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复习

目录

作业............................................................................ - 2 - 讨论............................................................................ - 5 - 实验............................................................................ - 6 - 实习一、归化法前方交会放样点位............................... - 6 - 实习二、曲线主点和细部点的测设............................... - 7 - 实验三、机助法控制网优化设计................................... - 9 - 一周猜想.................................................................. - 11 -

一、名词解释 ................................................................. - 11 -

二、填空 ......................................................................... - 13 -

三、简答 ......................................................................... - 17 -

四、计算 ......................................................................... - 22 -

作业

1.为什么施工放样必须杜绝工作中的错误:

施工放样的任务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放样的结果是得到实地上的标桩,标桩定在哪里,庞大的施工队伍就在哪里进行挖土、浇捣混凝土.、吊装构件等一系列工作。如果放样出错且没有及时纠正,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当工地上有好几个工作面同时开工时,正确的放样是保证它们衔接成整体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工程测量工作者责任重大,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工作中的一切错误,并保证施工所需的精度。

2.放样的一般程序是什么?施工控制网有哪些特点?

施工放样的一般过程是:

①研究放样工作的特点,制订放样方案;

②计算放样元素;

③实地放样;

④误差分析与检查。

施工控制网有以下特点:

1)控制面积比较小,控制点密度大,精度要求高;

2)控制网使用比较频繁;

3)作业过程受施工干扰大,要求作业速度快,控制点密度大;

4)通常采用独立(施工)坐标系;

5)需要根据工程需要来选择投影面;

6)局部相对精度要求比较高;

7)通常采用独立的高程系统。

3.建筑方格网起什么作用,如何建立?它与一般控制网有何区别?建筑方格网:在地势平坦的大中型工业建筑场地上,常布设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大、中型建筑场地用。

建筑方格网的布置:当施工场区面积较大时,建筑方格网应分两级布设。首级可布设成“十”字形,“口”字形或“田”字形,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密。如果建筑场地不大,也可布设边长为50米的正方形格网。

建筑方格网主要特点:

1)分级布置;

2)采用建筑坐标系;

3)考虑建筑群布局,边长取整数;

4)测设精度高,先测设,再归化;

5)点位须长期保存。

4.为什么要建立专门的厂房控制网,厂房网一般如何建立?

目的:厂房控制网——控制厂房或设备细部间的位置和关系。

控制网的建立: 由厂房(或设备)的主轴线构成,多为方形(又称矩形网)先设立厂房轴线点,在拨90度设立四角点,之后加密距离桩。5.控制网优化设计如何分类?施工控制网优化设计要经过哪些流程?

控制网优化设计分为:零类优化设计、Ⅰ类优化设计、Ⅱ类优化设计和Ⅲ类优化设计;

零类优化设计:主要解决控制网的基准问题,其实质是在控制网形与观测条件一定的条件下,确定网点坐标X与其协因数Qx,达到目标函数的最佳值。

Ⅰ类优化设计:设计最佳网点位置的问题,即在观测值权阵一定的条件下,确定与网形有关的设计矩阵,即主要解决控制网的网形的问题。Ⅱ类优化设计:是指在网形一定的基础上,进行观测工作量的最佳匹配,或最适当的权的分配,以确定网中各观测值应达到的精度,使仪器得到最佳的利用,各种观测手段得到合理的组合,即主要解决观测值的权的问题。

Ⅲ类优化设计:是按最优化的原则对一个现的工程控制网通过增测新点和新的观测元素以期改善现有加密网,也就是现有控制网改造的优化设计。

流程:

1)确定控制网设计标准;

2)选择或修正控制网的基准;

3)模拟观测值的参数法平差;

4)精度评定,可靠性、敏感性计算;

5)成本计算;

6)是否满足设计标准及最优;

7)如果6)符合,即输出设计方案;

8)如果6)不符,则返回步骤2)。

6.设用极坐标放样P点,要求P点中误差<1.0cm。

试求:1)按测角,测距等影响原则确定Mβ,Ms;

2) 如测距误差影响可忽略,确定Mβ,Ms;

1)δp^2 =δu^2+δt^2=100 mm

假定S=1公里,δt为侧边中误差,δu为测角中误差δt=δu—>δu^2=δt^2=50mm2

δt^2=δs^2=50 Ms=5√2mm

(Mβ/ρ) ^2*s^2=50->Mβ=1.46s

2)δt=0,δu—>10mmm

Ms=0

(Mβ/ρ) ^2*s^2=50->Mβ=2.06s

讨论

估算m(给定m e=3mm,s=50m,c=50m):

取m ey=m ey1=m e=3mm,α=60°,

仪器经度为10″,对应的精度为2+3ppm/km,

即a=2mm,b=3ppm,us=a+bs,T取1.0mm;

代入即求出m的值。

实验

实习一、归化法前方交会放样点位

四、实习步骤:

1.放样数据的计算:根据已知点数据和放样点设计坐标计算各已知点到未知点的方位角、距离,并进行检核计算。

2.放样初始点:(以交会法为例实现;也可选其它点位放样方法放样初始点)

图2:前方交会

①在已知点A设置经纬仪,后视B点,并设置读盘读数为αAB;

②旋转经纬仪照准部,综合使用水平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使水平度

盘读数值精确对准为αAP;

③P点位置测量员根据放样计算得到的S AP距离估计P点在实地上的大

致位置,并通过测站人员的指挥设立2个标志P1,P2,使P1,P2点

位于AP设计方向上,即在P点附近测得设计AP方向的短直线P1P2;

④在已知点B设置经纬仪,用同样①~ ③的步骤测出P点附近的设计

BP方向的短直线P3P4;

⑤短直线P1P2与P3P4在实地上的交点即为放样点P的初始位置P’;

⑥分别在A、B、C三点设置经纬仪,精确测量出αAP’,αBP’,αCP’。

3. 归化改正:

⑦计算角差:δα1=αAP-αAP’,δα2=αBP-αBP’,δα3=αCP-αCP’;

⑧计算偏移量:Δ1=δα1/S AP,Δ2=δα2/S BP,Δ3=δα3/S CP

⑨根据偏移量绘制秒差图,比例尺为1:1;

⑩用秒差图上的P’点对准实地上的P’位置,旋转秒差图纸,使图纸上

三个已知方向上的任一方向对准相应的已知点;将秒差图上的P点

透刺在实地上即得到最终P点的精确位置。

图3:秒差图示例

五、注意事项:

1.外业之前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2.两小组组合完成两个点的放样工作,比单独完成一个点的放样工作效率更高;

3. 放样过程中仪器位置不允许无人看管。

实习二、曲线主点和细部点的测设

二、实习要求:

1. 每组完成3个曲线主点和至少6个曲线细部点测设工作;

2. 偏差要求达到小于1/2000;

3. 单曲线设计要素:R=60m,α=90°,l =10m

1

2图四、切线坐标系 图五、曲线对称关图

2)计算曲线细部点坐标(国家坐标系)

φ

αααα?+?+=?

+=----i O ZY i O JD ZY O ZY 18090 i

O O ZY ZY i i

O O ZY ZY i R R y y R R x x ----?+?+=?+?+=ααααsin sin cos cos 3)根据曲线各细部点的坐标(xi,yi ),反算各点与ZY 点的极坐标放样关

系数据;

4)在ZY 点上设站,以切线方向(ZY-JD )定向,放样曲线上各细部点;

5)根据曲线对称特性,在YZ 点上设站,以切线方向(YZ-JD )定向,

放样曲线上另一半的各细部点;

6)检查QZ 、ZY 、YZ 主点与相邻细部点间的边长。 五、注意事项:

1.实地测设之前必须进行曲线要素及主要点的里程计算;

2.合理选择放样方法(根据使用仪器选用偏角法、极坐标法或自由设站等) 实验三、机助法控制网优化设计

四、实习步骤:

1.准备工作:了解控制网设计指标要求:轴线控制误差< 1.0cm

2.熟悉设计工程范围图:

下图为模拟跨河桥梁设计图,红色线为桥梁主轴线位置及长度。

3.根据工程位置与河岸线关系,选择主轴线端点作为设计控制网的某一条边,设计控制网点位和图形设计图,设计图纸比例尺为1:1000;

4.在设计图上确定两个已知点位置(不能是主轴线);起始点假设坐标可以是(X=1000M,Y=2000M),起始方位角根据具体同岸位置可以假设为270或90度;

5.在设计图纸上量取各点的观测要素设计值,即角度和边长设计值;6.打开优化设计软件:点击“数据”页标签,按软件顺序依次输入方案(测角、测距初始方案先验指标)、已知点坐标、第5步量取的观测设计数据、不相邻点精度度指标(可不输入),最后点击“计算”,不能跳序。具体按老师演示过程进行。

7.点击“成果”标签,查看初始方案所达到的各项精度指标,如果达不到

第1步要求或精度太高,需要修改“数据”标签下的一、三项。最终使各精度指标接近优化目标指标,即轴线边长中误差稍小于1.0CM。

8.点击“WORD”标签,将全部指标表输出存档、打印写成实验报告。

一周猜想

一、名词解释

工程测量学:指研究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各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线路测量:在线路勘测设计与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的总称。

竖曲线:连接不同坡度的曲线

缓和曲线:在直线段与圆曲线之间,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曲线之间插入一条起过渡作用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中线测量:定出线路中线或实地选定线路中线平面位置

设计中线:在带状地形图上设计中线的位置。

断链:由局部改线或事后发现测距有误造成的里程不连续的差数。

竣工测量:现场针对设计变更、施工变化、无法查对的工程进行现场实测、补测。

优化设计:保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满足要求,同时以最小的成本来完成测量工作称为优化设计

中线桩:沿线路中线测设的控制标桩,并在线路转向处放样曲线的起终点桩。

插大旗:根据方案研究中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所选线路位置,在野外用“红白旗’标出其走向和大概位置,并在拟定的线路转向点和长直线的转点处插上标旗,为导线测量及各专业调查指出进行的方向。此项工作称为插大旗。

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的数据,再把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供规划设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使用。

放样(测设):是将图纸上所设计的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大小与高低,在实地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的一项测量工作。

施工测量: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极坐标法:根据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此法适用于测设距离较短,且便于量距的情况。

方向线法放样:是利用两条相互垂直的方向线相交来定出放样点平面位置的一种放样方法。

准则矩阵:预先设定的QXX阵的设计矩阵

建筑方格网:在地势平坦的大中型工业建筑场地上,常布设由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组成的施工平面控制网

变形观测:是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DTM:数字地面模型的英文缩写,是描述地面诸特性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字阵列,在最通常的情况下,所记的地面特性是地面点高程Z,它们的空间分布由地面点平面坐标(X,Y)来描述。

归化法:先采用直接放样法定出待定点的粗略位置,再通过精密测量和计算归化到精确位置的放样方法。

联系测量:将地面的平面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传递到地下,该项工做称为联系测量。平面联系测量又分为几何定向(包括一井定向和两井定向)和陀螺定向。

二、填空

1.工程测量三个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

2.工程测量特点:服务性、时效性、责任性

3. 设计三阶段:选址—初步设计-施工设计

4.按施工方法排序为:预制件结构-螺栓连接钢结构-电焊连接钢结构-现场浇灌式

5. 施工控制网的形式: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矩形格网,GPS网。第 - 14 - 页共 25 页

6.依据竣工实际误差来确定包括构件制造,施工安装,测量放样三部分误差组成。

7.按放样点的不同空间特征分为:平面位置放样,高程放样,准直放样

8.按定位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常规放样,归化放样

9.高程放样的放样方法:几何水准测量,直接丈量垂直距离,三角高程

10.垂线放样的方法:经纬仪弯管目镜法,光学铅垂仪法,激光铅垂仪法

11.圆曲线细部点测设的方法有偏角法,极坐标法,切线支距法,弦线偏距法、弦线支距法和割线法,比较常用的是前两种方法。12.工程控制网可分为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和变形监测网三类。

13.工程测量学按对象划分: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铁路工程测量,隧道与地下工程测量。

14.按精度划分:普通工程测量,精密工程测量

15. 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实施方法可分为解析法和机助模拟设计法两种。

16.精密工程测量的主要特点有极高的测量精度要求,非传统的测量方法,专用仪器设备;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测量过程自动化。17.与一般的控制网相比,变形监测网最主要的特点具有方向性和周期性的主要特点。

18.控制网按照其用途来划分,可分为国家基本控制网和工程控制网大类。

19.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分零类优化设计.Ⅰ类优化设计.Ⅱ类优化设计和Ⅲ类优化设计。

20.采用极坐标法放样平面点位时,影响放样点位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在控制点上架设仪器的对中误差、测设极角的误差、量取极距的误差和点位的标定误差。

21.工程测量按照工作进程和作业性质可分为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建造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项测量工作。

22.在布设桥梁施工控制网时,其基本网形有大地四边形,双大地四边形,双三角形,

大地四边形与三角形的结合图形等四种形式。

23、对于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控制网,分基本网和定线网两级布设。24.修建一条新铁路线一般要经过方案研究、初测和初步设计、定测和施工设计等程序。

25.与测定相类似,施工放样主要是对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等三要素进行放样。

26.在各种工程的施工中,把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上标定

出来的工作称为施工放样(测设)。

27.定测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有中线测量.曲线测设.线路纵断面测量.线路横断面测量。

28.圆曲线的要素包括半径R.线路偏角α.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和切曲差q 。

29.圆曲线的主点有直圆点,曲中点,圆直点。

30.桥梁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桥轴线长度测量,施工控制测量,墩台中心定位,墩台细部放样,梁部放样等。

31.桥梁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有跨河水准测量,GPS水准测量,隧道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GPS水准测量。

32.水平位移观测方法有前方交会,侧方交会,极坐标法,导线法和引张线法。

33.全球定位系统由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GPS信号接收机(用户设备部分)三部分组成。

34.常用的习惯的独立高程系统国家系统,常采用建筑坐标系施工坐标系

35.水下地形图有等高线图和等深线图

36.大比例地形图按范围可以分为国家基本地形图和专题地形图

37、测设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包括直角坐标法,前方交会法,方向线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等。

38、从机助模拟法优化设计的过程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即初始方案,数学模型,人机对话,调整方案、终端显示、和文件编

辑。

三、简答

1、工程测量学的内容:

1)按对象划分: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铁路工程测量、隧道与地下工程测量等。

2)按精度划分:普通工程测量、精密工程测量。

3)按照工程建设中测量工作进程以及所用的测量理论和作业方法的性质,并根据一般建设工程的三个阶段,可概括如下:规划和设计阶段、工程建设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

2、简述工程建设三个阶段中工程测量的任务?

①在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阶段,测量工作主要是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还要为工程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以及水文测验等进行测量。

②在工程建设的施工建造阶段,主要的测量工作是施工放样和设备安装测量,即把图纸上设计好的各种建筑物按其设计的三维坐标测设到实地上去,并把设备安装到设计的位置上去。

③在工程建设的运营管理阶段,为了监视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的情况,验证设计是否合理、正确,需要定期对位移、沉陷、倾斜以及摆动等进行观测。

3、工程测量的发展:

1)空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数字测绘与空间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3)变形监测理论和方法的现代发展;

4)工业测量。

3、什么叫放样(测设)?测定与测设有何区别?施工放样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1)放样(测设)是将图纸上所设计的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大小与高低,在实地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的一项测量工作。

2)测定与测设的作业过程相反,前者是将已有的地物地貌按一定比例尺测绘到图纸上,供国民经济建设使用。虽然测定与测设可采用相同的仪器设备,但测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不相同。

放样的目的: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形状、大小、高程,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作为施工的依据)。放样的程序:设计过程:

(1)确定其建筑物的轴线关系

(2)再设计辅助轴线

(3)细部位置、形状、尺寸等。

4. 隧道贯通误差在线路中线方向上的投影成为纵向贯通误差,在垂直于中线方向的投影长度称为横向贯通误差。

5.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法

分为两大类: 1)解析法——应用数学规划原理求目标函数的极大值或极小值,得到设计变量的最优解,形成最优方案。

优点:得到严格最优解;不依靠人的因素;不需初步方案。

缺点:数学模型建立困难;非线性模型常常的到“局部极值”。

2)机助法——初步方案试验修正(凭经验)[反复] 合理方案。也称模拟法、试验修正法。

优点:原理、计算简单;易于编程;灵活可靠。

缺点:依赖设计者的经验;费时;是合理解。

6. 简述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含义?它分为哪几类?各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所谓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广义地说是要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设计出精度高、可靠性强、灵敏度最高(对监测网而言)、经费最省的控制网布设方案。

2)具体说来,就是要根据实际的工程背景设计出最佳的网形,根据对控制网实际的质量要求设计出最佳的观测方案。通过工程控制网的最优化设计,指导测量技术人员选择适当的测绘仪器,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避免进行一些无意义的观测从而大量节省野外工作时间,提高工效,同时还能使方案最大限度地排除粗差的影响。

7、建立工程控制网包括哪几个步骤?(8分)

建立工程控制网包括以下9个主要步骤:

1)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控制网的精度(等级);

2)实地选点(测区踏勘);

3)根据仪器设备确定初步的观测方案;

4)优化设计;

5)埋石造标,做点之记;

6)根据控制网的形状制订观测纲要;

市政工程测量方案

第7章工程测量 7.1 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测量 7.1.3 施工工艺 7.1.3.1 工艺流程 7.1.3.2 操作工艺 1.测量桩位交接 (1)测量桩位交接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或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测量工程师交桩。 (2)交接桩数量应根据工程的大小确定。如果与另外施工段连接,应在连接处多交至少一个坐标点和水准点。 (3)接桩时应察看点位是否松动或被移动,若已松动或被移动,应及时向勘测单位提出补桩的申请。 (4)施工单位应逐一记录现场点位,并做好桩位标记,桩标不突出的应用钢尺拴桩,做好标记便于寻找复测。 (5)接桩后应及时进行标桩保护,采取混凝土加固、砌保护井和钉设标志牌等措施,容易被车撞轧的控制点应钉设防护栏杆。 2.桩位复测 (1)接桩后依据设计图纸和交桩资料进行内业校核,检查成果表中的各项计算是否正确。 (2)桩位的坐标复测宜采用附合导线测法进行,高程复测宜采用附合水准测法。 (3)复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交桩单位联系解决,复测合格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或建筑单位提交复测报告,以使复测成果得到确认后使用。 3.布设施工控制网 (1)在桩位交接工作结束后,按照要求的精度等级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布设。鉴于公路线形的特点,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宜采用沿线路方向的附合导线;高程控制宜采用附合水准线路或三角高程测量。 (2)外业观测应选在能见度高、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以减少大气折光及气

压、温度的变化对测量的影响。 (3)水准测量可采用一组往返或两组单程进行,往返测或两组单程测高差不符值在限差以时采用平均值。 (4)水准点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可与平面控制测量同时进行。当采用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时应满足相应测量等级的技术要求,观测时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5)内业计算必须使用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表式。计算步骤应清晰、有条理,成果合格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确认。 (6)控制桩必须采取拴桩等有效保护。 4.现况调查及原地貌测量 (1)在施工前,应先放出路基征地线(红线),并调查与记录征地线范围内需拆迁或改移的建(构)筑物、树木、文物古迹、各类地下管线等。若征地线范围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应及时以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及建设单位。 (2)应放出设计图纸中过路箱涵、管涵等结构物的中心线位置,并调查其平面位置与高程是否与现况相符。若不相符,应及时向监理及建筑单位提出,经其确认后再由设计单位进行变更设计。 (3)在现况调查结束后,应计算每一桩号中心坐标与对应的路基宽度,放出路基中线与边线。为保证填方段路基边坡的压实度,在每侧路基设计边线外加宽500mm作为填筑边线。如遇到路基范围内有不适宜材料需挖除、换填,必须在开挖之前与换填之前测量其范围及深度,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4)路基清表前,均应按纵向来50m测设一断面,横断方向6~10点测量原地面高程。若地形复杂,可以按纵向上10m~20m测设一断面,所有点位及高程数据应记录在册。在清表后,恢复所有点位并测量此时地面高程作为清表后的地面高程。 5.路基施工测量 (1)填方段路基每填一层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在距路床顶板1.5m 内,应按设计纵、横断面数据控制;达到路床设计高程后应准确放样路基中心线及两侧边线,并将路基顶设计高程准确测设到中心及两侧桩位上,按设计中线、宽度、坡度、高程控制并自检,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路基挖方段应按设计高程及边坡坡度计算并放出来口开槽线;每拉挖深一步恢复一次中线、边线并进行高程测设;高程点应布设在两侧护壁处或其他稳定可靠的部位。挖至路床顶1m左右时,高程点应与附近的高级水准点联测。 (3)直线上中桩测设的间距不应大于50m,平曲线上宜为20m;当地势平坦且曲线半径大于800m时,其中桩间距可为何40m。当公路曲线半径为啥30m~60m、缓和曲线长度30m~50m时,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10m。当公路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小于30m 或采用回头曲线时,中桩间距不应大于5m。 (4)根据工程需要,可测设线路起终点桩、百米桩、平曲线控制桩和断链桩,并

工程测量方法介绍

工程测量方法介绍 一、全仪器法 1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测量碎部点最常用的方法。如下图所示,Z为测站点,O为定问点,P为待求点。在Z点安置好仪器,量取仪器高i 照准O点,读取定向点O的方向值L0,(常配置为零,以下设定向点的方向值为零),然后照准待求点P量取觇标高(镜高)读取方向值LP,再测出 Z至P点间的距离(斜距)SZP和竖角α(全站仪大部分以天顶距T表示),T=900-α,则待定点坐标和高程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αZP=αZO-LP 2照准偏心法 当待求点与测站点不通视或无法立镜时,可使用照准偏心法间接测定碎部点的点位,该法包括直线延长偏心法、方问延长偏心法和垂直偏心法。 a直线延长偏心法:如下图所示,Z为测站点,欲测定B点,但Z、B间不通视。此时可在地物边线方问找B’(或B”)点作为辅助点,先用极坐标法测定 其坐标,再用钢尺量取BB’(或BB”)的距离,即可求出B点的坐标。 b方向延长偏心法 在下图中,欲测定B点,但B点不宜立尺或立镜。此时可先测定ZB方向上的B’点,再丈量B’至B的距离ΔS,则B点的坐标可由下式得到: 式中,αZB=αZO+LB,ΔS为B’B的平距且很短。此法在线状或带状地物边有茂密植被时特别适用。 c垂直偏心法 如下图所示,欲测一点,由于Z、A间不通视,无法用极坐标法直接测定。 此时可在片附近找一 通视点A'(或A"),并使为直角(A或A"的位置可用直角棱镜设置),再量出AA'(或AA")的距离e’(或e"),即可按下式求出A点的坐标 式中,α A'A=αZO+Li-90 (对于A”点,αA'A=αZO+Li+90 ,α

ZO 为定点方向的坐标方位角,Li为照准 A'或A''时的方向值。 二、半仪器法(方向交会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方向直线交会法和方向直角交会法两种。1方向直线交会法:如下图所示,A、B为已知碎部点,欲测定i点。此时只要照准i点,读取 方向值 ,应用戎恪公式可计算出i点的坐标: 式中,α=αAZ-αAB,β=αZO+Li-αZA。使用该法测定规则的家属区很方便。 2方向直角交会法:对于构成直角的地物,可用方向直角交会法很方便地测定通视点的 位置。如下图所示,测出两个房角点A、B后,只要连续照准角点1,2,3,…分别读取方向值几,就可连续求出照准点的坐标。 当照准目标位于ZB方问的右侧时则 当照准目标位于ZB方向的左侧时 其余2,3,…各点计算类似。 三勘丈法:勘丈法指利用勘丈的距离及直线、直角的特性测算出待定点的坐标。 1直角坐标法又称正交法,它是借助测线和垂直短边支距测定目标点的方法。正交法使用钢尺丈量距离,配以直角棱镜作业。支距长度不得超过一个尺长。如下图所示,已知A、B两点,欲测碎部点i,则以AB为轴线,自碎部点i向轴线作垂线(由直角棱镜定垂足)。假 设以A为原点,只要量测得到原点A至垂足。di的距离αi和垂线的长度bi就可求得碎部点i的位置。 其中, 当碎部点位于轴线(AB方向)左侧时,取"-",右侧时取"+"。 2距离交会法:如下图所示。已知碎部点A、B欲测碎部点P,则可分别量取P至A、B 点距离D1 、D2 ,即可求得P点的坐标。先根据己知边DAB和D1、D2,求出角αβ 再根据戌格公式即可求得xp、yp 3距离直线交会法:如下图所示,A、B、C为已知碎部点。欲测1,2,3,…,i,量取C点至 各待测点的距离 ,即可求出各点的坐标: 其中, 当Li900时,取“+”;接近900时有二义性,应尽量避免。

现代智能化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现代智能化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6-24T14:41:40.17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作者:郭小飞 [导读]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促进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全站仪作为建筑测量最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如今已逐渐进入智能化的发展中。 武汉江韵勘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430052 摘要: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全站仪在工程施工中日渐普及,了解全站仪的特点和应用知识,对工程施工测量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及意义。在施工中,全站仪的使用仅限于几项常用的功能,不能发挥出全部性能。全站仪作为现代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工具,其智能化的高科技能力对高效完成测量任务、降低测量误差、提升测量效果都有着积极意义,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分析全站仪的具体优势,从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角度丰富了全站仪的各项功能,并对全站仪的具体应用和使用步骤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反思,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全站仪的测量效率,满足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全站仪;建筑工程;测量;应用 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促进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全站仪作为建筑测量最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如今已逐渐进入智能化的发展中。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全站仪可以实现远距离测量,同时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完成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存储,是具备综合性和实用性的设备。全站仪属于测量仪器类别,对提高测量精确度、实现测量工作的标准化发展、降低测量难度有很大作用。现代建筑生产十分重视全站仪的应用,希望通过高效、精确的测量,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数据,提高生产建设的可靠性。从技术层面来看,全站仪主要由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和微型计算机组合而成,它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测距、测角、记录和计算,并保证相当高的精度和准确性,是测绘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在测绘测量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备受青睐。如何发挥全站仪的优势,凸显其独一无二的特点,解决工程测量中的问题,并积极应用到测量工作中,成为测量人员需要积极思考和讨论的课题。 1全站仪概述 全站仪,全名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是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度自动化的工程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交通等各种工程的精密测量或建筑物、地表形变的变形监测等作业领域。全站仪具有自动测角、自动测距、自动计算、图形显示和数据存储、无线传输等多项功能。近几年,全站仪在具备常用的基本测量模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之外,还具有包括对边测量、悬高测量、偏心测量、面积计算等各种测量内置程序,功能相当丰富。全站仪在测量放样中有着极为强大的优势,其在可编程计算器、pc等相关辅助工具的协助下能够在工程测量实践中发挥出非凡价值。 2全站仪的特点与优势 2.1全站仪的基本特点 从使用功能来说,全站仪是一种测量设备,与其它人工测量设备不同的是,全站仪具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优势,并且融入了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在测量工作中,全站仪可以实现自动检测、修正、数据传输和保存等功能。网络技术使得全站仪具备开放性与全面性,它可以对数据进行自动比对和校准,其软件功能也能实现数据的更新,且软件功能也得到了创新与完善。现代智能化全站仪利用计算机技术,测量数据通过网络通信传递到计算机服务端,保证数据的及时、准确存储。另外,全站仪还与测绘软件配合,实现了遥控操作,真正达到了解放人力、提高测量效率的目标。 2.2全站仪的主要优势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全站仪的发展也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为何现代全站仪可以得到广泛应用,重要原因还在于全站仪具备的独一无二的优势。首先,全站仪拥有强大的功能,能做到高精度操作和数据收集。与其他测量仪器相比,全站仪可以做到误差校准。我们常用的水准仪和经纬仪在测量时存在一些误差,例如水平角指标差等,但全站仪可以彻底消除这种误差,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此外,全站仪在智能化技术的辅助下,安装了电子测距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电子测距。这一技术的出现,真正地解脱了测量工作者的双手,尤其是在恶劣的测量环境下,或者一些人力无法到达的环境下,电子测距可以实现自动操作,并减少误差;现代全站仪操作较为简单,首先它是双向显示屏,并且水平制动以及垂直制动是设置在同一侧的,操作人员只需要一只手就可以开始工作,在观察显示屏的各项数据、做出放样点的距离以及方位角的计算等方面,有效地减少了误差。根据全站仪的电气构成来看,它属于微电设备,能够计算方位角等各项数据。无论是测量的精准度还是速度都是其他设备无法比拟的。 3全站仪的操作步骤 全站仪的操作十分简单,基本属于全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只需要安装设备、开关机和观察即可。 3.1测前准备 调整设备结构,安装电池;设备基础设置,保持水平;根据测量环境和需求设置参数,监测测量功能是否正常,各零部件使用是否正常,是否正常开机。 3.2观测步骤 瞄准需要测量的物体;观察测量数据,根据需求操作全站仪;记录所测得的数据。测量结束后关机,原封不动地运走设备。 4全站仪的应用方法 现代全站仪功能强大,可以同时测量相关环境的距离、角度、高差,并整理测量地点的三维坐标,方便数据整合;在野外测量时,还可以连接计算机、绘图仪等设备,或者使用电子测距软件,最后实现自动化构图。其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已经在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4.1全站仪测量方法 1)以计算机为主体设备,通常是使用便携式计算机,将其作为连接全站仪的电子设备,同时连接通信线实现与全站仪测量信息的交互存储,达到数据记录和分析整理的目的。利用计算机设备,可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而简单轻便的操作方式,对于复杂地形、无法大

工程测量毕业个人简历

工程测量毕业个人简历 工程测量毕业个人简历模板 简单明了突出重点是优秀的关键,在中虽然不能用过多的内容来表现自我,但是可以在个人简历中附加一些能够增加自身价值的学历证书或者职业技能证书的复印件。 个人信息 性别:男 学历:大专政治面貌: 0 生日: 1985-07-09 民族:汉 婚姻状况:已婚籍贯:河南-新乡市 身高: 182 公分体重: 75 公斤 专业:工程测量工作经验: 10 年

期望工作地点:新乡市 求职意向 行业/职位:房产物业/建筑施工类土建工程师期望月薪:面议工作性质:全职 教育经历 学校名称:黄河水利职业技能学院专业:工程测量就读时间: xx-09-01 至 xx-07-01 获得学历:大专 语言能力 语种:英语能力:一般 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新乡公铁物流园 工作时间: xx-09-10 至 xx-08-10

公司规模:保密 所在部门:工程部 工作分类:房产物业/建筑施工类土建工程师工作描述:负责商贸区的工程管理 公司名称:新乡正隆置业 工作时间: xx-04-28 至 xx-05-02 公司规模: 100~200人 所在部门:工程部 工作分类:房产物业/建筑施工类土建工程师工作描述: 公司名称:中煤邯郸中原监理咨询责任有限公司

工作时间: xx-08-02 至 xx-02-26 公司规模: 200~500人 所在部门:青岛地铁3号线 工作分类:房产物业/建筑施工类不限职位月薪: 2000~2999 工作描述:为驻地监理工程师。 公司名称:江西省水电工程局 工作时间: xx-07-10 至 xx-07-31 公司规模: 1000人以上 所在部门:工程部 工作分类:房产物业/建筑施工类不限

城市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有限公司 城市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对市政工程测量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些规则作了规定。为市政工程测量提供指导。 1.2 适用范围 1.2.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普通市政工程(包括道路、桥梁、河道、堤防、下水道等)勘测设计阶段的测绘工作。 1.2.2 本作业指导书重在对规范内容的补充或说明。 本作业指导书中未涉及的技术要求,应按照相关规范的有关条款和项目技术设计书的要求执行。 2. 作业引用文件 2.1 技术标准 2.1.1 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 2.1.2 项目的技术设计书 3. 作业流程图 详见附图。 4. 作业程序 4.1 接收任务 4.1.1 由公司将任务下达到外业室,并签发测绘项目任务单。 4.1.2 测量工程部接收任务后,应按照GLW011《测绘项目负责人制度》的规定确定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必要时也可由公司确定项目负责人。 4.1.3 技术设计 a) 项目负责人接到任务后,应搞清任务的内容和具体要求,收集有关的成果资料。了解测区范围、 测区概况,必要时组织人员到测区现场进行踏勘; b) 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项目负责人应按照我司关于《测绘项目技术设计规定》的要求 编写相应的技术设计,并按规定中的要求进行审批。 4.2 生产准备 4.2.1 测量工程部主任应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组织好人员,并进行分工,安排工作实施计划。作业人员和检验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质或经培训合格,才能聘任上岗。 4.2.2 项目负责人应就技术设计书中的技术方案和要求及作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4.2.3 准备所需的资料和仪器工具(地形图、控制点成果、经纬仪、测距仪或全站仪、棱镜、钢尺、水准仪、水准尺、手薄、下水道摸尺等) 4.2.4 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已经检定合格,并且在有效期内。 4.3 生产作业 4.3.1 工程测量的主要测绘内容: a)地形修(实)测,提供数字化带状地形图; b)规划道路中心线坐标计算及放样,提供道路中心线坐标及放样点点位图及地形蓝图; c)道路纵横断面测量及散点标高测量; d)桥位桩放样及桥位图测量; e)下水道摸测。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测量技术

1、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测量概述 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对列车安全行驶、乘客旅途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轨道结构采用混凝土整体道床,轨道工程一次定位,几乎不能再调整;而铺轨基标是高标准轨道混凝土整体道床的轨道铺设控制点,故高精度满足铺轨要求的测量工作,重点是用铺轨基标来保证轨道的设计位置和线路参数,同时也保证行车隧道的限界要求。这就对铺轨精度提出了更严格要求,因此精确测设铺轨基标是保证地铁轨道高精度施工的重要环节。 何谓铺轨基标?铺轨基标是高标准轨道整体道床的轨道铺设控制点,它是具有精确平面坐标和高程的标志;按精度等级可划分为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铺轨基标埋设位置有两种,即位于线路中线或线路中线的一侧。图一为:利用直角道尺(精度0.5mm)通过沿线布设的铺轨基标精确确定一股钢轨的位置和标高。 (图一)(图二) 轨道工程测量的实质?轨道工程测量的主要工作是铺轨基标测量。其实质是按照设计线路和铺轨综合设计图的要求,以一定的间隔,在线路中线或其一侧测设具有精确平面坐标和高程的标志,作为铺轨的平面和高程依据。见图二。 在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建设中,我们总结如下《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测量作业流程图》: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测量作业流程图

从《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测量作业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轨道工程测量主要包括:施工控制点复测(四等平面控制、二等高程控制)、控制基标测设(三维放样、归化改正满足规范要求精度)、加密基标测设(三维放样、复测满足规范要求精度)、竣工测量、其他测量工作等。 2铺轨基标测量作业程序 2.1施工控制点的交接和复测 轨道专业施工所需的中线方向、里程、高程等均是由地面精密控制点引入,为保证铺轨精度,要求铺轨前应全面的对其检测,通过贯通测量后,对施工控制点进行统一的调整和平差后再设置基标,以保证基标的精度。 铺轨基标的测设依据为业主测量队提供的施工控制点。施工单位进场后,在驻地监理工程师的主持下由施工单位测量队、业主专业测量队、业主代表四方进

工程测量证说明

《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 《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标准(6-01-02-04)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工程测量员。 1.2职业定义 使用测量仪器设备,按工程建设的要求,依据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测量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空间感觉。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6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2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8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为标准教室;实际操作培训在具有被测实体的、配备测绘仪器的训练场地。 1.8鉴定要求 1.8.1鉴定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1.8. 2.1初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2年以上。 1.8. 2.2中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与应用 姬栋栋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与应用姬栋栋 发表时间:2018-07-30T10:57:38.483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9期作者:姬栋栋曹佳辉曹燕佳钱颖凯陈宇杰[导读] 现如今时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逐渐趋于信息自动化和智能化,其技术的发展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所促进的,并不断与各种新兴技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和范围程度相结合。 嘉兴中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浙江嘉兴 314000摘要:现如今时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逐渐趋于信息自动化和智能化,其技术的发展是由现代信息技术所促进的,并不断与各种新兴技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和范围程度相结合。而工程测量技术的水平也在各种相关行业中如建筑、交通、矿山等行业中的大量使用中不断地在发展提高。 关键词: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与应用 1 引言 随着中国现代化科学技术步伐的快速发展,比较特殊、重要的工程对工程测量技术提出了全新且高层次的要求,只有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采取准确测量的方法才可能确保工程项目在设计和施工项目中的质量保证。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为开发工程测量新技术支持了新的技术方式和手段。各种新型建筑和新建项目的建设为工程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广度和深度上现代工程测量新技术都取得了长远的进步。在广度方面,工程测量范围正在逐步的扩大,以往的建设项目一直扩大到现有的高速铁路工程以及海洋工程方面等。在深度方面,工程测量新技术方法也在不断地从早期的旧方法更新到目前的数字遥感技术,以及复杂工程测量项目的三维立体测量的开发,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工程测量的新技术正不断的更新测量方法,以便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工程建设步伐。 2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重要性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不仅应用于我国各类国防建设,同时也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交通、地质勘探、城市建设、能源开采、水利电力以及房地产开发管理等工程建设,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属于综合性测量技术,其能够有效满足应用领域的测量需求,能够借助自动化测量技术实现测量的边界无阻性,同时能够借助科学的测量手段与数据模型完成测量数据的收集、汇总与分析反馈。可见,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在发展与应用中突显出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资料、确保精确的工程定位以及保证竣工验收的效果。 2.1 提供准确的测量资料 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需要全面细致地研究施工项目的特点,收集大量施工项目相关的图纸资料,确定工程项目施工的范围,明确工程项目施工需要材料设备,从而能够科学高效地布置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选择安排好工程项目施工需要的材料及机械设备。然而,所有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需要的图纸资料都离不开工程测量结果,只有依托现代工程测量技术获得各类测量结果,借助这些准确精细的测量结果绘制出相应的图纸资料,故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对工程项目施工准备阶段获得准确图纸资料具备极其重要的作用。 2.2 确保精确的工程定位 关于工程项目来说,项目的精准度属于尤为重要的问题。因为足够准确的测量结果是工程项目能够顺利施工直至竣工使用的基础,一旦测量结果出现偏差,轻则使得工程项目达不到预计效果,重则会因工程项目质量引发恶性安全事件,故工程项目测量的精确度成为项目施工直至竣工关注的重点。由于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其涵盖了先进的科学与信息技术,其能够保证测量数据尽可能的精准,故在工程项目定位中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数据,从而确保工程项目施工的精确度,使得工程项目达到预想的设计效果。因此,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定位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重要。 2.3 保证竣工验收的效果 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这一重要环节,在竣工验收环节中涉及到大量测量工作,并要根据测量数据编制竣工测量报告,相关的监管部门根据提供的竣工测量报告,核实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并综合考虑工程项目完成程度以及竣工测量报告等相关情况,认定工程项目是否满足竣工使用条件,因而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环节中相关测量数据必须尽可能精确,方能利导监管部门有效监管,并确保工程项目尽可能接近预期使用效果。现代工程测量技术能够提供足够精确的测量结果,故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对保证竣工验收的效果具备重要作用。 3 对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分析 3.1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使用卫星高程面罩和信息提取过程最终获得测量站三维坐标。随着GPS测量技术的持续推广使用推动了适当测量方法的更新。目前GPS测量技术常用的主要有两种方法:静态定位和快速静态定位。静态定位指的是接收天线进行定位时整个观测过程的位置处于不变的状态。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更高精度的测量和定位中,如基础测量和工程对准定线中,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观察时间太长。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推导出一种快速静态测量精度,如果一个或几个时期的观测应用可以满足在厘米范围内定位的需要,则载波相位观测甚至可达毫米或更好,这种方法就是快速静态测量。 3.2 GI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近年来,GI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非常广泛。GIS就是一种根据对地理地形数据采取、存储、管理和分析、信息三维可视化和输出结果为一体的工程测量技术。GIS测量技术增强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减少了现场测量的工作量和劳动量。这种技术精密度非常高,操作方法简便,易于储存等。主要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中。 3.3 数字影像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该数字成像测量技术主要是指对测量的二维效果进行三维信息的提取,通过依靠拍照接收信息,对所测量的范围进行多次冲击点,然后将所需的信息从测量工作中所获得的数据信息提取在计算机系统上。近几年来,数字影像技术已经发展变得成熟起来,并已广泛用在各种工程测量方面。数字影像处理技术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复杂的地形环境中,以及难度比较大的测量工作。当建设项目完成后,该技术还可以用于检查检测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性能。根据计算机系统分析建筑项目中收集的多点信息,评估建筑物的偏转、倾斜、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以确保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

西南大学2020年9月工程测量 0754 作业

工程测量0754 作业 单项选择题 1、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 )。 . 水平角、水平距离与高程 .水平距离与高程 .水平角与水平距离 .水平角与高程 2、水准测量中,仪器视线高应为( )。 .前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前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后视读数+后视点高程 .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 3、沉降观测宜采用( ) 方法。 .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等外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 4、DS1 水准仪的观测精度要( )DS3 水准仪。.低于 .接近 .等于

. 高于 5、管道竣工测量的内容包括( )。 .测绘竣工总平面图 .测绘竣工总平面图与纵断面图 .测绘竣工总平面图与横断面图 .竣工纵断面图 6、建筑施工测量的内容包括( )。 .轴线测设与施工控制桩测设 .轴线测设与构件安装测量 .轴线测设、施工控制桩测设、基础施工测量与构件安装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与构件安装测量 7、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为坡度。 .差 .比 .和 .积 8、设AB 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 的x坐标增量为( ) m.。.104.302 . -104.302 .170.919 . -170.919

9、水准尺向前或向后方向倾斜对水准测量读数造成的误差是( )。 .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10、用DJ6 光学经纬仪测量一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为±6″,则一测回角值的中误差为( )。.± 12″ .± 10″ .± 6″ .±8.5″ 11、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不能代替 12、施工控制网又称场区控制,包括( )。 .导线网 .水准网 .三角网 .平面控制网与高程控制网 13、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

地铁施工测量限差(规范)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一、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2.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3.水平角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4.水平角观测 水平角观测所使用的全站仪、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应符合下列相 关规定: 3.1照准部旋转轴正确性指标:管水准气泡或电子水准器长泡在各位置的读 数较差,1″级仪器不应超过2格,2″级仪器不应大于1格,6″级仪器 不应超过1.5格。 3.2光学经纬仪的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大于1″,2″

级仪器不应大于2″。 3.3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10″,2″级仪 器不应超过15″,6″级仪器不应超过20″。 3.4仪器的基座在照准部旋转时的位移指标:1″级仪器不应超过0.3″,2″ 级仪器不应超过1″,6″级仪器不超过1.5″。 3.5光学对中器的视轴与竖直的重合度不应大于1mm。 4.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二、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测量测站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m) 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 各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mm)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导线技术要求 三、联系测量 1.隧道贯通前的联系测量工作不少于3次,宜在隧道掘进到100m、300m 以及距贯通面100~200m时分别进行一次。当地下起始方位角较差小于 12″时,可取各次测量成果的平均值作为后续测量的起算数据指导隧道 贯通。 2.隧道内定向边边长应大于60m,视线距隧道边墙的距离应大于0.5m。 3.隧道内控制点间平均边长宜为150m。曲线隧道控制点间距不应小于60m。 4.水准线路往返较差、附和或闭合差为±8√Lmm。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工程测量技术、 总学时数:48 学分数:3 适用专业:地勘地测 一、课程性质 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定位 《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一门主要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解决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必须掌握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和毕业后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工程测量》的课程结构是以比较完善的测量学科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提供适应性强、内容比较先进的工程测量理论和技术方法。通过学习工程测量,明确测量科学技术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以期熟练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熟练掌握和应用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和方法。 四、课程基本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等主要测量仪器的构造、检验校正和使用方法,一般测量工具的构造与使用方法;熟练掌握角度测量、

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导线测绘等测量工作;掌握比较完善系统的普通测量基本知识和本专业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小地区控制测量、测设的基本工作、线路曲线测设、桥梁与隧道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光电测绘仪、全站仪等现代仪器的构造,掌握其使用方法和土模工程中的应用。 1.知识目标 (1)学习普通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仪器(水准仪、J6经纬仪、大平板仪) 的使用方法,能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手工白纸测 图等。 (2)建立控制测量的概念,掌握三、四等平面控制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作业方法及平差计算的操作技 能。熟悉全站仪、J2经纬仪和GPS接机的使用及成果的处 理方法。 (3)掌握各类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具体工程的测量和管理工作的能力。(4)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地籍测量的方法;熟悉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内容,土地管理工作的基本作业步骤和技术要 求;数字化地籍图的成图方法;地籍宗地图的绘制方法。(5)掌握误差理论、条件平差、间接平差、误差椭圆的理论和方法,能运用计算工具从事各种平差计算。 (6)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指令、操作方法和绘图技巧,为数字化成图打下基础。 (7)掌握画法几何及投影制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各种建筑图的表示方法,能够读懂建筑施工图。 (8)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能看懂遥感像片并能从遥感图像上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9)了解GPS测量的原理、掌握GPS网布网的方法、GPS网观测方案的实施、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与应用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与应用 摘要: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是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文章从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特点入手,简单论述了当前阶段工程测量技 术的研究与发展方向,然后从卫星定位、变形监测以及摄影测量技术等角度具体 阐述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希望能为我国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应用 我们都知道如今全世界都进入了一个信息科技的时代,这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而 随着科技革命时代的到来,许多高新技术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一些传统行业也在不断 地与信息科技相互结合,从而达到一个更理想的状态。而现代社会中工程测量技术就是其中 之一,它合理地利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卫星技术,使得测量标准越来越规范化。在现代化 的过程中,要想将工程进展得顺利,那么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十分重要的,而工程质量直接受 到测量精度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工程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所 以要想提高工程工作的效率,并且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那么新的技术水平的发展是必不可 少的,其中工程测量技术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类。 1.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主要特征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近年来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工程测量技术和GPS测 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地面测量仪器等的融合使工程测量水平更加提高。(1)运用先进 的地面测量仪器,它使测量技术的工具更加超前,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促进了工程测量向自 动化、现代化迈进,地面测量仪器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测量工作量,同时设备的精确性也避 免了人工计算发生的错误。(2)GPS测量技术,运用这项技术能合理利用每一种资源,大大 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而且它定位的准确性较高,测量时间短,操作流程简单,能 实现自动作业,另外它还可以提供立体的三维坐标。这些优势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提高了 测量的准确性。(3)影像测量技术,其可以充分利用被测区来提供三维信息,依据多种像 控点在被测区实行影像拍摄,利用计算机提取影像,运用这种方法能快速和便捷地拿到测量 结果,提高测绘效率。 2.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近三十年来,我 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猛,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测量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尤其是各项工程的测量方面的设备和技术都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光学测量仪器已经 不再被大家广泛使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工程测量技术的研发人员有了新的方向,人 们发现将计算机技术与工程测量技术相结合运用,使工程测量技术无论是在准确度上还是在 精确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不仅如此,现代的工程测量技术让现如今复杂的城市建 筑环境或者是地理环境的测量,从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原始的测量技术之所以被淘汰也是因 为它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的社会发展的环境,而现代的工程测量技术就可以进行复杂的环境 测量,而且准确度和精度都更高,大大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效率也更高了。现 代化的工程测量技术为测量领域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提供了更多便捷, 更是为我国的社会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 3.1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简单来说,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就是GPS技术与测量技术的结合,借助于GPS系统强大的 精确定位能力,能够在确保精准度的同时,有效实现工程测量以及地形测绘等项目的动态测量。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全天候以及成本低的特点, 其研究与应用,改变以往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无论是精准度、可靠度还是测量效率,都较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随着国内外先进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GPS系统的数量和质量都在稳步提升,先进的数据处理体系也在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之中。此外,RTK技术与网络RTK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的应用,如GPS技术与RTK技术的联合,全站 仪与RTK技术的联合,促使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不断向着信息化、数字化发展,为工程建设 甚至经济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工程测量基础知识

第一节工程测量基础概念及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在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中进行测量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称为“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 按工程建设的进行程序,工程测量可分为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和竣工后的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主要是提供地形资料。取得地形资料的方法是,在所建立的控制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地面测图或航空摄影测量。 施工兴建阶段的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作为施工与安装的依据。一般也要求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工程的要求进行各种测量工作。 竣工后的营运管理阶段的测量,包括竣工测量以及为监视工程安全状况的变形观测与维修养护等测量工作。 按工程测量所服务的工程种类,也可分为建筑工程测量、线路测量、桥梁与隧道测量、矿山测量、城市测量和水利工程测量等。此外,还将用于大型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和变形观测称为高精度工程测量;将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称为工程摄影测量。 工程测量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它的服务和应用范围包括城建、地质、铁路、交通、房地产管理、水利电力、能源、航天和国防等各种工程建设部门。 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也就是说,测量数据处理也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 在当代国民经济建设中,测量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很多工程建设中,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及管理和运营阶段等的决策和实施都需要有力的测绘技术保障。在研究地球自然和人文现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抉择同样需要测绘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 第二节常用仪器及其操作方法 1.水准仪及其操作 常用的水准仪为DS3型微倾式水准仪(见图1)。水准仪可以提供一条水平视线,通过观测水准尺读

现代工程检测习题及答案

1、 在热电偶的电极材料选择上为什么要选用电导率高,并且温度系数小的材料? 2、常用热电偶(测高温)为什么要使用补偿导线?使用补偿导线时要注意什么? 2、 用分度号为E 的热电偶和与其匹配的补偿导线测量温度,但在接线过程中把补偿导线的 极性接反了,问仪表的指示如何变化?为什么? 4、试述热电阻测温原理?常用热电阻的种类有哪些?R 0各为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5、热电阻测温中有几种连接方法?哪一种测量精确度最高?工程上常用的是哪一种?为什么? 6、什么是三线制接法? 7、热电偶的结构与热电阻的结构有什么异同之处? 8、用热电偶测温时,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其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冷端补偿措施可否取代补偿导线的作用?为什么? 1、 如果将镍铬-镍硅补偿导线极性接反,当电炉温度控制于800℃,若热电偶接线盒处温度 为50℃,仪表接线板处温度为40℃,问测量结果与实际相差多少? 答:镍铬-镍硅的分度表是K 。补偿导线极性接正确时测量结果是 800℃。 若补偿导线极性接反,则仪表测得的热电势为: 查K 分度表,32455μV 对应的显示仪表显示值(测量结果)为780℃。 所以,在补偿导线极性接反时,测量结果比实际结果低20℃ 2、分度号为K 的热电偶,误将E 的补偿导线配在K 的电子电位差计上,如图所示。电子电位差计的读数为650℃,问被测温度实际值为多少? 答:设实际温度为t 。由题意可得: 查K 、E 分度表,并计算可得: 再查K 分度表,得:t=640℃ 3 用分度号为K 的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温度,在没有采取冷端温度补偿的情况下,测得 的热电势为20mA ,此时冷端温度为50℃,求实际温度为多少?如果热端温度不变,设法使冷端温度保持在25℃,此时显示仪表的指示值(温度)应为多少? 答:没有采取冷端温度补偿,即显示仪表的指示是E(t,t 0),t-热端温度,t 0-冷端温度。 第一种情况下,由题意得: 由中间温度定律: 查K 分度表,得t=532℃。 第二种情况下,由题意得 ()()()()()() V E E E E E E K K K K K μ3245540,5020.8000,4040,5050,800=-=+-=

(0754)《工程测量》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54]《工程测量》 第一批作业 [论述题] 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工作中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视差应如何消除? 2、水准仪的使用包括哪些基本操作? 参考答案: 答案: 1、答:测量工作中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使目标实像不完全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在目镜端观测者眼睛略作上下少量移动,如发现目标也随之相对移动,即表示有视差存在;再仔细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成像稳定清晰。 2、答:其操作要点有: (1)安置水准仪; (2)粗略整平水准仪:调整脚螺旋,使园水准器气泡居中; (3)瞄准水准尺:目镜对光,瞄准目标,物镜调光,消除视差; (4)精确整平水准仪:调整复合水准器,使两半气泡中重合。 (5)读数。 第二批作业 [论述题] 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园曲线的主点包括()()和()。 2、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和()两项工作。 3、地形图的比例尺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和()。 4、水准测量中,测站检核的方法有()和()。 5、地形图的分幅方法常用的有()和()。

参考答案: 1、(直园点或ZY)(曲中点或QZ)(园直点或YZ)。 2、(对中)和(整平)。 3、(数字比例尺)(图示比例尺)。 4、(改变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 5、(梯形分幅法)(矩形分幅法)。 第三批作业 [论述题] 判断题(判断下面各题的正确性,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 错误的划×。) 1、在水平角的观测中,方向观测法主要用于观测单角。 () 2、闭合水准路线各段高差的代数和应相等。 () 3、测量工作中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后,对距离的影响大,对高程的影响小。() 4、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1/5000。() 5、与水准面平行的平面称为水平面。 () 6、重力的方向线称铅垂线,铅垂线是测量的基准线。 () 7、地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绝对高程差等于其相对高程差。 () 8、用经纬仪测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时,必须测出水平角。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