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与辐射区别

紫外线与辐射区别
紫外线与辐射区别

紫外线与辐射区别

紫外线的概念: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0.01-0.40微米辐射的总称。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辐射的概念: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散的。是以波动的形式传播能量。无线电波和光波都是电磁波。它们的传播速度很快,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波相同,在空气中稍慢一些。

紫外线辐射是太阳辐射的一部分。紫外线辐射的强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太阳高度:太阳在空中越高,紫外线辐射水平就越高。

2、纬度:越接近赤道,紫外线辐射水平就越高。

3、云量:在晴朗无云的天空,紫外线辐射水平最高。但是,即使有云层,紫外线辐射水平也可以很高。

4、海拔高度: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约5%。

5、臭氧:臭氧吸收一些太阳紫外线辐射。当臭氧层消失时,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球表面。

6、地面反射:许多表面物体反射阳光,增加了紫外线总体暴露水平(例如,草、土壤和水反射不到10%的紫外线辐射;新鲜的雪反

射多达80%;干沙滩反射15%,海水泡沫反射25%)。

电磁波是由不同波长的波组成的合成波。它的波长范围从10E-10微米(1微米=10E-4厘米)的宇宙线到波长达几公里的无线电波。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超短波和长波无线电波都属于电磁波的范围。肉眼看得见的是电磁波中很短的一段,从0.4-0.76微米这部分称为可见光。可见光经三棱镜分光后,成为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这光带称为光谱。其中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其它各色光的波长则依次介于其间。波长长于红光的(>0.76微米)有红外线有无线电波;波长短于紫色光的(<0.4微米)有紫外线,Υ射线、X射线等。这些辐射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可用仪器测出。国内林上科技,有生产专业的紫外线测量仪器。

紫外线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紫外线能透过空气起杀菌的作用,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就是靠的紫外线。紫外线虽然有杀菌的作用,但是它对玻璃的穿透力很差。一层二毫米的玻璃就足以挡住百分之八十的紫外线;如果是两层玻璃,紫外线就完全被挡住了。所以,如果冬天或初春在屋里晒太阳,认为这样也可以杀菌,那就错了。不管是严寒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都应该坚持到户外晒太阳。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预防各种流行的传染病。 日光中的紫外线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增强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久雨后的晴天,寒冬清晨的日出,使人顿时觉得身体舒坦,精神振奋,这是由于紫外线的刺激,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强。 坏处:阳光紫外线UV-B的增加对人类健康有严重的危害作用。潜在的危险包括引发和加剧眼部疾病、皮肤癌和传染性疾病。对有些危险如皮肤癌已有定量的评价,但其他影响如传染病等目前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实验证明紫外线会损伤角膜和眼晶体,如引起白内障、眼球晶体变形等。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1%,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全世界由于白内障而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0,000 到15,000 人;如果不对紫外线的增加采取措施,从现在到2075年,UV-B辐射的增加将导致大约1800万例白内障病例的 发生。 紫外线UV-B段的增加能明显地诱发人类常患的三种皮肤疾病。这三种皮肤疾病中,巴塞尔皮肤瘤和鳞状皮肤瘤是非恶性的。利用动物实验和人类流行病学的数据资料得到的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若臭氧浓度下降10%,非恶性皮肤瘤的发 病率将会增加26%。另外的一种恶性黑瘤是非常危险的皮肤病,科学研究也揭 示了UV-B段紫外线与恶性黑瘤发病率的内在联系,这种危害对浅肤色的人群 特别是儿童期尤其严重; 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部分存在于皮肤内,使得免疫系统可直接接触紫外线照射。动物实验发现紫外线照射会减少人体对皮肤癌、传染病及其他抗原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导致对重复的外界刺激丧失免疫反应。人体研究结果也表明暴露于紫外线B 中会抑制免疫反应,人体中这些对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反应的重要性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在世界上一些传染病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地区以及免疫功能不完善的人群中,增加的UV-B辐射对免疫反应的抑制影响相当大。 已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强紫外线的辐射下,会导致细胞内的DNA 改变,人体免疫系统的机能减退,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这将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本来就不好的健康状况更加恶化,大量疾病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都会增加,尤其是包括麻疹、水痘、疱疹等病毒性疾病,疟疾等通过皮肤传染的寄生虫病,肺结核和麻疯病等细菌感染以及真菌感染疾病等 爱车贴上隔热膜能隔断99%的紫外线。防止皮肤受伤害,也能减轻汽车内饰老化。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紫外线照射杀毒是医院最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但紫外线杀菌灯具由于制造、使用方法和使用寿命等原因,造成紫外线消毒达不到规定的效果。为了确保紫外线发挥出最好的杀菌效果,对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消毒效果进行常规监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紫外线杀菌的关键因素是紫外线消毒器辐射253.7nm波长紫外线强度和其他保障措施,所以监测紫外线消毒效果有工艺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一、灯管选择及安装:紫外线杀菌灯已由原来的臭氧型发展为低臭氧型,紫外灯由石英玻璃抽真空制成,紫外灯的好坏决定灯管质量(有无气泡、气线)真空度和灯线灯头上工艺水平,紫外灯是不可见光,穿透力弱,直射,杀菌紫外线为c波段,中心波长为253.7A(nm),杀菌效果决定紫外线强度的照射时间。(一)选择合适的紫外线杀菌灯具 医院室内空气消毒常用40W和30W直管式热阴极低压汞灯,小型消毒柜和超净工作台内常选用20W和15W低臭氧直管紫外线消毒灯,特殊消毒器内经常使用H型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及其他专用紫外线杀菌灯具。 (二)正确的安装 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位置和照射距离对杀菌效果至关重要,用于空气消毒的紫外线灯可以采用垂直正向照射、反向照射和侧向照射。吊装即将紫外线灯吊装在天花板距离地面2.0±0.2的高度,进行垂直正向照射;将带有反光罩的紫外线灯采用可升降式吊装进行反向照射或装在移动式灯具车上进行正反向照射;侧装即将紫外线灯装载墙壁上进行侧向照射。不管何种安装方式都必须保持灯管之间距离均匀,使得空间辐射强度分布均匀。 (三)达到规定的辐射强度 室内空气消毒需要安装紫外线灯的功率分布达到平均1.5W/m3即每20m3 安装30W紫外线灯1支。 (四)正确的使用和维护 紫外线消毒空气首先应照射足够的时间和频率,一般在常温下、相对湿度60%,每次照射30~60min,每天照射不少于2次或每次工作之前照射。紫外线消毒受相对湿度和空气中灰尘及灯管表面灰尘的影响,所以应注意对灯管表面的清洁和环境的条件。 二、紫外线辐射强度的监测 (一)物理监测法 采用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检测紫外线消毒器辐射强度是比较方便而且又准确的方法,是《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方法。 1. 照度计检测原理根据紫外线消毒器特定波长(253.7nm),选择特异性光敏元件制作接受元件(受光器),当受光器受到紫外线照射时,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通过放大传输,在仪表上以电信号或数字信号显示出来。 2. 测试方法先将紫外线灯打开照射3~5min,将调试好的照度计受光盖打开置于紫外线灯中央下方垂直1m处照射直到仪表表针或数字不再上升即可读值。 3. 应用范围用于对新出厂的灯管检验,生产厂家可用照度计检验出厂各种紫外线灯管。按国家标准制定,新出厂30W紫外线灯管在下方中央垂直1m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发布时间:2009-08-13 查看次数:997 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杀菌效果的监测 紫外线照射杀毒是医院最普遍使用的方法之一,但紫外线杀菌灯具由于制造、使用方法和使用寿命等原因,造成紫外线消毒达不到规定的效果。为了确保紫外线发挥出最好的杀菌效果,对紫外线辐射强度和消毒效果进行常规监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紫外线杀菌的关键因素是紫外线消毒器辐射253.7nm 波长紫外线强度和其他保障措施,所以监测紫外线消毒效果有工艺监测、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一、灯管选择及安装:紫外线杀菌灯已由原来的臭氧型发展为低臭氧型,紫外灯由石英玻璃抽真空制成,紫外灯的好坏决定灯管质量(有无气泡、气线)真空度和灯线灯头上工艺水平,紫外灯是不可见光,穿透力弱,直射,杀菌紫外线为c 波段,中心波长为253.7A (nm ),杀菌效果决定紫外线强度的照射时间。 (一)选择合适的紫外线杀菌灯具 医院室内空气消毒常用40W 和30W 直管式热阴极低压汞灯,小型消毒柜和超净工作台内常选用20W 和15W 低臭氧直管紫外线消毒灯,特殊消毒器内经常使用H 型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及其他专用紫外线杀菌灯具。 (二)正确的安装 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位置和照射距离对杀菌效果至关重要,用于空气消毒的紫外线灯可以采用垂直正向照射、反向照射和侧向照射。吊装即将紫外线灯吊装在天花板距离地面2.0±0.2的高度,进行垂直正向照射;将带有反光罩的紫外线灯采用可升降式吊装进行反向照射或装在移动式灯具车上进行正反向照射;侧装即将紫外线灯装载墙壁上进行侧向照射。不管何种安装方式都必须保持灯管之间距离均匀,使得空间辐射强度分布均匀。

紫外辐射计UV-B说明书

UV—B型紫外辐照计 该仪器适用于杀菌、光刻、水处理、医疗、育种等领域的紫外辐照度测量工作。 u主要性能指标 * 波长范围及峰值波长:(光谱响应曲线见图1) (1)UV254探头 λ:(230~300)nm;λp=254nm (2)UV297探头 λ:(275~330)nm;λp=297nm * 辐照度测量范围: (0.1~199.9×103)μW/cm2 * 紫外带外区杂光: UV254:小于0.1% UV297:小于0.05% * 准确度: ±10% * 角度响应特性: 符合国家二级光照度计标准 * 响应时间: 1秒 * 使用环境: 温度(0~40)℃;湿度<85%RH * 尺寸和重量: 180mm×80mm×36mm;0.2kg * 电源: 6F22型9V积层电池一只 u结构: 仪器由紫外探头UV254(或UV297)和读数单元两部分组成,二者通过电缆用插头

和插座连接。读数单元左侧的各按键作用分别为: “电源”:按下此键为电源接通状态,抬起此键为电源断开状态。 “保持”:按下此键为数据保持状态,抬起此键为数据采样状态。(注:测量时应抬起此键)。 “UV254”:使用254探头测量时按下此键,(同时应将“UV297”键抬起)。 “UV297”:使用297探头测量时按下此键,(同时应将“UV254”键抬起)。 “×1” “×10”量程按键 “×100” “×1000” u操作: 进行紫外辐照度测量时,首先将“电源”键按下,再根据测量需要按下“UV254”(或“UV297”)键和所选定的量程键(注意:“UV254”和“UV297”两个键切勿同时按下),然后将相应的254探头(或297探头)插入读数单元的插孔内,打开探头盖,将探头光敏面置于待测位置,此时显示窗口上显示的数字与量程因子的乘积即为辐照度值(单位:μW/cm2)。如果欲将测量数据保持,可按下“保持”键(注意:不能在未按下量程键前按下“保持”键)。读数完成后应将“保持”键抬起,恢复到采样状态。测量完毕将电源键抬起(关)。 如果显示窗口的左端只显示“1”表明辐照度值超载,或表明在按下量程键前已误将“保持”键按下了,此时应按下更大的量程键或抬起“保持”键,正确操作。 当显示窗口左上方出现“LOBAT”或“←”符号时,应更换机内电池 u维护: 仪器长期存放应在温度(0~40)℃?湿度<85%RH的洁净环境中,避免仪器受强烈振动或摔打引起的损坏。 u保证: 仪器出厂一年内,如并非因使用和维护不当而产生故障,本厂免费修理或调换。对一年后需要复检或修理的仪器,本厂提供优惠服务。

紫外线辐照强度监测方法

紫外照度计紫外辐照计紫外线强度计(产品型号:TN-UV254 产品产地:江苏)简要说明: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计是测量波长为253.7nm紫外线辐射强度的仪表。使用专用的盲管紫外线传感器技术,不受阳光、灯光等其它射线干扰、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具有自动电池欠压指示及数据保持功能。 详细介绍:相关产品名称: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计数字式紫外照度计数字式紫外辐照计,该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是测量波长范围为254nm紫外线辐射强度的仪表。使用专用的盲管紫外线传感器技术,不受阳光灯光等其它射线干扰、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具有自动电池欠压指示及数据保持功能。整机设计紧凑,使用非常方便。适用于医院、卫生防疫部门、化工、电子、食品加工厂、娱乐场所等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监测。与目前常用的紫外线辐射照度计相比,该仪表具有巨大的技术优势,是目前常用紫外线辐射照度计的升级换代产品。具体表现在: 盲管技术紫外线辐射照度计不受阳光灯光等其它射线干扰、测量精度高,专测254nm紫外辐射强度。目前大家常用的辐照仪开机后都不指示为零,而且指示值每次开机都变化不定,因为它受到了可见光和其它波长杂紫外光的干扰,不能真正反映灯管的实际辐照强度,为紫外灯消毒效果留下隐患。 平衡电路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性能稳定,数据不漂移。目前大家常用的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数据的重现性通常都不好,特别是随着使用时间增加,同样强度的光

源,每年的读数都不同,这样给经销商带来大量的麻烦,同时用户业觉得疑惑和苦恼。 一、概述 TN-UV254紫外线辐照仪型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计是测量波长为253.7nm紫外线辐射强度的仪表。使用专用的盲管紫外线传感器技术,不受阳光、灯光等其他射线干扰、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具有自动电池欠压指示及数据保持功能。整机设计紧凑,使用非常方便。适用于医院、卫生防疫部门、化工、电子、食品加工厂、娱乐场所等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监测。 本使用説明书包括有关的安全信息和警告提示,请仔细阅读有关内容并严格遵守所有的警告和注意事项。 二、开箱检查 打开包装箱取出仪表,仔细检查下列附件是否缺少或损坏: TN-UV-254型数字式紫外辐射照度计一台 拉杆定位器一支 使用説明书一份 护目 镜 一付 校正 仪 一台 如发现有任何缺少或损坏,请即与您的供货商进行联系。 三、紫外线辐照仪技术指标 位液晶显示器显示,最大读数为1999 显示方示:31 2 测量原理:双积分式A/D转换 采样速度:约3次/秒 存储环境:室温、干燥的环境中存放 工作环境:温度10~30℃ 温度30℃,≤85%RH 电池欠压指示:LCD上方显示+++ 超量程指示:最高位显示“OL”或“1” 数据保持功能:LCD上方显示“H” 测量波长:254±10nm 测量角度:以垂直于传感器感应面的垂线为轴心,围绕轴心±10° 量程:0~2000ūw/Cm?,0~20000ūw/Cm?、LCD下方显示“×10” 分辨率:1ūw/Cm? 供电电池:9V碱性或碳锌电池6F22

LCD产业中紫外光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LCD产业中紫外光辐射的危害与防护 液晶显示器(LCD )的制造业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紫外光应用技术在LCD的生产中发挥 重要作用。但是当液晶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应用紫外光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的同时,不应忽视紫外辐射的防护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在生产中应采取的紫外辐射防护措施是有意义的。 一、紫外光对人体的危害 紫外光对人体的健康有很大影响,资料表明,除了在人体皮肤中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防 止佝偻病及杀菌外,尚未发现紫外线有其他的有益效应,但对其危害,已引起人们普遍关注。 1紫外光对眼睛的损伤 白内障被认为过量紫外光辐射的主要原因,经紫外光照射后,射线大部分被角膜上皮细胞核蛋白吸收,导致细胞核膨胀,碎裂和细胞死亡,以至损伤眼角膜和晶状体,导致浑浊。总的说来,紫外光辐射增加,人类的白内障患者增加。 2、紫外光对人皮肤的损伤 紫外光的影响有积累作用,它的主要机理:蛋白质受紫外光照射后,形成光解产物,此 外,其溶解度和粘度,对热变性的敏感性及荧光等物理化学和光学性质均有显著的改变。紫外光对皮肤的作用分为急性作用和慢性作用。急性作用表现为红斑效应,其症状为水肿脱皮,全身症状有寒战,发烧,恶心,罕见循环衰竭。慢性作用如致皮肤老化,色素沉着,加速老化,甚至引起肿瘤。轻者皮肤出现水肿性红斑,重者会出现水疱或大疱,还可伴有休克,发热,畏寒,恶心,心悸和头昏等症状。 3、紫外光对其他部位的损伤 紫外光辐射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免疫系统的一些成分存在于皮肤中,皮肤暴露在紫外光 下,使得免疫系统受紫外光辐射,使其功能受到干扰。研究表明,紫外光辐射的免疫抑制作用可导致皮肤癌,同时引起一些传染病和其他一些疾病。 LCD行业对紫外光辐射的防护措施

紫外光源的辐射效应和测量方法

紫外光源的辐射效应和测量方法 一、概述 辐射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是以电磁波或光子的形式发射或传播的一种特殊形态的能量。辐射作用于物质或生物,就会产生各种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效应,在科学及应用上有巨大的价值。 紫外辐射就是波长范围约10~400nm的光辐射。在这个波长范围内不同波长的紫外辐射有不同的效应,在研究和应用中,常把紫外辐射划分为:A波段(400~320nm);B波段(320~280nm);C波段(280~200nm);真空紫外波段(200~10nm)。波长小于200nm的紫外辐射由于大气的吸收,所以在空气中不能传播。 太阳的紫外辐射是人类接受的紫外辐射的主体,但是由于紫外线在大气传播中的衰减过程,真正照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只占总辐射量比例的4%。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人造紫外光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人造紫外辐射源解决了自然光源(太阳)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 紫外线光源的开发和应用目前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紫外光源的不断研制开发逐渐地填补各紫外线波段的光源品种空白,如光固化用的超高压紫外汞灯、254nm紫外杀菌灯、A波段紫外日光浴保健灯、B 波段理疗灯等等。近几年,紫外线的应用发展更快,例如感光油漆、油墨等光敏材料的固化、照相制版、光刻、复印、皮肤病、内外科疾病治疗、杀菌消毒、保健、荧光分析等领域的应用都有了快速的发展。所以人类在防护紫外线伤害的同时又在开发和利用紫外线。紫外线光源的发展,使我们加深了对电光源的认识,除照明光源外,非照明用的功能性光源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照明光源的评价,主要考虑与人眼的视觉特性相关的光度学和色度学参数。如光源的发光颜色[色品坐标x、y,色温Tc,色纯度Pe,显色特性(显色指数Ra,R1~R15),光通量Φ,发光效率η等参数],而对于非照明光源的光辐射参数的评价,则需根据具体的应用对象,考虑其生物辐射效应或材料的辐射效应。如紫外汞灯,从杀菌效果来评价,主要考虑其254nm的紫外辐射强度,越高越好。若从光固化角度来评价,则主要考虑365nm的紫外强度。若从对人体皮肤及眼睛的危害角度来评价,则需控制其在紫外波段的有效辐射量,尤其是254nm的紫外辐射强度。 二、紫外线的生物效应 紫外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具有生物效应,是指当紫外线照射人体或生物体后,使唤人体或生物体发生生理上的变化。例如紫外线照射人体后,使皮肤产生色素沉着,皮肤变黑。又如细菌体经短波紫外线照射后很快死亡。又如人体经一定波长的紫外线照射后抗病能力加强,皮肤再生力加强,毛发生长速度加快等。所有这些都是紫外线物效应的一些实例。

紫外线对健康的危害

一、紫外线- 由来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在三棱镜光谱的红光端外发现了不可见的热射线——红外线。德国物理学家里特(Ritte)对这一发现极感兴趣,他坚信物理学事物具有两极对称性,认为既然可见光谱红端之外有不可见的辐射,那么在可见光谱的紫端之外也一定可以发现不可见的辐射。终于在1801年的一天,当时他手头正好有一瓶氯化银溶液。人们当时已知道,氯化银在加热或受到光照时会分解而析出银,析出的银由于颗粒很小而呈黑色。里特(Ritte)就想通过氯化银来确定太阳光七色光以外的成份,他用一张纸片蘸了少许氯化银溶液,并把纸片放在白光经棱镜色散后七色光的紫光的外侧。过了一会儿,他果然在纸片上观察到蘸有氯化银部分的纸片变黑了,这说明纸片的这一部分受到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照射。里特把紫光外附近的不可见光叫做“去氧射线”以强调是化学反应。不久之后,这个名词被简化为“化学光”,并且成为当时广为人知的名词。直到1802年,化学光最终更名为“紫外线”。二、紫外线- 波段划分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日益加重,使人们对太阳逐渐恐惧起来。有 此人类为防止太阳光线对肌肤造成伤害所进行的研究也成为永恒课题。 紫外线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依据紫外线自身波长的不同,主要将紫外线分为三个区域。即短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 短波(UVC) 简称UVC。是波长280-100nm的紫外光线。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达到地球表面,对人体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对短波紫外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波(UVB) 简称UVB。是波长315-280nm的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再渗入皮肤内部。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 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长波(UV A) 简称UV A。是波长400-315nm的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因而长波紫外线也被称做“晒黑段”。长波紫外线虽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作用缓慢,可长期积累,是导致皮肤老化 和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防止紫外线照射给人体造成的皮肤伤害,主要是防止紫外线UVB的照射;而防止UV A紫外线,则是为了避免皮肤晒黑。在欧美,人们认为皮肤黝黑是健美的象征,所以反而在化妆品中要添加晒黑剂,而不考虑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这种观点已有所改变,由于认识到长波紫外线对人体可能产生的长期的严重损害,所以人们开始加强对长波紫外线的防 护。 根据生物效应的不同,将紫外线按照波长划分为四个波段: UV A波段,波长320~400nm,又称为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日光中含有的长波紫外线有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球表面,UV A可以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我们的皮肤晒黑。360nm波长的UV A紫外线符合昆虫类的趋光性反应曲线,可制作诱虫灯。300-420nm

紫外线辐射的危害

紫外线辐射的危害 大气臭氧层破坏导致地表的紫外线强度更加的大,这意味着我们受紫外线伤害的危险性也更大了。在炎热的夏天,紫外线的伤害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应该积极的做一些必要的防护,紫外线辐射的危害都有哪些呢?一起去分析一下吧! 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的健康有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伤害 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皮肤时,紫外线辐射会使皮肤发痒,并可能产生水疱、水肿,出现红斑等,可以引起光照性皮炎,严重的还可能诱发皮肤癌。 2、紫外线辐射对眼睛的伤害 若是紫外线照射眼部,紫外线辐射会引起结膜炎、角膜炎等眼

部炎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照性眼炎。另外,紫外线对眼部的长期照射还可能引发白内障。所以,紫外线辐射对眼部的辐射危害很大。 3、紫外线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伤害 紫外线辐射还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会使人出现头疼、头晕和体温升高的不适症状。 防辐射健康资讯网了解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弱与温度高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紫外线辐射的强弱取决于太阳的高度角,太阳在空中越高,紫外线辐射水平越高,反之,则辐射越低。夏季,太阳的高度角最大,因此夏季的紫外线辐射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而在夏天的中午,在很多地区太阳光几乎直射大地,此时,便是一天中紫外线辐射最强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太阳最毒辣的时候。所以,提醒大家,夏天的中午,尤其是太阳光直射地面的时候尽量不要外出。 另外,紫外线辐射的强弱还与大气层的厚度有关。在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气层相对较厚,紫外线被吸收较多,能照射到地面的

就相对较少;而在高原地区,大气相对稀薄,对紫外线的吸收就少,紫外线穿过大气层照射到地面的就相对多,所以,我们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脸蛋总是红红的,这就是较强紫外线辐射照射的缘故。紫外线辐射照度计可以检测紫外线辐射的强弱。 夏季太阳高度角较高,户外紫外线辐射较强,采用各种防晒措施是防紫外线辐射最好的方法,比如抹防晒霜,穿披肩和长袖衣服,撑具有紫外线防护功能的遮阳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有关紫外线对皮肤的危害,以及紫外线辐射是如何使皮肤被晒伤和晒黑的。 紫外线辐射的危害不仅仅是对于皮肤,对眼睛的伤害也是不容小视的。在户外,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主要是阳光中紫外线辐射的直接照射,还有就是在一些积雪地区雪地的反射。在这种情况下防紫外线的方法主要是戴上太阳镜或者专门防紫外线的护目镜,这都能有效保护眼睛。另外,电脑液晶显示器在工作中也会释放一定的紫外线辐射,不过辐射强度很小,可以采用戴防辐射眼镜和给电脑安置防辐射屏的方式来防紫外线辐射,更好的方法是不要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在使用电脑过程中尽量多离开休息。

紫外线辐射会引起哪些职业病

紫外线辐射会引起哪些职业病 紫外线是一种波长10-400纳米的辐射线,会造成职业性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结膜角膜炎)和职业性白内障。孕妇尤其要注意,会致使胎儿发育不正常,上了年纪以后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病症。最重要的是可能会是基因发生变异,从而遗传给后代。 电光性眼炎是因眼睛的角膜上皮细胞和结膜吸收大量而强烈的紫外线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可由长时间在冰雪、沙漠、盐田、广阔水面作业,行走时未带防护眼镜而引起,或太阳、紫外线灯等强烈紫外线的照射而致。潜伏期6-8小时,两眼突发烧灼感和剧痛,伴畏光、流泪、眼脸痉挛,头痛,眼睑及面部皮肤潮红和灼痛感,眼裂部结膜充血、水肿。 电光性眼炎的典型症状是,发病急聚,有明显的异物感,轻者自觉眼内沙涩不适,灼热疼痛;重者疼痛剧烈,畏光羞明,胞睑紧闭难睁,泪热如汤,视物模糊,眼睑红肿或有小泡,或有出血点,白睛红赤,检查可见黑睛呈弥漫浅层点状着色,瞳神缩小,眼睑皮肤呈现红色。重复照射者可引起慢性睑缘炎、结膜炎、角膜炎,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 职业性白内障主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化学毒物、辐射线以及其他有害的物理因素所引起的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的疾病。职业性白内障的诊断要有明确的化学、物理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以眼晶状体混浊为主要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和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测定及辐射剂量的测量资料,综合分析,排除其他非职业因素所致眼晶状体改变,方可诊断。 案例:吉林省某人参保鲜厂,在生产中采用紫外线空气灭菌。由于厂方缺乏卫生常识,工人无任何防护措施,在60瓦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工作7小时,致使在岗的28名工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及眼部损伤。 a.定义 位于电磁波谱紫色光之外,波长从160~400nm的辐射线,叫紫外线,其辐射为紫外辐射。 b.危害 (1).皮肤 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容易被不同皮肤层所吸收,如290nm的紫外线易被皮肤表层吸收。波长297nm的紫外线对皮肤影响能力最强,能使皮肤产生红斑、水疱和光感性皮炎等。全身症状可有头痛、乏力等。 (2).眼睛 波长250~320nm的紫外线可引起角膜炎、结膜炎。波场288nm的紫外线对角膜的危害最严重。 c.防护 电焊工作人员应备有绿色防护玻璃片的防护面盾,辅助焊接人员应备有透光较好的黄绿色眼镜。对上肢和脚部的皮肤暴露部位,应佩用长筒皮制手套和帆布脚面盖布,以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照射。 来自: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https://www.360docs.net/doc/d02136352.html,) 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d02136352.html,/html/zyjk/zybfz/725.html

紫外线辐射有什么危害

紫外线辐射有什么危害 文章目录*一、紫外线辐射有什么危害*二、紫外线辐射幅度受什么因素影响*三、紫外线的作用 紫外线辐射有什么危害1、紫外线辐射有什么危害 报告中称,全球每年多达六万人的死亡是过度暴露于紫外线 辐射之中的结果,其中约四万八千人死于恶性黑素瘤,另外一万 二千人死于皮肤癌。 除了上述致命疾病之外,紫外线辐射导致的健康问题还包括 日灼、皮肤光老化、皮质性白内障、翼状胬肉、嘴唇庖疹复发、以及罕见的眼部鳞状细胞癌等等。 2、紫外线对眼睛造成的伤害 日光性角膜炎:波长为280毫微米的紫外线对角膜损伤力最大,能引起剧烈疼痛、角膜混浊而致视力下降,造成日光性角膜炎。 白内障:波长为290-400毫微米的紫外线,能使晶状体可溶 性蛋白交联凝聚,使晶状体老化或变得不透明,最终发生白内障。紫外线对晶体的影响是可累积的,在紫外线较强的高原地区尤其 明显。有研究表明,每天多晒1个小时的太阳,患白内障的危险会增加10%。 视网膜病变:紫外线尤其是长波紫外线UVA,可穿透到眼内深部,直达眼底而引起黄斑变性等视网膜病变。黄斑是视网膜上视 觉最敏锐的部分,此处的病变能严重影响视力。 翼状胬肉:紫外线损伤角膜前弹力层,使结膜下结缔组织增

生,并形成纤维血管组织向角膜中央侵入,从而引起翼状胬肉。 3、眼睛怎么防护紫外线的辐射伤害 3.1、紫外线防护眼镜的颜色选择以灰色和褐色为宜,如果仅佩戴不能阻挡紫外线的一般彩色镜片,会因为进光量减少而使瞳孔放大,不但无法有效过滤紫外线,反而会使进入眼球的紫外线更多,这将比不戴眼镜造成更大的伤害。 3.2、配戴宽边镜腿的眼镜,可提供99%至100%防紫外线A和紫外线B能力。 3.3、在户外时要始终佩戴眼镜,不要因为多云和阴天放松对眼睛的保护。 3.4、对于不习惯戴眼镜的人,使用防紫外线的遮阳伞或宽边太阳帽,可以挡住约30%的紫外线。 紫外线辐射幅度受什么因素影响1、季节:夏季(5月至9月)时因为距离太阳的距离更近,所以依不同区域紫外线的强度会增加至少10%至20%不等。 2、纬度:愈接近赤道的地方紫外线强度愈强。 3、时间:每天接近中午的时间(约为上午10:00至下午2:00)是紫外线强度最强的时候。 4、海拔: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英尺,紫外线强度会增加5%。

影响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因素

影响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因素 如何防止紫外线 1、如何防止紫外线 首先,要避免强光照射;春夏应采取一些避光措施,如戴太阳帽或涂些防光剂等。其次,外出前搽15%氧化锌软膏,为反射性遮光剂,也可用5%二氧化钛霜,4%二苯甲酮洗剂或霜剂,二羟基丙酮及萘醌洗剂等,每日2~3次。再次,每次曝晒于阳光下,都要提前使用防晒霜,并且没过2-3个小时再涂抹一次,喜欢游泳的人士,也要用防水的防晒霜护肤,而且防晒系数要高,这样都有助于减少黑斑生成。最后,避免在早上10点至下午2点出去,因为此时阳光中的紫外线最强,对肌肤的伤害也最厉害。被这个时候的太阳照射会加快激发肌肤内的黑色素浮现。 另外,只要从事过户外活动,无论日晒的程度如何,回家后应先将全身冲洗干净。以轻松的动作擦拭身体之后,以温水将泡沫冲洗干净,再以冷水冲淋,并可抹些身体的护肤品。 2、紫外线伤害的症状和表现 皮肤过敏的症状是被阳光照射的部位出现瘙痒,在阳光下暴晒的时间越长,过敏反应则越严重,皮肤瘙痒将持续24小时至48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当皮肤受到日光紫外线照射后,于暴露的部位如面、颈、手背等处发生皮疹。根据皮肤反应轻重分为一度紫外线过敏和二度紫外线过敏。 一度紫外线皮肤过敏表现为局部皮肤经日晒后出现弥漫性红斑。

二度紫外线皮肤过敏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后,继而发生水疱甚至大疱,疱壁紧张,疱液为淡黄色。自觉症状有灼痛或刺痒感。非常严重的紫外线过敏可伴有发热、头痛、心悸、乏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3、可以防范紫外线的水果 柠檬可以说是众多水果中重要的美容食物,在柠檬中还含有丰富的果酸,这是一种具有一定酸性的物质,被人体摄取之后能很好的对肌肤起到软化角质层的效果,从而对于去除肌肤的死皮,另外在柠檬中所含的维生素的含量也是相当丰富的,在体内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的沉积,起到一定的淡斑和美白的作用。 桃子能有效起到美白嫩肤的效果。在桃子中含有丰富的果酸,且具有极好的保湿功效,所以能有效的对藏匿在肌肤毛孔中的污垢,从而起到极好的美白防皱的目的。同时桃子中所含的维他命C还可以促进脸部的血液循环,使得脸部变得红润且有光泽,透出健康状态。 紫外线防护容易忽略的部位 1、眼睛,研究发现紫外线可导致许多急、慢性眼科疾病。如翼状胬肉的发生率可随日光照射的水平而升高。又如日光性角膜炎,也是一种最常见的紫外线所致的急性损伤,可引起剧烈疼痛、角膜混浊和视力下降。可见,眼部防晒很有必要。 2、头部,头发被曝晒后,毛发表面的毛鳞片会受损,导致毛皮质裸露,头发角蛋白中的水分丢失,从而导致发丝卷曲毛糙、手感干涩粗糙、干枯分叉等。不仅如此,紫外线还会透过头发晒伤头皮,头皮

GBZT189.6-2007物理因素6紫外辐射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6部分:紫外辐射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紫外辐射的测量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紫外线人工光源辐射照度测定。 2 测量仪器 紫外照度计。 3 测量对象 3.1应测量操作人员面、眼、肢体及其它暴露部位的辐照度或照射量。 3.2 当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面罩时,应测量罩内辐射度或照射量。具体部位是测定被测者面罩内眼、面部。 4 测量方法 4.1 测量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准。 4.2为保护仪器不受损害,应从最大量程开始测量,测量值不应超过仪器的测量范围。4.3计算混合光源(如电焊弧光)的有效辐照度方法:混合光源需分别测量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的辐照度,然后将测量结果加以计算。 示例:电焊弧光的主频率分别为365nm、290nm以及254nm,其相应的加权因子Sλ分别为0.00011、0.64以及0.5,按(1)计算: E eff=0.00011×E A+0.64×E B+0.5×E C?????????????????????????????????????(1) 式中: E eff——为有效辐照度,W/cm2; E A——为所测长波紫外线(UVA)辐照度,W/cm2; E B——为所测中波紫外线(UVB)辐照度, W/cm2; E C——为所测短波紫外线(UVC)辐照度,W/cm2。 5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气象条件(温度、相对湿度)、测量地点(单位、厂矿名称、车间和具体测量位置)、被测仪器设备型号和参数、测量仪器型号、测量数据、测量人员等。 6 注意事项 在进行现场测量时,测量人员应注意个体防护。

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Standard International Group(HK) Limited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紫外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减少户外运动能降低紫外线的伤害,但却与返回自然,增加室外的休闲和运动的潮流相违背。 一般认为到达地面阳光的波长范围是为290-30O0nm,其中紫外辐射(UVR)占6%,分为近紫外线(UVA),远紫外线(UVB)和超短紫外线(UVC)紫外辐射;对人体皮肤的作用不但取决于紫外线的种类,而且与肤色有关, UVB 透射能力比UVA 差,只有UVA 可以透射到真皮组织下面,加速皮肤的老化。 各波长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作用如下表所示: 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 紫外线名称 分类符号 波长区(nm) 对皮肤的影响 近紫外线 UV-A 400-315 生成黑色素褐色斑,使皮肤老化干燥和增加皱纹, 还会导致皮肤癌 外紫外线 UV-B 315-280 产生红斑和色素沉着,还会导致皮肤红疹灼伤经常照射,有致癌危险 超短紫外线 UV-C 280-100 穿透力强,接近X 和Y 射线,对人类影响大,可影响白细胞和致癌。但其大部分被大气层中臭氧层,二氧化碳或云雾等吸收,到达地面的仅少量。 UVB 辐射(280-315nm)能导致晒斑(红斑)的出现,因为其阻碍了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被认为是导致皮肤癌的主要原因。 UVC 辐射(100-28Onm)通常在地球外部臭氧层中被吸收,臭氧是大气中最主要的吸收紫外线的气体。然而,地球表层上的臭氧含量仅有2ppm,臭氧层的厚度至多为30km 左右,众所周知,氟里昂的释放破坏了臭氧层,导致了极地地区臭氧层空洞的出现,这已经成为一个环境问题,较高能量的UVC 辐射会伤害皮肤细胞,但是通常仅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

紫外线辐射的危害有哪些

紫外线辐射的危害有哪些 现在夏天的到来之际,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大家都遭受到了紫外线的危害,平时出去玩的时候,上班下班的时候都会顶着一个大太阳,很多的护肤产品和护理产品都上市了,特别是常见的太阳帽,护肤霜,防晒霜,就是为了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那么大家知不知道紫外线对于人体来说有哪些危害呢! 紫外线的波长愈短,对人类皮肤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线可穿过真皮,中波则可进入真皮。 近年来,大量化学物质破坏了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破坏了这道保护人类健康的天然屏障。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我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在20年间臭氧层减少了14%。而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3%。目前,北京市气象局发布了北京市的紫外线指数,以帮助人们适当预防紫外线辐射。 北京市气象局提醒人们当紫外线为最弱(0—2级)时对人体无太大影响,外出时戴上太阳帽即可;紫外线达到3—级时,

外出时除戴上太阳帽外还需备太阳镜,并在身上涂上防晒霜,以避免皮肤受到太阳辐射的危害;当紫外线强度达到5—6级时,外出时必须在阴凉处行走;紫外线达7—9级时,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到沙滩场地上晒太阳;当紫外线指数大于等于10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因为此时的紫外线辐射极具有伤害性。 外线的保健作用 过度接触紫外线,会烧伤皮肤,或引起老年性白内障,甚至引起皮肤癌等。但适量的紫外线对人体却有许多好处: 杀菌消毒人体的表皮中分布着一种基底细胞,这种细胞含有“黑色素原”是一种酪氨酸物质,在紫外线的作用下,“黑色素原”变为黑色,沉着于被晒的皮肤表面,使皮肤呈均匀的黑褐色。这就是日光晒黑皮肤的重要原因。这种沉着的色素可吸收较多的光能,迅速转变为热能,并刺激汗腺分泌而散热。 上面的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的紫外线辐射的危害,首先它对于人体来说影响特别大,还很容易会造成我们的身体出现感冒中暑的现象,我们的皮肤会逐渐的被紫外线晒黑,女性还容易出

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要求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紫外线强度监测 [紫外线指示卡结构与性能]: 紫外线强度指示卡由卡片纸、紫外线感光色块和标准色组成。中央为紫外线感光色块,两端分别印上辐射照度为90μW/cm2和70μW/cm2的标准色块,当紫外线感光色块受到紫外线照射后,随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强弱,产生深浅程度不同的紫红色,与标准色块比较可监测紫外线灯253.7nm波段紫外线的辐射强度。 [使用范围]: 用于各型杀菌紫外线灯辐射照度的监测。 [使用方法]: 测定时,打开紫外线灯管5min,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线灯管下方垂直1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min。紫外线灯照射后,图案中的紫外线感光色块由乳白色变成深浅程度不同的紫红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灯辐照强度是否达到使用要求。 新的紫外线灯管测试辐射强度值≥90μW/cm2为合格。使用中的旧灯管,辐射强度值≥70μW/cm2时,可继续使用,辐照强度值<70μW/cm2时,应更换成新灯管。

注意:使用中的大于90uW/cm2 的半年监测一次,大于70uW/cm2小于90uW/cm2 一季度监测一次,累计使用1000小时换无论是否监测合格均换新管。 [操作方法]: 1.查看紫外线需要监测的时间,按时进行监测: (1)使用中的大于90uW/cm2 的半年监测一次; (2)大于70uW/cm2小于90uW/cm2 一季度监测一次; (3)累计使用1000小时换无论是否监测合格均换新管; (4)换新管时需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 标记监测时间及监测位置: (1)将紫外线指示卡注明监测时间、地点。如:2013.06.06治疗室; (2)将待监测的紫外线灯管由里到外或由左到右设定为编号①、②…;将指示卡按顺序写上编号①、②…; (3)模板格式: 3. 监测与监测对比度: (1)打开紫外线灯管5 min,待其稳定后,将指示卡置于距紫外 线灯管下方垂直1 m中央处,将有图案一面朝向灯管,照射1 min。 (2)紫外线灯照射后,图案中的紫外线感光色块由乳白色变成 深浅程度不同的紫红色。将其与标准色块相比,即可测知紫外线灯辐 照强度是否达到使用要求。 4.记录监测结果:

紫外线辐射污染现状

紫外线辐射污染现状 我们整个宇宙都离不开阳光的照射,而太阳为我们带来的,除了太阳能量的利用还有就是紫外线辐射污染。那么紫外线辐射污染的现状是怎样的呢? 紫外线污染的现状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400nm 辐射的总称,太阳的紫外辐射是人类接受的紫外辐射的主体,但是由于紫外线在大气传播中的衰减过程,真正照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只占总辐射量比例的4%。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人造紫外光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人造紫外辐射源解决了自然光源(太阳)在时间、空间上的不足。1801 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 银的照相底片感光,因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紫外线可以用来灭菌,过多的紫外线进入体内会对人体造成皮肤癌。

紫外线是伤害性光线的一种,经由皮肤的吸收,会伤害DNA (组成染色体基因讯息传递的化学运送单位),当DNA遭受破坏、细胞会因而死亡或是发展成不能控制的癌细胞,这就是瘤形成的初期。紫外线已被确定与许多疾病的产生有关;例如:皱纹、晒伤、白内障、皮肤癌、视觉损害与免疫系统的伤害。目前,在阳光中的紫外线(UV)照射是环境中的人类致癌物质。来自自然的阳光和医疗人造紫外线的毒性是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紫外线辐射对人类正常的皮肤造成的伤害主要是晒伤症状的红斑、晒黑、和局部或全身的免疫抑制。UV A、UVB和UVC都会损害胶原蛋白,因此会加速皮肤的衰老。UV A和UVB两者还会破坏皮肤的维生素A。在过去,UV A被认为是伤害较小的,但今天,众所周知它有助于皮肤癌间接DNA损伤(通过自由基和活性氧)。它能深入皮肤,但不会造成晒伤。UV A不会像UVB和UVC直接伤害DNA,但它可以生成高活性化学中间体、羟基和氧自由基等,会回过头来破坏DNA的物质。

UV固化中的紫外线照度

UV固化中的紫外线照度 紫外线光固化是利用光敏剂的感光性、然后在紫外线光照射下光引发形成激发生态分子,分解成了自由基或是离子,使不饱和有机物进行接技、聚合、交联等化学反应以达到固化的目的。稳定固化过程中的紫外光照射需要使用到紫外线照度计检测。 一、吸收紫外光能量的影响 紫外辐射的深层固化,主要条件是分子必须吸收具有足够能量的光量子后成为激发分子,分解成自由基或是离子,使不饱和有机物进行聚合、交联、接枝等化学反应,达到固化的目的。 其中供给的UV涂料中光引发剂的紫外光能量超过或不足其所需要能量都不能达到良好的固化效果。具体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紫外光能量不足时,则紫外光的能量一定要适中,即不能过量也不能不足,已免造成无法完全固化 2:已知光引发剂需要的紫外光能量为确保彻底固化,供给的能量科学合理地大于其所需的能量属正常。 3:不知光引发剂需要的紫外光能量,盲目地超量供给,这种做法不仅浪费能源,还会引起过量固化的负效应,如爆聚、反固化反应等。 二、UV固化使用的紫外线波段 光谱是所谓电磁波频谱的一部分。所有的光线在物理上是类似的,差别在于波长。波长通常用纳米(nm)来表示。紫外线只是其中很窄的一段,光谱的波长范围在 200-400nm。可划分为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短波紫外线、超短波紫外线。波长越短,能量越强,穿透能力越弱。 长波UVA,波长介于320~400nm,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玻璃,这一波段的紫外线能量与多数化学键能相当,容易引光化学反应,通常用于紫外光固化的即是UVA。 中波UVB,波长介于280~320,穿透力较弱,玻璃对它有强烈的吸收。太阳光中含有丰富的UVA和UVB。 短波UVC,波长介于200~280nm,太阳光中UVC在到地面之前就被臭氧层吸收了,UVC对生物体就很强的破坏作用,可杀死细菌、病毒,所以常用于消毒。 三、紫外线辐照强度对固化效果的影响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的比较

纺织品的抗紫外线辐射性能的测试方法的比较 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制衣学院丁雪梅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吴雄英 【摘要】本文介绍了纺织品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和紫外线透过率(T(UV-A)AV,T(UV-B)AV),比较分析了不同国家有关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方法的异同点,为进一步开展纺织品抗紫外线性能的测试提供参考。 【关键词】纺织品紫外线测试 0.紫外线及对人体的影响 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过去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只知对人体是有益的,如可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作用,促进骨骼组织发育的作用;成长期的儿童多晒太阳,多在户外活动,有利于防止佝偻病,有益于身体健康,皮肤晒得又黑又红是健康的象征等等。但是,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紫外线对人体的有害影响要远大于它的有利作用。过多地遭受紫外线辐射是有害的。它主要影响眼睛和皮肤,引起急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慢性白内障等眼疾,诱发皮肤癌。 在大气上部25-30公里处有臭氧层圈,可吸收来自太阳的过量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和我们人类免受紫外线的侵害。然而近年来,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大量地排放氟利昂之类的氯氟烃化合物,使地球环境和平流层臭氧都遭到日趋严重的破坏,南极、北极地区上空臭氧空洞的出现,地球的保护圈臭氧层变薄变稀,其后果就是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多。 紫外线按照其辐射波长的不同,可以划分成紫外A(波长为315—400nm)、紫外B(波长为280—315),以及紫外C(波长在280cm以下)三个波段。由于大气臭氧层对紫外A的吸收很少,所以紫外A可以到达地面,其辐射量的变化基本上同臭氧层的变化没有关系;而紫外C则同紫外A完全相反,它几乎完全被臭氧层所吸收,所以它基本上不到达地面;而紫外B的辐射量同臭氧层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类也有较大的影响。紫外线的分布及对人体的影响可归纳如表1。 近年来,防紫外线织物也越来越多,一般采用在织物中增加紫外线整理剂,由防紫外线纤维加工织物等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危害。各种防紫外线织物也开始在市场上销售。 对于经加工的防紫外线织物,如何测试其紫外线透过率,目前国内和国际上有什么测试方法,其异同点如何,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作了些比较。 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受紫外线的辐射更为强烈,人们对紫外线辐射造成的危害更为关注。1990年和1993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出了太阳镜 [1]和防晒霜 [2]的相关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