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重力坝的应力分析

混凝土重力坝的应力分析
混凝土重力坝的应力分析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混凝土重力坝的应力分析姓名:

学号:

年级专业: 2013级水利水电工程指导老师:

提交时间: 2016年12月

目录

一、基本资料 (1)

二、确定工程等别和主要建筑物级别 (2)

三、非溢流坝剖面尺寸拟定 (3)

四、荷载计算及组合 (6)

五、抗滑稳定极限状态计算 (7)

六、坝址抗压强度极限状态计算 (7)

一、基本资料

某高山峡谷地区规划的水利枢纽,拟定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其任务以灌溉为主、兼顾供水,水库总库容4亿m3。

1.水电规划成果上游设计洪水位为355.0 m,相应的下游水位为331.0 m;上游校核洪水位356.3 m ,相应的下游水位为332.0 m;正常高水位354.0 m;死水位339.5 m。

2.地质资料:河床高程320.0 m,约有1~2 m覆盖层,基础要求开挖至弱风化层,清基后岩石表面最低高程为318.0m。岩基为石灰岩,地质构造良好。坝体和基岩抗剪断摩擦系数f'=0.82,凝聚力c'=0.6MPa。

3.其它有关资料:河流泥沙计算年限采用50年,据此求得坝前淤沙高程330.0 m。泥沙浮重度为6.5kN/ m3 ,内摩擦角φ=18°。

枢纽所在地区洪水期的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5m/s,水库最大风区长度由库区地形图上量得D=0.9km。

坝体混凝土重度γc =24kN/m3,地震设计烈度为4度。拟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10,90d龄期,80%保证率,fckd强度标准值为10MPa,坝基岩石允许压应力设计值为4000kPa。

二、确定工程等别和主要建筑物级别

(1)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 -2000 )的规定,水利水电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I、II、III、IV 、V 五等,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建设的防洪、灌溉、发电、供水和治涝等水利水电工程,见表格1:

山区、丘陵区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分等指标

表格 1

程等别工程规

水库总库

(m)

防洪治涝灌溉供水发电

保护城

镇及工

矿企业

的重要

保护农田

(亩)

治涝面积

(亩)

灌溉面积

(亩)

供水

对象

重要

装机容量

()

Ⅰ大(1)

10

特别重

特别

重要

Ⅱ大(2)

10 1 重要500100 200150重要120

Ⅲ中10.1 中等10030 6050中等30

Ⅳ小(1)

0.10.01 一般30 5 155一般5

Ⅴ小(2)

0.010.00

1

5

对于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工程,当按各分项利用项目的分等指标确定的等别

不时,其工程等别应按其中的最高等别确定。

(2)水工建筑物的级别划分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工建筑物的级别,反映了工程对水工建筑物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应根据所属工程的等别及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分析确定。

水利水电工程的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级别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工程的等别,以及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为五级,分别为 1 、 2 、 3 、 4 、 5 级,见表 2

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

表格 2

工程等别主要建筑物次要建筑物Ⅰ 1 3

Ⅱ 2 3

Ⅲ 3 4

Ⅳ 4 5

Ⅴ 5 5

该工程水库总库容4亿m3;由表可知: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性建筑物为4级。

三、非溢流坝剖面尺寸拟定

1.坝顶高程的确定。坝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超高

对于3级建筑物,其安全级别为Ⅱ级的坝,查得安全超高设计洪水位时为0.5 m,校核洪水位时为0.4 m。分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两种情况计算。

(1)设计洪水位情况

D风区长度(有效吹程)为0.9kM,v0计算风速在设计洪水情况下取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的2倍为30m/s。

①波高

②波长

③波浪中心线至计算水位的高度:

因为,,则

坝顶高程

(2)校核洪水位情况

D风区长度为0.9km,v0计算风速在校核洪水位情况取多年平均年最大风速的1倍为15m/s。

①波高

②波长

③波浪中心线至计算静水位的高度:

坝顶高程

取上述两种情况坝顶高程中的大值,并取防浪墙高度1.2m,防浪墙基座高0.1m并外伸0.3m,则坝顶高程为

最大坝高为:

2.坝顶宽度。因该水利枢纽位于山区峡谷,无交通要求,按构造要求取坝顶宽度5m,同时满足维修时的单车道要求。

3.坝坡的确定。根据工程经验,考虑利用部分水重增加坝体稳定,上游坝面采用折坡,起坡点按要求为1/3~2/3坝高,该工程拟折坡点高程为349.33m,上部铅直,下部为1:0.2的斜坡,下游坝坡取1:0.75,基本三角形顶点位于坝

顶,349.33m以上为铅直坝面。

4.坝体防渗排水。根据上述尺寸算得坝体最大宽度为33.57m。分析地基条件,要求设防渗灌浆帷幕和排水幕,灌浆帷幕中心线距上游坝踵5.3m,排水孔中心线距防渗帷幕中心线1.5m。拟设廊道系统,实体重力坝剖面设计时暂不计入廊道的影响。

拟定的非溢流坝剖面如下图所示:

四、荷载计算及组合

以设计洪水位情况为例进行稳定和应力的极限状态验算(其它情况略)。设计洪水情况的荷载组合包含:自重+静水压力+淤沙压力+扬压力+浪压力。沿坝轴线取单位长度1m计算。

1.自重将坝体剖面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计算其标准值,廊道的影响暂时不计入。

2.静水压力按设计洪水时的上下游水平水压力和斜面上的垂直水压力分别计算其标准值。

水平水压力:

垂直水压力:

3.扬压力扬压力强度在坝踵处为γH1 ,排水孔中心线上为γ(H2+αH),坝趾处为γH2。α为0.25,按图中4块分别计算其扬压力标准值

浮托力:

渗透力:

4.淤沙压力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计算。泥沙浮重度为6.5kN/m3,内摩擦角φs=18°。水平淤沙压力标准值为

垂直淤沙压力标准值为

5.浪压力坝前水深大于1/2波长(H>L/2)采取下式计算浪压力标准值:

五、抗滑稳定极限状态计算

坝体抗滑稳定极限状态,属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核算时,其作用和材料性能均应以设计值代入。基本组合时γ0=1.0;ψ=1.0,γd=1.2;f'd=0.82/1.3=0.6308;c'd=600/3=200.00kP

由于4255.23kN<8196.39kN,故基本组合时抗滑稳定极限状态满足要求。

六、坝址抗压强度极限状态计算

坝趾抗压强度极限状态,属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核算时,其作用和材料性能均以设计值代入。基本组合时,γ0=1;ψ=1.0,γd=1.3;

对于坝趾岩基:

由于678.64kPa<3076.92kPa,故基本组合时坝址基岩抗压强度极限状态满足要求。

对于坝趾混凝土C10:

由于678.64kPa<3846.15kPa,故基本组合时坝趾混凝土C10抗压强度极限状态满足要求。

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水库是该流域水利水电建设规划中的主体工程之一。坝址位于某乡上游3km处,控制流域面积317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1.1m3/s,年径流总量3.5×108m3。本工程是一座兼有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效益的综合开发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总库容为1.6×108m3,正常高水位130.0m,死水位112.0m,设计洪水位130.74m,校核洪水位132.4m,水库有效库容达1.0×108m3,为年调节性水库。 该工程拦河坝的坝型为砼重力坝,电站布置在河床右侧的非溢流坝段的后面,为坝后式布置,坝顶全长315m,坝顶高程135m,其中左非溢流坝坝段长度为100m,溢流坝段长度为48m,右非溢流坝段长度167m,溢流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偏左岸,设有3孔6m×12m的弧形工作闸门,堰顶高程124m,坝底最大宽度为54m,消能方式为挑流消能,在坝后式厂房处,非溢流坝段的最大底度为46.6m,厂房最大宽度为13.7m,厂坝联结段为4m。 电站装机容量为2×3200KW。引水压力钢管设在非溢流坝段,进水口底板高程为95.0m,管径1.75m,采用单机供水的布置方式。水轮机安装高程85.0m,设计工作水头36.0m,最大工作水头45.0m,最小工作水头27.0m。 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图1。 二、基本资料 1.工程水文资料 该水库库容在1×108m3以上,主坝工程为二级建筑物,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是根据上游3km处水文观测站实测某年最大一次洪水典型加以修正,以洪峰、洪量控制进行放大而得。现将各设计频率洪水过程线、施工设计洪水等水文资料列于表1~表5。 3 3 3

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水库就是该流域水利水电建设规划中得主体工程之一。坝址位于某乡上游3km处,控制流域面积317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1.1m3/s,年径流总量3、5×108m3。本工程就是一座兼有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效益得综合开发得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总库容为1、6×108m3,正常高水位130.0m,死水位112.0m,设计洪水位130.74m,校核洪水位132.4m,水库有效库容达1、0×108m3,为年调节性水库。 该工程拦河坝得坝型为砼重力坝,电站布置在河床右侧得非溢流坝段得后面,为坝后式布置,坝顶全长315m,坝顶高程135m,其中左非溢流坝坝段长度为100m,溢流坝段长度为48m,右非溢流坝段长度167m,溢流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偏左岸,设有3孔6m×12m得弧形工作闸门,堰顶高程124m,坝底最大宽度为54m,消能方式为挑流消能,在坝后式厂房处,非溢流坝段得最大底度为46.6m,厂房最大宽度为13.7m,厂坝联结段为4m。 电站装机容量为2×3200KW。引水压力钢管设在非溢流坝段内,进水口底板高程为95.0m,管径1.75m,采用单机供水得布置方式。水轮机安装高程85.0m,设计工作水头36.0m,最大工作水头45.0m,最小工作水头27.0m。 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图1。 二、基本资料 1、工程水文资料 该水库库容在1×108m3以上,主坝工程为二级建筑物,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就是根据上游3km处水文观测站实测某年最大一次洪水典型加以修正,以洪峰、洪量控制进行放大而得。现将各设计频率洪水过程线、施工设计洪水等水文资料列于表1~表5。 3 3 单

重力坝稳定及应力计算

六、坝体强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计算及坝体稳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一)、基本资料 坝顶高程:m 校核洪水位(P = %)上游:m 下游:m 正常蓄水位上游:m 下游:m 死水位:m 混凝土容重:24 KN/m3 坝前淤沙高程:m 泥沙浮容重:5 KN/m3 混凝土与基岩间抗剪断参数值:f `= c `= Mpa 坝基基岩承载力:[f]= 400 Kpa 坝基垫层混凝土:C15 坝体混凝土:C10 50年一遇最大风速:v 0 = m/s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v 0 `= m/s 吹程D = 1000 m

(二)、坝体断面 1、非溢流坝段标准剖面 (1)荷载作用的标准值计算(以单宽计算) A 、正常蓄水位情况(上游水位,下游水位) ① 竖向力(自重) W 1 = 24×5×17 = 2040 KN W 2 = 24×× /2 = KN W 3 = ×()2× /2 = KN ∑W = KN W 1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2 = m W 2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m 067.16.83 2 26.13=?- W 3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m 6.58.0)10905.1094(3 1 26.13=?-?-

竖向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M OW1 = 2040×= 8772 KN·m M OW2 = -×= -KN·m M OW3 = -×= -445 KN·m ∑M OW = KN·m ②静水压力(水平力) P1 = γH12 /2 = ×-1090)2 /2= -KN P2 =γH22 /2 =×2 /2 = ∑P = -KN P1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为:-1090)/3 = P2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为:-1090)/3 = 静水压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M OP1 = ×= -6089 KN·m M OP2 = ×= KN·m ∑M OP = -KN·m ③扬压力 扬压力示意图请见下页附图: H1 = -1090 = m H2 = -1090 = m (H1 -H1) = -= m 计算扬压力如下: U1 = ××= KN U2 = ××/2 = KN ∑U = KN

混凝土重力坝

《混凝土重力坝电算》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2010级水利(2)班 指导教师: 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一日

目录 1 课程设计目的 (2) 2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2) 3 课程设计的要求成果 (2) 4 基本资料 (3) 5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4) 6 课程设计总结 (24) 7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4) 附录I 主要电算成果原始文件 (25)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水工建筑物》这门课程知识的理解;借助课设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来解决基本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技能。 2、学会初步设计重力坝基本剖面,通过稳定、强度分析,拟定坝体经济断面;计算坝体应力,并满足规范要求;培养设计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3、在课设中查阅和应用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培养按规范设计的良好习惯。 2.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1、设计任务: 碧流河水库混凝土挡水段第28号坝段剖面设计。 2、设计内容: 1)通过稳定、强度分析,拟定坝体经济断面尺寸; 2) 通过坝基水平截面处坝体内部应力分析,定出坝体混凝土分区方案; 3) 坝体细部构造设计:廊道布置、坝体止水、坝体排水及基础防渗和排水等。 3. 课程设计的要求成果 1) 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2) A3设计图纸二张。

4. 基本资料 1、 流域概况及枢纽任务 碧流河水库位于碧流河中游干流上,坐落在新金县双塔镇与庄河县荷花山镇的交界处沙河口,距大连170公里。总库容亿3m 。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灌溉、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II 型水库,是大连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 2、地形地质 坝址处的岩体可大致分为新鲜岩石、微风化及覆盖层。河槽高程为m ,河槽处为半风化的花岗岩,风化层厚度为 2 m ,基岩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岩体较完整,无特殊不利地质构造。两岸风化较深呈带状,覆盖层较少,坝址两岸均为花岗岩,岩石坚硬,裂隙不发育。河床可利用基岩高程定为m 。 坝基的力学参数:坝与基岩之间抗剪断系数为93.0'=f ,kPa c 430'=;坝与基岩之间抗剪摩擦系数值为;基岩的允许抗压强度15000kPa 。 地震的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烈度为8度。 3、建筑材料 砂料、卵石在坝址上、下游均有,坝址下游5km 以内砂储量丰富,可供建筑使用。 4、特征水位 经水库规划计算,坝址上、下游特征水位如下: P=%校核洪水位为m ,相应下游水位为m ; P=1% 设计洪水位为m ,相应下游水位为m ; 正常挡水位为m ,相应下游水位为m ; 死水位为m ; 淤沙高程为m ; 总库容亿3m . 5、气象 坝址洪水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s m /7.19,洪水期50年重现期最大风速 s m /27,坝前吹程校核洪水位时m D 1500=,设计洪水位时m D 1300=。 6、其它有关资料 淤沙干容重3/14m kN sd =γ,空隙率4.0=n ,淤沙内摩擦角016=?。坝体材料为混凝土,其容重采用3/24m kN c =γ。 5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XXXXXX 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XXX水库 混凝土重力坝枢纽设计 专业水工 层次专升本 姓名 学号

前言 关键词:重力坝剖面稳定应力细部构造地基处理 本次设计内容为河南南潘家口水利枢纽,坝型选择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选择和枢纽布置见1号图SG-01潘家口水库平面图所示。 整座重力坝共分53个坝段,主要有非溢流挡水坝段、溢流表孔坝段、溢流底孔坝段和电站厂房坝段。其中非溢流挡水坝段每坝段宽15米,分布于大坝两端;厂房坝段每段宽16米,布置在靠近右岸的主河床上,装机3台机组;底孔坝段每段宽22米,布置在厂房坝段左侧的主河床上;溢流坝段每段宽18米,布置在滦河主河床上。详见1号图SG-02下游立视图。 挡水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8米,坝顶高程为228米,防浪墙高1.2米,最大坝高为101.2m,属高坝类型。坝顶宽12米,最优断面的上游坝坡坡率为1:0.2,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下游坝坡坡率为1:0.7,下游折坡点高程688.98英尺,详细情况参见1号图SG-03挡水坝剖面图。 溢流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6米,堰顶高程210米,溢流堰采用WES曲线设计,直线段坡率为1:0.7,反弧段半径取25.0米,鼻坎高程取159米,上游坝坡坡率取1:0.2,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上游坝面与WES曲面用1/4椭圆相连,详细情况见1号图SG-02溢流堰标准横断面图所示。 本枢纽溢流堰采用挑流方式消能,挑角取250。止水采用两道紫铜中间加沥青井的形式。坝基防渗处理(主要依据上堵下排的原则),上游帷幕灌浆(两道),下游侧设置排水管。 以非溢流挡水坝段为计算选择断面,进行了抗滑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分别采用抗剪断计算法和材料力学法计算法进行计算,最终验算满足抗滑稳定,上游坝踵没有出现拉应力,设计剖面合理可行。 本次设计只是部分结构物设计,考虑问题较单一,采用基础资料一般以书本为主,跟实际情况难免有出入,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8.9

重力坝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重力坝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右岸重力坝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1.概述 香河水库拦水坝从左至右分为1#、2#、3#、4#、5#、6#坝段,布置在板老河床岸坡及台地上,沿坝轴方向总长94.0m,最低建基面高程448.0m。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要求在20xx年5月12日前完成EL76.0m 以下砼浇筑,20xx年9月12日完成重力坝混凝土浇筑施工。在重力坝上游侧布置一台DMQ540/30低架门机(1#门机)负责重力坝段混凝土施工,混凝土采用砼搅拌车从左岸拌和楼经迁江大桥运抵1#门机接料平台,经1#门机吊3m卧罐入仓。 重力坝凝土施工见附图《重力坝混凝土施工布置及分层分块图》。 2.施工布置 2.1施工道路布置 根据业主提供的场内交通条件,利用开挖出渣道路并作适当改建,本标混凝土施工主要运输线路如下: 左岸混凝土拌和系统→左岸对外公路→迁江大桥、迁江镇→右岸对外公路→右岸上坝公路→上游出渣路→ 1#门机取料平台,运距约4000m:主要为右岸重力坝段供料。 2.2施工机械布置

在重力坝段上游布置1台型号为MQ540/30型的低架门机,编号为1#门机,1#门机平行坝轴线布置,运行中心线桩号为上 0+011.50m,行走范围:0+016.00~0+056.00,安装高程 EL80.0m,起重臂杆变幅18.00m~37.00m,能控制整个重力坝。 1#门机于20xx年3月25日安装完成,安装前先用石渣填筑一个安装平台,采用50t汽车吊进行安装。1#门机负责浇筑重力坝全部混凝土18879m,20xx年9月12日完成重力坝混凝土浇筑后,采用汽车吊将1#门机拆除。 3 3 3.混凝土施工程序及施工方法 3.1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配合比试验原材料检验工作面清碴、冲洗立模前测量放样基底清理下一仓混凝土验基测量放样单元工程施工准备工作钢模、木模准备模板安装钢筋制作钢筋定位安装钢筋、模板调整止水片、预埋件加工止水片、预埋件安装和观测仪器埋设混凝土生产检查验收不合格混凝土运输与入仓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质量检验过程检验养护、拆模资料整理单元工程完工验收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1)施工准备工作 1)钢模、木模准备 根据混凝土结构物的特点及施工单位的材料、设备和工艺条件,在本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宜优先采用钢模板。对大面积的表

重力坝稳定及应力计算书..

5.1重力坝剖面设计及原则 5.1.1剖面尺寸的确定 重力坝坝顶高程1152.00m,坝高H=40.00m。为了适应运用和施工的需要,坝顶必须要有一定的宽度。一般地,坝顶宽度取坝高的8%~10%,且不小于2m。若有交通要求或有移动式启闭设施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坝顶宽度m B10 。 考虑坝体利用部分水中增加其抗滑稳定,根据工程实践,上游边坡坡率n=0~0.2,下游边坡坡率m=0~0.8。故上游边坡坡率初步拟定为0.2,下游边坡坡率初步拟定为0.8。上游折坡点位置应结合应力控制标准和发电引水管、泄洪孔等建筑物的进口高程来定,一般折坡点在坝高的1/3~2/3附近,故初拟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138.20m。下游折坡点的位置应根据坝的实用剖面形式、坝顶宽度,结合坝的基本剖面计算得到(最常用的是其基本剖面的顶点位于校核洪水位处),故初拟下游折坡点高程为1148.50m。 5.1.2剖面设计原则 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的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维持抗滑稳定;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 非溢流坝剖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是:①满足稳定和强度要求,保证大坝安全;②工程量小,造价低;③结构合理,运用方便;④利于施工,方便维修。 遵循以上原则拟订出的剖面,需要经过稳定及强度验算,分析是否满足安全和经济的要求,坝体剖面可以参照以前的工程实例,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先行拟定,然后根据稳定和应力分析进行必要的修正。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得到一个经济的剖面。 5.2重力坝挡水坝段荷载计算 5.2.1基本原理与荷载组合 重力坝的荷载主要有: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动水压力、冰压力、地震荷载等。本次设计取单位长度的坝段进行计算。相关荷载组合见表4.5。 表4.5 荷载组合表 组合情况相关 工况 自 重 静水 压力 扬压 力 泥沙 压力 浪压 力 冰压 力 地震 荷载 动水 压力 土压 力 基本正常√√√√√√

重力坝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榆林王圪堵水库枢纽 布置及重力坝设计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2013 年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

本设计题目来源于王圪堵水库工程实际,属设计类课题。王圪堵水库坝址位于榆林市横山县城关镇西北12km,榆靖高速公路无定河大桥以上2.5km、芦河入无定河口以上5.5km处的无定河干流上,距榆林市区60km。按照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要求及治黄大局的拦沙要求,确定水库任务是供水、拦沙和灌溉等综合利用。在本次设计中所用到的主要工程相关资料都来源于实际工程的设计资料。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 选题目的 本次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和运用,通过对王圪堵水库的了解和个人知识的掌握,本次毕业设计选择《榆林王圪堵水库枢纽布置及重力坝设计》作为题目。本课题主要解决a.水库的枢纽布置,包括坝址选择,电站厂房的选址,各种水工建筑物的选型等一系列布置问题。b.混凝土重力坝的专题设计,包括坝型的选择比较,大坝尺寸的设计,抗滑稳定的计算,大坝结构图的绘制等。通过本次设计,运用几年来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结合毕业设计的任务进行思考、分析应用,提高我们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使用规范、手册能力的培养,使我们成为合格的水利人才。 2. 选题意义 (1).王圪堵水利枢纽主要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放水洞、坝后电站等建筑物组成。它是无定河中游的一项水沙控制工程,按照《陕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陕西省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供水水源规划》和《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对无定河开发治理的要求,项目开发的目标是在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基础上,河流生态基流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调蓄无定河水资源,并经优化配置,以供定需就近向榆横煤化学工业区、鱼米绥盐化学工业区供水,缓解工业区近中期用水矛盾,向14.6万亩农田灌溉补水,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支撑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发展,拦蓄泥沙、减少入黄泥沙,为治黄大业作贡献。按照无定河开发治理要求以及项目开发目标,王圪堵水库的建设任务是供水、拦沙和灌溉等综合利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水库区存在淹没农田、村庄、道路、桥梁等现象,浸没面积约756亩,库区两岸不存在永久性渗漏问题,水库蓄水后预计塌岸总方量约9259万m3,塌岸问题较为突出;坝址区河床

重力坝抗滑稳定与应力计算

项目名称:几内亚凯勒塔(KALETA)水电站工程项目阶段:复核阶段 计算书名称:重力坝抗滑稳定及应力计算 审查: 校核: 计算: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Yellow Riv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二〇一二年四月

目录 1.计算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与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本数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计算参数和研究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荷载组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参数及控制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理论和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计算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荷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压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扬压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震荷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系数及应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果汇总.....................................................................................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 题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学习中心:江苏扬州市邗江区教师进修学校奥鹏学 习中心[11]VIP

1 项目基本资料 1.1 气候特征 根据当地气象局50年统计资料,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 m/s,重现期为50年的年最大风速23m/s,吹程:设计洪水位 2.6 km,校核洪水位3.0 km 。 最大冻土深度为1.25m。 河流结冰期平均为150天左右,最大冰厚1.05m。 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2.1坝址地形地质条件 (1)左岸:覆盖层2~3m,全风化带厚3~5m,强风化加弱风化带厚3m,微风化厚4m。 (2)河床:岩面较平整。冲积沙砾层厚约0~1.5m,弱风化层厚1m左右,微风化层厚3~6m。坝址处河床岩面高程约在38m左右,整个河床皆为微、弱风化的花岗岩组成,致密坚硬,强度高,抗冲能力强。 (3)右岸:覆盖层3~5m,全风化带厚5~7m,强风化带厚1~3m,弱风化带厚1~3m,微风化厚1~4m。 1.2.2天然建筑材料 粘土料、砂石料和石料在坝址上下游2~3km均可开采,储量足,质量好。粘土料各项指标均满足土坝防渗体土料质量技术要求。砂石料满足砼重力坝要求。 1.2.3水库水位及规模 ①死水位:初步确定死库容0.30亿m3,死水位51m。 ②正常蓄水位:80.0m。 注:本次课程设计的荷载作用只需考虑坝体自重、静水压力、浪压力以及扬压力。 表一 本设计仅分析基本组合(2)及特殊组合(1)两种情况: 基本组合(2)为设计洪水位情况,其荷载组合为: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

压力+浪压力。 特殊组合(1)为校核洪水位情况,其荷载组合为: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泥沙压力+浪压力。 1.3大坝设计概况 1.3.1工程等级 本水库死库容0.3亿m3,最大库容未知,估算约为5亿m3左右。根据现行《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按水库总库容确定本工程等别为Ⅱ等,工程规模为大(2)型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挡水、泄水、引水系统进水口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施工导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 1.3.2坝型确定 坝型选择与地形、地质、建筑材料和施工条件等因素有关。确定本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 1.3.3基本剖面的拟定 重力坝承受的主要荷载是水压和自重,控制剖面尺寸的主要指标是稳定和强度要求。由于作用于上游面的水压力呈三角形分部,所以重力坝的基本剖面是三角形,根据提供的资料,确定坝底宽度为43.29m(约为坝高的0.8倍),下游边坡m=0.8,上游面为铅直。

重力坝稳定及应力计算

坝体强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及坝体稳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一)、基本资料 坝顶高程:1107.0 m 校核洪水位(P = 0.5 %)上游:1105.67 m 下游:1095.18 m 正常蓄水位上游:1105.5 m 下游:1094.89 m 死水位:1100.0 m 混凝土容重:24 KN/m3 坝前淤沙高程:1098.3 m 泥沙浮容重:5 KN/m3 混凝土与基岩间抗剪断参数值:f `= 0.5 c `= 0.2 Mpa 坝基基岩承载力:[f]= 400 Kpa 坝基垫层混凝土:C15 坝体混凝土:C10 50年一遇最大风速:v 0 = 19.44 m/s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v 0 `= 12.9 m/s 吹程D = 1000 m (二)、坝体断面 1、非溢流坝段标准剖面

荷载作用的 标准值计算(以单宽计算) A 、正常蓄水位情况(上游水位1105.5m ,下游水位1094.89m ) ① 竖向力(自重) W 1 = 24×5×17 = 2040 KN W 2 = 24×10.75×8.6 /2 = 1109.4 KN W 3 = 9.81×(1094.5-1090)2×0.8 /2 = 79.46 KN ∑W = 3228.86 KN W 1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13.6-5) /2 = 4.3 m W 2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m 067.16.83 2 26.13=?- W 3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m 6.58.0)10905.1094(3 1 26.13=?-?- 竖向力对O 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 M OW1 = 2040×4.3 = 8772 KN ·m M OW2 = -1109.4×1.067 = -1183.7 KN ·m

某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某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水库是该流域水利水电建设规划中的主体工程之一。坝址位于某乡上游3km处,控 制流域面积317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1.1m3/s,年径流总量3.500击。本工程是一座兼有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效益的综合开发的水利枢纽工程。b5E2RGbCAP 工程总库容为1.6X 108m,正常高水位130.0m,死水位112.0m,设计洪水位130.74m, 校核洪水位132.4m,水库有效库容达1.0 X 108m,为年调节性水库。p1EanqFDPw 该工程拦河坝的坝型为砼重力坝,电站布置在河床右侧的非溢流坝段的后面,为坝后式布置,坝顶全长315m 坝顶高程135m其中左非溢流坝坝段长度为100m溢流坝段长度为48m右非溢流坝段长度167m溢流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偏左岸,设有3孔6m X 12m的弧形 工作闸门,堰顶高程124m坝底最大宽度为54m消能方式为挑流消能,在坝后式厂房处,非溢流坝段的最大底度为46.6m,厂房最大宽度为13.7m,厂坝联结段为4m。DXDiTa9E3d 电站装机容量为2X 3200KW引水压力钢管设在非溢流坝段内,进水口底板高程为 95.0m,管径1.75m,采用单机供水的布置方式。水轮机安装高程85.0m,设计工作水头 36.0m,最大工作水头45.0m,最小工作水头27.0m。RTCrpUDGiT 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图1。 二、基本资料 1.工程水文资料 该水库库容在1X 108m以上,主坝工程为二级建筑物,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是根据上游3km处水文观测站实测某年最大一次洪水典型加以修正,以洪峰、洪量控制进行放大而得。现将各设计频率洪水过程线、施工设计洪水等水文资料列于表1?表5。5PCzVD7HxA 表1 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单位:m3/s 表3 水文站实测历年月平均流量单位:m/s

重力坝稳定和应力计算

坝体强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计算及坝体稳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一)、基本资料 坝顶高程: m 校核洪水位(P = %)上游: m 下游: m 正常蓄水位上游: m 下游: m 死水位: m 混凝土容重:24 KN/m3 坝前淤沙高程: m 泥沙浮容重:5 KN/m3 混凝土与基岩间抗剪断参数值: f `= c `= Mpa 坝基基岩承载力:[f]= 400 Kpa 坝基垫层混凝土:C15 坝体混凝土:C10 50年一遇最大风速:v 0 = m/s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v 0 `= m/s 吹程 D = 1000 m

(二)、坝体断面 1、非溢流坝段标准剖面 (1)荷载作用的标准值计算(以单宽计算) A 、正常蓄水位情况(上游水位,下游水位) ① 竖向力(自重) W 1 = 24×5×17 = 2040 KN W 2 = 24×× /2 = KN W 3 = ×()2× /2 = KN ∑W = KN W 1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2 = m W 2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m 067.16.83 2 26.13=?- W 3作用点至O 点的力臂为: m 6.58.0)10905.1094(3 1 26.13=?-?-

竖向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 M OW1 = 2040× = 8772 KN·m M OW2 = -× = - KN·m M OW3 = -× = -445 KN·m ∑M OW = KN·m ②静水压力(水平力) P1 = γH12 /2 = ×-1090)2 /2= - KN P2 =γH22 /2 =×2 /2 = ∑P = - KN P1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为:-1090)/3 = P2作用点至O点的力臂为:-1090)/3 = 静水压力对O点的弯矩(顺时针为“-”,逆时针为“+”): M OP1 = × = -6089 KN·m M OP2 = × = KN·m ∑M OP = - KN·m ③扬压力 扬压力示意图请见下页附图: H1 = -1090 = m H2 = -1090 = m (H1 - H1) = - = m 计算扬压力如下: U1 = ×× = KN U2 = ×× /2 = KN ∑U = KN

TL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TL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学习中心:奥鹏远程教育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内容摘要 重力坝是一种古老而迄今应用很广的坝型,因主要依靠自重维持稳定而得名。重力坝的断面基本呈三角形,筑坝材料为混凝土或浆砌石。在中国的坝工建设中,混凝土重力坝也占有较大的比重。 本次设计为TL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设计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基本资料的分析、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设计的主要内容首先是进行坝体的设计,进行坝型选择,设计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方案,设计内容包括挡水坝段的设计,溢流坝段的设计,底孔坝段的设计等。然后是细节构造与坝基处理,有坝基清理、坝基加固、坝基防渗及坝基排水设计、断层处理等。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重力坝;剖面设计;荷载计算;应力分析 目录

引言1 1 设计资料2 1.1 某重力坝基本资料2 1.1.1 流域概况2 1.1.2 地形地质2 1.1.3 建筑材料2 1.1.4 水文条件2 1.1.5 气象条件3 1.2 某重力坝工程综合说明3 2 坝型及坝址选择5 2.1 坝型选择5 2.2 坝址选择5 3 挡水建筑物设计7 3.1 非溢流坝剖面设计7 3.1.1 坝顶高程的拟定7 3.1.2 坝顶宽度的拟定9 3.1.3 坝坡的拟定9 3.1.4 上、下游起坡点位置的确定9 3.2 荷载计算及组合9 3.2.1 自重10 3.2.2 静水压力10 3.2.3 扬压力10 3.2.4 泥沙压力11 3.2.5 浪压力11 3.2.6 荷载组合12 3.2.7.荷载计算成果14 3.3 抗滑稳定分析20 3.4 应力分析21

混凝土重力坝结构模型试验指导-2013

《水工建筑物》结构模型教学实验重力坝断面结构模型试验 李桂荣 2013-3-22

混凝土重力坝断面结构模型试验 1. 模型试验的原理 模型试验的理论基础就是相似原理。我们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水利和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建筑物及地基。需要通过模型模拟的主要有荷载的类型及大小,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为了使模型上产生的物理现象与原型相似,模型材料、模型形状和荷载等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相似原理。 水工结构模型试验要解决的问题,是将原型水工建筑物上的力学现象缩小到模型上,从模型上模拟出与原型相似的力学现象中,量测应力、位移和安全度等,再通过一定的相似关系推算到原型建筑物。模型试验如果能正确地解决模拟问题,同时又采用了精确的量测方法,则其所得成果就可能较好地反映原型的实际情况。 2.试验任务 对所取坝段的断面结构模型进行一次应力试验,提供大坝在上游正常蓄水位作用下的坝基面上应力的分布和坝体位移变化情况的试验成果。 3.原型的基本资料: 坝型为混凝土实体重力坝,坝高为81m ,坝顶宽12m ,坝底宽60m ,下游坝坡1:0.75。坝体混凝土弹性模量E 1=19200Mpa,坝基岩体弹性模量E 2=19200Mpa ,E 3=11600Mpa ,基岩材料分布图4-1。混凝土与基岩材料的泊松比均为μ1=μ2=0.2,坝体混凝土容重3/24m KN r ,上游正常蓄水位78m 。 4.模型设计 4.1相似常数 根据线弹性模型的相似要求结合本次试验,原型(P )与模型(M )各物理量之间保持下列相似关系: 几何比尺: C L =L P /L M =100 弹性模量比尺: C E =E P /E M =6 容重比尺: C γ=γP /γM = C ζ/ C L 应变比尺: C ε=εP /ε M =1 应力比尺: C ζ=ζP /ζM =6

水库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书

水库混凝土重力坝设计书 第1章基本资料 一、枢纽工程概况: P水库位于TS和CD两地区交界处,坝址位于X河桥上游十公里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3.37万km2,总库容为14.39亿m3。 P水库枢纽由主坝、电站及泄水底孔等组成,水库主要任务是调节水量,供TJ和TS地区工农业用水和城市人民生活用水,结合引水发电。并兼顾防洪,要求:尽可能使其工程提前受益,尽早建成。 根据水库的工程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枢纽定为一等工程,主坝为Ⅰ级建筑物,其它均按Ⅱ级建筑物考虑。 二、气象: P库区年平均气温为10℃左右,一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为零下6.8℃,绝对最低气温达零下21.7℃(1969年);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25℃,绝对最气温高达39℃(1955年),多年平均气温见下表(表五)。 表一多年平均气温、水温表单位:℃ 本流域无霜期较短(90—180天),冰冻期较长(120—200天),P站附近河道一般12月封冻,次年3月上旬解冻,封冻期约70—100天,冰厚0.4—0.6米,岸边可达1米。流域冬季盛行偏北风,风速可达七、八级,有时更大些,春秋两季风向变化较大,夏季常为东南风,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21.5m/s,水库吹程D=3km。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约为400—700mm,多年平均降水天数及降水量见表六: 表二多年月平均降水天数及降水量表单位:mm 三、水文分析: 1、年径流:栾河水量较充沛,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4.5亿m3,占全流域的53%。年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汛期七、八月份。丰水年时占全年50—60%,枯水年占30—40%,而且年际变化也很大。 2、洪水:多发生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有峰高量大涨落迅速的特点,据调查,近一百年来有六次大洪水。其中1883年最大,由洪痕估算洪峰流量约为24400—27400 m3/s,实测的45年资料中最大洪峰流量发生在1962年为18800 m3/s。洪峰历时三天左右,由频率分析法求得:几个重现期所对应的洪峰流量值(见下表表三、表四所示)。 表三 表四

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设计方案

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导流 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水库是该流域水利水电建设规划中的主体工程之一。坝址位于某乡上游

3km处,控制流域面积317km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1.1m3/s,年径流总量3.5×108m3。本工程是一座兼有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效益的综合开发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总库容为1.6×108m3,正常高水位130.0m,死水位112.0m,设计洪水位130.74m,校核洪水位132.4m,水库有效库容达1.0×108m3,为年调节性水库。 该工程拦河坝的坝型为砼重力坝,电站布置在河床右侧的非溢流坝段的后面,为坝后式布置,坝顶全长315m,坝顶高程135m,其中左非溢流坝坝段长度为100m,溢流坝段长度为48m,右非溢流坝段长度167m,溢流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偏左岸,设有3孔6m×12m的弧形工作闸门,堰顶高程124m,坝底最大宽度为54m,消能方式为挑流消能,在坝后式厂房处,非溢流坝段的最大底度为46.6m,厂房最大宽度为13.7m,厂坝联结段为4m。 电站装机容量为2×3200KW。引水压力钢管设在非溢流坝段内,进水口底板高程为95.0m,管径1.75m,采用单机供水的布置方式。水轮机安装高程85.0m,设计工作水头36.0m,最大工作水头45.0m,最小工作水头27.0m。 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图1。 二、基本资料 1.工程水文资料 该水库库容在1×108m3以上,主坝工程为二级建筑物,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是根据上游3km处水文观测站实测某年最大一次洪水典型加以修正,以洪峰、洪量控制进行放大而得。现将各设计频率洪水过程线、施工设计洪水等水文资料列于表1~表5。 表1 坝址设计洪水过程线单位:m3/s

ANSYS在重力坝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9年6月 第2期ANSYS在重力坝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韩永胜梁秋生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本文对重力坝应力分析的材料力学方法、弹性力学方法、结构模型试验方法以及有限单元法进行了比较,重点阐述了有限单元法,利用大型有限元工程分析软件ANSYS对某重力坝进行了应力分析与开裂区域研究。 关键词:重力坝;应力分析;有限单元法;ANSYS 1引言 重力坝主要依靠坝体本身自重来保持坝体的稳定,故称为“重力坝”。其坝筑材料主要是混凝土或砌浆石或这两者的组合。在古代建造砌浆石坝的时候,还没有现在那么高的数学力学基础理论,也没有对这种坝起名叫重力坝,更没有对这种坝进行应力分析。从17世纪和18世纪以Hooke’s law为基础的材料力学出现和发展,到19世纪初逐步创立了杠件系统的结构力学和一般弹性体的弹性力学,再到19世纪上半叶和中叶混凝土出现和发展之后,才开始将重力坝作为连续弹性体进行应力分析。最初采用材料力学方法,而后发展到弹性力学方法,对于边界复杂的坝体结构采用模型试验方法。近年来,随着有限单元法的研究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对重力坝的数值解法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工程师的青睐。 2材料力学方法 材料力学方法基本假定是:(1)坝体材料为均质和各向同性;(2)在静力载荷应力计算中,不考虑温度载荷引起的应力;(3)坝体的永久横缝不传力,将坝段看作独立的固定于岩基上的竖直悬臂梁,不考虑基础变形对坝体应力的影响[1]。 材料力学计算得出:重力坝最不利的应力位于坝踵(上游坝面底部)和坝址(下游坝面底部)。这两处是应力控制的部位,我国重力坝设计规范规定[2],用材料力学方法计算时,重力坝上游坝面不允许出现竖直方向拉应力,坝基面上的压应力应小于坝基许用压应力。 3弹性力学方法 19世纪中下叶,法国李维等学者和工程师为重力坝二维应力分析提供了弹性力学解法。但是由于弹性力学计算方法很繁琐,目前,中低型重力坝的设计基本上按规范规定的材料力学进行应力计算。4结构模型试验方法 用于测试应力的结构模型试验方法主要有光测法和脆性材料电测法两类。结构模型试验方法能适应复杂的边界形状和地基变形条件,便于测量和研究重力坝孔口、坝踵和坝址等角缘应力分布状态,解决了材料力学方法不能解决、弹性力学方法难以解决的课题。在今天,即使电子计算机发展很快、应用很广,一些高重力坝的设计和计算仍采用结构模型试验方法,作为与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相互验证的补充的手段。 5有限单元法 有限单元法适用于孔口、角缘和地基变形等复杂的边界条件与载荷情况,可以考虑各种材料的特性和组合,后来又发展到进行温度场和温度应力的计算、非线性分析和动力分析等等。它出色地完成了材料力学方法和弹性力学方法所不能计算的课题,对重力坝的应力计算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了某重力坝的应力分布和开裂区域。 14··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 题目 A江水利枢纽实体重力坝设计 学院工学院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毕业届别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1) ABSTRACT (2) KEYWORDS (2) 第一章枢纽任务及枢纽基本资料 (3) 第一节、枢纽任务 (3) (一)发电 (3) (二)灌溉 (3) (三)防洪 (3) (四)渔业 (3) (五)过木 (3) 第二节、A江水利枢纽基本资料说明 (4) (一)自然地理 (4) (二)工程地质 (6) (三)筑坝材料 (7) (四)库区经济 (7) (五)其他 (8) 第二章建筑物形式的选择 (8) 第一节、枢纽的建筑物组成 (8) 第二节、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8) 第三节、建筑物形式的选择 (10) (一)挡水建筑物形式的选择 (10) (二)泄水建筑物形式的选择 (10) (三)水电站建筑物形式的选择 (11) (四)其他建筑物形式的选择 (11) 第三章各主要建筑物设计 (11) 第一节、挡水坝剖面设计 (11) (一)基本剖面 (12) (二)实用剖面 (12) (三)坝顶高程 (13) (四)坝顶宽度 (14) (五)坡率确定 (14) (六)坝底宽度 (14) 第二节、非溢流坝稳定分析 (15) (一)荷载计算 (15) (二) 力矩计算 (22) (三)稳定分析 (27) (四)、应力强度校核 (29) 第三节、强度指标 (30) 第四节应力计算及校核 (31) 第四章溢流坝剖面设计 (38)

第一节、泄水方式的选择 (38) 第二节、溢流坝体型设计 (38) (一)拟定孔口流量 (38) (二)中孔出流 (39) (三)底孔出流 (39) (四) 单宽流量的确定 (39) (五)溢流坝段总长度的确定 (40) (六)计算堰顶水头H0 (41) (七)定型设计水头H H (41) (八)校核 (42) (九)闸门高度 (42) 第三节、溢流坝剖面设计 (42) (一)顶部曲线段确定 (42) (二)消能形式的选择 (43) (三)反弧段的确定 (44) (四)中间直线段 (45) (五)反弧段圆心的确定 (46) (六)鼻坎型式的选择 (46) 第四节溢流坝剖面的确定 (48) 第五节、溢流坝荷载计算 (48) (一)自重 (48) (二)静水压力及扬压力(结合非溢流坝荷载计算) (49) 第六节、稳定分析 (51) (一)抗剪强度 (51) (二)抗剪断强度 (52) 第五章重力坝细部构造设计 (53) 第一节、坝顶构造 (53) (一)非溢流坝 (53) (二)溢流重力坝 (53) (三)导水墙布置 (55) 第二节、分缝与止水 (55) (一)分缝 (55) (二)止水 (55) 第三节、廊道系统 (56) (一)基础廊道 (56) (二)坝体廊道 (56) 第四节、坝体防渗与排水 (56) (一)坝体防渗 (56) (二)坝体排水 (56) 第六章重力坝地基处理 (56) 第一节、地基开挖 (57) (一)开挖原则 (57) (二)开挖设计 (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