液包、贴膜、麻 包(腰麻、腰硬联合)、无菌手套、23#11#刀片、 1#4#7#线、电刀、负极板、清洁片、止血灵、明 胶海绵、吸引器装置、吸引器头、引流管、引流 袋、胃肠减压器、大伤口贴等
手术步骤
手术配合
1.常规术前准备、消毒皮肤 双人配合徒手打台,清点器械
胃大部切除术的各种手术步骤
手术室 张晓蕊
内容概要
一、胃的解剖 • 胃的位置与形态 • 胃壁的结构 • 胃的毗邻与韧带 • 胃的动脉 • 胃的静脉
胃的位置与形态
•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部,小部分位于上腹部,胃 的位置常因体型、体位、胃内容物的多少及呼吸 而改变,有时胃大弯可达脐下甚至盆腔。 一般将 胃分为五个区域
敷料缝针数目。递有齿短镊夹
酒精棉球消毒皮肤,递干纱垫2
块,布巾钳2把固定
2.沿腹正中线切开皮肤、皮下 递23#刀开皮,干纱布2块拭血,
组织
小弯钳夹/4#丝线结扎/电凝止
血,递甲状腺拉钩牵开术野
3.切开腹白线,显露腹膜
更换刀片,递23#刀切一小口, 组织剪扩大
4.切开腹膜,保护切口
递中弯钳2把提起腹膜,递23# 刀/电刀切一小口,组织剪扩大 打开腹膜,递湿垫保护切口, 腹腔拉钩牵开显露术野
• 1.肝胃韧带与肝十二指肠韧带 肝胃韧带连接肝左 叶下横沟和胃小弯,肝十二指肠韧带连接肝门与 十二指肠,共同构成小网膜,为双层腹膜结构。 肝十二指肠韧带中含胆总管,肝动脉和门静脉。
胃的毗邻与韧带
• 2.胃结肠韧带 连接胃和横结肠,向下延伸为大网 膜,为四层腹膜结构。大网膜后层与横结肠系膜 的上层相连,在横结肠肝区与脾区处,二者之间 相连较松,容易解剖分离;而在中间,两者相连 较紧,解剖胃结肠韧带时,注意避免伤及横结肠 系膜中的结肠中动脉。
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手术步骤 与手术配合
• 适应症: 1.慢性胃溃疡合并大量、持续或再次出血 2.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穿孔,慢性溃疡 3.瘢痕性幽门梗阻 4.胃溃疡并有恶性病变者 • 手术体位:水平仰卧位 • 手术切口:上腹部正中切口
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手术步骤 与手术配合
• 用物准备:
器械:基础、胃肠器械、盆碗、方盘
胃的动脉
• 胃左动脉 • 胃右动脉 • 胃网膜左动脉 • 胃网膜右动脉 • 胃后动脉 • 胃短动脉
胃的动脉
胃的静脉:胃的静脉与各同名动脉伴行,均汇入门静脉系统。远端脾
肾静脉吻合术能有效地为胃食道静脉曲张减压,足以证明胃内广泛的静脉吻合网络
• (1)胃左静脉 即胃冠状静脉,汇入门静脉。 • (2)胃右静脉 途中收纳幽门前静脉,位于幽
• 1.贲门:食管与胃交界处,在第11胸椎左侧,其近 端为食管下端括约肌,位于膈食管裂孔下2-3cm, 与第七肋软骨胸骨关节处于同一平面。
• 2.胃底:胃的最上部分,位于贲门至胃大弯水平连 线之上。胃底上界为横膈,其外侧为脾,食道与 胃底的源自侧为His角。胃的位置与形态
• 3.胃体:胃底以下部分为胃体,其左界为胃大弯, 右界为胃小弯;胃小弯垂直向下突然转向右,其 交界处为胃角切迹,胃角切迹到对应的胃大弯连 线为其下界。胃体所占面积最大,含大多数壁细 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