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德主任医师治疗崩漏经验

合集下载

不同年龄阶段的崩漏辨治体会

不同年龄阶段的崩漏辨治体会

不同年龄阶段的崩漏辨治体会
翁寿雍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
【年(卷),期】1994(015)009
【摘要】不同年龄阶段的崩漏辨治体会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210029)翁
寿雍(台湾)妇女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各有不同,故发生崩漏之疾的病机有别,辨治亦不尽相同。

兹结合临床肤浅体会,分别简述如次:1青春期崩漏青年期崩漏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肾气稚弱,...
【总页数】1页(P20)
【作者】翁寿雍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120.5
【相关文献】
1.从不同年龄阶段论治崩漏 [J], 包红桃;刘双萍;董娟娟;武权生
2.按不同年龄阶段论治崩漏 [J], 王少华;王淑善
3.中医辨治崩漏体会 [J], 杨世红;王俊英;等
4.崩漏辨治临证体会 [J], 孙松奇
5.叶青辨治崩漏经验探析 [J], 李付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提醒】纸上谈兵:功血--崩漏

【新提醒】纸上谈兵:功血--崩漏

【新提醒】纸上谈兵:功血--崩漏崩漏一病,原计划在刘老月经失调辩治题目内学习,考虑到刘老概述涉及崩漏过于简略,医案只有功血4例,难窥全貌,只好另列专题,以学刘老理法为主,扩展阅读,希望能有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从学刘老说,只有完成了崩漏与闭经这两个月经失调的极端,才算完成了刘老月经失调辩治理法学习的第一步。

对其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有待于熟悉全书和临床实践。

参考书:《今日中国妇科》第一版。

专列崩漏,篇幅大资料多,是当代中妇主流的大型参考书。

《现代中医治疗学》,以西医病名为题,崩漏归属功血一节,由冯显逊编写。

郑其国《实用临床月经病学》1995年版,个人编著,学有家传,崩漏专列一章。

以学刘老理法为主线,参酌三家,已属不易,限读三书,以避贪多。

功血崩漏概念功血,先期周期正常,崩漏周期失常。

经血,非时暴下为崩,淋漓不尽为漏。

刘老医案,崩漏4例都是功血一病所致。

崩漏是中医病名,功血是西医病名。

这里的崩漏限指功血一病所致者,不包括其它原因导致的崩或漏。

冯氏(冯显逊)以功血为题,包括中妇的崩漏、先期、先后不定期、过多,经间期出血等。

郑氏以崩漏为题,包括功血、经间期出血及月经或断或行等。

不包括其它病证所致的似“崩”似“漏”的阴道下血证。

《今日》以崩漏为题,概念:“------相当于西医的无排卵功血”。

西医病名诊断标准:无排卵型功血、有排卵型功血(黄体功能不足、黄体萎缩不全)。

鉴别:先期、量多、延长、先后无定期、堕胎、异位妊娠、产后出血、赤带、癥瘕、外伤、全身性疾病。

崩漏---近代研究---理论研究---病名与范围:------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的一种妇科常见疾病。

分为排卵性月经失调和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两类。

其中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可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特征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

从古代名家崩漏医案谈中医药在急危重症的应用

从古代名家崩漏医案谈中医药在急危重症的应用

浙江中医杂志2021年2月第56卷第2期•149•文献研究从古代名家崩漏医案谈中医药在急危重症的应用庄爱文李晓寅余凯盛增秀(指导)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07关键词中医医案崩漏急危重症经血非时而下,或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下血不断者,称为“崩漏”。

崩,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阴虚阳搏谓之崩”;漏,始见于《金匮要略方论》“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

崩漏一病,古今涵义虽有不同,但从古至今均是妇科的急危重症,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活健康,历来都是医家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更有大量古代名家医案文献可供学习参考。

医案是中医临证的资料,它体现了中医理法方药的综合应用,是中医文献研究的瑰宝。

诚如近代名医秦伯未所言:“合病理、治病于一,而融会贯通,卓然成一家言,为后世法者,厥惟医案。

”m因此,认真研读古代名家案例,对临证辨惑释疑,增强鉴别诊断能力,提高中医药疗效,无疑有着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有鉴于此,本文特从古代名家医案文献中精选数则崩漏案例,并结合笔者学习体会和实践经验予以评析,以期拓宽临证思维。

1案例例1:乾内钱氏,年五十岁,辛丑患崩,诸药罔效,壬寅八月,身热肢痛,头晕涕岀,吐痰少食。

众作火治,转炽绝粒,数日淹淹伏枕,仅存呼吸。

兄方浙归,诊之,谓脾胃虚寒,用八味丸料一剂,使急煎服。

然胃虚久,始下咽,翌早遂索粥数匙。

再剂,食倍热减痛止,兼服八味丸良愈。

癸卯秋.因劳役忧怒,甲辰春夏崩复作,六月二十日,胸饱发热,脊痛,腰不可转,神气怫郁。

或作内伤,或作中暑,崩水沸腾,兼以便血,烦渴引饮,粒米不进,至七月十三日,昼夜晕愦,时作时止,计无所出。

仍屈兄诊之,脉洪无伦,按之微弱,此无根之火,内真寒而外假热也。

以十全大补加附子一剂,晕止,食粥三四匙,崩血渐减,日服八味丸,始得痊愈。

乾山妻两构危疾,命悬须臾,荷兄远救,诚解倒悬之急。

处方神良,知无岀此。

野人怀恩,姑俟后日玉环之报云尔。

嘉靖甲辰季秋表弟方乾顿首拜书。

汪龙德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总结

汪龙德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总结

汪龙德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总结甘肃中医学院于立友,王宁汪龙德主任医师,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

毕业后在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长期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他在临床中形成一套独特的诊疗思路与方法,我作为他的研究生,跟师1年多来收获颇丰,现将导师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谨记脾胃病生理特性,细斟脾胃病致病特点“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在五行属土,应长夏,脾主四末,应四季之末各一十八日,所以脾土在春夏秋冬四季皆有所主,这充分说明了脾在五脏当中的重要性,也为脾为后天之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所以脾和胃的关系就是化与纳、燥与湿、升与降的关系。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其病多因饮食不洁、暴饮暴食、喜食肥甘厚腻之品,也常受精神情致的影响,导致脾不升清,胃不降浊,中焦气机阻滞,运化无权,水湿停聚,湿聚成痰,痰湿日久不化,可导致热邪的出现,所以湿痰热是影响脾胃病的关键病理因素。

脾与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导师认为脾与胃的发病谱是不一样的,在临床上要细心辨证区分。

例如:纳谷不香、口淡乏味、纳呆之类,多是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导致;而恶心、呕吐、嗳气之类,多是胃不降浊,胃气上逆之症。

他强调脾病与胃病多同时出现,但二者当有轻重主次之分,临证时需仔细辨认,分而治之,才能药到病除。

二、重视西医诊断,强调中医辨证导师认为西医理论和中医理论是两个完整而不同的理论体系。

应当用各自理论指导各自的临床治疗,不可用西医理论指导中医的治疗。

例如:某患者,西医诊断为脑出血,中医辨证为中风中脏腑之淤血阻络证,是否就不能用活血化瘀药了呢?这显然是错误的!他坚持为了使患者的利益最大化,尽量选择一种最为适合的治疗方法,哪个治疗方法疗效好就选哪个,不可中不中西不西。

当然,如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更好的疗效,二者同时应用也无可厚非,总之宗旨就一个,那就是一切为了患者的利益着想。

刘洪祥治疗青春期崩漏经验

刘洪祥治疗青春期崩漏经验

刘洪祥治疗青春期崩漏经验
张秀霞;李玉美
【期刊名称】《新疆中医药》
【年(卷),期】2003(021)006
【摘要】@@ "崩漏"是妇科常见症候,也是月经病中最常见者之一.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包括功能性与器质性两大类,后者又包括肿瘤、炎症、损伤与全身性疾病.青春期崩漏大多为功能失调性出血,归属月经失常病.吾师刘洪祥主任医师,长期致力于妇科病的临床研究,造诣颇深,对于青春期崩漏属功能失调出血颇具心得,取得了较好疗效.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张秀霞;李玉美
【作者单位】山东德州市陵县中医医院,253500;山东德州市陵县中医医院,2535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12
【相关文献】
1.刘洪祥崩漏临床经验 [J],
2.刘洪祥主任医师治疗崩漏的经验 [J], 王光辉
3.刘洪祥治疗产后腰痛经验介绍 [J], 张秀霞;李玉美;宋金花
4.刘洪祥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经验 [J], 王光辉
5.刘洪祥治疗痛经的经验 [J], 刘怀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崩漏_360doc个人图书馆

崩漏_360doc个人图书馆

崩漏_360doc个人图书馆治崩漏重证,用高效专方(转载)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中医研究室主任余国俊例1 罗X X,42岁,1985年7月26日初诊。

患者阴道反复不规则出血半年,屡用激素及中药治疗乏效。

经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为:黄体功能退化不全。

妇科建议切除子宫,患者惧,仍寄望于中医药。

刻诊:经血淋漓不断,每隔几天大出血1次,挟血块;颜面虚浮皓白,气短乏力,舌淡白,脉弦细涩。

予以傅青主“加减当归补血汤”加生地:黄芪30g,当归30g(酒洗),桑叶30g,生地30g,三七末9g(药汁送服)。

服1剂,经血明显减少,续服1剂,出血全止。

继用乌鸡白风丸、归脾丸调补2个月。

尔后4年间月经正常,身体胖壮。

1989年9月中旬,因劳累过度,崩漏复作,经血量骤增,日甚一日,7日不止。

仍用上方,服2剂血止。

经B超探查,发现子宫肌瘤,于同年11月切除子宫。

伊1 2 游X,15岁,1988年5月20日初诊。

患者13岁月经初潮,不久出现本病,常用西药治疗,因失于凋摄,体质虚弱。

半年来阴道出血淋漓不断,不时大出血,西医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

曾输血抢救3次,屡用止血、消炎药和激素,仍出血不止;又配服中药30余剂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补气摄血,填精止涩方药以及单方、验方,遍尝之矣,仍无显效。

其母系西医妇科主治医师,于束手无策,焦虑万分之际,乃决意护送其女来乐山求治于江尔逊老中医。

患者下车后极度虚弱,行走困难,被背负而来。

江老诊:患者全身浮肿,面色苍白,声低气短,动则呼吸迫促,唇舌淡白、六脉重按皆无,轻按若隐若现。

江老已疏大剂补中益气汤合温经汤,并令其预备红参30g,一旦大出血时即浓煎频服。

恰笔者在场,江老遂主动建议先用笔者习用的高效专方一试。

笔者遵嘱疏2方:①傅青主老妇血崩汤加生地(药味、剂量、服法同例1);②张锡纯验方:炒白术30g,生黄芪18g,煅龙骨24g,煅牡蛎24g,山萸肉24g,白药12g,乌贼骨12g,茜草9g,棕边炭6g,五倍子1.5g(轧细药汁送服)。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3)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3)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崩漏)秘方归经汤【来源】刘炳凡,《中国中医药报》【组成】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10克,炙甘草5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大枣5枚、桂圆肉12克,炙远志3克,酸枣仁、五灵脂炭、蒲黄炭各10克,荆芥炭5克。

【用法】每日1剂,上方用冷水浸泡后煎煮。

文火煎煮3次,每次150毫升,分3次温服。

【功用】益气宁神、化瘀止血。

【方解】脾主统血,脾旺则水谷精微充盈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即所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

”脾虚则运化失常,五脏受累,冲任失养,即所谓“统摄无权,不能制约经血”。

故本方用四君(参、苓、术、草)健脾以增化源,脾旺则经行流畅;然有形之血不能自生,须赖阳气之温煦,而后才能补给,故以当归补血汤(归、芪)益气生血;气耗津伤,心气受损,故以大枣、桂圆肉、远志、枣仁以养血宁心;高凝出血,最忌见血止血。

刘氏以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加荆芥、三味炒炭(外焦内黄)活血以止血,亦即“通因通用”之法,其中五灵脂一味,朱丹溪最为赏识,半炒半生,每服三钱,水酒调服,名独行丸,治妇人产后“血冲心动”。

荆芥一味,华佗取其炒黑为“愈风散”,治产后血晕,清•吴仪洛在《本草从新》载:“本品能助脾消食、通利血脉,治吐衄、肠风、崩中、血痢、产后血晕。

”此乃刘氏之经验结晶。

【主治】月经过多,形成崩漏,腹痛有凝块、淋漓不断,或经期延长出现气血两虚症状。

【加减】凡体质素虚,因平时过劳致心脾虚损,使血失流摄,血量愈来愈多,有血崩之势者宜用本方,以扶养心脾为主,用三炭使血归其经乃立方主旨。

如出血过多,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加人参5克,黑附片3克,以防其虚脱;盖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藏血,如郁怒伤肝、情绪易激动,宜加生地、白芍各15克,养血柔肝;如尿频、尿急、伴阴虚有热者,去远志、当归,加女贞子、仙鹤草、白茅根各15克养阴以清热;如小腹胀满、冷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加炮姜、砂仁各3克以温中暖下助消化。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崩漏的中医认识

崩漏的中医认识

崩漏的中医认识苗紫烟\李晓红”(1.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2.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妇科,新疆昌吉831100)摘要:目的探析崩漏的中医诊疗思路。

方法查阅古现代相关文献,对历代医家治疗崩漏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崩漏的病因病机可主要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冲任损伤三方面来论述,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总的治疗原则,并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分别采用塞流、澄原、复旧三大疗法。

具体方法可归纳为:辨证分型论治、月经周期论治、年龄阶段论治、“三因”理论论治、“治未病”思想论治、中药合并其他中医等疗法,此皆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结论中医治疗崩漏疗效显著,独具特色。

关键词:崩漏;病因病机;中医治疗;综述崩漏包括经血非时暴下不止的崩中及淋漓不尽的漏下,其二者虽有出血多少及病势急缓之分,但其病因及治疗基本一致,在临床上又可相互转化,并见或交替出现,所以临床上常常崩漏并称。

正如《济生方》所言:“崩漏之病,本乎一证。

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

”西医中排卵障碍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AUB-0)可参照本病治疗叭排卵障碍包括无排卵、稀发排卵和黄体功能不足[2],其中无排卵是育龄妇女中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尤其在青少年当中叽西医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0轴)功能失调所致叫治疗时西医多使用激素为主进行止血并调整月经周期,虽然激素治疗效果显著,但大量研究表明[5-7],口服性激素类药与机体血液中的血脂、胆固醇水平发生明显升高关系密切,并对服用者的凝血功能造成较大影响,能够破坏机体促凝与抗凝系统的平衡,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使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疾病、血栓形成的概率明显增长。

此外,性激素可以迅速止血,但病情易反复,同时可引起头晕、恶心、厌食、呕吐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依从性。

在后期调周使用药物口服治疗时,患者甚至可能会因遗漏药丸,药物相互作用或吸收不良而经历中期周期突破性出血〔汽而这些都将限制口服性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与推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汪明德主任医师治疗崩漏经验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 汪明德主任医师治疗崩漏有其独特的理论和用药。
主张崩、漏分治:暴崩者止血截流为急务;漏下者虚实分治。
【关键词】 崩漏;汪明德;经验
Abstract:The chief physician Wang Mingde has special
theoretic and remedy to treat Beng and Lou. He claims that Beng
and Lou should be cured respectively. For acute Beng, he thinks
the most important matter is to stop bleeding;while for Lou,
he divides it into deficiency and excess.
Key words:Beng and Lou;Wang Mingde;experience
崩漏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
下。汪明德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近40余载,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上
有独特的用药经验及很好的疗效。认为崩症不同于一般的月经过多,
暴崩者日换月经垫10次以上,暴崩势猛,如不及时止血塞流,每有
厥脱之虞,故暴崩者不必强调过细分型,当以止血截流为当务之急。
对于漏下者,又虚实分治:实者活血化瘀止血;虚者封固奇经止血。
提倡“崩漏分治”。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1 崩症
汪老师认为暴崩的病机每相类似,一般以气随血脱,瘀热夹杂为主,
此时不必强调过细分型,当以止血截流为急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出
血止住,防止大出血引起休克等并发症。此型治疗要有特效药,治疗
重症血崩,临床用大鹿衔草汤:鹿衔草60g,党参60g,益母草30g,
生地榆30g,炮附子10g。加食醋一两与水同煎,日两剂,昼三夜1
服。鹿衔草汤是根据民间验方。鹿衔草止血效果颇佳,但量少无效,
量过大有恐溶剂饱和之虞,故用60g为宜。大出血往往气随血脱,且
“有形之血不能骤生,无形之气可以速固”, 益气药在大出血期间有
减少出血量的作用。举元煎即用人参、黄芪、白术、升麻、甘草治疗
血崩。益气药治疗大出血参、芪、术、草中尤以党参为佳,党参、鹿
衔草合用,加大其量,止血作用更加明显。益母草化瘀止血固冲,闭
合血窦,加速子宫内膜剥脱,加强止血疗效。 地榆尤善治下焦出血,
地榆以生用为佳,必须加醋同煎,否则效果明显下降。气随血脱,故
暴崩者往往有亡阳气脱之症(即出现休克前期症状)。

病案 患者,37岁。1999年12月21日初诊。月经先期量多
7年。1992年12月足月平产1胎,以后一直月经紊乱,12岁月经初
潮。量多,日换月经垫10余次,每次1只卫生巾加3张皱纸渗透,
挟有大血块,小腹隐痛,头昏乏力,曾经多次住院抢救,但长期疗效
欠佳。末次月经11月31日,量多5天。查血红蛋白100g/L,红细
胞3.6×1012/L,白细胞7.5×109 /L,出血时间2min,凝血时间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2min,血小板72×109/L。脉细,舌淡红。予鹿衔草汤后,当晚经
量即减,翌日换月经垫5~6次,至12月25日血止。嗣后续服乌鸡
白凤丸。至2000年1月6日月经转,药后总经量减少2/3以上,高
峰期日换月经垫为5~6次,1周经净。此后一直按此方案治疗,3个
月后周期恢复正常。
2 漏证
2.1 漏之实证
实证者多因冲脉郁滞,瘀留胞络,以致经行淋漓日久。现代医学
见于子宫内膜炎、黄体萎缩不全或人流药流后残留引起的经血淋漓不
尽。治宜清热、化瘀、止血,方用地锦草汤:党参15g,黄芪15g,地
锦草30g,益母草30g,藕节炭15g,莲房炭10g,失笑散(包煎)20g,
制大黄10g,乌贼骨15g,茜草炭10g,川牛膝30g,败酱草15g。方
中地锦草清热化瘀止血,且有单味药治疗崩漏的报道。结合制大黄、
败酱草清热消炎。败酱草《济阴纲目》中称其为产后化瘀圣药,有消
炎止血作用;制大黄也有较好的止血作用,两者合用共奏清热消炎化
瘀止血之功。川牛膝、益母草、失笑散三药均有收缩子宫,加速内膜
脱落而止血的作用。月经淋漓不尽且子宫内膜较厚、流产后组织残留
者在原方基础上加用当归15g,血竭3g,能起到祛瘀生新作用;产后
或流产后恶露不绝者去地锦草,加马齿苋45g,加强缩宫止血作用。
本方加减也可治疗一般的经量过多:去地锦草、败酱草,加鹿衔草30g,
生地榆15g。
2.2 漏之虚证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虚证多为肾虚冲任不足,血海失固。
如排卵前血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过多,不能维持子宫内膜或内膜对
雌激素波动过度敏感所致的围排卵期出血,雌激素不足、子宫内膜修
复不全所致经后淋漓,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
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和黄体期缩短所致的经前淋漓等症,治以牛角鳃
汤封固奇经。处方:煅牛角鳃30g,鹿角片10g,炙龟版15g,阿胶12g,
乌贼骨15g,艾叶炭6g,黄芪15g,当归10g,鹿衔草30g,赤石脂
15g,补骨脂15g,川断15g。本方以大群重涩固下、大封大补之品共
奏封固奇经止血之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