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十三五时期

苏州工业园区体育发展

“十三五”(2016-2020)规划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运动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已超越身体锻炼和竞技本身。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要求全社会共同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体育发展水平既是一个区域软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区域硬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新兴产业,正加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容小觑的现实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全面深化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园区将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群众生活、做强体育产业为目标,积极促进全面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积极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科技、金融、健康、养老、传媒等行业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要。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体育发展的文件精神,结合园区发展实际,制定以下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在园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园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园区更率先获评江苏省首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具体如下:

一是基础建设稳步推进。注重重大区域性、功能性体育设施建设,区级规模较大的苏州独墅湖体育发展中心和星海体育休闲中心合计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其中独墅湖体育中心已确定作为苏州市级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建设中的园区体育中心总投资约48亿元,是集体育竞技、休闲健身、商业娱乐、文艺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中心,规划具有承接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赛事的能力,预计2018年投入使用。围绕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目标,稳步推进“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努力满足居民基本体育健身需求。全区累计建成健身路径器械共441套,城市健身步道116条共90公里,10分钟体育健身圈总设施达803个。2015年全区共127个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总面积约245.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6平方米。园区经营性体育场所共378家,其中7家体育场馆可以限期免费开放。19所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免费开放,15所学校体育设施实现了团体预约式开放,以满足附近居民的健身需求。

二是品牌活动特色明显。“十二五”时期,园区创新举办并持续培育了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金鸡湖端午赛龙舟、

园区体育运动会、中外企业体育交流赛、园区羽毛球公开赛等品牌赛事,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主办承办全国业余击剑比赛、全国青少年攀岩锦标赛、城际内湖杯帆船赛、电子竞技大赛等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同时作为场地保障部门,积极参与承办了201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等国际大赛。通过组织承办不同层次的重大体育赛事,切实推进了健身常态化、赛事品牌化,深化了全民健身运动,园区体育事业得以稳步发展。同时,赛事活动的顺利举办也提升了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了体育兴区的良好氛围,对带动文化、旅游、消费形成积极影响。

三是群众体育丰富多彩。重视群众体育发展,不断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努力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条件。2015年园区居民体质达标率达94.75%。群众体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依托各大体育场馆和社区文体站、阳澄湖半岛骑行车道、苏州路跑基地等载体设施广泛开展骑行、广场舞、健步走等系列群众体育运动。各街道社区也高度重视本辖区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2015年各街道社区累计开展各类具有一定群众参与规模的体育活动60余次,参加人数三万余人,涵盖了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篮球、足球、田径、棋类、拔河和亲子运动等十余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苏州市全民健身系列大讲堂在园区独墅湖体育中心和湖东邻里中心广场连续两年设立全民健身活动

点,每周定期开展体育健身公益培训,全年服务5000人次。

四是体育产业初步发展。“十二五”时期,园区体育产业初步呈现多元化发展特点,体育与文化、科技、旅游等产业初步融合。苏州独墅湖科教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建屋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苏大体育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及汇创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获评苏州市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美迪斯医疗运动用品、飞之翔青少年篮球训练营、国家青少年攀岩基地建设、金鸡湖马拉松、金鸡湖龙舟赛等项目累计获得省、市级引导资金600余万元。“阳澄湖半岛休闲活力骑行之旅”入选2014年度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通过扩大园区本级引导资金的扶持范围,对社会力量组织承办的体育赛事活动给予补贴,有效扩大了产业资金的受众面。园区发展了一批体育产业企业(表1)。

“十二五”时期,园区在体育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经验、磨砺了队伍,奠定了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但应当清醒地看到,园区体育发展的水平与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仍不相适应,与园区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要仍不相适应。突出表现为:

一是体育设施布局不均衡。全区体育基础设施面积总量较大,中心城区的设施布局集聚度更高,人均面积也在全市处于相对前列。但实际在各街道、社区的布局尚不均衡,无法全面满足居民日常健身需求。部分社区明显缺少体育设施资源,基本的健身路径、体育场馆、运动设施等配备不齐。

二是体育服务供给不丰富。体育事业、产业的发展仍相对滞后,缺乏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和赛事活动,体育服务市场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水平不高、消费环境有待改善,与居民群众的体育服务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是体育产业发展不充分。尽管拥有阿迪达斯、迪卡侬

等体育用品批发、零售项目,但真正由园区培育成熟的体育及相关产业单位偏少,尚未形成产业链的上下联动和集聚效应,体育产业作为新兴绿色产业的潜力尚未显现,体育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有待持续加强。

四是体育人才支撑不得力。园区体育人才队伍比较匮乏,特别是在体育活动策划执行、场馆设施运营、职业化体育社团、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等领域,现有体育人才储备明显不足,客观上影响了体育事业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思路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激发活力,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抓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足球等重大体育门类成为改革突破口的契机,以增强园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群众生活为宗旨,持续优化“园区—街道(社工委)—社区(居民区)”三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创新群众体育发展模式,丰富群众体育活动内容,不断增强园区公共体育服务能力。推进体育供给侧改革,创新体育服务,

倾力打造赛事品牌,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发展,全面提升体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将园区建设成群众体育亮点纷呈、竞技体育有所突破、时尚体育引领周边、体育经济蓬勃发展的苏州体育发展核心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提高园区居民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丰富园区群众生活为出发点、落脚点,实现体育惠民。

坚持协调发展。促进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体育事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统一,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科技、金融、健康、养老、传媒等相关产业相融合。

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动体育发展体制机制的转变,以特色体育活动推动事业繁荣,以普惠公共服务提升群众健康意识,以市场运行规律提高产业发展效率,以科技发展模式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社会化发展。在政府投资建设基本的公共体育设施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采用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方式,鼓励和倡导多种经济成分投入体育事业。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科研院校等拓展基本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园区体育事业发展后劲与活力。

(三)发展方向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产业,集中出台了一批有针对性、导向性的体育事业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和扶持政策。国务院、江苏省、苏州市出台的鼓励体育事业产业发展政策,为园区“十三五”期间体育事业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营造了良好环境。

“十三五”时期,园区体育应重点以全民健身为基础,坚持办人民满意的公共体育服务,持续推进“10分钟健身圈”建设,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中高端健身休闲项目,“以体带健、以健带商”1,促进健身休闲公共服务的社会效益和公益外商业经营收益双丰收。以园区体育中心建成使用为契机,塑造体育载体运营品牌、健身休闲项目品牌、重大赛事活动品牌,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通过品牌与经营的互动,健身休闲和赛事表演双轮驱动,打造体育与文化、演艺、休闲、娱乐、商贸、旅游等融合发展的体育经济产业链。

(四)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园区体育发展以“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凸显体育产业特色优势”为目标,努力建成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产业特色鲜明、重大赛事品牌凸显、体育文化氛围浓郁、体育消费逐年递增、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体育发展示范区,

1“以体带健、以健带商”指以体育活动带动健身休闲,以健身休闲带动商业活动。

成为苏州市体育发展的核心区(表2)。总体目标分为两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6-2017):重点夯实体育事业基础、合理构建体育产业框架。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充分参与的体育基础设施供给机制,培育与之相匹配的公共服务能力,深化完善三级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园区体育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引进与培育相结合,提升园区体育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第二阶段(2018-2020):重点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形成园区特色的体育产业链。优化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承办和运营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培育体育消费市场,建立健全体育产业链,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科技、金融、健康、养老、传媒等行业的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具有园区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

具体目标如下:

1. 群众体育。根据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长效管理的工作要求,完善功能明确、网络健全、街社一体、惠及全民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到2020年,国民体质监测达标率达到9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一线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占园区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3‰(即每万人拥有30名指导员),由现在的低于苏州市平均

值0.1个千分点增加到高于苏州市平均值0.2个千分点。

2. 体育设施。园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和标准化程度提高,居民健身需求充分保障。园区体育中心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提升独墅湖体育中心、星海体育中心等重点场馆的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健身步道、社区文体设施等公共体育设施,10分钟体育健身圈实现全覆盖。完善运管机制,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新增学校基本实现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到2020年,园区公共体育设施总面积达到363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3.3平方米(苏州市人均面积3平方米)。

3. 体育品牌。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培养特色赛事品牌,提升办赛水平、专业规模、宣传效应和运作效益。持续培育园区体育运动会、中外企业交流赛、独墅湖羽毛球赛等区域赛事,增强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荣誉感;重点打造提升一批以金鸡湖端午赛龙舟为代表的,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赛事。积极申办与园区总体发展战略相协调的影响广、级别高、效益好的体育赛事。到2020年,实现每年举办20场左右国际和国内赛事,其中国际赛事5场左右;引进国际国内一线体育服务品牌机构5家左右。

4. 体育产业。继续加大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体育旗舰项目,积极培育体育创客空间,体育产业总量初具规模,结构逐步优化,布局日趋合理,初步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产

业集群。到2020年,体育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57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注册在园区的体育产业法人单位累计达300家。

注:1. 关于园区公共体育设施面积的测算。(1)2015年园区公共体育设施面积245万平方米,人均3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较苏州市人均多0.3平方米。(2)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预测2020年园区总人口115万人。(3)保持人均面积继续较苏州市多0.3平方米(苏州市2015年为2.7平方米、2020年规划人均3.0平方米),2020年园区人均达到3.3平方米。(4)“十三五”时期园区新增公共体育设施121万平方米,其中体育中心新建35万平方米、中心区再新建或改造16万平方米、学校新增15万平方米、片区新增15万平方米、社区新增15万平方米、小区新增15万平方米。

2. 社会体育指导员占园区常住人口的比例。2015年为2.5‰,低于苏州市平均值2.6‰,预测2020年苏州市平均值为2.8‰,增加到高于苏州市平均值0.2个千分点。

3. 国内外赛事的预测依据,主要是从场馆经营效益、国内外赛事组织活动规律、赛事活动的淡旺季、参与观众的消费习惯等方面研究的。园区体育中心建成后,整个园区平均5

周3赛(体育旺季每周1赛),其中园区体育中心5周1赛。国际赛事、国内赛事、国内表演分别占赛事活动的1:1:1。

4. 引进和培育体育服务品牌预测,随着园区体育中心的建成、体育设施的增加、群众体育参与人数的增长,国际体育服务品牌和全国性体育服务品牌会批量进入。

5. 体育产业增加值预测,体育产业是高增加值率产业。高附加值细分产业和项目,增加值率可达70%左右。本次规划按照50%的增加值率测算。

6. 体育产业营业收入预测。经调研测算,2015年体育营业收入为160亿元左右。“十三

五”时期,园区体育产业的名义增长率预测为10%,预测2020年实现257亿元营业收入。

三、主要任务

(一)持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1. 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战略。提升健身指导服务能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能力建设和工作保障,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注册制度,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力争“十三五”期间新增2000名一线社会指导员,每年6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送培。以社会指导员为基础,加快形成覆盖园区、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完善社会指导员的培训、激励和经费投入制度,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委托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承担群众体育指导服务工作,发展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发布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免费为居民群众提供体质测定、健身指导和运动能力评定。探索设立集科学健身知识普及、信息咨询、运动康复于一体的科学健身示范点,争取建设一个国家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倡导健身运动生活方式,积极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开展晨(晚)练健身、社区体育和假日体育等各类群体活动,帮助园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健康的生活观,增强自觉健身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养成体育消费习惯。

2. 优化布局完善体育设施体系。按照建设高水平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要求,坚持“均等化、标准化、普惠性”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和布局园区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推动综合性、专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设施均衡发展,促进体育设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优化。优化现有重点体育设施布局,建设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增强便民体育服务功能(表3)。推进健身步道建设,完善环金鸡湖、环独墅湖、环阳澄湖慢行系统,进一步扩大便民体育设施覆盖面。丰富公共体育设施种类,按照体育门类划分,如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充实设施数量。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扩大,探索新的运营机制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开放程度实现从室外篮球场到校内体育馆及体育场的延伸。因地制宜地

增设户外多功能球场和健身路径等公共体育设施。城市公园、绿地、广场等有条件的区域合理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健身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场馆设施。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的使用规范、安全管理、更新维护等,加强对社区各类健身设施和健身路径的长效管理,各社区建立台账,安排专人对设施进行登记、跟踪、维护和报修。加大住宅区体育设施配套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新建住宅区要预留体育用地,改建、扩建住宅区有条件的情况下要预留体育用地。

3. 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放宽体育社会组织准入条件,推动体育社会组织社会化、实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市场主体作用。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共体育服务,增强体育社会组织活力。具体按照“管办分离”的工作原则,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各行业体育组

织、各类体育社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发动各行各业、社会各层面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横向与工会、共青团、妇联、教育、残联等各职能部门联合举办面向各类人群的体育活动;纵向指导各街道、社工委文体站及各体育社团组织举办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实现“一板块(街道/社工委)一特色”。

4. 建立健全体育工作体系。

一是加强全民健身设施管理。按照“建管养”结合的原则,加强全民健身设施网格化管理,制定健身设施管理和维护保养计划,指导和检查街道(社区)健身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二是完善体育场地管理。总体掌握体育场地建设使用情况,指导体育场地所属单位、经营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加强体育场地管理。积极争取上级对体育场馆建设、改造及开放使用等方面的各项奖励政策,提高体育场地管理水平、场地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三是加强体育工作宣传。加大园区体育在区域主流传统媒体的报道分量,运用新媒体推出喜闻乐见、提高点击率和阅读率的体育宣传形式和推送方式。积极传播先进体育文化,不断提升和传播园区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二)积极推进体育核心产业发展

1.发展体育核心产业。促进体育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体育健身服务、体育运动休闲、体育竞赛表演和运动健身用

品等产业方向。

一是体育运动休闲业。利用环湖地区水域广阔、生态优美的优势,以户外运动和体育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具有水域特点的健身休闲、旅游度假等体育功能区。打造以环金鸡湖健身步道、环阳澄湖自行车道、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路跑基地等为主的都市运动休闲圈以及其他体育旅游休闲项目,鼓励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俱乐部,加快打响园区“三湖”休闲运动品牌。

二是体育竞赛表演业。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推动体育赛事的举办和创新。依托已有和在建的体育场馆设施,充分发挥体育中心载体优势,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有利于提升城市影响力的国内外体育大赛,鼓励举办商业性体育比赛,积极开发赛事冠名权、体育广告经营权、门票销售权等各类无形资产,建立良性发展的赛事产业经济,加快把园区建设成为引领全市赛事经济发展的龙头。

三是运动健身用品业。既要着力引进国外知名体育健身用品企业,开展特许和连锁经营,建立商业化连锁服务体系,也要加大对市场前景好的本土体育用品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发设计运动健身用品,重点发展户外运动装备、健身器材、训练竞赛器材等。

2. 鼓励购买体育服务。发展体育服务机构,鼓励体育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多元化主体成立体育中介服务机构,

推动园区体育服务机构对外交流与合作,引进更多的国内外体育赛事。鼓励其开展体育赛事推广、体育活动策划、体育培训服务、体育商务咨询等业务活动。增强体育服务购买需求,探索向专业体育服务机构或企业购买咨询、策划、赛事管理、品牌管理、场馆运营、无形资产开发等体育服务。

(三)加强体育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

1. 体育与文化、旅游的融合。依托城市慢行系统,串联文化旅游资源。规划建设供群众骑行和徒步的绿道,连接居民聚居区、城市公园、文化街区、旅游景区等,构建居民健身休闲网络。支持开发户外运动项目,建设和完善徒步骑行服务站、船艇码头、路跑基地等设施。

2. 体育与养老健康业的融合。鼓励园区体育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运动康复技术,加强国民体质监测,组织开展群众日常体质测定和健康服务,提供健康咨询、运动康复等服务。

3. 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体育创意、体育影视、体育广告等相关业态。支持举办体育用品、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等各类体育展会。鼓励体育产业单位采取“互联网+”模式,提升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健身服务、传统体育用品制造等产业发展水平。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背景在传统体育场馆运营、赛事表演体验、体育消费模式分析、个性运动护理等应用领域的发展新模式,拓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消费新空

间。依托现有及在建的体育设施和创业载体,积极引进体育创客空间运营机构、体育创客示范和辅导人才,设立体育创客、创业法人单位,给予政策支持,促进体育创意产业化。

(四)建立体育统计动态数据库

一是加强体育设施和体育场地等体育资源统计管理。建立园区、街道(社工委)、社区(居民区)三级体育设施的网格化管理统计台帐,建立体育场地拥有或经营单位的统计台帐。二是加强体育活动项目的统计。建立园区、街道(社工委)、社区(居民区)三级全民健身活动统计季报、建立重大赛事活动报告制度。三是加强体育产业经营统计,根据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符合园区实际的体育产业经营统计细类,建立动态数据库,提取体育产业经营数据。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重视体育发展,将体育发展目标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与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强基层体育组织队伍建设,街道社区确保有专职人员负责体育工作,确保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加强行业管理,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政策,重视园区体育特色产业发展,引导体育行业组织发展,建立行业自律体系。

(二)改革体制机制

研究制订园区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和采购目录,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深化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推行场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将赛事功能需要与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开发等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优化体育场馆经营定位、服务项目和经营内容,在坚持公益性和以体为主的基础上,拓展体育健身休闲服务、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体育文化、演艺娱乐等功能综合开发利用工作,实现多元发展。对社会资本投资、提供公益服务的体育场馆,政府适当给予补助。

(三)优化支持政策

对重点体育项目在立项、报批、用地和配套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重点体育服务机构或企业的落户按照服务业新办企业和小微企业的政策给予支持。扩大体育人才总量,优化体育人才队伍结构。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大学在校体育专业学生以及社会化体育培训机构中的体育专业人才的作用和能动性,引导他们走向社区,充实园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支持引进高层次体育产业领军人才和专业团队。多渠道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重点培养体育研发设计、赛事策划、场馆运营、体育营销等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加强现有体育从业人员的岗位职业培训,提高体育从业人员素质。加大对体育人才创业创新扶持力度,对体育创业以及社会资本

创办各类体育创业孵化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四)增加财政保障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体育事业经费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扩大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范围和规模,注意调整和加大体育科技、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比例。安排一定比例的财政资金,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积极支持群众健身消费。

(五)健全评估机制

街道、社工委等相关单位要根据本规划明确的目标和任务,逐年逐项分解任务目标,明确本部门或单位“十三五”期间的目标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积极推进规划的实施。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管机制,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对本单位体育事业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