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慢粒治疗九个月指标

慢粒治疗九个月指标慢粒治疗九个月指标慢粒(chronic myeloid leukemia,简称CML)是一种由于染色体易位(Philadelphia染色体)而引起的骨髓恶性肿瘤。
治疗慢粒的一种主要方法是采用靶向治疗药物,其中最常用的是伊马替尼(imatinib)。
对于慢粒患者来说,确定治疗的有效性非常重要。
通常,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一系列指标来评估慢粒治疗九个月后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慢粒治疗九个月指标:1.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白细胞计数是衡量慢粒治疗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开始治疗时,患者往往会有异常高的白细胞计数。
通常情况下,九个月后,白细胞计数应该回到正常范围。
2. 质粒:质粒检测是判断伊马替尼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
质粒是一种与Philadelphia染色体相关的基因产物。
九个月后,常规质粒检测应显示患者质粒的消失或大幅减少。
3. 骨髓活检(bone marrow biopsy):九个月后,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骨髓活检以评估治疗的效果。
骨髓活检可以检测到骨髓中存在的白细胞和幼稚细胞的百分比。
正常情况下,慢粒患者的骨髓中应该没有幼稚细胞存在。
4. 突变检测(mutation testing):有些慢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伊马替尼耐药突变的情况。
在治疗九个月后,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突变检测以确定治疗是否仍然有效。
除了上述指标之外,对于慢粒患者来说,药物的耐受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
伊马替尼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水肿等,并且某些患者可能会发展出药物耐药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九个月指标的评估是确定慢粒治疗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这些指标的观察和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治疗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在九个月后,如果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回到正常范围,质粒减少或消失,骨髓中没有幼稚细胞存在,以及没有出现耐药突变,通常可以认为治疗是有效的。
然而,慢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
国产和进口伊马替尼对比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国产和进口伊马替尼对比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倪勋;邹兴立;王静;谢坤莹;罗文丰;魏锦【摘要】目的观察国产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否与进口伊马替尼一致.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期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8例,其中35例接受国产伊马替尼治疗,23例接受进口伊马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3、6、12个月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第3个月,国产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和早期分子生物学缓解率(EMR,BCR-ABLIS≤10%)分别为94.3%和71.4%,与进口组的95.7%和73.9%相比没有显著差别(P>0.05);治疗第6个月,国产组CHR和EMR分别为97.1%%和80%,与进口组的100%和82.6%相比没有显著差别(P>0.05);治疗第12个月,国产组CHR、部分分子生物学缓解(BCR-ABLIS≤1%)率和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BCR-ABLIS≤0.1%)率分别为94.3%、85.7%和42.9%,与进口组的95.7%、87.0%和43.5%相比没有显著差别(P>0.05).两组患者均无治疗相关死亡,两组患者血液学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差别.结论国产和进口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二者疗效和安全性没有明显差别.【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49)007【总页数】4页(P775-778)【关键词】伊马替尼;慢性髓系白血病;疗效【作者】倪勋;邹兴立;王静;谢坤莹;罗文丰;魏锦【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四川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2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出现,使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治疗出现了革命性的改变,伊马替尼已经成为CML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药物,国外一项研究报道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CML患者的8年OS为85%[1],国内报道进口伊马替尼治疗年轻CML慢性期患者6年OS率高达96%[2]。
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说明书

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说明书【格列卫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商品名称:格列卫(Glivec)英文名称:ImatinibMesylateCapsules【格列卫成份】格列卫活性成份为甲磺酸伊马替尼。
化学名称:4-[(4-甲基-1-哌嗪)甲基]-N-[4-甲基-3-[[4-(3-吡啶)-2-嘧啶]氨基]苯基]-苯胺甲磺酸盐分子式:C29H31N7O.CH4SO3分子量:589.7【格列卫性状】格列卫为黄色至橘黄色片剂。
【格列卫适应症】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
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成人患者。
【格列卫规格】100mg【格列卫用法用量】开始剂量:一开始治疗就应由对慢性髓性白血病或GIST有治疗经验的医师进行。
格列卫应口服,宜在进餐时服药,并饮一大杯水。
通常成人每日一次。
儿童和青少年每日一次或分两次服用(早晨和晚上)。
不能吞咽片剂的病人(儿童),可以将片剂分散于水或苹果汁中。
建议怀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在打开胶囊时,避免药物与皮肤或眼睛接触,或者吸入(见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接触打开的胶囊后应立即洗手。
--CML病人的治疗剂量成人对慢性期患者的推荐剂量为400毫克/日,对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为600毫克/日。
只要有效,就应持续服用。
如果血象许可,没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在下列情况下剂量可考虑从400毫克/日增加到600毫克/日,或从600毫克/日增加到800毫克/日(400毫克,口服,分2次服用):疾病进展、治疗至少3个月后未能获得满意的血液学反应,已取得的血液学反应重新消失。
3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到目前为止,儿童患者的用药经验有限。
依据成人的剂量,推荐日剂量为:慢性期260mg/m2(剂量:400mg)、加速期和急变期340mg/m2(剂量:600mg),制订儿童患者的每日推荐剂量,计算所得剂量一般应接近或在100mg左右,1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一般应尽可能接近或在50mg左右。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靶向治疗

应, 或加速期 、 急变期患者无法恢复到慢性期 阶段。根据发生
时间可分为原 发性 耐药 ( 对最初的治疗毫无 反应 ) 和继 发性
耐药( 在获得客观反应后 出现疗效 降低 ) 马替尼耐药可 。伊
能与 bral c b 区附近造血干细胞的转化与基因组的不稳定性 / 有关 , 主要原因是 bral c b 癌蛋 白的 al / b 激酶区点突变。克服 耐药的策略研究源于对伊马替尼合成物 al b 区分子结构 的认
山东 医药 2 1 00年第 5 O卷第 1 期
维持治疗非常重要。2 0 04年 P T E E H MA报道 联合维持
到 C R H 。
化疗剂量为 M X 1 g ( ・ )6M 0m / m d 连 T 5m / m 周 ,- P5 g ( ・ )
续应用与 A R 5m / m T A 4 s ( s・d 间断应 用 , 3个月应 用 ) 每 1 , 5d 总维 持治疗时 间为 2 a 0 5年 国 内江 明等报道 , 1 。20 2
M 0 g第 1 7天 , l P10m , — 第 5—2 天 ; T 0m , 9 1 、 1 M X 2 g 第 、2
2 2 3,6天 。
尼罗替尼及 达沙替 尼均 为第二 代酪 氨酸激 酶 抑制剂 。
尼罗替尼是选择性 al b 激酶抑制剂 , S I 7 属 T- 1的衍生物 , 5 与
Sc r 参与了 bral c/b 介导 的致病机制。达 沙替 尼对 bral e/b 融 合基因阳性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比 S I 7 强 10— 0 , T- 1 0 3 0倍 降 5 低 bral c b 磷酸化活性的作用 比 S I 7 强 100倍 。达沙 / T- 1 0 5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耐药机制及逆转策略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耐药机制及逆转策略吴荣娟【摘要】Drug resistance in leukemia is a major obstacle to successful chemotherapies.Imatinib mesy-late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but the drug re-sistance phenomena has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imatinib, which has greatly limited the clinical usage. Currently,resistance to imatinib is believed to be a consequence of the interaction of multiple factors. Methods for reversal of drug resistance are in-depth study. 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n the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and some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this problem.%耐药是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甲磺酸伊马替尼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然而,随着伊马替尼的广泛应用,白血病细胞针对伊马替尼的耐药越来越多,极大地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目前研究认为,伊马替尼耐药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许多逆转耐药性的方法正在深入研究.现就其耐药的主要机制及逆转耐药发生的策略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1(017)022【总页数】3页(P3460-3462)【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性;策略【作者】吴荣娟【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血液科,福建,漳州,3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各期疗效观察

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各期疗效观察目的:比较伊马替尼(格列卫)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的治疗疗效,探讨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CML慢性期28例、加速期8例及急变期6例患者口服格列卫,观察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学疗效,评估总生存率及疾病进展情况,观察药物副作用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①慢粒慢性期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完全分子学缓解率分别为100%、82.1%和21.4%。
预计5年总生存率(OS)、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96.4%、85.7%,均明显高于加速期及急变期患者(P<0.001)。
②CML 慢性期严重血细胞减少明显少于加速期及急变期(P<0.001),副作用少见。
③停药时间长及治疗前应用干扰素等治疗是影响格列卫治疗CML疗效的不利因素。
结论:CML早期应用格列卫疗效好、安全性好,格列卫作为CML一线治疗药物值得推广。
标签: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格列卫;BCR-ABL融合基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简称慢粒,是一种多能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型疾病,90%以上CML患者具有BCR-ABL融合基因。
临床上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传统治疗方法为化疗、干扰素-α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由于化疗的副作用及移植高昂的费用,致其疗效并不理想,预后较差。
格列卫是直接针对致病基因靶向治疗的药物,已成为CML病人的一线治疗药物,并取得巨大成功[1]。
本研究通过对格列卫治疗CML慢性期与加速期、急变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研究相关影响因素,查找慢粒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2006年12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均符合张之南所著血液病诊断与分期标准[2]。
采用格列卫治疗CML慢性期患者28例、加速期8例、急变期6例。
1.2 治疗方法由诺华公司生产的伊马替尼,商品名为格列卫,规格为100mg/粒胶囊。
初服剂量慢性期400mg/d、加速期及急变期患者初始剂量分别为600mg/d。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甲磺酸伊马替尼片0.1g*12片*5板拼音全码:ZuoWei JiaHuangSuanYiMaTiNiPian 0.1g*12Pian*5Ban【主要成分】本品活性成份为甲磺酸伊马替尼。
化学名:4-[(4-甲基-1-哌嗪基)甲基]-N-[4-甲基-3-[4-(3-吡啶基)-2-嘧啶基]氨基]-苯基]苯甲酰胺甲磺酸盐。
【性状】本品为深黄色至棕黄色双凸的薄膜衣片。
【适应症/主治功能】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
(详见内包装说明书)。
【规格型号】0.1g*60片(昕维)【用法用量】治疗应由对慢性髓性白血病或GIST有治疗经验的医师进行。
甲磺酸伊马替尼应在进餐时服用,并饮一大杯水。
通常成人每日一次,每次400mg或600mg,以及日服用量800mg即400mg剂量每天2次(在早上及晚上)。
儿童和青少年每日一次或分两次服用(早晨和晚上)。
(详见包装内部说明书)【不良反应】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能会出现相互混杂的临床症状,但由于它们与潜在疾病、疾病本身进展、以及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有关,因此常难以明确它们的因果关系。
一般来说,包括儿科在内的CML患者长期每日口服本品的耐受性较好。
大多数成年患者在治疗的某一时间点会发生不良事件,但绝大多数为轻至中度,且临床试验中仅2.4%的新诊断患者、4%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晚期慢性期患者、4%干扰素治疗失败的加速期患者以及5%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急变期患者因药物相关性不良事件导致治疗中断。
GIST研究中,4%的患者因药物相关性不良事件而中断本品治疗。
(详见内包装说明书)。
【禁忌】对本药活性物质或任何赋形剂成份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对有心血管疾病危险或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应严密监测,在治疗期间,病人有明显的心衰症状应全面检查,并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相应治疗。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第一个月宜每周查一次全血象,第二个月每两周查一次,以后则视需要而定(如每2-3个月查一次)。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详细说明书与重点

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成分】本品活性成份为甲磺酸伊马替尼。
【性状】本品为深黄色至棕黄色双凸的薄膜衣片。
【适应症】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Ph + CML)的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成人患者;联合化疗治疗新诊断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 ALL)的儿童患者。
用于治疗复发的或难治的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 ALL)的成人患者。
用于以下适应症的安全有效性信息主要来自国外研究资料,中国人群数据有限:用于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和/或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伴有FIP1L1-PDGFRα融合激酶的成年患者。
用于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MDS/MPD)伴有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基因重排的成年患者。
用于治疗侵袭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ASM),无D816V c-Kit 基因突变或未知c-Kit 基因突变的成人患者。
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复发的或发生转移的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
用于Kit(CD117)阳性GIST 手术切除后具有明显复发风险的成人患者的辅助治疗。
极低及低复发风险的患者不应该接受该辅助治疗。
【规格】0.1 g;0.4g【用法用量】治疗应由对恶性肿瘤患者有治疗经验的医师进行。
甲磺酸伊马替尼应在进餐时服用,并饮一大杯水,以使胃肠道紊乱的风险降到最小。
通常成人每日一次,每次400 mg 或600 mg,以及日服用量800 mg 即400 mg 剂量每天2 次(在早上及晚上)。
儿童和青少年每日一次或分两次服用(早晨和晚上)。
不能吞咽药片的患者(包括儿童),可以将药片分散于不含气体的水或苹果汁中(100 mg 片约用50 ml,400 mg 约用200 ml)。
应搅拌混悬液,一旦药片崩解完全应立即服用。
只要患者持续受益,本品治疗应持续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2009 年 1 月~2013 年12 月收治入院的经病理学证实的CML 患者100 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联合化疗方法,观察组给予IM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38例,部分缓解17例,未缓解45例,总有效率55.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8例,未缓解74 例,总有效率26.0%,两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8,P<0.05)。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M 是CML 的理想治疗方法,有效率高。
血液学毒性是其主要副作用,其余反应较轻,患者耐受良好。
标签:甲磺酸伊马替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联合化疗
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占成人白血病的15%[1],国内中位发病年龄为45~50 岁[2,3],而西方国家CML 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7 岁。
但还有一小部分发病年龄小的人群,国外有文献报道年龄为15~29 岁相对高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白血病患者(AYA),目前国内尚缺少专门研究伊马替尼治疗AYA CP 疗效分析。
我们通过甲磺酸伊马替尼(IM)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显著,现将材料归纳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资料根据我院2009 年1 月~2013 年12 月收治入院的经病理学证实的CML 患者10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ML 诊断和分期符合文献标准[4]。
其中,男62例(6
2.0%),女38例(38.0%),年龄15~83 岁,平均(42.3±1
3.8)岁,中位年龄45岁。
初治患者56 例(52.8%),病程4 月~12年,中位病程33个月;其中慢性期(CP)81 例(81.0%)加速期(AP)8 例8.0%),急变期(BP)11 例(11.0%)。
全部患者均按医嘱服药。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联合化疗方法,观察组给予IM 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联合化疗,采用HA方案,即高三尖杉酯碱4mg/d+阿糖胞苷200mg/d静脉给药,两药均为第1和第7d给药,1个月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转为DA方案,即柔红霉素60mg/d+阿糖胞苷200mg/d,前者在第1~3d给药,后者第1和第7d给药,1个月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
6个月后两药交替使用,每个月换1次,继续治疗6个周期。
观察组患者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400mg/d,顿服,查血常规1 次/w,每月查肝、肾功能1 次,中性粒细胞计数450×109/L,或脾大;未缓解(NR):未达到完全缓解,也未达到部分缓解。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8,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磺酸伊马替尼作为分子靶向的抗肿瘤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和胃肠道间质瘤(GIST)。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高效特异的络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用来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5]。
近期报道甲磺酸伊马替尼有望用于破骨细胞功能亢进或成骨细胞功能缺陷导致的骨疾病,如骨质疏松,多发性骨髓瘤导致的骨破坏[6]。
有研究发现甲磺酸伊马替尼对DDP 耐药卵巢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耐药细胞的抑制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7]。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甲磺酸伊马替尼有望成为临床上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新药。
甲磺酸伊马替尼抑制SCF 引起的NHEM 游走及抑制c-kit 的磷酸化,为其用于防治色素痣治疗后的复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于仅抑制特定的病因,实现了分子靶向治疗的目标,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耐受性是良好的。
本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38例,部分缓解17例,未缓解45例,总有效率55.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8例,未缓解74 例,总有效率26.0%,两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28,P<0.05)。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此结果让对CML 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有更多的证据。
参考文献:
[1]张之南,沈悌.血液病断及疗效标准[M].第3 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4-138.
[2] Bengt S. Beneficial effects of cytogenetic and molecular response on long-term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 (CML-CP )treated with imatinib(IM ):update from the IR IS study[ J] . Blood,2005,106:166 -173.[3] Deininger M,O’Brien SG,Guilhot F. International randomized study of interferon vs. STI571 (IRIS)8-year follow up:sustained survival and low risk for progression o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chronic phase (CML-CP)treated with imatinib [ J] . Blood,2009,114:1126.
[4] Hughes TP,Hochhaus A,Branford S,et al. Long-term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early molecular response to imatinib in newly diagnosed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an analysi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Randomized Study of
Interferon and STI571 (IRIS)[J].Blood,2010,116:3758-3765.
[5] Ganesan P,Sagar TG,Kannan K,et al. Upfront imatinib in pediatric 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yields results comparable to stem cell transplant[J].Blood,2011,118:1607.
[6] Muramatsu H,Kojima S,Yoshimi A,et al.Outcome of 125 children with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who received transplants from unrelated donors:the Japan Marrow Donor Program[J].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2010,16:231-238.
[7] Cwynarski K,Roberts IA,Iacobelli S,et 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in children[J].Blood,2003,102:1224-1231.
[8] Suttorp M,Yaniv I,Schultz KR. Controversies in the treatment of CML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TKIs versus BMT[J].Biol Blood Marrow Transplant,2011,17:1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