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氧化还原分析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化学方法,它通过测定被测物质与氧化还原试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氧化还原滴定法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的特点。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基于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的转移,从而使得氧化剂自身被还原,还原剂自身被氧化。
在滴定过程中,通过加入适量的氧化还原试剂,使得被测物质与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氧化还原试剂。
常见的氧化还原试剂包括高锰酸钾、碘量法、过碘酸盐滴定法等。
这些试剂在滴定过程中能够与被测物质发生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对被测物质含量的准确测定。
在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法时,需要注意滴定条件的选择。
滴定条件包括溶液的浓度、滴定剂的添加速度、滴定终点的判定等。
这些条件的选择对于滴定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滴定条件的选择需要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和滴定试剂的特点来确定。
此外,氧化还原滴定法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滴定终点的判定。
滴定终点是指滴定反应达到了完全的状态,此时试剂的添加量与被测物质的摩尔量成为化学计量比。
滴定终点的判定通常通过指示剂或者仪器来实现,其中指示剂可以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是否已经达到。
总之,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化学方法,它通过测定被测物质与氧化还原试剂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当的氧化还原试剂、滴定条件的合理选择以及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是保证滴定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和应用。
氧化还原滴定法(共52张PPT)

lgK(1 2)n1n2n
0.059
差值越大, 反应越完全
一般认为: º或 f 应有0.4V以上
影响 K 值的因素:
① n1 n2
② 1º~ 2º
注意:
① n1 n2 最小公倍数
② K ~ º K ~ f
五、滴定反应对平衡常数的要求
①当n1=n2=1时,两电对条件电势差大于
②当n1=n2=2时,两电对条件电势差大于 ③当n1≠n2时,
1
n [R]ed n [R] ed 酸度: H2SO4介质,控制~1mol/L
1
1
0 .0592
2
2
2
这些关于 Ep的讨论都是指对称电对
低—反应慢, 高—H2C2O4分解
邻二氮菲 - 亚铁
[O]x n [O]x n 0 .059 10 Cl- + 2 MnO4- + 16 H+ == 5 Cl2 + 2 Mn2+ + 8 H2O
O/R xe d O/R xe+d0n .0l5 ga a9 R Oexd
O/xRedO/xRed+0n .05lg9[[R Oexd]]
gg aa Ox/Red
Ox/Red
+ 0.059 lg( n
Ox Red
c Red Ox ) c Ox Red
三、条件电极电势
gg a a O /R xe d O /R xe + 0 dn .l0g5 R O (e 9 x R O d c c e R O xd e )xd
二苯胺磺酸钠
0.84V 如何选择?
另:
指示剂校正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目的:将被测物预先处理成便于滴定的形式
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化学反应按其本质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两大类。
在工农业生产中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地方非常多,如金属的冶炼;利用电解精练生产铜、镍;利用电镀来获得金属镀层防止金属的锈蚀;制药工业用来制备原料药和进行药品的分析等等;都是运用了氧化还原的原理,本章重点学习氧化还原滴定法。
5.1 氧化还原滴定法概述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类滴定分析方法,是滴定分析中应用较广泛的分析方法之一。
氧化还原反应不同于酸碱、沉淀和配位等以离子结合的反应,它是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为还原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还原剂失去电子后生成与之对应的氧化剂;氧化剂得到电子后生成与之相对应的还原剂。
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
所以说,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就是电子的得失。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氧化还原反应不仅可直接测定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还可间接测定本身不具有氧化还原性,但能与氧化剂或还原剂定量反应的物质;不仅能测定无机物,也能测定有机物,如用亚硝酸钠法直接测定芳香族伯胺和仲胺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所以说氧化还原滴定法是滴定分析中十分重要的方法。
5.1.1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根据配制标准溶液所用氧化剂的不同可分为:1. 高锰酸钾法是以高锰酸钾为标准溶液,在酸性溶液中测定还原性物质含量的方法。
2. 碘量法是以碘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为还原剂,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
3. 亚硝酸钠法是以亚硝酸钠为标准溶液,在酸性溶液中直接测定芳香族伯胺和仲胺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铈量法、溴酸盐法、高碘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等。
本章主要介绍高锰酸钾法和碘量法。
5.1.2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氧化还原反应机理较复杂,反应常常是分步进行的,反应速度通常比较慢。
甚至有许多氧化还原反应从反应完全程度上看是可行的,而实际上却因为反应速度太慢不能用于滴定分析。
分析化学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b 间接碘量法(滴定碘法) • 用I- 的还原性测氧化性物质,滴定生成的I2
KIO3, MnO4-, Cr2O72-, Cu2+, H3AsO4, H2O2,PbO2
用Na2S2O3标液滴定反应生成的 I2 I2+2S2O32-=2I-+S4O62- E S4O62-/S2O32-=0.09V
弱酸性至中性!!!
' Fe3 / Fe2
除Fe3+黄色
利用Cr2O72- -Fe2+反应测定其他物质
(1) 测定氧化剂:NO3-、ClO3- 等 NO3- Fe2+(过)NO +Fe3+ +Fe2+(剩)
Cr2O72-
(2) 测定强还原剂:Ti3+、Sn2+等 Ti4+ 预还原器 Ti3+ Fe3+ Ti4+ + Fe2+
Na2S2O3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
蒸馏水 煮沸
冷却后溶解 Na2S2O3·5H2O
加入少许 Na2CO3
贮于棕色 玻璃瓶
赶赶杀 菌
CO2 O2
→
→
→
酸氧分 性化解
S2O32- S2O32- S2O32-
不↓ ↓
稳 定
(SO42S↓)
, (SO32-, S↓)
→
HSO3-,S↓
酸 维抑
性 持制
S2O32不 稳 定
指示剂:二苯胺磺酸钠 重铬酸钾回收!!!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有汞法)
Fe2O3FeO SHnCCl,l2Fe2 Sn2 剩 SP混酸Fe2
HgCl 2 过
Hg2Cl2 二苯胺磺酸钠(无色-紫色)
Cr2O72-
4 滴定分析法

2I S4O6
2
指示剂:淀粉指示剂,且需在近终点时加入。原因:当溶液 中有大量碘时,易被淀粉表面吸附,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
3.置换碘量法(司可巴比妥钠的含量测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凡标准电极电位高于
-还原,定量置换出I
0 I I 2 /2I的电对,其氧化态可用
2,置换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
[H ] K aca 1.7 10 5 0.1000 1.3 103 (mol/L)
pH=2.88 缓
滴定开始至化学计量点前:溶液组成:HAc+NaAc (Va>Vb)
冲液
[Ac ] pH pK a lg [HAc]
化学计量点时: 溶液组成:NaAc ,(Va=Vb) pH取决Ac-的离解
0 I 2 /2I的电对,其还原
态可用碘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此方法称为直接碘量法。 直接碘量法基本反应: I2(s) + 2e 2I-
2.直接碘量法滴定条件:只能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
液中进行。因pH>9,碘分子会发生歧化反应
3I2 +6OH-
5I-+IO- 3+3H2O
3.指示剂:
• 淀粉指示剂→蓝色
Kw 1.0 10 14 [OH ] Kbcb cb 5.00 10 2 5.4 10 6 (mol/L) 5 Ka 1.7 10
-
pH=8.72
化学计量点后: 溶液组成:NaAc+NaOH (Vb>Va)
pOH=4.30 pH=9.70
滴定曲线变化
非水溶液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
在非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滴定法 非水溶剂:与不含水的无机溶剂指的是有机溶剂与不 含水的无机溶剂 特点:增大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改变物质的酸碱性; 扩大酸碱滴定应用范围。
氧化还原滴定法

§8.1 氧化还原平衡
可逆电对:在氧化还原反应的任一瞬间能迅速建立平衡,其实际电势 与Nernst公式计算值基本相符的电对 不可逆电对则相反 对称电对:半反应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系数相同的电对 不对称电对:半反应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43; ne- = Red
能斯特方程式:
1.44 0.68 2
1.06V
31
4、 化学计量点后
Ce4+ +Fe2+ = Ce3+ + Fe3+
ECe 4 /Ce3
E' Ce4 /Ce3
0.059 lg n1
cCe 4 cCe3
E' Ce 4 /Ce3
氧化还原滴定法
1
氧化还原滴定法:
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反应特征如下:
(1)反应机理复杂,而且反应往往是分步完成的。 (2)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 (3)常常伴随一些副反应。 (4)介质条件常常对反应速度及反应产物有影响。
2
例如: H2O2 + 2 I- + 2 H+ = I2 + 2H2O (1) H2O2 + 2 I- = IO- + H2O (最慢) (2) IO- + H+ = HIO
在溶液中加入NaHCO3,使溶液的pH=8.0时,则: H3AsO4的pKa1-pKa3: 2.20,7.00,11.50 H3AsO3的pKa1:9.22
E
0.56
0.059 2
lg 10 6.84 10 16 0.94
0.11(V )
E I 2 /I
0.54V
所以可以用As2O3来标定碘溶液。
氧化还原滴定法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或化合价升高的 过程叫做氧化;物质夺得电子或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叫做还原。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它本身被 氧化;夺得电子的物质叫做氧化剂,它本身被还原。 如上述反应中,Zn是还原剂;Cu2+离子是氧化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强弱之分,那么用什么方法来表 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怎样可以判断一个氧化 还原反应是否能够进行?各种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氧 化还原的能力决定于该物质结构的内在因素,它的 强弱可用标准电极电位来表示。
(1)浓度的影响。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当温度一定时,反应速度与各 反应物的浓度乘积成正比。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都能提高反应速度。例如,在 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K2Cr2O7和KI反应: Cr2O72- +6I-+14H+ = 2Cr3+ +3I2+7H2O
增大I-的浓度或提高溶液的酸度,都可以使反 应速度加快。
2)等当点时 当加入硫酸铈溶液的量为100%,溶液 中的Fe2+和加入的Ce4+的毫克当量数相等,可以认 为两者作用完全,达到了等当点。在等当点时溶液 的电位为Eep表示,则:
Eep= E Fe3+/ Fe2+= E Ce4+/ Ce3+ E Fe3+/ Fe2+= 0.77+0.059 log( [Fe3+]/ [Fe2+]) E Ce4+/ Ce3+=1.45+0.059 log([Ce4+]/ [Ce3+]) 2Eep= 0.77+1.45+0.059 log([Ce4+][Fe3+]/([Ce3+] [Fe2+] 由于 [Ce4+][Fe3+]/([Ce3+] [Fe2+] =1,log1=0, 故 Eep=(0.77+1.45)/2=1.11(V)
氧化还原滴定法(碘量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氧化还原反应是基于电子转移的反应反应机制比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反应较慢介质对反应也有较大影响。
因此氧化还原滴定中必须控制适宜的条件以保证反应定量、快速进行。
根据选用的滴定剂氧化剂不同氧化还原滴定法可分为、高锰酸钾法、亚硝酸钠法、重铬酸钾法等。
I2与I-组成电对的标准氧化势E0I2/2I-0.54见下表处于标准氧化还原电位表的中间位置。
凡是氧化势比I2/2I-电对小的还原性物质或氧化势比I2/2I-电对大的氧化性物质都可用碘量法直接或间接地测定因此碘量法在药物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
碘量法是以碘作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作为还原剂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
它们的电子得失分别用下式表示I22e 2I-2I--2e I2游离的I2能够取得电子变成碘离子因此I2是氧化剂。
I-则容易失去电子变成游离的I2。
表1 反应方程式E0VZn-2eZn2-0.76AsO33-2OH--2eAsO43-H0.71S2--2eS-0.51C2O42--2e2CO2-0.49H2气-2e2H0.002S2O32--2eS4O62-0.09Sn2-2eSn40.1521--2eI20.54MnO24OH--3eMnO4-2H 2O0.58HAsO22H2O-2eH3AsO42H0.58Fe2-eFe30.77HNO2H2O-2eNO3-3H0.942Cr37 H2O-6eCr2O72-14H1.332C1--2eC12溶液1.36Br-3H2O-6eBrO3-6H1.44Mn24H2O-5eMnO4-8H1.49MnO2固2H2O-3eMnO4-4H1.68①每一电位既与氧化型有关又与还原型有关。
②表中号的左边是还原剂还原性由上而下依次减弱右边是氧化剂氧化性从上到下依次增强。
③在表中相隔越远的电对电位差越大相互作用也越猛烈。
电对中氧化型的浓度越大氧化还原电位的数值也就越大但是反应生成物总是趋向于使反应逆向进行因此电对中还原型的浓度越大氧化还原的电位数值就越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四章 氧化还原分析法(高级药物分析工和化验分析工理论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已知VVVBrBrClClII09.1,36.1,54.0///222。若将氯水慢慢加入到含量有溴离子和碘离子的溶液中,所产生的现象应是 2、某盐酸溶液中LmolCCIIFeIIIFe/1)()(,此时溶液中铁电对的条件电位的表达式是 3、已知VMnMnO51.124/,那么该电对的条件电位与pH之间的关系式是
4、已知VVSnSnFeFe15.0,77.02423//,那么Fe3+与Sn2+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为 5、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伏。 6、用高锰酸钾滴定二价铁时,氯离子的氧化被加快,这种现象称作 7、用高锰酸钾滴定草酸根离子时,反应速度由慢到快,这种现象称作 8、间接碘量法常以淀粉为指示剂,其加入的适宜时间是 9、已知在盐酸介质中VVCeCeFeFe44.1,68.03423//,则下列反应Ce4++Fe2+=Ce3++Fe3+在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34/CeCe的比值是 10、以20ml 0.10mol/LFe3+的盐酸溶液与40ml 0.050mol/LSnCl2溶液混合,平衡时溶液的电势是(已知VVSnSnFeFe14.0,68.02423//) 11、稀硫酸介质中,用铈量法测定铁时,滴定至50%时溶液的电势是(已知VVCeCeFeFe44.1,68.03423//
)
12、氧化还原滴定中,当浓度均增大10倍,突越大小变化为 13、用K2Cr2O7法测二价铁时,若SnCl2加入不足,则导致测定结果是 14、用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浓度时,溶液的酸度过低,这会导致测定结果
15、某含MnO矿石,用过氧化钠熔融后得到Na2MnO4,以水浸取之,煮沸浸取液 2
以除去过氧化物,然后酸化,此时锰酸根歧化为高锰酸根和二氧化锰,滤去二氧化锰,滤液用标准Fe2+溶液滴定,则2FeMnOnn:为 16、以0.01000mol/L 重铬酸钾溶液滴定25.00ml二价铁离子溶液,耗去重铬酸钾溶液25.00ml。每毫升二价铁离子溶液含铁(mg)(铁的原子量M=55.85) 17、在盐酸溶液中,碘酸钾与硫氰酸钾的反应式为 OHSOHICNIClClHIOSCN24223222632则0.02500mol/L
碘酸钾溶液对硫氰酸钾的滴定度为(硫氰酸钾的分子量=97.18) 18、用重铬酸钾法测定二价铁,25.00ml 0.01000mo/L 重铬酸钾溶液相当于三氧化二铁的质量是(三氧化二铁分子量=159.7) 19、欲配制500ml 0.1mol/L Na2S2O3溶液约需称取Na2S2O3•5H2O(Na2S2O3•5H2O分子量=248)的质量为 20、碘量法测定铜的过程中,加入碘化钾的作用是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把选项填在答案栏,对的打“√”错的打“×”)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凡是是氧化态活度降低的其标准电极电势就高 2、凡是是还原态活度降低的其标准电极电势就低 3、已知 VVVVVFeFeBrBrClClIIFF77.0,09.1,36.1,54.0,87.2232222/////
在卤素中除单质碘之外都能被二价铁还原 4、在酸性溶液中,溴酸钾与过量的碘化钾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溶液中,两电对的电位相等 5、在含三价铁和二价铁离子溶液中,如加入邻二氮菲溶液,则Fe3+/Fe2+电对的电位将减小 6、已知VVMnMnOBrBr51.1,09.124'2'//,高锰酸根氧化溴离子的最高允许pH是5.4 3
7、在硫酸介质中用高锰酸钾滴定二价铁离子,计量点电位偏向高锰酸根电对一方 8、在实验室里欲配制较为稳定的氯化亚锡溶液,应将氯化亚锡溶于盐酸溶液并加入少量的锡粒
9、ppm的表达式为61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10、ppb的表达式为121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11、在酸性介质中,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向酸碱滴定一样快速进行 12、在Ce4++Fe2+=Ce3++Fe3+滴定反应中,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对称的 13、标定硫代硫酸钠的基准物质是重铬酸钾、三氧化二砷 14、重铬酸钾法一般在强酸介质中进行,而间接碘量法不宜在强酸或强碱介质中进行 15、邻二氮非亚铁即可用作铈量法的指示剂,又可用作重铬酸钾法的指示剂 16、条件电位与标准电位不同,它不是一种热力学常数,它的树脂与溶液中电解质的组成和浓度有关,特别是能与电对发生副反应物质的组成和浓度有关 17、若氧化态形成的配合物比还原态形成的配合物稳定,则条件电位升高 18、若氧化态形成的沉淀的溶度积常数比还原态形成的沉淀的溶度积常数大,则条件电位降低 19、实验室所用的0.10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所用的0.10mol/L重铬酸钾是橙色 20、实验室盛高锰酸钾溶液后产生的褐色污垢用盐酸和草酸钠进行洗涤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把选择答案的字母填在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已知VMnMnO51.124'/,计算pH=2及pH=4时该电对的条件电位分别是 4
A:1.31V,1.32V B:1.32V,1.13V C:1.51V,1.13V D:1.31V,1.01V 2、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测定方法是过量草酸钠与试样反应后,用高锰 酸钾标准溶液返滴定剩余草酸根,然后求出二氧化锰含量。不用还原剂的标准溶 液直接滴定的原因是 A:没有合适还原剂 B:没有合适指示剂 C:由于二氧化锰是难容物质,直接 滴定不合适 D:防止其它成分干扰 3、KMnO4标准溶液盛放在什么滴定管中。 A:碱式 B:无色酸式 C:棕色酸式 D:带蓝带的碱式 4、空白试验是在不加入试样的情况下,按所使用的测定方法,以同样的条件、 同样试剂进行,主要检查试剂、蒸馏水及器皿的杂质引入的。 A:偶然误差 B:随机误差 C:大误差 D:系统误差 5、应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含量不如用碘量法测定准确,主要原因是 A:终点不好观察 B:滴定管读数较困难 C:双氧水溶液中稳定剂(如乙酰苯胺)能与高锰酸钾作用 D:双氧水与高锰酸钾计量关系复杂 6、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B:温度 C:催化剂 D:产物的浓度 7、用同一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硫酸亚铁和乙二酸溶液,已知耗去高锰酸钾溶液体积相等,则两溶液浓度关系是 A:c(FeSO4)=c(H2C2O4) B:2c(FeSO4)=2c(H2C2O4) C:c(FeSO4)=2c(H2C2O4) D:c(FeSO4)=2/5c(H2C2O4) 8、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离子时,在醋酸介质中反应:2Cu2++4I-=2CuI↓+I2之所以能向定量完成,主要原因是 A:由于碘化亚铜沉淀的生成,使铜电对和碘电对的电势发生了改变 B:由于过量的碘离子使碘电对的电势减少了 C:由于碘化亚铜沉淀的生成,使铜电对的电势增大了 D:由于醋酸的存在,使铜电对的电势增大了 9、若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亚硝酸根溶液,可选用哪一个作指示剂 A:EBT B:铂电极 C:淀粉 D:二甲酚橙 10、用0.0201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铁(分子量=159.2)的滴定度为(g/mL) 5
A:0.006785 B:0.002085 C:0.008689 D:0.008025 11、用0.0683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对三氧化二铁(分子量=159.2)的滴定度为(g/mL) A:0.008063 B: 0.006089 C:0.009032 D:0.005786 12、对于下列溶液在读取滴定管读数时,读液面周边最高点的是 A: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B: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D:溴酸钾标准溶液 13、在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时,碘化钾与重铬酸钾反应较慢,为了使反应能进行完全,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增加碘化钾的量 B:溶液在暗处放置5min C:使反应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D:加热 14、分析数据的可靠性随平行测定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一定次数后,再增加测定次数也就没有意义了。这一次数为 A:3 B:8 C:10 D:20 15、在氧化还原滴定中,如n1=n2=2,要使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的完全程度达到99.9%,则两个电对的标准电位的最小差值为 A:0.354V B:0.266V C:0.177V D:0.148V 16、碘量法的误差的主要来源是 A:指示剂变色不明显 B:碘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C:滴定时酸度要求太苛刻 D:碘标准溶液浓度不好确定 17、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测定铁含量时,以TiCl3还原三价铁,加入钨酸钠的作用是 A:氧化过量的氯化亚锡 B:氧化过量的TiCl3 C:指示三价铁已全部还原 D:催化剂过量TiCl3的氧化反应 18、重铬酸钾法测定鉄时,用氯化汞除去过量的氯化亚锡的反应条件是 A:室温进行 B:在热溶液中进行 C:氯化汞浓度要小,加入速度要慢 D:氯化汞浓度要大,加入速度要慢 19、0.5070g纯KIOx,将其还原为碘离子后,它正好能与23.36ml 0.1000mol/L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已知K、I、O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9.0、130、16.则此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