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

研究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
研究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

研究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

摘要: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严重社会问题。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不仅关系到社会治安、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已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多种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后果。青少年犯罪现象如果得不到遏制,就会毁掉一批又一批青少年的美好前程,进而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其危害的严重性、长远性不言而喻。因此,大到国家、社会的各个部门,小到社区、学校、家庭,都有责任互相配合、共同行动。针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趋向,加大防范力度,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全方位预防络。当代大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的基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剧变迁和社会机制以及个人机制的弱化、学校弊端的影响、多元文化、不良媒体文化的影响以及人文主义的缺失。防范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基本对策在于必须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体制、改进作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法制建设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各方面综合出发。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下面就如何做好预防大学生犯罪工作,减少大学生犯罪,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现象犯罪心理特征犯罪原因犯罪预防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应该说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就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心理特征

(一)情绪特征

1.缺少社会情感。大学生犯罪行为人对人缺乏起码的仁慈和同情心;情绪体验地基、庸俗,不择手段的追求物质享受,沉醉于不良的精神需要。

2.不良倾向的消极情感情绪。大学生犯罪行为人对同伙讲义气、重感情,对正常人则冷漠、界碑,遇有冲突易导致攻击行为。

3.自尊与自卑共存。大学生犯罪行为人多数逞强好胜,妄自尊大;另方面在外界评价的影响下,有具明显的自卑感。二者并存于一体,使大学生犯罪行为人经常发生内心的情绪冲突。

4.情绪突发性。大学生犯罪行为人情绪鸡不成熟,喜怒无常,极好冲动,经常为些微小事爆发激情,造成严重后果。

(二)大学生“精神萎靡不振”

有1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大学生存在“自杀倾向”。至于造成这类心理问题的原因,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将其归咎于“就业压力过大”。卢德平分析,随着大众教育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被社会各阶层广泛认知。这为发动社会力量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提供了一定的社会舆论基础。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与大学生群体对优势就业岗位近乎急功近利的期待,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校办学的短期化、市场化,从而不同程度地淡化培养有长久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这一大学的传统功能。

(三)大学生的追求从道德自我完善转型为商业成功

与高考制度恢复后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学生发愤苦读,社会评价普遍较高相对比,上世纪90年代后的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确实表现出巨大的反差。“大学生的公共形象大致呈现三个轨迹”:第一,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第二,从纯粹的精神追求到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倾向的转变,大学生群体现在不能超脱于享乐主义的影响,物质欲望超过了实际的消费能力,所以在公众看来,大学生从精神跌到物质,是完全符合逻辑的;第三是从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到遭遇诚信危机。

二、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一)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人的一切活动都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色彩,只有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正是社会上这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刮进了校园,动摇了“象牙塔”内众多学子纯洁上进的思想,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大学生们去进行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大学生甚至抛弃了个人的基本道德,出卖肉体出卖灵魂。据调查,女大学生盗窃,除了少数是因为经济窘迫所致外,绝大多数是因为虚荣心过强,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喜欢攀比,贪图享乐造成的。马克思针对由货币导致的拜金主义的社会现象深刻指出:“它把坚贞变成背叛,把爱情变成恨,把德行变成恶行,把恶行变成德行。”再如当前社会上日益盛行的大学生“陪聊”、傍款和卖淫等现象,都说明了市场经济不仅带来

了经济的繁荣,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和错位。

(二)大学生心理不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他们感情丰富,心理起伏大,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他们没有走向社会却渴望走向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引导的话,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

大学生犯罪,主要原因有自控力较差,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之后,对挫折没有准备,一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如大学生吕某强制猥亵妇女一案,吕某与女朋友在热恋之中突然失恋,面对突如其来的感情打击,吕某难以接受,某日凌晨恰好遇见被害人,一时无法抑制心中的冲动,便起了歹意。还有一些大学生因出身贫寒,或有某些缺陷,一方面对家庭和社会不满、仇视,另一方面敏感自卑,自我调控能力差,无法应对社会的一些不公和挫折,对人生悲观,以至于不能自拔,最终走向极端。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去年发生的震惊全国的某大学生凶杀寝室室友案了。22岁的马加爵是某大学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平时内向不爱和同学多说话,由于家境贫寒,出生在农村,长期处于自卑心理。因一天晚上和寝室几位同学打牌发生口角,心里不愉快,以为同学是在嘲笑、愚弄他,一怒之下用铁锤将同窗四年的寝室室友杀害,手段之残忍。

2、心理迷乱,情绪失控。

恩格斯曾说:“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他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几人脑的产物。”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逐渐加快,大学生失业现象也日益频繁,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大学生身为少量“社会精英”的自豪,而是对前途充满渺茫,这就使他们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导致心理迷乱,情绪失控,失足犯罪。比如学生黄某,因某日心情烦躁,感觉前途无望,遂在同宿舍其他同学去上课的情况下,偷了同宿舍女孩每人一件东西。黄某说,她就是将盗窃作为排解自己心情的一种手段。再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浓硫酸泼大熊猫一案,北京某高校学生马忠义携带******绑架案,都是因心理迷乱,情绪失控诱发的犯罪。“这是出于一种犯罪变态心理”。从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同化”,同化是指个体的态度及行为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社会行为规范标准逐渐接近的过程。同化不是个体对社会压力的屈服,而是对自己的特定社会环境的一种自愿调适,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的研究表明,“同化是内化的前

提,是形成与转变个体信念、态度的重要环节”。中国法学会副会长陈光中教授,在听说了近期的几起大学生犯罪

事件后说。他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思想的变化,使得青年一代的观念也大大不同于从前。“他们的思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颓废、自私等各种不良现象的出现,甚至以此为起点开始走向犯罪。”而据前两年对全国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发现心理疾病患者高达%。可以说心理迷乱,情绪不稳是青年学生典型的心理疾病,也是当代大学生失足的又一大诱因。

3、对社会不满,报复性。

大学生尚年轻,但却渴望自立、自尊,获得别人的平等相待,不愿受管束,希望无拘无束的生活。这种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成熟而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不良品行时,谁如果管教他们,轻则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报复。

4、生理不健康

情绪发生的速度和强度,均与个体的年龄、性别、神经类型、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身体素质等生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生理因素是个体的自然属性,不带有社会属性;生理因素只为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提供一种可能性。大学期间,大学生的生理迅速走向成熟,开始对性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从青春期开始的逐渐性成熟以及性意识的增强必然使这些刚刚成年的年轻人关注异性。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引导他们形成良好、正常的性道德观念,再加上受到各种暴力、色情文化的不良影响,就有可能在神秘感、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性犯罪行为。如当今校园里发生的多起奸杀命案中就不乏此类情况。据反映,某些高校还存在男大学生偷看****书籍、录相不过瘾,偷偷招妓甚至集体招妓的现象。这是大学生性心理不健康的体现,也是走向犯罪的一个开端。

(三)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优秀的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促使人们奋发上进,低级、庸俗的文化会腐蚀人的灵魂,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近年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大学生身心的东西屡禁不止,使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有些大学生由于意志比较薄弱,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而对于不良现象和行为,也往往缺

乏辨别能力而跃跃欲试。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非常重视自己能否得到同龄伙伴的承认和赞许,并把它看得比父母、师长的评价还要重要。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影视片人物,特别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黑社会”人物对他们起着极坏的影

响,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另外法制教育的不健全、以及电子游艺厅、黑吧的侵袭,都是产生大学生犯罪的不良社会因素。

(四)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学校教育体制不健全。

从学校方面的因素来看,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学校教育观的偏颇、教师素质问题以及校园暴力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学校只抓升学率而忽略对学生人生观和思想品德的教育等都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破坏性的影响。此外,一些学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律政策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导致一些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校方对学生的管理却未加强,存在重知识“输入”而轻思想品德的“塑造”,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有的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赌博醉酒等也无人过问。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渐,导致个别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防线而走上犯罪歧途。

(五)受婚姻、家庭的影响。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大学生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造成的不良影响。比如,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有的家长往往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教养的方式上多采取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也可称之为人格障碍。当子女考入大学后,有的家长又将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而对其现实表现和心理成长关注不够。一旦子女犯罪,他们才感到惊讶和后悔。反之,有一些家长则从小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孩子当“小祖宗”,对他们的要求无条件一一满足,尤其在他们进入大学后,更是对其放纵。这些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强,受不得丝毫委屈,一旦心理失衡,就用暴力解决问题,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据专家分析,处于溺爱型家庭、打骂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问题家庭”的大学生较之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原因就是缺乏适当的教育方法和健康的教育方式。所以社会在研究“问题大学生”时,也不应忽略了其背后的“问题制造者”,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犯罪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三、犯罪预防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期限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确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也绝非权力所能奏效。所以预防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最有效的途径。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对社会的责任。每个大学生犯罪案件都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

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预防大学生犯罪与预防其他犯罪具有相似性,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防范于未然,针对其犯罪原因,实行综合治理,形成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才能收到治本的效果。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的道德养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应当从小就开始。很多人的价值观在进入大学之前就有了牢固的框架。中小学一向重分数轻德育。特别是中小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对青少年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是极端不利的。另外,缺乏诚信、贪图物欲、腐败现象等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会对大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对于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让大学生能够学到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为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是高校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二)做好堵塞性预防工作

堵塞性预防是指通过堵塞各方面工作的漏洞,减少和消除实施犯罪的条件,达到犯罪预防的措施。因此要多给大学生进行一些普法教育,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面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从刚入校门着手,结合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教育,结合校园内的案例讲危害,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三)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肃清一切腐朽思想、观念的流毒,杜绝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开展积极进步的社会活动,倡导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文明、洁净的社会环境。

(四)司法机关的积极协助

司法

机关对大学生犯罪应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法律效果为基础,以政治效果为原则,以社会效果为目的,采取人性化的帮教手段,挽救这些失足青年,使他们能够重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对罪行并不严重的且有悔改之意的,应采取微罪不诉或建议法院单处罚金的方法,给他们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定期,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

(五)

从家庭教育来说,家长有针对性的引导。

大文豪老舍说过,”父母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老舍出身寒门,终成一代文豪,就是她母亲对他进行严格教育的结果。学校对大学生的引导是整体上的、普遍性的引导,而对大学生有针对性、个别性的引导则要靠家长了。因此,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王秉中主编,《罪犯教育学》,群众出版社,20XX年出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王守宽,《大学生犯罪原因之探讨》,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第19卷第2期

《读报参考》l997年12月25日第17页

严景耀,吴桢译,《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

丁在运,王占武,《家庭影响与大学生犯罪浅析》,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年3月第11卷第1期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第155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

《心理学词典》,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第144页

王智睿主编,《犯罪心理学》,群众出版社,1998年出版

[11]王大魏,《犯罪发展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XX年出版

[12]李书芳主编,《民法学——案例分析》,河南人民出版社,20XX年出版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

[14](日)森武夫,《犯罪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82年出版

[15]王洪山主编,《犯罪心理学》,群众出版社,20XX年出版

[16]杨秀伦,《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及相共因素分析》,黔南民族师专学院(哲学版),1995年第四期

论文在线::s://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素质缺失的原因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素质缺失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就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1.人生观的树立不够科学,就业心态欠佳.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就业不应当是一种盲目随意的职业选择行为,是大学生自身人生价值观的生动再现。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来谈,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伴随着新旧思想的更迭和碰撞,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片面的人生观,对自身自我价值产生质疑,从而使得人生观扭曲,对金钱贪欲自私崇拜,从而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意识,过度看重物质利益,将升官发财作为人生幸福完美与否的标准,忽视了精神的高远,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同时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在就业严峻的形势下却更悲观,更失望,不去正确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去积极应对专业和未来工作的矛盾,很多人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自负、焦虑、胆怯和自暴自弃等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健康,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影响了顺利就业、合理择业的人生规划。 2.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脱节,创新意识缺乏.很多学生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社会要求是脱节的,应用能力不足。根据调查,许多用人单位反映,大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薄弱,入职企业,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进行培训,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和开展工作。很多大学生满怀希望而来,沮丧失望而去。都认为企业那些招聘要求太苛刻,太没道理,实践能力存在很大的缺陷,实践素质还有待提升。大学生自身必须看到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并且虚心探索,努力提升,积极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做到实践升华理论,理论充实实践,真正成为代表高素质人才的方向标;打破被动的思维约束,树立创新意识,丰富个性,培养适应社会变化的创新意识,学习上主动的探索理论,完善认知,丰富实践。摆脱落后于时代的陈旧感,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实践动手能力。 3.缺乏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我国,中小企业或者偏远地区的就业机会也是大学生就业的广阔土地,但是事实是一些大型企业,热门地区的企业摊位被求职者围的水泄不通,而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单位的摊位门可罗雀。大学生们普遍有这样的观点,在大城市,大公司就业,关系多,环境熟,生活条件丰厚;而普遍认为偏远地区,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就业,保障度低,前景有限。这都是自身认识与就业定位的缺陷,需要大学生理性的审视与分析,真正到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空间里,真正找到人生的角色定位,充实自己的能力,开拓自己的职业生涯;现在的大学生奉行“关门主义”的人数很多,妄图突出个人的个性和能力,没有集体主义的意识,脱离大局,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以个人的意识主宰集体意识,而且有些大学生初入职场就不合群,与其他职员矛盾重重,使得自己陷入孤立境地。同时大学生缺乏与他人合作沟通的意识。根据人才市场的调查与统计,性格活泼,口才好的,善于与别人沟通合作的大学生往往能更好的推荐自己,也能发挥出自己自身的优势,更能成为各个企业的宠儿。 4.技能单一,专业知识有待深化,不符合“一专多能”的人才标准.技能单一的人是与这个社会的需求是脱节的,一专多能是对人才的标准,也是当今大学生自

当代大学生性格特点

(1)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特点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对自我及与周围环境的认识、体验与评价。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生与其同龄青年相比有许多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 ①强烈关注自己的发展:不像普通青年直接进入社会,他们有四年左右的知识技能储备期,在这段缓冲期里会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有关自我的一些问题:我聪明吗?我风度如何?别人会怎么看我?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工作较适合我?等等。 ②自我评价能力趋于客观。知识的增多,生活经验的积累,感性和理性都趋于成熟,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变得客观、全面。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相关度比较高,即差距较小。 ③自我体验丰富而复杂。比如落榜同学去打工,他们的社会角色已经开始定位,自我情感体验稳定简单些,而大学生则是各种社会群体中“最善感”的群体,自尊、好胜、敏感,得意、失意时易有正负两极情绪。 ④矛盾性和不成熟性。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盲目自卑或自大。 (2)大学生自我观念的矛盾及其调节 ①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大学生活相对范围较窄,交往多限于老师、同学、父母,相对简单直接,他们对自我的认识的参照点少,局限性大,很容易染上光环色彩,其实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很平凡,和想象中的自己有较大差距,就会给自己带来一些苦恼。 ②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大学生富于理想,成就欲望较强,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不容乐观的残酷现实不得不思考现实中的我的诸多困境,这种差距可能会引起自我的分裂,导致一些心理疾病。 那么如何让自己生活得快乐关键是你站在什么位置上看问题。人有一种可贵的智慧,便是给每一种现象赋以意义。 ③独立与依附的冲突。希望在经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独立,摆脱成人的管束,但在心理上又不成熟而依赖成人,从而很苦恼。 ④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寻求对某种团体的归属以及获得爱情,但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存在戒备心理,总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特别是从二年级之后,所以总有一种孤独感在里面。 3、大学生的气质特点 “气质”既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及指向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比如有的刚生下来就爱大声哭闹而有的则安静乖巧、、、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和俄国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分别根据人体体液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明人的气质类型。一般分为四种。 典型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不是典型的某种类型,而是混合型的。 胆汁质:精力旺盛、直率热情、情绪体验强烈、易感情用事、外倾型。

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研究1

学习中心编号:318 学习中心名称:綦江区委党校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研究 学生姓名高浩 学号1323182423004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法学 层次专升本 指导教师黄国泽 日期2015.3.31

目录 摘要 (3)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4)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 (6) 三、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建议 (12) 四、结束语 (17)

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在校大学生中犯罪事件频繁发生,犯罪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干扰校园秩序、社会安定和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严重问题。中国当代大学生是国民高素质文化的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现代化未来的重任,是社会的栋梁。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应是全社会关心的问题。 犯罪的原因分析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犯罪的原因既有综合性又有层次性,是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地理因素、行为人的主观因素等诸多因素的产物。大学生犯罪无论在原因、性质、种类和表现形式上,都具有与其他青少年、成人犯罪的不同特点,预防的策略与措施也应有区别,预防大学生犯罪要建立在对大学生犯罪现状的正确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本文对大学生犯罪原因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可操作性的预防对策,力争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将大学生犯罪降为最低。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原因: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犯罪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触犯法律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现象是阶级社会中的社会现象。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同样以各种不同方式参与社会、接触社会,因而出现犯罪行为是一种正常现象。对于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要夸大其词,耸人听闻,而应当正视,以便找出原因形成对策。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增多,1976年青少年犯罪占整个刑事案件的87%,大学生约占4%。“马加爵案件”,“云南大学杀人碎尸案”等典型大学生案件的发生,都让人触目惊心,难以忘怀。可是,基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如何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遏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已经成为亟需解决地一项重要的社会问题。 (一)涉案范围扩大 首先,从犯罪的主体范围来看,以本科生、专科生为主,也有少量硕士生、博士生。重点大学占了不少比例,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犯罪率高于内地大学生。男生占犯罪人数的80%以上。犯罪大学生中以3、4年级学生为多,但主体开始呈现低龄化,1、2年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犯罪日趋增多。大学生中有因缺乏法律知识而犯罪的非法律专业的学生,也有知法犯法的法律专业的学生。来自破裂家庭、单亲家庭的大学生的犯罪率明显高于家庭和睦的学生。 其次,从犯罪的种类看,表现为犯罪类型多样化,智能性犯罪突出。据有关资料显示,某市2013-2014年间被处罚的在校大学生共32名,这21名受罚者中犯盗窃罪的19人,占全部犯罪大学生的59.4%;犯人身伤害罪的7人,占21.8 %;犯诈骗罪的3人,占9.3%;强奸罪的3人,占9.3%,这四类犯罪成为大学生犯罪的主要类型,其中大多因经济原因引起,人身伤害罪、诈骗罪与性犯罪的背后动因常常是物欲。可见,经济犯罪是当前大学生犯罪的重点。同时一些新的犯罪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优秀论文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优秀论文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优秀论文 早在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中,教育部 部长袁贵仁就曾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 消除,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7年可能是最 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然而时至今日, 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2014年有毕业生727万,加上去年尚未就业的应届大学生,2014届 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应届大学生就业难既有自身原因同 时还存在着社会等复杂的原因,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应届大学 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社会现象。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应届大学生 就业之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届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过去的应届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较高的心态,求高薪、求舒适的心态在应届大学生中比较普遍。这样就造 成很多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就业观偏差,一味蜂拥沿海、沪京津地区,导致就业人数集中竞争大。东部沿海的岗位往往让应聘者趋之 若鹜,而西北地区有些条件优厚的工作却无人问津。一方面,东部 惊呼人才过剩,应届大学生预期薪酬屡屡跌破底线,甚至有人主动 提出零薪上岗;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急缺人才,国家出台一系列 优惠政策也引不来金凤凰。许多应届大学生先入为主的认为,西部 就是荒漠戈壁、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去那里扎根意味着纯粹的奉献,难以实现个人的发展。事实上,那里不但有希望的绿洲、丰富的资源,更有供应届大学生施展抱负的大舞台。这里不是苦行僧的炼狱,很多时候它更适合发挥你自己的才干。因此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人生观,应该通过制定你自己的职业计划来了解你自己,也 包括了解他人和了解社会。通过实践,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全面的了解。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特点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特点 摘要:当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各界、用人单位对新一代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诸多挑战和难题。本文利用参考文献法和资料分析法,就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特点做简要的梳理,旨在为当代大学毕业生分析当前的就业情况,同时也帮助我们正确清楚的认识未来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难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特点 21世纪,中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迁的特殊时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形势就显得更加严峻。本文综合相关资料和文献,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特点进行综合梳理: 一、随着就业观的转变,自主择业、自主创业逐渐受到广大大学毕业生的欢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社会化在自然与人为作用中不断嵌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宣传与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选择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自主择业能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工作单位和职业;自主创业会激发大学生的潜能和素质,热爱自由职业的人大多会选择自主创业,自己当老板,不受别人的管制和其他的人身拘束。 二、学历的层次性和专业不对口使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由于我国当前大学的扩招,导致大学生的人数每年剧增,使得大学毕业

生年年剧增。近三年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将近六七百万。在近七百万的大学生中,大家的学历一样,加上专业不对口或偏冷门使得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没有竞争优势。 三、就业选择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随着社会就业制度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当今大学生已经学会主动适应社会,体现了很强的主动意识、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以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主动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就业类型上,大学生的就业去向范围增加,从以往的无风险的国有性质的单位走向风险性单位,如:民营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等各行各业。如今的大学生遍地开花,每个行业都有大学生的足迹可循。 2.从就业的地理位置上看,以往的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到距离与发展环境、前途时,都倾向于家乡、大城市或自己熟悉的地方。现如今,在新的就业环境形势下,很多大学生更多的选择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业机会的地理位置,更有甚者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如大城市、沿海城市、城镇、西部边远贫困山区等。 3.在就业途径上,以往的就业岗位单一,选择面窄,而现在的就业途径多样化,如自主就业、自主创业、自由职业者、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等等。 四、就业时更加注重和追求物质福利程度。在当今社会,受不正之风—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歪风邪气的不良影响,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都会更加注重职业的含金量,就业选择的福利化趋势非常突出。

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以及成因

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以及成因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严重社会问题。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不仅关系到社会治安、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已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多种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后果。青少年犯罪现象如果得不到遏制,就会毁掉一批又一批青少年的美好前程,进而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其危害的严重性、长远性不言而喻。因此,大到国家、社会的各个部门,小到社区、学校、家庭,都有责任互相配合、共同行动。针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趋向,加大防范力度,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全方位预防络。当代大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的基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剧变迁和社会机制以及个人机制的弱化、学校弊端的影响、多元文化、不良媒体文化的影响以及人文主义的缺失。防范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基本对策在于必须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体制、改进作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法制建设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各方面综合出发。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下面就如何做好预防大学生犯罪工作,减少大学生犯罪,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现象犯罪心理特征犯罪原因犯罪预防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应该说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就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心理特征 (一)情绪特征 1.缺少社会情感。大学生犯罪行为人对人缺乏起码的仁慈和同情心;情绪体验地基、庸俗,不择手段的追求物质享受,沉醉于不良的精神需要。 2.不良倾向的消极情感情绪。大学生犯罪行为人对同伙讲义气、重感情,对正常人则冷漠、界碑,遇有冲突易导致攻击行为。 3.自尊与自卑共存。大学生犯罪行为人多数逞强好胜,妄自尊大;另方面在外界评价的影响下,有具明显的自卑感。二者并存于一体,使大学生犯罪行为人经常发生内心的情绪冲突。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共4篇)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共4篇)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共4篇) 第1篇: 大学生犯罪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犯罪的调查报告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刑事案件中,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大学生。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们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办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带着这些问号,笔者对部分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特点(一)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比较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男大学生生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笔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没有一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所犯的是涉嫌盗窃罪,近来也有女大学生的犯罪现象出现;(二)涉案金额(后果):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三)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故意伤害罪

一例、盗窃罪一例);(四)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改变强制措施的;(五)处理结果:处罚一般都较轻。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罚;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 (六)人员成分:在涉案大学生中,以民办高校的本专科、高等院校成人学院的本专科和公立高等院校的专科为主。在笔者收集的案例中尚未出现公立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犯罪的情况。 (七)年龄结构:以本科 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情况没有出现一例。 (八)户籍特征:以外地来京上学的大学生为主。仅有两例本地学生犯罪案例。 (九)犯罪主观故意: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全部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稳定,从侦查阶段到庭审阶段,均未出现翻供现象。 二、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1、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就我国目前的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而非素质。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在

当代大学生就业与成才 (2)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论文 学生姓名:李聪 系别名称:商学系 学生学号:201504012221 专业班级:zb工商152 论文名称: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与成才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与成才 摘要:本文研究现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就业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学生则也趋向多元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这届关系着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大学生就业观、大学生成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机遇、职业选择、职业挑战、大学生成长。 Abstract:This paper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So how to u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concept of employment, improve their employment qual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t present, college students are also diverse, establish correct views on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ccess of this session of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occupation selection, occupation, challenge the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 !""#年第$期 中国高教研究 摘 要: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他们受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和 思想特点。因此,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认真分析其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 浅析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王青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他们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 互激荡的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受到各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明显增多。因此,当代大学生与以往任何时代相比,具有更多、更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特征分析 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认真分析其原因,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一)认知方式偏重直观化 大学生是崇尚科学、善于思考、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群体。然而,在新旧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使人们一时难以正确把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的一系列改革都在摸索,免不了出现某些失误;现代意识和传统观念发生冲撞,许多事情一时难辨良莠;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尽人意的现象与理论宣传形成了强烈反差。凡此种种,使得大学生轻视理论思维、理论学习,造成认知方式偏重直观化,主要表现在:他们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对泛泛的空谈、不切实际的宣传不易 接受。现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大学生在学校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书刊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走出校园听到的是家长、朋友、社会的“百家言”。面对这些情况,他们一改过去那种人云亦云的固定认知模式,表现出追求真实,厌恶虚假的特点。他们不轻信说教,不盲从,凡事凭自己思考后的感觉进行判断选择。 近几年陕西省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关心、不重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比较系统的理论”的只占$%&#’; 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无收获和无所谓的占#$’。尽管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因素很多,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冷淡,不能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个体意识趋于强化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认可个体意识多样性的存在,这为大学生个体意识的强化提供了社会基础。突出个体意识,反映了大学生不愿被淹没在群体中成为无个性的人的心态。他们在认知、意志、情感等方面更注重自己的意识独立性,强调个性化,主要表现为不趋同,注重个性的独立。他们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等方面,都表现出自身的 个性。他们不局限于教师的教导,不满足书本的条条框框,敢于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他们有较 强的表现欲。他们在各种活动中要显示自身价值的存在,敢于开拓创新,敢说敢干。他们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当代大学生个 体意识强化最明显地表现在强烈的参与意识上,他们对事物的评价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一有机会就身体力行。学校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活动以及开展的辩论赛、演讲赛等,大学生都踊跃参加,这些都体现了大学生的强烈的参与意识。 对大学生个体意识的强化,相对过去的千篇一律、整齐划一和压抑泯灭个性是一大进步。但是,对于强化个体意识,如若置群体意识而不顾,不关心集体,不参加集体活动,把自己凌驾于集体之上;强调个体意识的多样性,而否认群体意识的统一性,并演化成极端个人主义,则是错误的。 (三)道德观念复杂化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呈现复杂化,主要表现在:有前进的一面,也有倒退的一面;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有积极中隐含着消极的东西,也有消极中含有可取的东西。例如,注重个性发展,主体意识的强化以及开放竞争意识的增强都反映了道德上的进步,但对基础文明、社会公德等方 面的不屑一顾和无所谓的思想则是道德上的退步;不轻信,不盲从是正确的一面,但排斥正确的政治理论教育又是错误的;思想解放、拥护改革开放是正确的,但不分良莠,凡是外来的都是正确的又是错误的;竞争观念意识强,敢于竞争是正确的、积极的,但在竞争中掺杂的极端个人主义又是消极的。 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复杂化还表现在,大多数学生既有对传统道德的基本肯定,又有对传统道德的某种反叛。他们主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又反对纯粹的利己主义。特别是在爱情问题上,他们既崇尚感情深厚,又不求白头偕老;既认为爱情应使人升华和提高,又对婚前性行为表示认可。这种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观念复杂而又统一地表现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使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呈现出多重标准、多坐标系的特点。 此外,受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少数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出现了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的现象。某些不讲文明、不讲公德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基础文明,知行脱节,才有余而德不足的状况。 (四)价值取向多元化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然通过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渠道向

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

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 摘要: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严重社会问题。深入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不仅关系到社会治安、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已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多种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后果。青少年犯罪现象如果得不到遏制,就会毁掉一批又一批青少年的美好前程,进而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其危害的严重性、长远性不言而喻。因此,大到国家、社会的各个部门,小到社区、学校、家庭,都有责任互相配合、共同行动。针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与趋向,加大防范力度,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全方位预防络。当代大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的基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剧变迁和社会机制以及个人机制的弱化、学校弊端的影响、多元文化、不良媒体文化的影响以及人文主义的缺失。防范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基本对策在于必须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体制、改进作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法制建设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各方面综合出发。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下面就如何做好预防大学生犯罪工作,减少大学生犯罪,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现象犯罪心理特征犯罪原因犯罪预防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应该说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就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心理特征 (一)情绪特征 1.缺少社会情感。大学生犯罪行为人对人缺乏起码的仁慈和同情心;情绪体验地基、庸俗,不择手段的追求物质享受,沉醉于不良的精神需要。 2.不良倾向的消极情感情绪。大学生犯罪行为人对同伙讲义气、重感情,对正常人则冷漠、界碑,遇有冲突易导致攻击行为。 3.自尊与自卑共存。大学生犯罪行为人多数逞强好胜,妄自尊大;另方面在外界评价的影响下,有具明显的自卑感。二者并存于一体,使大学生犯罪行为人经常发生内心的情绪冲突。

大学生犯罪事件调查报告

大学生犯罪事件调查报告 在近几年的犯罪案件中,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犯罪群体:大学生。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们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承办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号,我对本市检察院受理的大学生犯罪案件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犯罪特点 (一)犯罪类型:大学生犯罪涉及的罪名十分单一,从目前统计情况看,仅涉及盗窃和故意伤害这两种罪名,笔者在调查前主观认为应存在的高智商犯罪没有一例;涉案大学生男女比例为7:1,男大学生主要涉嫌故意伤害罪,女大学生无一例外全部是涉嫌盗窃罪; (二)涉案金额(后果):涉嫌盗窃罪的大学生们下手的目标都是移动性强的个人物品,如移动电话、信用卡、随身听等,且涉案金额都比较小,多数都在千元左右,仅有一例涉案金额为七千元(审查结果为不起诉);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情节最高是“轻伤偏重”,绝大多数为轻伤; (三)侵害客体:大学生犯罪侵害的客体多是同学,越熟悉的人越容易成为被侵害对象,如同宿舍同学。不认识的人被侵害权益的仅有两例(故意伤害罪一例、盗窃罪一例); (四)强制措施:大学生犯罪以取保候审为主要强制措施,且被

取保人一般能遵守法律,仅有一例因传唤不到而改变强制措施的; (五)处理结果:处罚一般都较轻。不起诉案件占15%,其余均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刑罚;在审理程序上一般适用简易程序。 (六)年龄结构:以本科一、二年级和专科一年级的学生为主。本科三、四年级学生犯罪的情况没有出现一例。 (七)犯罪主观故意:这些大学生主观恶性比较小,没有顽抗情绪,全部都能如实供述自己所犯罪行,且口供十分稳定,从侦查阶段到庭审阶段,均未出现翻供现象。 二、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1、大学生法律意识普遍淡漠。 就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重心仍然在于学历教育,而非素质教育。虽然几经呼吁这种“重学历、轻素质”的情况有所改观,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状况。在中小学的课本当中没有关于普法教育的内容,就算是在大学,也仅仅是在大学一年级时开一门必修课“法律基础理论”。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从学生到家长都只注重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守法的概念也就十分淡漠了。2、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们虽然已经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绝大多数属于自幼上学、很少接触社会,其心理状态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成熟度,周围的环境对他们影响不容忽视。

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

就业指导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学院名称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学生姓名李丹 学生学号201210040313 任课教师陆墨姼 论文成绩 教务处制 2015 年07月03日

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 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连年剧增,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重点和难点之一。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并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现状;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现状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已经处在较高的水平,而预计未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进一步放缓,要想再提高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规模已经非常困难。并且未来随着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比例的逐渐降低,每年需要解决的新增就业人数也将逐渐减少。因此,今后我们需要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 初步预计2015年我国经济将增长7%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1300万人左右,与2014年基本持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各级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减员增效,国有单位这些传统的就业领域对毕业生的需求没有明显增加,而且还相对萎缩;

大学生的特点(总结5篇)

大学生的特点(总结5篇) 大学生的特点(总结5篇) 大学生的特点总结(一):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对经济发展前景持乐观的态度,思想上进,政治上进取要求提高,对社会热点问题极为关注,对我们的国家大事和政府决定持认同态度,在入党问题上也表现出十分高昂的热情。 (一)竞争意识强,心理承受本事差 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当代大学生经历了父母的下岗、房价的飙升、物价的升高、千军万马过钢丝绳的高考、大学生毕业从国家分配到自主就业,这一系列的社会现象让他们充分的认识到了他们只能靠自我,仅有不断的增强自我

的本事,不断的提高自我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以后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他们的身上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意识和竞争力,与他们的父辈甚至是师哥师姐们相比,他们更年轻也更敢拼。他们进取参加学校的社团,利用课余时间去兼职、打工,寒暑假争取到大公司实习的名额,参加学生会干部的竞选,参加演讲比赛、辩论赛,争取奖学金......他们充满活力,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这代人给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赋予了生机和活力。可是,由于这一代人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年幼的时候在家庭中都受到了皇帝公主般的待遇,他们在心理上也更为敏感、脆弱、害怕失败,有时受到了一点挫折就回一蹶不振,更有甚者竟然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例如近些年来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二)价值取向自我化,社会职责感弱 与父辈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多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他们成长于中国社会的巨大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市场经济已经相对成熟,使人们的个体意识以及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的意识逐渐增强。所以,与这个时代相一致,这一

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 当代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贫富分化现象逐渐加剧,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我们过多的关注了文化教育,而忽视了素质教育,再加上这个变化极快的时代,从而造成部分人的心理失衡,空虚、迷茫,没有信仰,找不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最终充分的暴露出人性自身的弱点—贪婪、欲望、妒忌……最终走向犯罪,这其中很多人是因为长期的压抑无法排解,一时冲动作出了一些不明智的行为,有些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其结果是令人痛心的,我们不能每次在灾难发生以后才来反思和补救,社会应当承担这样的责任,从制度上、教育上来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尽量给予犯了错误的人重新改过的机会,防止没有犯错的人再犯错,无论什么时候,一般预防的效果总是好过特殊预防。曾经让我们引以自豪的大学学子,是社会改变他们还是他们在改变着社会?然而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让人心痛和心酸的现实,是家庭,是社会,是金钱还是其他的客观原因导致了现在大学生犯罪居高不下。可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的国家会发生让人痛心的事实,一个可怕的字眼“大学生犯罪”,究其原因只能说有几大客观因素影响了他们,其实现在的大学生真的不知道怎么了,有的女大学生为了出国可以出卖一切,有的可以被大款保养。而家庭条件不好的男同学为了满

足女朋友的要求,在没有金钱的条件下盲目的走上犯罪之路。其实有好多大学生在犯罪之后,都说不知道这样那样做是犯法的,其实这只能说明,学校在平时的法律教育上,没有足够的引导和进行法律的普及学习,这也说明,这是我们当今大学校园里应该关注的问题。其实事情出来了大家都惋惜,其实我们旁观者不是最大的惋惜者,而是那些犯罪的大学生,其实他们才是最为自己惋惜的人!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里不乏精英和骄子,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可是不经意的疏忽却使一些人触犯法律,身陷囹圄,不仅使父母、师长蒙羞,还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逐渐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着手,较系统地分析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和原因,从而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的确令人痛心,这些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现象趋势,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数量逐年增加。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观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观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生活正发生着复杂而又深刻的变化。随着"两会"在京拉开帷幕,大学生就业成为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了解就业信息,转变就业观念,增强竞争能力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远大理想。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大学生就业不及农民工”等消息不断见诸各种媒体。这无疑对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他们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由于急于就业,导致部分大学生错位就业,即所谓专业不对口,这就意味着在工作中他们要经受更多的磨难,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在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单位,非专业者只能从事辅助性工作,个人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在这种环境里,焦虑不安和自我否定便主宰了他们的情绪。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不懈地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日常的教

育之中,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教育的根本方针,把“八荣八耻”作为教育的基本要求,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自强教育、诚信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等,构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塑造积极向上的思想主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不少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采取措施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大一即指导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并开展就业形势培训,帮助他们及早树立社会责任感与危机感,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大学生们尽早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了解就业形势、各种职业的发展空间、社会最急需的职业以及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等,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二.分析了解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1、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珍惜就业机会。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很快,就业岗位逐年增多,每年都要增加800多万工作岗位,但失业率仍居高不下。我校由于长期与全国数十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培养人才的联姻关系,就业渠道比较畅通,经常都有用人单位来校选拔人才,应聘机会比较多,但由于不少

当代大学生性格特点

(1)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特点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个体对自我及与周围环境的 认识、体验与评价。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大学生与其同龄青年相比有许多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 ①强烈关注自己的发展:不像普通青年直接进入社会,她们有四年左右的知识技 能储备期,在这段缓冲期里会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有关自我的一些问题:我聪明不? 我风度如何?别人会怎么瞧我?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工作较适合我?等等。 ②自我评价能力趋于客观。知识的增多,生活经验的积累,感性与理性都趋于成熟,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变得客观、全面。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相关度比较高,即差距较小。 ③自我体验丰富而复杂。比如落榜同学去打工,她们的社会角色已经开始定位,自我情感体验稳定简单些,而大学生则就是各种社会群体中“最善感”的群体,自尊、好胜、敏感,得意、失意时易有正负两极情绪。 ④矛盾性与不成熟性。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盲目自卑或自大。 (2)大学生自我观念的矛盾及其调节 ①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大学生活相对范围较窄,交往多限于老师、同学、父母,相对简单直接,她们对自我的认识的参照点少,局限性大,很容易染上光环色彩,其实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很平凡,与想象中的自己有较大差距,就会给自己带来一些苦恼。 ②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大学生富于理想,成就欲望较强,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不容乐观的残酷现实不得不思考现实中的我的诸多困境,这种差距可能会引起自我的分裂,导致一些心理疾病。 那么如何让自己生活得快乐关键就是您站在什么位置上瞧问题。人有一种可贵的智慧,便就是给每一种现象赋以意义。 ③独立与依附的冲突。希望在经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独立,摆脱成人的管束,但在心理上又不成熟而依赖成人,从而很苦恼。 ④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寻求对某种团体的归属以及获得爱情,但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存在戒备心理,总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特别就是从二年级之后,所以总有一种孤独感在里面。 3、大学生的气质特点 “气质”既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就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及指向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比如有的刚生下来就爱大声哭闹而有的则安静乖巧、、、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利特与俄国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分别根据人体体液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明人的气质类型。一般分为四种。 典型的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但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人不就是典型的某种类型,而就是混合型的。 胆汁质:精力旺盛、直率热情、情绪体验强烈、易感情用事、外倾型。 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思维灵活、易适应环境,喜欢交往;但做事粗枝大叶、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转移。外倾型。

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及预防

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及预防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做为天之娇子的大学生,同时也深受着各种思潮的冲击和影响。由于各地区文化、家庭教育、自身的差异等,使一些大学生偏离了正常的人生轨迹,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大学生犯罪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已经成为全社会亟需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存在薄弱环节;大学生个人因素;家庭教育的缺失等。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基本对策有:第一,加强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和培养;第二,建立咨询平台,提高心理素质;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第四,加强法律知识教育;第五,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第六,司法机关的配合协助。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犯罪原因;教育;预防措施

目录 一、大学生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3) (一)大学生犯罪的现状概述 (3) (二)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3) 二、影响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因素 (4)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4) (二)学校教育存在薄弱环节 (4) (三)大学生个人因素 (4) (四)家庭教育的缺失 (4) 三、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对策 (4) (一)加强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和培养 (4)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5)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5) (四)加强法律知识教育 (5) (五)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5) (六)司法机关的配合协助 (5) 四、小结 (6) 五、参考文献 (6)

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及预防 改革开放30多来,我国经济发展取的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各种新思潮出现,冲击并重塑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无法正确辨别新文化思潮的好坏,导致其价值观沦陷,使一些大学生偏离了正常的人生轨迹,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研究与解决当代大学生的犯罪问题,是全社会的职责,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衰,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剖析入手,谈谈自己对大学生犯罪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大学生犯罪的常见问题与特征概述 (一)大学生犯罪的现状概述 大学生犯罪近年来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康树华所作的—项调查显示: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l%;“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 2010年的药家鑫的撞人杀人案、李启铭开车在河北大学撞倒两名女学生致一死一伤案,2011年东莞理工大学敖翔强制猥亵妇女罪、故意杀人罪案的等等,无不触动着大众敏感的神经,更是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在看到这些新闻的同时,也为他们感到痛心,虽然他们已经伏法,却引起了我们乃至全社会的深思,他们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的社会和高校能为大学生做些什么才能消除和减少大学生犯罪这种现象?如何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自身修养?带着这些疑问,本文从大学生犯罪这个课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生活的环境因受到自身教育、思维方式都与其他青少年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因此大学生犯罪的心理有其独特的特点。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较差,喜好感情用事,行为易冲动,易产生挫折感。以上心理特征,使得当代大学生犯罪呈现如下特点:第一,犯罪人数呈增长趋势。随着各地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众多,同时大学生犯罪案件和人数也呈增长的趋势,近几年犯罪数量增加数据调查表明,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从1999年起开始上升, 2001年比1999年增加了54. 5%, 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 1%, 2003年以来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从以上的数据看出,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频繁和严重,犯罪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第二,犯罪类型向复杂化、多元化趋势发展。从大学生犯罪的类型来看,近年来发生的案件从以前的盗窃、打架斗殴和侵犯财产类型犯罪,逐步发展为抢夺、敲诈勒索、故意伤害、强奸猥亵、杀人放火、投毒等多种类型,这些案件反映出大学生犯罪有向复杂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第三,犯罪智能化、高科技化。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掌握着先进知识的大学生犯罪出现了向智能化、高科技化发展趋势。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出现了如计算机网络犯罪、破译用户银行密码、盗取虚拟货币、信用卡诈骗等。 第四,犯罪动机情绪化。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同其他年轻人一样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做事情往往不计后果,常会做出一些让自己追悔莫及的事情来。在一般情况下,这类犯罪通常没有什么预谋,当事人之间也不存在什么仇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突发性。 第五,犯罪手段暴力化、凶残化。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手段日益凶残化,从马家爵案、药家鑫案、敖翔强制猥亵妇女罪、故意杀人罪案等案件可以看出,杀人、强奸、绑架等在也不是远离校园的事。 第六,犯罪形式团伙化。社会上一些低俗的人际关系文化同样影响着大学生这个群体,在一些学生的交往当中,会以老乡、班级、兴趣爱好、哥们义气、价值观等为纽带,在他们之间形成无形的小团体,这些小团体之间拉帮结派、追求刺激享受,会集体出动,分工相互配合作案。如果不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一旦出现犯罪诱因,极易酿成犯罪。 二、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