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分析
高中政治生活第七课第二框教学案必修2

课题: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主备人:钱更生审核人:魏华优越性。
理解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通过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的理解,加强、深化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同感,自觉维护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教学难点】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式讲授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知识构建】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它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3、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享有自治权。
4、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它包括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和其他自治权。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典型例题】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 C )①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②享有独立的立法权③依法管理内部事务④依法行使自治权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各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2021年高中政治第七课第二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x

[议一议] 民主协商与协商民主的异同。 提示:1.相同点 无论是民主协商还是协商民主都强调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进行对 话、沟通、协商,通过协商取得共识,然后进行决策,使所作出的决 策更加民主和科学。民主协商在中国特指政治协商,而政治协商是 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协商民主包含着政治协商。 2.不同点 (1)协商参与主体与参与者地位不同。“民主协商”参与者主要是中 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各民主党派是参政议政,中国 共产党掌握决策权;而源于西方的“协商民主”,其协商主体更为宽泛, 它不仅仅局限于党派之间的协商,还包括政府与全体公民或公民代 表。
探究点
知识脉络
提示: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 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汇聚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 人士,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参政议政,民主 协商和民主监督;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 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
三、人民政协的职能 1.主题:团结和民主。 2.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1)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 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2)民主监督: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 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 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 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
[判一判] ①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共同职责。( ) ②人民政协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机关,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 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 提示:①(×)。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是政协委员的职责。 ②(×)。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 议政的职能,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2024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部编版必修4

()
①涵养着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 ②已成为中华
文明与世界交流互鉴的重要桥梁 ③体现了社会意识在经济社会发
展中起促进作用 ④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中,该项目秉持的谦、和、礼、敬的价值观涵养着我 国人民的精神价值追求,而不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①说 法错误;该项目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人类社会 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说明该项目已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交流 互鉴的重要桥梁,②符合题意;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 促进作用,③说法错误;该项目世代传承,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知识体 系、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这说明该项目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④符合题意。
材料七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主张人与万物平等,构建一 种和谐共生的关系,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提供价值参考。
(5)材料六、材料七分别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当代价值? 答案:材料六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 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材料七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 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答案:A
(2023·广东深圳)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项目申遗成功。该项目世代传承,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成
熟发达的传统技艺,体现了中国人所秉持的谦、和、礼、敬的价值
观,对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
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项目
【拓展】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
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经济全球化 第7课 第2框 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教案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新人教

第二框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请列举对外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2.解释与论证:理解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3.预测与选择:中国的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4.辨析与评价:客观评价入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1.政治认同: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2.科学精神:明确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3.法治意识:中国积极遵守世贸规那么,履行应尽义务4.公共参与:亲身感受开放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变化议题一|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入世19年来,中国成长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贸易增长的同时,脱贫人口也在迅速增加。
中国让数亿人走出贫困,这是历史上取得的最引人注目的发展成果。
过去19年,中国用行动告诉世界,成为开放型经济体可能带来怎样巨大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贸易体量的双增长,也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压舱石〞。
探究(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19年来,“入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提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数亿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大多数。
2021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随堂练习含解析部编

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1.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这些“中国元素”( )①决定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2.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有过以下两种态度:“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与“全盘抛弃、彻底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 )A.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B.否定了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C.否定了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D.否定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答案:A3.对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坚持( )A.推陈出新、革故鼎新B.移风易俗、改造剔除C.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答案:A4.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能发挥这一作用是因为中华文化( )A.蕴含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B.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C.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惠民利民D.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答案:D5.春节前后,某国“欢乐春节”活动丰富多彩、好戏连台。
该国各城市的“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日”“中国非遗展演”等活动火热开展,节目传递出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等理念受到当地民众的赞扬。
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 )A.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为解决当代世界问题提供具体方法C.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答案:A6.《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
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至21世纪,古老的《道德经》所蕴含的理念与主X仍然熠熠生辉。
今天,我们更要结合时代内涵扬其精华,让远古的思想再一次发出耀眼的光芒。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七课第2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知识点2 人民政协的职能 1.主题:团结和___民__主___。 2.职能:___政__治__协__商___、民主监督、___参__政__议__政___。 (1) 政 治 协 商 是 对 国 家 大 政 方 针 和 地 方 的 重 要 举 措 以 及 经 济 建 设 、 政 治 建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 ___决__策__实__施___之中进行协商。
了政治协商的职能,②③符合题意;人大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①排
除;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组织机构,不是国家机关,④错误。故选C。
知识构建·条分缕析
知识整合
核心要点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 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2.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 式和独特优势。 3.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推进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4.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的职能。
(2)协商民主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 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多种形式。要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 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多 层,是指中央、地方、基层各个层级都要围绕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进行商 量,特别是大力发展基层协商民主,重点在基层群众中开展协商。制度化,意 即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 度,使协商民主制度更为健全。
会、专题协商会等形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开
展对话交流,建言献策。这表明( C ) ①全国政协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②发展协商民主有利于汇民意、
2020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 《政治生活》第七课考点例析和复习提示 (2) 精品

《政治生活》第七课考点例析和复习提示考点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考点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2.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内容及原因:(1主人;民族平等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民族观点;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
(2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首要原则),民族团结(重要原则)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的基本原则。
2)相互关系: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例题: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0年3月2日发表《西藏民主改革50 年》白皮书,表明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2 019亿元,西藏自治区历任人大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由藏族公民担任。
这表明我国政府的政策和原则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
A.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B.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C.各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D.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例题:材料一西藏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旅游业正在成为西藏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由于西藏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再加上缺乏资金,各种设施配置不协调,每到旅游旺季,旅游交通、接待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旅客行、游、购、娱的基本需求,一些游客甚至找不到满意的导游。
西藏的这一“黄金产业”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材料二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考虑到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差,以及海拔高的自然条件,国家在财政、金融、税收和物质、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和帮助。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为什么却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采取特殊的支持和帮助政策?参考答案:(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七课 第二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
知识脉络
2.比较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
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
性质 国家权力机关
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不属于国家机关
职能 立法权、决定权、任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
(权) 免权、监督权
政
区
具有监督权,运用国家
别 监督 权力进行监督,具有法 是一种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2-
第二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政协 二、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1.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我国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人民政协的性质: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 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鲜明特点。
-4-
第二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议一议] 民主协商与协商民主的异同。 提示:1.相同点 无论是民主协商还是协商民主都强调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进行对 话、沟通、协商,通过协商取得共识,然后进行决策,使所作出的决 策更加民主和科学。民主协商在中国特指政治协商,而政治协商是 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协商民主包含着政治协商。 2.不同点 (1)协商参与主体与参与者地位不同。“民主协商”参与者主要是中 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各民主党派是参政议政,中国 共产党掌握决策权;而源于西方的“协商民主”,其协商主体更为宽泛, 它不仅仅局限于党派之间的协商,还包括政府与全体公民或公民代 表。
律约束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提示
•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前提、范围、 自治机关、核心内容) •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理论依据+现实原因+优越性)
新疆维吾尔自 A 治区1955年10 月1日成立
内蒙古自治区 B 年5月1日成立 1947 C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25日成立
设立区市的市级
县一级
思考: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 1200多 不对。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 个民族乡(镇),这些民族乡(镇) 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包括自治 都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这种观 旗)三级。民族乡(镇)是与乡、 点对吗?为什么? 镇平级的行政单位,不属于民族自
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 政区域 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享有自 治权的自治地方
区别下列三个地方行政区:
• 江苏省 • 西藏自治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 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 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 国的情况。” ——邓小平
我国为什么 要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的政策??
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1.必然性:
③自治权的内容:
是十分广泛的,包括立法自治权,经济自 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
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 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 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 单行条例。 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 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 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 来藏登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 区信访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 使用和发展藏语言的决定》《关 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 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关于严 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 立法自治权 的决定》等。
这充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什么优越性?
不会忘记他脱下带着自己体温 不会忘记他从自己的血管里抽出 的毛衣,送给藏族老阿妈。 900毫升的鲜血,抚养3个藏族孤儿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蓬勃发展。
知识体系
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 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 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含义: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 情况 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 自治权 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立法自治权 变通执行权 内容 经济自治权 文化管理自治权 其他自治权
符合国情的民 族区域自治制 度
适合国情
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显著的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注意:
1.不是所有有少数民族的地方都实行自治,而是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2.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不包括自治乡。 3.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 府,不包括司法机关。 4.民族区域自治权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 区别于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
民族自治 地方的双 重地位
既是国家地方机关,也是民族自治机关。
民族自 治机关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权力机关 自治权
行政关
注意:自治机关不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立法自治权
经济自治权
自治权
文化管理自治权
变通执行权
其他自治权
①含义: 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 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 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②地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意义(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 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援藏干 孔繁森是援藏工作的汉族干部,他两次赴藏, 部:孔繁 历时十载,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 森 西藏人民,他为西藏的建设、发展和稳定,为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思考:为什么西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孔繁森?
西 藏D 自 治 区1965年9月9 日成立
E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15日成立
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自治区都设置在哪 些地方呢?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②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国家统一领导 ③自治机关是什么 机关,它的职权与 一般的地方国家机 关有什么不同?
它的职权具有两重性,在行 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 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核心
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 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 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重要提示:
①前提:国家统一领导
②范围:少数民族聚居地方 ③特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 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 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三级 自治区 省一级 自治州 自治县
1984年后,在西藏 农牧区实行“土地归户 使用,自主经营,长期 不变”、“牲畜归户, 私有私养,自主经营, 长期不变”的政策。极 大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 积极性,使西藏农牧区 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得 到持续发展和提高。
经济自治权
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 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 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 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 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 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 变通执行权
材料一: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民族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材料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 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都由实行 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
(1)根本上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从具体原因来讲,适合我国国情,是由我国的
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有坚实的社会和政 治基础。 ①历史情况: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②现实情况: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 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