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及其启示

论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及其启示
论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及其启示

论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及其启示

摘要: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容。马克思的政治自由理论认为政治自由是人的自由整体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具体化,是人的自由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是人的自由整体在政治生活中的特殊视角,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共同体中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的相互关系,并实现着人在政治生活中的自主性、自立性的根本愿望与价值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自由;启示

谈到自由,这是一个永远让人期待的境界,也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马克思曾说过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他也为此奋斗了一生。马克思的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政治自由的实现来达到。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包含了及其丰富的内容。这一思想贴近实际,为无产阶级服务,成为无产阶级争取独立的重要的思想武器之一。

一、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条件

(一)历史背景

任何思想理论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其诞生是对当时社会历史实践的一种反映。

拿破仑战争后,德国不同程度上准许农民赎买自己的一些封建义务,经济政策的宽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资本和自由劳动力。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封建行会制度的削弱或废除,清除了德国工业革命发展的障碍。德国关税同盟统一关税和税率,也促进工业革命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及生产关系的变化。德国工人阶级于40年代产生,为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提供了现实实践的基础。

经济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使政治随之发生变化。世界政治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巴黎公社时期动荡不断。英属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发动独立战争,法国于1789年发动大革命,此外亚、非、拉美也开展民族解放运动和独立运动,这些运动的发展重重的打击和摧毁了世界范围内的封建势力,资本主义反得到足够的力量而充分发展,并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不断攫取利润,这一本质也使其利用革命为自己创造各种自由之便,同时也夺走了工人的自由,而德

德国工人则比之更甚,这使得德国工人阶级奋起反抗。残酷的政治环境对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起到了触动作用。

经济政治的变化势必引起思想文化的变化。德国19世纪40年代的资本主义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封建势力残余尚未扫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人民群众受害。这激起人民的反抗,爆发了一系列工人罢工运动,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一些政治理论家开始呼吁和追求政治、社会和经济的自由。

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观点,如私有财产为贫困根源,真正的自由只存在于共产主义社会中以及经济平等了政治平等才能实现等,这些观点都深刻得影响着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在这些条件和思想的影响下,马克思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与继承,创造和丰富了属于自己的理论。

(二)理论渊源

我们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找到有关政治自由的最早的相关言论。他提出平民政体才可享有自由。在他看来最高最善的城邦乃是国家。由公民个体构成的城邦是公民活动的基础。马克思认可这一观点并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国家具有阶级性,资本主义此前的自由带有虚伪性和欺骗性。

现代意义上的政治自由观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后才真正开始发展。资本主义像个独生子总是要求百般,他要求打开种种自由的大门,以汲取自己所需营养,助自己成长和发展,便有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代名词,也出现了头戴这些代名词的理论家们:卢梭、洛克、孟德斯鸠等。他们继承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提出新的理论:三权分立学说、探讨自由与法的关系,论证一系列的自由等,成为现代政治自由理论框架的奠基者。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对限制言论自由的行为进行批判,且马克思不否认洛克是天赋人权的始祖。他对密尔的既享有自由又解决贫困的思想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取得了剩余价值理论这一丰硕成果。卢梭提出人是生而平等自由的,马克思继之提出人民主权一说,剔除卢梭的唯心成分,完善了人民主权思想,认为国家权力源于人民,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除上,马克思批判的继承了康德的纯粹自由主义与权力制约思想以及黑格尔的辩证法,并将其运用到政治自由领域,形成了专属自己的辩证的历史观,所以

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反思现实与批判相结合的产物。

二、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的内涵

(一)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的概念

政治自由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过程中提出的一个口号。这里政治自由是“公民在法律范围内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权利,一般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和被选举权,以及言论、信仰、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权利。”①这一概念我国后来援引。

许多思想理论家对政治自由都有自己的界定。孟德斯鸠认为政治自由是在一个有法律的国家和社会里,一个人做他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哈耶克将政治自由定义为“人民对选举自己的政府,对立法过程以及对行政控制的参与。”②威尔逊则说道,政治自由是“被统治的人使政府适合他们的需要和利益的那种权利。”③罗萨·卢森堡认为“政治自由是指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一种权利”④由上得出政治自由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公民个人在社会中所能够获得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是公民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活动所受的约束和限制应尽可能的少,因此可以将政治自由认为是社会制度在赋予公民政治权利的同时所加给公民约束和限制范围应该尽可能的小,如果可以的话,适当的选择性开放。

马克思的政治自由理论认为政治自由是人的自由整体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具体化,是人的自由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行为表现。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指出:政治自由“只有同别人一起才能行使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参加政治生活共同体,参加国家……,它属于公民权利的范畴”⑤

通过对各种理论说法的分析与总结得出:政治自由是人的自由整体在政治生活中的特殊视角,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共同体中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的相互关系,并实现着人在政治生活中的自主性、自立性的根本愿望与价值目标。

(二)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的主体内容

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反映时代的要求。它是在继承前人的理

①吴丽君.论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D]

②同上

③同上

④谭礼果.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及其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D]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2页

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而产生,具有明显的批判继承;它公开申明为无产阶级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的理论不是哪一国的理论,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具有广泛的全民性;马克思的理论贴近实际,贴近人民的生活,且指导人民群众取得斗争的胜利,具有切实的现实性与可行的实践性。这一些列的显著特征也说明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我归纳如下:第一,政治自由以经济自由为基础,经济自由是获得政治自由的途径和保障。

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人吃人的时代。资产阶级占有绝对优势,他们占有大量土地,拥有众多工厂,更是享有穷人无法拥有的财产。资产阶级运用手中资本雇佣劳动工人,欺骗其签订看似平等而实际不平等的劳动合同,剥夺劳动者人身自由,使劳动者“心肝情愿”的为其卖命。劳动者除自由劳动力一无所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劳动者的苦难越来越多。劳动在马克思看来应该是人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在这里确是被强制的。马克思寻求政治自由之路时,逐渐将目光转向经济领域,将政治自由与经济自由相结合。通过对工人生活的考察,他发现工人除自由劳动力一无所有,工资仅仅够维持自己生存需要。经济上的一无所有,让他们在政治上毫无发言权,而资产阶级宣称的自由只是形式上的,无产阶级毫无政治自由可言。因此,马克思认为只有拥有经济自由,才有政治自由,他号召广大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发展有利于自己的经济。由此看来,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是以高度发达的经济自由为基础,经济自由是实现政治自由的手段途径。

第二,政治自由是建立在平等原则之上的。

马克思的政治自由不是一无所有的自由,也不是私有制社会压迫式的自由,而是建立在平等原则之上。马克思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大家都平等才有自由可言,才能够没有任何歧视席地而谈,共商政事。资本主义社会只有富人对穷人的歧视、压迫和剥削,毫无平等之说,更无自由可言,无产者只有奋起反抗,打倒资产阶级,铲除压迫和剥削,建立民主政权的国家,才能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利。因此,平等是马克思政治自由必不可少的内容,更是现今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第三,政治自由的发展与实现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

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是指向弱者和被压迫者的。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将自己对自由的追求与政治理想相结合,即以政治解放来获得自由,实现这个目标

首先要求改变无产者的经济地位,要求无产者联合反抗打垮压迫者统治的政府,建立一个平等民主的大众政权。这就意味着改变不利于无产者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改变了,政治地位平等了,政治自由之路就可通了。而政治自由的持久有效地发展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资产阶级法律保障的是资产阶级的自由而无产阶级的法律保障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自由。有了法律的保障,不仅政治自由可顺利发展,经济、社会等亦是如此。

第四,政治自由的发展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这样的政治自由的宣言:“代替着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马克思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是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他认为政治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前提,人的解放是建立在私有制和异化现象被消灭的基础之上,只有如此才可获得真正的自由。在马克思看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所宣称的自由带有虚伪性和欺骗性,只有消灭私有制,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民主、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政治自由,实质上的自由。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家已经消亡,阶级已经消灭,不再有压迫和剥削,每个人都能各尽其才,各尽所能,将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政治自由发展的理想境界。因此,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政治自由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的几点启示

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理论内容之丰富,不是常人能比的,它不仅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对我们现代化建设仍具有大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生产力优先原则,经济发展为政治建设服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自由必须通过经济自由来实现,这就需要发展生产力,使物质财富得到丰富。政治自由的实现途径也启示我国在现代化的建设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优先发展生产力,当生产力达到充分发展时,才能够为政治和社会的各方面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各方面的发展,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保障并有所提高,人民对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性、经济性和创造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社会主义的政治自由虽较资本主义的政治自由有重大的进步,但并未达到马克思所言的政治自①吴丽君.论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D]

由的境界,他所期待的政治自由是国家消亡,阶级消灭,物质财富及其丰富的共产主义的政治自由。因此,共产主义的政治自由的实现仍需不断努力,生产力优先原则不容忽视。政治自由的实现需要以发展生产力作为先锋。

(二)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各项建设顺利开展

法是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新生政府需要一套新型健全的法律制度来巩固和稳定新生政权。法律具有强制性,某种程度上的强制执行够保障社会稳定,使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有条不紊的进行。但并非所有法律都以强制手段来实行,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社会在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法律制度也要不断健全和完善,以适应解决新情况的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获得自由之后,需要以法的形式使自由合法化,保障长久地自由。不仅社会的建设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需要法律的保护,共产主义的政治自由的实现也需要法律的保障才能得以无后顾之忧。

(三)坚持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领导劳苦大众翻身把歌唱的领导者,值得我们的信赖和追随。我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关键时候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够打败资产阶级取得革命性胜利,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有国际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中国农民之所以能够翻身把歌唱,实现当家做主的愿望,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所取得伟大成就也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不可分。因此,坚持党的领导无疑是正确的选择。马克思的政治自由,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走向共产主义的政治自由。

(四)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始终贯穿着以无产阶级为本的理念,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无产阶级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的政治自由具有全民性,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自由,是绝大多数人的自由,它的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摆脱束缚和压迫,自由自觉的从事劳动,在政治生活中能够充分行使自己的各项政治权利,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实现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中这种以人为本的的理念也是值得我们现今借鉴和

思考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表面上看经济建设、政治文明等都在前进,其实质都是人的进步。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所践行的都是为了更好更快的向共产主义迈进,这也正说明了政治自由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平等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的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丽君.论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D]

[2] 谭礼果.马克思政治自由思想及其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启示[D]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曾宇辉.马克思的政治自由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中共中央党校学

报.2006,10(3)

[5] 马云志.马克思的政治自由观[J].哲学·政治.2002

[6]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五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修订

第三版.

[7]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孙立坚孙丕强樊瑞庆译[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63

2021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2021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xxxx党支部在农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相互协作,紧紧围绕农委中心工作,带领支部全体党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农机生产管理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 组织保证,实现了全年方针目标。现将我支部2021年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及精神文明建 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管理情况 二、党建思想工作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 用 一是坚持抓紧、抓实、抓好中心组成员学习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建立了党员 “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带领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 《江泽民文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 产党成立85周年关于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成员除积极参加 支部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外,还在工作之余自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 论学习常抓不懈,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 学发展观。通过广泛深入学习,党员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变。二是严格要求,注重班子成员党风廉正建设。支部班子严格执行党章、党纪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一年两次民主生活会,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改进,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认真开展先进党员评比,在党员队伍中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 模范作用,使党员在员工队伍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促进了农委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班 子成员团结协作,工作中尽心尽职,使我厂的安全、文明、生产、经营工作再上新台阶。 还利用开展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活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 二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发挥组织引导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面临着企业的改制重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站利用每周的职工政治学习、安全生产周会和安全学习的契机及其他宣传载体加强 对职工的形势任务教育、引导职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和家庭美德教育,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构建和谐企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处理各种矛盾,理顺职工情绪,取得职工的信任、理解和支持,维护了农委稳定发展大局。 三加强群团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一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厂里精心组织人员、合理安排时间,广泛开展立功 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建立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不仅充分调动职工

海德格尔自由观

海德格尔自由观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存在,是没有任何限制的终极本体。只有存在本身才使那种摆脱了任何限制的自由成为现实,而在他之前所有的哲学都只是存在者意义上的存在,都是受限制的、处于“遮蔽”状态的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意义上的、绝对的存在,无法实现绝对的自由。也就是说,在他之前所有的哲学都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就谈不上解决自由的问题。任何存在者都只是一种受限制的存在,只有“存在”本身才是没有限制的真正本体意义上(也就是他所谓的存在意义)的自由存在。他于是从“存在”的无限性推出了“自由”的绝对性。 但是,“存在”这一绝对的、没有任何限制的本体的假设必然会导致一种虚无主义的错误。也就是说,那种没有任何限制、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实体是不存在的。因为所谓没有任何外在限制的存在,也就是没有任何外在关系的存在,而关系就是属性,也就是本质的外在表现。那么,没有任何外在关系的限制,也就是没有任何属性和没有任何本质的存在,而没有本质及属性就是不存在!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时空总是关系的时空,任何的存在总是一定关系中的时空存在,关系既时空,关系外的存在也必然是时空外的存在,而时空之外的存在也就是不存在。没有联系就没有本质,也就没有物的存在,更谈不上什么物的自由了。这显然是一种存在和自由的悖论。 何况,关系既差异,差异也就是关系。那种自我同一的绝对本体,因为与外部没有任何的关系,也就意味着它与外部没有任何的差异,那么,内在的本体就是外在的现象,没有任何差异的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就是自身绝对同一的、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片树叶。一方面,绝无限制的存在就是世界本身,另一方面,存在和世界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差异。这就是绝对本体的悖论。这或许是绝对本体论者所不愿看见的,然而,这却是一个逻辑事实。本体与外在世界的区别于是就变得毫无意义。 海德格尔否定了在他之前几千年哲学的本体(存在),但他忽略了这一点,既当他把在他之前的存在(本体)存在者化的时候,也就是把存在者存在(本体)化。从这个作为自己逻辑前提的悖论出发,海德格而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自己所苦苦追寻的“存在”究竟在那儿,他最后只能承认,自己所有的工作只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探索存在的路”。 因此,绝对自由赖以为基础的绝对本体“存在”,只是一个逻辑的虚构,以此虚无本体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诡辩——自由就是虚无,就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无。绝对的自由的大厦因此也就轰然倒塌。 而且,作为最抽象的思辨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这一个迂回曲折的关于存在意义上的自由思想,也似乎没有超过最感性的经验哲学家休谟多少。早在《存在与时间》(1927年)出版187年以前的1740年,休谟就在自己的《人性论》中认为,任何的存在者,无论如何自由自在地发展,无论如何自己决定自己,但由于受制于自己的存在(内在必然的本质),因而这种自由发展本质上都是不自由的。他说:“每一个物体向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取决于一种绝对的必然性,而事物不仅无法把自己改变成一个天使、灵魂或者是任何的超自然的存在,甚至不能丝毫偏离他自己正在运行于其中的、被精确设计的路线。”[①]他认为这种受制于必然性的物体本质上仍然是一种“限制”,根本无自由可言,那么,他所谓

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

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 发表时间:2010-10-27T14:13:06.90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5月第3期供稿作者:侯凯中 [导读] 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具体体现,人类历史就是人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 侯凯中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 475003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具体体现,人类历史就是人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而在实践活动的层面上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哲学思想上的探索和创新。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内涵的阐述,力图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质点和思想观念。 关键词:自由观;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历史发展中是一个伟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意义。但马克思并没因此回避以往的哲学问题,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哲学立场上对它们作了非常科学的解答。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于马克思历史观的最高视角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因此,实事求是的展现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就显的尤为必要。 一、两种哲学观的对立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自由与束缚是相对立的。只有摆脱外在力量对自身的束缚,人才会感到不受约束,自由自在。所以,自由其实就是摆脱外在束缚。对自由的这种通俗解释,哲学界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在怎样理解束缚自由的外在力量以及如何消解这种外在力量方面却存在很大分歧,而这种分歧直接体现着两种哲学思维方式之间的根本对立。 在哲学史上,传统的唯物论(旧唯物论)从主体(精神)从属客体(自然界),即主体通过服从客体进而摆脱外在力量的控制出发,把自由定义成人对必然的认知与服从。他们认为,因果必然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时时刻刻都在这种因果必然性的制约下从事着生产活动。但是人不是被动的接受必然的约束,为了消除必然对人的外在限制,人往往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认识必然,获得自由。这种自由观虽然认识到必然对人的客观制约性,也明确了认识必然对于获取自身自由的意义,但却没有抓住自由的实质,还没有意识到真正的自由不仅体现在认识必然上,更在于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支配和驾驭必然。而只有把对必然的理解纳入到为主体的需要服务的轨道上来,使其成为行动自由的前提条件时,它才能成为自由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事实上,即便是对必然的认识过程本身,脱离主体的实践活动也是无法完成的。由此可见,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由观完全是建立在机械的因果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实际上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自由观,它只单纯的强调主体被动的适应客体、服从必然。这只不过是将客体的外在限制又重新还原成主体的内在自制,本质上还算不上真正自由。这种因果决定论的自由观发展到底必然转向宿命论。正如18世纪法国的唯物论者霍尔巴赫所说的那样:“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刻是自由的。”可见,传统唯物论在忽略了主体的能动性的同时也否定了自由本身。 与传统唯物论恰恰相反,唯心论则完全从主体出发,把主体精神的能动性无限放大,即将自由等同于在精神上摆脱外在力量的控制。这就把主体完全抽象化为一种创造客体的精神实体,把客体看做主体的附属物。这样一来,客体对主体的外在限制就变成某种表象,客体为主体所所统摄、控制,由此得出主体是绝对自由的。这实际上是唯我论的翻版。现代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对这种自由观描述的非常透彻。萨特自由观的前提是否定决定论,它虽然包含着反对宗教神学、批判理性主义的合理因素,但却从根本抽掉了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否定了自由存在的客观根据。萨特说:“自由没有本质。它不隶属于任何逻辑必然性。”既然自由不再以必然性为自身存在的依据,那它就具有了本体的意义。在萨特看来,人的存在是不受任何限定的自在自为的存在。所谓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为人的自由先于本质。他把人的自由无限提升至本体、本原的位置,就使自由成了偶然的、无根据的事物,成为不受任何外在力量所能限制的绝对化的东西。萨特认为,人的自由就是意识选择的自由,而这种选择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受限制的。人的选择固然要介入处境,要在一定的现实中进行,但是,即便是这种处境也无法限制人的自由,因为所谓的处境只不过是人赋予世界的内容罢了。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完全克服了传统唯物论自由观的局限性。它没有从对立的两级(主体和客体)而是首先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立场出发论述人的自由本质。 首先,在它看来,自由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充分的表现。“人不是由于有逃避某种事物的消极力量,而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1。如果人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只会一味的盲目服从客体,或是消极地逃避外在客观条件的限制,是永远不会获得自由的。当然,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客体的限制。但是,人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打破这种外在力量的束缚。这才是人的自由的具体体现。人的这种既受客观条件限制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打破外在的限制,证明了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站在这种统一中去论述人的自由问题。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2”对此,毛泽东有着更为简单明了的概括:“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3 客观世界的必然性决定着人的外在的限制。客观世界遵循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这些规律同时也支配着人自身的发展活动。而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与支配自然界的规律是同一的,“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观念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互相分开”4。作为一种必然性,无论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还是人自身发展的规律,对于人的存在和活动来说都具有强制性。因此,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那就是:人既无法摆脱客观必然性的约束,也不能超出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所限定的范围去获取自由。但是,必然性所给予的可能性的范畴是十分广阔的。因为机械决定论意义上的必然性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它只是一种虚幻的表述。必然性必须通过大量的偶然性才能表现出来,并由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因此,必然性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使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就获得了自由。可见,虽然人的存在和活动要受到必然性的限制,但是,人在必然性所规定的范围内仍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作出选择和决定,并通过实践活动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不只是消极被动地被客观必然性所决定。 其次,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在不断肯定意识选择的自主性的同时,认为这也是人的意识的主体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它源于人的物质实践的能动性;又在不停地否定人的这种自由选择的无限制性和盲目性。它认为,必然是自由的依据,正是由于事物有客观必然性可循,人的意识才具有预见性;也正是由于客观必然性为选择提供了可能性,人的意识才能有选择的自由性。必然性既是自由的根据,同时又是自由

自由论

自由论 孟瑜 卢梭从他的著作《社会契约论》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而法国大革命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中,对自由的定义为——绝对的自由在理论上可能存在,但由于社会是由人与人所组成,自由不仅是个人的议题,而是社会中各个主体之间彼此互相界定的程度,因此有人认为个人的自由受制于他人的同等的自由,进而有人认为自由与责任相关,有相关之自由即应负相关之责任。 我们有很多的先哲无数次地定义着自由的涵义和精神,如孙中山多次在演讲指出,一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范围,才是真自由。如果侵犯他人的范围,便是不自由。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 表达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重申了这四大自由的精神。 20世纪下半叶,以赛亚·伯林开始用“两种自由”的概念来划分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他认为,积极自由是指人在“主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作为主体的人做的决定和选择,均基于自身的主动意志而非任何外部力量。当一个人是自主的或自决的,他就处于“积极”自由的状态之中。这种自由是“去做某事的自由”。而消极

自由指的是在“被动”意义上的自由。即人在意志上不受他人的强制,在行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也就是“免于强制和干涉”的状态。 但是仅仅停留在对含义和精神零散的描述,不对自由做一个完善的实质性的定义,这样自由的精神就会不断地受到质疑,扭曲和践踏,缺少自卫的理论力量。如西方由资产阶级组成的政治团体,以及自由意志主义者认同的自由是消极自由。他们认为,积极自由实际上会去干涉他人的消极自由。因此自由的底线和原则,是保护每一个个体的消极自由,而不是去推崇积极自由。他们保护公民的私人劳动所得财产不受侵犯,非法财产可以由人民共同决定起草的法律来解决。应该保证公民人权不受侵犯,他们主张包括法西斯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在内被看作不益于西方社会稳定的政治团体在西方的人权,游行集会权也应该得到保障。这些人的核心思想是“人权高于主权”,即“爱自己就等于爱国家”,坚持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现在已经是西方的主流思潮。 西方的一些其他在野政治团体,如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者以及纳粹主义者,则批评消极自由过分强调个人的权利,忽视社会权利,忽视平等。他们更倾向于积极自由,认为社会的积极干预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平等。而在干预的过程中,个人的权益受到侵害,个人的自由被抹杀。权利与自由集中到了统治者的手中。被普遍认为是极权主义。同时,这些人在过去过于强调所谓的“领袖”的作用,导致个人崇拜泛滥,其实质是旧时代“皇帝”权威的复制。他们为了抵制自由观念,把自由的观念绝对化,认为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所以,

个人思想政治年度工作总结

个人思想政治年度工作总结 xxxx党支部在农委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相互协作,紧紧围绕农委中心工作,带领支部全体党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农机生产管理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思想 组织保证,实现了全年方针目标。现将我支部XX年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及精神文明建设 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管理情况 我支部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始终以服务农委大局为己任,紧紧抓 住农机监理重点工作的大好机遇为前提,XX年xxxx按照省、市xxxx的工作布署,认真贯彻执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 组织全站监理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不断加强监理队伍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带出 一支作风优良,业务过硬,敢打硬仗的监理队伍。全年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取得了 可喜的成绩。拖拉机检验8480台,完成任务的96%;驾驶员复训7678人,完成任务的80%;清理黑车1826台、清理非驾997人, 二、党建思想工作方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 用 一是坚持抓紧、抓实、抓好中心组成员学习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建立了党员 “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带领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 《xx文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和xx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 年关于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成员除积极参加支部组织的各种 学习活动外,还在工作之余自学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理论学习常抓不懈,提 高了政治理论水平,从而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通过广泛 深入学习,党员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变。二是严格要求,注 重班子成员党风廉正建设。支部班子严格执行党章、党纪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一年两次 民主生活会,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改进,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认真开展先进 党员评比,在党员队伍中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 在员工队伍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促进了农委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班子成员团结协作, 工作中尽心尽职,使我厂的安全、文明、生产、经营工作再上新台阶。还利用开展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活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 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经济增长。 二加强政治思想建设,发挥组织引导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总结锦集十篇

思想政治工作总结锦集十篇 思想政治工作总结锦集十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总结10篇,欢迎大家分享。思想政治工作总结篇1 二00三——二00四学年下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已近尾声,为了今后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在本学期即将结束之即,做如下总结: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进行素质教育,深入扎实地开展教研教改工作,落实全教会精神,学习新课程标准,并且实施新课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继续担任初一、初二思想政治课教学,回顾教学工作,本学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工作。(一)、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除坚持规律性的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外,深入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和观念,包括继续教育的学习,提高学历水平的学习及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等。特别加强了对新的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学习。(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深入研究新教材,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标的实质。树立新思想,打破旧观念,推陈出新教法,与时俱进,适应时代需要。不仅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教案,更要备新课标对新教材、新教法、新教师要求,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此大胆尝试,迈出新步子,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多变,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具体进行课前三分钟时事报到和案例分析,既附和政治课要求,又与法律常识教育相应。积极组织活动课,按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课后活动设计方案,开展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办政治小报,评选先进小报,办小报以小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兴趣。政治小报的举办为进行专题教育,向全体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通过一学期的思想政治教学,使学生了解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一般过程,初

浅谈《自由论》

浅谈《自由论》 摘要:freedom或liberty的政治含义中的第一种,遵从许多先例称作“消极自由”,表现为:“主体被允许或必须被允许不受别人干涉地做他有能力做的事、成为他愿意成为的人的那个领域是什么?”第二种含义称作“积极自由”,表现为:“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是决定某人做这个、成为这样而不是做那个、成为那样的那种控制或干涉的根源?”。 前言:以赛亚·伯林(1909—1997),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二十世纪最著名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之一。《自由论》是以赛亚·伯林最重要著作《自由四论》的修订与扩充版。 强制某人即是剥夺他的自由。但剥夺他的什么自由?人类历史上的几乎所有道德家都称赞自由。同幸福与善、自然与实在一样,自由是一个意义漏洞百出以至于没有任何解释能够站得住脚的词。我既不想讨论这个变化多端的词的历史,也不想讨论观念史家记录的有关这个词的两百多种定义。我只想考察这些含义中的两种,却是核心性的两种;我敢说,在这两种含义的背后,有着丰富的人类历史,而且我敢说,仍将会有丰富的人类历史。freedom或liberty(我在同一个意义上使用这两个词)的政治含义中的第一种,(遵从许多先例)我将称作“消极自由”,它回答这个问题:“主体(一个人或人的群体)被允许或必须被允许不受别人干涉地做他有能力做的事、成为他愿意成为的人的那个领域是什么?”第二种含义我将称作“积极自由”,它回答这个问题:“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是决定某人做这个、成为这样而不是做那个、成为那样的那种控制或干涉的根源?”这两个问题是明显不同的,尽管对它们的回答有可能是重叠的。 伯林自由观主要体现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两种自由论”。伯林用“Negative Liberty”、“Positive Liberty”只是想说,这两种自由,一种是从反面理解的自由,一种是从正面理解的自由;一个是从否定的角度理解的自由,一是从肯定的角度理解的自由。当然,此处所谓“反面”、“正面”和“否定”、“肯定”也与汉语日常的含义略有不同,它们不包含任何价值上的负与正的评价,“反面”、“否定”与坏的、无益的无关,“正面”、“肯定”与好的、有益的无关。最典型的证据是,众所周知,伯林更偏爱“Negative Liberty”而不是“Positive Liberty”。我认为,伯林用“Negative Liberty”、“Positive Liberty”是想说存在两种自由,一种是从“不是什么”的角度理解的,一种是从“是什么”的角度来理解的。 一.消极自由 “消极自由”的确是从“消极”(即反面、否定方面)入手的,涉及的首先是个人的行动是否受到阻碍和受到阻碍的程度如何。当我通常说我是自由的时候,基本意思是说我没有受到任何别的东西的干预。假如我被捆起来了,我就是不自由的,因为我被绳索限制了。为了强调“消极自由”的“消极”一面的重要性,伯林甚至说,这种自由不需要“积极”面,因为它指的只是“行动机会”即“有多少门向我敞开”或“有多少路向我开放”,不一定涉及行动本身。伯林说,带了枷锁就是不自由的,没带枷锁就是自由的,并不需要加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正面规定。因此,伯林否认“消极自由”等于不受阻碍的“自愿”行为。他认为,某些“自愿”行为,某些非强迫性行为不属于真正的自由。比如,自愿服从权威,自愿断绝欲望,等等,对伯林而言不属于“消极自由”范畴。“消极自由”之所以为“消极”即反面的自由,实际上不是指普通的不受阻碍,而主要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和实践观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和实践观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和实践观姓名:戴娑 学号:080404403 专业:建筑工业产品艺术设计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自由”就已经被人们说起,而真正赋予“自由”以科学含义的是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掌握自由观的含义并在社会实践中准确实施,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关键词:自由实践马克思主义 正文:人在本质上是追求自由的存在。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立的,人摆脱了外在力量的限制,会感到无拘无束,自由就是对外在限制的摆脱,问题在于如何才是摆脱了外在限制,以及如何才能摆脱外在限制。对此,哲学家们遵循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使主体服从于客体,即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顺从而摆脱外在的限制获得自由。一种是赋予主体的精神以无限的能动性,即主体依靠在精神上摆脱外在的限制而获得自由。前者是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由观,后者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自由观,这两种自由观都是片面的。与上述两种片面的自由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人的自由的本质。诚然,人不能不顺应客体,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性的限制,但是,人不是外在必然性的奴隶,而是驾驭和利用外在必然性的主人。人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才是人的自由之所在。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一 自由是人的根本存在形式,而且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是人在征服外在自然的前提下不断改造和提升人的自身自然的过程。因此何谓

人的自身自然,甚或人的自身自然的提法是否有理由成立,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得以立论的先决条件。说到底外在自然与自身自然的区分问题就是对人性认识的方式问题,即人性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人性的内容能否改变和应否改变,近代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在这个问题上往往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坚持人的存在形态的个体性原则,并在这个基础上强调人的自由在于以个体为本位的自由和发展,私有制制度就成为了体现这种自由的制度基础。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始终坚信人的存在形态是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主张人性的内容是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获得展开和走向完善的。 劳动的组织性决定了人的社会性,也决定了人的主体自由能力只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得到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劳动的中介作用,人类作为自然的存在与作为社会的存在才是统一的。从人类对自然界的关系而言,自人类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运动物出现之后,自然界就已经不再是其原有意义上的自然了,而是留下了人的自由印记的人化了的自然。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整个自然界越来越深刻地打上了人的活动、人的意志的烙印。于是,劳动已经不只是单纯的人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活动,而是劳动产品作为劳动的对象化成为人的本质的外化。因此,“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对人说来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才对别人说来是他的存在和对他说来是别人的存在,才是属人的现实的生命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它自己的is achieved Yibin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werful guarantees 1, and improve land resources of using efficiency, intensive using road traffic resources according to Yibin city center city city population fast growth of need, 2030 city construction with 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成为人。”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特征 在人类文艺理论史上,历代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过艺术的本质与特点,提出过不同的理论主张和思想观点。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论的角度考察艺术,认为艺术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更加突出了艺术创作自由自觉的生产本性,既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又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是人类文艺理论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马克思关于文艺理论的论述并没有一个进行专门和完整的论述,而是散见于其著作的各个篇章,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作出系统性的归纳与完整性的总结。马克主义文艺理论是关于文艺的本质,特征,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基本方法及原则。要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必须先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进行一番简要的考察。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只是我们对物质的自觉反映,无论是意识的内容形式都不能离天物质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论的错误。马克思在对旧的哲学或唯心主义的批判中指出”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作为考察精神和物质、自然和社会辩证统一的基础,对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出了科学系统地说明。马克思主义认为,知识是人类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同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一切文艺作品,都遵循这一原则,反映人类生存状态及精神状态的文艺作品,都源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起源的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提出“劳动创造了美”,这种美感诉诸于我们的五官,心理及思维的触觉,形成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自我主观解释和理解,当然这种主观意识在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之上的。在这里,我们必须将文艺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放到整个物质生产过程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在动态的社会关系中对其进行考察,才能把握文学创作及批判的真正规律和原则。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可以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以下几个特性的论述: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相结合;社会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现实性与审美性的和协融合。 时代性与人民性的结合。时代性是指文艺的创作应反映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以展的规律。作品应能准确反映时代的变动,深刻捕捉时代的精神发展方向。人民性是从实践角度及阶级角度得出的结论,因为文艺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而能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内容只能存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文学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不是不单纯的主观意识运动,而是在实践和文化相互作用的二元结构中得到发展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在这个运动过程中打上时代的铬印,这便形成了各个时期的文艺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在这一点上,新文化运动后兴起的左冀作家联盟的文学主张相当深刻地体现了出来。左冀作家联盟以阶段论为核心出发提出革命文学的主张,提出文学应是战斗的文学,这些主张非常明显地表现其作为一个重要文学思想所折射出的政治文学倾向。当然,我们对左冀文学所坚持的阶级论及对自由论和人性论的坚决反对虽然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具有其现实的意义,但对资产阶级文学中的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自由论的完全否定应是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了。(比如鲁迅在《文学与出汗》一文中对梁实秋关于文学应描写永久的人性进行了辛辣的反讽)然而在文学的人民性上,左冀文学显然是做不够的。毛泽东在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这个讲话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了。其后的文学创作都是围绕这个讲话的精神进行了革命文学的创作,无论在语言、体裁、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上都力求贴切地反映时代的风貌,自觉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使一些优秀作品具有无比的活力和生命力,此后这些革命文学作品也就成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的红色经

2019年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公司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如何呢?也是有一定的工作情况的,下面是整理的20XX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参考! 政治工作在坚持“继承、融合、创新”的原则上,思路要活,载体要好,切入要准,从而做到有情、有理、有形、有效,实现内容形式的统一,并将去年百分制考核内容转化为七十分考核,将剩余的三十分拿出来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有效调动了基层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积极性,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已实现了与各基层单位效益工资相挂钩。各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分(含分)以上为合格;―分扣单位效益工资的;―分扣单位效益工资;不满分的扣单位月度效益工资的,并做到以文件形式即:钻泥发号《××公司××年双文明建设考核管理办法》下发,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同上会,同布署,同考核,同奖罚,进一步升华了此项工作的主题,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建设。 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整体工作水平。我们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党员奉献日”、“党员责任区”等活动,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性观念,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大力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定期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干部考核,及时对基层班子进行充分、调整,增强了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通过集中上党课,开展党建知识答卷及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使广大党员模范意识不断增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狠抓党风廉政建

设,通过召开座谈会、收看录像、印发学习材料等,进行反腐倡廉教育。通过坚持和完善廉洁勤政制度,将领导干部置于制度的约束之中;通过发挥机关职能部门作用,不断强化对廉洁廉政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全年未发生一起党员干部违纪案件,较好地树立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廉政的良好形象。 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公司认真组织开展了“学、转、谋、见”活动,迎“五四”青年职工演讲比赛,开展了“纪风、作风、形象”主题教育活动,认真抓好效能监察工作,取得了好的成果,推动了公司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供石粉一队为了强化管理、增强责任,推行了细化管理与个人工作承诺书,为甲方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生活公司进一步改善职工食堂软件环境,搞好优质服务。研究所攻关研制推广应用的双保型正电钻井液体系,前景广阔。新研制的“无固相钻井液体系”,有效解决了井下复杂难题,创出富台油田新区同类地层机械钻井最快、钻井周期最短、钻井油气显示三项新纪录,新启用了停用的化工合成车间,成为公司新的增效点。 加强教育,创造环境,选树典型,努力锤炼一流的队伍。 ①认真抓好形势任务教育。利用多种宣传形式,重点抓了局与××公司目标任务的学习,使广大职工明确目标,分清形势。加强了就业择业观念的学习,有效的稳定协解人员。防治“非典”病毒的同时,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非典”病毒的危害性,公司做到了严防死守,确保了防非典、搞生产两不误。据统计,在预防“非典”病毒捐

2019年思想政治工作总结范文4篇

本文目录年思想政治工作总结公司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总结思想政治工作总结11月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县委宣传部: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我镇的宣传工作始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 "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深入学习宣传州、县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我党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为促进我镇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唱响主旋律,打好攻坚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 一、思想政治工作有序开展 年,全镇上下本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带领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团结一心,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年初,首先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专题会议,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镇属各单位的负责人,各村党支部书记。二是根据各村实际签订思想政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从而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第三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监督检查机制,由镇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全镇上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分析、总结、部署和指导。完成了年度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绩,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镇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安定团结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二、宣传思想工作常抓不懈 我镇把宣传思想工作与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好”村党支部创建等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在全镇干部群众中开展了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公民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重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突出以抓机遇、谋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切实加强对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理论教育,使全镇干部群众都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锐气投身到全镇经济社会建设的浪潮中去。 (一)加强农牧村形势政策教育。我镇组织了*****形势政策教育宣讲团以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惠民强农政策及民族政策、农牧业基础知识、法律知识等大力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通过形势政策教育的深入开展,全镇群众法制、政策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运用科技发展经济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保证了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在基层的全面落实,促进了农村稳定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建立了党委负责、书记亲自抓,政府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主题和载体。三是做好思想宣传活动。创新学习形式,坚持“三个结合”(即把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领导干部宣讲与学习

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点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点思考 内容摘要:“自由”一直是贯穿于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主题,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终身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不懈奋斗的革命导师。他对人类自由的理解非常独特。在他看来,人的自由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理性形式的自由,也应该是一种现实社会的自由。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产生历史背景到其理论的形成阐述,对自由观给予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思考 自由,英语“freedom ”德语“die Freiheit”作为古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的一个共同主题,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教授曾说:“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宗教,哪一种哲学,哪一种科学,都离不开这个主题。”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认为,人的自由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自由实现的现实基础。 一、自由观点的历史进程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似乎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历史。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人们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认识与探索,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阶级、社会背景各异,文化氛围浓厚不一,以及个人志趣差异,就出现了人们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不同认识与理解。对于自由的观点,人们更多的可能是从哲学及政治学这两门学科来进行研究的,因此,本文对自由观的历史进程将踏寻着西方哲学历史的发展足迹谈论。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就曾提出:社会必须有哲学王统治,如果对人的自由不加以限制,社会将陷入混乱和暴政。在自由状态中,政客可能会蛊惑人心,利用民众的无知窃取权力,成为暴君。亚里士多德认为,“平民主义政体的精神为自由,自由的要领之一体现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或被统治者。另外一个要领体现为人生应任情而行,各如所愿”。1到罗马时期最具有自由色彩的思想家西塞罗所提出的自由观则同他对自然法的解释密不可分。这其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平等的理念。那时起人们1梅新波,《论二十世纪西方的自由观》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4)

《自由论》读后感(1)

《自由论》读后感 每个人都有渴望着自由,有的触手可及,而有的却遥不可及。可是自由,它一直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自由,是华丽的,是动人的,它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它让我们有了对生活的渴望和希望,让我们不断为了实现自己的自由而不懈奋斗,激发出潜藏在我们身体里无限的能量,带领我们从迷茫中走出来,走向坚定,走向成功,所以摆脱束缚、迈向自由也成了我们长久以来的信仰。 在现今这个“自由”泛滥的时期,自由已经被高度的抽象化,然而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对它的争论没有定论,而且还会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关于这个话题,书中的作者给出了他的解答,对于统治者所施用于群体的权力要划定一些他所应当受到的限制;而这个限制就是他们所谓自由。在书中,密尔所谓的个人自由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这也是他所论自由区别于前人如自然法学派,把自由看作是不依赖于社会,而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天赋权利。 密尔所宣称的自由毕竟是离不开社会的,人是一个能够自由发展的、任其随自己喜好的态度去生活。但是,他也必须区分自己自由的权利界限,在密尔的自由论中,自由,也就是不能损害到他人的利益。这也是我所能读懂的层次,在不干涉他人权利、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你是可以干任何你想干的事情的。同时,这一言论和真理,也是需要通过实践来进行证明的。 我们知道,任何真理都不依赖于人类的生存客观内容,这是真理绝对性的首要表现;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每一条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靠近和认知,也就是证明了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但同时也是可知的。从真理发展的角度来看,绝对真理是由无限条真理汇总之后组合而成的,因此,如果物质世界是可以被发现的,人类的认知是可以无限发展的,那么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的存在。 但同时,任何客观真理都存在着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从真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而言,真理是绝对的,即使客观物质世界如何发展,它都是不能被推翻的;但是从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物质世界的接近性的正确认识而言,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因此,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任何真理都是亟待发展和不断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实践标准其本身也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019年思想政治个人工作总结

2019年思想政治个人工作总结 做为一名优秀人才是需要注重自身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的。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思想政治个人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十分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热爱生活,热爱从事的职业。自参加工作以来, 对自己的单位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信心。在这期间不仅注重自身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而且在工作中言行一致,作风端正,实事求是,严于律已,敢于同违规违纪的行为作斗争,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同志,尊重领导,圆满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回顾自己在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上面的学习、进步和成长,大概可以归纳入下几点: 一、工作方面 参加工作以来不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够服从党委安排,尽心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做好本职工作。 1、政治思想素质持续进步。

首先是从思想上重视。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在过去的一年中,主动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原有的基础上,系统的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同时注重加强对外界时政的了解,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定了立场,坚定了信念,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其次是在行动上落实。在工作中,针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系统的进行学习。其间,我认真的学习了工作相关的文献资料。注重加强对纪检、远程教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促成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和知识体系的健全。让自己尽早、尽快的熟悉工作情况,少走弯路。 第三是注重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就是要能够掌握并能够熟悉运用理论知识,帮助自己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中,认识事物的本质。注重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并能够在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一些创造性的工作。通过学习对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