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枪杆子出政权”理解

合集下载

第三讲 案例 4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第三讲 案例 4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第三讲案例4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上传时间:2005-8-2 17:44:37 | 浏览次数:336案例4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1、案例呈现:1927年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着重谈到军事问题。

他说,从前我们责备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而我们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但蒋介石、唐生智等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而我们独不管,现在我们虽然注意了,但仍没有坚决的思想。

毛泽东在会上尖锐提出,例如秋收暴动,就非依靠军队不可。

为此,他提出这次会议应重视这个问题,新的政治局常委应更加坚决地注意这个问题。

他着重地指出这次湖南所以失败,主要是由于主观上的错误。

因此,他认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这句话发展成为后来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个著名的论断。

这是毛泽东高瞻远瞩、胜人一筹之处。

——摘自金春明陈登才主编《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2、案例讨论:(1)为什么说中国革命要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2)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是什么?3、案例点评: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不是偶然的,是和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是和他在国民革命斗争中的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马日事变”后,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湖南的一些同志逃到武汉向他慷慨陈述。

面对统治阶级的残暴现实,毛泽东对军事力量和武装斗争重要性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1929年9月,毛泽东亲自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从而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付诸实践,在实践中解决了八七会议提出、过去长期未能解决的重大问题。

此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人民力量的壮大,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建设,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发展,直到全国政权的取得,都离不开武装斗争。

因此,毛泽东将武装斗争称为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

浅谈枪杆子里出政权

浅谈枪杆子里出政权
谈枪杆子出政权
对于枪杆子出政权这个问题,应该看具体我们所处的时代,人类最终的幸福不会是战争,不会是权力,一个国家的枪杆子是具有人民性的。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首次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1927年,当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4.12和7.15政变后,党付出惨重的代价,才对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发动了著名的南昌起义。8月7日,在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毛泽东明确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秋收起义前夕,他又指出:“暴动的发展是要夺取政权,要夺取政权,没有兵力的拥卫去夺取,这是自欺的话。我们党……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在枪杆子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于是,党的八七会议制定了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从此,中国共产党通过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这一形式主要来为人民谋求和平和解放。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提出的时代背景就可以看出,这一论断当时确实是有很大影响力和生命力的。这一点,在当时是无可置疑的。在今天看来是非常正确的。还是那句话,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多少人在战争中哭泣,多少人在勾心斗角,多少人在翘首期盼。这些往事不堪回首后,但愿枪杆子出政权的历史永远的成为过去。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枪杆子是取得政权的一种主要方式。今天有人说,我们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了,阶级没有了,我们是国家的主人了。没有人敢欺负我们了,我们生下来闭着眼都有权利了,我们还要“枪杆子”干嘛?还想造反吗?孰不知,时代变了,“枪杆子”也变了,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没有变,或者说没有根绝。面对不公,面对欺辱,我们该怎么办?我们退一步乞求海阔天空,还是理直气壮争取权利?若我们退一步,他们还会进一步;罪人的贪婪是不会因为我们的软弱而烟消云散的,我们的遭殃也不会云开舞散。上帝不会垂怜懦弱的人。我们要是理直气壮,却拿什么去争取权利?现在的社会,干பைடு நூலகம்么不要钱啊;天下没有白掉的馅饼,做什么都要付出代价的,无论是正义还是邪恶。人常说,有理走遍天涯,无理寸步难行。但现实却告诉我们走遍天涯的是“状纸”,寸步难行的是公正。比如乞讨,没有力气,赏你面包你都咬不动;比如农民工,让你进城你都没钱住旅馆,让你玩电脑你都看不懂;比如打工子弟,让你上学你都上不起……在今天,看看利比亚,看看利比亚的人民,看看卡扎菲的死,卡扎飞就是信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可枪杆子也让他丢了政权。枪杆子即能得政权也能丢政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不对的。现在执政,更多的是应该是依法执政,政党要想执政,要靠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赢取民心。所以说枪杆子里出政权已经过时了,不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张。

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怎样提出的

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怎样提出的

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怎样提出的
孙国林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纪实版)》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他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政治与军事的关系: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劳动人民掌握政权,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必须通过枪杆子——武装斗争。

这一精辟论断的提出,是无数先烈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弥足珍贵。

如同毛泽东的其他思想一样,他对"枪杆子"的认识,同样经历了一个不认识——初步认识——明确认识的形成过程。

【总页数】4页(P34-37)
【作者】孙国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毛泽东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探索及现实意义
2.毛泽东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关键作用
3.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4.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来历与演变
5.浅析八七会议的著名论断——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看中国和平
崛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枪杆子里出政权

枪杆子里出政权

“枪杆子里出政权”,说的是掌握武装之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不意味枪 多枪好就一定强大,更不意味有了枪杆子就一准能得天下、保天下。 国共合作 的 10 万北伐军能使把握有 70 万重兵的北洋军阀政府打得顷刻间土崩瓦解,共 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百十万人能靠小米加步枪打败 800 万飞机加大炮的国民党 军队,埋葬了蒋家王朝的全国政权,原因就在于在有人民的拥戴和支援。显然, 民心的向背、民众的归属才是最具根本意义和决定作用的力量。世上军队没有 不想获民心得民助的,惟有一切以人民的事业为归依、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忘我 奋斗的人民军队,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正如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的, 我们人民解放军这支队伍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不是为着少数人或狭隘集 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 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 队惟一的宗旨。” 枪杆子的性质决定枪杆子的战斗力,人民军队的性质构成了 我军强大战斗力的不竭源泉。惟其如此,我们在战争年代能够依靠广大民众开 展人民战争,造成陷国内外一切强敌于没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无产阶级和革命 人民夺取政权离不开人民军队巩固政权、建设社会主义乃至实现共产主义也离 不开人民军队。
近几年,我国的崛起成为世界性的热议话题。尽管我国政府一再宣 示,当代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奉行旨在促进共同安全的新安全观 和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积极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这些宣示决不仅 仅是“在对外宣传上的韬光养晦”,而是为中华民族 21世纪复兴之 路所做的清醒选择,有利于我国在崛起过程中减轻国际阻力,减轻外 部压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确,军事能力是国家战略能力的核心支 柱,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步伐与坚持和平发展之路并不矛盾。中国真 诚希望通过公平合理的正常国际竞争,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双赢,共 同发展。但是,国际生活上的很多事情并不取决于我们的良好意愿。 我国周边有些国家同我存在边界领土争议或海洋权益纠纷,诱发军事 冲突的危险不能排除。我国国内,三股“恶势力”不时制造事端,某 些一直图谋推翻共产党领导、颠覆共和国政权的政治活动分子伺机兴 风作浪。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国家的“枪杆子”建设,以 便为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我国发展的战 略机遇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 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一句话,这种 “枪杆子”建设得越强大有力,我国成功实现和平发展就越有希望。

“枪杆子里出政权”思想溯源

“枪杆子里出政权”思想溯源

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实践 ,其认识经历 了一个 练, 但只有半年时 间 , 以为革命 已经 结束 , 他 便退 出行伍 。1 1 依次 推进 、 93 深化 , 最后形 成“ 杆子里 出政权 ” 枪 正式 论断 的过程 。 年, 他进入湖南第一师 范 , 学校倡行 尚武 精神 , 体育课实行 军事 12 9 6年 5月 1 5日,毛泽东在 为第六届农 民运 动讲习所授课时 化规范 。1 1 , 校呈请省 政府批准 , 9 6年 学 大力推行军 国民教育 。 强调 , 搞革命 就要 刀对 刀 , 枪对枪 , 要推翻地主武装团防局 , 必须 学校成立 了学生课外 自愿军 , 并在附小成立童子军研究会 。 毛泽 建立农 民 自己的武装 ,刀把子不掌握在 自己人手里 ,就会 出乱 东任 自愿军第一连直属连部的上士 , 并负责文牍工作 。 学校大规 子。所 以军事训练成了农讲所的教学重点 , 1 8课时 , 计 2 占总课 模开展军事化训练 , 老师为讲武学堂毕业 的专业军事教练 , 对学 时的 3%。这里 , 4 毛泽东已经清楚在 同蒋介石合作 中 , 武装对农 生军进行学科 和术科训练 。 另外 , 文化课中还精选 了许 多中外军 运 的重要性 。12 9 7年 5月 3 0日, 与谭 平山 、 演达等 以中华 在 邓

事名著进行教授 。毛泽东在《 堂录》 讲 中就记载 了大量老师讲课 全 国农民协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名义发布的对湘鄂 中所涉及的军事思想条 目,其 中包括国文老师袁仲谦 讲解魏源 赣三省农协重要训令中指出 , 欲使农 民民主政权 之确立 , 必须解 《 孙子集 注序》 的笔记 , 他记有 “ 军交绥 , 者胜矣 , 如 两 安 骄则 必 除土豪劣绅之武装 , 武装农 民群众。 毛泽东等认识 到基层农 民政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创建一支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创建一支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党史博采》│2022第08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面临重大的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中没有沉沦,而是独立高举革命旗帜,开启了发动土地革命、建立人民军队和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新征程,并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在发言中特别谈到了军事问题:“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

……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

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后来他又多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但是从“不做军事运动”到“非常注意军事”,把雇佣性质的旧军队改造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军队,把农民为主体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这些对中国共产党是极大的考验。

在发动武装起义、领导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农村根据地的过程中,党逐步确立了人民军队的一系列建军原则,逐步建立起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本制度,牢牢掌握了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枪杆子”,成为领导中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指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根据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事实而作出的科学论断。

近代以降特别是民国时期,军阀依仗手中掌握的军队,或问鼎中央,或割据称雄,“枪杆子”成为实现其政治目标的主要因素。

孙中山正是在革命屡屡受挫的教训中,意识到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决心通过建立黄埔军校建设一支党军以争取革命胜利。

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已经开始认识到军事工作《党史博采》│2022第08期的重要性,并进行了若干有益的探索和有效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建军经验,甚至掌握了部分武装力量,但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党对军事工作尤其是建立一支革命武装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当国民党反动派以武力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镇压时,几无还手之力,付出了重大代价。

浅议如何看待

浅议如何看待

浅议如何看待“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张欢(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银川750021)1从历史背景来看1.1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革命理论1942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的近代成为一段屈辱史,从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内无民主,外受强权欺压,中国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不得不探索救国的道路。

实践证明: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都受其阶级局限性约束,不能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议会和改良的和平演变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为革命最彻底最坚决的共产党,必然要担负起以武装革命解放中国的历史使命。

1927年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大革命的失败,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开始了10年对峙,给中共深刻的教训。

如何走出单枪匹马、赤手空拳的危险处境,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迅速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

与会的不少人对陈独秀、共产国际代表、苏联顾问在处理国民党、农民土地、武装斗争等问题上表现出的右倾倾向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毛泽东在发言中指出,党中央所犯错误中的一个错误是不认识军队的极端重要性。

他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这是由中国国情特点决定的,即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无产阶级只有掌握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夺取全国政权。

在“八七会议”上明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为特殊国情下的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道路,这一论断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发动武装斗争的实践口号。

1.2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暴力革命论与和平过渡论表明:马、恩关于走向社会主义所应遵循的道路问题,从来没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而明确提出暴力革命和和平过渡两种可能性;至于究竟应当采取那种形式,那就“必须考虑到各国的制度、风俗和传统”。

毛泽东——枪杆子里出政权总结

毛泽东——枪杆子里出政权总结

浅谈“枪杆子里出政权”班级:B130311 姓名:黎世豪学号:B13031107摘要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让我走进毛泽东,其中我对“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一理论特别感兴趣。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

与会的不少人对陈独秀、共产国际代表、苏联顾问在处理国民党、农民土地、武装斗争等问题上表现出的右倾倾向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会议中毛泽东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这句话确定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兴起了土地革命战争,并带领中国取得了革命胜利的成功。

这段话后来成为党创建,领导和掌握人民武装并进行斗争的行动口号。

之后“枪杆子里出政权”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理论内容之一。

这句话对中国有着深远的意义。

但是,当今社会有许多人对毛泽东的“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意见不赞成。

2001年,霁明在美国讲学的时候,讲了40分钟,然后美国选他们军队的高级军官提问。

美军航天司令部的一个上校提问,他说:“你们的毛泽东讲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有问题的,政权应该是选票选出来的,你们怎么是枪杆子里出来的?你这个枪杆子出的政权它的合法性在哪里?”关键词:毛泽东枪杆子里出政权不赞成第1章党和一些群众“枪杆子里出政权”不同看法于2011年08月01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里指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这是被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了真理。

如果没有“枪杆子”,便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如果没有“枪杆子”,便没有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没有“枪杆子”,便没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如果没有“枪杆子”,我们便没有一系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如果没有“枪杆子”,我们根本不可能一心一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没有“枪杆子”,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如果没有“枪杆子”,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

总之,“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理解
一、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背景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产生,是有着历史背景的,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背叛革命后复兴革命的战略选择。

1924年至1927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它在全国强劲地传播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大革命高潮,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大好局面。

但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破坏了国共合作,埋葬了这个蓬勃兴起的革命。

面对两党合作和中国革命遭到破坏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只能在白色恐怖中进行武装革命。

1927年8月7日,在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

这个论断,阐述了如何复兴革命的关键问题,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动员人民进行革命的理论武器。

它是对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继续革命的唯一选择,是被国民党用枪杆子逼出来的。

二、我的理解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它并不代表“迷信武力、崇尚武力”,同时它并不决定政权的性质。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可以说是一个理论的缩写,就如同很多的理论的缩写一样。

仅仅只是看它表面的意思就推断说这是一个充满武力的口号就过于肤浅了。

在我看来,要理解这个口号是要分时期的,就像前面介绍的提出这个口号的背景,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用枪杆子取得自己的政
权,维护自己的政权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有些许人会觉得毛泽东的这一理论就是崇尚武力的表现,而我不这样看待,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代表的是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的一个普遍规律,它仅代表的是一个时期必然会出现的特定产物,例如军队、警察等。

这指的是事实和现象,并不能代表这个理论的提出者就崇尚武力的人。

若要这样推断,我倒更觉得日本人、美帝国主义才是迷信武力、崇尚武力的最佳代表。

其次,运用枪杆子夺取政权,是一个普遍现象,它不仅仅是只存在于中国的革命中:我们的带头老大哥——俄国无产阶级领导的十月革命,也是武装革命胜利的结晶,再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武装革命;而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都是经过武装斗争成功的。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一生奋斗,其目的是推翻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枪杆子是取得政权的一种主要方式,是革命取得成功的支柱。

可是枪杆子并不决定政权的性质。

就以上面举得例子来说,同样是武装革命,但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建立的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的是与资本主义对立的社会主义制度。

国民党用枪杆子背叛革命,建立的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府,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建立的是代表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人民民主专政。

虽然我们是依靠枪杆子夺取了政权,但是新政权是通过民主协商和民主选举建立的。

无论局部执政时期,还是掌握全国政权之后,中国共产党都努力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致力于人民民主政治的建设和扩大。

再者,在我看来,这句话和提出这句话的人本身没有什么错误。

重要的是要在何时何种情况下来运用这句话。

例如现今的美国,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它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国家,在繁荣和平的今天,他靠着自己强大的军事能
力来“管理”其他国家的政务,稍不和他的心意,不按他的想法办事,他就会让你感受到什么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同样是运用,我们党就是将它用在了合适的时期,合适的事情上,而美国所表现出来的则是强权。

这就是用的人的问题,就是用的人的态度。

而我想就是在今天,我们也应该用这句口号时刻的提醒自己:不用武力去欺负别人,但也不能没有“枪杆子”去让别人“帮忙”管理我们国家自己的事情。

所以,在我看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靠几个文人登高呼号不能改变现状,例如康有为戊戌变法的失败;而靠一些威望很高的人通过利用旧军队去推翻旧政府也不能改变什么,就像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失败一样;依靠一个大的政党去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也是行不通,大革命的失败就是例证。

所以,一个政治组织在乱世宣扬自己的主张,并希望能够有所作为必须要有自己的武装!要靠枪杆子打出自己的江山,依靠枪杆子贯彻自己的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