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会展物流

{物流管理}会展物流
{物流管理}会展物流

(物流管理)会展物流

会展物流是指为会议、展览、展销、体育及其他各类活动提供的物流服务。关于会展物流的概念,于我国有多种描述,目前仍没有统壹的定论。比较流行的定义是:所谓会展物流,“是为满足参展商展品展览的特殊需要,将展品等特殊商品及时准确地从参展商所于国(地)转移到参展目的地,展览结束后再将展品从展览地运回的过程,包括展览前后的仓储、包装、国内运输、进出口报关和清关、国际运输、展览中的装卸、搬运,以及于此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流动。”另壹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会展物流“是指展销产品从参展商经由会展中转流向购买者的物理运动过程,它是展销活动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组织者所提供的壹种具有后勤保障功能的服务,由会展组织者于综合会展现场多个供需对应体的信息要求后,统壹指挥、统壹安排、统壹协调的会展物资流通体系。”

和传统物流体系相比,现代会展物流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服务的专业性

会展活动的特点要求为其提供物流服务的会展物流服务商,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必须拥有具备会展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的人才、畅通的物流渠道、有效的物流配送手段和功能齐全的货物转运和仓储中心、完备的信息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因此,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是会展物流壹个最为显著的特征。

2.流程的时效性

会展物流活动过程控制非常复杂,于时间上具有很强的阶段性,于空间上具有突发的集中性,于需求上具有双向性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会展物流服务商提供更高层次的快速反应服务。如何于特定的时空里,满足参展商多种应急需求,是会展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

3.展品的安全性

确保物流过程中的物品安全是会展物流的第壹任务。会展活动所需的设备、物品壹般由会展组织者采购,而参展商展销产品的运输则于会展组织者的统壹调度下自行负责。承运人员于运送过程中要保证物品不发生霉烂、破损、水渍等损害展品原有使用价值的事故,避免因此而造成的供货质量问题导致的会展准备的中断。因此,会展物流服务商必须确保所运送物品不仅及时而且安全的达到目的地,通常仍需再返回原地。4.信息的实时性

信息化是我国会展产业和国际接轨的壹个重要衡量标准。信息传递和共享是保障会展物流管理高效协调运行的重要基础。于会展物流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会展主办方、参展商和物流服务商信息的实时沟通,为会展活动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支持,是会展物流服务商的重要目标之壹。会展组织管理者应会同各参展商和物流服务商,不断对各种关联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且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会展物流过程中的具体行动措施。

会展物流-操作和管理

会展物流

会展物流因其特性,更注重科学的服务管理和物流操作流程。壹次成功的会展,需要整个会展服务供应链中各节点,包括会展举办方、参展商、物流服务商、展馆方、展位设计服务商等,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协调壹致。优秀的会展物流服务商不但能够为参展商设计合理的实施方案,而且能够代替参展商完成参展样品的提货、运输、仓储、装卸、包装、搬运、布展,以及人员组织、调度、管理,设备的供给、保养、回收,保险等壹系列服务。

会展物流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会展主办方指定物流服务商

提供会展物流服务的供应商壹般均是由会展主办方指定。物流服务商根据会展主办方提供的信息和参展商联系,洽谈具体的物流服务需求。于这壹阶段,参展商也能够和会展主办方进行沟通,自己选择物流服务商。

2.物流服务方案的设计和完善

承担会展物流业务的物流服务商根据参展商的要求设计物流服务方案,包括了解展品的运输、保管、布展及回收等内容,如果是国际性会议仍需要涉及国际保险、报关等

服务。于这壹阶段中,物流服务商需要和参展商充分沟通,才能保证方案符合参展商的需要。

3.物流服务方案的实施

根据会展主办方的展会日程安排,物流服务商依据方案进行展品提货、运输、保管等物流作业,活动过程中要和会展主办方及时沟通。交付展品后,要由参展商进行确认,待展览结束后立即启动下壹轮物流或展品回程运输。优秀的物流服务商,仍能够为参展商提供布展、展览管理、展品回收处理等壹揽子增值服务。

于现实会展活动过程的组织中,展品的运输组织模式主要有四种:

(1)参展商自行负责展品运输;

(2)参展商自选物流服务商进行展品运输;

(3)展览主办方指定会展物流服务商;

(4)参展商通过邮寄或快递。

值得关注的是,于实际操作中,参展商使用会展主办方指定的物流服务商效果最好。因为于通常情况下,由会展主办方指定的物流服务商大多是壹些有会展物流经验、综合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能够全权代理展会的国内、国际展品物流服务的大型物流企业,和这样的物流供应商合作,服务质量、安全性有壹定保障,可省去参展商的许多的后顾之忧。如果企业自己联系物流服务商,最好找正规企业。否则,将会展物流业务交予缺少经验的物流公司难免会有壹些意外情况发生,造成不必要损失。

会展物流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这为中国的会展物流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然而,中国会展物流业的却没有相应的长足发展,这其中原因

是多方面的。除了行业规范和有关政策等制约因素外,中国会展物流行业发展中存于的主要问题是:

1.会展组织者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整体规划。

中国各地区于发展会展业及会展物流时,会展组织者缺乏现代会展业整体规划和有效管理水平,政企不分,搞地方保护主义。有不少地方政府,壹年要举办数次名目各异的“盛会”、“节日”,甚至只允许本地物流企业参和会展业务的竞标,使会展市场因缺乏竞争而少有活力。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的搬家公司为客户提供初级的、低水平的运输、搬运业务,而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却因为地方保护而不能参和竞争,阻碍了中国会展物流企业的成熟壮大。

2.缺乏有实力的物流服务(供应)商,有效供给不足。

现阶段,国内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仍未完成向现代服务型的物流供应商转变,能为参展商提供的仅是壹些最基本的运输、仓储业务,能开展会展物流业务的专业公司却较少。壹方面参展商对专业会展物流服务需求强劲;另壹方面,虽然会展物流利润较高,但有能力承担会展物流服务的企业却寥寥无几。中国几乎没有专门从事会展业务的物流服务商,行业内若干有名气的物流企业也仅是将会展物流服务业务作为自己服务的内容之壹,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会展业的要求。

3.物流服务(供应)商专业技术水平低,服务质量欠佳。

会展主办方于国内很难能挑选壹家能满足要求的,有经验的,能够提供全程服务的会展物流专业公司。这壹方面是因为会展业务涉及到商务、法律、贸易、营销、管理等诸多专业,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从业经验的人才,才能设计出优秀的物流方案且付诸实施;另壹方面是因为会展业务几乎囊括了运输、保管、保险等所有的物流环节,不同业务之间时间上缺乏连贯,将其作为主营业务会承担壹定的风险。上述因素致使

国内的物流企业于开展会展物流业务方面顾虑重重,造成了中国有实力的专业物流供应商较少,会展物流业务开展不畅。

4.专业人才不足,服务理念落后。

会展物流是壹新兴的高端物流行业,而目前国内专业人才不足,符合参展商要求的会展物流经理人更是凤毛麟角。壹个完整的会展物流方案是运输、保管、保险、商贸、广告的集合,这就要求会展物流从业人员不但要有广博的商贸知识,仍要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除了掌握壹般物流知识,具有壹般物流技术和管理技能外,仍必须对会展业有所了解。对于会展物流服务需要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需要多方位、多形式的培养,才能造就高水平的专业会展物流人才,给会展商提供更高水准的全程物流服务。而人才的缺乏,将长期制约中国会展物流业的发展。

会展物流-发展趋势

会展物流

会展业是第三产业发展成熟后出现的壹种新型经济形态。中国加入WTO后,服务贸易领域对外开放速度加快,国外的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将更多地进入会展业,开办会展专业公司,或者投资建设现代化展览场馆和展览设施,为中国会展业的腾飞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国会展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逐步走向成熟,且初步形成中国展览业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格局。

本世纪以来,会展业于中国的发展势头迅猛,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可供展览的总面积达260万㎡,超过德国(240万㎡),仅次于美国(615万㎡),居世界第二。中国已有46种展览会加入了国际展览业协会(UFI)。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主营展览公司3500多家,每年举办展会近4000个,约占全球展览会总量的1 0%。随着2008年奥运会于北京召开、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上海举行,中国于国际

会展业的地位将得到极大的提升。能够说,中国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会展大国。

由于会展集商品展示、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功能为壹体,且具备信息咨询、投资融资和商务服务等配套功能,于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据专家测算,会展业本身的利润率大约于20%~50%。国际会展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会议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关联的社会收入为9,能够带动服务、物流、旅游、餐饮等关联产业的发展。由于会展业的乘数效应对第三产业的巨大带动,对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对招商引资的促进有很大作用,使得许多国家的政府及民间机构加入到会展市场竞争的行列,积极发展本国的会展产业。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明确提出把会展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本地区经济增长“助推器”和支柱产业。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已成为中国的三大展览中心城市,深圳、大连、长春、青岛、南京、苏州等成为地区展览中心城市、宁波、东莞、义乌等形成有特色的地方展览城市。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南沿海会展产业带的形成,以成均、昆明、南宁为支撑的西南会展业产业带的形成,东北会展经济带及中部会展城市经济带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的形成,标明中国会展产业链条已经形成。

会展不仅连接生产和流通,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电信、银行、广告、餐饮、住宿、购物、旅游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会展业兼有均市集聚效应的基本特征,是典型收益可观的高赢利行业。目前,中国会展业的总收入约占全国GDP的0.05%左右,而德国、美国、新加坡等会展业发达国家的这壹比例为0.2%,所以,会展业于中国的增长空间巨大。会展业的发展对会展物流提出了新的需求,拉动了会展物流的兴起和发展。会展物流盈利水平远大于壹般物流业10%左右的利润空间,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会展具有展览时间特定、参展企业众多、展览地点分散、展品量小等特点。特别是于国外举行的展览会议,由于涉及到出口报关、国际运输、国际保险、展品的再处理等环节,需要由会展物流服务商为参展商设计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完成展品的及时调度、运输、仓储、包装、清关、展馆现场操作、布展、运回、保险等各个环节的服务及适时监控等任务,以达到于指定的时间内用最低的成本将展品安全运达展览地的目的。这就要求有实力的专业物流公司不断采用先进技术、管理方法,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承担会展物流服务的重任。

从中国会展物流发展现状来见,和国外同行业相比仍存于着很大差距。于中国举办的各类会展所采用的物流运作仍然采用传统的展品物流模式。传统展品物流运作模式的弊端较明显,其壹是成本较高,服务水平较低。由于展览主办方没有指定物流服务商,各参展商要自己寻找物流供应商,来完成展品从参展商处至展览场馆的运输、储存、保管、装卸等作业,以及展览结束后的回运等工作。因为单壹的参展商展品物流量较少,难以争取到较好的价格,单位物流成本较高,参展商也难以获得全面有效的服务。其二是信息不畅,反应滞后。由于没有建立展览主办方、参展商、展馆方、物流服务商共享的有效反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物流公司必须和会展组织者事先沟通,告知对方何种展品何时到达展览场馆,展览组织者再和场馆方协商确定展品进馆时间;进馆之后,参展商才能开始展台的搭建、布置、装饰等工作。因为各参展商均有自己的物流供应商,信息的流动发生于众多的物流供应商、展览主办方、场馆方之间,线路繁杂,沟通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信息流通受阻现象,协调困难,导致展品于场馆外滞留或者留给参展商布置展台的时间过短等现象,以致于会展运作过程中由于信息不灵、反应滞后而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时有发生。

传统会展物流运作模式仍被广泛采用,凸显出中国现代物流业的不足之处,成为

制约会展业进壹步发展的“瓶颈”。这壹方面说明,中国会展组织者管理水平较低,或者受限于会展物流的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另壹方面说明,中国众多的物流供应商提供的会展物流服务只能达到会展运输商(ETS,EXHIBITIONTRANSPOTATIONSERVER)的水平,而不具备会展物流服务商(ELS,EXHIBITIONLOGISTICSSERVER)的功能。目前中国从事会展物流的企业主要是UPS、DHL等外资公司和中远、中展运等国内实力较强的物流公司。国内物流公司壹般只能为这些企业提供分包服务。由此可见,中国会展物流目前情况和市场需求尚有壹段距离。

会展物流四大“瓶颈”

会展物流作为新兴的物流分支,它的发展和会展业是互动的。近些年,国内各省市均已认识到会展对当地的经济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纷纷鼓励本地大力发展会展业,但会展物流的发展却没有相应的长足进展,这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行业规范和有关政策等制约会展业及其物流发展的共性因素外,运营中仍存于壹些特有的问题,应引起有关物流企业的高度重视。

壹是中国会展业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整体规划。各地区于发展会展业及会展物流时,容易走入地方保护、政企不分、缺少跨地区交流的歧路。有不少地方政府,壹年要举办数次名目各异的“盛会”,选题多和周边地区重复,甚至只允许本地物流企业参和会展业务的竞标,这样既透支了当地会展业的“消费潜力”,也使市场因缺乏竞争而少有活力。这种缺乏整体规划的行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的搬家公司为客户提供初级的、低水平的运输、搬运业务,而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却因为地方保护主义而不能参和竞争,严重制约了我国会展物流企业的成熟壮大。

二是缺乏有实力的物流供应商,有效供给不足。虽然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发展较快,但

开展会展物流业务的专业公司却较少,几乎没有专业的从事会展业务的物流供应商,行内若干有名气的物流企业也仅是将会展业务作为自己服务的内容之壹。会展方要找到壹家能满足要求的会展物流公司,挑选的余地且不大。

这壹方面是因为会展业务涉及到商务、法律、贸易、营销、管理等诸多专业,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从业经验的人才才能设计出优秀的物流方案且付诸实施。另壹方面是因为会展业务几乎囊括了运输、保管、保险等所有的物流环节,可是于运营上却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因为会展业务需要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奔波,不同业务之间时间上也缺乏连贯,将其作为主营业务会承担壹定的风险。

正是因为国内的物流企业有种种的顾虑,于会展物流方面考虑的多、投入的少,才造成了今日我国有实力的专业物流供应商较少,会展物流业务开展不够红火的局面。

三是专业水平较低,服务质量欠佳。快捷准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会展物流业务是参展商对物流公司的基本要求,于有限的布展期限内,如不尽快将展品运到位,将影响布展进度。撤展时也会遇到类似问题。目前,壹些展会于解决当地短途快速运输方面仍存于缺口,有的甚至依靠搬家公司来帮忙。会展方希望能找到壹家富有经验的会展物流专业公司,不仅能够提供展品的巡回展出运输及展品的专线往返配送,而且能研究、协调、解决会展物流中的壹切问题,提供全程服务。

但于物流公司提供会展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服务质量问题。首先是当展品到达参展地的机场、码头、火车站之后,参展商感到将展品搬运到展馆的短途运输方面,多数展览会提供的服务不好,货损货差时有发生,时间上也难以保证;其次是受制于国内落后的信息化水平,对货物信息的跟踪难以实现,展品出发以后,遇到事故难以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是服务理念落后,缺乏专业人才。会展物流不是单纯的运输、仓储,仍包括布展、宣

传管理、人员调度等内容,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向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做的工作需要更加细致、全面。现阶段,国内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仍未完成向现代服务型的物流供应商转变,为客户提供的仅是壹些最基本的运输、仓储业务,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会展业的要求。

物流业是壹新兴的行业,专业人才不足,符合参展商要求的会展物流经理人选更是凤毛麟角。壹个完整的会展物流方案是运输、保管、保险、商贸、广告的集合,这就需要会展物流从业人员不但要有广博的商贸知识,仍需要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会展物流人才除了掌握壹般物流专门知识,具有壹般物流技术和管理技能外,仍必须对会展业有所了解,会展物流服务需要的是复合型的经济管理人才,只有多方位、多形式的培养会展物流人才,才能给会展商提供更高水准的全程物流服务。如果没有大的进步,人才的缺乏,将长期制约中国会展物流业的发展。

把握世博会契机推动上海会展物流业发展

2010年,上海将因世博会而形成客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五流”汇聚的局面,形成壹条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现代物流服务供应链。会展物流业的发展对世博会的举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上海世博会作为顶级博览会,将产生城市的递增联动效应,大大促进会展运输经济的发展。会展物流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力推动以世界级城市为目标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壹、上海世博会推动我国会展物流的发展据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估计,世博会园区建设的直接投资是30亿美元,世博会的举办带动关联产业的投资则达5—10倍,即上海世博会的投资将高达2700亿元。世博会前期要进行大规模、高质量的会馆、场馆、展馆及关联设施建设,世博会举行期间,将形成资金流、信息流、人流和商品流的高峰。世博会效应不仅惠及举办城市上海的物流企业,而且将带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辐射全国整个物流行业,我国物流业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世

博会之后,上海将如日内瓦、汉诺威、巴黎等欧洲展览城壹样,成为国际著名展览城,对会展运输经济和会展物流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1.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大发展

上海世博会大规模的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货运、仓储、装卸、包装、配送企业均将受益。世博会占地面积540公顷,场馆面积达400公顷,是世博会有史以来占地面积最多,建筑施工规模最大的壹次。围绕世博会的建设,长三角地区仍将崛起壹个现代均市圈,掀起新壹轮建设热潮。世博会的建筑效应将首先惠及物流业,大量旧的工厂、民房要拆迁,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装饰、绿化材料要运进,需要广大物流企业南北呼应,东西联动,提供高质量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安装等综合服务。

同时,上海世博会不但物流需求旺盛,而且服务对象来自世界各地,相当数量来自发达国家,物流服务必须严格遵守国际标准和规则,壹些跨国物流巨头必将参和上海世博会的物流服务和竞争。能够肯定,上海世博会给我国物流业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的利益,而且是我国物流发展道路上的加速器,将大大提升我国物流产业的整体质量。

此外,于上海世博会的带动下,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将上壹个新台阶。有资料显示,世博会从建设到举行,仅上海物流从业人员将净增100万。物流队伍扩编了,经过高质量的“世博会”服务锻炼,从业人员的素质必将得到提升,壹支高质量的物流精英、物流人才队伍脱颖而出也将成为必然。

2.加快会展运输业的发展

上海世博会将创下世博历史上的许多之最。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市场最具吸引力,商机无限。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我国承诺提供1亿美元的专项援助资金,帮助这些国家免费取得场地,免费运送展品,向每个国家提供5~10人的优惠额度,到时参展的国家和组织将创历届世博会之最。人流高峰需要优质、快捷、高效的运输参和分流服务,不仅举办城市上海的交通服务业异常火爆和繁忙,庞大的人流将冲破区域,辐射全国。上海世博会期间,7000万人次蜂拥而至,上海的航空、海运、陆上交通服务业将忙得不亦乐乎,收获盆满钵满,就连临近的苏浙江南水乡,长江沿线的名胜古迹,华南地区的开放城市,将有35%之上的宾客作延伸旅游,这些地区的交通运输业均将获得巨大机遇。3.为国际运输和货运代理行业提供机遇

世博会的会馆、场馆、展馆及其配套设施均将是世界壹流的,大量大会用品、建筑、装饰、包装、绿化材料等要从国外进口,各国政府首脑、商务人士、技术人员、人会宾客、游客的行李要出入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参展,海运、空运的入境货物将形成排山倒海之势。世博会仍是壹次全球商品的交易盛会,19 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成交金额达150亿元,当年韩国举办世博会外汇收入达120亿美元。进出口量的成倍增长,国际运输和货运代理行业的业务量和收益将迎来辉煌的鼎盛时期,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将增长1倍,有望成为全球第壹。

二、会展物流和会展运输商

1.会展物流的概念

会展物流是个全新的概念,是从会展运输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全新概念。笔者认为,会展物流是指展销产品从参展商经由会展中转流向购买者的物理运动过程,它是

展销活动供、需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组织者所提供的壹种具有后勤保障功能的服务,由会展组织者于综合会展现场多个供需对应体的信息要求后,统壹指挥、统壹安排、统壹协调的会展物资流通体系。由此可见,会展物流的主体是会展组织者,客体是参展商和购买者。毋庸置疑,会展物流全新概念的提出,将大幅度提高会展物资的配送流通效率,使会展活动的专业化服务体系更趋完备2.会展供应链中的会展运输商(ETS)

(1)会展运输商的定位

壹个会展,无论是政府机构主办的,仍是由专业会展公司经行业协会认可后举办的,对展览的运输和物流需求基本是壹样的,均同样需要主办者、搭建商、运输商、展馆方、信息服务商等的通力协作。从供应链的角度来分析(如图1所示),会展就是壹个产品,会展主办者是这个产品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搭建商、运输商、展馆方、信息服务商等是其战略合作伙伴。会展运输商所要做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保证展会的参展商的展品安全、及时地到达展位,于展会结束进行回运等工作。

图1中所有加入的接点方均是围绕着核心企业的,接点各方于核心企业(会展主办方)邀请的参展商信息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图中供应链的功能分工和合作,以资金流、物流和服务流实现整个供应链构架的不断增值。会展运输商作为服务供应商于壹个展会的构成中,其实是作为壹个虚拟企业(VirtualEnterprises)的物流部门来完成特定的工作的。于壹年或俩年的会展筹备和短短几天的现场时间内,为了共同利益结成共同体。壹家ETS同时服务的会展壹般不止壹家,同时壹家会展主办企业于同期举办的展会中为了比较和成本的原因可能会同时选择几家ETS作为服务商。会展供应链体现了很强的动态利益共同体的特性。

(2)会展运输商的运营模式

基于供应链的类型分析,目前的ETS运营流程如图2所示:①主力、单位招展,展商参展,主办单位将大会指定运输人的联系方式给予参展商;②主办单位将参展商的物流要求大致传送ETS,且将参展商的联系方式告示ETS;③ETS和参展商联系,确定展品数量、大小、制定运送方案,核准确认进出口信息等;④参展商于展览开始前的富裕时间将展品信息详细告知ETS,不断协商新的情况和问题;

⑤ETS于开展前将参展商的货品运输到展位,保证会展顺利开始。因而,基于这样的运营方式,会展运输的功能模式是反应型的供应链(ResponsiveSupplychai n)。

(3)会展运输商主要的业务范围

目前的会展运输商主要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展览品从展商所于地到展览所于地之前的报关检验等;货物从参展商所于地到展馆的多式联运;展品到达城市后向展馆现场的运输搬运以及展览结束后展品的回运等四大部分。

三、上海会展物流业现状

1.上海会展物流业的简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于上海举行的会展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其中针对汽车、生物医药、IT、建筑、环保等行业的会展市场发展尤其迅速,而且落户上海的展会越来越和上海市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的城市目标关联联,对运输的需求量非常巨大。从长远见,会展物流业将成为上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虽然2004年和2005年较之此前每年的会展个数有所下降,可是国际会展展出总面积已经从2003年全年的224万㎡提高到2005年全年的376万㎡,这说明近些年上海国际会展的规模和层次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上海会展业的发展上升到壹定的国际化水平。

2.目前上海会展运输市场情况

(1)上海地区ETS市场需求

目前上海每年有300场左右的展会,按保守估计,45%的展商会采用指定运输商。每次展会均至少100家企业参展,1350家企业会光顾这个市场,而且以20%的速度增加,ETS市场前景需求量很大。

(2)上海地区ETS市场供应

上海每年近300场的会展,但ETS的情况良莠不齐,被少数几家ETS垄断。俩极分化严重,比较优秀的有上海国际运输公司(SINOTRANS子公司)、保昌国际运输、ROGERS运输等。这些企业主要是外方独资或合资运营,凭借外方的先进的经验和技术、网络和人才优势,占领了大部分的会展市场,特别是国际性的会展市场。壹些不具备ETS资质的运输企业(主要是国内壹些有自己的车队和网络的中小运输公司)占有的小额市场,主要是国内性质的展会。

四、加快会展物流发展服务上海世博会

1.上海ETS发展面临的挑战

世博会对上海会展物流提出更高要求,笔者认为,目前上海ETS发展的困难主要于于:(1)国外知名的专业会展物流商已经于这个市场占有了很大的份额,这些企业采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2)会展运输市场的竞争已经开始有全球化的趋势,对会展大会指定运输权的竞争将越发激烈,当下已经有恶性低价的趋势;(3)原来于会展运输上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由于海运,空运价格的透明化,使得利润和成本平衡倾斜;(4)参展商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越来越难以预测,对于定制化服务(C ustomizedService)要求更大;(5)对于展品运输的保险费用,当下大均采取联保的方式,企业涉足这部分业务容易引起商业纠纷。

2.由ETS向ELS发展,为上海世博会提供更优质服务

作为会展物流的推进器,当下的会展运输商(ETS,ExhibitionTransportationser ver)怎样转化为适应未来物流经济发展的会展物流服务商(ELS,ExhibitionLogis ticsServer),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更便捷优质的服务?笔者认为,上海ETS 向ELS发展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会展主办者和参展商进行全天候联络。企业内部的Int ranet和Internet的集成构架应采用there-tireArchitectureC/S的构架和Int ernet/Mine的EDI模式。

(2)对于下游的供应商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就是能进行实时的物品监控。由于会展物资的珍贵性和安全的高要求,所以实施对货物的实时监控就尤其重要。(3)有效利用会展市场获得的产品物流信息。要高度重视建立企业的CRM系统,将参加会展活动得到的某个领域、行业的信息和企业的CRM相集合。由于ELS从

本质上来说仍是壹个货运代理企业,那么主要的业务不光能够开展会展运输,真正的利润增长空间仍是应该从会展得到的客户资源入手,成为参展商的生产制造物流服务商。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这就对我国的会展物流提供了机遇和挑战。针对会展物流的现状,我们近期尤其要加强以下俩个方面的研究和建设:

1、加强整体规划、统壹物流标准,建立会展物流的信息平台。

会展物流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政府部门及时加以引导,需要有关的行业协会建立、补充、完善统壹的会展物流标准。于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全国实行统壹的物流标准、整体规划,才能快速打破地方垄断,有效促进我国会展物流业的新陈代谢。

信息不畅,造成了许多企业不能有效的把握会展商机,抓不住会展物流这块蛋糕。于全国统壹标准、统壹规划的基础上,应该建立会展物流信息大平台,各地互通有无,扶持有实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向会展物流业进军,让这些企业做大、做强,才能真正振兴中国的会展物流。

2、加快教育建设,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会展物流人才。

我国的物流教育已经全面展开,可是有关会展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几乎仍是空白。

于未来相当长的壹段时间内,我国需要加强对会展物流人才的高等教育建设,要培养出壹大批既懂物流又对会展业有深入理解和扎实知识的专业人员。于现阶段,需要加快开展对会展物流人才的职业培训工作,要用先进的国际服务理念来提升现有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促使我国会展物流的服务领域更加广泛、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四、现代会展物流模式

随着物流供应链理念的不断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会展物流模式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需要壹种现代的会展物流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会展物流模式。

1.会展主办方指定本次展览惟壹的物流供应商,且将此物流供应商的信息告知各参展商。

2.各参展商和物流供应商沟通,确定参展商展品的种类、数量、起运时间、需要办理的手续、展位布置时间等信息。

3.物流供应商收集到所有参展商的物流信息后,根据各参展商的不同要求,兼顾安全、快捷、经济等要求,和各参展商共同制定最佳的物流方案。

4.物流供应商和场馆方协作,将参展商的展品运输至展览场馆,参展商组织展位布置。

中国会展物流发展对策

1合理定位,打造品牌

物流服务市场的细分和定位策略是指企业按照壹定的分类标志将整个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划分成若干个细分的市场以后,再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外部环境、细分市场的规模和竞争情况、以及细分市场顾客的服务需求、偏好和特点等各种要素确定出企业主攻的细分市场,且努力去开拓和占领这壹细分市场的营销策略。物流公司应根据上述原则决定是否进入会展物流服务市场,如何于会展物流市场中定位。会展物流是壹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壹个物流企业要

于会展物流市场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握这个行业的特性,针对客户需求,采用差异化竞争手段,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于得到展会和参展商的认可的同时,打造出不同凡响的品牌,且以品牌去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于目前的国内展览物流市场,“中展运”、“中远物流”已经打造出壹块响当当的专业品牌。

2服务创新,保持客户

服务创新是指于会展物流服务中通过对于服务内容、方式、质量等方面的改进和提高,为顾客提供有创新性的物流服务;个性化服务是指通过服务创新等手段为特定顾客提供独特的服务,从而取得竞争优势,保持客户的营销策略。例如,于现有会展运输、仓储、装卸等物流服务主体功能的基础上,提供展品保管、跟踪、监控,以及特定会展关联方案等个性化的服务,最终达到保持老客户,吸引新顾客的目的。以“中华文化美国行”展览活动为例,中远物流利用航运服务及信息化优势,从国内的绑扎、装箱、内陆运输到港口上船,通过海运从天津新港运送到美国纽约,再从纽约港区直接运送到仓库和展台,整个过程均是严密地控制于中远物流的运输体系中。

3信息化管理,提高质量

信息于现代物流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均更加重要。随着物流组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采用先进的物流组织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已是开展物流的关键。当前发展比较先进的物流企业均首先是比较成功地解决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

于会展物流方面,首先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进行品牌宣传,为会展组织者提供会展物流服务或关联信息,以解参展商的苦于壹时找不到合适物流公司之急,同时通过品牌,提高占有率。其次电子营销网络实现网上订舱、单证制作、以及于铁路、港口、船舶、海关等

现代物流管理期末试题 A卷

现代物流管理期末试题(A卷) 1、名词解释。(6×5分=30分) 1. 效益背反 2. 帕拉图定律 3. 一贯化托盘运输 4. 滚上滚下装卸 5. 场所效用 6. 供应链 2、填空。(20×1分=20分) 1、对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的认识最初始于______。 2、企业物流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企业服务标准和顾客期望值之间差距的主要来源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企业仓库按使用范围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包装的功能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物质产品运输有五种基本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5×4分=20分) 1、从企业提供的产品方面考虑,我们制定的物流服务项目要考虑产 品的生命周期特征,阐述一下物流安排如何与产品的各个生命周期相适应。 2、场地选址或规划设计是物流系统规划的主要问题,是一个非常复 杂的过程,影响场址规划的因素主要有那些?

3、阐述一下你对订货点法的理解,并作出评论。 4、对比自有仓库与营业仓库的优缺点。 4、案例分析。(1×20分=20分) Homedepot原本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专门从事家庭建筑装饰材料的零售企业,1979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创办了第一家超市,到1998年其720家连锁店已遍布全美,并实现了320亿美元的销售额。它的中文解释为“家居货栈”,后来业内人士将Homedepot的运作模式称为第四代商业零售模式,即现代仓储式连锁超市。 Homedepot迄今为止一直是零售建材家居业推崇的销售模式,虽然目前在国内,家具家装建材业还是以出租摊位为主,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运用Homedepot模式经营的建材家居超市异常火爆,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具有瑞典风格的外来者宜家;秉承中国传统特色的东方家园;中西合璧的旺市百利等。本期案例分析总结了这三家具有Homedepot风格的大卖场的经营状况。请看本期“宜家、东方家园、旺市百利经营案例”。 背景 巨大的市场潜力,在京城迅速带起了一个以家庭装修为龙头,涵盖建材、家具和装饰品等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巨大产业。以贴近消费者,购物方式灵活、店堂超市化的家具家装零售企业应运而生。其中东方家园、宜家、旺市百利这种以Homedepot模式经营的大卖场最受欢迎,竞争也最激烈。 ★第一回合:选址。旺市百利在开业前的选址上可谓是挖空心思。选择朝外大街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朝外既有大型零售业蓝岛大厦、以SHOPPINGMALL形式的丰联广场进驻了许多跨国公司,另外还有较受东欧国家人士欢迎的雅宝路小商品市场、特色商业百脑汇,周围大量的驻华使馆,这些商业场所都聚集了大量的人气,而家居销售正是一个空白。临近二环、三环,交通便利,附近新兴的高档小区不下15个,这些

企业物流管理方案

物流管理方案 第一部分 公司物流体系 一、 物流模式: 物流体系有三种模式供选择: 物流模式?? ? ??、以上两者相结合运输的外包、物流外包局限于货物、企业自营物流321 1、第三方物流外包(局限于货物运输)的物流模式——即公司物流部经招投标下设多家物流公司予以承运。(现用模式) 2、公司自营物流模式——即物流运输由公司组建车队直接完成,订单提交销售中心物流部(此模式资金用量投入太大)。 3、 以上两者相结合物流模式——即公司自营物流运输与其他物流公司相结合的运输模式。 二、 物流模式的选用: 物流模式的选用要根据公司的发展及运输状况、市场销售状况、客户的要求以及物流成本来予以考虑。分阶段、销售情况选用不同的模式,以达到不同的预期目标。是选择物流外包还是自营物流,还是两者相结合的模式,这是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和外部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资源条件,综合考虑以下主要因素,慎重选择物流模式,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根据我公司目前市场状况及运输状况,采用相结合的模式为好。该模式灵活,投入的人、财、物比较少,大幅度地降低物流成本。(具体分析见下文) 1、自营模式的优势 第一、企业能完全掌握对物流的控制 企业自营物流,可以运用自身的产品货源优势及客户资源有效协调物流运输的各个缓解,能以较快的速度解决物流活动中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获得贸易商及最终客户的第一手资料,以便配合销售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对于物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快速的解决,能有效避免因交流不通畅而带来的问题。 第二、提高企业的品牌价值 企业自己的物流公司及系统,能够自主控制营销活动,一方面可以亲自为顾客提

物流管理期末考试(A卷)

物流管理期末考试(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物流泛指物质资料实体的物理性流动,包括的转移和的占用。 2、我国物流产生的时间是。 3、物流系统的目标包括:、、和规模化目标。 4、又称为输入物流。 5、在运输中,特意把短途、小宗货物的末端称为。 6、物流中心内的商品在库管理分为两种方式:和。 7、E-business代表。 8、是企业的第三大利润源泉。 9、未售商品的退货属于物流的范畴。 10、ABC分类法中,A类库存品种占,C类库存品种占。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面不是物流系统目标的是(): A、服务质量 B、高效率 C、低成本 D、低产出 2、商流与物流的关系是(): A、相互独立,毫无关系 B、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C、物流是商流的先导 D、商物不分离 3、在物流各环节中,其成本在物流总成本中比例高达50%的是(): A.运输 B、仓储 C.装卸搬运 D.流通加工 4、库存管理在物流环节中的关键作用是(): A.尽量减少库存,以防产品积压; B.尽量保持一定的库存量,以防缺货;C.对销售额和出库量的准确预测;D.订货周期和供货延迟期要尽量缩短。 5、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为第一目标。 A、高质量 B、高效率 C、顾客满意 D、低成本 6、从物流角度分析,软饮料的包装容器不宜采用(): A 玻璃瓶 B 铝合金罐 C 复合纸盒 D 塑料瓶 7、托盘的装卸设备主要是(): A 吊车 B 叉车 C 铲车 D 卡车 8、()以整合供应链为己任,向企业提供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 A 第一方物流 B 第二方物流 C 第三方物流 D 第四方物流 9、库存货物的定货点是(): A 定货时间 B 定货地点 C 剩余库存量水平 D 仓库内货物的存放地点 10、距离长,物流量小所采用的搬运设备是(): A.简单的运输设备 B.复杂的运输设备 C.简单的搬运设备 D.复杂的搬运设备 11、那项不属于配送作业项(): A、储存 B、送货 C、补货 D、拆货

我国会展物流发展研究

Xx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我国会展物流发展研究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14-2班 指导教师职称 所在单位管理系物流营销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 完成日期 2018年 3 月 11 日

摘要 在我国进入科技化的新时代之际,物流绝对可以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而会展物流,虽只是物流的分支,但在其刚刚起步发展的这几年来已经崭露头角,隐隐带动了同行业的发展。如今,会展活动正在朝国际化、专业化、智能化方向迅速地发展。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可以说会展为各国经济的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会展物流的发展,除了可以更好的为会展的顺利进行提供服务,更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和促进当地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会展及会展物流的概念及相关内容,接下来认识发展会展物流的意义,并通过研究会展物流系统的构成来充分的认识会展物流的运作流程。然后,从我国目前会展物流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分别从政府协助、加强自身建设和引进专业人才三个大的方面来提出发展对策,以促进我国会展物流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会展物流会展物流标准服务质量

ABSTRACT Logistics can play a vital role absolutely when China enter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times. Although exhibition logistics is the branch of logistics, but it is up and coming in the development years, and has led the same profession development faintly. Nowadays, exhibition activities are being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and intelligentized. Exhibition economy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nd regions attention as a new economic form. It can be say that exhibition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for countr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layed an indelible role. Exhibition logistics development can provide services for the conduct of the exhibition, bring huge economic incom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fast and stead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and relevant content of exhibition and exhibition logistics simply first, then real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exhibition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exhibition logistics fully through researching the constituting of exhibition logistics system. Then I analyze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ese exhibition logistics from it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rom three big aspects, including government assistance, strengthening their own construction and introducing professional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xhibition logistics. Key words: exhibition logistics exhibition logistics standard service quality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系___专业___姓名__班级___成绩___ 一、名词解释(共10题 20分) 1、物流标准化 2、物流管理 3、“四号定位”法 4、流通加工 5、企业物流 6、第四方物流 7、EDI 8、物流信息技术 9、供应链管理 10、储存合理化 二、单选(共10题 10 分) 1、()是指在专门范围、专门领域、特殊行业发生的物流活动,带有自身特殊制约的因素。 A、特殊物流B、一般物流C、企业物流D、区域物流 2、现代物流管理的目的是() A、包装最简便B、配送合理化C、运费最省D、企业整体最优3、下列对物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流体系是一个单独的系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单独存在 B、物流体系存在一定的目标 C、构成物流系统的各种要求要素达到最优,即可使整个物流系统达到最优 D、物流系统按一定标准可分为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4、()是对物流活动或功能要素的管理 A、物流作业管理 B、物流组织管理 C、物流成本管理 D、物流战略管理 5、电子数据交易的英文缩写为() A、EOS B、EDI C、VMI D、GPS 6、铁路运输的最大特点是() A、适于长距离的大宗货物的集中运输 B、适于长距离的杂货小件运输 C、适于短途的大宗货物的集中运输 D、适于短途的杂货小件运输 7、物流的两大支柱是运输和() A、储存 B、包装 C、搬运 D、配送 8、适用于包装货物、大件货物、散粒货物的装卸搬运方式是() A、连续装卸 B、间歇装卸 C、垂直装卸 D、水平装卸 9、流通加工是() A、生产加工的补充与完善 B、残次品的返工 C、回收旧货的改造 D、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再加工 10、ERP的全称是()

物流公司的经营模式

物流公司的经营模式 摘要:我国的物流企业可以分为传统物流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两大类。在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知识、信息、创造力的情况下,专业化经营成为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物流企业专业化经营的基本方式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分为成本领先方式、特色经营方式、确定重点市场的经营方式。 关键词:物流专业化经营竞争 在国际上,现代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加速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中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是我们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物流业系指物流企业的集合。物流企业是指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我国的物流企业可以分为传统物流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两大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型社会正在向信息型社会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式由垂直的一体化经营到虚拟经营,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知识、信息和创造力上,技术的创新发展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企业在赢得竞争优势上比以前的困难更大。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从整体来看,我国物流产业还不发达,仍处于传统物流阶段,但已开始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 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设施与技术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口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仅为美国的%,德国的9%,印度的25%,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不足,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和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内部的各种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建设明显滞后,物流标准化程度低,不同运输方式的装备和物流器具之间的标准都不一致,影响各种物流功能和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影响物流效率的提高。我国目前全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ERP系统,目前已经使用的企业不超过3%;而美国企业70%的业务行为、欧盟企业50%的交易行为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而且电子商务的意义在于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重新整合,但我国却呈现出重商流轻物流、重硬件轻软件、重电子轻商务的趋势。 物流产业仍缺乏现代网络技术的充分支持,如数据库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有效顾客反应系统以及为客户提供退货支持,回收原材料支持,授权跟踪号码的呼

企业物流管理试题带答案B

企业物流管理试题带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 1.客户确定对某种产品有需求与被满足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指(D) A.订单处理时间 B.订货准备时间 C.订货装运时间 D.提前期 2.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及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下游企业所 形成的网链结构成为(B) A.企业联盟 B.供应链 C.企业物流联盟 D. 企业联合体 3.企业利用Internet进行原材料采购属于哪种采购类型(C) A.招标采购 B.集中采购 C.在线采购 D.联盟采购 4.相同的零件同时在数台相同的机床上加工,属于何种生产物流作业形式(C) A.交叉作业 B.并行作业 C. 平行作业 D. 连续作业 5.单件生产的特点是(D) A.品种单一 B.专业化程度高 C.产量大 D.生产重复度低 6.螺丝生产企业采取何种生产类型(C) A.项目型 B.单件小批量型 C.单一种大批量型 D.多品种小批量型 7.下列可称为精益生产的是(D) A.项目型 B.单件小批量型 C.单一种大批量型 D.多品种小批量型 8.MRPII在闭环MRP的基础上考虑了(C) A.生产能力 B. 车间作业计划 C.资金计划 D.采购计划 9.TOC理论中将何种生产要素比作“鼓”(C) A.在制品库存 B.生产瓶颈点 C.生产节拍 D. 物流量 10.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并准时向生产企业配送,使生产企业库存为0,称为何

种库存管理方式(D) A.委托保管方式 B.第三方配送方式 C.准时制方式 D.协作分包方式 11.以下哪项不属于成品储存的意义(A) A.降低成本 B.保证商品的可得性 C.促进商品销售 D.避免缺货 12.企业完全按照客户安全的时间和数量配送称为(D) A.定时定量配送 B.定时定路线配送 C.定量配送 D.及时配送 13.第三方物流企业受生产企业委托进行的商品配送属于(C) A.企业内部配送 B.共同配送 C.企业间配送 D.企业对消费者配送 14.废旧包装回收属于哪种回收方式(D) A.收集物物流回收 B.回送复用 C.破碎、分选回收 D.改制回收 15.以下何种运输方式适合于运送高价值产品(C)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16.颗粒装、粉状的货物如大米等适于采取何种包装方式(A) A.包装袋 B.包装盒 C. 包装箱 D. 包装瓶 17.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格式,利用Internet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这 种企业物流信息技术称为(C) A.射频技术 B.专家系统 C.电子数据交换 D.GPS 18.按基本职能组织物流管路部门是何种组织形式(C) A.参谋型组织 B.项目型组织 C.直线型组织D运用型组织 19.只把有关物流活动的参谋组织单独抽出来,基本的物流活动还在原来的部门 进行是何种组织形式(A) A.参谋型组织 B.项目型组织 C.直线型组织D运用型组织

物流管理经典案例分析大全

物流管理案例教学 FedEx快递凭什么横行天下 如果说,在一年多以前,美国FedEx(Federal Express,联邦快递)刚刚在中国深圳登陆,国人还大都不知道FedEx为何方神仙的话,一年后的今天,几乎任何一个物流界的人士都可以告诉你:FedEx是一个横行天下的全球最大的货物快递公司。如果再问:它为什么能够全球最大, 个国 的整 万磅,航约 这些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呢?快递公司以飞机为主要运载工具。飞机的数量是衡量快递公司大小的重要尺度。在美国乃至全球,能与FedEx竞争的是UPS,它自有飞机238架,另租飞机384架;而目前中国邮政拥有的飞机只是以两位数为计算单位的。 战场下来的经济学士1966年,弗雷德·史密斯从耶鲁大学毕业,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应征入伍,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员,并到越南战场服兵役。1969年,史密斯从越

南战场回到美国后,先购买了一家叫阿肯色航空公司的飞机维修公司,使之变为收购和销售旧飞机的交流中心,两年就赢利25万美元。 早在1962年,弗雷德·史密斯在大学里,他就凭着一名优秀企业家的潜在素质和特有的直觉预见到美国工业革命第三次浪潮将靠电脑、微处理机及电子装备来维系,而这些装备的维修则要靠量少价高的组件和零件及时供应,而有关信件、包裹、存货清单也需要在尽快的时间内获得。他认为创立一种隔夜传递服务公司是十分必要的。弗雷德·史密斯把他的想法写成了论文。而他的教授却认为,论文中的许多观点虽然有某些可取之处,但这些观点是行 据虽然可以为系统节省时间与金钱,但却阻塞了太多人的财源,有许多人就是靠原来的工作流程生存的,如果要采用新的方法传递票据,这些人的既得利益该怎么办? 用飞机为联邦储备系统快递票据的计划失败了,特地购买的两架飞机被闲置在机库里动弹不得,刚刚建立起来的联邦快递公司和年仅26岁的弗雷德·史密斯面临着首战失利的沉重打击。

物流管理期末

1、物流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 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2、包装定义:是指采用采用适当的材料,制作与物品想适应的容器,以便进行装卸、搬运、 运输、保管和销售、使之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顺利地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采用的一种综合性的经济措施。 3、运输概念:指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4、联合运输:简称“联运”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输企业,根据同一运输计划,遵守共同 的联运规章或签订的协议,使用共同的运输票据或通过代办业务,组织两种以上运输工具或两程以上的运输衔接,以及产供运销的运输协作,联合实现货物从起运点到目的地全程运输。 8、流通加工:指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 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的加工。 9、零库存:生产、流通、销售等经营环节中,为了提高资金周转率、减少库存积压,通过 采用看指再板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管理手段、技术手段,使以仓库存储形 式存在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很低,甚至为“零”,既不保有库存。 10、第三方物流: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11、供应链: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料开始, 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12、无效装卸搬运:消耗在游泳的货物上必要的装卸搬运劳动之外的多余的装卸搬运劳动。 13、共同配送: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合作下,有一个卡 车运输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的配送。 14、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 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又称之为“总承包商”或“领先物流服务商”。 第一章物流概述 一、物流概念的发展 1、物流中的“物”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特别强调的是它还 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中产生的一切废弃物。“流”不是指物品由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的机械性移动,是指物质资料的物理性运动方式。“物流”就是物质资料实体的物理性移动。 2、物流是一个系统。是由运输、储存保管、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相关 活动构成的系统,是这些活动的集成和整合,所追求的是整个物流系统效益的最大化。 3、物流活动具有双重性。物流既是增值性经济活动,可以创造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和加工 价值,又是增加成本、增加环境负担的经济活动。 二、物流理论及物流观念 1、效益背反说:“效益背反”指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某一个功 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或另一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

基于物流管理创新的企业现代化物流模式分析

基于物流管理创新的企业现代化物流模式分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需求更加多样化、国内外市场加速培育发展,这些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物流,认识到建立高效的企业物流模式是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的重要方法;同时也使企业现代化物流开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现在的中国正面临着两个重大转折:一是初步工业化之后的纵向深化发展,一是工业化向信息化的逐步转变;因此作为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和作为拓展企业国内外市场支持系统一体化的物流模式都将会在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正是由于它们的巨大功能和作用必定会促使企业的领导者下定决心改善和整合自己企业的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企业的物流现代化以及竞争优势的取得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多种方式。现代物流正在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家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飞速发展的物流技术与装备、网络信息资源都使企业物流的现代化成为可能,但是对现代物流的深刻内涵,特别是如何把现代物流管理技术融入我国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物流及企业物流管理的形成 任何一件商品交换必然包括了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是从人类最初的简单的以物易物到今天纷繁复杂的商业活动所共同遵循的。[1]而物流活动也是古已有之,物流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的,它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2]当时物流的范围仅仅限于物

料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中的运输、仓储等行为。现代物流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对原有概念的重复,而是在传统物流概念的基础上加入了包括信息技术、统筹观念等现代理念和高新技术等在内的新内容。现代物流包括生产领域里的物资流通,流通领域里的商品流通,是物质资料从供应来源地经过生产和销售到消费的整个过程的一切物流活动。 企业物流是通过物流目标合理化,物流作业规范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物流技术一体化来实现的一种系统性的经济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企业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转换—产出,企业的物流活动便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任何系统的经济活动都包括投入和产出两大部分,投入是指在生产活动中的消耗,产出是指生产活动的结果,投入和产出之间则伴随着各种各样转换。[3]相对于投入的是企业供应或企业外输入物流;相对于转换的是企业内生产物流或企业内转换物流;相对于产出的是企业销售物流或企业外服务物流。但传统的物流概念中企业物资流通由企业各部门独立进行,各部门间有各自的经济利益和目标,容易产生分歧从而损害企业的总体利益。为了解决这个冲突,企业把物流的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化的管理,这样就可以平衡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减少企业内部矛盾,从而达到协调企业各环节活动的目的,并最终实现物流高质量优化管理,这也就是物流管理形成的原因。 二、企业物流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以及物流理论创新,中国物流实践在最近的几年内获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企业物流是一个明显薄弱的环节。从宏观方面看来,我国的企业物流尚处于起步阶段,将企业物流看作企业生产关键和企业形象灵魂

现代物流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结课论文

现代物流管理及典型案例分析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农村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对策分析 任课老师:职称:讲师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年月日 1

农村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对策分析 [摘要]:连锁超市经营活动的绝大多数环节均会发生大量的物流费用,物流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超市的经营利润。连锁超市经营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对超市物流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本文通过分析农村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的应用方法,以期获得农村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连锁超市物流成本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连锁店、超市这两种商业经营模式已成为我国流通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我国限额以上连锁企业销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20%,超市销售额的迅速增长,已成为拉动我国消费增长的巨大动力之一。同时,随着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购买力的逐步增强,农村商业流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城市的竞争压力日渐增大,许多有远见的超市已悄然进入农村市场。 一、我国农村连锁超市物流管理现状 (一)物流专业化程度低 农村连锁超市发展迅猛,需要提高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据有关方面统计,商务部最终核准了2373家企业作为2007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随着商务部正式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的连锁超市形成迅猛增长的趋势。从超市内部看,由于我国超市连锁水平较低,很多超市各有各的供应商和物流渠道,造成物流活动分散,超市自行采购并由供应企业自行送货,采购批量小,采购成本很难降下来。库存积压与断货现象并存,库存成本较高。从超市外部环境看,物流专业化程度低,社会化意识淡薄。“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许多企业。这种分散、低效、高耗的物流组织形式,只能阻碍企业的发展,削弱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二)物流信息技术手段落后 我国许多连锁超市内部缺乏应有的通信系统,总店与分店之间无法及时进行业务指导、销售管理、信息交流以及商品配送和调剂。大部分连锁店的配送中心尚停留在商品配送的人工管理和记账水平上,未进入电脑联网阶段。配送中心支持决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很不完善。缺货断档或库存积压现象严重,降低了要货、送货的准确度。此外,许多连锁超市与其供应商之间基本上不能及时进行数据交换,发货方和订货方无法掌握订货状况、货物在库状况和在途状况。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未能被广泛应用。 (三)标准化程度低 目前,绝大多数连锁超市都能做到门店统一,但在商品容器及有关的装卸搬运、存储、运输等设备方面未能实现统一的规格化和标准化。作为连锁超市的最主要的信息手段一一条形码技术,也只在POS系统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运用,库存、分货拣 2

现代物流管理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现代物流管理期末试卷 及参考答案

现代物流管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2.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平均每天需用量+安全库存 3.订货周期是指从顾客下订单到收到货所跨越的时间 4.库存量的控制是库存管理的核心内容。5.顾客服务水平是衡量物流系统为顾客创造的时间和地点效用能力的尺度。 6.与物流中心选址决策直接相关的服务指标主要有速度和准时率。 7.自动化立体仓库按建筑高度的不同分为:一体式和分离式两种。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现代物流只存在于流通过程中(错)2.服务企业不存在物流问题 ( 错) 3.委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称为物流的外部 一 体 化 。 对4.物流子公司只能为母公司提供物流服务错5.顾客服务是比顾客满意更广泛的概念错6.确定供货优先等级时,可以按接收订单的时间先后顺序处理。对 7.建立社会化运输体系的重点是多式联运。 对 8.配载运输就是轻重商品的混合配载错9.采购是企业物流管理的起始点,按需采购是前提原则,要尽量做到费用最小。 对 10.生产均衡化是准时制管理实施的唯一条件。错 11.定量订货的特点是:订货点改变,订购批量不变,订货间隔期一定。错12.枢纽型节点至少有三条或三条以上物流路线交汇,其物流规模也较大。错13.与集货中心、分货中心相比,转运中心的储存能力弱。对 14.在定置管理中,各货架内的商品事先加以确定。对 15.包装具有三大特性:保护性、单位集中性、促进销售。错 16.装卸搬运改变了物料的时间或空间价值,因此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对17.国际物流系统的两大支柱子系统是运输和储存。对 18.由条形码与扫描设备所构成的自动识别技术在物流领域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能提高生产率,减少差错。

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世界500强企业成功模式

《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海尔、沃尔玛成功模式》内容摘要【主讲专家】胡松评【出版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程提纲】 1.引言 2.供应链物流的内涵 3.供应链重组的原因 4.供应链物流的模式 5.供应链物流的应用 第二讲非核心竞争力的物流外包模式 1.物流是否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2.企业何时需要物流外包 3.物流外包时的注意事项 4.企业物流外包的案例 第三讲第三方物流竞争模式 1.第三方物流的涵义 2.怎样看待中国第三方物流 3.第三方物流竞争的关键 4.海尔第三方物流发展战略 5.全球前十强企业物流模式 第四讲采购物流的主要实践技能 1.采购物流的内容 2.采购物流应注意的问题 3.采购订单不要采购库存 4.案例分析 第五讲生产物流的主要实战技能 1.生产物流的内容 2.生产物流应注意的问题 3.订单需求拉动生产物流 4.案例分析 第六讲销售物流的主要实践技能(一) 1.建立配送中心的时机 2.选择建立配送中心的地点 3.完善配送中心数据 4.案例分析(一) 第十四讲如何进行供应链库存的盘点

1.盘点的涵义、目的及原因 2.盘点的方法和流程 第十五讲 如何选择与评估供应商(一) 1.供应商对供应链成功的意义 2.考核供应商的指标以及内容 3.供应商考核指标的案例分析 第十六讲 如何选择与评估供应商(二) 1.供应商选择的案例分析 2.选择与评估流程图分析 3.选择与评估供应商评分表 4.选择与评估供应商测试题 第十七讲 如何改进供应链的采购模式(一) 1.采购模式类型和采购成功关键 2.制造型企业集团统一采购模式 3.零售企业三三制采购激励模式 公司的在线采购模式(上) 第十八讲 如何改进供应链的采购模式(二) 公司的在线采购模式(下) 2.麦当劳本土化采购模式 3.两种招标采购模式案例 第十九讲 供应链物流绩效评估 1.物流绩效的评估方法 2.收集标杆资料的途径 3.传统物流绩效评估的局限 4.物流绩效评估的步骤 5.美国施乐公司物流绩效评估实践 【内容摘要】 第1讲 多边共赢的供应链物流模式 【课程目标】 物流与采购、生产、销售和财务等都有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讲,物流是基础,没有物流就无法顺利进行采购和销售,也无法顺利地进行生产和财务管理。所以,物流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流程。 物流系统也是企业整个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企业往往没有注意到物流有这些作用。 我们根据工作经

企业物流管理复习重点分析

企业物流管理题库 单选题 1. C 它不但能够最好地满足用户需要,而且可以极大的消除库存、最大限度的消除浪费,从而极大的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A. 在线采购 B. 统一采购 C. 准时化采购 D. 招标采购 2.我国于 A 正式颁布了《物流术语》。术语中对物流的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A. 2001年8月 B. 1970年5月 C. 1956年10月 D. 2007年3月 3.实现“零库存”供应方式的方法中, C 主要是制造企业的一种产业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可以通过若干分包企业的柔性生产与准时供应,使主企业的供应库存为零;同时主企业的集中销售使若干分包劳务及销售企业的销售库存为零。 A. “看板”供应 B. 委托保管 C. 协作分包 D. “同步”供应 4. A 是采购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涉及了高质量物料和服务的确定和评价。 A. 选择和评价供应商 B. 寻找货源 C. 价格谈判 D. 供应商关系处理 5.从促销来看,不同类型的促销对物流的要求是不同的,拉动式促销是通过B 来实现的。 A. 竞争 B. 广告 C. 服务 D. 推销 6.物流中常常影响到土地价值的作业活动是 C A. 实体分销 B. 采购活动 C. 运输作业 D. 资源整合 7.由于物流中最重要的是货物的实体移动及移动货物的网络,因此企业物流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是 B 。 A. 配送 B. 运输 C. 包装 D. 存储 8.内部集成的第一步任务目标是实现相关功能的集成化管理,即用实体供应管理、制造支持管理和 A 来替代各单个物流活动,如采购、运输、仓储等的分散管理。 A. 实体分销管理 B. 制订生产计划 C. 顾客服务跟踪 D. 制订物料需求计划 9. D 是准时方式中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也称“传票卡制度”或“卡片”制度。在企业的各个工序之间、企业之间、生产企业与供应者之间,采用固定格式的卡片为凭证,由下一环节根据自己的节奏,逆生产流程的方向向上一个环节提出供应的要求,从而协调关系,做到准时供应。 A. 厂内供应 B. 生产供应 C. 及时供应 D. “看板”供应 10.在整个企业物流活动中, B 是实现企业生产物资实体移动的一系列职能活动,包括生产物料的信息管理、运输、仓储、装卸与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等。 A. 企业物流 B. 供应物流 C. 销售物流 D. 生产物流 11.运输费用占物流费用比重较大,有调查结果表明,运输成本占物流总成本的 B 左右,是影响物流费用的重要因素 A. 50% B. 40% C. 20% D. 30% 12.生产 C 作业计划是指在满足企业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在产品生产期内,合理安排计划期内各个生产单位或加工单元的生产物流活动,合理安排产品的存储,移动及加工过程,以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 A. 加工 B. 产品 C. 物流 D. 制造 13. D 就是对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物料,如毛坯、工具、半成品、废品和成品等进行管理。 A. 生产管理 B. 制造管理 C. 产品管理 D. 物料管理 14.充分利用车辆的容积和载重量,同时考虑卸货的先后,做到满载满装,是 A 主要考虑的问题。 A. 配货作业 B. 装货作业

物流经典企业案例及分析

物流经典企业案例及分析 第一章利用业务电子化赢利的联邦快递 联邦快递每天向全世界211个国家递送250万个包裹,其中99%属于限时递送。10多年来,电子商务一直在联邦快递的业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1995年,联邦快递开发了一套免费的联邦快递船软件,任何人只要拥有一部电脑和一个调制器就可以使用该软件定购商品。由于该软件可以用于任何计算机上,所以货运处理的业务进一步扩展了。为了处理加急定单,负责制定生产计划的人员需要了解供货详情,通过该软件,它们可以随时掌握供货时间以及产品预计抵达的时间。 1996年7月,联邦快递在Internet上发起了联邦快递联网船,在18个月内,7.5万名用户使用了它们提供的服务。客户不用离开该站点,就可以下单定购、发现最近的购买地点、打印包裹单、调整发票并了解供货情况。但货物寄出时,订购人还可以要求联邦快递向它们发出电子邮件加以确认。 联邦快递公司内部的专用网络每天可以处理5400万宗交易。通过网络提供的信息,公司可以对商品交易的全过程了如指掌。当客户输入“提货”指令时,管理员会从系统中得到客户指定的提货时间和地点。管理员将商品单的条形码扫入手持系统中,记录下该商品已经被提走。联邦快递的其他工作人员将以系统记录为依据,追踪货品装运,直到运抵客户的全过程。 联邦快递还提供其他服务。例如,联邦快递经营商业服务器,以便零售商将自己的站点放到该服务器上运行;经营仓储,使产品的挑选、包装、检测、装配和运输一体化。联邦快递客户运送产品的主要特点使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或易腐的物品,这意味着他们办理的定单需要尽快填写完成。使联邦快递的信息网络,也是其发展后勤供应业务的重要基础。 联邦快递的专用网络为该公司的电子商务奠定了基础。Internet进一步扩展了专用网络的应用,联邦快递通过电话和书面与客户沟通的联系方式已经成为历史,下述实例表明信息技术在不断降低运送成本。 减少手工业务成本 如果没有联邦快递船,则不得不多雇佣2万名雇员来分拣包裹、回答电话咨询和输入货单。有了动力船,大量的简单劳动可以自动完成。 降低日常运营成本 客户使用Internet追踪100万个包裹的行踪,现在大约一半追踪电话的是联邦快递的免费电话。 更好的客户服务方式 客户也可以选择与公司互动的方式(电话、传真或其他手段),不过将近95万名客户发现通过联邦快递的Web网站联系更加方便和简单。 第二章 IBM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实现,是把供应商、生产厂家、分销商、零售商等在一条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都联系起来进行优化,使生产资料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分销环节变成增值的产品,到达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手中。这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社会库存,而且使社会资源得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网络、组织网

现代物流管理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题后 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MRPII是() A.原材料计划系统 B. 生产计划系统 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D. 自动办公系统 2.物流耗费人工成本最高的地方是() A.包装 B. 配送 C.流通加工 D. 装卸搬运 3.运输创造() A.空间价值 B. 时间价值 C.物流价值 D.商品价值 4.()是物流的蓄水池,调节器 A.仓储 B.配送 C.流通加工 D.运输 5.物流的起点是( ) A.运输 B.包装 C.配送 D.装卸搬运 6.配送是面向()的服务 A. 终点客户 B.中间客户 C.始点厂家 D.中间厂家 7.供应商管理库存可简写为() A. VMI C. ERP 8. 车辆配装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重不压轻,后送后装 B. 重不压轻,后送先装 B. 轻不压重,后送后装 D. 轻不压重,后送先装 9. 当企业以紧急采购来缓解库存不足压力时,所产生的费用属于()成本 A.库存持有成本 B.库存缺货成本 C.生产准备成本 D. 订货成本 10.当产销指标小于1时,说明()

A.生产过剩产生库存 B. 供不应求产生缺货 C.供需平衡 D. 不能判断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题后括号内,选错或没有选全的,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影响库存量大小的三个因素() A.订货提前期 B. 订货成本 C.需求波动 D. 客户服务要求 E. 决策周期 2.第四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所具备的条件() A. 中立方 B. 信息共享 C. 有整合能力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 D. 在交易中占主导地位 E. 必须拥有固定资产 3.物流按系统可分为() A. 供应物流 B. 社会物流 C. 销售物流 D. 行业物流 E. 企业物流 4.流通领域包括() A. 商流 B. 物流 C. 资金流 D. 信息流 E. 生产 5.物流水平结构可分为() A. 供应物流 B. 销售物流 C. 回收物流 D. 生产物流 E. 废弃物物流 6.包装的作用为() A.美化商品 B. 保护商品 C. 便于运输 D. 促进销售 E. 减少搬运 7.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分为() A. 销售物流 B. 管理层 C. 控制层 D. 国内物流 E. 作业 8.物流信息的特点

物流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企业物流管理模式

河北联合大学我国现代企业物流模式决策分析 指导教师:段满珍 姓名:普良 学号:200713040223 班级:07运输2班

我国现代企业物流模式决策分析 ?[摘要]初步探讨了我国企业物流的三种模式,即物流自营、物流外包、物流联盟,以及每种模式中常见的经营方式。 [关键词] 企业物流物流自营物流外包物流联盟 企业物流是一种围绕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物流,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投入—转换—产出。物流活动便是伴随着企业的投入—转换—产出而发生的,相对于投入这一环节的是供应物流或输入物流,相对于转换环节的是生产物流或转换物流,相对于产出的是销售物流或输出物流。 一、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 我国企业物流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而企业物流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开始对物流领域这一“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也初具规模,各地政府也十分重视物流产业发展。但在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出现一些负面影响,本文将 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费用支出庞大 (2)沉淀成本占压大量资金 (3)资金周转速度大大降低 (4)低水平、条块分割的物流方式造成巨大的物耗 (5)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 (6)企业物流的管理手段落后 (7)企业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 可见,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

响。寻找适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流动作模式是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企业物流管理运作模式的选择已成为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决策问题。然而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最为困惑的是物流管理的模式问题。是发展自有物流,还是外包物流?目前有很多专业的物流公司,拥有先进的物流技术、丰富的物流经验,良好的渠道关系,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而且由于规模经济的因素,物流成本也较低,这为企业进行物流外包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影响企业使用什么样的物流管理模式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既有战略上的考虑,也有成本上的考虑;既有管理的因素,也有风险方面的因素等。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去选择在适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物流运作模式。 二、企业物流模式分析 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物流战略的制定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物流战略制定时,企业将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选择企业适合的物流模式尤其重要。 在物流研究领域中对物流运作模式的研究十分广泛,可以从物流管理主体的角度进行分类,有对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研究,有对商业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研究,有对虚拟电子商务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研究,也有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运作模式的研究等,不同的企业和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因为其运作模式也有所不同。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是指企业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物流活动的管理方式和操作标准。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有: 三、企业物流经营模式选择 企业选择什么样的物流经营模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其一是物流对企业成功的影响程度;其二是企业对物流的管理能力。据此,设计出三种决策方案:物流自营方案、物流外包方案、物流联盟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