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标记,

在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了、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开始走上、的正确道路。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2

3.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

(1)1980年,我国决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2)1984年,党中央决定再开放____________,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3)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开辟经济开发区,批准______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4)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____________的决定。我国的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12月)-----改革开放的开始

1、内容: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意义: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二、对内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改革的本质: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凤阳率先尝试)

3.形式:“包产到户”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

4.特点: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

5.方向:促使农业经济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6.意义: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崛起改变了农村单一产业结构,推动了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三、对外开放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先开放经济特区,再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城市,接着发展到开放经济开放区,最后逐渐向内地发展成现在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2

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年)、海南省(1988

;(经济特区集中于福建、广东、海南三省)

4

5、作用和影响: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利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建设经济特区,可以增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一)选择题

1.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是指()

①辛亥革命②五四运动③抗日战争④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⑤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是会主义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

2.我国最早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A.深圳、珠海

B.汕头、广东

C.深圳、海南

D.厦门、福建

3.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4.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两句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是()A.孙中山毛泽东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5.下列关于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开放区——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二)材料解析题

6.读《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回答问题

(1)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

全会做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2)1980年我国决定

在、、、

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3)从1985年起相继

在、、

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建省并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又做出了开发与开放新区的决定。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回答:(1)材料一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写照。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描绘的分别是哪两位领导人?

(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怎样评价他?

(3)“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

(4)“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8(09宣城市中考模拟试题)我国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 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B.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D.内地的开放

9. (09年吉林省中考模拟)1979年安徽凤阳县流行的歌谣:“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国有企业改革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0.(09年吉林省中考模拟)从“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你会联想到: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七大”

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A

6、(1)十一届三中全会(2)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海南、上海浦东7、(1)毛泽东、邓小平

(2)邓小平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3)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深圳

(4)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沿途发表了重要谈话。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本原则,这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0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优质课教学设计_6

第10课宏伟的历史转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水平 1、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宏伟转折。 2、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给农村社会带来的变化。 3、了解对外开放的步骤,掌握对外开放形成的格局。 1、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比较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思想、政治、组织路线的例外,探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宏伟意义。 2、通过材料分析,明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宏伟转折。知道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宏伟意义,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难点:如何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宏伟转折。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改革开放前后吃、穿、住、行对比, 师:是什么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强大的变化? 生:改革开放。

师:什么是改革开放?又是谁提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学习《宏伟的历史转折》,引入本课。 图说历史: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让学生说) 师:四人帮倒台后,左倾错误结束了吗?展示图片:两个凡是 指出“两个凡是”的提出,实质是左倾错误的继续。国家要想有出路,必须纠正左倾错误,实行改革。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严重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 播放视频《十一届三中全会》 自主学习:学生看书填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意义,巩固基础知识点。 议一议: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被全党和全国人民共识为“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宏伟转折 过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教师注意引导) (1)为什么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不安定,政治局势就不安定。 (2)改革前的人民公社制度存有什么弊端? 人民公社制度危机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缺乏经营自主权) 在中央没有出台详尽政策的情况下,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村民实行了一次大胆尝试:包产到户(大包干),并取得成功。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7课伟大的转折 学习目标: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正确评价毛泽东等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一、自主学习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思想基础:(1)背景:①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②“文化大革命”后,“”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2)影响:使人们认识到。(3)性质:是一场深刻的运动。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2.召开:年12月,在北京召开。 3.主要内容:(1)思想: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2)政治:果断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3)组织: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开启了我国放历史新时期。(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3)中国进入新时期。(二)拨乱反正 1、平反冤假错案 (1)主要工作:为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平反,恢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的名誉。如:1980年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成果: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 2、恢复高考制度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二、合作探究 1. “两个凡是”方针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你怎么看待“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2.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三、达标测评,巩固新知 1. 如图,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的这篇文章直接针对的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B.“二月逆流”C.“反击右倾翻案风”D.“两个凡是”的方针 2. 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党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会议内容不包括 ...(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3.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4. 《人民日报》社论在评论一次重大会议时指出:“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 5.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是( ) A.彭德怀 B.刘少奇 C.林彪 D.江青 6.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7. 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 ) A.实行人民公社化 B.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C.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8.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有(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课后习题北师大版

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知能演练提升 ZHINENG YANLIAN TISHENG 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 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2.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 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以军事斗争为中心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以下对下图所反映历史主题的概括,最贴切的是() A.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革命新模式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点 C.中国人民在探索中一步步走向民族独立和复兴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揭开了关于真理 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 材料三全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 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关于真理标准有哪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标解读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内容及历史意义,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历史课程标准》同时指出,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并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同时,在国家的统一大业、统战、外交、教育、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伟大的民族得以复兴。 依据课程标准:这节课采取设疑—探疑—释疑的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的方法,体现出生命化课堂的教学特点。同时利用丰富的史料,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帮助学生学习和深刻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培养学生完整、准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教材分析 本课的题目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下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是重要的分水岭,以此为标志,比较在此之前和之后的社会历史现象,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这个历史的转折,包括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转变,从崇尚“个人崇拜”到弘扬民主法制的转变,等等。从历史的各个方面的比较中,是学生充分认识这一转折在中国现代史中的地位。这次会议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如同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转折一样,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的背景、内容、实质及意义;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表现及意义。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掌握会议的内容、理解会议的深远影响与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模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对本课的知识点和疑难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教师出示导学提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的分析历史和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的能力。 3、认识到“文化大革命”十年是建国以来我党犯的罪严重的“左”的错误,认识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作用,得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敢于认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型:多媒体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一、课标及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讲述的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于现在的初中生而言非常熟悉,教学内容更易贴近学生实际。 (二)课程标准分析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教学目标分析(理论依据:课标要求教学目标必须是三维目标,即知识 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 1、知识与能力 能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根据史实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收集能够反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城市发展变化的数据、图片等,并掌握有关的史实,进行分

析整理,直观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观看《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范围,提高读图的能力,进一步认识中央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 鼓励指导学生在读书、读图、听讲的过程中主动质疑。 注意把学生融入到地方或社区生活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高瞻远瞩地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与现实的问题,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学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提高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难点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能否史论结合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需要的基本原则。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的学习,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历史知识,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历史素养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中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以及发展速度对于学生来说有目共睹,因此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史实并不难。但学生年龄尚小,心理还不成熟,让他们理解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用史论结合的方法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这一原则,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法与学法设计 (一)教法说明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导学案

义安二中 八 年级 历史 学科导学案 课 题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 型 新授 课 时 1 主备教师 武瑞花 授课教师 备写日期 2014, 学案序号 8LSX008 学习 目标 1、记住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时间、地点、内容、历史意义 2、说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颁布的法律文件。这些法律文件的颁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3、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同时认识到祖国的变化是巨大的。 学具 视频《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导入 请结合《北京街头的谈话》 舞台剧回答下列问题: 1、 剧中的谈话发生在什么事件结束后? 2、 根据剧中谈话的内容,你知道当时人们渴望什么? 3、 能否说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上是坚持了什么思想?此方针在当时产生了哪些消极作用? 4、 面对这些问题,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辈共产党人是如何做的?产生了何影响? 二、自学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思想基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背景:①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平反 和纠正 的错误。 ②当时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 ”的方针。 2)目的:为了反对“ ”的错误观点。 3)内容:否定了“ ”的错误观点。使人们认识到,____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4)意义: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召开:_____年底,在 召开 3、内容: ①思想上: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 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__上来,实行 的伟大决策。 ③组织上: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 (2)它完成了党的 、 和 的拨乱反正,是______ 开端。 (3)中国历史进入 _______ 的新时期 (二)、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1980年,中共中央为____ 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完善法律制度: 1)成就:1979年,颁布了《 》,1982年,颁布了第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 》。此后,全国人大又通过了《 》《 》《 》等一系列法律。 2)意义:基本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在 、 和 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我国逐渐向 的道路迈进。 三、合作 1、课本39页动脑筋,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 批 注 【理解】 平反冤假错案意义:充分体现 了新的领 导集体的 民主意识,也充分的调动了人民群众进 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 建设的积 极性,使我

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和练习

八下历史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点和练习(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背景:粉碎“四人帮”以后,人民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但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时间:1978年 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内容:①思想上: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处:都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练习 1.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

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A. 毛泽东、周恩来 B. 毛泽东、邓小平 C. 邓小平、江泽民 D. 江泽民、胡锦涛 2. “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 粉碎“四人帮” D.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3.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 党的诞生 B. 曲折探索 C. 历史转折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 1.时间:1978年12月 地点:北京 2.内容:①思想上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③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3.意义: ①大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中国 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②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中国进入 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内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 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收成在完成上交国家和集体的任务后, 剩余的归农户所有。 2.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意义: ①把农民的责、权、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②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 实的基础。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为农村商品经 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 化方向发展。 三、对外开放 1.目的: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进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意义: ①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是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

政策的窗口。 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 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③其设立增强了我国与国外经济技术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 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发展,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4.改革开放的认识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要建设与发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②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合作,学习其他国家与 民族的长处,并加以创新,以推动我国发展。 ③我们青少年努力学习科技文化,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编制:审核:班级:姓名:时间:编号: 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标要求】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学习目标】1、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2、理解十一届三中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3、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难点】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召开的内在联系 【学习方法】分析资料、设疑讨论、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 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合作探究】 讨论:说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哪些重大影响。 【课堂小结】 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内容、意义) 民主与法制建设加强(①1980年②成果③意义) 【当堂检测】 填一填: 1、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引起全国上下不满的方针是。 2、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政策是 3、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 4、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年颁布的第四部《》。 5、1980年,党中央为___________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选择题: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 A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B阶级斗争上来C工人队伍的整顿上来C解决工人下岗问题

统编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题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备课时间2018.3.17 课节累计 1 科目历史班级8年1、6、 7、9 课时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正确评价毛泽东等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联系“文化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的伟大成绩,深刻理解这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提高历史感悟能力;分析真理标准讨论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养历史分析的思维能力;综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培养不迷信权威、求真务实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转变,还有其召开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学 时间 教学 手段 (一)启: 多媒体播放音乐:《走进新时代》。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你们知道带领“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伟人是谁吗? 生:毛泽东。 师:那带领我们“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伟人又是谁? 生:邓小平。 师:正确。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走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从此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5分钟教师引 导学生 讲述

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转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共和国历史上的这一伟大转折。 (二)读: 导学提纲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和地点?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3.拨乱反正的时间? 4.拨乱反正的典型事件? 5.拨乱反正是如何胜利完成的? (三)议:拨乱反正的典型事件? (小组讨论) (四)知: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教师讲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引导学生讨论:对“两个凡是”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提示: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毛主席是伟大的革命领袖,这点我们不能否认,他确实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并不是他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那我们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吗?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会遇见很多的新问题,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旧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所以,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我们是应该予以反对的。其实质就是“左”倾错误的继续。 3.教师总结: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4.图片展示:8分钟 5分钟 20分钟 多媒体 展示导 学提纲 多媒体 展示问 题学生 讨论 教师引 导学生 掌握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案北师大版

11伟大的历史转折 年级_ 八下__ 学科历史时间_ 课题11伟大的历史转折地点 办公室 成员主备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 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探 讨,提高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 学 方 法 导读法、 讨论法、 讲述法、 归纳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收集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对外开放前后的面貌变化的资料, 或调查身边亲人,谈改革开放对个人的影响和感受,学习从多渠道获取和处理信息 和史论结合的方法。 2.结合《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学习读图、释图 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坚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 的党,敢于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 利。 2.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 基本国策、强国之路。 教材分析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和设立经济特区等改革开放重大举措的作用。 难点 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 转折;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 理。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尝试解决重点基本问题) 导入新课 回忆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 点。今天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伟大的转折”被全党和全国人民称为“社会主义时期的 集体交流 意见 或个人备 注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导学案(有答案)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思想解放运动的简要过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学习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学习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及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的方针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问题的 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 运动。 2. 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开动脑筋、 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停止使用“”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上来,实行的历史性决策。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开启了 我国历史新时期。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4.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的工作全面展开。 5.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为恢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 平反。 6.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胜利完成。 二、合作探究 粉碎“四人帮”后,为什么要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是什么?有何意义?

三、练习巩固 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的转折是指(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开国大典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 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的错误性 D.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3.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党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4.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1978—1982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拨乱反正的实 质是() A.恢复老干部名誉 B.从组织上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C.扭转混乱局面 D.在经济上尽力挽回“文革”损失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遵义会议这两次会议有很强的对比性,你能分析这两次会议的相同点 吗? 四、课后反思

第11课 《 伟大的历史转折》学案(北师版八年级下册)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认定目标】 1.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自主学习】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十一届三中全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59—60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左”的错误: (2)邓小平复出: 2.会议有哪些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其意义? 二、在希望的田野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看书P63第二目完成知识结构) 2. 1.说出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深入的过程。 2.简述创建经济特区的意义。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 2.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改革初期的责任制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 3.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完善本课知识树。 1.(2011·海南中考)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随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 遵义会议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2011·广东潮州)右图所示的是1978年12月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其主要内容应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确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 .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 .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3.(2011·青海西宁)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 .提出了与时俱进 D .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3.(2011·广东湛江)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与这一宣传标语有关的是 A .农业合作化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土地改革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2011·呼和浩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A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 .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 D .扩大对外开放基础 5.(2011·河北中考)“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6.(2011·江苏泰州)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二十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典型代表分别是 A .深圳和浦东 B .海南和天津 C .厦门和南通 D .广州和连云港 7.(2009·宁夏中考)(8分)中国共产党八大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两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

初中历史《伟大的历史转折(5)》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10 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师通过观看视频或史料分析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影视资料,使学生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形成感性认识,然后学生间相互交流、讨论检验真理的标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概述能力。引领学生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具体史实。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体会“伟大的历史转折”的含义,明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由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 国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课文标题及行文重心确定本课重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因为第一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第二,它与本单元后续内容构成因果联系,起 提纲挈领的作用。正因为中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做出重大决策,之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创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等政策才得以实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才取得巨大成就。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主要依据以下三点:第一,本课的核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而它的召开历经波折,关键点在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展开,打破了“文化大革命”后“两个凡是”的禁区,引发了全国性的大讨论与思想解放运动。第二,这有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提升。第三,其对于理解本单元所涉及的拨乱反正、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关于建国以来若干问题的决议等内容密切相关。 教学策略 时事导入。由今年两会的时事热点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从学生的现实出发,由1977 年恢复高考,被称为拨乱反正的第一声号角。引出当时人们对改变文革错误与两个凡是的矛盾。, 由新闻导入,用几个新闻报道来串起本课的内容,导入的问题进行首尾呼应。 4. 用浅显的事例,糖果的味道来让学生理解真理的检验标准,用“按图索骥”的 成语来解释教条主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新闻:2018 年全国两会期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人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①认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一 个伟大转折。 ②明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要紧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进展需要的差不多原那么。 ③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妨碍。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1课,与后面的第12—13课存在着因果联系。正因为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才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本课要紧讲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要紧内容和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紧内容和经济特区的建立,这些内容理论性比较强、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史上又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会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作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农村、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卓有成效地开展,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勇往直前。 【三】学情分析 进入八年级后的初中生,通过七年级历史课的学习,对中国历史进展的线索差不多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本课所涉及的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特别是他们的祖辈或多或少还健在,对改革开放的前后的对比感受更深刻,因此学生能够从祖辈、父辈们那儿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使学生感到“历史”就在周围,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这也是我本节课进行设计的基础。为此,我要紧采纳创设情景问题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进一步提高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同时使课堂生动活泼,增强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能力 能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要紧内容,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要紧内容。 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经济腾飞情况,依照史实分析归纳经济特区建立的历史作用。 ㈡过程与方法 收集能够反映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城市进展变化的数据、图片等,并掌握有关的史实,进行分析整理,直观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进展需要的差不多原那么,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观看《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范围,提高读图的能力,进一步认识中央政府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 鼓舞指导学生在读书、读图、听讲的过程中主动质疑。 注意把学生融入到地方或社区生活和进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地方课程的育人功能。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淄博市临淄区雪宫中学蒋英花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启篇,题目中《伟大的历史转折》指的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上承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旧革命的总结,旧思想的发展;下启本单元《改革开放》等相关内容,是新革命的曙光,新思想的肇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本课安排了三个学习内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三者的关系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与组织基础;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从而巩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果。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应该能够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有其重要的影响。 初三的学生已经能够形成分组探究、思考讨论的良好习惯,能够自行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三、设计理念: 正确的处理学生、教师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将课堂真正的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设情境、再现历史,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课堂丰富多彩。学习课内知识、延伸课外知识,教师在引导的同时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达到教学相长。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知道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宏观的历史感悟能力,逐步形成历史的思维能力。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记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②、理解邓小平再次复出对党和国家产生的深远影响,了解针对“两个凡是”在思想理论界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现实意义。 2、过程与方法 ①、比较分析、完整领悟: 联系“文革”事实,认识“两个凡是”的错误,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②、综合归纳准确评价:归纳“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评价其危害性,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唯物史观: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②、民族复兴责任感: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经过了新时期实践的检验和证明。我们必须在这个理论指导下,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就 二、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作为朋友,我想知道在你身边有没有一些侵犯你合法权力的行为?对待这些违法行为该如何做?可见同学们有很强的法制观念。但是你了解在我国那段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岁月吗?(文化大革命)是什么事件扭转了文革期间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局面、使十年文革中遗留的诸多问题得以解决?今天就让我们在《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中找寻答案吧。 【学案导学自主合作】 请同学们结合学案中的[导学提纲]进行自学,并填写,在期间如有疑问同桌间、小组内交流解决,若仍有疑问记录并提交给老师,我们共同解决。 (老师在学生自学教材期间,巡视学习情况,并随时搜集把握学生的疑难问题,选取有代表性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课堂展示) 【释疑解难展示提升】 大家准备好了吗,下面让你一显身手,展示下你的预习效果。十年文革使虽已结束,但中国并没有因此走出困境,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了文革后我国发展的两年的徘徊。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情景剧场,去体验那段徘徊的岁月。要求你要认真观赏,情景剧结束后你要回答一些依据情景剧而设置的问题。掌声鼓励欢迎我们的班级演出团闪亮登场。

第11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参考答案)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认定目标】 1.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认识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3.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自主学习】 一、改革开放的春雷(十一届三中全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59—60内容,思考并完 成下列题目)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1)“左”的错误: 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的影响仍束缚着许多人的头脑,拨乱反正每前 进一步都十分困难。 (2)邓小平复出: 1977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误打倒的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 2.会议有哪些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其意义? 内容: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 体。 意义:我国从此走向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 1.说出我国对外开放逐步深入的过程。 4个经济特区(后来还有1个海南)——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简述创建经济特区的意义。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的进程。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 即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 体。 意义:我国从此走向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2.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改革初期的责任制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土地公有、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给学生解释一下) 等。 不同点:原来是农民的收获要交给国家和集体,剩下的才是自己的。现在, 不但不需要交个国家和集体了,国家对农民种地还有各种补贴。 . 3.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的进程。 【归纳整理】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完善本课知识树。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1·海南中考)1978年11月,邓小平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 工业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一讲话成为开辟新时期道路的宣言书。随后召 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