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组原油蒸馏知识点

第五章原油蒸馏过程

第一节原油及其馏分蒸馏类型(陈承阳)

原油的一次加工:原油常减压蒸馏

原油的二次加工: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

原油的三次加工:(炼厂气体加工)烷基化、异构化、叠合、醚化(甲基叔丁基醚的生产)

精馏过程的两个前提:

1)气、液相间的浓度差2)合理的温度梯度

实现精馏的必要条件:

①精馏塔内必须要有塔板或填料,它是提供气液充分接触的场所。

②精馏塔内提供气、液相回流,是保证精馏过程传热传质的另一必要条件。

回流的作用:(气相回流液相回流)

①提供塔板上的液相回流,创造汽液两相充分接触的条件,达到传质、传热的目的;

②取出塔内多余的热量,维持全塔热平衡,利于控制产品质

量。

回流方式:1)塔顶冷回流:将塔顶蒸汽冷凝冷却为过冷液体,将其中一部分在塔顶送回塔内作回流;塔顶热回流:将塔顶蒸汽冷凝为饱和液体,将其中一部分在塔顶送回塔内作回流。

2)中段循环回流:①使汽液相负荷沿塔高分布均匀,可缩小塔径或提高处理量;

②利于热量的回收利用。

第二节原油及原油馏分的蒸馏曲线及其换算(林昭康)

1、分馏精确度的表示方法

对二元系,可用产品的纯度(或某组分的浓度)表示。

对石油精馏,常用相邻两馏分的馏分组成或蒸馏曲线的相互关系(间隙或重叠)来表示。

2)减压1.33kPa(10mmHg)蒸馏曲线相互换算

①恩氏蒸馏曲线和实沸点蒸馏曲线的互换

假定恩氏蒸馏50%点温度=实沸点蒸馏50%点温度;

3.常压平衡汽化曲线换算为压力下平衡汽化曲线

第三节 原油蒸馏塔内气液负荷分布规律(何天儒,李永辉)

塔顶回流量: L t L V t L h h Q

L 0

010,,0-=

kmol/h

塔顶气相负荷: V1=L0+D+S ,kmol/h

从第m-1板流至第m 板的液相回流量为:

⏹ 自第n 板上升的气相负荷应为:

Vn=D+M+G+S+Ln-1, kmol/h

⏹ 自第m 板上升的气相负荷为:

Vm=D+M+G+S+Lm-1, kmol/h

⏹ 因为 Ln-1Vn

❑ 与液相回流的变化规律一样,以摩尔流量表示的气相负荷也是沿塔高的高度自下而

上渐增。

第四节原油蒸馏工艺流程(郝志奎,梁汉强)

一、概率:常减压蒸馏是石油加工的工序。

进行常减压蒸馏时,必须进行原油的预处理。

原有的预处理包括脱盐脱水,脱酸部分。

二、原油脱盐脱水

1. 原油含盐含水的危害

① 增加能量消耗

水的汽化潜热很大,发生相变时,要消耗大量的燃料

② 干扰蒸馏的平稳操作 水的相对分子量较小,汽化后使塔内气相负荷增大,

会打乱塔内的正常操作。

③ 腐蚀设备 氯化物水解产生hcl ,与水混合后产生盐酸,造成塔的腐蚀。 ④ 影响二次加工原料的质量

2. 原油脱盐脱水原理

原油中盐大部分能溶于水,想原油中注入适量的不含盐的清水,充分混合,在破乳剂和高压电场作用下,微小水粒子聚集成为较大水滴,借助重力作用分离,达到目的。

3. 影响因素

① 温度

② 压力

③ 注水量以及水质

④ 破乳剂和脱金属剂

⑤ 电场梯度

三 原油脱酸

1.原油脱酸的原理

想原油中注入适量中和剂及增溶剂,使原油中的环烷酸和其他酸与中和剂作用转L m-1= L t L V t L m m m m m h h Q 1

1,1,----

化为亲水化合物进入溶剂和水相。在破乳剂的作用下,除去原油中的酸。

2.影响因素

①中和剂用量

②破乳剂

③增溶剂用量

④温度

⑥注水量

四常压蒸馏塔的工艺特征

1.复合塔

2.设汽提塔和汽提段

复合塔内,产品之间只有精馏段没有提馏段,侧线产品中产生较多轻馏分,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在塔外侧为侧线产品设置汽提塔。

3.全塔热平衡

①常压塔进料的气化率应等于塔顶产品和各侧线产品的产率之和。

②常压塔只能靠进料供热,在进料状态被规定的情况下由全塔热平衡决定全塔

回流比,变化余地不大。

4.恒分子回流假设完全不适用

常压塔塔顶和塔底温差较大,各组分间的性能有很大差别。

五减压塔的工艺特征

1.一般工艺特征

①降低从气化段到塔顶的流动压降

②降低塔顶馏出管线的压降

③通过降低油气流速来降低转油线的压降

④缩短渣油的停留时间

2.抽真空系统

①冷凝器

使水蒸气和油气冷凝排出,减轻喷射器负荷

②喷射器

形成高度真空

③增压喷射器

使塔内真空度高度达到较高程度

六、轻烃的回收

方法:

1、常压塔与催化裂化联合回收

2、提压操作回收

第五节原油蒸馏的能耗与节能技术(李刚)

采用新技术,改进工艺

1.原油深度脱盐

2.提高原油拔出率

采用新型,高效,低耗设备

1)提高分离效率:1.采用波纹填料,提高传质效率。2.使用新型塔板,改善分馏效率

2)使用新型换热器,提高换热器热回收效率

3)提高加热炉效率

4)采用变频技术,降低装置电耗

优化换热网络

一、原油分多段换热,充分利用低温位热源

二、利用窄点技术

第六节原油蒸馏装置的腐蚀与保护(林蒙文)

一.腐蚀机理

(一)低温部位HCL—H2S—H2O型腐蚀

原油加工过程脱盐不彻底的原油中残存的氯盐,在120℃以上分解发生水解生成HCL。塔内含硫原油有H2S。两者进入水存在的塔顶冷凝区,形成HCL—H2S—H2O的介质体系。腐蚀多发生在处、常压塔顶部和塔顶冷凝冷却系统的空冷器、水冷器等低温部分。这部分的腐蚀也成为低温露点腐蚀。

(二)高温部位腐蚀

(三)高稳部位环烷酸腐蚀

以上几种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逆的。原油加工过程中的腐蚀主要是环烷酸和硫化物引起的,这两种物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促进,是腐蚀问题变得复杂。不同的原油中含有不同的不同类型的硫化物(活性的和非活性),它们的含量和存在形式既能抑制又能促进环烷酸腐蚀,从而导致硫化物既可增强又可降低含酸原油的腐蚀。二.防腐蚀措施‘

(一)消除HCL—H2S—H2O型腐蚀的措施

“一脱三注”:原油电脱盐脱水,塔顶馏出线注氨,塔顶馏出线注缓蚀剂,塔顶馏出线注碱性水。

(二)高温部位硫腐蚀的防腐蚀措施

材质升级和系统腐蚀监测

(三)高温部位环烷酸腐蚀的防腐蚀措施

1.掺炼——高酸原油中掺炼一定量的低酸原油,保证进装置的原油酸值在0.5mgKOH/g以下,从而减轻酸的腐蚀;;

2.碱中和;

3.材质升级;

4.缓蚀剂技术;

5.腐蚀监测及预测技术。

第七节原油蒸馏塔工艺计算(黎国浩,吴文钊)1、常减压蒸馏装置工艺流程图

蒸馏塔物料平衡图

侧线温度:侧线抽出产品(未经汽提前)在抽出口油气分压下的泡点温度。

塔顶温度:塔顶产品在塔顶油气分压下的露点温度。

侧线产品汽提的目的:脱除其中的低沸点组分,提高产品的闪点,改善分馏精确度。

常压塔塔底汽提的目的:降低塔底重油中350℃以前组分的含量,提高轻质油品的收率,同时也减轻了减压塔的负荷。

减压塔塔底汽提的目的:降低汽化段的油气分压,以尽可能提高减压塔的拔出率。

补充(组长:王优)

1、三种蒸馏曲线: 平衡蒸发、恩氏蒸馏、实沸点蒸馏曲线。

恩氏蒸馏曲线:将馏出温度(气相温度)对馏出量(体积百分率)作图就得到恩氏蒸馏曲线;

实沸点蒸馏曲线:是以馏出温度为纵坐标,累计馏出质量分数为横坐标的曲线。平衡汽化曲线:以汽化温度和对应的气化率作图就得到该曲线。

分离精确度:是相邻两个馏分中, 重馏分的初馏点减去轻馏分的终馏点。

三种蒸馏曲线比较:

曲线斜率: 实>恩>平; 馏程(终馏点-初馏点): 实>恩>平;

分离精确度: 实>恩>平。

实沸点蒸馏分离精确度最好, 但在同一温度下汽化率最小。平衡汽化分离精确度最差, 但在同一温度下汽化率最大, 故广泛使用。平衡汽化数据最难得到, 恩氏蒸馏数据最易得到。

2、减压塔上大下小原因

因为温度高,减小塔径,可以提高流速,可以防止产品结焦。

3、精馏过程的实质

精馏是一种微分蒸馏, 是一种汽液相平衡分离过程、一种传质过程。

是双向传质:液相→汽相, 汽相→液相, 汽液两相平衡。

4、什么情况下用初馏塔

含S、N、O、盐类等腐蚀性强的杂质较多时, 原油中汽油含量较高时(20%), 可考虑设置初馏塔。

5、初馏塔作用

答:A、减少原油管路阻力,降低原油泵出口压力;B、减少常压炉的热负荷,降低装置能耗;C、平稳主常压塔的操作;D、减轻主常压塔设备的腐蚀;E、可获取含砷量低的重整原料。

6、常压塔特点

答:A、常压塔为一复合塔;B、设有汽提塔和汽提段;C、全塔热平衡;D、恒分子回流的假定完全不适用。

原油蒸馏的原理

原油蒸馏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1、蒸馏与精馏蒸馏是液体混合物加热,其中轻组分汽化,将其导出进行冷凝,使其轻重组分得到分离。蒸馏依据原理是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挥发度)的不同。 蒸馏有多种形式,可归纳为闪蒸(平衡汽化或一次汽化),简单蒸馏(渐次汽化)和精馏三种。 其中简单蒸馏常用于实验室或小型装置上,它属于间歇式蒸馏过程,分离程度不高。 闪蒸过程是将液体混合物进料加热至部分汽化,经过减压阀,在一个容器(闪蒸罐、蒸发塔)的空间内,于一定温度压力下,使汽液两相迅速分离,得到相应的汽相和液相产物。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很有效的手段,它是在精馏塔内进行的。 2、原油常压蒸馏特点原油的常压蒸馏就是原油在常压(或稍高于常压)下进行的蒸馏,所用的蒸馏设备叫做原油常压精馏塔,它具有以下工艺特点: (1)常压塔是一个复合塔原油通过常压蒸馏要切割成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和重油等四、五种产品馏分。按照一般的多元精馏办法,需要有n-1个精馏塔才能把原料分割成n个馏分。而原油常压精馏塔却是在塔的侧部开若于侧线以得到如上所述的多个产品馏分,就像n个塔叠在一起一样,故称为复合塔。 (2)常压塔的原料和产品都是组成复杂的混合物原油经过常压蒸馏可得到沸点范围不同的馏分,如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馏分油和常压重油,这些产品仍然是复杂的混合物(其质量是靠一些质量标准来控制的。如汽油馏程的干点不能高于205℃)。35℃~150℃是石脑油(naphtha)或重整原料,130℃~250℃是煤油馏分,250℃~300℃是柴油馏分,300℃~350℃是重柴油馏分,可作催化裂化原料。350℃是常压重油。 (3)汽提段和汽提塔对石油精馏塔,提馏段的底部常常不设再沸器,因为塔底温度较高,一般在350℃左右,在这样的高温下,很难找到合适的再沸器热

石油炼制工程课程代码05048-5184

附件7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石油炼制工程》(课程代码:05048)课程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 第一节石油的一般性状及化学组成 第二节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第三章石油产品 第一节石油产品的分类 第二节汽油 第三节柴油 第四节喷气燃料(航空煤油) 第五节润滑油及润滑脂 第六节其他石油产品 第四章原油评价与原油加工方案 第一节原油的分类 第二节原油评价 第三节原油加工方案 第五章原油蒸馏 第一节原油及其馏分蒸馏类型 第二节原油及原油馏分的蒸馏曲线及其换算 第三节原油蒸馏塔内气液负荷分布规律 第四节原油蒸馏工艺流程 第五节原油蒸馏的能耗与节能技术 第六节原油蒸馏装置的腐蚀与防护 第七节原油蒸馏塔工艺计算

第六章催化裂化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催化裂化的原料和产品 第三节催化裂化的化学反应 第四节催化裂化催化剂 第五节催化剂的流化输送 第六节催化裂化工艺流程 第七节催化裂化主要设备 第八节反应一再生系统工艺计算 第九节催化裂化新技术 第七章催化加氢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催化加氢过程的化学反应 第三节加氢催化剂 第四节加氢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五节加氢精制工艺过程 第六节加氢裂化工艺过程 第七节渣油加氢技术 第八节催化加氢主要设备 第九节加氢过程氢耗量的计算 第八章催化重整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催化重整过程的化学反应 第三节重整催化剂 第四节催化重整原料及其预处理 第五节催化重整工艺流程 第六节重整反应器 第七节重整工艺计算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独立本科)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必修课。其着重介绍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基本知识,石油产品的使用质量要求及应用技术,以及原油的评价方法,炼油厂的构成,石油蒸馏的原理,石油蒸馏过程的工艺计算等知识,有利于学生掌握石油及其产品的生产技术,提高其对石油工业生产的专业知识水平。 (二)课程的设置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石油及其产品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生产技术,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石油生产工业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石油化工厂的生产和工艺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考核重点与每章提要。该课程的重点章是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八章,次重点章是第三章和第四章,一般章是第一章和第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概况。第二章介绍了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第三章介绍了石油产品的分类及其特性。第四章介绍了原油的分类和评价方法以及加工方案。第五章介绍了原油蒸馏。第六章介绍了催化裂化的原料、产品、化学反应、催化剂、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等。第七章介绍了催化加氢相关技术。第八章介绍了催化重整的技术内容。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概况,重点了解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课程内容 (一)介绍我国及世界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概况,石油炼制工业的重要性。

蒸馏

一、蒸馏过程概述 1. 蒸馏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原料、中间产物或粗产物进行分离,以获得符合工艺要求的化工产品或中间产品。化工上常见的分离过程包括蒸馏、吸收、萃取、干燥及结晶等,其中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典型单元操作,应用最为广泛。例如将原油蒸馏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及重油等;将混合芳烃蒸馏可得到苯、甲苯及二甲苯等;将液态空气蒸馏可得到纯态的液氧和液氮等。 蒸馏是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蒸馏分离的依据是,根据溶液中各组分挥发度(或沸点)的差异,使各组分得以分离。其中较易挥发的称为易挥发组分(或轻组分);较难挥发的称为难挥发组分(或重组分)。例如在容器中将苯和甲苯的溶液加热使之部分汽化,形成汽液两相。当汽液两相趋于平衡时,由于苯的挥发性能比甲苯强(即苯的沸点较甲苯低),汽相中苯的含量必然较原来溶液高,将蒸汽引出并冷凝后,即可得到含苯较高的液体。而残留在容器中的液体,苯的含量比原来溶液的低,也即甲苯的含量比原来溶液的高。这样,溶液就得到了初步的分离。若多次进行上述分离过程,即可获得较纯的苯和甲苯。 2. 蒸馏分离的特点 蒸馏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类液体混合物分离方法,其具有如下特点: (1) 通过蒸馏分离可以直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而吸收、萃取等分离方法,由于有外加的溶剂,需进一步使所提取的组分与外加组分再行分离,因而蒸馏操作流程通常较为简单。 (2) 蒸馏分离的适用范围广,它不仅可以分离液体混合物,而且可用于气态或固态混合物的分离。例如,可将空气加压液化,再用精馏方法获得氧、氮等产品;再如,脂肪酸的混合物,可用加热使其熔化,并在减压下建立汽液两相系统,用蒸馏方法进行分离。 (3) 蒸馏过程适用于各种浓度混合物的分离,而吸收、萃取等操作,只有当被提取组分浓度较低时才比较经济。 (4) 蒸馏操作是通过对混合液加热建立汽液两相体系的,所得到的汽相还需要再冷凝液化。因此,蒸馏操作耗能较大。蒸馏过程中的节能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3. 蒸馏过程的分类

原油的蒸馏

原油的蒸馏 原油进入炼油厂后,首先需要的通过蒸馏工艺分为汽油、煤油、柴油、裂化原料和润滑原料等,其中有的可直接做成品,有的是二次加工的原料。由于蒸馏工艺是加工石油的头一个工序,所有又叫原油的初馏。蒸馏装置在炼油厂中占有主要地位,被称为了炼油厂的“龙头”。 1. 原油蒸馏的基本知识 原油的分类 1.1 特性因数分类 根据特性因数,可将原油分为三类: 1.1.1石蜡基原油特性因数在1 2.1以上。这类原油的特点是含有较多的石蜡,凝点高。由于石蜡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烷烃,因此,特性因数高。适合生产乙烯料,烷基苯料。 1.1.2 中间基原油特性因数为11.5~1 2.1。这类原油含有一定数量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适合生产汽油调和料,产品辛烷值较高。 1.1.3 环烷基原油特性因数在10.5~11.5。这类原油的特点是含有较多的环烷烃,凝点较低。芳潜含量较高。 1.2 按照API重度分类: 表1.1API分类 API重度原油分类 >34 轻质 29.5~34 中质 <29.5 重质 1.3 按照硫含量的大小分类: 表1.2硫含量分类 硫含量原油分类 <0.5% 低硫 0.5~2.0% 含硫 >2.0% 高硫

2. 原油蒸馏的基本概念 蒸馏是通过加热、气化、分流、冷凝和冷却等过程使液体混合物分离为一定纯度组分的重要方法。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差别大,加热时,其中低沸点组分优先于高沸点组分而大量气化,因此通过蒸馏方法易于进行分离。如果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差别较小,才用一般的蒸馏方法,效果就不好,这时就要才用精馏。精馏是包括多次气化与多次冷凝的一种复杂的蒸馏过程。 石油是一种液体混合物,其组成极其复杂,包含了许多沸点相近的组分,目前还无法将其一一分离,实际上也无必要。生产中是通过精馏将石油按沸点范围分成几个馏分来利用的。通常将这种生产过程叫原油的蒸馏。 按照塔内各部分作用的不同,全塔分为精馏段、提馏段与气化段。原油经加热炉加热到360℃左右时,其中低沸点馏分(如汽、煤、柴油等)就气化了,其余的高沸点馏分不能气化,仍为液态。这两方面所形成的汽液混合物进入汽化段后,迅速分开。油蒸汽上升到精馏段,液态油下流到提馏段。经过这样一次汽化后,仍分离得不够精确。一方面,油气中仍夹带一些高沸点馏分,而某些低沸点馏分也会未汽化而留在液态油中;另一方面,油气与液态油也分别包括有几个馏分,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分离。 为了达到精确的分离,通常是将塔顶分离得到的油品经冷却后返回一部分,叫冷回流。冷回流沿各层塔板下流,与从汽化段上升的油蒸汽相遇,即发生了热量交换与质的交换。油蒸汽由于温度下降,其中一部分高沸点馏分冷凝下来,而回流液体由于温度升高,其中一部分高沸点馏分冷凝下来,而回流液体由于温度升高,其中一部分低沸点馏分汽化后,随之上升。可见,塔板的作用在于为上升的高温蒸汽与下降的低温回流液体提供接触的场所。这样,每通过一层塔板,就会使上升的油蒸汽中低沸点馏分含量加大,直到塔顶,把它引出来再冷凝,就是最轻的汽油馏分,而从塔侧适当位置就可依次取出煤油和柴油馏分。 除了采用塔顶冷回流外,还采用“中段回流”也叫循环回流或侧回流,就是从塔侧开1~2个馏出口引出一部分热油(或利用侧线馏分),经冷却后再返回塔内。 采用中段回流的好处是:在相同的处理量下可缩小塔径,或者在同样塔径下,提高塔的处理量,因此被广泛运用。 3. 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储运油料学 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小结 1.石油的元素组成:组成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 2.石油的烃类组成:由碳和氢可组成炷类化合物,即烷炷、环烷炷和芳香炷,它们在原油中占绝大部分。在原油中不含不饱和炷,但在二次加工后的石油产品中有不饱和炷(烯炷)。 3.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指:含硫、含氮和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4.馏分组成:原油加工时通常是按照沸点高低首先将其切割成几个馅分,即汽油馅分、煤柴油馅分(中间馅分)、减压馅分和减压渣油。 5.我国原油的组成特点:从元素组成上看,含硫低、含氮高是我国原油的特点之一。汽油馅分含量低、渣油含量高是我国原油馅分组成的一个特点。 6.各类化合物的分布规律:随着石油馅分沸点的升高,馅分中烷炷含量逐渐减少,芳炷含量逐渐增大,含硫化合物和胶质含量均逐渐增加。大部分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和胶质以及全部沥青质都集中在渣油中。 第一章思考与作业 1常见的油料有哪几类?石油储运行业所说的油料是指的什么?答:a石油、原油、石油产品、植物油、动物油、合成油b原油、石油产品及成品油 2石油命名、特征?答:石油:石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油状可燃液指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炷类混合物,具有天然性状。石油的性状:石油通常是流动或半流动状的粘稠液体。石油的颜色:绝大多数石油是黑色的,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甚至呈赤褐、浅黄色乃至无色。石油(Petroleum)是一种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呈黄色、褐色甚至黑色的可燃性粘稠液体,常与天然气共存,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3我国原油有什么特点?我国原油的“三高"是指的什么?答:大多数原油的相对密度 (d204)>0.85,属较重原油;凝点(CP)高,粘度高,含蜡量高;含硫量较低;含氮 量偏高,大部分原油N>0.3%。三高一低高凝点高粘度高含蜡硫偏低 4石油的主要计量单位及换算?答:1桶=158.99升=42美加仑 5石油的元素组成?主要元素的存在形式?答:石油主要由C,H,S,N,O5种元素组成。石油中的炷类主要是由烷炷,环烷炷和芳香炷构成,(还有混合炷)石油中不含烯炷。石油中的非炷化合物主要指:含硫、含氮和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硫的存在状态:活性硫化物(元素硫,硫化氢,低分子硫醇)非活性硫化物(硫醚和二硫化合物) 7什么是石油馏分?主要有哪几种?答:石油馅分:是指用分馅方法把原油分成的不同沸点范围的组分。石油的馅分组成:小于180 r的馅分为汽油馅分(也称为低沸点馅分,轻油或石脑油馅分)〜350°C的馅分为煤、柴油馅分〜500°C的馅分为减压馅分大于 500 r的馅分为减渣馏分350 8直馏汽油与航空汽油的区别与联系?答:直馏汽油:含芳香炷和异构烷炷量少,其辛烷值较低,一般为30〜60。航空汽油:航空活塞式发动机用燃料。我国车用汽油的主要组分是催化裂化汽油,辅以催化重整、烷基化、直馅汽油和醚类剂等。航空汽油则是由催化裂化汽油、烷基化油、工业异丙苯和异戊烷等高ON组分调合而成。 9简述石油中各类化合物的分布规律答:随着石油馅分沸点的升高,馅分中烷炷含量逐渐减少,芳炷含量逐渐增大,含硫化合物和胶质含量均逐渐增加。大部分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和胶质以及全部沥青质都集中在渣油中。10计算:2005年中石化集团公司的炼油能力约为360万桶/天,石油密度按875kg/m3计,年工作天数按350天计,试计算其当年的炼油能力为多少吨?

原油基础知识

原油的基础知识概述 一.综述: 原油即石油,也称黑色金子、工业的血液,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的大部分纷争都和它有关,它是一种外观黑色、褐色、深黄色粘稠的、的液体。有着强烈的刺激性的味道。由远古动物经过漫长时间地层的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原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域的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有着极大的差别。 二.原油的物化性质 密度和API度 原油的密度取决于原油中所含重质馏分、胶质、沥青质的多少,一般在 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API度称为相对密度指数 API度=141.5/d(15.6℃)-131.5 密度越小,API度越大,密度越大,API度就越小 特性因数(K) 反应出原油的平均沸点的函数 K=1.216T1/3/ d(15.6℃) 相对密度越大,K值越小,烷烃的K值最大,约为12.5~13,环烷烃的次之,为11~12,芳香烃的最小,为10~11 含硫量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国产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蜡量 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含盐量 原油含有一定量的的无机盐,如NaCl,MgCL2,CaCl2等,粘度 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 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 -50℃~35℃之间。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水量 原油所含的明水的多少,含水量高首先是降低了原油的有效成分,其次大大提高一次加工的电脱盐的负荷,降低脱盐率,再次就是水分对初馏塔、常压塔、加热炉的操作也有严重影响 酸值 原油所含有机酸和无机酸的多少,酸值高的原油对一二次炼油加工设备管线有严重的腐蚀,并降低各馏分的质量,轻油必须经过注碱碱洗才能出厂。

【论文范文】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

【摘要】本文作为炼油厂所制造的常减压蒸馏装置设计和优化的景,从而概述了大型常减压蒸馏流程的构筑。基础为减压蒸馏装置,用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等进料位置来优化决策和变量,炼油厂的常减压蒸馏装置的每年最大综合收益是目标函数,通过PROflI平台,进行二次研发,编程了优化问题中的FORTRAN程序,有了良好的程序优化效果。优化流程在结果中优化提取常减压蒸馏过程中的冷热物流的基础数据,常减压蒸馏装置在换热网络进行下获得夹点分析、组合曲线、总组合曲线、冷热物流等都在不同温度下间隔对热负荷起到卓越贡献。程序间接利用数学规划法得到了建立换热网络的MINLP相关数学模型,同时也运用分支界限法针对MINLP模型进行了程序求解,获取了有无分流的两种换热网络程序,对比下分析了两种不同换热网络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词】原油;蒸馏工艺 【前言】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的流程模拟以及优化和换热网络都是本文重点讲述的个人观点 一、摸拟以及优化原油的常减压蒸馏流程

本文概述性地介绍了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原油蒸馏过程的MESH普通模型,从而详细的给出了设计相关规定和约束条件。建立了常减压蒸馏装置每年最大化综合收益相关函数的处理优化模型,本文介绍了有关求解优化模型程序的序贯二次规划方程式。首先原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互相组合的非常复杂的混合物,所以我们运用蒸馏方法进行处理分离,根本原因是原油的组成具有不相同的沸点,工厂在进行原油分离的时候,一般都要求把原油的总体分割成符合它一定沸点范围的各种汽油、煤油、柴油等相关不同馏分。 1、在常压塔蒸馏过程中,原油通过加热直到3600c左右后,进入常压塔开始分馏,分为汽化段,汽油、煤油、柴油、重柴油等比对沸点较低的馏分,把汽化变成气体、蜡油、渣油等相关化学物重质馏分,最后为液体。把含有汽油、煤油、柴油、重柴油等相关气体混合物进行离开汽化段,从而进入塔的上部。也是精馏段,把塔板上与回流中的液体相接触后进行冷却,一些沸点较高的重柴油先冷凝,剩下沸点较低的汽油、煤油、柴油都是气体,这种气体维持上升后和回流液体空间接触后相互冷却,沸点较高的柴油渐渐冷凝成液体。不断循环如下,煤油、柴油、重柴油都在各自蒸气分压力的泡点式温度下划分从侧线抽出,然后把剩余的气体沸点最低的汽油通过蒸气分压力下从露点温度到塔顶馏出。相关塔顶与塔侧的产品是蒸气均通过对应的各侧线抽取,但是问题在于分馏精度不是很高,就算直接从侧线抽取相关产品也肯定会含有低沸点的馏分。所以利用辅助的汽提塔利用过

原油基础知识

原油的基础知识概述 一。综述: 原油即石油,也称黑色金子、工业的血液,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的大部分纷争都和它有关,它是一种外观黑色、褐色、深黄色粘稠的、的液体。有着强烈的刺激性的味道.由远古动物经过漫长时间地层的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原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域的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有着极大的差别. 二.原油的物化性质 密度和API度 原油的密度取决于原油中所含重质馏分、胶质、沥青质的多少,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API度称为相对密度指数 API度=141。5/d(15.6℃)—131.5 密度越小,API度越大,密度越大,API度就越小 特性因数(K) 反应出原油的平均沸点的函数 K=1。216T1/3/ d(15.6℃) 相对密度越大,K值越小,烷烃的K值最大,约为12。5~13,环烷烃的次之,为11~12,芳香烃的最小,为10~11 含硫量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国产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蜡量 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含盐量 原油含有一定量的的无机盐,如NaCl,MgCL2,CaCl2等, 粘度 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 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 -50℃~35℃之间。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水量 原油所含的明水的多少,含水量高首先是降低了原油的有效成分,其次大大提高一次加工的电脱盐的负荷,降低脱盐率,再次就是水分对初馏塔、常压塔、加热炉的操作也有严重影响 酸值 原油所含有机酸和无机酸的多少,酸值高的原油对一二次炼油加工设备管线有严重的腐蚀,并降低各馏分的质量,轻油必须经过注碱碱洗才能出厂.

模拟蒸馏方法介绍及方法建立-原油

基本知识介绍 一、油品的经典蒸馏测试方法 1.何谓蒸馏? 蒸馏是经典油品加工过程与分析方法。利用加热,使油品中宽沸点范围烃类混合通过蒸馏塔的相平衡作用,将其由轻到重地分离为窄沸点范围的多个油品。 2.何谓馏分油? 经过原油蒸馏加工,可获得沸点范围较窄的油品。这种较窄沸程的油品统称馏分。例如,经过常压塔蒸馏,可获得常一线到常四线油;经减压塔蒸馏,可获得减一至减五线及塔底油。除减五线与塔底油的渣油外,习惯上其它各线油都叫馏分油,用于进一步加工的原料。其沸点以1000℉(538℃)为限度,高于此沸点的馏分一般称为渣油。 经过蒸馏和调配,通常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馏分油。 3.何谓油品的馏程? 是馏分油经蒸馏方法测定的收率与对应沸点数据组。馏程是油品的重要理化指标。广泛用于油品的加工生产中的控制与产品的评价。 4.何谓宽馏分油? 通常是指包括汽、煤、柴、润四个馏分的油。其沸点范围为初馏点~538℃。是原油中利用价值最高的部分。 5.何谓渣油? 是指原油经蒸馏截取宽馏分余下的馏分。其初馏点高于538℃,终馏点在800℃以上。它经常只能用作燃料、生产沥青。 6.恩氏蒸馏 是一种分析测试用的小规模常减压蒸馏方法。恩氏蒸馏一般是在常减压下一个塔板效率的蒸馏,分别适宜初馏点~350℃馏分与300℃~500℃沸点分布测定。 7.减压蒸馏 是一种分析测试用的小规模真空状态下的蒸馏。通常,真空度为~10mmHg。减压蒸馏适用于初馏点大于230℃的馏分油的蒸馏分离。 8.实沸点蒸馏 是一种分析测试用的中规模蒸馏。经典蒸馏过程分两段:用14~18板的蒸馏塔在常压下蒸馏至300℃,然后在减压下将其余的馏分蒸馏至~500℃,塔底所余馏分即为渣油。实

第三节原油蒸馏工艺流程原

第三节原油蒸馏工艺流程 一、原油蒸馏工艺流程的类型 原油蒸馏工艺流程,就是用于原油蒸馏生产的炉、塔、泵、换热设备、工艺管线及掌握仪表等按原料生产的流向和加工技术要求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有机组合。将此种内在的联系用简洁的示意图表达出来,即成为原油蒸馏的流程图。 现以目前燃料一润滑油型炼油厂应用最为广泛的初馏一常压一减压三段汽化式为例,对 原油蒸馏的工艺流程加以说明,装置的工艺原则流程如图2.3.1 所示。 图 2.3.1三段汽化的常减压蒸馏原理工艺流程图 经过严格脱盐脱水的原油换热到 230-240℃ ,进入初馏塔,从初馏塔塔顶分出轻汽油或催化重整原料油,其中一局部返回塔顶作顶回流。初馏塔侧线不出产品,但可抽出组成与重汽油馏分相像的馏分,经换热后,一局部打入常压塔中段回流入口处〔常压塔侧一线、侧二线之间〕,这样,可以减轻常压炉和常压塔的负荷;另一局部则送回初馏塔作循环回流。初馏塔底油称作拔头原油〔初底油〕经一系列换热后,再常常压炉加热到 360-370℃进入常压塔,它是原油的主分馏塔,在塔顶冷回流和中段循环回流作用下,从汽化段至塔顶温度渐渐降低,组分越来越轻,塔顶蒸出汽油。常压塔通常开3-5 根侧线,煤油〔喷汽燃料与灯煤〕、轻柴油、重柴油和变压器原料油等组分则呈液相按轻重依次馏出,这些侧线馏分经汽提塔汽提出轻组分后,经泵抽出,与原油换热,回收一局部热量后经冷却到肯定温度才送出装置。 常压塔底重油又称常压渣油,用泵抽出送至减压炉,加热至400℃左右进入减压塔。塔 顶分出不凝气和水蒸气,进入冷凝器。经冷凝冷却后,用二至三级蒸气抽空器抽出不凝气,维持塔内残压 0.027-0.1MPa,以利于馏分油充分蒸出。减压塔一般设有 4-5 根侧线和对应的汽提塔。经汽提后与原油换热并冷却到适当温度送出装置。减压塔底油又称减压渣油,经泵升压后送出与原油换热回收热量,再经适当冷却后送出装置。 润滑油型减压塔在塔底吹入过热蒸汽汽提,对侧线馏出油也设置汽提塔,由于塔内有水蒸气而称为湿式操作。对塔底不吹过热蒸汽、侧线油也不设汽提塔的燃料型减压塔,因塔内无水蒸气而称为干式操作。它的优点是降低能耗和削减含油污水量,它的缺点是失去了水蒸气汽提降低油气分压的作用,对削减减压渣油<500℃馏分含量和提高拔出率不利,对这一点

高中化学_石油_煤知识点详细归纳汇总

考点45石油煤 一 石油的成分: 1、石油组成:碳、氢、硫、氧、氮等。 2、石油成分: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和物,一般石油不含烯烃。 二 石油的炼制: 开采出来的石油叫做原油。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后才能得到适合不同需要的各种成品,如汽油、柴油等。 石油的炼制分为: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三种方法。 石油的分馏与石油的蒸馏原理相同,实验5-23中: ①蒸馏烧瓶、冷凝管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蒸馏烧瓶支管口齐平 ③冷凝管的进、出口方向能否倒置? 1、石油的分馏 随着烃分子里碳原子数增加,烃的沸点也相应升高 工业上如何实现分馏过程呢?主要设备是加热炉和分馏塔。 石油常压分馏产物: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 减压分馏过程和产物:重柴油、润滑油、凡士林、石蜡、沥青。 2、石油的裂化: (1)石油分馏只能得到25%左右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液体燃料,产量不高。 裂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把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3、石油的裂解 裂解是深度裂化,裂解的目的是产乙烯。 三: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分类和组成 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一种重要来源。分类: 另外,煤中含少量的硫、磷、氢、氧、氮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主要含Si 、Al 、Ca 、Fe )。因此,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的混和物。(煤不是炭) 2、煤的干馏 定义: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与石油的分馏比较) 煤高温干馏后的产物: ⎪⎩⎪ ⎨⎧焦炭 固体可作氮肥氨和铵盐粗氨水煤焦油液体等还有少量和主要成分是焦炉气气体煤的干馏产物:),(,:)N ,H C ,CO ,CO (CH H ::242242 3.煤的气化和液化 (1)煤的气化 煤的气化是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煤气化的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的反应:C(s)+H 2O(g) = CO(g)+H2(g)

原油蒸馏的工艺流程

原油蒸馏的工艺流程 第一节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 一、石油的一般性状、元素组成、馏分组成 (一)石油的一般性状 石油是一种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世界各国所产石油的性质、外观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大部分石油是暗色的,通常呈黑色、褐色或浅黄色。石油在常温下多为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在0.8~0.98g/cm3之间,个别的如伊朗某石油密度达到1.016,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石油密度低到0.707。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石油的组成虽然及其复杂,不同地区甚至不同油层不同油井所产石油,在组成和性质上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分析其元素,基本上是由碳、氢、硫、氧、氮五种元素所组成。其中碳、氢两中元素占96%~99%,碳占到83%~87%,氢占11%~14%。其余的硫、氧、氮和微量元素含量不超过1%~4%。石油中的微量元素包括氯、碘、磷、砷、硅等非金属元素和铁、钒、镍、铜、铅、钠、镁、钛、钴、锌等微量金属元素。 (三)石油的馏分组成 石油的沸点范围一般从常温一直到500℃以上,蒸馏也就是根据各组分的沸点差别,将石油切割成不同的馏分。一般把原油从常压蒸馏开始镏出的温度(初馏点)到180℃的轻馏分成为称为汽油馏分,180℃~350℃的中间馏分称为煤柴油馏分,大于350℃的馏分称为常

压渣油馏分。 二、石油及石油馏分的烃类组成 石油中的烃类包括烷烃、环烷烃、芳烃。石油中一般不含烯烃和炔烃,二次加工产物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烯烃。各种烃类根据不同的沸点范围存在与对应的馏分中。 三、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 石油的主要组成使烃类,但石油中还含有相当数量的非烃化合物,尤其在重质馏分油中含量更高。石油中的硫、氧、氮等杂元素总量一般占1%~4%,但石油中的硫、氧、氮不是以元素形态存在而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这些化合物称为非烃化合物,他们在石油中的含量非常可观,高达10%~20%。 (一)含硫化合物(石油中的含硫量一般低于0.5%) 含硫化合物在石油馏分中的分布一般是随着石油馏分的沸点升高而增加,其种类和复杂性也随着馏分沸点升高而增加。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给石油加工过程和石油产品质量带来许多危害。 1、腐蚀设备 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含硫化合物受热分解产生H2S、硫醇、元素硫等活性硫化物,对金属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石油中通常还含有MgCl2、CaCl2等盐类,含硫含盐化合物相互作用,对金属设备造成的腐蚀将更为严重。石油产品中含有硫化物,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同样腐蚀设备。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SO2、SO3遇水后生成H2SO3、H2SO4会强烈的腐蚀金属机件。

石油炼化知识点总结

石油炼化知识点总结 1. 原油的特性 原油是一种混合了各种碳氢化合物的天然矿物油。它通常含有碳、氢、氮、硫等元素,其 中碳氢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烯烃和芳香烃。原油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因地质和石 油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石油炼化的基本流程 石油炼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蒸馏:通过蒸馏过程,将原油分离成不同沸点的组分,如汽油、柴油、燃料油、润 滑油等。 (2)裂化:将重质烃分子裂解成轻质烃,以增加轻质产品的产量。 (3)重整:通过重整过程,将烷烃转化成芳香烃,以生产高辛烷值的汽油。 (4)催化裂化:利用催化剂将重质原油转化成轻质产品。 (5)脱硫:去除产品中的硫化物以降低大气污染。 (6)脱氮:去除产品中的氮化物以降低大气污染。 3. 常见的石油产品 石油炼化的最终产品包括了各种不同种类的燃料和化工产品,如汽油、柴油、航煤、煤油、润滑油、石蜡、液化石油气等。 4. 催化剂在石油炼化中的应用 催化剂在石油炼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率,减少废气排放,降低生产成本。常见的石油炼化催化剂有裂化催化剂、重整催化剂、加氢脱硫催化剂等。 5. 石油炼化的环保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石油炼化企业也在不断引进和应用新的环保技术,如低硫燃料 的生产、废气处理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6. 石油炼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石油炼化将继续朝着生产高质量、低成本、低排放的产品方向发展,加强催化剂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节能减排等工作,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总之,石油炼化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技术体系,需要对原油的化学成分有深入的了解、对各种化工工艺有熟练的掌握,以及对环保技术有系统的掌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石油炼化技术将不断创新,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组原油蒸馏知识点

第五章原油蒸馏过程 第一节原油及其馏分蒸馏类型(陈承阳) 原油的一次加工:原油常减压蒸馏 原油的二次加工: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 原油的三次加工:(炼厂气体加工)烷基化、异构化、叠合、醚化(甲基叔丁基醚的生产) 精馏过程的两个前提: 1)气、液相间的浓度差2)合理的温度梯度 实现精馏的必要条件: ①精馏塔内必须要有塔板或填料,它是提供气液充分接触的场所。 ②精馏塔内提供气、液相回流,是保证精馏过程传热传质的另一必要条件。 回流的作用:(气相回流液相回流 ) ①提供塔板上的液相回流,创造汽液两相充分接触的条件,达到传质、传热的目的; ②取出塔内多余的热量,维持全塔热平衡,利于控制产品质 量。回流方式:1)塔顶冷回流:将塔顶蒸汽冷凝冷却为过冷液体,将其中一部分在塔顶送回塔内作回流;塔顶热回流:将塔顶蒸汽冷凝为饱和液体,将其中一部分在塔顶送回塔内作回流。 2)中段循环回流:①使汽液相负荷沿塔高分布均匀,可缩小塔径或提高处理量; ②利于热量的回收利用。 第二节原油及原油馏分的蒸馏曲线及其换算(林昭康) 1、分馏精确度的表示方法 对二元系,可用产品的纯度(或某组分的浓度)表示。 对石油精馏,常用相邻两馏分的馏分组成或蒸馏曲线的相互关系(间隙或重叠)来表示。

2)减压1.33kPa(10mmHg)蒸馏曲线相互换算 ①恩氏蒸馏曲线和实沸点蒸馏曲线的互换 假定恩氏蒸馏50%点温度=实沸点蒸馏50%点温度; 3.常压平衡汽化曲线换算为压力下平衡汽化曲线 第三节 原油蒸馏塔内气液负荷分布规律(何天儒,李永辉) 塔顶回流量: L t L V t L h h Q L 0 010,,0-=

蒸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蒸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基本概念 1.1饱和蒸汽压任何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都具有向周围挥发逃逸的本领,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蒸发。挥发到周围空间的气相分子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以及分子与容器壁之间的作用,使一部分气体分子又返回到液体中,这种现象称之为冷凝。在某一温度下,当液体的挥发量与它的蒸气冷凝量在同一时间内相等时,那么液体与它液面上的蒸气就建立了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称为气液相平衡。当气液相达到平衡时,液面上的蒸气称为饱和蒸汽,而由此蒸气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简称为蒸汽压。蒸气压的高低表明了液体中的分子离开液面气化或蒸发的能力,蒸气压越高,就说明液体越容易气化。 在炼油工艺中,根据油品的蒸气压数据,可以用来计算平衡状态下烃类气相和液相组成,也可以根据蒸气压进行烃类及其混合物在不同压力下的沸点换算、计算烃类液化条件等。 1.2气液相平衡处于密闭容器中的液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当从液面挥发到空间的分子数目与同一时间内从空间返回液体的分子数目相等时,就与液面上的蒸气建立了一种动态平衡,称为气液平衡。气液平衡是两相传质的极限状态。气液两相不平衡到平衡的原理,是气化和冷凝、吸收和解吸过程的基础。例如,蒸馏的最基本过程,就是气液两相充分接触,通过两相组分浓度差和温度差进行传质传热,使系统趋近于动平衡,这样,经过塔板多级接触,就能达到混合物组分的最大限度分离。 2、蒸馏方式在炼油厂生产过程中,有多种形式蒸馏操作,但基本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即闪蒸、简单蒸馏和精馏 2.1闪蒸(平衡汽化)加热液体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在一个容器的空间内,使之气化,气液两相迅速分离,得到相应的气相和液相产物,此过程称为闪蒸。当气液两相有足够的接触时间,达到了汽液平衡状态,则这种气液方式称为平衡汽化。 2.2简单蒸馏(渐次汽化)液体混合物在蒸馏釜中被加热,在一定压力下,当温度达到混合物的泡点温度时,液体即开始气化,生成微量蒸气,生成的蒸气当即被引出并经冷凝冷却后收集起来,同时液体继续加热,继续生成蒸气并被引出。这种蒸馏方式称为简单蒸馏或微分蒸馏,借助于简单蒸馏,可以使原料中的轻、重组分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2.3精馏精馏是分离混合物的有效手段,精馏有连续式和间歇式两种,石油加工装置中都采用连续式精馏,而间歇式一般用于小型装置和实验室。连续式精馏塔一般分为两段:进料段以上是精馏段,进料段以下是提馏段。精馏塔内装有提供气液两相接触的塔板和填料。塔顶送入轻组分浓度很高的液体,称为塔顶回流。塔底有再沸器,加热塔底流出的液体以产生一定量的气相回流,塔底的气相回流是轻组分含量很低而温度较高的气体。气相和液相在每层塔板或填料上进行传质和传热,每一次气液相接触即产生一次新的气液相平衡,使气相中的轻组分和液相中的重组分分别得到提浓,最后在塔顶得到较纯的轻组分,在塔底得到较

课题:掌握原油常减压蒸馏的生产过程

课题:掌握原油常减压蒸馏的生产过程 陕西省靖边职教中心王桥 一、知识目标: ●了解原油常减压蒸馏的目的; ●熟悉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 ●了解石油精馏塔的特点; 二、调动你的知识和智慧,你能做到! ●掌握常减压蒸馏原理; ●掌握原油进行常减压蒸馏的工艺流程; ●明白石油产品的生产过程。 三、教学重点 ●掌握常减压蒸馏原理;掌握原油进行常减压蒸馏的工艺流程; 四、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理论基础差;未去过生产现场,缺乏想象依据。 五、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通过生活中常用的石油产品及用途引入其重要性,如何生产?; ●多媒体教学法――针对专业课特点和教学对象的认知规律采取相对直观的教学方法,更多采用图片等素材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六、课时:4学时 七、教学过程 任务导入任务分析完成任务所用的方法完成任务的过程完成任务 八、教学内容 任务1掌握精馏原理和流程 一、精馏原理 精馏:多次而且同时运用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的方法,使混合液得到较完全分离,以分别获得接近纯组分的操作。 理论上多次部分气化在液相中可获得高纯度的难挥发组分,多次部分冷凝在气相中可获得高纯度的易挥发组分,但因产生中间组分而使产品量极少,且设备庞大。工业生产中的精馏过程是在精馏塔中将部分气化过程和部分冷凝过程有机结合而实现操作。原理如图1-1。 二、精馏装置流程 1 精馏装置流程 典型的精馏设备是连续精馏装置,包括精馏塔、冷凝器、再沸器等,如图1-1所示。用于精馏的塔设备有两种,即板式塔和填料塔,但常采用的是板式塔。 连续精馏操作中,原料液连续送入精馏塔内,同时从塔顶和塔底连续得到产品(馏出液、釜残液),所以是一种定态操作过程。 2 精馏装置的作用 精馏塔以加料板为界分为两段,精馏段和提馏段。

原油蒸馏操作与控制--资料汇总

原油蒸馏装置操作与控制资料汇总 一.原油蒸馏装置操作与控制生产工序和工艺原理 常减压装置是炼油企业的基本装置,是原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在炼油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工艺过程是采用加热和蒸馏的方法反复地通过冷凝与汽化将原油分割成不同沸点范围的油品或半成品,将原油分离的过程。主要分离产物有:重整原料、汽油组分、航空煤油、柴油、二次加工的原料(润滑油、催化裂化原料等)及渣油(重整及焦化、沥青原料)。在常压塔中,对原油进行精馏,使气液两相充分实现热交换和质量交换。在提供塔顶回流和塔底吹气的条件下,从塔顶分馏出沸点较低的产品汽油,从塔底分馏出沸点较高的重油,塔中间抽出得到侧线产品,即煤油、柴油、重柴、蜡油等。常压蒸馏后剩下的重油组分分子量较大,在高温下易分解。为了将常压重油重的各种高沸点的润滑油组分分离出来,采用减压塔减压蒸馏。使加热后的常压重油在负压条件下进行分馏,从而使高沸点的组分在相应的温度下依次馏出,作为润滑油料。常减压装置的减压蒸馏常采用粗转油线、大塔径、高效规整填料(GEMPAK)等多种技术措施。实现减压操作低炉温、高真空、窄馏分、浅颜色,提高润滑油料的品质。

图1 常减压装置工艺流程图 装置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电脱盐系统 ⏹初馏和常压系统 ⏹航煤脱硫醇系统 ⏹减压分馏系统 ⏹水除氧及蒸汽发生系统 ⏹加热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二.原油蒸馏操作与控制现场工况异常处理 1 正常操作法 初馏塔底液面调节 控制目标:50% 控制范围:±20% 控制方式:正常操作时,初馏塔底液面LIC-105与原油控制阀FIC-102进行 串级控制,当LIC-105低于设定时,FIC-102开大,当LIC-105 高于设定时,FIC-102关小,从而实现初馏塔底液面的控制。 异常处理

石油馏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蒸馏出的石油组分

第二章 1、石油馏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蒸馏出的石油组分,称为石油馏分。温度范围较宽称为宽馏 分,温度范围较窄〔≤30℃〕馏程或沸程石油馏分的沸点范围称为馏程。 2、直馏分:原油经过直接分馏得到的产物,称为直馏分。 (3)同一馏分可加工成不同产品 4、我国原油的特点 ✓单从相对密度看,我国原油属于较重原油,石蜡基原油多。〔石蜡基原油多〕 ✓我国原油的凝点以及蜡含量均较高,庚烷沥青质含量较低〔多数原油含蜡量多,凝点高〕 ✓我国大局部原油的S含量都很低,但是含N都偏高〔除孤岛、成功原油外,其它原油含硫量较低〕 ✓我国原油中的汽油馏分含量低、渣油含量高〔多数原油轻质油含量均较少〕 5、原油的分类: 一、特性因数分类 1、特性因数的定义 表示原油的相对密度、平均沸点与其化学组成之间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数值。 (1)石蜡基原油特性因数K> 一般含烷烃量超过50%,含蜡量较高,密度小,凝点高,含硫、含胶质量低。 汽油辛烷值较低,柴油十六烷值较高,并可制得粘温性质好的光滑油,大庆原油是典型的石蜡基原油。 (2)环烷基原油特性因数K=~ 密度较大,凝点低,所产汽油含有较多的环烷烃,辛烷值较高,柴油的十六烷值较低,光滑油的粘温性质差。 环烷基原油中的重质原油,含有大量胶质和沥青质,可消费高质量沥青,孤岛原油就是属于环烷基原油。 (3)中间基原油特性因数K=~ 性质介于二者之间。 二、关键馏分特性分类 1、切割关键馏分 ①第一关键馏分:将原油在分馏装置上进展常压蒸馏得250~275℃馏出物; ②第二关键馏分:剩余的油用不带填料的蒸馏瓶,在减压(5.3kPa)进展减压蒸馏,获得275~300℃馏分。 三、按含硫量分类 (1)低S原油含S量<0.5%(2)含S原油含S量=~2.0%(3)高S原油含S量>2.0% 在我国成功、孤岛原油属含硫原油,其余属低硫原油。 四、按原油相对密度分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