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戏曲的表演艺术

合集下载

戏曲青衣表演的唱腔艺术分析

戏曲青衣表演的唱腔艺术分析

戏曲青衣表演的唱腔艺术分析戏曲青衣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主要角色之一,扮演男性角色。

在戏曲表演中,唱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表演的艺术性和感染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就戏曲青衣表演的唱腔艺术进行分析。

戏曲青衣唱腔艺术的特点之一是音色的清脆悦耳。

青衣角色多扮演男性角色,因此他们的嗓音通常要求比较柔和、声音清脆而悦耳动听。

青衣演唱时旋律流畅自如,音色婉转动听,给人以舒缓愉悦的感觉。

这种音色的清脆悦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得观众更容易对角色的形象和情感产生共鸣。

戏曲青衣唱腔艺术的特点之二是音域的宽广。

青衣扮演男性角色,要求他们在演唱时能够表现出丰富的音域,从高音到低音都能游刃有余地表达出来。

这种音域的宽广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复杂性和情感的多样性,使得角色更具有吸引力和魅力。

戏曲青衣唱腔艺术的特点之三是情感的表达。

青衣扮演男性角色,要求他们能够通过唱腔表达出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他们通过声音的高低起伏、音调的变化、音色的婉转来表达出角色的内心情感,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角色的情感状态。

这样的情感表达让观众更容易与角色产生共鸣,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和喜爱。

戏曲青衣唱腔艺术的特点之四是节奏的掌握。

在戏曲表演中,节奏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更好地展现角色的情感和动作。

青衣演唱时需要掌握好节奏,使得唱腔旋律流畅有力,能够与舞台上的动作和表情相协调,更好地展现角色的形象和情感。

戏曲青衣表演的唱腔艺术具有音色清脆悦耳、音域宽广、情感的表达和节奏的掌握等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角色的形象和情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戏曲青衣表演的唱腔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值得我们长久地保护和传承。

戏曲表演艺术的特殊性

戏曲表演艺术的特殊性

戏曲表演艺术的特殊性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许多独特的表演艺术特点。

戏曲表演艺术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表演形式丰富多样。

戏曲表演艺术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而著称,包括有声有色的唱腔、多姿多彩的舞蹈、生动形象的表演、传神的化装等。

在戏曲表演中,演员不仅要唱、念、做、表,还要学会使用各种表演道具和舞台布景,使得表演更加生动。

无论是说唱念做还是身段变化,戏曲表演都要求演员做到位。

这些多种表演形式的综合运用,使得戏曲表演艺术在舞台上具有了丰富的表现力和惊人的艺术魅力。

二、行为和言语的统一。

戏曲表演艺术要求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行为和言语要做到完美的统一,即所说所做,所做所说。

在戏曲表演中,演员的言行必须高度一致,要表现出行为和心理的真实性,才能更好地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这种行为和言语的统一,是戏曲表演能够感染观众的重要手段,也是戏曲表演艺术因此而具有的一种独特性。

三、角色塑造的独特魅力。

戏曲表演艺术在角色的刻画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它能够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唱腔、舞蹈、表演等形式,通过言语和行为等手段,不仅要刻画出角色的外在形象、内心情感,还要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社会地位。

戏曲表演艺术在塑造角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能够通过旋律的运用、动作的设计、化妆的特色等综合手段,创造出栩栩如生、栩栩如生的角色,给观众以深刻的视觉和心灵冲击。

四、角色华彩的服装和华丽的化妆。

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角色化装和服装设计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华彩的服装、华丽的化妆是表演艺术中的一大特色。

演员在表演前,需要根据角色的特点和身份,化妆成不同的形象,选择不同的服装,来展现出角色的外表形象和内在品质。

角色的服装和化妆设计是戏曲表演艺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对角色的刻画和情感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服装和化妆的设计,演员能够为角色赋予更加鲜活、生动的形象,使角色更加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感。

浅谈“独特”的戏曲表演艺术

浅谈“独特”的戏曲表演艺术

二、 综合性 和虚拟 性
“ 程式化” 也是戏 曲表演里头电视表演又是一个很“ 独特”
它“ 在哪呢? 例如说 , 生旦 、 、 , 在“ 净 丑” 四大行 当 首先它是高度的“ 综合性” 它们包括演员的“ 念 、 、 的一面 , 独特” , 唱、 做 中他们有着 自己的程式化动作。如生行的老生 , 他有髯 口功 : 打 ”手眼身法步 。 , 舞美、 灯光 、 音响 、 道具 、 美术 、 服装等等 , 结 弹 掸 甩、 捻 转 咬、 抖 托 推 吹、 再如小生 合于一体 , 缺一不可 , 在这高度的“ 综合性” 与其它艺术门类相 捋、 、 、 让、 、 、 带、 、 、 、 等等。 带、 打甩 、 、 、 、 提 咬 击 对是比较 少见的。因为在戏 曲的舞台上 , 演员一化上妆 , 穿上 行跟武生行的程式化动作有甩发功 : 点 、 在这些各行各 当中他她们都有着自己的程式化动。 举个例 戏服 , 带上头盔往台一站 , 这时演员进入 角色 , 各个部 门已经 等。 电视生活 中的骑 马是 真的 , 骑上一 匹高头大马 , 而戏 曲表 做好了配合准备。如果光有演员在 台上没有舞美的配合那就 子 ; 不成戏 , 那叫个人演唱。如果没有灯光的配合( 这里包括各式 演骑马是手握马鞭一挥表示已经上马 了,手握船 浆一摇表示 一个跟斗就是十万八千里等 。 但过些程式化的表演 样的效果灯 )那这时演 员就很难把场景坏境现出来。如果没 船在行走 , ,
说是可醉人的。

真哭会影响美感 , 喉咙发紧时对唱腔会有影响。 在戏曲行里有
哭也要哭得美 , 能哭得泪流满面 , 不 因为戏曲是唯美 为什么说戏曲艺术是“ 独特” 的昵?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这讲究 , 下它的“ 独特”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三大戏剧 , 性。 古希腊的 的写意艺术。 以上所说 的不难看出它确实很“ 独特 ” 。戏 曲的表演里面 戏剧 , 印度 的梵剧 , 中国的古典戏 曲。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 现 如今只有 中国的戏 曲保留最完整。著名的国学大 师王国维曾 行 当分得最清 , 也是最细 的, 们为“ 、 、 丑 ” 他 生 旦 净、 在这些行

传统戏曲艺术的表演特点与文化内涵

传统戏曲艺术的表演特点与文化内涵

传统戏曲艺术的表演特点与文化内涵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它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戏曲艺术的表演特点十分鲜明。

首先,在表演形式上,它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现手段。

“唱”是戏曲表演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演员通过优美的唱腔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情节。

不同的剧种有着各自独特的唱腔风格,如京剧的高亢激昂、昆曲的婉转悠扬。

“念”则是指角色的对白和独白,要求演员具备清晰准确的发音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调。

“做”涵盖了演员的身段、动作和表情,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打”则是精彩的武打动作,展现了演员的功夫和技巧。

戏曲的表演注重程式化。

这是一种经过长期积累和传承的规范化动作和表演方式。

例如,演员的举手投足、眼神的运用、台步的走法等都有固定的套路和规则。

这种程式化并非僵化的束缚,而是演员在遵循基本规范的基础上,根据角色和情境进行灵活的变化和创新,从而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角色塑造方面,戏曲有着严格的行当划分。

常见的行当有生、旦、净、丑。

生行通常是指男性角色,包括老生、小生等;旦行则是女性角色,有青衣、花旦等;净行多为性格豪爽、粗犷的男性角色,以面部化妆的特点而闻名;丑行则以滑稽、幽默的表演为主。

每个行当都有其独特的表演特点和要求,演员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此外,戏曲的舞台布景和服装道具也独具特色。

舞台布景往往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通过一桌二椅等简单的道具,就能营造出各种不同的场景。

服装道具则精美华丽,色彩鲜艳,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不同的角色有着特定的服装和头饰,从服饰上就能直观地分辨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传统戏曲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

许多戏曲剧目都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古典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

浅谈京剧的艺术特征

浅谈京剧的艺术特征

浅谈京剧的艺术特征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下面将从剧目、表演方式、唱腔和服饰等方面进行浅谈。

首先,京剧的剧目丰富多样,包括历史戏、传奇戏、宣传戏、故事戏等等。

在剧目选择上,京剧注重历史人物的塑造和历史事件的再现。

剧目通常是选取历史上的人物故事,通过歌舞、唱念做打等方式,将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

京剧的剧本精美、情节曲折,常常富有戏剧冲突,以吸引观众的注意。

此外,京剧还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创作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剧目,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保持戏曲艺术的鲜活性。

其次,京剧表演方式独特精湛。

在京剧中,演员的表演主要依靠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方式。

唱指的是表演的歌唱部分,念指的是表演的台词部分,做指的是表演中的动作和姿态,打指的是表演中的武打部分。

在京剧表演中,这四种表演方式相辅相成,相互配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京剧的表演方式以内外笃志、内外合一为核心,通过声音、姿态和动作的结合,全面展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再次,京剧的唱腔风格独特优美。

京剧的唱腔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分别是起板、唱腔和咬字。

起板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让观众进入戏曲的氛围。

唱腔则是演员通过特殊的发声技巧,将戏曲的情感表达出来,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

咬字则是演员通过发音的准确和细腻,将台词表达得更加生动和韵味十足。

京剧的唱腔以高亢婉转、柔美婉约为特点,透露出一种古典而又充满韵味的美感。

最后,京剧的服饰所采用的是精致华美的装束。

京剧的服饰采用的是明清时期的传统装束,包括汉服、官服、妆台装等等。

这些服饰造型独特,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能够凸显出角色的身份和特征。

在京剧的表演中,演员穿戴这些精美的服饰,使得角色更加栩栩如生,极大地增强了剧的视觉效果和观赏价值。

总的来说,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从剧目、表演方式、唱腔和服饰等方面来看,京剧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剧目,艺术精湛的表演方式,独特优美的唱腔风格,精致华美的服饰装束,而且还能够通过这些艺术特征,展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使得京剧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戏曲表演艺术的特殊性

戏曲表演艺术的特殊性

戏曲表演艺术的特殊性戏曲表演艺术是一种以音乐伴奏的声乐表演,讲究声乐技巧和表演技巧的融合。

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腔调系统独特。

腔调是戏曲表演艺术的一种声音艺术,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时代性。

不同的腔调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声、调式、音乐构成和表演特点。

戏曲中的腔调种类繁多,如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它们的腔调系统各不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唱艺术。

2.表演要求高度统一。

在戏曲表演艺术中,演唱与表演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的融合度极高,指挥家、歌唱家、演员等要求高度统一,每个演员都要根据剧情要求进行情绪表达,同时与音乐结合,呈现出一种整体的艺术效果,这对演员的演技水平有较高的要求。

3.音乐与表演相辅相成。

戏曲表演艺术的音乐与表演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塑造了舞台戏曲的艺术魅力。

音乐能够描绘情节、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等,演员的表演必须与音乐相协调,使表演更加丰富、生动,投人观众的情感世界,将艺术效果提高到全新的境界。

二、剧本创作的特殊性剧本是表演艺术中的灵魂,它既是表演的基础,也是表演的推动力。

在戏曲表演艺术中,剧本创作具有如下的特殊性:1.要有严格的艺术规范。

戏曲表演艺术有着严格的历史传统和艺术规范,分别体现在角色设定、情节把控、文化内涵等方面。

因此,剧本创作要以这些传统为基础,既有自己的特色,又能准确地反映和传承传统文化。

2.需要精细的情节构建。

戏曲表演艺术的剧本情节构建需要精细,一个小小的差错就会影响整个表演的效果。

因此,剧本创作需要结构合理、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又不失细腻的描写,合理地安排人物行动和经历,使之顺畅自然。

3.需要传承历史文化。

戏曲表演艺术是我国独特的戏剧形式,体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因此,剧本创作的目标之一是要传承历史文化。

在创作中,要注重历史考证,将历史事件和人物融入其中。

三、舞台表演的特殊性1.舞台布景、服装要求高。

戏曲表演艺术要求环境舞台布置和演员服装要具有古代中国风情。

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

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

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戏曲表演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核心,通过演员的表演,以及舞台、音乐、服装等元素的配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中国戏曲表演中,有四种主要的艺术手段,它们分别是唱、念、做、打。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四种艺术手段。

一、唱唱是中国戏曲表演中最为重要的艺术手段之一。

戏曲中的唱融合了音乐和语言,通过演员的歌唱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唱分为腔调和唱词两个方面。

腔调是指戏曲中特有的音乐旋律,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腔调体系,如京剧的平调、高调、快板等。

唱词则是指演员用特定的语言形式来演唱剧中的台词,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音调的变化等手法,表达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二、念念是中国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独特的表演方式。

念是指演员用特定的语调和节奏来朗诵剧中的台词,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念的方式有多种,如念白、念词、念白词等。

念白是指演员用平稳的语调来朗诵剧中的对白,念词则是指演员用特定的语调来朗诵剧中的唱词。

通过念的方式,演员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戏曲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三、做做是中国戏曲表演中的动作表演手段。

做包括身段、步法、手势等方面的表演。

演员通过精确的身体动作和灵活的步法来展现角色的形象和动作特点。

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做法,如京剧的大鼓、小鼓、拍子等。

手势也是做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员通过手势的变化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意图。

做是戏曲表演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丰富角色形象,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

四、打打是中国戏曲表演中的武打表演手段。

打包括武术动作、器械表演等方面的表演。

演员通过精湛的武术技巧和灵活的身体动作来展现角色的战斗场面和动作特点。

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打法,如京剧的刀、枪、剑等。

打是戏曲表演中的精彩部分,它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增强戏曲表演的观赏性。

综上所述,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即唱、念、做、打,是戏曲艺术的核心要素。

浅谈戏曲艺术表演三大要素

浅谈戏曲艺术表演三大要素

47艺术论丛浅谈戏曲艺术表演三大要素茹劳劳灵宝市蒲剧团中国戏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在戏曲的表演过程中,人物形象的创造、“四功”的合理利用、巧妙运用“五法”都是衡量一台戏、一场戏好坏的重要因素。

三者缺一不可,至关重要。

一、戏曲人物形象创造无论是那个剧种,人物形象创造都至关重要。

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一、是人物性格;二、是人物关系;三、是规定情境。

演员对细节的创造,它必须十分准确地符合自己所扮演的人物性格的需要,才能挖掘出人物的典型个性来;细节的创造还必须十分准确的符合人物关系的需要,才能使观众了解到人物之间的亲、疏、近、远以及他们内外的联系何在;细节的运用还必须十分准确地符合规定情境的需要并为之效力,方可达到深化创作手段、渲染规定情境之目的。

二、恰到好处地运用“四功”一个戏曲演员要想演好戏就必须首先具备“唱、念、做、打”基本功,而且要在戏曲舞台表演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好基本功。

1、合理运用唱功“唱、念、做、打”唱为首;“唱”是戏曲表演中的核心内容。

戏曲重唱,豫剧尤以唱功见长,以唱功取胜,所有久演不衰的剧目几乎都是唱功戏。

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数十年而演不衰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中有优美动听、脍炙人口的精彩唱段所赋予的生命力。

怎样才能唱出如此美妙的唱段呢,以我的实践经验认为,应着重从嗓音、吐字、发音、行腔、归韵等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嗓音。

嗓音是唱好戏的先决条件。

俗话说:“唱戏没嗓,一辈难响”,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演唱者必须首先具有高亢明亮、清脆圆润、音色纯正、高低自如的良好嗓音条件。

良好的嗓音条件分先天自有和后天磨练而成两种。

大师马金凤的“金嗓子”就是后天练成的典范。

二是吐字。

吐字是唱好戏的根本保证。

吐字即演员利用唱腔手段将唱词中的文字清晰地传送给观众,使观众在欣赏唱腔艺术的同时明白剧情含意,因此唱腔中的吐字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戏曲的表演艺术
发表时间:
2011-09-28T10:56:21.487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7月供稿 作者: 郭鹏程
[导读] 随着舞台实践逐渐增多,对表演的感悟和理解也在加深,我对人物的认识也不断升华

郭鹏程

(禹州市豫剧团
河南 禹州 461000)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7-0000-01

在戏曲唱、念、坐、打、的四功五法中,无论何种表现都是由内向外,其神韵都是通过表演来展现剧中情节,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去传情达意,按照角色情感需要,运用不同的表演手段,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以求得完美的艺术形象。

我从事演员这一行业以来,艺术实践告诉我,成功的表演固然不易,但是如何运用表演的技巧,掌握表演的的正确方法,来塑造人物
的形象是一件更难的事,在多年的表演实践中,从学校到舞台,从理论到实践,我对表演不断的追求和探索、研究,每演一个人物都和着
重角色的不同和差异
,为成功塑造好剧中人物形象,从分析剧本到体验生活,力求有所新的突破,努力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琢磨了人物的
每一次出场的动作,动机、交流的对象和目的,人物的心态和外部表现。言语举止、喜怒神情,我有意识的抛开自己,努力走进人物。后
来经过多次的努力,才总结出了角色差异的真正含义,正是每一个演员自身条件的不同和创新程度的差异,是每一个角色呈现出不同的个
性光彩。

随着舞台实践逐渐增多,对表演的感悟和理解也在加深,我对人物的认识也不断升华。于是,在表演中,在通过调动各种表演技巧去
塑造剧中人物形象,挖掘其内心世界。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进行一次成功的艺术演绎,不仅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努力掌
握各种艺术表演元素,要妥善恰如其分的运用,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将演示生活的思想情感、艺术语言贯穿整个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去。而
只有赋予真实的情感,演员所表演出来的人物才不虚假、不造作,而是更加生活化和自然化。

在近几年的艺术实践中,我进一步认识到:人物的个性是人物在具体生活中的情意姿态,是这一人物区别与其他人物的特征,是戏曲
艺术动人情怀的眼眸。掌握人物性格基调,主要从剧本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语言中区挖掘。高尔基说:
“情节是性格的历史”。为了更好的
刻画人物。所以,每次接到新的表演任务,今年,我团排演了大型近代剧《仁昌药号》该剧发生在清朝同治年间,以湖北、江西、四川、
宁波等地药材商组成的
“十三帮”大举进入禹州建会馆、开药行,这一举动引起了禹州本地药材商的不安,他们担心在激烈的竞争中被外来的
药商所击败。矛盾随着产生,剧中我成功饰演了的一位
“教头”,根据的人物性格,“教头”——是镖行的总管,该人性格蛮横,欺行霸市,是
以收受别人银钱帮其押送货物,视钱如命,不拘小节的社会中层人物形象。从分析剧本到仔细琢磨每一句台词、到每一句念白、动作,以
及更准确的把握人物,怎样去生动地展现剧中人物的内心独情怀,我都反复思考,多少次把自己置身于剧中,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和我全身
心的投入,我感觉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将情、理、技三者结合较为完满,表演的招式和演出能准确到位。该剧首演成功,我在剧中的表
演自然人物形象及恰如其分的念白,在观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名演员不能拘泥于一个演技娴熟的艺匠,能把剧中人物很自然的搬到舞台上,让观众认可接受,才是重要的。舞台表演艺术是
一个情感性很强的艺术门类,所有的艺术表演都要有准确的捕捉人物的情感和与之相应的行为动作,既要有贯穿始终的、具体的思想内
涵,又要有典型而集中的表演形式和强烈的感染力。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然目的,才能给观众高品位的艺术享受,人类复杂的情感是极其细
腻的,这需要表演这个主题要深入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一切,因为它是滋养其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养料,更是发挥艺术表演力得天独
厚的先决条件。
在所有戏剧表演样式中,表演的技艺也是多样的,也是独特的,在掌握其程度上也是很难的,“兼收并蓄、善学求新”,一名优秀的戏曲
演员在传承的过程中,创新也是尤为重要的。演员的表演也必然努力调整自己的方向,去面对观众,近几年,随着各种新的艺术形态的冲
击,现代观众的群体结构以及观众的审美需求都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观众的消费观念也随之而变。
2010年我团编排了大型近代剧《神
器》,剧中我饰演大当家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土匪头子。为演好这个人物,我仔细分析了剧本,琢磨人物每一次出场的动作、动机、交流
的对象和目的,人物的心态和外部的表现。同时,我也翻阅大量当时类似剧中人物的历史材料,认真感受当时剧中人物在当时复杂的社会
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掌握人物特有的造型,使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心境中的神态,霎时间鲜明的印入观众心底,而这种神态需要演员在表
演的程式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才能具有很强的艺术张力和感染力,渐渐的我找到了感觉,剧中人物的凶相和丑陋的心态,我把他完整
的展现给了观众。该剧在禹州上演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美,在戏曲表演的程式中,演员无论饰演什么角色和行当,表演的身段、动作等都要流畅、自然、逼真,给人
以美感,应合观众的审美期待。成功地塑造人物是为表现剧情而服务的,作为演员必须认真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加上对剧情的深刻理
解,对人物外在的准确表现及内在情感的细腻体验,才能熟练的利用表演的技巧和手段,去生动地刻画出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舞台艺术
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