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题库第3章

心理学题库第3章
心理学题库第3章

第三章问题解决及其教学

样题和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构成问题的基本成分( B )

A.问题的起始状态 B.解决问题的策略

C. 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

D. 给定与目标之间的隔阂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考虑某一种思路,一条道走到底,钻牛角尖,这是( B )

A. 功能固着

B. 定势

C. 习惯

D. 偏执

3、常常用盒子装东西,确没想过用它来当置放蜡烛的平台,这种情况属于(A )。A.功能固着B.思维定势C.原型启发 D.酝酿效应

4、桑代克用猫做的迷箱实验中,猫踩到踏板打开迷箱的方法是( A)。

A. 试误法

B. 爬山法

C. 手段-目标分析法

D. 逆推法

5、当限于条件,对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差距缺乏足够清晰的认识,只能走一步说一步,不断缩小与最终目标之间的距离的时候,一般采用哪种问题解决策略方法( B)。

A. 试误法

B. 爬山法

C. 手段-目标分析法

D. 逆推法

6、人们在解决“传教士与野人过河”问题时采用的策略是(A)

A. 爬山法

B. 试误法

C. 手段-目标分析法

D. 逆推法

7、能有效解决河内塔问题的问题解决策略为(C)。

A. 爬山法

B. 试误法

C. 手段-目标分析法

D. 逆推法

8、逆推法在哪种问题情境下适用( D )。

A. 逐个尝试每一种可能性时常用

B. 对如何解决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常用

C. 限于条件,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D. 从初始状态出发有多种可能;但对目标而言,只有一种可能方法的问题

9、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 C )

A.爬山法 B.手段-目标分析法 C.类比法 D.逆推法

10、人们通过对鸟翅膀构造的研究,设计飞机机翼;通过对蝙蝠超声波定位的仿效,制造出雷达。这些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是( D)。

A.酝酿效应 B.负向迁移 C.思维定势 D.原型启发

11、有时候人们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就把它搁置一边,几小时、几天或者几星期后,往往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解决问题的心理机制受到(B)的启发。

A. 原型启发

B. 酝酿效应 C.迁移 D. 思维定势

12、把握问题的关键信息,形成问题表征的思维过程是( B)。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13、儿童在初次用积木搭建房屋游戏时所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C )。

A.计划法

B.逆推法

C.尝试错误法

D.手段—目的分析法

14、专家相对于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在于( B)。

A.记忆能力强

B.归类和存储信息的组块大

C.注意集中

D.动机强烈

15、提问者要求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可能的答案是:作建筑材料,当打人的武器,代替直尺划线,可以垫高等。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D)。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16、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论说文,要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要找出所要支持的观点,第二步是设计引言、比较论据及得出结论,第三步调整整篇文章,完成文章的写作。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采用的方法是(D)。

A.逆推法

B.联想法

C.计划法

D.手段—目的分析法

17、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一方法称为( D )。

A.发散思维训练

B.推测训练与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头脑风暴训练

18、从已有知识的对立面出发进行思维,要求学生做到不迷信权威和书本,敢于大胆质疑,并进行实证研究,这种思维属于( D)。

A. 发散性思维

B. 顺向思维

C. 逆向思维

D. 批判性思维

19、“成语接龙”的游戏属于发散性思维训练中的( A)

A. 流畅性训练

B.变通性训练

C. 独特性训练

D. 新颖性训练

20、通过比较优生和差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他们的差别主要在于( B )

A. 知识水平

B. 思维过程

C. 智力

D. 动机

二、多项选择题

1、任何问题都有三个基本成分,即( ACD )。

A. 初始状态

B. 认知操作

C. 目标状态

D. 策略手段

2、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包括(ABCD)。

A.问题理解 B.设计方案 C.选择方案 D.评价方案

3、问题解决的三阶段模型包括(ACD )。

A. 审题

B. 选择方案

C. 解决问题

D. 反思

4、问题解决包括( BC)。

A. 一般性问题解决

B. 常规性问题解决

C. 创造性问题解决

D. 特殊性问题解决

5、酝酿效应的作用包括(ABCD)。

A. 降低紧张程度

B. 摆脱思维定势和既有知识束缚的过程

C. 使动机水平下降

D. 促进大脑的内隐加工

6、问题解决的策略包括( ABCD )

A.试误法

B. 爬山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逆推法

7、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有( ACD)

A. 综合性和实践性

B. 实用性

C. 开放性和创新性

D.差异性.

8、研究性学习在选择课题时,可以从课题研究的( BC)两方面着手。

A. 新颖性

B. 价值性

C. 可行性

D. 实用性

三、辨析题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

答:错误(1分)

由于学生水平各异、个性各异、兴趣各异,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性便会体现在方方面面(1分);

首先,在选题上会有差异性;

其次,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进度等方面会表现出差异;

再次,学生在最后的成果表现上会有差异(2分)。

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以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尤其不要以研究比较顺利的部分学生的标准要求其他学生(2分)。

四、举例说明题

结合实例,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呈现刺激的模式,问题的表征,酝酿效应,思维定势,功能固着,知识经验(专家与新手的区别)

五、论述题

1. 试述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2. 如果你是一名中学教师,目前需要指导你的学生进行以下题目的研究性学习。请从下列题目中选出一项,结合研究性学习的五个特点,设计出在研究实施阶段的指导方案。

1)关于高中生与人交往状况的研究

2)城市变迁

3)碘盐与人体健康

4)高一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

5)化妆品对人体危害的调查与研究

6)赢在“血拼”——对商场促销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7)废旧电池充分利用的实验探究

8)一次性筷子使用和影响的研究

第二题答题要点: 1. 确定及搜集资料时的指导知识上的指导研究方法的指导思维方法的指导心理素质的指导 2. 资料整理及分析中的指导资料筛选方法的指导材料的分析和提炼的方法指导结论的产生 3. 研究实施阶段上应注意的问题对研究活动进行管理指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 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 C.用一个词来造句 D.荡秋千 2.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 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 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5.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 A.一般问题 B.有结构问题 C.无结构问题 D.特殊问题 6.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l司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指向性 D.独创性 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

A.思维程序 B.调查研究 C.验证假设 D.论证假设1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意识 D.创造性勇气 1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1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13.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 A.有结构的问题 B.无结构的问题 C.简单问题 D.复

最新版精选大学《心理学》期末完整考试题库358题(含答案)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气质类型中,多血质是最好的一种 标准答案:0 2.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答案: 这几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一定的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而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又是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较之能力的发展要更迅速一些,而能力比知识和技能具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 标准答案: 这几个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一定的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而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又是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较之能力的发展要更迅速一些,而能力比知识和技能具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 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 B.表象 C.记忆 D.知觉 标准答案:A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 一、专门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团体心理辅导 3.个体心理咨询 二、非专门途径 1、班主任工作渗透 2、学科渗透

3、学校环境渗透 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 标准答案: 一、专门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团体心理辅导 3.个体心理咨询 二、非专门途径 1、班主任工作渗透 2、学科渗透 3、学校环境渗透 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 5.简述智力三元理论。 答案: 智力三元理论是斯滕伯格提出来的,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人类智力是由连续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 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分别是: (1)组合性智力 (2)经验性智力 (3)情境性智力 标准答案: 智力三元理论是斯滕伯格提出来的,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人类智力是由连续的三边关系组合的智力统合体。 组成智力统合体的三种智力成分分别是: (1)组合性智力 (2)经验性智力 (3)情境性智力 6.青少年的记忆特点有哪些? 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3、意义识记方法占主导地位。 4、抽象识记能力有较大发展。 5、记忆广度增大。 标准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心理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1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认知心理学以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A.奈塞尔 B.冯特 C.斯金纳 D.弗洛伊德 2.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会导致人们手舞足蹈。这是【】 A.兴奋的扩散 B.兴奋的集中 C.抑制的扩散 D.抑制的集中 3.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建于【】 A.1888年 B.1879年 C.1878年 D.1877年 4.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 A.性格 B.动机 C.兴趣 D.意志 5.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6.由于晚上学习到很晚,第二天无精打采。这属于【】 A.相继正诱导 B.同时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负诱导 7.格式塔学派是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其中“格式塔”的含义是【】(2012年烟台市市直) A.行为 B.精神

C.整体 D.人本 8.张明打了通宵的游戏,以致于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这属于【】 A.同时性负诱导 B.相继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性正诱导 9.神经元具有【】的功能。 A.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B.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发动反应 C.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发动反应 D.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和传递信息 1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2013年滨州阳信)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反射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1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弗洛伊德 C.罗杰斯 D.奈塞尔 12.我们在做数学题时用的是____,听音乐时用的是____。【】 A.左脑右脑 B.右脑左脑 C.左脑左脑 D.右脑右脑 13.构造主义主张研究【】 A.认知 B.意识 C.行为 D.无意识 14.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 C.神经元 D.脑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心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心理学 2 、注意 3 、思维 4 、情绪情感 5 、气质 二、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野生儿的研究表明,()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A 环境 B 社会实践 C 遗传因素 D 个性 2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反映了思维的()。 A 概括性 B间接性 C 深刻性 D 独立性 3 、对刺激尽可能多地做出反应指的是发散思维的()。 A 流畅性 B 变通性 C 独特性 4 、()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A 气质 B 性格 C 能力 5 、“鲜红的”中的“鲜”指的是颜色的()。 A 色调 B 饱和度 C 明度 6 、望梅止渴属于()。 A 条件反射 B 无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7 、成功解决一道难题后产生的自豪、愉快感属于()。 A 理智感 B 美感 C 道德感 8 、司马光砸缸救人属于()。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理智感 9 、神经特性强、平衡、不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黏液质 D 抑郁质 10 “一叶知秋”属于知觉的()。 A理解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三、简答(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3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四、论述 1 、论述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0 分)。 2 、试述《心理学》对你的学习和生活的指导作用( 15 分)。 宝鸡文理学院命题专用纸 2 科目:心理学适用年级: 2003 级本科考试时间: 2005 年 7 月试卷类型: B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心理学 2 、个性 3 、记忆 4 、情绪情感 5 、性格 二、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听到尖锐的声音会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 A 后效 B 适应 C联觉 D 对比 2 、“鲜红的”中的“鲜”指的是颜色的()。 A 色调 B 饱和度 C明度 3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状态。 A 焦虑 B 激情 C 紧张 D 心境 4 、触景生情属于()。 A 无意回忆 B 有意回忆 C 再认 D 追忆 5 、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这是发散性思维的()表现。 A 流畅性 B变通性 C 独特性

精选最新2020医学心理学模拟题库158题(含答案)

2020年医学心理学考试158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同性恋”这一病名是由提出。 2.不台理信念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实原财 4.贝克 5.昏迷病人、精神病人的求医属于_____。 6.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7.有求医行为,受社会认可,有特定文化背景认同 8.临床心理评估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9.医患交往的形式有___、___。 10.社会认知的内涵 11.疾病行为 12.脑 二、解答题 13.社会支持:当某人遇到应教或不幸事件时,家庭、亲友、同事及社会 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理解可以有效地降低或缓解应教的强度,平稳的度过应激,摆胶困境. 14.。文化性应激源 15.社会支持(socialsupport)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朋、同 学、组级和社团等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在应教研究领,一般认为社会 支持具有缓冲应教的作用,减缓心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应教作用过程中

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社会支持系统的多维分类:①可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利用度;②可分 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人支持;③可分为情绪支持,归属支持和实质 支持;④可分为社会支持的数里和满意度。 16.塞里的应教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①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调节能 力,以保持体内的平衡状态。②应教是一种丰特异性全身性反应。③这种丰 特异性全身性反应是一个过程,并具有阶段性特点;④这种反应持续时间过 长,会导致个体衰竭和死亡;⑤塞里的研究仅限于动物实验,对动物的观察 也只是对动物生理指标的观察,该理论的最大弱点在于它没有包含对人类来 说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因素。 三、单选题 17.艾森克个性问卷共包含4个分量表,以下几个选项中不是艾森克个性问卷分量表的是A.M量表B.E量表C.N量表D.P量表E.L量表 18.医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可以:() A、使用分子遗传学、脑影象技术和神经电生理等方面的前沿手段 B、采用以心理作业作为应教源的各种心理应激测试技术 C、在临床和生活情景中对有关变量进行控制研究 D、以上都对 19.精神分裂症,躁狂症 20.医学心理学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确切?D A.健康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 B.健康与疾病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统一体 C.从严重病态到健康巅峰是一个生命的连续体,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D.健康与疾病是相互对立的静止状态 E.健康和疾病没有绝对的界限 21.)心理动力理论。这一理论始终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各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该理论认为研究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只要查明致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即可。 22.决定评估内容,确定评估目标,迭择测量参照标准,收集评估资料,判断与决策,交流评沽信息 23.正常人,正性个性特征

2020年4月浙江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8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守恒性的形成在以下哪个阶段?(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西蒙 C.加涅 D.奥苏伯尔 3.下面对加涅的学习记忆模型描述正确的是( ) A.学习是S-O-R简式 B.学习是学、思、习、行的循环整合 C.学习是由加工、预期和执行控制三个系统协调活动的过程 D.学习是选择性地知觉新信息,然后进行主动的建构并生成意义的过程 4.原有知识为下位概念,新知识的概括性和包容水平比原有知识高,新旧知识之间构成总括关系,这种学习称为(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5.学习准备的重要标志是学生的( ) A.身心发展水平 B.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 C.心理因素的发展水平 D.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 6.世界上第一个学习理论是( ) A.联结说 B.概括说 C.顿悟说 D.同化说 7.奥苏伯尔根据学习的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 A.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C.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8.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和方法是( ) 1

A.认知 B.思维 C.游戏 D.操作 9.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叫( ) A.迁移 B.正迁移 C.负迁移 D.零迁移 10.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是指(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1.象征性游戏的萌芽从何时开始?( )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3岁左右 D.4岁左右 12.以下不属于游戏的认知特性的是( ) A.自我导向 B.心理主动性 C.灵活性 D.内在动机 13.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是( ) A.想象 B.记忆 C.表象 D.形象 14.儿童智力技能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出现了( ) A.形象思维 B.表象性思维 C.抽象思维 D.具体思维 15.下面不属于幼儿创造性的测量方法的是( ) A.主观评定法 B.作品分析法 C.观察法 D.测验法 16.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借助什么来实现?( ) A.记忆 B.游戏 C.思维 D.想象 17.根据知识的分类,关于“怎么做”的知识是( )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18.下面不属于幼儿发展性评价的是( ) 2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1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2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心理学题库之选择题及答案

心理学选择题第一部分(包括绪论、认知过程和注意)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 D 1 D、既古老又年轻A、古老 B、年轻 C、新兴 B)。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D、直觉A、反映B、感觉C、知觉、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D)。2 D、知觉过程C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感觉过程 A)。 3、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D、差别感受性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阈限 A)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 D、差别感觉阈限、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A )。 5、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受性越大,其感觉能力也(A 、呈正比B、越弱C、一样DA、越强现象。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 B 、感受性、适应 C、相互作用 DA、对比 B 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 B 。 C、中间稍快 D、中间稍慢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7、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是 B 。、保持 D、提取A、储存 B、编码 C 、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 A 的表现。8 D、恒常性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对寂静的适应是当一定声音突然停止以后,感受性(B)的过程。9b a和、降低C、保持不变D、A、升高B )。D10、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时间知觉、听知觉C、空间知觉DA、运动知觉B )。11、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被称为(B 、时间知觉D、运动知觉A、空间知觉B、错觉C、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12 B)。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A、知觉的恒常性B、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13 )。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C 、距离知觉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大小知觉恒常性DBA、知觉的恒常性、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14 C()。1 / 13 、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大小知觉恒常性A、明度知觉恒常性BC、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这种知觉的持性被称之为15 (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 、人在知觉对象时,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对象的特性称之为(C)。16 、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C )的倾向。、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容易产生(B17 、知觉整体、知觉理解DA、知觉恒常B、知觉选择C )。、人脑中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叫做(D18 、记忆、过去D、思维B、感觉CA D)。19、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B、保持和遗忘C、识忆、保持和遗忘A、再认和回忆 A)。 20、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的编码方式和储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先后分为三个阶段(、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短时、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CA、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B D、瞬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记忆; D)。21、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里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叫做(、表象C、回忆DA、保持B、想象22、以感知过去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做(C)。 A、表象 B、形象记忆 C、再记 D、运动记忆 23、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对事物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叫做(A)。 A、逻辑记忆 B、运动记忆 C、动作记忆 D、形象记忆 24、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B)。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动作记忆 D、形象记忆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1) 2008-12-10 21:44:35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文字大小:【大】【中】【小】 填空题:1.在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的变量。2.根据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的研究,新教师一般都关心以下八大问题:课堂纪律 ... 填空题: 1.在宏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等四种主要的变量。 2.根据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的研究,新教师一般都关心以下八大问题:课堂纪律、激发学生动机、因材施教、评价学生的学习、与家长的关系、教学组织和管理、备课不充分和处理学生的个别问题。 3.在教育心理学整个发展过程中有两条线索;一条为在实验室中研究人类及动物学习的规律,另一条则为在学校和社会现实情境中探索人类学习的规律,并提出改进教学和学习的主张。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此书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 5.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的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6.1877年,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7.系统性原则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层次结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和自组织性五个方面。 名词解释: 1.变量:所谓变量是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 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观察被试的行为和行为特征,并予以记录,以便提供可用作分析的素材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对观察情境不加任何控制条件,不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 3.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实际情境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变化。 简答题: 1.舒尔曼(Shulman,1987)认为,专家教师具有哪几个方面的专门知识?(7分) ①所教的学科知识。 ②教学方法和理论,适用于不同学科的一般教学策略(诸如课堂管理的原理、有效教学、评价等)。 ③课程材料以及适用于不同学科和年级的程序。 ④教特定学科所需的知识:教某些学生和特定概念的特殊方式,例如以最佳方法对能力差的学生解释什么是负数。 ⑤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和文化背景。 ⑥学生学习的环境——同伴、小组、班级、学校以及社区。 ⑦教学的目标和目的。 2.请简述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所传递信息的主要部分,是教学中的客体,它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 (2)学生特点 学生除了有年龄、性别等差别以外,还有个别差异。年龄的差异意味着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而个别差异则意味着思维发展的水平在不同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智力的差别、原有知识结构的差别、性格的差别——外向或内向、场依存性或场独立性等等、以及家庭的文化背景、种族等差异,所有这些都会对教育进程产生影响。 (3)教师特点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讲都起着主导作用。这里并不否定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问题是作为学校的教育过程,它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最有效地组织教学,而教师起着关键作用。 (4)教学环境 包括教学媒体,学校物质环境、教室里的布置、温度等等以及集体的气氛、同学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间关系、班级之间的关系、校风、舆论——校内以及社会上的舆论等等。可以说,教学环境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3.简述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既然有它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同时也有适合于它自己的研究方法,因而,它构成了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独立的分支。但是,正如我们在分析对象任务时已提到,它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中其他的一些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时甚至有交叉、重叠。 (一)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二)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关系 儿童心理学为教育心理学提供基础,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各年级阶段发展的规律。 (三)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学的关系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综合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理工科的知识研究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手段、方法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根据;而反过来,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又为学习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四)教育心 09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2) 2008-12-10 21:44:35 作者:未知来源:互联网文字大小:【大】【中】【小】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备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小题)。 1.心理学把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称为:()A.认知过程B.能力C.情感过程D.心理特征 2.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为:()A.投射B.反射C.映射D.折射 3.从众与服从相比:()A.二者都是自愿的B.二者都不是自愿 C.从众更出于自愿D.服从更出于自愿 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A.1859年B.1869年C.1879年D.1889年 5.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从而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这一时期被称为:()A.关键期B. 危机期C. 好动期D.危险期 6.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这属于:()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 7.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派别的是:()A.机能主义B. 联想主义C. 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 8.当地震、火灾发生时,人会做出适应性的生理心理改变,这种情绪状态称为:()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 9.以语词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 A. 经典条件反射 B. 操作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10.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A. 理解性 B. 选择性 C.整体性 D. 恒常性 11.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是:()A.习得B.延迟C.分化D.消退 12.成语“望梅止渴”描述的是何种条件反射:()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观察学习D.认知学习 1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工具的编制者是:()A.卡特尔B.比奈C.推孟D.韦克斯勒 1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15.足球比赛时,若己方的球队失利,有时球迷们一哄而上作出扔东西、闹事等不理智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A.去个性化现象B.群体极化效应C.社会促进作用D.模仿作用 16.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A.方位知觉B.深度知觉C.时间知觉D.爬行知觉 17.具有反应快、有开拓精神,好冲动等特征的人属于:()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8.某10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2岁,其比率智商(IQ)为:()A.125 B.120 C.110 D.100 19.下列何种事例不属于学习现象:()A.入乡随俗B.熟能生巧C.察言观色D.喜极而泣 20.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是个常数,这个定律叫:()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格拉斯曼定律 D. 韦伯-费希纳定律 2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对被试进行面对面的提问,随时记录被试的回答和反应,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 实验法 D.访谈法 22.林黛玉式的“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 23.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血型B.体型C.体液D.社会生活条件 24.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A.功能固着B.迁移C.强化D.模仿 25.用猫打开迷箱的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 桑代克 C.斯金纳 D. 班杜拉 26.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中的什么现象?()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D)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A) A.2岁 B.4岁 C.5岁以 前 D.1—3岁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B) A.2-3岁B.4岁 C.5岁以 前 D.1—3岁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D)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D)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D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D.桑代克 [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C)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n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 机 [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 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 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 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 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心理学选择题

心理学第一章复习题 4、我们有时把诸如感觉、思考和记忆这样的心理过程称为: A认知 B情感事件 C神经网 D因变量 5、以下哪种类型的研究才能探明因果关系? A案例研究 B相关性研究 C自然观察 D实验 6、科学研究应该始于下列哪项? A受控的检验 B假设 C数据收集 D风险收益评估 7、有位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实验,想考察在模拟监狱的拥挤环境中,室温是否会影响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a 室温 b攻击行为的数量 c拥挤程度 d模拟的监狱环境 8、在下列心理学家中,谁最有可能研究学习障碍问题? a消费心理学家 b司法心理学家 c实验心理学家 d学校心理学家 9.现代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两个重要历史渊源是哲学和() A.生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物理学 10.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A.詹姆斯 B.斯金纳 C.华生 D.惠特海默 11.下列心理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正确匹配的是 A.机能主义——冯特B.格式塔——铁钦纳 C.人本主义——罗杰斯D.构造主义——詹姆斯 12.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诊断与治疗个体的心理障碍,改善人们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是 A.教育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 C.生理心理学D.临床心理学 13、以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手段的心理学派是 A 、格式塔 B 、人本主义 C 、构造主义 D 、行为主义 14.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特 D.弗洛伊德 15.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是指() A.行为主义 B.人本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学派 D.认知学派 1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科学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目标?() A评估行为 B操纵行为 C质疑行为 D预测行为 17.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重要因素是() A心理学反对自由意志,拥护决定论 B心理学与大脑有关,而哲学与心理有关 C心理学采用实验技术 D心理学采用还原论的概念 18.以下哪种类型的研究才能探明因果关系? A案例研究 B相关性研究 C自然观察 D实验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教育心理学模试卷 13级应用心理学赵晓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4.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5.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定期进行整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行为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6.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7.人走迷宫时是通过下列哪种学习过程完成的()

A、尝试-错误 B、顿悟 C、形成条件作用 D、模仿 8.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奖给他一朵小红花,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C、惩罚 9.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10.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11.举一反三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12.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13.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14.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题目浏览、测查、完成情况的监控及对速度的把握主要采用了()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复述策略 15.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心理学选择题精选(含答案)

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C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C)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