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超现实主义
浅谈达利超现实主义创作的思维方法

浅谈达利超现实主义创作的思维方法作者:袁旭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年第02期摘 ; 要:超现实主义画派代表画家达利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达利在绘画中倡导超现实主义的画风,画作有《记忆永恒的钟》、《内战的预感》、《卡拉丽娜》等。
达利的创作超出现实主义的梦幻色彩,以细腻精致的手法描绘荒谬的梦境。
本文从达利的超现实主义思维方法出发,分析了佛洛依德潜意识对达利创作风格的影响及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进一步挖掘了达利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创作的魅力与思维的方法。
关键词:达利;超现实主义;思维方法中图分类号:J524.3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080-01达利是超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
在达利的作品中,大多探索的是潜意识的意象,并通过具体的创作思维方法和创作途径而进行绘画的,成为达利颇具代表性的超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在认识达利的超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潜意识说对达利创作思维方法的重要影响,达利在其毕生的创作中致力于探寻绘画中所能表现出的潜意识元素,探寻一种超现实的创作画境,同时也有对理性思维的涵盖,他以独特的思维方法展现出超现实主义风格。
一、超现实主义绘画思维方法的形成超现实主义一词源于法国作家阿波利奈尔。
从二十世纪末,超现实主义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类艺术领域中。
在美术领域,经过新印象派、后印象派、象征主义、原始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等主要的流派,而后达利作为代表,开始了超现实主义浪潮的初起,由此超现实主义思维方法便形成。
在达利所倡导的超现实主义的绘画思维方法,提倡的是否定传统的思维方法,在这样的否定中始终抱有一种虚无主义的思维,否定对象是一切的传统思维。
对于达利所开创的创作思维绘画领域内的超现实主义风格来看,实际上受到了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潜意识说,在它的影响下,超现实主义的绘画创作思维方法和艺术实践更多是体现出一种梦幻色彩,通过虚无主义来推翻一切传统思维方法,同时又想要着手表现自己内心,进一步呈现出了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思维方法。
浅谈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现实意义

浅谈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现实意义作者:李晓宇来源:《西部论丛》2017年第01期摘要:虽然超现实主义绘画不安宁的画面更多呈现着荒诞和非理性色彩,但却深刻反映了身处特定时代的艺术家们做为乱世生活的体验者和严酷历史的见证人的内心真实状态和感受。
本文结合历史背景,从图像分析的角度入手,通过解读几位超现实主义绘画代表艺术家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一系列绘画作品,阐述超现实主义绘画不容忽视甚至不可替代的历史现实意义。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绘画;历史意义;恩斯特;米罗;达利超现实主义"这个名词,出自本世纪初法国立体派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内尔(1880-1918)之手。
他于1917年写给苔尔美的信中说:"再三考虑后,我确实认为,最好还是采用我首先使用的超现实主义这个词,它比超自然主义这个词更好。
超现实主义这个词在扁中还找不到,它比由诸位哲学家先生们早已应用的超自然主义这个词用起来更方便。
"由此可见,阿波利内尔创造超现实主义这个词的本意,在于以此来代替超自然主义这一名词。
它的最初含义就是寻求超乎现实之上的种种未知现象,包括人生、社会、伦理道德和精神文明诸方面。
安德烈·布洛东觉得这一术语最能表达这个文艺流派的宗旨,因而得名。
社会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经常会给艺术家们带来精神上的猛烈冲击,同时这种冲击又往往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他们的艺术创作中,古今中外的艺术家莫不如此。
20世纪上半叶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们和达达主义者一样,刚刚经历了四年的全面战争,这使得超现实主义者更着重于诗人的孤独。
因为厌恶战争的残酷和恐怖,他们选择了探索人类灵魂深处的潜意识时空,选择了以梦遁世,以期把现实抛之脑后。
哈布瓦赫在他的《论集体的记忆》一书中曾说到:“不是在记忆中而是在梦境中,心智最大限度地遁离了社会。
”⑴梦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信奉梦境万能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就是以表现梦境和潜意识领域为特色,而它恰恰又在两战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生成,这无疑也给它披上了一层回避现实、崇尚虚无和荒诞的色彩。
文学与超现实主义

文学与超现实主义文学一直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和想象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而超现实主义则是一种追求超越现实、揭示潜意识与理性之间联系的艺术和文化运动。
本文将探讨文学与超现实主义的关系,以及超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超现实主义的由来与特点超现实主义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特别是法国。
它追求超越现实,挑战传统的表现方式,以追求“超越现实”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超现实主义作品以其奇幻、离奇的形象和情节而著名,常常涉及非理性和梦幻的元素。
二、文学与超现实主义的关系文学是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超现实主义为作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他们能够突破现实限制,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象力。
三、超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应用超现实主义在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许多作家创作的重要风格。
其中,写作手法和语言的创新是超现实主义作品的显著特点之一。
通过夸张、反复、怪诞和非理性的描写方式,作家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超现实主义对文学的影响超现实主义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限制,使作家们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次,超现实主义强调个人的潜意识和梦境,使文学更加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并探讨心理和意识的奥秘。
最后,超现实主义作品对于读者来说也是一次心灵的冒险和启迪,使人们反思现实世界的局限性。
五、超现实主义在当代文学中的再塑虽然超现实主义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但其精神和影响仍然在当代文学中有所体现。
现代作家通过各种手法和形式,以不同的方式探索超现实主义所追求的超越现实的表达方式。
六、结语文学与超现实主义是一对紧密联系的伙伴,通过超越现实,文学得以更好地表达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超现实主义对于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向,也在当代文学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艺术与超现实主义

艺术与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艺术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艺术流派,它以其超越现实的、怪诞的、超感官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著称。
超现实主义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更是一种对现实的审视和探索,以及对人类心灵和潜意识的挖掘。
本文将探讨超现实主义的起源、特点以及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超现实主义这一艺术流派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
当时,欧洲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伤痕。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些艺术家开始对现实世界感到失望,他们试图探索意识深处的幻想世界,以此来逃避现实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安。
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安德烈·布勒东、萨尔瓦多·达利、马克思·恩斯特等艺术家提出了“超现实”的概念,试图通过艺术表现形式来揭示现实世界之外的更深层次的真相。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上。
超现实主义作品通常具有超乎常识的场景和画面,常常描绘出一些怪诞、离奇、梦幻般的景象,充满了幻想和超感官的体验。
这些作品不拘泥于现实世界的客观规律,而是通过对潜意识的直接表达和幻想的释放,将自由联想的方式融入艺术创作之中。
在超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变形、扭曲的形象和场景,这种对视觉形式的颠覆和重构使观者在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一种非凡的艺术魅力。
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不仅仅止步于20世纪的艺术领域,它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在当代,超现实主义的思想和创作方式已经渗透到了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中,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电影、文学等。
许多当代艺术家都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启发,他们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尝试着突破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求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
超现实主义也激发了人们更加开放的审美情感和更具想象力的艺术体验,使艺术不再局限于现实的束缚,而是成为了一种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浅谈超现实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及其应用

义艺 术家们 凭借 直觉 行 事并宣 布 了理性 和 神圣直
觉 的破产 , 因而超现 实主义对 于服装设计 的影 响是 在精神方面和意识形态上 。 米罗——超现 实主义 的另一位 重要级 人物 , 他 的 画作是从 儿 童画 和卡塔 兰 的 民间艺术 中获取灵 感 。米 罗的作 品总是给人一种 轻松好玩 的感觉 , 他 用 明亮 的色彩来表 现各种元 素 ,比如生动 的想象 、 抽象的符号或是生活 中简单 的事物 。( 2 图 )
世 界 比现实更能反映精神深处 的真实 。超 现实主义 要 创造一种 新的现实 ,一种高 于现实生活 的现实 , 它消解 了生活 与艺 术的界 限 ,在超现实 主义 中 , 潜 意识 和梦境是其 中极为重要 的组成部分 。超现实主 义 的艺术家 们经 常用 抽象 的几 何形 式 或是 写实 的 精 致入微 的表现细 节的手法来 表达他们 的梦幻 , 以 此来 表现他们的潜意识 。代表艺术 家达利的许多作 品就是 将具 体 的细节 和任 意 的夸 张等 手法 结合 起
把 梦境 随机地结合 起来 , 主观世界 变成 了令 人激 将
动的客观的形象 面 。他偏爱 的幻觉 形象经常重复
在他 的作 品 中出现 ,比如像蜡 般 软化 了 的硬件 物
体, 或是超 级细长 的兽腿和 失去重心 到处飞 的景象
等等 。( 】 图 )
1 . 性 和 神 圣直 觉 的破 产 2理
2 超现 实主义对 于现代服装设计 的影 响 超 现实 主 义为许 多艺 术 的设 计 的 主题 和设计 观念提供 了丰富的资源 。 } 是在 精神方 面和意识 形 态上 , 通过精 神 的纯粹 自动活 动去 表达 , 出现 了人类 无计划 、 设计 的艺术 。艺术创作 的源泉来 无 自于对 自我想象力 的坚定 的信念 。而这也是 为服装 设计师们所借鉴 的地方 。
浅谈现代玻璃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表现

浅谈现代玻璃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表现作者:黄汉松来源:《设计》2012年第02期摘要:当读者在品读一件玻璃艺术品时,几乎都会无意识地说出神秘、诗意、梦幻等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审美现象,根源在何处呢?直到—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超现实主义艺术的著作才发现:现代玻璃艺术的美学特征与超现实主义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现代玻璃艺术中,玻璃材质的物性所显现出诗意言说的隐喻,与超现实主义符号言说的隐喻产生共鸣。
因此,文章旨在浅谈现代玻璃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表现。
关键词:现代玻璃艺术超现实主义梦幻诗意隐喻一、现代玻璃艺术的超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现代玻璃艺术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走向多元化,出现各种风格和流派的倾向,然而,它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最为深刻,另外加上玻璃材质的特殊物性等因素,因此,在现代玻璃艺术中出现了显著的超现实主义风格。
超现实主义玻璃艺术经历了自发期(如中世纪彩绘玻璃,虽然它的本意是为宗教服务)、个人喜好期、自觉期(20世纪60年代国际工作室玻璃艺术运动至今)。
二、超现实主义在现代玻璃艺术中的表现形式及特征超现实主义在现代玻璃艺术中往往通过符号的隐喻形式,即运用时空重构、生命体重塑、符号重构等方式,营造一个神秘、怪诞离奇、非现实的梦幻世界,表现人的深层精神世界,满足内心本能的欲望。
它具有符号梦幻性、具象性和神秘诗意性的美学特征。
三、超现实主义的玻璃艺术的代表人物作品分析(一)史丹尼斯拉夫李宾斯基(StanslavLibensky)李宾斯基是一位典型的捷克玻璃艺术大师,同时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玻璃艺术家之一。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把玻璃作为表达艺术观念的媒介,以另外一种方式来演绎玻璃艺术。
他采用铸造和切割技术,开始挖掘玻璃表面及内部的光学特性。
在造型上有意地安排一些孔洞、缝隙,让光线穿透,并赋予特殊的含义。
如拱形系列中的《门》、三角形系列《金字塔的绿色眼睛》等作品,其中《门》拱门优美的弧度,中间开口的一线天及左右两边分开的尺度感,营造了一种诗意空间,而面积和体积、斜面与直面的协调比例则达到了几何形而上美学的标准。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

超现实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影响与发展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极具冲击力的艺术运动,它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绘画、雕塑、电影、音乐等各个领域。
超现实主义追求超越现实,寻求心灵的深处,通过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表现出一种非理性、超越逻辑的人类情感和潜意识。
它以创造性的思维和对潜意识的探索为特点,成为20世纪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本文将从文学、绘画、雕塑、电影和音乐等不同领域探讨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和发展。
一、文学领域超现实主义在文学领域的出现,使得文学摆脱了现实主义的桎梏,作家们开始追求超越理性、逻辑和对联结和表达潜意识的关注。
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梦境、幻觉和催眠状态为题材,表现出一种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
安德烈·布勒东、路易斯·阿拉贝、保罗·艾吕雅以及安德烈·马尔罗都是超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不仅在于作品内容的独特性,更在于对后世文学的启发。
超现实主义作品拓展了文学的表现形式,使得文学创作更加注重想象力、潜意识,这一影响也渗透到了20世纪后期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当中。
二、绘画领域超现实主义在绘画领域的影响是最显著而深远的。
超现实主义绘画以其非凡的想象力和超现实的诗意表现方式影响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超现实主义绘画家们追求在画布上展现潜意识的非理性和混乱,他们抛弃传统的透视、色彩和形式,通过奇幻、超脱现实的画面表现出内心的情感和梦幻般的景象。
代表性的绘画家包括安德烈·布勒东、萨尔瓦多·达利和芬·韦克等人。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延伸到了当代艺术,不仅在形式上带来了崭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更在美学和思想层面激发了对现实和潜意识的思考。
超现实主义绘画对于后世的艺术运动如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概念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雕塑领域超现实主义雕塑是一种与传统雕塑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它突破了雕塑的规范和传统观念,追求表现出心灵的深处和非理性的一面。
各种主义之超现实主义

各种主义之超现实主义一、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艺术潮流,源于达达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
其理论背景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帕格森的直觉主义。
超现实主义画家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是绝对的真实,因此,力图把生与死,梦境与现实统一起来,具有神秘、恐怖、怪诞等特点。
《记忆的永恒》,达利作,1931年,布上油画,24×33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由飞舞的蜜蜂引起的梦》达利作1944年布上油画,51×44厘米,私人收藏《错误的镜子》,雷尼·马格里特作1928年,布上油画,54×81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熟睡的维纳斯》,保尔·德尔沃作1944年173×199厘米现藏伦敦泰特画廊《L.H.O.O.Q.》马塞尔·杜尚作1919年19×12.7厘米,玛丽·西斯勒夫人《被夜莺吓着了的两个孩子》恩斯特作1924年板、木制构造物的拼贴、油彩46× 33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集体发明物》马格利特作1934年73.5× 116cm 布面油画私人收藏二、超现实主义的诞生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时,整个欧洲,经济萧条、世态炎凉,人民生活困苦,整个社会弥漫着强烈的厌世、悲观的情绪。
此种形势之下,人们(艺术家们)开始否定一切,开始逃避现实,追求不存在的梦幻,以脱离现实的悲哀与残酷。
弗洛伊德以梦的解释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新时代。
处在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下的人们,开始对旧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失去兴趣并最终与之分裂。
不少艺术家将自己的兴趣转向了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说,他们把毫不相干的东西凑在一起,热衷于没有任何逻辑联系和理性约束的表现手法,以求脱离现实的残酷与悲哀。
弗洛伊德精神层次理论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意识(conscious)·前意识(preconscious)(下意识)·潜意识(unconscious)(无意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三、超现实主义的种类1.自然主义的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马格利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超现实主义
——观电影《孔雀》有感
电影《孔雀》是顾长卫的导演处女作。此片是一部不错的现实题
材电影,表现了平实的生活故事,为诸多影评人肯定。影片没有怪异
的光影效果,没有过分离奇的剧情,也没有奇幻特技效果,只有一个
个长镜头的描述和三个段落的交集互换。但是如果看其中的某些片
段,似乎我们又在观看一个超现实的电影,但其中暗含了一些超现实
主义的影子。当然,无论影子是否合适,影片时刻体现了它的特点——
电影即是现实。
一、 超现实表现手法带来的巨大张力
电影通过一个个图像的变化和传递与观众进行沟通。图像传递信
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视觉接受的直观性和同步性。因此,视觉文本
与生俱来的简单直观的优势对受众构成了巨大的诱惑,那种让人身临
其境的感觉使观看变得不可抗拒。《孔雀》就是由一个个生活图像组
成的,但是仿佛又不是一般家庭的生活行为疯狂怪异的姐姐、似傻非
呆的哥哥、沉默突变的弟弟、不与孩子沟通的父母、麻木的邻居等等。
这些貌似非正常的生活元素.在这里汇集在一起 ,构成了 “超现实
主义的真实生活。
超现实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最先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艺
思潮。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等各个领域都被涉及。当时,弗洛伊
德的潜意识理论渗透在超现实主义文艺的理论和实践中,这种文艺致
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层面。试图突破符合逻辑与实践的现实观
念。并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梦、潜意识相糅合 以达到一种绝对的和
超现实的境界。超现实主义这种美学观念不受理性和我们通常所认为
的道德观念束缚它鼓励艺术家运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原始的;中动和
自由意识的释放。
《孔雀》中的姐姐是个典型的具有梦想的人。当应征伞兵的愿望
破灭后 。她自己做了一个降落伞,还在小城的街道上肆无忌惮地展
示自己的作品和梦想。她的脸上露出 闭门”后久违的笑容。她在街
道上 飞翔”,周围一片哗然。这样疯狂的行动即使放在今天。也绝
对是一次 行为艺术”!试想在上世纪70年代 人们刚经历了文革的浩
劫思想还处在混沌的状态,怎么接受呢7姐姐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遇
到了她喜爱的伞兵。所以想应征当伞兵,想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后来
梦想破灭。
原本以为姐姐做降落伞。会到遇见伞兵的原野上,和蓝天最
近距离的接触祭奠自己纯真的爱情,没想到导演却安排她在繁华的街
道飞翔使她成为世人眼中的怪异分子。姐姐这个形象在片中是超现实
主义者的代表。尝试自主创造,从“梦幻 、”疯狂”和“爱情” 中
获取自己灵魂的重生。
超现实主义力图”创造某种比现实更真实的东西,也就是说
某种比描摹所见的事物更有意义的东西”。《孔雀》中姐姐疯狂的飞
翔梦想.最后在母亲的追逐下破灭了。但是她已经实现了 “超我”。
超现实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集中体现在弗洛伊德关于意识结构分析
的观点中。弗洛伊德在早 期将心理结构划分 为 “意识 、无意识”
两部分。1 91 2年 ,他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这种新的模式”,
“本我”是属于一种动物性的本能,是无意识的结构自我,已是意识
结构了。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冲突、压抑和
限制 “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超我”即良心自我”或“道德自
我”,是意识结构的最高层次,负责指导和监督“自我”限制 “本
我”。依照弗洛伊德的论,在无意识领域中, 里毕多”(性冲动)是
最有活力的.遵循 “快乐原则”和 “现实原则”。当 里毕多”无
法得到满足时,可以升华。
即由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其他高尚的社会目标。姐姐对爱情
的冲动.就来源于人本质的内在需求.“自我”的本能需求 (性冲
动).当梦想破灭后 这个需求无法得到释放 .就发生了 — 翔 这个
超现实行为一个简单的街道 — 翔”成为本片唯一 一个快乐节奏旋
律的篇章,为本片释放了一些文艺片的因素。超现实主义手法在这里
的运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唤起了我们心中的一些未能实现的
冲动。在街道中 — 翔”的姐姐.就如同开屏的孔雀.向世人展现自
己的魅力.人们或许惊讶,或许赞许 或许嘲笑,这些都不重要只要
开过屏 .就是“孔雀 ”。
二、超现实来源于现实
超现实主义电影之父”路易斯·布努艾尔认为:超现实主
义.它是一场充满诗意的革命性的和伦理性的运动。《孔雀》描写的
是文革后的百姓生活以及人内心的一种追求渴望呈现了一个家庭内
部惊心动魄的相互斗争与自我挣扎。狄尔泰说一部作品的整体要通过
局部来了解.局部又须在整体联系中才能理解,这就是一种解释的循
环。”或从局部去解释整体.或从整体去理解局部,任何意义的建构
总是在二者的互动互生中完成。这部电影从整体看是一个典型的现实
主义作品但是从一个个片段的总结却能看出此片反映了人内心的那
种 超现实主义”思想,人的本性就是创造性.社会的发展就是超现
实和现实反复交替的过程。
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超现实主义是 由有理想的、并认定通
过行动来建立这个世界的年轻人所创立。片中有一个很现实的场景:
哥哥拿着 “向曰葵”在纺纱厂门口等待下班的 梦中情人”。这个
身体硕大的男人,脸上浮现出欣喜的笑容.拿着比他的头还大的 花
朵”。哥哥是个有过脑病的男人,或许比其他人智商低一点儿但是他
居然知道要送给女孩儿花朵.虽然是个向日葵.这点凸显了超现实的
特点,让我们觉得哥哥是无比聪明的。片中还有个镜头.讲述了哥哥
第一次看见 “梦中情人”时的情景 ,周围有些男青年骑着自行车带
着他们的 ”女朋友”在哥哥面前经过,并且还表现出对哥哥的不屑。
但是这些在自行车上坐着的 “女朋友”们,没有一个手中拿着花。
也许在文革后的小城还不“流行”送花,但是哥哥,这一个智商不正
常的人,居然懂得送花.而且还那么大,这点儿不能不使我们关注:
哥哥用了超乎时代的东西向姑娘表示爱情。看到这个场景,我突然觉
得超现实是一种来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是对现实的美好诠
释。向日葵是很阳光的植物送向日葵 就如同送了希望和对未来的憧
憬。现实主义受西方传统的写实艺术影响.所描述的事物尽量符合人
们对该事物的真实的视觉感受.这是艺术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只是超现实主义打破了这一传统.它们往往故意突破人们对客观事物
的质的感受,将客观对象的质感进行转换.形成更深刻的真实,人内
心的真实。
超现实也是一种现实,可以说是现实的一种 “先锋队”。
片中哥哥的形象,就是一种先锋形象.有一种平民大无畏的思想 (在
爱情方面) 凸显了普通人对爱情的追求,对梦想的追求。这种现实,
其实在很多人心中就是梦,或是对人 “本性的冲动,这种;中动被
一个 似傻非傻”的哥哥勇敢地表现了出来。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以弗
洛伊德的影响为主.同时又加进了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影响。现实
和超现实在这里融合.形成真现实。
三、真实的美丽
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地区.人类的基本生活规律都是不变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艺术摹仿感性事物,感性事物又摹仿 ”
理式”.所以艺术是 影子的影子 。电影作为表象世界的影像再现.讲
述着现实或是超现实的故事.这种现实中不简单的事是我们眼中的现
实,更是 ”超我”境界的一种现实。
《孔雀》本身是一个现实题材的电影但是其中蕴含了很多超现实
因素,这些看起来普通却又怪异的事情,也许才是生活中每天都发生
的现实。这个电影看了第一遍,觉得离我们很近就如同发生在我们身
边:看了第二遍.就觉得似乎怪异 ,其中有很多不寻常的因素发生
在片中一家人的身上:看了第三遍.突然顿悟,这些事情仿佛就发生
在自己身上,似乎在昨天,似乎在梦中.似乎就在现在。这就是《孔
雀》中现实和超现实运用的综合效果,似真非真,非真又是真的真实
梦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