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枪杆子里出政权

合集下载

枪杆子里出政权

枪杆子里出政权

枪杆子里出政权作者:刘宇恒蒋楠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08期【摘要】一个成功政权的确立,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但其诞生及延续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一种政治文化意义上的流变。

通过对中西历史的梳理,来简明分析成功政权成立及发展的成因,并以此来探讨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对政权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政权;政治文化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从1912年之后在共产党不断实践的革命历史中得到印证的一句话。

因而,将这句话放在同一世纪的三、四十年代的思想界争鸣中去反思,才能更深切地体会为何共产主义的事业最终得到了成功。

最终的事实告诉了我们,中国没有第三条道路的和谈,然而引人思索的也恰是此点。

为什么在有着攻占巴士底狱的欧洲,还拥有光荣革命;为什么在有着法西斯独裁的同时,依然存立着民主政权。

是什么促使了事态的缓和发展?借此机会,我想对这一问题略探一二。

一、传统的确立中国的文化中始终有种缺失感,这种缺失既是人为造就的,也来自地域不同的天然差异。

据新的历史考证,我们才意识到,我们之前说了几十年的封建社会原来只有商、周时期的那点短暂时光。

秦帝国的建立,不仅仅造就了一位焚书坑儒的始皇帝,也致使中国开始了几千年的极权时代,而此伎俩却成了历朝历代延续的新传统。

俗话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而伴随着皇制的农民运动,反来反去,却最终不是走向被围剿、毒杀,就是走向重新扮演他们所激烈反抗角色的循环套路,枪杠子里并没有诞生出一个成功的政权。

另一方面,有人在分析西方古希腊文明的兴起中提出,陆地与海洋之分,二者是极权和民主、专制和自由、野蛮和文明,等等这些词汇的分水岭,而一位英国伟大的地理学家哈罗德·麦金德爵士在20世纪20年代写成一本名叫《民主的理想和现实》的书,在那里他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文明和自由似乎总与海洋为伍。

“对于陆地城邦及其居民而言,生活简朴而一成不变,他们对古代习惯的顽强维持,厌恶外来的一切或新的事物,有一种强大的排斥情感以及对外来物和观念的狭隘性;而对于海洋城邦及其居民而言,他们崇尚感官知觉的多样性和新颖性,崇尚不拘的想象、容忍以及对外来习惯偶尔的偏好,崇尚个体的活跃性以及存在状态的适应性和可变性。

毛泽东的主要事件

毛泽东的主要事件
4.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担任两支部队合编成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红军)党代表、军委书记。
5.1928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6.1930年1月,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阐述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7.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8.毛泽东的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2.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了秋收起义,毛泽东决定房企公大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3.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9.1945年4月底至6月初,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0.1945年8月底,重庆谈判,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合影。经过四十三天艰苦谈判,国共双方代表于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
11.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2.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毛泽东、朱德发不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要求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1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4.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8.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中共中央在遵义改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军事理论论文

军事理论论文

学毛泽东军事思想有感摘要: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内容,对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感悟。

通过本学期军事理论课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学习,使我在原有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了四个问题:第一是它的科学含义;第二是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第三是它的主要内容;第四是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本文主要是谈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其主要内容,以及我的一些感悟。

关键词:人民战争,毛泽东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等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的摘要总结和理论的概括,是关于战争观,战争思想和战争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军事科学的基础理论。

认真总结各学习这些理论,对于指导当代国防和军队的建设,维护国家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军事思想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内容十分丰富。

主要包括: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思想五个部分。

其中人民军队的建设理论人民军队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战争观和方法论,战争观:战争,是由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以及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而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意的基本原理,揭示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对战争观有了更独到的看法。

毛泽东军事理论思想中,不仅揭露了战争的本质,认为,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来历与演变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来历与演变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来历与演变作者:邵建斌来源:《党员文摘》2017年第08期编者按: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

90年前的南昌起义如一声春雷,似黑暗中的灯塔,使中国人民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终于找到了一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道路。

这是值得我们继承的精神财富,是需要我们世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1927年春天以后,随着蒋介石叛变革命,南京和武汉国民政府相继“清党”和“分共”,革命形势跌入谷底。

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由此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几十年的响亮口号。

建党之初没有枪杆子的遗憾中国共产党在成立的最初阶段,把主要精力放在宣传“主义”和组织工人上。

在党看来,这是由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本质决定的。

正因如此,对有人热衷于搞枪杆子的做法,党曾经一度持批判态度。

黄埔军校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逐步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

黄埔的学生军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体会到,这支部队是国共合作中两党用政治训练和严明纪律打造的一支新军,它是那么与众不同:完全没有军阀部队的旧习气,一切都是崭新的,军官和士兵不仅英勇战斗,更明白为什么战斗、为谁战斗。

在这样的背景下,1924年11月,周恩来赴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后,即选调优秀共产党员到各部门任职,还代表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在黄埔军校的中共党组织,扩大共产党的影响。

不仅如此,中共广东区委还直接领导了一支革命武装——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

中共中央也在1925年的四届二中全会上决定成立军事委员会,12月12日又将军事委员会改为军事部,这是第一个专门从事军事工作的组织。

但是,中国共产党在此时并没有能真正掌握一支有力的武装,以致在蒋介石突然背叛革命时,我们的武装力量极其弱小,甚至束手无策。

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到中共六大,中共党员的数量从5.8万人,一下子降到1.8 万人,损失的幅度几乎达70%!“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提出面对局势骤然巨变,下一步怎么走?这个问题非常急迫地摆在中国共产党的面前。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创建一支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创建一支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创建一支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韩洪泉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上》
【年(卷),期】2022()8
【摘要】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面临重大的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中没有沉沦,而是独立高举革命旗帜,开启了发动土地革命、建立人民军队和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新征程,并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在发言中特别谈到了军事问题:“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

……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后来他又多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

【总页数】4页(P32-35)
【作者】韩洪泉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党对军队领导权的确立过程

党对军队领导权的确立过程

党对军队领导权的确立过程党对军队领导权的确立过程牛保良肖居孝(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井冈山343600)[摘要]党对军队领导权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中共五大虽然提出了”改组国民党军队”.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对军队的领导权.三湾改编解决了军队内部建党问题,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尚未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古田会议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但仅仅局限于红四军内.直到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三大主力,党(政委)对军队的领导权才得以在全部军队中贯彻确立.[关键词]领导权确立八七会议三湾改编古田会议红军改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创建自己的军队.换句话说,要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必须拥有自己的军队.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武装斗争贯穿于中国革命的全过程,而要开展武装斗争必须有一支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没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新型人民军队,武装斗争就无法进行,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列宁指出:”革命就是战争.它是历史上所有一切战争中唯一合理的,正当的,正义的,真正伟大的战争.”[1]Pg5一√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党掌握军队的必要性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无一不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中国共产党要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就必须打倒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三个中国人民的大敌,必须坚决进行武装革命,建立一支独立领导的革命军队.同一切中外反革命势力进行坚强不屈的斗争.中国共产党转向创建并独立领导人民军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国民党反动派逼出来的.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国民党新军阀相继背叛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实施白色恐怖,厉行”反共清党”,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历史发生转折的紧要关头.中共中央于7月4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会上,毛泽东针对陈独秀的右倾主张,认为”不保存武力则将来一到事变.我们即无办法”.首次提出”上山”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的主张.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进入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根据共产国际指示.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李维汉,瞿秋白,毛泽东等21人.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共中央秘书处处长邓小平, 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和纽曼.会议主席李维汉.实际主持人瞿秋白.会议第一项议程,由毛泽东在会上批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强调党今后的任务是:以军队来发展土地革命,更加注意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这次会议解决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确立了新的方针政策.坚决批判并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2)会议改选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由瞿秋自主持中共中央工作;(3)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着名论断.毛泽东在发言中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强调中国共产党独立掌握武装的重要性;(4)决定举行秋收暴动.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并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着名论断.把武装斗争同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和党内仅有少数同志对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进行过初步探索,而对党直接掌握革命武装力量这一问题的探索则更少.从实践来看,虽然叶挺,贺龙,朱德掌握的国民革命军中有不少共产党员.但却并不独立掌握这支军队.这支军队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在军事编制上都还是隶属于国民党或广州国民革命政府.因此,这次会题进支军次会国共[作者简介]牛保良(1965一),男.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博士. 肖居孝(1963一),男,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办公“拥有”武装力量.并未就党与军队之间关系,以及两者关系的性质给予明确定位.二,三湾改编决定党在红军内建立系统的党组织八七会议虽然提出了党要独立拥有自己的军队.开展武装革命,但是.如何确定党与军队之间的关系,党组织与军队组织之间的关系,会议并没有做出明确定位.在北伐军中.虽有许多共产党员参加领导.但由于党的支部没有建立在连队上,中国共产党没有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掌握军队,因而在政变中就失去了大部分军队及其领导权.根据八七会议决议.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并率领起义部队向反动统治比较薄弱的井冈山地区进军.但是,在向井冈山进军途中,部队中发生了许多严重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解决,则这支部队很难形成战斗力.有垮掉的危险.主要问题有:部队军阀作风十分浓重,打骂俘虏.体罚士兵等恶劣习气依然存在;秋收起义以来,经过多次战斗,兵员大减,部分官兵携枪逃跑,叛逃,部队作战失利导致严重的悲观失望情绪,人心浮动,纪律松散,思想混乱,从开始起义到三湾改编,部队由5000多人锐减到不足1000人:部队内部政治制度,领导制度很不健全;部队官多兵少,枪多人少,伤病员很多,知识分子多(黄埔军校学生),战斗力差,急待整顿.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枫树坪,于当晚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秋收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分析了部队的政治思想状况.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史上着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的基本内容包括:(1)在全军建立系统的党组织.前委决定,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有党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设党委,全军由前委统一领导.全军设立党的”前敌委员会”,由毛泽东担任前委书记.(2)在连队建立士兵委员制度和民主制度,红四军的军级士兵委员会主任是陈毅.士兵委员会主要有五项任务:一是参加军队管理;二是维持红军纪律;三是监督军队经济:四是作群众运动;五是做士兵政治教育工作.在军队中建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在部队中确立了新型官兵关系.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建设史上.首次在军队内部建立了系统的党组织,在实际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改变了红军政治工作的薄弱状况,从组织上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党代表制度.经验证明不能废除.特别是在连一级,因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党代表更为重要.”[‘在军队中建立士兵委员会.让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的民主管理,以确立新型的官兵关系.这是对建军原则的一个重要创造.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实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23r~这是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历史经验的一个重要认识.此外,通过改编,精简了编制,部队变得纯洁和精悍.提高了行军速度,增强了战斗力.毛泽东亲手领导进行的三湾改编,无论在人民军队建设史上,还是在军队党的建设史上都具有突破性的历史作用.但是,这次改编也存在不足.主要有:(1)这次改编虽然在全军建立了系统的党组织.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组织领导,但并没做出将军队置于党领导下的明确规定.即:对党与军队之间的关系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21通过设立士兵委员会改善了部队民主生活状况,打击了旧作风,旧习气.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士兵委员会是群众民主组织.党代表在其中仅发挥政治顾问的性质.只有在非常时期,党代表才可以解散士委,或不准其开会,另诉诸士委代表会.可见.党对士兵委员会也不具有直接的绝对领导.这样,在党与军队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定位的情况下,全军却形成互不存在绝对领导或隶属的三个最高机构——前委,军委和士委.红二十九团就曾经不执行前委(毛泽东)指示,不服从军委(朱德)命令,不服从士兵委员会主任陈毅的领导.坚持进军湘南.这表明红军内存在多个权力重心,内部的领导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同时又夹杂着极端民主化,绝对平均主义等错误观念. 这就成为古田会议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三,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在红四军内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由于对党与军队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理性认识,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党与军队谁居领导地位的问题在一定情况下就突出地摆在面前.1929年6月下旬.红四军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会议围绕党对军队的领导问题发生了争论.这一争论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已经存在.主要问题是:”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对党支部决定连队事务持怀疑态度:如何处理党的严格纪律与个人自由之关系.实际上,朱德,毛泽东两人对一些问题早已存在分歧.在”柏露会议”上.朱德,毛泽东意见不一.毛泽东认为,主张巩固井冈山根据地,建设湘赣边区,敌来则集中对付敌人.敌去则分兵发动群众,根据地的扩大采取波浪式的发展.最后,会议决定实施”围魏救赵”之策,出兵赣南,进行外线作战.在出兵赣南的行军中,正值隆冬,部队给养成为严重问题.有人再次提出部队分兵游击.毛泽东认为,分兵活动容易被各个击破,不同意立即分兵.为应付紧张情况, 指挥便捷,毛泽东提出,军委机关改为政治部,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这样.前委书记,党代表,政治部主任都由毛泽东兼任.1929年2月7日,中央来信(“二月来信”)要求红四军将队伍分散到农村.5月上旬.中央派刘安恭到红四军工作,使红四军党内矛盾渐趋激化.5月底,毛泽东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代表们对党的工作范围,组织工作原则展开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前委是否”管得太宽”,”权力太集中”,”包办了下级党部工作”.前委是不是“书记专政”,有没有”家长制”的倾向.毛泽东称之为”攻击前委”,”分权主义”.有人提出要恢复正式军委,认为建立军委是健全党的组织系统.争论双方各不相让,意见未能统一.6月8日,毛泽东再次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讨论红四军是否设临时军委和恢复正式军委的问题.表决结果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取消临时军委的决定.但争论的问题仍未解决,情况日趋严重.6月22日.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召开.会议围绕党与军队的关系(是党指挥枪,还是枪指挥党);政治部与司令部的关系(是政治部出布告,还是司令部对外.政治部隶属于司令部)等问题争论得异常激烈.代表们对毛泽东,朱德提出不少意见,有的甚至十分过火.会议决定给予毛泽东以严重警告,给予朱德以书面警告,对刘安恭,林彪也作了批评.结果,毛泽东落选前委书记,陈毅当选为前委书记.7月底,陈毅赴上海向中央汇报红四军的状况和红四军七大中的意见分歧.10月22日,陈毅从上海返回部队,带来了他根据周恩来多次谈话和中央军事会议精神所写,经周恩来审定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信中肯定了红四军的斗争经验,要求前委维护朱德,毛泽东的领导.明确指出,毛泽东应仍为前委书记.12月28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着名的”古田会议”召开.会上,毛泽东作了八个决议草案的报告,朱德作了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了中央九月来信.大会一致通过《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决议》主要批判了如下错误思想:(1)单纯军事观点.认为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军事不好,政治也不会好;以为红军的任务和白军一样,只是单纯打仗.在组织上,把红军的政治工作机关隶属于军事工作机关.提出”司令部对外”的口号.(2)极端民主化.要求在红军中实行”由下而上的民主集中制”,”先交下级讨论,再由上级决议”.(3)非组织观点.少数不服从多数;红军党内的有些批评变成了攻击个人;许多党员不在党内批评而在党外去批评.还有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等.毛泽东批判了各种错误思想,特别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除了打仗,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及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任务.”[]P86”极端民主化的危险.在于损伤以至完全破坏党的组织,削弱以至完全毁灭党的战斗力,使党担负不起斗争的责任,由此造成革命的失败.”[]P鼯古田会议决议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完全确立了党对红四军的领导,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奠定了红军政治工作的基础,使红四军得以肃清一切旧军队的影响而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但是, 《决议》的精神还仅仅贯彻落实于红四军内,尚未广泛落实于各红军部队中.四,抗战前夕的红军改编使党对军队的领导权推广到全军《古田会议决议》在红四军内很快得以贯彻落实.这标志着红四军完全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权.之后,古田会议精神上报中共中央,周恩来将会议精神摘要在《军事通讯》发表并告示各军.但是,由于各地军队状况存在差异.对问题的认识也有不同.所以古田会议决议并没有在红军各部队完全深入地实施,致使部队中军阀主义等旧作风,旧习气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当时的”左”倾中央虽然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但是并没有使古田会议精神在各军制度化.更由于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受到排挤,因此毛泽东建党建军的思想理论成就被诬称为”狭隘的经验论”,这就使古田会议精神更难得以推广和落实.在红军长征途中,张国焘拥兵自重,另立“中央”.就是党对军队的领导权还没有在红四方面军严格实施的反映.这表明党对军队的领导尚未在全军贯彻落实并明确地制度化.而比较明确地实现这一制度化则是在抗日战争前夕红军三大主力改编时期.这一时期通过建立政治委员制度,使党对军队的领导在党领导的各部队得以贯彻落实. 1937年8月25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签发《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以“总政治部为第八路<军>政治部”,[3]蹦任弼时任主任,罗荣桓,关向应,张浩分别任115师,120师,129师政训处主任.强调”各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必须加强党的领导”.[3]艘这样,从班,排到师都建立了党的制度化领导.延安整风期间,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重学古田会议精神,进一步在思想上巩固了这一制度.这样,一支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的军队就逐步建立了.从此,中国共产党独立地直接地领导的军队,真正成为一支人民的军队,一支不怕牺牲,特别能战斗的军队.o参考文献:[1]列宁全集(第8卷)[M].北京[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版.[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卷版社.1991年3月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枪杆子里出政权

朱大朋

2009052399
纵观中国新民族主义革命,对中国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毛泽东提出
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就是这个论断将处于破灭状态的共产党起死
回生,并且为以后武装夺取新民族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指导思想和
理论基础。“枪杆子里出政权”,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是有一定的作
用,然而,许多年过去了,国内情况已日新月异,国际形势已风云变
幻,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识,这一论断已不再与当今的社会主
题相适应。即“枪杆子里出政权”在当时确实是很有生命力,但它具
有时代局限性,在当前的社会,已经过时了。
从“枪杆子里出政权’提出的时代背景就可以看出来,这一论
断当时确实是有很大影响力和生命力。
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国势衰败不堪,其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统治,因此,要改变国家命运,就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
命,推翻它们对中国的统治。 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
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它在全国强劲地传播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
想,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大革命高潮,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大好局面。但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
背叛革命,破坏了国共合作,埋葬了这个蓬勃兴起的革命。国民党在
背叛革命之后,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之委曲求全、妥协退让,使孙
中山废除不平等条约、争取国家独立的主张成为空谈;对内维持封建
制度,剥夺了人民在大革命时期获得的好处,地主、豪强、士绅恢复
了他们原有的统治地位,人民群众处在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状况之
中。

当时,国民党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四·一二”
政变中,上海有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广州
国民党当局在发动“ 四·一五”政变的当天,就捕捉了共产党员和
革命群众2000多人,封闭工会等团体200多个。江苏、浙江、安徽、
福建、广西等省也以“清党”之名,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北方的奉系军阀与之遥相呼应,在北京捕杀李大钊和其他19名革命
者。如此丧心病狂的屠杀政策,把中国置于极端的白色恐怖之中,人
民失去了起码的人身安全和自由,共产党没有了和平进行救国救民政
治活动的空间。

面对国民党的背叛和疯狂屠杀,面对两党合作和中国革命遭到破
坏的局面,矢志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只能在白色恐怖中进行武装革命。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对大革命失
败的原因进行总结。与会的不少人对陈独秀、共产国际代表、苏联顾
问在处理国民党、农民土地、武装斗争等问题上表现出的右倾倾向提
出了尖锐的批评。毛泽东在发言中指出,党中央所犯错误中的一个错
误是不认识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由中国国情特点决定的,即中国内
部没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
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夺取全国政权。
它是对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
党继续革命的唯一选择,是被国民党用枪杆子逼出来的。毛泽东的
这个意见切中要害地指明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革
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所以说,当时情况下,这一论
断是救了共产党,救了中国的革命。

“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大致意思就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中国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
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因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名主国家,而是一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中国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是受封建
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是受帝国主义的压迫。由于中国
经济上的不统一不平衡和农村经济范围的广大,使得中国农村可以不
依赖城市而自给自足,又由于地主军阀的统治力量绝大部分是在城
市,帝国主义的直接支配力量绝大部分也不在农村,所以是的中国红
色革命政权得以生存。而且,红色政权产生和存在的地方都经历了轰
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得红色政权长
期存在并不断壮大。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坚持武装斗争是夺取全国政权
的主要依靠,并且坚持党的领导是取得革命最后胜利的保证。要想取
得革命胜利,就必须有一支人民的军队,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
的一切,而且,只有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军队的
无产阶级性质,成为区别于剥削阶级军队的新型的人民军队,全心全
意的为人民服务。
就近代历史上的革命而言,武装斗争,即运用枪杆子夺取政权,
是一个普遍现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武装革命;法国大革命、美
国独立战争 (资产阶级革命),都是经过武装斗争成功的;俄国无产
阶级领导的十月革命,也是武装革命胜利的结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
说,枪杆子是取得政权的一种主要方式,是革命取得成功的支柱。毛
泽东的“枪杆子出政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枪杆子上夺取政权,
二是靠枪杆子建设政权。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已成执政党,已成功
夺取政权,但其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精
神需求,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还政于民,而不是再暴力建设政权。
“枪杆子里出政权”,依靠的是“枪杆子”,也就是靠暴力、武力,
但当今世界,提倡非暴力、民主与和平,再靠枪杆子维持政权,肯定
会大失民心,背离社会发展的方向,离共产党垮台也就不远了。中国
共产党通过枪杆子推翻了旧政权,但是,新政权是通过民主协商和民
主选举建立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力量之源是
人民的支持、拥戴和参与。失去了民心,也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和合
法性。所以说“枪杆子里出政权”已经过时了,不在适应当代的社会
的发展。

现在执政,更多的应该是依法执政,民主选举,给人民提供自由
选举的机会。政党要想执政,要靠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赢取民心,赢取
选票。民众的选票不仅仅是权力所有权的象征,更重要的是通过使这
种方式既可以形成对权力的有效约束和监督,还可以通过权力的定期
和平交接形成一种自我更新、自动“与时俱进”的机制,从而避免一个
民族一个国家周期性的衰退败落。这是历史的必然。“枪杆子里出政
权”已是明日黄花,是布满杂丛小草的羊肠小道;”选票箱里出政权”
才是真正的阳光大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