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课程设计小结

锅炉课程设计小结
锅炉课程设计小结

锅炉课程设计小结

锅炉课程设计是学习《锅炉原理》的重要环节,怎样锅炉课程设计的小结

篇一:锅炉课程设计小结经过将近三个多星期的苦战,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锅炉原理的课程设计,在此感谢老师对我们细心的指导,在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们疏导计算思路,让我们一步步的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感谢一个小组的同学,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三个星期里,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攻克一项项的难关,回头再看这个过程,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蛮有成就感的。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把上学期学的知识有个系统的把握,进一步掌握扎实。

在此我就总结课程设计,对改变燃料特性这发面发表点个人看法。一般情况下锅炉最好使用设计煤种或与设计煤种接近的煤种以确保燃烧稳定。由于煤炭供应日趋多元化,对锅炉的稳定燃烧带来很大影响。这次我们小组的煤种是高灰的一号煤种。煤的灰份在燃烧过程中不但不会发出热量,而且还要吸收热量。灰分含量越大,发热量越低,容易导致着火困难和着火延迟,同时炉膛温度降低,煤的燃尽程度降低,造成的飞灰可燃物高。另外,飞灰浓度高,使锅炉受热面特别是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处的磨损加剧,除尘量增加,锅炉飞灰和炉渣物理热损失增大,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此外,高灰煤还会对锅炉的辅助设备造成影响。煤质较差时,锅炉

点火和运行调节困难,难以燃烧,容易灭火,严重影响了锅炉出口温度达标。灰分大的煤燃烧后,不仅影响了除尘器和除尘效果,而且增加了除灰排灰系统的运行负荷。对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此情况下,如果对原有的结构不改变,很难稳定运行,因为一

方面炉内燃烧条件改变,可能不能稳定燃烧,另一方面,尾部受热面飞灰磨损和积灰也比较大,严重影响换热,使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下降。我提出个人的一点改进措施:加强对锅炉的燃烧调节工作,保证煤与空气量要相配合适,并且要充分混合接触,炉膛应尽量保持高温,以利于燃烧。具体方面:一,在制粉系统方面改进。由于煤种是高灰的无烟煤,燃烧难度大,可适当提高磨煤细度。二,在燃烧设备上改进。可以采用分级配分直流煤粉燃烧器,同时避免二次风过早地混入一次风气流中或采用旋流燃烧器。三,采用热风送粉,适当增大煤粉空气混合物中一次风量,还要提高热二次风的温度,这就要在空气预热器的布置上采用多级布置,增大与烟气的温压,提高进入炉膛的空气的温度。此外,为了炉内煤粉稳定燃烧,可适当减少炉内水冷壁的面积,可铺设卫燃带来实现。这样减少炉内辐射吸热量,有利于稳定燃烧。还有一点就是要加大引风机的功率,定期执行吹灰。

以上这些就是我想到得,有所欠缺,希望老师指正。

篇二:锅炉课程设计小结当我在大二上学期上《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时候,曾听华永明老师说了很多次大四短学期锅炉设计很让人头疼,而且会让我们对整个大学生活都印象深刻。算完锅炉,我依然对华永明老师的这席话印象深刻!整整三周,我聆听了“锅炉之声”。

当短学期第二周开始的时候,我刚从赵老师那里拿了自己的锅炉题目和参考书,当时单纯地想着:锅炉课程设计,就是把大三下学期锅炉的作业重新做一遍,感觉工作量也还不是很大嘛。考虑中,第二天就开始了自己计算锅炉的“行程”。

首先,我得感谢赵老师给了我一个非常给力的煤种——神府东胜煤,我甚至不知道这煤产自哪里,写下这篇心得体会的时候特地去百度了一下,发现它产自内蒙古自治区,发热量是同煤种的全国之最。同时,很幸运,这种煤和例题的煤种是一样的,无形中减少了一些假设后的计算量。说到计算,前面部分进行的当然是相当的顺利,大三下学期做过一遍作业,煤种和例题一样,所以计算热平衡的时候大差不差地就在不知不觉中搞定了。

然而,困难还在后头,当第三天的时候在教室算“前屏过热器”的参数时候,我发现了庞大的计算量和复杂地计算公式,这对我真是个挑战!算了一半后,实在算不下去了,于是到了赵老师办公室答疑,赵老师的指点给了我很多的帮

助,瞬间让我明白了许多计算流程,并且使我把大三下学期学习的《锅炉原理》课程的很多内容都回忆并且串连了起来,然后很高兴地回到教室,“废寝忘食”地将前屏过热器部分算完了,虽然当时已经是中午一点钟左右的时间,但是还是很开心地完成了我的午餐。

#p#分页标题#e# 回到宿舍,小憩了一会儿,开始了后屏过热器部分的计算过程,后屏的计算比前屏顺利多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基本搞定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从高温再热器计算开始,第一悬吊管,高温过热器,第二悬吊管,低温再热器垂直段,转向室,低温再热器水平段,汽温校核,算下

来是越算越快,以至于一整天都算锅炉,算锅炉变成了能使我很兴奋的一项“工作”。而后算到空气预热器,虽然比较麻烦,稍微缓了一天,查了书本的一些资料,然后整体对照书上的一些公式算了下来,再到后来的总校和汇总,都没有遇到什么比较大的麻烦。第二遍检验的时候,将误差降到了理想的范围。

而后,我又找赵老师答疑了一次,发现低温再热器水平段出口温度和低温再热器垂直段的进口温度相差过大,大约有8°C,而如果按照实际情况分析,相差应该在5°以内,这是一个较大的问题。所以当天中午,我又开始了核算,发现只能动尺寸才可以将误差降下来,所以我对低再平和低再

垂的片数进行了修改,效果还不错,而且截距变化也很小,最终定稿。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在这些计算过程中主要学习和深化的锅炉知识。

书中例题的排烟温度是125°,而我的题目是120°,排烟温度下降了5°之后,排烟热损失降低,锅炉效率提高,锅炉实际消耗燃料量减少,从而计算燃料量减少。

书中例题的热空气温度是20°,而我的题目是30°,相当于我设计的锅炉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使用,而书中例题设计的锅炉在我国北方地区使用。此外,因为热空气温度较高,空气带入的炉内的热量较多,炉膛尺寸相同的情况下,理论燃烧温度高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较高,所以在整个锅炉中,对流换热增多,从而使得锅炉效率提高,与1推出的结论相同。

在完成了锅炉部分的计算后,我用CAD进行了绘图,虽然每张图的尺寸基本都是一样的,但是对于以前没有接触CAD软件的我来说,俨然是个挑战。在多次请教了我们学院6班建环的同学CAD的操作方法之后,我将每张图纸都按要求画了出来,大概花了3天左右的时间,期间使我对CAD软件由陌生至较为熟悉以至于熟练,让我对这个画图软件充满了信心,同时,也增强了我用电脑绘图的能力。

在写这篇心得体会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当我提到锅炉之时,我的脑海里就感觉自己设计的锅炉正在源源不断地送

着煤,流动着蒸汽,发着人们需要使用的

电力。那机器的轰隆隆之声和那燃料的燃尽的噼里啪啦之声,难道不正是我内心里听到的“锅炉之声”么?这声音更甚那音乐厅里的交响乐、那舞台广场的明星的歌!

三周,让我更加了解了锅炉,更加深入地学习了锅炉,并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逐渐融会贯通成一个整体,使我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得到了真正地提升!

最后,我想特别感谢每次答疑时赵伶玲老师的耐心指导和我的室友孙伟同学矢志不渝地和我一起“迈着同样的步伐”进行着锅炉的设计与计算!

篇三:锅炉课程设计小结以前就听往届的学长提起,锅炉课程设计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过程,而且是在三个礼拜中完成,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在做锅炉课程设计的时候,我就做好了心里准备。但是,我们今年比较特殊,因为往年的设计,学长们要自己查阅表格,自己输入公式,甚至还好自己设计表格,他们的工作量比我们大多了,我们这次的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就是集中精力进行锅炉设计,对于哪些繁琐的查表,输入公式等的工作,我们可以不用做,这样就大大节省了课程设计的压力。

在拿到了自己的锅炉课程设计的题目的时候,我就开始看书,开始进行锅炉设计,感觉对于整个过程设计比较迷茫,是按课本的模版进行设计的,大部分数据都是参考书本上的。

但是由于煤种的不同,所以到了进行校核数据时总会发现误差有时候比较大,我就只能修改表中能修改的数据,来减少误差。为了减少盲目性,我将课本看了一遍又一遍,甚至还把锅炉原理的相关章节也看了一遍,力求明白整个设计的原理,这样对于修改误差就有比较大的帮助,提高了整个锅炉设计的效率。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发现如果紧靠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因为在整个设计过程,出现了问题,这时就应该问问老师,问问同学。如果不问的话,你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在本来时间就不多的短学期上又加重了自己的负担。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明白了很多关于锅炉课程设计的知识,这

为我将来工作提供了帮助。我明白了,在整个锅炉设计中,进行热量分配是很重要的,你投入一定数量一定种类的煤时,你输入炉膛的热量就已经确定了,所以如果炉膛吸热量过多将导致后面的吸热器的吸热量减少,影响电厂的正常运行。所以如果热量分配得当,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你将会比较顺利,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改变吸热量一般是通过改变吸热器的出口温度或是改变受热面积,具体采取哪种方式,或是两种方式想结合,这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现在课程设计也结束了,我能完成本次设计主要得力于老师与同学们的帮助。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个人小结

MIS课程设计个人小结 本学期为期一周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已经结束了,虽说这次课程设计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感觉自己收获颇丰,不仅回顾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而且还将理论充分运用于实践中,使知识结构更加体系化,真真实实地知道了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以及这门科学是怎样服务我们的生活的,也体会到了做一些小型的创造性劳动的趣味。下面就来详细写一下我关于此次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此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小组一个有六个人,在第一天老师给我们仔细地讲了任务要求和一些规范及注意事项后,我们小组就聚在一起开始讨论了。我们根据之前选定的课题“酒吧点单管理系统”先就该系统的目的,大概的几个模块及运行流程,过程中涉及的对象进行了初步讨论,使每个人都对小组的课题任务有个宏观的了解。由于老师已经相当清楚地讲解了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具体过程并且提供了一些模板让同学们参考,所以我们的初步讨论在组长韩松的带领下进行的有条不紊,每个小组成员也都积极地思考讨论,并且说了自己的观点,果然集体的力量就是大,说的是初步讨论,组员们经过一番热烈的研讨居然补充了不少新问题和新想法,使得大家对开发一个相对较完善的“酒吧点单管理系统”充满了信心。 此后,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我的任务是协助另一名组员一起完成系统分析的工作。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系统分析的任务是详细调查企业所以业务情况,进行分析弄清问题所在,然后提出新的逻辑方案。简而言之,我和我的队友要解决系统“能做什么”的问题,最后以系统分析报告的形式呈现。 首先,我们对周边现有酒吧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一个详细的调查,收集这些酒吧的资料并且做了问卷调查以了解顾客的想法,当然这是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小组成员集体出力,为我们的分析工作收集了很充足的参考资料。然后我和队友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出了一些现行系统的成功点以及处理不完善的地方,并且根据问卷调查更了解了顾客的需求。比如顾客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是经常点了菜单上的酒水但事后又被通知没有库存而只能重新选单的状况。在知道系统存在这些问题后,我们就意识到要在开发的系统中充分考虑一些诸如“信息对称性”的问题而避免给顾客带来不便。对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亮点和不足,这有利于让我们自己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时关于这一块考虑要既能高效率地完成业务流程,又避免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看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获得教训,后来人参考之前的失败案例就能少走许多弯路。 当然做了这么多前期工作都是为了服务于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开发。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当然就是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看一些实际案例中的数据流程图,一层一层,复杂而庞大,但静心细想,理清其中的逻辑关系还是不难理解的。但是现在要针对自己的系统绘制这张网络,一开始还是难倒我了,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然后我就又把上课时的案例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又想到老师教我们的一些绘制技巧比如“先抓整体再处理细节”这点就很重要,经过和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3篇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3篇 课程设计的理论产生于对课程设计实践的考察。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 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一来自己没有电脑,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可恶的是在此期间,一种电脑病毒"Word杀手"四处泛滥,将我辛辛苦苦打了几天的文档全部毁了。那么多的公式,

那么多文字就这样在片刻消失了,当时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 CAD ,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2: 三周半的机械课程设计结束了,说是三周半,实则两周半,第一周因连续有三门课程要考试,因而无暇搞设计,两周半的时间紧迫,于是不得不晚上和周末抽时间来继续搞设计,时间抓的紧也很充实。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三的学生,我觉得能做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在已度过的两年半大学生活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机械设计?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工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1.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WG-220/9.8-W改烧煤种、变负荷、变运行参数热力计算 2. 原始资料 锅炉型式:WG-220/9.8-W带有屏式过热器的汽包锅炉 额定蒸发量:D=220t/h 过热器温度:t=540℃ 过热器压力:p sh=9.8MPa(表压) 给水温度:t fw=215℃ 热空气温度:t ha=400℃ 排烟温度:θ=130℃ 冷空气温度:t ca=30℃ 设计煤种:某无烟煤,成分如下, C ar=63%,H ar=1.938%,O ar=2.16%,N ar =0.555%,S ar=2.16%,A ar=22.017%,

W ar=9.71%,Q ar,net=22558 kJ/kg 制粉系统:本锅炉采用钢球磨煤机中间贮仓式热风送粉系统 锅炉给定参数: 给水温度:t fw=℃,锅炉负荷:D= t/h,过热蒸汽压力:p sh=MPa(表压),过热蒸汽温度:t sh=℃汽包工作压 力:p= MPa(绝对) 3.改烧煤种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3.1 改烧煤种数据 表1 3.2 元素成分校核 C ar+H ar+O ar+N ar+S ar+A ar+M ar= 100.00%? 3.3 发热量计算 Q ar, net=339C ar+1030 H ar-109(O ar- S ar)-25M ar 3.4 煤种判别 挥发份V daf 折算成分S ar,red,A ar,red,M ar,red 4.锅炉结构特性(见结构计算书) 5.锅炉汽水系统(见任务书) 6.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课程 设计 姓名: 学号:xxxxxxxx 时间: 地点:教学楼指导老师:

热能与动力工程系 目录 第一节设计任务书 3 - 第二节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3- 第三节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5- 第四节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5 第五节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135 第六节后屏过热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235 第七节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275 第八节高温 再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335 第九节第一、二、三转向室及低温再热器 引出管的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 3585 第十节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465 第十一节旁路省煤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495 第十二节减温水量校核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5535 第十三节主省煤器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3 第十四节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75 第十五节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和计算结果汇总555555555555555555651 第十六节锅炉设计说明书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654 5

第一节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400t/h再热煤粉锅炉 原始材料 1。锅炉蒸发量D1 40t/h 2。再热蒸汽流量D2 350t/h 3。给水温度t gs 235 C 4。给水压力p gs 15.6MPa(表压) 5。过热蒸汽温度t1 540 C 6。过热蒸汽压力p1 13.7M Pa(表 ) 7。再热蒸汽进入锅炉机组时温度F t 2 330 C &再热蒸汽离开锅炉机组时温度rr t 2 540 C 9。再热蒸汽进入锅炉机组时压力 F P2 2.5M Pa(表 压) 10。再热蒸汽离开锅炉机组时压力rr P2 2.3M Pa 表压) 11。周围环境温度t lk 20C 12。燃料特性 (1)燃料名称:阜新烟煤 (2) 煤的应用基成分( %): C y= 48.3 : O y= 8.6 ; S y= 1 ; H y= 3.3 N y= 0.8 : W y= 15 : A y= 23 _____ (3) 煤的可燃基挥发分V r= . 4J ________ % (4) 煤的低位发热量Q dw= 18645 kJ/kg (5) 灰融点:t1、t2、t3>1500 C 13。制粉系统中间贮仓式,闭式热风送粉,筒式钢球磨煤机 14。汽包工作压力15.2MPa(表压) 提示数据:排烟温度假定值0 py=135 C;热空气温度假定值t rk=320 C 第二节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3篇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3篇 经历了课程设计,身心都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成长,下文是整理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经历了几周的课程设计,大家的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成长,就我个人而言,我人生第一次认识到辐射对于人体的皮肤的伤害究竟有多大,学生CAD课程设计心得(一)。在技术方面,同学们在每天的练习绘图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了CAD操作的精髓所在,我们这样的课程设计,正是学习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再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并发现新的问题的阶段。以前总认为CAD的操作和作用仅仅局限于书本上所教授的内容,但是这次亲身体验了之后,才发现CAD在实际的操作上有很多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细节问题和小技巧,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同学们不断遇到新的问题,进而不断解决新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进步。自主学习真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在这一方面,我感觉非常的高兴。 在这次制图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有一定的压力,其中很大的一个部分来自于与我朝夕相对的电脑。这台电脑采用酷睿处理器,具体不知道是哪年生产的,主频倒是挺高,但是内存只有500M左右,电脑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软件,加上机器的老化以及常年缺乏必要的保养和维护,在处理起图像的时候,总感觉不能得心应手,至于每天一次的“致命错误”,我已经非常习惯了,我觉得这是上天给我的试炼,当我通过了所有的试炼以后,上天一定会赐予我变身为超人的能力,其实到了这个阶段,所有的事情基本都已经结束,所有的纠结和不开

心都烟消云散,本来想在这个心得体会中大大的吐一番,到头来却是什么都想不起来。我现在已经隐约感受到新年将至的气氛,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在课程设计的闲暇之余,我会想起家里的父母兄弟和同学朋友。有人说,一个真正坚强的男人是不会想家的,不过我心里清楚,表面坚强并不是真正的坚强,一个完整的人就应该有完整的感情,包括想家和思念。一个人奋斗一生,究竟在寻求什么?在北大 的讲座上,毕淑敏说,人生毫无意义。我们的所有追求,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进行的活动,没钱的时候想要有钱,没饭吃的时候想要有饭,当钱和饭都有了,又想要满足感情上的需要。其实每个人这一生都在寻求一个人,这个人能够包容他所有的缺点,这个人能够肯定他所有的优点,这个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伸出双手,这个人在他迷茫的时候会义无反顾的把他拉上正途,这样的一个人,值得他拼上性命去守护。有人会说,没错,我就是在寻找我的这样的一个她。其实,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家里就已经有这样的两个他(她)守护在我们身边了,要放下在家里无怨无悔地等待的两个人而出去寻求虚无缥缈的另一个她,无异于缘木求鱼,买椟还珠。有的人一生都不会明白这个道理,我很庆幸,我现在就已经了解了。 上一段有点跑题,不过这是在课程设计课上有感而发写出来的,勉强也能算得上是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 关于AutoCAD,在这次的图形绘制过程中,我有颇深的感触。 在此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在做平面图的时候CAD占尽优势,尽显其强大的图形绘制能力。但是在三维立体图的方面,相比较同类软件来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 –年度第学期) 名称:锅炉课程设计 题目:WGZ670/140-Ⅱ型锅炉 变工况热力计算 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同组人员: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两周 成绩: 日期: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达到如下目的: 1)使学生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 2)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和具有综合考虑机组设计 与布置的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2.要求 1)熟悉所设计锅炉的结构和特点,包括主要工况参数、烟气流程、蒸汽流程等; 2)掌握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如烟气焓的计算、炉膛热力计算、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等; 3)各个计算环节要达到相应误差要求,如排烟温度校核、对流受热面传热量校核等; 4)计算过程合理、结果可信; 5)提交的报告格式规范,有条理。 二、主要内容 按照本组选定的工况参数(煤种、负荷、冷空气温度),结合《锅炉课程设计相关资料》中提供的结构等数据,完成WGZ670/140-2型锅炉的变工况热力计算。 序号设计(实验)内容完成时间备注 1 熟悉设计要求和锅炉的结构 2 完成烟气焓的计算、炉膛计算 3 完成各对流受热面计算 4 提交报告并答辩 四、设计成果要求 学生须提交热力设计计算书,正文格式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为21,图表、公式及其标注清楚,数据可靠。 五、考核方式 提交报告并以组为单位进行答辩。 学生姓名(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三篇】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三篇】 导读:本文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C语言有了一定的了解。C语言是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C语言更是毋庸置疑。在上课之前,就经常听同学说,C语言很难学,确实,刚开始听课时觉得老师不知所云。不过,发现对后续内容的预习后,前面的疑团都迎刃而解,这让我对C语言的学习更有信心。 计算机最重要的就是上机操作,自己编写程序,在VisualC++运行,刚开始经常会出现错误,经过分析改正后,终于能够运行了,就觉得特别激动。 课程设计是一个把需求分析、程序编写、程序调试、撰写报告结合为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我们缜密的思维和坚持不解的毅力,更磨练了一个队伍的团结互助的精神。只有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将课程设计的所有环节都顺利的完成。另外程序设计中我们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得我们独自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了有了一个提高,这有利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同时这整一个过程,也使我们对程序编写的整个过程有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思想,因为需求分析、程序编写、程序调试、撰写报告这些过程是环环相扣的,绝对不可能独立进行。

课程设计是学习《C程序设计》后对知识的全面测试,刚拿到题目时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觉得很复杂,经过和小组成员的讨论,上网查资料,逐个问题逐个击破,问题不再那么复杂。通过课程设计,我发现自己还存在很多知识漏洞,编写程序时,经常会出现低级错误,很多知识点都不熟悉。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一定要投入更多精力学习C语言,以课本为基础,请教老师,与同学讨论,参考资料,上机操作,我相信我一定能把C语言学好。 【篇二】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课,这两门学科都属于电子电路范畴,与我们的专业也都有联系,且都是理论方面的指示。正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在本学期暨模电、数电刚学完之际,紧接着来一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电子电路的任职,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 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先不说其他,就天气而言,确实很艰苦。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江南大部这两周都被高温笼罩着。人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很迟钝的,简言之,就是很难静坐下来动脑子做事。天气本身炎热,加之机房里又没有电扇、空调,故在上机仿真时,真是艰熬,坐下来才一会会,就全身湿透,但是炎炎烈日挡不住我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切实追求,终于做完了课程设计。 在这次课程兼职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三角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5篇【精选】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课程设计心得体会5篇》的,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系统化活动。以下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历时三个星期的课程设计终于在今天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对自己所做的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论证。在得出了此系统完全可运行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各种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了这套公司考勤管理系统。 在开始做的阶段,首先运用软件工程所学的东西,画出了系统流程图,物理流程图,E —R图等。这为我后来的系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做系统的时候我选择了在大二时学过的VB,这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终于做出了这套系统。 在主体框架完成的情况下,依据老师的要求,将上述所做东西以报告的形式做成文档。 回想自己所经过的日子,有欢笑有泪水,引用一句歌词“阳光总在风雨后”。成功之后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虽然在此前被老师无情的退了回来,但老师的良苦用心总是很容易被网我们这些做学子的理解。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己不认真,对这一课程设计没有整体的认识,总是存在侥幸心理能混过去就混过去,现在我认识到了这不是一个人应该有的想法。由小见大,在离开学校走像社会的时候,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马马虎虎。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我知道了学无止境的道理。我们每一个人永远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人生就像在爬山,一座山峰的后面还有更高的山峰在等着你。 以前从没有学过关于汇编语言的知识,起初学起来感觉很有难度。当知道要做课程设计的时候心里面感觉有些害怕和担心,担心自己不会或者做不好。但是当真的要做的时候也只好进自己作大的努力去做,做到自己最好的。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自己的感受,我想很多同学都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那就是感觉汇编语言真的是很神奇,很有意思。我们从开始的担心和害怕渐渐变成了享受,享受着汇编带给我们的快乐。看着自己做出来的东西,心里面的感觉真的很好。虽然我们做的东西都还很简单,但是毕竟是我们自己亲手,呵呵,应该是自己亲闹做出来的。很有成就感。 我想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和其他课程设计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不仅加深和巩固了我们的课本知识,而且增强了我们自己动脑,自己动手的能力。但是我想他也有它的独特指出,那就是让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那就是编程。对于很多学过汇编或者其他的类似程序的同学来说,这不算新奇,但是对于我来说真的新奇,很有趣,也是我有更多的兴趣学习微机原理和其他的汇编。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手机版任何一个计算机系统都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学习计算机原理是要整体的每一部分。讨论某一部分原理时又要其它部分的工作原理。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在短时间内较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而且也很难孤立地理解某一部分的工作原理。所以,在循序渐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处于“学会了一些新知

课程设计实训总结范文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d017730064.html,)/工作总结 课程设计实训总结范文 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做的还是很成功的,功能全部基本都实现了。在做的过程中出现过几次小问题,搞了很长时间才做通的。做完这次课设之后,回顾起来,数据库课设其实挺简单的。只不过以为我们以往的不深入的探究,只看表面一堆堆的代码就感觉很难很难,实际上代码不要我们写,照着模板做,一通百通,就ok了,正是因为我们的这种畏惧的敬而远之的心态导致我们数据库课程始终都是初学状态,没有一点长进,我想经过这次系统的做了这个企业进销存数据库,部分的数据库结构、功能、使用等方面与以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知道的依然很少,但有进步都是可喜的。

在本次课程设计的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我全面实践一个面向数据库的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学习了很多有关的知识。这样的项目对我学过的数据库课程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实践。一些以前没有学得很杂实的课程的内容,由于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刚开始我也感到很头痛。但回过头再去看教科书,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对与这些知识点的相关的背景,概念和解决方案理解得更透彻了,学习起来也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轻松。差不多熟悉了数据库设计的每一个过程。 另外我还充分体会了从事软件开发工作需要特别严谨认真 的态度和作风,一点都马虎不得。每一个细微的细节都必须十分的注意,如果不认真思考决策,就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错误,如果早期的错误隐藏下来,对后面的工作影响就会很大,甚至有时要推倒很多前面做的工作重来。有时候,我自己觉得我写的程序非常的正确,但是就是编译通不过,在查找错误的过程中,面临着否认自己的过程,非常的痛苦,只有不断地向老师提问,有时提问的问题特幼稚,可就是不懂,很是郁闷。 在反反复复的学习及询问之下,我的辛勤努力有了回报,终于做出了一个简单的软件,虽然这个软件的功能非常的简单,而

锅炉课程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 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姓名王宇鹏 学号1323020123 起讫日期2016年 5月23日至2016年6月3日指导教师刘成丹 2016 年月日

题目:SHL20-1.0/350-WI型锅炉热力计算 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 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应达到一下目的: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二、锅炉课程设计热力计算方法 根据计算任务的不同,可分为计算(结构)热力计算和校核热力计算两种。 设计热力计算:设计热力计算的任务是在锅炉容量和参数、燃料性质及某些受热面边界处的水、汽、风、烟温度给定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炉子结构和尺寸,并计算出各个受热面上的数值,同时也为锅炉其他一些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原始资料。 三、校核热力计算主要内容 1.锅炉辅助设计计算;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主要依据。 四、锅炉课程设计应提供的必备资料 1.课程设计任务及其要求; 2.给定的燃料及其特性; 3.锅炉的主要参数,如锅炉蒸发量、给谁的压力和温度、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的主要参数等; 4.锅炉概况,如锅炉结构的基本特点、制粉设备及其系统、燃烧及排渣方式以及连续排污量等; 5.锅炉结构简图、烟气和汽水系统流程简图、受热面和烟道的主要尺寸等。 6.蒸汽流程:汽包→顶棚管→低温对流过热器→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冷段→高温对流过热器热段→汽轮机 7.烟气流程: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预器 五、锅炉的辅助计算 (一)锅炉参数 1.额定蒸发量D:20t/h; 2.蒸汽压力P:1.3MPa 3.蒸汽温度t gr :350℃; 4.給水温度t gs :105℃; 5.冷空气温度t lk :30℃; 6.预热空气温度t r :150℃;

锅炉学习心得体会doc

锅炉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锅炉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经过将近两个多星期的学习,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锅炉课程设计,锅炉课程设计对我们专业的学生来说好比吃饭的筷子一样!同时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对我未来的道路起到了极大的更正作用! 通过对课程设计的学习,我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课本上角落里的知识也被带入我的理解中,此次我们主要进行校核计算,但进行锅炉的辅助计算时还好,不需要校核,但进行到锅炉受热面校核计算时感觉计算量巨大,对原理的掌握不够透彻,导致很多计算不知缘由,不知此公式如何得来,从何处得来,这是万万不行的,每次校核失败后,都要重新估计出口烟气温度,以计算出新的对流吸热量,然后结合传热方程式进行校核,此过程进行时间较长,涉及数据较多,但也是最锻炼能力的地方。通过的课程设计的学习,我具体了解到了某些受热面大致的漏风系数,了解到了如何计算炉膛表面积,如何计算炉膛的体积,记得在查表是不知道如何计算壁面温度,还好及时请教了老师,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再次表达感谢! 由于我们用的是徐州烟煤,此煤种含碳量高,导致了着火推迟,所需着火热过大,所以炉膛出口温度会比其他煤种

高一些,对于高温辐射受热面和高温对流受热面的挑战极大,最终通过合理分配减温水流量叫问题化解。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只想说,我知道的太少了,我了解的太少了,我的能力还太差了,在锅炉学习的漫漫长路中,我连大门都没打开 通过锅炉课程设计,不仅对我学习上有很大的帮助,对我对待问题的态度上也有很大的帮助,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习,我在知识上永远都是只走出一小步,永远不要认为任何问题的简单。任何的问题都要细致的分析,任何问题都要精确! 与此同时,我还学会如何和自己的 组员如何配合。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 篇二:锅炉培训总结 锅炉培训总结 为期十八天的专业培训已经结束。培训之前,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快更好的学习和吸收专业知识,工程师提前就准

课程设计个人小结

课程设计个人小结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人许多道,多思,莫大的空间。以下的是课程设计个人小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课程设计个人小结范文1: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 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

挚的谢意。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一来自己没有电脑,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可恶的是在此期间,一种电脑病毒”Word杀手”四处泛滥,将我辛辛苦苦打了几天的文档全部毁了。那么多的公式,那么多文字就这样在片刻消失了,当时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 CAD ,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课程设计个人小结范文2:三周半的机械课程设计结束了,说是三周半,实则两周半,第一周因连续有三门课程要考试,因而无暇搞设计,两周半的时间紧迫,于是不得不晚上和周末抽时间来继续搞设计,时间抓的紧也很充实。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三的学生,我觉得能

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总结 []做了两周的课程设计,有很多的心得,有关于单片机方面的,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我们组一共有三,但其他两个人是真的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在最后答辩的时候他们一起坐在了我旁边,冠冕堂皇的指着我画了几遍的图说了几嘴,我想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怎么,虽然有的东西他们也答出来了。我佩服他们的勇气,羡慕他们的运气(我见到的很多做了10 天的人最后的成绩都有不如他们的),但是鄙视他们的做法。所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的。我想没有他们我可能都要了,因为我本人对单片机也并不是很熟悉,学的东西好像它是它,我是我似的,理论联系不了实际。以前的汇编语言没学好,一开始的程序这块儿就要令我抓狂了。后来请教我们班的一个男生,每次跟他一起到试验室调试程序(他们组也只有他一个人动手),看他边做边给我讲解。最后在开发机上做出来的时候,虽然不是我自己写的,但看他那么高兴,我也有一种到的成就感。后来我们组就用了他写的程序,他自己又抽空做了些。接下来就是做硬件方面的焊接了。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非常的劳心劳力。很多次是早上起来带瓶带些吃的到实训中心,一泡就是一天。我看到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同的是他们是三三两两,而我大部分都是一个人做。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帮助我,或是热心的帮我带饭,或是在我打盹儿的时候帮我做点焊接。大家都鼓励我,即使最后出不来东西,但是一定要把它做完。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也这么对自己说,即使你做出来的是次品甚至不合格品,但是你一定要拿出来一件成品。在要验收前,终于做了一件成品出来,不幸的是它真的是一件不合格品。帮我的那个男生做的已经出来了,所以最后应该还是我的焊接方面的问题。有一点灰心,想再重做来不及了,单是检查线却也查不出来什么问题。那么就准备答辩吧。我对着电路图再看课本,发现以前很多觉得很难记的东西现在记起来容易多了,因为整天都在同它们打交道。51的引脚及其功能,A/D转换器的,驱动器的,所有我用到的我都一再的看书了解,同时请教同学我看书过程当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以前焊接当中出的一些问题,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咳,要是时间再多一些,或者我能早点做好,要是不只是我一个人动手……算了吧,不要想那些如果,还是准备我自己的,做好我现在能做的吧。还好,验收还算,得了3分,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代表了我真实的水平,我觉得我对单片机的一些知识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真的是从无到有增长的。同时我也尽量不去想别人得了多少分,没有什么不平衡的,有些人付出的是努力,有些人付出的是风险代价,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点我早就了解。最后,我发现自己对单片机竟然也有了一点兴趣,想暑假以后自己去买一些东西来做,再补一补汇编语言。有什么问题请教下以前的那些老同学好了,他们好厉害,在课就成功的做出过调频收音机,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的电子竞赛接着,不过后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汗。看来要多保持联络,这次回家就好好找他们叙叙旧。三 1前言通过一个的,我认为要学好C语言程序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阅读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才能增强和巩固我的知识。特别是作为高职生,更要注重实践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计算机人材。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和考察过程.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日异,单片机已经成为当今计算机应用中空前活跃的领域,在中可以说得是无处不在。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来说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回顾起此次单片机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两星期的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做的,难免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1. 题目:《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 - 机械类工厂的蒸汽锅炉房工艺设计:三台SZL4-1.25-P型炉 2. 目的: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甚大,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考核内容与方法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主要考核查阅资料的能力、计算的准确性、设计方案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 设计具体任务 1)设计概述 2)设计原始资料 3)设计内容 3.1)热负荷计算 3.2)锅炉型号和台数的确定 3.3)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 3.4)汽水系统的确定及其设备选择计算 3.5)引,送风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 3.6)运煤除灰渣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 3.7)锅炉房设备明细表 3.8)设计主要附图 5. 参考资料: 1.《锅炉及锅炉房设备》作者:吴味隆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2.《锅炉原理》陈学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1年版。 3.《工业锅炉》张永照,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

4.《锅炉原理》范从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版。 5.《锅炉房工艺与设备》,刘新旺,科学出版社,2002 6.《锅炉与锅炉房设备》,奚士光、吴味隆、蒋君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7.《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刘艳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8.《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杜渐,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9.《供热工程》,贺平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0..《集中供热设计手册》李善化,康慧等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11.《锅炉习题实验及课程设计》同济大学等院校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 1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中国机械电子工业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 14.《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 唐山市热力总公司主编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2014年12 月25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6、课程设计摘要(中文) 热能动力设备和系统是电力生产和热能应用领域中最重要的生产系统和设备,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学生通过本专业的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经过将近三个多星期的苦战,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锅炉原理的课程设计,在此感谢老师对我们细心的指导,在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们疏导计算思路,让我们一步步的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感谢一个小组的同学,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三个星期里,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攻克一项项的难关,回头再看这个过程,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蛮有成就感的。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把上学期学的知识有个系统的把握,进一步掌握扎实。 在此我就总结课程设计,对改变燃料特性这发面发表点个人看法。一般情况下锅炉最好使用设计煤种或与设计煤种接近的煤种以确保燃烧稳定。由于煤炭供应日趋多元化,对锅炉的稳定燃烧带来很大影响。这次我们小组的煤种是高灰的一号煤种。煤的灰份在燃烧过程中不但不会发出热量,而且还要吸收热量。灰分含量越大,发热量越低,容易导致着火困难和着火延迟,同时炉膛温度降低,煤的燃尽程度降低,造成的飞灰可燃物高。另外,飞灰浓度高,使锅炉受热面特别是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处的磨损加剧,除尘量增加,锅炉飞灰和炉渣物理热损失增大,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此外,高灰煤还会对锅炉的辅助设备造成影响。煤质较差时,锅炉点火和运行调节困难,难以燃烧,容易灭火,严重影响了锅炉出口温度达标。灰分大的煤燃烧后,不仅影响了除尘器和除尘效果,而且增加了除灰排灰系统的运行负荷。对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此情况下,如果对原有的结构不改变,很难稳定运行,因为一

方面炉内燃烧条件改变,可能不能稳定燃烧,另一方面,尾部受热面飞灰磨损和积灰也比较大,严重影响换热,使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下降。我提出个人的一点改进措施:加强对锅炉的燃烧调节工作,保证煤与空气量要相配合适,并且要充分混合接触,炉膛应尽量保持高温,以利于燃烧。具体方面:一,在制粉系统方面改进。由于煤种是高灰的无烟煤,燃烧难度大,可适当提高磨煤细度。二,在燃烧设备上改进。可以采用分级配分直流煤粉燃烧器,同时避免二次风过早地混入一次风气流中或采用旋流燃烧器。三,采用热风送粉,适当增大煤粉空气混合物中一次风量,还要提高热二次风的温度,这就要在空气预热器的布置上采用多级布置,增大与烟气的温压,提高进入炉膛的空气的温度。此外,为了炉内煤粉稳定燃烧,可适当减少炉内水冷壁的面积,可铺设卫燃带来实现。这样减少炉内辐射吸热量,有利于稳定燃烧。还有一点就是要加大引风机的功率,定期执行吹灰。 以上这些就是我想到得,有所欠缺,希望老师指正。

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课程设计个人总结 我们完成了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在已度过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 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如何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课程设计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虽然在大三开学初我对这门课并没有什么兴趣, 觉得那些程序枯燥乏味, 但在这次课程设计后我发现自己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对它的兴趣也在逐步的增加。我们有四位同学一起合作,我们默契的配合使我们组第一个完成了我们的设计,而且设计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这次课程设计对我来说学到的不仅是那些知识,更多的是团队和合作。现在想来,也许学校安排的课程设计有着它更深层的意义吧, 它不仅仅让我们综合那些理论知识来运用到设计和创新中, 还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团队凝聚在一起时所能发挥出的巨大潜能巨大力量!两周来我们一起找资料,选方案,再选方案是大家意见不统一然后我们一起上网进行查阅敲定方案后进行仿真,焊接调试程序,最后我们的篮球电子裁判器设计成功完成。两个星期后的今天我已明白课程设计对我来说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让我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同学间的团结,使得我们这次比别的同学节省了时间,。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设计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在这学期的课程设计中,不仅培养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个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今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在完成这次课程设计后变的更加成熟,能够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吴丽娜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通用范例【五篇】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通用范例【五篇】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通用范例【一】 时光匆匆而过,一周转瞬即逝。在过去的这一周时间里面,原本以为会比较轻松的设计任务却让我觉得有点措手不及。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在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中,我学会了耐心,学会了坚持,也学会了以前掌握得不太牢固的数电和模电知识。收获颇丰。 在这次电子课程设计中,我们小组的设计题目是汽车尾灯控制。设计的时候并不是特别顺利,芯片的选择和电路的接法对于我这样从来没有实际操作过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经过我们大家集体的讨论过后,我们还是把最终的电路图拿出来了。这让我充分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团结才能让大家把事情干好。一个人的力量始终太渺小,集思广益才能让我们进步得更快,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最让我头疼的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因为一个小的失误,比如线接错了,有些地方的线没有接上等等问题而让实验板上的灯无法亮起来。这些都是让我始料不及的。由于不细心的地方太多,当时甚至有过要放弃的念头。

但是我坚持了下来,当最终看到成果的时候,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对于科学我们就应该保持严谨的态度。课程设计中的许多细节都没有注意,老是求快,想早点完成设计和连接实验板的工作,但是这反而导致了很多次的失败。好在最终摆正了心态,细心检查之后,最终完成了连线。 我从这次的设计中还感受到坚持的重要性。做事情不能轻言谈放弃,虽然过程不顺利,与想象中相去甚远。但是只要我们能坚持,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就一定会走到终点。一点小小的挫折实际上是在为最后的美景做铺垫,当我们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时候,就会发现,沿途的曲折其实是在考验我们的目标是否坚定。坚持下来,我们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电子课程设计,不仅让我们的知识更加牢固,还让我意识到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这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因为我们在大学里面不是混日子,而是在学习真正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的知识和能力。一个小小的课程设计,却让我有了大大的希望。我会更加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知识,让自己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来回报社会。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通用范例【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