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课程纲要上册

一年级语文课程纲要上册
一年级语文课程纲要上册

一年级语文课程纲要上册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一年级上册)

设计日期:2011年10月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材料: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汉语拼音30课时

识字10课时

课文25课时

机动时间10课时

总计75课时

一、课程目标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

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渴望,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外的大意。

二、课程内容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

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儿歌的形式,让这些好习惯成为琅琅上口、根深蒂固的行为观念。

2、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用“情境图”与“语境歌”来

激发学

生的兴趣。教学音节时,还可采用卡片认读,进而达到练读拼音词、句的目的和训练学生见形

知音的能力。同时要结合识字,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之感。

3、课文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多读精讲,指导学生把课文正确、读连贯。识字教学在语言

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4、在班级积极推广阅读。采用教师读给学生听的方法,先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开展班

级故事会,让学生把阅读到的好东西和大家分享;成立班级读书小组和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还可以让学生阅读绘本,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之便利,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童话。

5、让学生积极写话,把他们的童真童趣的作品向杂志推荐,让他们体验学习语文的成功与快乐

之感。

四、课程评价

1.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检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通过评价,让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

2.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在评价范围上,不仅应该有知识和能力,还要有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对一年级小学生不能繁琐,应避免过多的考查和经常的对照检查。

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在发展变化的,因此更应该注重过程评价。语文学科的评价建议采用学生平时的成长记录评价、单元阶段形成性评价和期末总结性评价三者结合的方式。

4.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语文学习具有注重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此量化不能成为语文评价的主要手段。何况,像朗读、口语交际、写字、习作等项目也难以精确量化,只能作模糊

评价。提倡用有代表性的事实、描述性评语等方法进行评价。量化评价采用等级制,而且在等级的设置上可以粗略一点。

5.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学生既是被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如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评价,一般由学生自评、互评。学期初公布学习态度和习惯的评定标准,学生按照标准努力达到,学期结束时对照标准评定。知识和能力方面,也要尽可能由学生参与评价,而不是单由教师评价。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授课时间:108课时 授课教师:姚利娟 授课对象:韩寺镇古城小学五年级学生 一、课程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

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二、课程内容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山亭区冯卯镇明德小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神兆美 设计日期:2020年2月9日 适用年级:六年级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要求会写80个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能用硬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操作建议 1.高年级识字教学要以字义为重点,以字义带动字音和字形,注意读音和书写的难点,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通过句子的抄写和默写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减少机械的抄写词语以及单字抄写,同时练习书写的行款整齐。 (二)阅读教学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意思。 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扩展阅读面,拓展课外阅读。 以下是6个专题的读写重点: 一、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及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二、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引导学生阅读适合他们的外国名篇名著;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五、交流语文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六、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稍作准备后能当众作简单的发言。 2.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学习介绍自己、交流趣事和学习劝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备课 一、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体系 (一)汉字芳草地 1、认识200个字,会写220个字 2、形近字 (1)绵—棉亭—停潭—谭螺—摞谐—偕漓—璃瑕—假桨—奖攀—樊峦—恋骆—络障—彰佛—拂臀—殿稍—梢擦—察 (2)维—唯货—贷码—蚂捎—稍拨—拔悔—诲尊—遵沃—跃堪—勘锤—捶配—酝 (3)添—舔训—驯绽—定酷—配愉—偷拆—析伐—筏厂—广煤—媒睁—挣 (4)盲—育梭—唆瞌—磕悄—俏弧—孤翔—羚权—杈袅—袭蛾—娥骚—搔扰—拢截—裁茁—拙撼—撼 (5)削—消喂—偎踢—惕枪—抢防—仿呻—神卓—桌凯—铠征—证济—挤硕—颁贡—巩罪—罚恶—哑勇—涌吁—呼健—建康—慷 (6)榆—愉账—帐聒—恬魂—魄缕—搂颇—坡愁—揪慈—磁呜—鸣稠—绸愈—愉谓—猬梳—流衰—衷绢—捐侨—桥 (7)帝—帘租—阻振—震巡—训嚷—壤妇—归惩—症踊—拥铿—将效—较篇—编赛—塞翻—番燥—噪拂—佛缩—宿晖—辉糊—湖 (8)港—巷茶—荼壶—壹缸—缺赏—裳绣—锈徽—微聋—茸 3、难写易错的字 澜攀筏浙簇臀擦拨逊惫堪款瘦锤溢啸添覆凝酷拆盲畅磕瞬弧袅骚截塌蠢甩勃滚毁惯卓畔聒衰嚷铿锵赛翻萨徽 4、多音字圈 卷转饮重华泊据把闷削难扎悄弹铺钉还弹拧吁分抹娜的 (二)词语百花篮 1、比较难理解的词语 兀立嶙峋蜿蜒明艳梦寐以求疲惫不堪狼吞虎咽将心比心洋溢突如其来不假思索栩栩如生屡屡重见天日轻蔑兴致勃勃推推搡搡巡弋不速之客婀娜耀武扬威铿锵有力红眼病胆大妄为全神贯注仪态端庄泉白如玉一丝不苟赏心悦目狰狞 2、重点理解的词语 无瑕罗列屏障明艳高耸拔地而起奇峰罗列拮据精湛器重尊严馈赠梦寐以求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洋溢允许增添隆冬训斥狂风大作呼啸诧异斥责流连穿梭流畅捐赠骚扰震撼遗憾悄然瞬间灵性重见天日沉寂盘问呻吟凝神维护壮烈圣坛呼吁垂头丧气聚精会神永驻人间幽芳漂泊唯独骨气梳理 3、积累的词语 (1)叠词 AABB式:重重叠叠斑斑点点勤勤恳恳蹦蹦跳跳磕磕绊绊 模模糊糊断断续续飘飘悠悠歪歪斜斜模模糊糊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一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 使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课时:122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编写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自然渗透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精神的滋养。部编本语文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自然地融合在教材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这套教材格外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的选择,集中识字课的编排,以及专门设置的《日积月累》栏目,处处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使教材充满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为儿童留下共同的文化记忆。

(二)尊重儿童,保护儿童天性 起步阶段的语文教育,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保护儿童天性,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好过渡衔接。儿童对语言学习活动有着天然的热爱,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听故事、讲故事、看图说话等学前阶段的重要语言活动形式,在一年级得以延续,借助学生的口语优势实现向书面语的过渡。教材保护儿童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采用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实现幼小衔接,平稳过渡。 教材以儿童为本,给儿童以充分尊重。例如,教材的开篇,从平等的学生视角出发,以“我上学了”为主题,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和“我爱学语文”三个活动板块,引导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同时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部分内容同时实现国家认同、身份认同、角色转换、情感激发、习惯培养等多重目标,以“我是中国人,我很骄傲”“我是小学生,我很自豪”“我爱学语文,我很快乐”的心情,奠定了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情感基调。 (三)夯实语文基础,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五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一般信息】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课时:90课时(义务教育) ◆设计者:隆真真、王会平、张永利/黄店镇打车李小学 背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 15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 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 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或其他方法,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表达的顺序,借景抒情、叙事抒情,详略得当,修辞方法,对比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发现语言表表达的特点(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用词准确、借物喻人、表达的丰富内涵、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寄情于物的方法)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6.认识其他课文文体和语体(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了解文体的特点及语言风格。 7.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20篇(段)。 8.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有阅读的兴趣,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并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课内习作7次,3次小练笔,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学写书信、发言稿、活动计划、活动总结、研究报告、等常见的应用文。会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缩写,根据图画内容发挥想像进行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10.乐于与人交流,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能认真倾听,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能根据交流的主题、对象和场合,结合自己了解的材料、思考,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表达意思清楚,有条

六年级语文课程纲要-明德小学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题目: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语文部编教材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时:123课时 设计者:六年级语文教师 一、课表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阅读】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落实到文本当中应该为阅读时能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习作】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落实在本单元习作当中应该为: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的详细一些。) 【诗词或诗歌】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运用古诗“四步法”共同学习)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以读为主,贯穿始终)

二、教材分析: 部编班本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 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轻叩小说的大门,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珍爱我们的家园,艺术的魅力,初识鲁迅。全册共27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其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为了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一以贯之的目标,首先在选文上下功夫,认真选择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册教材保留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的一些优秀篇目,如《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穷人》、《只有一个地球》、《月光曲》、《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些课文文质兼美、历久弥新,教师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材还增选了新文章,如,《丁香结》、《夏天里的成长》、《京剧趣谈》、《伯牙绝弦》等。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全册要求会写 180 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采用在生字的头顶上直接注意的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学科《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唐庄乡第五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设计教师:李博 适用年级:四年级语文下册日期:20XX年9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 ●编写指导小组:朱少英李博屈海霞翟六轻 ●授课时间:课文54课时 古诗词及课文背诵8课时 综合性学习10课时 口语交际8课时 习作14课时 机动时间18课时 总计112课时 一、学习目标 (一)思想教育 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过程中,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2、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良好习惯。 3、语文课程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识字与写字 (1)能准确认读299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00个。 (3)能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要求写字姿势正确,字体写得正确、工整、整洁。 (三)阅读 (1)继续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做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4)凭借语言文字归纳课文大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能诵读优秀诗文,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体会标点符号的不同作用。 (8)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四)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留心周围的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2)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3)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4)练习相互交流,评改习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复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听到、看到的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学校:二郎庙小学 年级:一年级 姓名:陈丽娟耿少菊 时间:2011年8月

小学语文课程纲要(一年级上册) 设计日期:2011年8月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 课时安排:汉语拼音 34课时 识字 16课时 课文 50课时 语文园地 18课时 机动时间 10课时 总计 128课时 一、课程目标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渴望,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外的大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部编版小学语文学科五年级(下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必修 设计教师: 设计日期:2020年2月12日 适用年级:五年级 课时数: 总计 92——104课时 课程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 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 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 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部编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 在全面改革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 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 方式,并根据学习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 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 展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材分析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从三年级教科书开始,每个单元设 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 穿着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 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 (2)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本套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安 排略读课文,形成“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3)快乐读书吧:延续三、四年级的编排体例,以“快乐读书吧”带动学生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 (4)口语交际:教科书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每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出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目标要求,如“讨论”,二年级引导学生学习轮流表达,三年级强调在讨论时认真倾听,充分关注每个人发表的意见,并初步尝试汇总小组意见,四年级开始强调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不重复别人说的话。五年级则是按照单元导语和单元主题切合实际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感受亲情和爱国情。 3.学情分析 目前我们班级人数为65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而且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 要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 好引导教育。 4.资源分析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引导 学生大量阅读,背诵经典能让孩子打下坚实的语文根底。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学会积累素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写好作文, 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关键。 二、课程目标: 1.字词目标: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15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 2.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重积累、体悟、质疑。 (2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会借助关键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在阅读中能辨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学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初步欣 赏文学作品。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 累的精彩句段最少20篇。 (3)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25万字。 3.写作与表达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文从字顺、具体明确地利用学过的表达方面进行习作。学会自评和互评且写作有一定的速度。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学材料: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 ●授课时间:课文49课时 习作14课时 练习21课时 综合性学习3课时 机动时间24课时 总计108课时 一、课程目标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114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继续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题或其他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在阅读中能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倒叙、插叙等),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表达的顺序,详略得当,围绕中心论点论述,以小见大、叙议结合,修辞方法,对比、映衬、暗示等写法,以及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等),并能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出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要点,抓住典型例子了解常见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特点,初步体会其好处。 7、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课文,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15篇(段)。 8、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有阅读的兴趣,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并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课内习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教学资料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适用年级:四年级学生 课时:116 设计者: 一、教材分析 本次教科书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七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中人文主题分别是:乡村生活,科普文,现代诗,作家笔下的动物,儿童成长,人物品质,中外经典童话。另外一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五单元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本册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与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套教材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 2、加强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 教科书还努力加强阅读与表达的联系,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与用于自我表达,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学习目标 (一)识字写字 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常用汉字250个。 3、能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用硬笔书写成段文字,做到书写美观。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4、能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5、能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6、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7、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8、能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9、诵读优秀古诗文,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文大意。 10、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小学五年级统编教材《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课时:128课时 设计者:朱大龙 人教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童年往事”“走近中国古典名著”“责任"“思维的火花”“世界各地"“风趣与幽默”。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三单元“邀游汉字王国”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是围绕汉字和汉字文化编排的;第五单元“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 目标 (一)识字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200个左右会写。 2、认识常用汉字200个,会写常用汉字180个。 3、硬笔书写楷书,能做到行款整齐,比较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惜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7.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索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类型:国家课程 教材来源:《语文(六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时:117课时 设计者: 一、课程背景 1.课程标准

全册有27篇文章,共八个单元,其中有9篇略读课文。每个单元基本由“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四部分组成,教材共八个专题,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其人文主题分别是:“触摸自然”、“革命岁月”、“小说”、“保护环境”、“艺术之美”、“走进鲁迅”。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其中,“口语交际”不是每单元都有,每学期会有一个单元后面会安排一个“快乐读书吧”。教材新增第三单元的非连续性文本《故宫博物院》、第四单元的小说,第四单元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书目。第七单元的文言文,增加了名人主题以及书法、戏剧等题材的文章。 3.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

3. 学习能力 通过五年的学习,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学习自主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课文猜想新鲜词句的意思;大部分学生有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在我校主题学习的环境下,学生的阅读量也达到了课标的要求,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及体会思想感情;大部分学生能用口头语言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并且学生基本能够按照习作要求完成习作。在涉及的读写结合点方面,学生不能自主挖掘每一课的读写结合点,需要老师指导点拨,例文示范,学生能结合训练点进行练习。因此在教学中,还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与运用。 二、课程目标 1. 通过自主查字典、教师指导示范、同桌互助、交流展示等活动,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本册一类生字180个,能做到行款整齐,比较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一步提高的审美能力。 2. 通过自由读、默读、略读、圈画、批注、交流感受等活动,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点面结合的基本表达方法;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体会人物的内心;了解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 五下第一单元:认真倾听,交流时边听边记录。 五下第二单元: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 五下第三单元:主持讨论时,要引导每个人发表意见。 五下第四单元: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 五下第五单元:列提纲,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 五下第六单元: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作调整。 五下第七单元: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五下第八单元:用心倾听,做一个好的听众。说清楚想法和理由,耐心听别人讲完,尽量不打断别人的话。 六上第四单元:说服别人时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 楚。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六上第六单元:讨论时,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尊重不同意见,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 六下第四单元:想清楚重点说什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六下第五单元:听出别人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抓住漏洞进行反驳。 综合性学习 小综合 三下第三单元:收集传统 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 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四下第三单元: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五下第三单元: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 小综合 六上第三单元: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学写倡议书。 小综合 六下第六单元: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五年级语文课程纲要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分享教案 【学习目标分析依据】 1.基于学生实际 开学伊始五年级的学生处于第三学段的初期,好奇心、求知欲强,已经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思维入手,学生自己总结学习方法,鼓励畅所欲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愿意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 【学习目标】 1、了解五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2、积极参加小组、全班的交流讨论,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竞相发表见解和看法。 3、有争当学习小主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感兴趣,更加乐于语文学科学习。 【教学重点】 了解五年级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教学难点】 围绕《课程纲要》展开讨论,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教学时间】1课时 【评价设计】 通过课堂指名说、课堂交流等形式对学生交流情况进行评价。 【学习活动方案】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要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它就像一 幅地图一样,能够指引大家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找准学期目标,理清学习内容、了解学习安排,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它就是——《课程纲要》。(板书课题)

2、二、新授 1、怎样才能做学习的小主人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请大家打开目录,看一看本册书我们总共分为几组课文,每组都有哪些内容组成?(精读、略读、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拓展) 2、那这些内容我们怎么合理安排呢?根据我们本学期的时间来安排,我们将在三月份完成第一组和第二及第三组前几篇课文学习,四月份的上半个月,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三组及第四组课文学习。四月份的下半月我们要进行其中测试及完成第五组课文的学习。在绿意盎然的五月我们将迎来第六组综合实践活动和第七组、第八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最后的课文我们在六月份完成,同时本月份还要进行期末的复习学习。 3、目录就像路标一样,指引我们了解每组都有哪些内容,下面请同学们看 第一组单元导语,想想本组课文是围绕什么主题写的?怎样学习本组课文呢? 4、请大家打开第二组单元导语,想想这一组课文又是围绕什么主题写的?又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呢? 5、下面我们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你们喜欢那组课文就读那组课文,找出本组围绕的主题和学习要求,好吗?(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同学们,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本学期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那么我们本学期通过学习要掌握哪些本领呢?(出示) 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15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词语。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联系情感积累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语文组 学习目标: 1、通过班内讨论交流,课件展示,使90%的学生能大致了解课程内容,并能清楚各单元的主题。 2、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明确本学期自己在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六个方面要达到的目标。 3、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能明确在评价“学习习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六个方面时具体要怎么评价。 4、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70%的学生能大致理解老师在本学期要采用的教学方式。 5、通过此次课程纲要分享课,使学生对全册书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明确本学期自己在学习习惯、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六个方面要达到的目标。 学习难点: 通过课件展示,使80%的学生能明确在评价“学习习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六个方面时具体要怎么评价。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特殊的课,叫做《课程纲要分享》(提前板书)。大家肯定对“课程纲要”一词感到陌生,那么,什么叫“课程纲要”呢?简单来说,课程就是我们学习的某门学科,纲要就是主要内容,连起来就是学科的主要内容。我们这节课就是要对我们这册书以及我们本学期的学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二、了解课程内容 1、想知道这本书中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吗?请大家认真翻阅课本,看看自己都有什么发现。(课件展示)(学生翻书,老师巡视) 从大家认真翻书的样子,我看出了大家对我们这册书的喜爱与期待。那么,我们这册书中到底有哪些“宝藏”呢?请大家看大屏幕,猜一猜:这些数字代表了什么?(指名回答,老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2、老师总结 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课件展示)本册有两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培养,共安排了7个单元。其中关于阅读,本册教材安排阅读课文24篇,其中韵文3篇。每单元安排习作1篇,共7篇。每单元安排练习1个,共7个,其中口语交际7个。本册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即“学和做”)1个。 具体内容,请看大屏幕。(指名分别读出如下内容:学习习惯、单元主题、24篇课文、7个习作、7个口语交际、以及对于生字词的要求)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期学期《课程 纲要》 白坪乡中心小学 刘铁山 2014.9.10.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期学期《课程纲要》 学校:白坪乡中心小学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设计教师:刘铁山 设计日期:2014-9-10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程名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时:课文 50课时 综合性学习 4课时 口语交际 8课时 习作 16课时 语文园地 16课时

总计 94课时 一、学生、教材及其它背景资源分析 1、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品读文章的方法,且在学习课文时能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但由于在教学中对差生的识字能力训练不够,致使部分孩子字词方面掌握得不够好,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总体看来学生学习情况一般,其中有的同学学习认真,思想纯朴,进取心强,各方面表现突出。有的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多部分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成绩良好。有的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学习自觉性、自信心,学习成绩很差。三年级的生字已经放手让他学生自己来学,大多数学生已经适应,少部分学生还需要指导。从以往三年级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们在书写上出现种种问题,有的学生看不准字,总是多笔少划;有些学生的字写得很认真,但不漂亮;有些学生的字很难看,急待练习提高。在阅读方面,由于学生自觉性不强,且无人监督、辅导,造成每读一篇课文都不是很熟练,理解能力也不太强。在习作方面,虽然有了三年级的习作基础,但是错别字较多,写作内容过于枯燥,不会把内容写得具体生动。在口语交际方面,大部分学生能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但是表达得不够流利。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2、教材基本结构及特点简要分析: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有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册共有32篇课文,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用“*”加以标明,位于精读课文之后。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面,除了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内容之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词句理解和课文内容有关的习题。为了增加训练机会,教材在部分课后练习中增设了“小练笔”这个栏目,力图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练笔提高习作水平。 每个“语文园地”都有5个栏目,与以往教材一致的“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等4个栏目属于固定内容.“宽带网”“展示台”“趣味语文”“成

(完整版)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适用年级:一年级 课时:104课时左右 设计者: 一、学习目标 1.利用上学期学会的识字方法会认生字表一中的400个常用字,愿意在班上展示生活中认识的课本以外的新字。 2.在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书写生字表二中的200个字。在书写中学习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三个一”的良好书写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在朗读课文和认读生字的过程中,认识大写字母,并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4.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0%的同学做到不指读。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5.继续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在写拼音日记的基础上,继续练习写话。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每位同学每周至少2次)。在写话中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7.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二、内容安排

三、内容和实施 1.以组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学,重点训练识字写字教学

因为教材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内容也都是围绕专题设计的,每个单元都是以识字,写字为训练重点之一。本册安排的400个要求认识的字,绝大多数是常用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且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在写字上要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2.重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读书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而是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等。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要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之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他们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以悟促读,以读促悟,引导学生读出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或作者的立场,读出自己的感受。 3. 创设情境,加强口语交际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