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静脉炎的防治

合集下载

化疗药物静脉炎预防及护理论文

化疗药物静脉炎预防及护理论文

化疗药物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化疗药物所引发的静脉炎的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患者,观察其静脉炎发生的条件,对预防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同时选取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本次研究的70例患者中,经过预防措施的实施有5例患者发生静脉炎,发生率为7.14%,与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20%)相比,明显降低,且经过有效的护理,患者均痊愈。

结论对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进行静脉炎预防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则可以促进患者痊愈,值得推广。

【关键词】化疗药物;静脉炎;预防;护理化疗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临床用药方法主要有静脉给药、门静脉给药、动脉灌注等,而静脉给药是临床最常用到的方法。

但是由于化疗药物自身的特性往往会使患者局部组织损伤,在众多并发症中静脉炎是常见的一种,其不仅使患者遭受痛苦,并且给临床护理及治疗带来困难。

笔者选取我院在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现对其进行总结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5±2.5岁。

其中食管癌21例,肺癌12例,胃癌23例,胰腺癌4例,子宫癌10例。

同时选取我院于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4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本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为20%(8例)。

1.2原因分析化疗药物是细胞毒类药物,其不仅具有较强的刺激性,还具有无选择性,也就是说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还会对人体正常细胞和组织带来损伤[1]。

所以,当药物在较短的时间内且大量的输入到血管后会超出血管的缓冲应激能力,也有可能在血管受损的部位堆积,从而损伤血管外膜,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破坏内皮细胞,引发静脉炎;同时液体输入的速度、时间、输入量、压力等对血管的刺激以及环境温度等也会引发血管壁损伤,引发静脉炎[2];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时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如静脉穿刺失败、针头固定不当等也会引发静脉炎;当人体血浆的ph值发生改变,数值失衡时也会引发静脉炎。

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的预防

化疗药物导致静脉炎的预防

化疗药物导致静脉 炎的预防
庄风玲 关键词 化疗 静脉炎 韩 凯荣 预防 南京 医科大学 附属淮安一 院肿瘤 内科 , 江苏省淮安市 2 30 220
中 图分 类 号 : 7 .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17 8 (0 0 0 —3 70 R4 35 B 10 —55 2 1 ) 30 6 —1
内注 入 。
例, 共发生静脉炎 3 例 , 中男 l 、 2 , 2 其 2例 女 O例 年龄最 大 8 5
岁, 小 1岁。 最 O
2 发 生 机 制
2 1 恶性肿瘤 患者 易出现继发高凝状 态 由于绝大多数 肿 . 瘤释放物质能激活凝血 系统 , 导致 患者凝 血机 制异 常, 同时 化疗 药物 又可引起 组织 因子释放 , 溶活性 受抑 制 , 纤 药物 的
被广泛应用 。但 由于静脉给的化疗药物多 为细胞毒性 药物 ,
对血管 刺激 较强 , 之反 复穿 刺 , 加 机械 性损 伤 , 极易 造成 红
肿 、 痛、 疼 硬化形成条 索状 , 甚至机 化阻塞 , 严重 影响 患者 化
疗计划实施 , 而影 响 治疗 效果 。为 了提高 病人 的 生活 质 从 量, 静脉炎 的预 防及血管保护被广大医护工作者所重视 。
例 , 中乳腺癌 4 0例 、 其 0 食管癌 36例 、 0 骨癌 2 3 、 0 例 肺癌 1 1 5
性 能及 副作用 , 选择正 确 的溶媒对 保护 化疗药 的稳定 性 、 酸 碱度 和降低药物 的副作用有 明显的影响 , 以正确选择溶媒 所
很重要 。如阿霉素 、 甲氨蝶呤要用葡萄糖 水溶解 , 而紫杉醇 、 奈达铂 、 长春地辛要用生理盐水溶解 。 3 5 控制给药速度 . 根 据药物的药理性质作 用机制及刺激 性不 同掌握最佳 的给药速 度 , 于减 少 副作用 、 对 提高疗 效至 关重要 。如 5F - U一般 滴注 4 h 过快会 影响其疗效 , ~6 , 加重 对血管 的刺激 。而阿霉 素 、 春地 辛、 菲则 要 2 ~ 3mi 长 泽 O 0 n

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2006-11-26基础医学论文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作者:郭丽平陈瑞目的探讨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方法分析呼吸科192例肺癌患者化疗发生52例化疗性静脉炎的原因,总结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措施。

结果通过对化疗性静脉炎的观察分析及护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结论消除各种危险因素,做到早期预防,能降低其发生率;做到合理干预,能提高其疗效,为患者减轻痛苦。

化学治疗静脉炎原因分析防治措施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静脉输液化疗药物是主要治疗手段。

化疗药物反复应用与长期静脉穿刺给药易引起静脉炎及药物外渗,造成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为57.6%)[2]. 1 临床资料自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我科共收治联合化疗的肺癌患者192例,年龄18—86岁。

发生化疗性静脉炎52例,男18例,女34例。

其中2005年4月至2006年4月化疗患者共39例,发生静脉炎13例,发生率为33%,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化疗患者45例,发生静脉炎14例,发生率约为31%;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化疗患者61例,发生静脉炎15例,发生率约为25%;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化疗患者47例,发生静脉炎10例,发生率约为21%.可见发生率逐渐降低。

52例化疗性静脉炎中,Ⅰ度39例,Ⅱ度12例,Ⅲ度1例。

2 用药方法均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

3 判断标准根据主观感受和肉眼定性评价。

Ⅰ度:局部皮肤出现轻微的红肿、疼痛、灼热症状,沿着静脉走向出现轻微的条索样红线。

Ⅱ度: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灼热症状,有水泡形成。

Ⅲ度:静脉变黑变硬、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

4 原因分析 4.1毒性影响临床上化疗大部分为静脉给药,而化疗药物为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作用于细胞代谢的各个周期,影响蛋白质的合成,造成组织细胞尤其是代谢活跃的’皮肤基底细胞、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死亡。

康惠尔透明贴在防治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康惠尔透明贴在防治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康惠尔透明贴在防治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对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作用,得出结论:采用康惠尔透明贴的护理干预措施防治化疗性静脉炎收到显著效果。

【关键词】康惠尔透明贴化疗性静脉炎防治作用我科自2009年3月份至11月份在静脉应用化疗药物时,应用康惠尔水凝胶透明贴,覆盖穿刺点及穿刺血管近心端静脉走向皮肤10-20cm,将其应用于化疗相关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5-67岁,均应用长春瑞滨,VP-16,顺铂化疗,均观察4个疗程,共计化疗人次200人次。

分组方法:(1)32例同意使用康惠尔透明贴的患者为观察组(Ⅰ),拒绝使用的18例为对照组(Ⅰ)。

观察组(Ⅰ)与对照组(Ⅰ)的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及肿瘤病种上根据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

(2)选择18例化疗后红热型和硬结型的静脉炎患者,向其讲明使用康惠尔透明贴具有的治疗作用,同样按照自愿原则签署使用协议书应用康惠尔透明贴局部治疗。

其中13例同意使用透明贴的患者为观察组(Ⅱ),5例拒绝使用者为对照组(Ⅱ)。

患者在年龄分布、性别及肿瘤病种上根据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

1.2方法(1)观察组(Ⅰ)与对照组(Ⅰ)均选择前臂较粗、直、弹性好的静脉血管,不宜选择手背及腕部的静脉血管,均采用BD公司生产的由Vialoun材料制成的静脉留置针由操作者按照无菌操作技术进行外周静脉穿刺,操作者都已经过集中操作培训。

观察组(Ⅰ):静脉穿刺成功后,化疗药物静脉滴注或推注前,将10cm×10cm的透明贴覆盖穿刺点及穿刺血管近心端静脉走向皮肤10-20cm,3-5天即可取下。

对照组(Ⅰ):静脉穿刺成功后,使用3M透明敷贴覆盖在穿刺部位及针翼上。

(2)观察组(Ⅱ)与对照组(Ⅱ):观察组(Ⅱ)先用生理盐水清洁患处,自然晾干后,将透明帖贴于表面,覆盖直径大于患处2~3cm ,3~5 天更换1次,潮湿或污染随时更换。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论文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论文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摘要】对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综述,认为:在化疗前仔细评估患者状况,化疗中全程跟踪观察,配以适当的预防手段,能够有效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发生静脉炎后及时采取外敷或局部封闭的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化疗正常进行。

【关键词】化疗性静脉炎;预防;治疗【中图分类号】r5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87-02化疗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四肢浅表静脉是其主要的给药途径。

但静脉化疗药物多为细胞毒性药物,毒性大、浓度高,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强,加上反复穿刺,因此容易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和血管平滑肌痉挛,造成化疗性静脉炎。

曾有报道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可达57.65%【1】。

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康复和化疗的顺利进行【2,3】,而且易产生医疗纠纷【4】,同时也给护理人员再次穿刺带来困难。

随着肿瘤患者逐年增加,化疗性静脉炎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广大护理人员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 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机制目前的研究表明,化疗性静脉炎具有复杂的发生机制,至少有以下因素参与了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1.1 化疗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损伤,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坏死脱落,甚至凋亡。

1.2 化疗药物导致血浆ph 值的改变:化疗药物可使血浆ph 值偏酸性或碱性,均会影响血管内膜细胞的正常代谢。

1.3 化疗药物引起ⅰ型变态反应:一些化疗药物如蒽环类可引起变态反应,导致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增加,化疗药液外渗。

1.4 机械性刺激和损伤:长期反复多次静脉注射给药以及输液容易造成静脉内膜的机械损伤。

1.5 化疗药物的用法和用量:化疗药物浓度过高和/或输入速度过快,容易超过血管的缓冲能力,使化疗药物在血管受损处堆积,不断刺激血管内膜【5】。

1.6 局部炎症:药剂配制时溶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易致刺激血管内壁。

2024版静脉炎预防和处理的9种方法太实用了

2024版静脉炎预防和处理的9种方法太实用了
2024/1/29
中药治疗
针对不同证型,选用相应 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等。
外治法
采用中药外敷、针灸、拔 罐等外治法,以缓解症状、 促进康复。
16
新型技术手段应用探讨
激光治疗
利用激光照射病变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疼痛。
高压氧治疗
通过吸入高压氧,提高血氧含量,促进组织修复和炎症消退。
指导患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 免污染和感染。
2024/1/29
12
03 治疗方法与技巧
2024/1/29
13
局部外敷药物治疗
消炎止痛药
如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疼痛和炎症。
抗凝药物
如肝素,可防止血栓形成,降低静脉炎的严重程 度。
局部激素类药物
如地塞米松,可减轻炎症和水肿。
2024/1/29
14
全身抗感染治疗策略
入。
2024/1/29
9
规范操作,减少机械性损伤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 则,穿刺前认真消毒 皮肤,防止感染。
妥善固定穿刺针和留 置针,避免其移动或 滑出血管外。
2024/1/29
提高穿刺技术,尽量 一次穿刺成功,避免 反复穿刺对血管的损 伤。
10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时,应稀 释后缓慢输入,并密切观察输 液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静脉 炎症状。
静脉炎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重视静脉炎患者的心理健康,开展相关教育和心理支持工作,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30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将为 静脉炎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 生活质量。

预防化疗所致皮肤毒性反应的建议

预防化疗所致皮肤毒性反应的建议

预防化疗所致皮肤毒性反应的建议临床上诱发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因素比较多,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特点和药物性质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将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1、正确使用药物。

掌握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按照医嘱来控制药物浓度和输注速度,最好做到现配现用。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做好以下两点:①不要将含化疗药物的针头直接拔针或穿刺血管,提前输入0.9%NS,给予2.5mg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推注,确认无渗漏后输注长春瑞滨类药物。

输注期间要密切关注,输注完成之后要用0.9%NS进行冲洗。

②在输入长春瑞滨药物之前,用1%的卡因纱布对穿刺点进行湿敷,可以降低输注长春瑞滨过程中的疼痛感。

③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浓度呈正比,静脉推注时药物压力大、浓度高,易引起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

长春瑞滨经稀释后尽量在15min~20min输注完毕。

2、提高专业水平。

负责化疗输注的护理人员需要接受专业训练,掌握相关药物的基本特点,详细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熟练穿刺技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避免针尖刺破血管壁,针头拔出后按压针眼2~5min。

3、合理选择血管。

尽量选择深静脉置管输注化疗药物。

如不能行深静脉置管,应以弹性好、管腔大、回流通畅的血管为首选,多次化疗时可交替选用血管。

4、观察及处理。

在输注过程中,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及走行血管,如在输注过程中出现红肿、疼痛等情况立即停止输注,并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利多卡因沿疼痛或肿胀区域进行封闭,并外涂喜辽妥软膏。

如出现水疱脱皮,用消毒液消毒,外涂地塞米松软膏;若创面较深,可按无菌换药处理,防止感染。

5.、健康教育及电话随访。

在患者入院后应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工作,院外注意严格执行出院指导,使患者出现问题时能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患者出院后应定期回访。

护理人员要按照计划使用血管,这样可以实现规范性用药,有效的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一旦患者出现渗漏及静脉炎,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降低化疗药物对局部皮肤和组织造成的损伤。

化疗静脉给药[指南]

化疗静脉给药[指南]

绝大多数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因其多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刺激性强,毒性大,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病变的血管颜色变成暗红色或暗黄色,皮肤色素沉着,局部疼痛,触摸病变的血管呈条索状,严重者可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发生血流受阻。

对病人以后的治疗起了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

这几年,我们科总结经验教训,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大大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

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增强了治病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参与病魔斗争。

1 预防措施(1)尽量减少下肢静脉给药,尤其是化疗时间长,毒性强的药物,以免下肢长时间制动,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毒性强的药物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下肢血液回流不好,更加重静脉炎的症状,易成为血栓性静脉炎。

(2)对于毒性强、化疗时间长的药物,可使用小号套管针,以便于病人行动,又免于液体外渗。

我们不主张一条血管使用多天,尤其是毒性强的药物,以免对该血管长时间、多药物刺激,易导致静脉炎。

应经常交替更换使用血管。

(3)某些药物易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如长春瑞滨、阿霉素等,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选择较粗大的血管,静滴前氟美松5mg静推以保护血管,且控制好静滴时间,使其在10~15min 内静脉滴入,同时操作中防止液体外渗,然后再用氟美松5mg及生理盐水冲洗血管,这样可大大降低此类药物静脉炎的发生。

(4)使用两种化疗药物时,两种药之间要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免药物发生相互反应,使其药效降低或毒性加强。

(5)为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在开始静滴化疗药物时,可用33%的硫酸镁纱条沿静脉走向湿敷于注射的静脉上,直至化疗药物滴完,拔针1~2h停止湿敷。

并在滴完化疗药物时,再给予5ml25%的硫酸镁静滴,可大大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因硫酸镁有解痉止痛,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解除局部的疼痛和炎症[1,2]。

(6)有些化疗药物有引发外渗造成局部组织损伤的特性,如长春新碱、丝裂霉素、阿糖胞苷、柔红霉素等,可使邻近组织充血、肿胀、疼痛、血管硬化,对于这些病人,可将烧伤湿润膏用消毒棉棒均匀涂于患处,每4h更换1次,1天3~4次,持续数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