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元帝国与大蒙古帝国及其关系

合集下载

元朝的蒙古帝国统治

元朝的蒙古帝国统治

元朝的蒙古帝国统治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王朝,它由蒙古族人建立,统治期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元朝的蒙古帝国统治。

一、统治者的背景与崛起元朝的统治者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国的后裔,由忽必烈汗于1271年建立。

成吉思汗一统蒙古草原后,通过征服和征服战败的南宋后,开始了蒙古帝国对中国的统治。

忽必烈汗继位后,他努力巩固统治,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中央集权和民族融合。

二、政治制度与统治层级元朝在政治制度上秉承了蒙古帝国的传统,实行了中央集权的制度。

元朝的统治者设立了皇帝、宰相、吏部、御史台等一系列官职,确立了垂直统治的层级体系。

宰相担任督察政事的职责,吏部负责选拔官吏,御史台则监察政府官员的廉洁和职责履行情况。

三、经济政策与繁荣发展元朝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经济政策,推动了中国的繁荣发展。

忽必烈汗采用了“屯田制”,鼓励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同时,他还修筑了大运河,促进了水陆交通,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与贸易的发展。

元朝还开展对外贸易,与西亚、欧洲和南亚建立了广泛的贸易网络,使中国的商品和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四、文化交流与融合元朝的统治者致力于文化交流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元朝吸收了南宋的文化成果,并在建筑、绘画、诗词等领域展现了独特的风貌。

同时,他们也鼓励汉文化的发展,支持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

元朝还吸纳了来自西亚和其他地区的官员,这些外籍官员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融合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社会制度与影响元朝实行了蒙古族的区别对待政策,设立了“蒙古军民”和“中国军民”的区分。

蒙古族享有一定的特权,担任重要官职,而中国军民则受到一定的歧视和限制。

虽然如此,元朝统治下的社会相对安定,这有助于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六、元朝的衰落与结局元朝经过几代统治后,由于内部腐败和民族冲突的加剧,逐渐走向衰落。

元朝末期,起义和民变频繁发生,社会秩序瓦解。

最终,在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的领导下,元朝被推翻,中国历史进入了明朝时期。

蒙古帝国之大元“汗国”——立国365年,你知道吗?

蒙古帝国之大元“汗国”——立国365年,你知道吗?

蒙古帝国之大元“汗国”——立国365年,你知道吗?大元“汗国”,是由“大蒙古国”分裂出去的部分领土金国领土(1234年吞并的)南宋领土共同组成的一个当时世界超级大国。

提起“元”很多人认为是中国的一个朝代,当然这话也没什么大错。

其实“元”首先是蒙古帝国系列汗国之一,与其他四大汗国具有一样属性,这个蒙古政权建立在蒙古、金国、南宋等故土之上,只不过是汉人多于蒙古人而已(就像西亚的蒙古政权一样,蒙古人不可能多于当地人)。

这样一来,称作“中国的一个王朝”也有点牵强。

因此,大元首先应纳入蒙古历史,是名副其实的蒙古帝国系列汗国之一。

大元疆域包括:漠南、漠北(大蒙古国旧土)、中原汉地、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等。

国号:大元首都:大都(今中国北京)副首都: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官方语言:蒙古语(八思巴文)主要民族:蒙古族、色目、汉族等主要宗教:萨满、道教、佛教1259年,蒙哥大汗在四川攻打合州时战死,终52岁。

同年11月,阿里布哥在首都哈拉和林通过“忽里勒台”大会当选为“第五任大汗”。

与此同时,出征南宋的忽必烈,与南宋议和后返回开平府。

1260年,忽必烈由汉人地主权贵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在开平府即“第五任大汗”。

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的强烈不满,由此开始阿里不哥与忽必烈随即展开了四年的汗位战争。

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忽必烈夺得大蒙古国的最高统治权。

忽必烈推行“行汉法”主张,违背蒙古传统,许多蒙古贵族的强烈不满,拒绝承认这位帝国大汗。

由此引发的帝国内战,导致四大汗国先后独立。

1271年,忽必烈虽然在“大汗位之争”的战争中均为胜出者,但是其他黄金家族首领和蒙古宗王始终不认可他。

因此,被迫将首都由哈勒和林迁至大都(前金中都,今北京),将上都(前开平府,今正蓝旗)定为副首都,正式将“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默许其他三大汗国独立,并册封其弟旭烈兀为“伊尔汗国”的伊尔汗。

中国的元朝和蒙古帝国

中国的元朝和蒙古帝国

中国的元朝和蒙古帝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蒙古帝国在中国统治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蒙古人以成吉思汗为首,先后建立起了金朝和元朝两个大帝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元朝和蒙古帝国在中国的历史地位。

元朝的建立标志着蒙古帝国在中国的统治开始。

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后,他的继任者窝阔台继续扩张并征服了西夏、金朝等中国辽阔领土。

1234年,窝阔台建立了金朝的政权,并将首都定于汴京(今河南开封)。

这一时期的政权变迁对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促使了元朝的诞生。

元朝的政权更迭非常频繁,先后有五位大汗执掌政权,从忽必烈到泰定帝,每一位大汗都在政治、行政、军事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改革。

忽必烈重视吸收中国文化,设立文官官僚体系,采取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后来的元仁宗则致力于扩大对外交往,密集地与各国建交,增强了元朝的国际地位。

在经济方面,元朝的经济繁荣使得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元朝的经济政策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通过发展畜牧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了国家财政收入。

元朝也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开展了丝绸之路的贸易,加强了与中亚和西亚国家的交流。

同时,元朝也在铸造流通货币、发行纸币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元朝和蒙古帝国对中国的文化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藉由蒙古人统治中国的机会,蒙元时期出现了一批融合了蒙元和汉族文化的文学作品,如《元曲》等,这些作品对后世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蒙古人的统治也带来了宗教的传播与融合,佛教传入蒙古地区,蒙古人也迅速接受了这一宗教,使中国的佛教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总体来说,元朝和蒙古帝国在中国的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在政治上,元朝的统治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并推动了一系列政治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在经济上,元朝的繁荣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富庶的地区之一,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元代的统一与蒙古文化影响

元代的统一与蒙古文化影响

元代的统一与蒙古文化影响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由蒙古帝国建立并统一中国。

在元代期间,蒙古人对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元代的统一与蒙古文化影响的相关议题。

第一部分:元代的统一元朝的统一是在蒙古族领袖忽必烈的领导下实现的。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采取了一系列的统治策略来巩固统治。

首先,他采取了战略婚姻政策,通过与其他民族的皇室成员结婚来稳定并扩大蒙古帝国的版图。

例如,他与南宋皇室的女儿成婚,以确保南方的稳定统治。

其次,忽必烈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治措施。

他削弱了传统的士大夫阶层的权力,鼓励蒙古贵族和外地人进入政府,并建立了效忠于蒙古统治的官僚体系。

此外,忽必烈还采取了重要的经济举措,比如废除了纸币并恢复铁钱的流通,加强了对商业和贸易的管理。

这些措施使得元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并为统一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成就,使得忽必烈成功地完成了元代的统一,统治全国各个民族。

第二部分:蒙古文化对元代的影响蒙古人的到来不仅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还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官员选拔方面,元朝采用了科举制度,这是蒙古帝国从西亚和中亚吸收来的制度。

科举制度注重文化教育,对中国士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中国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

其次,蒙古人还在中国推广了回文文化,即阿拉伯字母的书写形式。

这种书写形式对于维吾尔族等回族有较大的影响,丰富了中国的文字和书法艺术。

此外,蒙古人还带来了马术和射箭等战争技术,对于中国的军事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的马良种对中国的农业发展也有所贡献,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

总结:元代的统一得益于蒙古人的领导和政策,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统治,并使得国家实现了长期的统一。

与此同时,蒙古人还带来了许多新的文化要素,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

元代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被视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和统一的时代。

蒙古族文化介绍

蒙古族文化介绍

苍狼白鹿
后世的蒙古人都认为苍狼和母鹿 是自己的祖先。 还有白色的天鹅,也是蒙古人的 祖先。白天鹅都是美丽的姑娘, 她们和地上的人结婚,使蒙古人 越来越多。白天鹅和美丽的母鹿 都是蒙古人的母亲。 蒙古部落自古是游牧民族,认为 狼是草原上万物之主,是一种力 量的象征。因为狼面对强者从不 退缩、毫不心惧、有着坚韧的毅 力、冲天的斗志。也正如此,蒙 古民族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征服 了欧亚大陆,成立了自古以来版 图最大的国家-大蒙古帝国。
好力宝
又作“好力宝”。蒙古语译音,蒙古族曲艺之一。是一种由一个人 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 演的曲艺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12世纪前后。它用蒙古语演唱,有固 定的曲调,有一定的韵律。唱词初为即兴吟唱,后来就开始创作,并 出现了一大批“好力宝”作家。毛依罕、琶杰、色拉西是深受蒙古族 人民热爱的民间艺术家。演唱的形式也多样,有两人对唱、一人自问 自答和多人演唱形式。演唱时,演员每人拉一把马头琴或四胡,自拉 自唱,边唱边表演。
呼伦贝尔的巴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带披肩帽,女带翻檐尖顶帽。
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 男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 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蒙古袍较长,两侧开叉,大襟右边系扣,男式长 袍较肥大,穿时系腰带,前胸腰带上部可装东西。长袍袖子长,领 子高、冬天骑马持缰时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则可避蚊蝇咬蛰。
蒙古民族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故谓"长生天"(蒙语读作"腾格里")。"成吉 思汗",其含义就是"赖长生天之力而为汗者"。与汉民族帝王的"君权神授" 具 有相同意义。

元朝蒙古帝国的统治

元朝蒙古帝国的统治

元朝蒙古帝国的统治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由外族建立的朝代之一,由成吉思汗的后裔忽必烈于1206年建立,国号“大元”,史称“元朝”。

作为蒙古帝国在东亚的政权代表,元朝的统治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探讨元朝蒙古帝国的统治。

一、政治统治元朝蒙古帝国的政治统治以中央集权为特点。

为了巩固统治,元朝实行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元朝在中国境内设立了行省、路、府、州等政治行政区划,实行行省制度,将整个国家划分为十三个行省,并设立行中书省和行台等中央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其次,元朝采取了蒙古族与汉族官员并用的制度,以保持统治地位。

元朝设立了三级官制,由蒙古贵族、蒙古乌雅氏、外族和汉族分别担任重要职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族贵族对地方的统治压力,增强了统治的稳定性。

另外,元朝统治者还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巩固自身的权威,如设立监察机构对官员进行监督,实施一系列法律制度与行政措施,以确保统治的有效性。

元朝还实行了民族融合政策,鼓励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促进了政权的稳定。

二、经济发展元朝的统治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国内外贸易,加强了经济的联系。

忽必烈时期改革了货币制度,颁布了蒙古铜钱,推行了统一的货币制度,促进了国内贸易的繁荣。

同时,元朝进行了对外贸易的开放,在丝绸之路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使中国的商品与世界各地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贸易。

元朝还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推行种田制度,提倡水利工程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元朝还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纺织业、瓷器制作等行业,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此外,元朝时期还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商业中心,如大都(今北京)、上都(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蓬莱(今山东蓬莱市)等地,这些地方成为了商人们交流的重要场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三、军事实力在军事方面,元朝蒙古帝国建立了庞大的军事力量,以确保自身的统治地位。

中国历史朝代元朝的蒙古帝国

中国历史朝代元朝的蒙古帝国

中国历史朝代元朝的蒙古帝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之一。

它是由蒙古帝国建立而成,统治者为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可汗),后经过几代的继承者,在中国的疆域上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力。

元朝统一了中国,将中国纳入蒙古帝国的版图,结束了南宋的统治,建立了新的政权。

下面将从元朝的建立、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元朝的建立元朝的建立始于蒙古族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蒙古部落的首领,在其统一蒙古部落之后,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土。

他迅速扩张,并于1206年在库里勒草原加祖山上召开了一个盛大的会议,正式宣布建立大蒙古国,自称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致力于统一中国,经过几次北伐之后,于1271年在上都(今北京)建都,国号大元,年号元世祖。

政治制度元朝采用了特殊的政治制度,以蒙古人为主导,辅以其他民族。

成吉思汗设立有忽必烈为大汗,王文貴为摄政王的辅政制度。

元朝的统治者奉行“西北主、中朝辅”的统治原则,将政府组织分为蒙古军、汉军和中央机构等,实行封建制度,建立宗室、三公九品制度,分封诸侯。

此外,元朝还采用了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在政治上,元朝实行严格的官吏考核制度,推行宽刑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文化元朝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

在农业方面,元朝改革了土地制度,推广了深耕细作,提高了农业产量。

手工业方面,元朝大力发展了丝绸和瓷器等手工业,出产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很高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元朝的文化也得到了繁荣发展,以著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为代表,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元朝还引进了蒙元文化,并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发扬。

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统一了中国疆域,结束了南宋的统治,建立了新的政权,还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朝的政治制度、农业生产技术和手工业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明清两代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元朝的统一与疆域扩展蒙古帝国的辉煌

元朝的统一与疆域扩展蒙古帝国的辉煌

元朝的统一与疆域扩展蒙古帝国的辉煌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王朝,其统一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同时也扩展了疆域,成为辉煌灿烂的蒙古帝国的一部分。

让我们一起探讨元朝的统一与疆域扩展,见证这段历史的辉煌。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元朝由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是继金、宋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大一统王朝。

元朝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如设立行省、推行行政区划等,促进了各地的统一管理和治理。

这一统一对于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蒙古帝国的疆域扩展
蒙古帝国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其疆域一度横跨亚欧大陆,辉煌壮丽。

在成吉思汗及其后裔的领导下,蒙古帝国不断扩张,征服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将自己的统治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这种疆域扩展不仅展示了蒙古帝国的军事实力,也带来了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与融合。

元朝与蒙古帝国的关系
元朝作为蒙古帝国在中国建立的王朝,与整个蒙古帝国形成了密切的联系。

元朝吸收了蒙古族、汉族等多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元朝的统治也受到了蒙古帝国的支持和影响,两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相互交融,共同促进了各自的繁荣与发展。

元朝的统一与蒙古帝国的疆域扩展展现了一个辉煌的历史画卷,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篇章,也是世界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元朝作为蒙古帝国在中国的延伸,为中国历史的发展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辉煌的历史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在元朝的统一与蒙古帝国的疆域扩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这段历史充满了传奇和辉煌,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训和启示。

让我们珍惜历史,传承文明,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思汗及蒙古大汗继承人中,有 其三子窝阔台、有窝阔台之子贵 由、有拖雷之子蒙哥,他们其实 都只是大蒙古国中的大汗,至于 他们的帝王封号既元太祖(成吉 思汗)、元太宗(窝阔台)、元 定宗(贵由)、元宪宗(蒙哥) 都是忽必烈在1271年建立元朝之 后给其祖先们追封的(谥号)。 这就是说,忽必烈之前的四位大 汗根本就没真正当过元朝皇帝, 那时也没有元朝。而作为大蒙古 国第五任大汗的忽必烈,才是元 朝的开国皇帝。1259年,忽必烈 之兄、大蒙古国第四任大汗蒙哥 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病死,这时 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留守大蒙 古国首都哈刺和林。忽必烈正领 兵攻打南宋,得知消息后他急从 鄂州(今武汉)撤回到漠南王府 开平城(今正蓝旗境内)。阿里 不哥在宗王等大多数蒙古正统派 的支持下在哈刺和林通过“忽里 勒台”大会即位大汗;而忽必烈 在部分蒙古宗王和汉地地主阶级 的支持下通过“忽里勒台”大会 即大汗位。这就出现了一个大蒙 古帝国有两个“大汗”并立的局 面。于是开始了四年的大汗位争 夺战。l264年阿里不哥被忽必烈 打败投降,随之忽必烈将国都从 哈刺和林先后迁到开平城和燕 京,将开平城升号(1263年)为 元上都和将燕京升号为元大都 (1272年),从而行成了两都巡 幸制度。1271年忽必烈采纳刘秉 忠的建议,采用 易经))乾卦 “大哉乾元”卦辞,将建国号定 为“大元”,元即“元始”、 “为首”、“大之极至”之意。 有些资料提出的改(或易)大蒙 古国号为“大元”国号其实是不 对的。元朝建立后,大蒙古国号 并没取消,两个国号一直在并列 使用。但忽必烈的身份既是元朝 皇帝,又是诸可汗中的大汗,元 朝是诸汗国中的大汗之国。元朝 沿袭金制,从忽必烈起按照中原 封建王朝的继承制度,先后有l 1 帝分别在元大都和元上都登基。 历时98年。直到l368年正月妥欢 铁木耳从大都败出,朱元璋建立 大明朝称帝,元朝在中原汉地的 统治才基本结束。但有的资料 写到的“元朝被明朝所灭”或 “l 368年元亡”的提法也不正 确。因明朝建国后,元军退入漠 北,“北元”仍然存在,仍然使 用“大元”国号,并占有岭北行 省和辽阳、甘肃北部及漠南的一 些领地。在中国的图版上形成了 北元南明,两朝并存、长期对峙 的局面。直到1634年清皇太极再 次西征,察哈尔各部皆降,林丹 汗逃至青海病死,北元至此结 束。但元灭后,大蒙古国开创的 部分汗(帝)国仍然存在。 二、大蒙古国、大元的疆域 及其两者的关系。 
从成吉思汗开始,大蒙古 
国一直奉行扩张战略。成吉思汗 
及其子孙们以能善战而著称,经 
不断的开疆扩土,形成了空前 
绝后广阔的大蒙古帝国图版。 
这个图版应该包括属于大汗之 
国的元朝(中央帝国)和“四 
大汗国”以及后来创建的“两 
个帝国”。下面作分述:1、金 
帐汗国,(1219—1502年;一说 
1236—148off.),也叫钦察汗 
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及其二 
子拔都结束西征所建的大蒙古国 
四大汗国之一,疆域东起也儿 
的石河(额尔齐斯河),西到斡 
罗思(包括乌克兰、多瑙河下 
游)、南起巴尔喀什湖、黑海、 
里海、吐库曼斯坦西北部,北到 
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地区(包括 
诺夫哥罗德)。2、察合台汗国 
(1224—1668年,一说1227一 
l369年)。是大蒙古国四大汗国 
之一,由成吉思汗二子察合台及 
其儿子哈刺旭烈创建。疆土在鼎 
盛时期东至吐鲁番、罗卜泊、西 
及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 
南到兴都库什山。后分裂为东、 
西察合台汗国。3、窝阔台汗国 
(1225-1309年)。是大蒙古国 
四大汗国之一,是成吉思汗分封 
给三子窝阔台(大汗继承人)及 
窝阔台长子贵由(大汗继承人) 
的地盘,在叶密立地区和河西一 

25 
文化建设 
带。后拖雷系蒙哥成为大汗时被 
瓜分。窝阔台之孙海都即汗位 后,依靠武力扩张而又建立的汗 国,也是四大汗国中国命最短 的汗国。其疆域从阿尔泰山北 麓一直延伸到锡尔河东岸。4、 伊儿汗国(1256-1 335年,一说 1258—1 336年),又称伊利汗国 或伊尔汗国。是大蒙古国四大汗 国之一,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 之子旭烈兀所建。其领土东起阿 姆河和印度河、西到包括小亚细 亚的大部分地区、南抵波斯湾, 北至高加索山。5、帖木儿帝国 (1336-1500年,一说1370-1507 年)。是突厥化了的蒙古人帖木 儿创建的帝国。据有关资料介 绍,帖木儿的父亲是成吉思汗从 兄弟的后代,母亲是成吉思汗的 后代,出生在西察合台汗国。他 开创的国土包括今天的格鲁吉亚 一直到印度的大部地区。即从德 里到大马士草、从成海到波斯 湾的广大区域。6、莫卧尔帝国 (1526-1858年,一说1526-1857 年)。 “莫卧尔”一词为波斯 语,意为“蒙古”。莫卧尔帝国 的创始人是巴卑尔(又称巴布 尔),有资料介绍他是帖木儿帝 国帖木儿的后代。莫卧尔人把 蒙古秘史 中的阿阑豁阿尊为 世界女始祖或世界母亲。莫卧尔 帝国的统治区域从旁遮普到比哈 尔的北印度平原,西起阿姆河、 东至格拉河、北及喜玛拉雅山、 南到瓜寥尔的辽阔区域。 如果说大蒙古国“横跨欧 亚”的确没什么疑问,但说元朝 “横跨欧亚”就不十分准确了。元 朝是各汗国中的大汗之国。是大蒙 古国中的中央帝国,但它并不直接 统治(也统治不了)其它汗国(或 帝国),大元所直接统治区域有中 原汉地、新疆、西藏、云南、东 北、内外蒙古及以北地区、台湾 (澎湖地区)和南海诸岛,除中书 省直接管辖冀、鲁、晋和内蒙部分 地区外,还分设十个行省:1、陕 西行省:辖今陕、甘、蒙(伊盟) 部分地区;2、甘肃行省:辖今 甘、宁、及蒙西;3、辽阳行省: 辖今辽、吉、黑及以北地区,包括 奴儿干(黑龙江口)和骨嵬(库 尔岛)等地;4、河南江北行省: 辖今豫、鄂、皖及江苏的长江以 北地区;5、四川行省:辖今湘和 川、陕部分地区;6、云南行省: 辖今云、川和桂部分地区以及缅甸 北部、泰国、老挝、越南的一些 地方;7、江浙行省:辖今苏南和 浙、闽等地;8、江西行省:辖今 赣、粤;9、湖广行省:辖今湘、 黔、桂大部和琼及鄂北部分地区; l0、岭北行省:统领北边各地区, 包括今蒙古本土及以北所征服地区 (包括西至阿勒台山、吉利吉思之 北,今尼塞河中下游和今贝加尔湖 东西的巴儿忽、火里秃麻等地)。 此外,宣政院管辖的“吐蕃三道” 辖今青、藏、甘及川的一部分,其 
应算为元朝的第十一个行省。另元 
朝在高丽国还设“征东行省”,行 
省丞相由高丽国王世袭,辖今朝鲜 
半岛。 
从宗亲关系和蒙古封建制度 
讲,大汗(大元)是各蒙古汗国 
的共主,即宗主国,各汗国是大 
汗(大元)的宗藩国。但其实从 
第三代(按辈分讲)大汗蒙哥开 
始,大蒙古国已经出现了分裂, 
即拖雷后代与窝阔台后代的分 
裂,而后又出现了忽必烈派系与 
阿里不哥派系的分裂。各汗国有 
的对元朝称臣,如察合台汗国, 
因术赤与窝阔台关系融洽,以君 
臣相处。再如伊利汗国,蒙哥弟 
旭烈兀及其继承者自称伊利汗, 
突厥语为“从属”之意,就是从 
属于元朝。再如钦察汗国的忙哥 
帖木儿、脱脱蒙哥都接受过元朝 
的册封。也有与大汗之国元朝对 
抗的,如窝阔台、察合台后王与 
元廷的抗争,还如海都对元廷的 
反叛。同时,各汗国之间的战争 
也经常不断,他们的地盘也随战 
争割锯而变化。但不论怎样,这 
些汗国的统治者都承认元朝皇帝 
即大蒙古国的大汗是他们的宗 
主。他们自己只称为“汗”。 

(作者系锡盟党史地方志办 
公室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