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学

植物资源学
植物资源学

资源:指自然界存在的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可供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叫资源。

植物资源:狭义: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即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植物的总和。广义:植物资源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既包括已利用的植物,也包括野生的尚未开发利用的植物。

资源植物:是指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4.经济植物:是指在市场上出售,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资源。实际上是一类具有物质性价值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植物。

研究植物资源的意义1.植物资源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2.植物资源是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药物来源。3.植物资源是许多工业原料的来源。4.植物资源是开发生物农药的原料来源。5.植物资源是筛选绿化观赏植物、抗污染净化环境植物、防风固沙植物、绿肥植物、能源植物等的重要物种库。

植物资源学的研究任务1.调查研究植物资源种类、数量、分布。2.植物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3.研究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提出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4.积极扩大与寻找新的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植物资源分类系统的研究。2.植物资源种类和用途的研究。3.植物资源有用成分的研究。4.植物资源驯化栽培的研究。5.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6.植物资源开发的生物技术应用研究。7.植物资源调查规划与评价的研究。8.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植物资源的分类(按用途分)1.食用植物资源(1)淀粉植物类(2)蛋白植物类(3)食用油脂类(4)维生素植物类(5)饮料植物类(6)食用色素植物类(7)食用香料植物类(8)甜味剂植物类(9)饲用植物类(10)蜜源植物类(11)其他食用植物类2.药用植物资源(1)中草药植物类(2)农药植物类3.工业用植物资源:可用以纺织、造纸、编织、印染、制药、化工原料等方面。包括:(1)纤维植物类(2)鞣料植物类(3)香料植物类(4)工业用油脂植物类(5)树胶植物类(6)工业用染料植物性类(7)能源植物类4.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包括(1)防风固沙植物类(2)保持水土植物类(3)改良土壤植物类(4)监测和抗污染植物类(5)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类(6)指示植物类5.植物种质资源:也叫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植物的栽培种、野生近缘属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即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植物类型。

植物资源的特点1.可再生性2.可解体性(易受威胁性)3.近缘种成分的相似性4.利用的时间性5.用途的多样性6.可栽培性7.分布的地域性8.价值的潜在性

华南区是全国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植物资源引种驯化的意义1.增加资源植物种类2.改良栽培植物种类3.扩大栽培范围、发展商品生产4.保护珍稀濒危植物5.发挥植物的优良特性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达尔文学说,气候相似论,生态历史分析法,区系发生法,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资源植物引种驯化的途径引种驯化主要是利用植物本身适应性和变异性。(一)直接引种1.利用植物原有的适应性直接引种2.利用气侯相似性直接引种。3.在生态历史方法指导下进行的孑遗植物的引种。(二)间接引种1.采用特殊的栽培技术措施(1)关键时刻的保护。(2)改变生长发育节奏。(3)改变植物的体态结构。(4)采用嫁接技术。2.改造植物的适应性(1)实生苗的多世代选择(2)逐步驯化法(3)采用现代育种手段

系统研究法的理论依据:系统研究法是利用植物近缘属种化学成分具有相似性的特点,发掘新植物资源的方法。系统研究法学科基础: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学系统研究法研究方法:植物分类、植物分布与植物化学相结合。系统研究方法的要求和特点:系统研究法常用于寻找已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代用品的研究。优点:目标性明确,研究周期短,一旦成功,将直接为生产服务,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缺点:资金和技术要求高;对未知化学成分鉴定困难。要求:需要有完整的植物区系资料;实验设施和研究手段必须十分精良。研究程序1.确定研究材料2.研究方法的制定3.有用物质的测试和分析4.研究结果的评价应用实例利血平研究田菁胶的发现红豆杉及其近缘植物中紫杉醇与同系物的分析

民族植物学方法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的科学。研究内容:研究人类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包括植物资源的利用历史、文化和现状,特别是种类及其用途和利用方法。研究的根本方向和任务:通过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研究民族民间传统利用植物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实现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民族植物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各民族和民间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传统知识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寻找新药物、新型食品、新的工业原料的巨大宝库。民族植物学方法的特点和要求优点: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突出的民族性和特殊的文化特征;目标植物比较明确,方法简单快捷,研究成功可直接应用于生产。因为许多植物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只要辅以现代分析手段,就可以达到寻找新资源的目地。缺点:调查中往往会遇到语言、文化和心理上的障碍。要求:需要广泛的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民族植物学法的研究程序1.描术研究阶段2.解释研究阶段3.应用阶段

其他研究方法(一)从古今中外文献中发现(二)从基础研究中得到启迪(三)从有用成分中进行结构的修饰

我国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源破坏严重2.资源环境恶化3.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研究严重滞后4.缺乏高质量、高品位的新品种5.盲目开发6.忽视综合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一)一级开发:开发的手段侧重于农学和生物学方面,是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开发,目的在于不

断扩大野生植物资源产量,不断提高质量。(二)二级开发:以发展产品为主要目标,是以工业生产方式为主,即将已有的资源加工成新的产品及各种系列产品。(三)三级开发:以发展新资源、新原料为主要内容,是以综合性科学研究方式为主,目的在于发掘新的植物资源,开发新原料、新产品等。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一)植物资源调查,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二)把握市场,放远眼光,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三)合理采收,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四)变野生为家植,建立商品生产基地(五)开展综合利用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六)加强深加工研究,提高商品附加值(七)发挥区域优势,发展拳头产品(八)不断发掘新的资源植物种类和新的用途(九)充分发挥植物资源的生态效益

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在人类利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充分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在不影响植物自身正常繁衍生息的条件下,既能满足当今人类对植物资源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的需要,实现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在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基础上,维持最高产量的原则2.局部利用与整体利益统一的原则3.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原则4.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资源的原则

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途径(一)开展植物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二)开展驯化栽培和优良品种选育研究(三)开展资源植物野生抚育技术研究(四)开展资源植物种群更新能力研究(五)开展资源植物有用成分形成机理与质量控制研究(六)开展资源植物野生原生境保护研究

我国植物多样性的一般特点1.物种丰富2.区系起源古老,特有属、种繁多:3.栽培植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异常丰富:4.生态系统丰富多彩:5.空间格局繁复多样

我国植物多样性的形成条件1.辽阔的疆域2.中纬度和大陆东岸的地理位臵3.起伏多山的地形4.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植物资源保护的目标1.保护植物资源的存在。2.保护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3.保护植物的多样性。4.保护植物资源形成的生态环境。

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一)植物资源的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指在植物自然原生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的措施。

自然保护区:是指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区域内,划出一定范围并设臵管理机构,将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自然历史遗产加以保护和研究的地域。

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强调自然过程,它是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的重要战略基地,也是保护濒危物种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1)以保护完整的综合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2)以保护某些珍贵动物资源为主的自然保护区。(3)以保护珍稀孑遗植物及特有植被类型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4)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的区域划分(1)核心区(绝对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严格保护天然生态系统,要求保持其原始状态,把人类活动的影响降低至最低度。主要任务是保护,以保持其物种的多样性。(2)缓冲区:是核心区周围保护性的过渡区,保存有一定面积天然生态系统,其主要作用是把核心区同周围地区隔离开来,使其不受或少受人为影响。(3)实验区:处于保护区外围,除具缓冲区的作用外,还开展实验性或生产性的科研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4)旅游区:一般可在缓冲区和试验区范围内,划出一定开放旅游的区域。在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既可为保护区建设筹集资金,又可以促进环境教育的发展,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社会效益也较大。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1)保护生物多样性。(2)保持生态平衡,最大限度地保护动、植物种质资源。(3)为人类提供作为能源、工业原料、食品、药物等方面的新物种,促进经济建设。(4)提供科研、教学和环境监测场所。(5)提供旅游和疗养场所。

植物资源的迁地保护——植物园

迁地保护:主要是活体贮藏,是在植物适宜生存的区域建立植物园进行人工保护的措施。

植物园:调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保存和推广利用植物的科研单位,以及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并供群众游憩的园地。

植物园的特点:强调的是人为因素。

植物园的功能(1)资源植物的引种和开发(2)保护植物多样性(3)科普教育活动(4)创造一个美雅恬静的环境

植物资源的离体保护——种质基因库

离体保护:使植物基因资源在没有植物实体的状态下永久保存的设施。目前植物离体保护的主要设施是种质基因库。

植物种质基因库:是指用于保存植物遗传资源为目的,保存植物种子和各种繁殖体(花粉、胚等)的现代化设施。

植物种质基因库的特点:它更大程度的强调人为因素。种质基因库是对农业的种质资源进行系统收集、整理、评价、开发、利用和创新的工程,它能为育种者和后人提供丰富的资源储备。

现有植物种质基因库多以低温干燥保存为主要手段。保存的材料主要是植物种子。

现有植物种质基因库的主要任务(1)收集保存植物的遗传资源。(2)保存所有珍稀濒危植物物种。3.种质基因库的类型:根据贮藏时间长短可分为三种类型:(1)长期贮藏库(基本库):贮温-10℃以下,贮30年以上。主要用于长期保存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作物品种资源,包括农家种、野生种和淘汰的育成品种等,

目的是防止植物种质资源流失。(2)中期贮藏库:贮温0~5℃,贮15年左右。保存在中期库的资源可随时提供给科研、教学及育种单位研究利用及其国际交换。(3)短期贮藏库:贮温10~15℃左右,贮3~5年。中、短期贮藏库主要用于种子的评价利用和繁殖更新。

食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用的淀粉、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或可以作为蔬菜直接食用的植物资源。它包括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甜味剂、油脂、色素、香料植物资源等。淀粉的特性:淀粉为白色、带有光泽、具有不同形状的微小颗粒。淀粉无味无臭,不溶于冷水或乙醇,但水加温至55~60℃时,则膨胀变成有粘性的半透明凝胶或胶体溶液,此现象称为糊化。

蛋白质植物(一)食用茵生产:食用茵含有多种氨基酸,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植物蛋白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360多种食用茵,为世界上食用茵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二)种子蛋白:豆类植物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此外非豆类种子的蛋白质也是一项非常丰富的蛋白质资源。如棉籽蛋白、荞麦蛋白、籽粒苋种子蛋白、菜籽蛋白等。

(三)单细胞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是指天然的或经过加工之后,可以作为人类及动物食物的微生物细胞物质。

(四)叶蛋白:绿色植物的叶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用新的生物和化学方法已成功地把植物的叶片加工成丰富的蛋白质食品和饲料。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最早、最多的是从苜蓿叶中提取叶蛋白。

(五)藻类蛋白: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作为人类蛋白食品和营养食品的来源。

甜味剂植物甜味剂植物依产生甜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两类:1.糖类植物:植物体内含有蔗糖或其它糖类物质(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除赋予食品以甜味外,还能供给人体热能。如甘蔗、甜菜,但这种甜味剂不适于糖尿病、肥胖症人群。2.非糖甜味剂植物:植物含有非糖甜分子结构(糖甙类、糖醇类、甜味蛋白等),其甜度为蔗糖的几十~几千倍,热量只有蔗糖的几百分之一。具有高甜度,低热量的特性。如甘草、甜叶菊等。

筛选植物甜味剂的一般原则1.口味与蔗糖相似。2.易溶于水。3.对光、PH、热、温度等均保持稳定。4.价格便宜。5.安全无毒。6.易于生产,便于使用。

饮料植物:能够用以作为饮料原料的植物都可称为饮料植物。其范围非常广泛,如许多淀粉植物可用于制作酒精饮料,许多维生素和糖类植物可用于制作软饮料。

世界三大饮料可可、咖啡、茶。

茶的代用品(一)保健茶保健茶是用天然植物的花、叶、果实配臵而成,具有保健功能的一类饮料食品,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目前我国市场上称之为保健茶的有两类:1.以茶为主要原料,配伍其它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原料制成的保健饮品。2.单纯地将某一种或数种保健功能的植物原料进行加工制成的保健饮品(二)虫茶虫茶是由茶黑虫和弓须亥夜蛾食用三叶海棠、化香树、苦藤茶、苦丁茶等药用植物后,所排出的虫粪经加工制作而成。虫茶是一种速溶消署保健饮料,具有清凉、解毒、健脾胃、助消化等功效。植物性食用色素优点:(1)安全性能高;(2)有些具有营养和药理作用,如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3)着色自然。缺点:(1)稳定性较差:光、热、金属、酸碱条件下易变色;2)着色力不强;(3)较难溶解,不易染着均匀;(4)某些色素有异味、异臭。

植物性食用色素开发利用发展趋势1.提高植物性色素的稳定性:探索合理的色素提取工艺,使色素适合食品制造工艺及贮运的要求,也可用稳定剂、抗氧化剂来适当减少褪色和变色。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植物性色素的着色力,改进加工工艺,减少加工过程中色素的分解破坏,提高产品色价,同时要综合利用植物性色素资源,结合其它生产,提取植物性色素,降低单项产品生产成本。3.通过民族植物学方法发掘新的色素资源:通过民族植物学方法使分布局限于某一地区的植物色素开发为色素商品。4.人工合成天然对应物:通过对植物色素化学成分及结构的深入了解,人工合成天然对应物。

多功能植物性食用色素的开发(一)辛香料植物资源辛香料:又称为香辛料、调味香料,是供直接使用的一类天然香味原料。八角茴香小茴香芫荽胡椒荜茇草果砂仁高良姜白豆蔻肉豆蔻陈皮(二)提取香料植物资源提取香料:是指用蒸馏、压榨、萃取、吸附等物理方法,从芳香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或分泌物中提取而得的香味物质的混合物。成品包括精油、酊剂、浸膏、净油、油树脂和香树脂等。薄荷:百里香:迷迭香:留兰香:紫苏:桂花:香荚兰:茵陈蒿:佛手:柠檬:甜橙:山苍子:(三)单离香料植物资源植物单离香料:从植物提取香料中进一步精制得到的较纯的香成分。如从山苍籽油中分离得到的柠檬醛,从柏木油中分离得到的柏木脑、从薄荷油中分出的薄荷脑、从鸢尾根油中分出的鸢尾酮等。

1.药用植物资源: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可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植物。

2.中草药:广义:中草药是对人们使用的天然药物的总称,包括传统中药、草药(民间药)、少数民族使用的民族药以及医药工业的原料药等。狭义:中草药是指天然药物中的植物药。

3.中草药植物资源:指能够作为中草药原料的植物。或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植物。

中草药植物资源的分类:按药用部位分类可分为:(1)根及地下茎类:药用部位为块根、地下茎(鳞茎、球

茎、块茎等)。如人参、甘草、黄连、天麻、三七、雷公藤、板蓝根、何首乌等。(2)叶及全草类:药用部位为植物茎叶或全株。如番泻叶、薄荷、细辛、益母草鱼腥草、蒲公英、三尖杉、马齿苋等。(3)花类:药用部位系植物花、花蕾、花柱等。如金银花、菊花、辛夷、洋金花、红花等。(4)果实及种子类:药用部位系植物成熟或未成熟的果皮、果肉或果核、种仁。如连翘、使君子枳实、栀子、山楂、五味子、枸杞、决明子、槟榔、白果、苦杏仁等。(5)皮类:药用部位系植物树皮或根皮。如杜仲、黄柏、刺五加、苦楝皮、丹皮等。(6)菌类:主要是药用真菌。如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等。

我国中草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策1.继续整理与研究开发继续对流传或散失于民间或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中草药及民族药品种、来源及传统应用经验进行搜集整理,逐步开发推广应用疗效好的品种,在此基础上,应用现代研究方法,不断筛选创造出疗效更好的新药。2.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建立和完善中草药植物资源数据库:(2)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药用植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3)建立中草药种质基因库、植物园:(4)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寻找代用品,建立适度规模的药材生产基地。3.进一步引入新技术与新方法积极引进和发展以生物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获得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小,生物利用度更为理想的新药

国内外对中草药植物资源需求重点方向: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类、抗心血管系统疾病类、抗风湿病与类风湿病类、抗肿瘤类、抗过敏类、增强妇幼保健类、防治性病与艾滋病类、抗衰老类、防治肥胖和促进健美类、美容和药膳类等植物资源的开发。

植物性农药:指用于防治病虫草害的植物体、植物体的提取物或提取物的化学改性物质。

农药植物资源:可用于提取防治和杀灭病虫有效成份的植物。或植物体内含有驱拒、干扰或毒杀害虫、抑制病菌和除草等物质的一类植物。

植物性农药的特点1.人畜安全。植物性农药一般不产生公害,无残毒,对人畜安全,无毒害作用。2.环保。植物性农药的有效成分为天然化学物质,施用后较易被微生物类群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且对有益生物(害虫天敌)不伤害,可维持生态平衡。3.无抗药性。由于植物杀虫剂杀虫成分的多元化,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4.高效广谱。植物性农药一般对多种害虫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且使用浓度较低。植物农药的分类:按使用目标分类可分为:(1)杀虫剂植物农药:指含有对害虫有毒杀作用物质的种类。(2)杀菌剂植物农药:指对植物病菌有杀灭作用物质的种类。(3)除草剂类植物农药:指对杂草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物质的种类。

农药植物资源概况1.烟草茄科,2.除虫菊菊科,3.川楝楝科4.鱼藤豆科植物,5.雷公藤卫茅科,6.银杏银杏科,7.百部百部科,8.臭椿苦木科,9.苦参蝶形花科,10.泽漆又名五朵云、灯台草、烂肠草等,大戟科。11.藜芦百合科。12.胡桃胡桃科

植物纤维的类别:植物纤维按其存在于植物体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1.韧皮纤维主要指存在于植物茎秆韧皮部的纤维。如大麻、亚麻、苎麻、构树皮、椴树皮等。2.叶纤维主要指存在于植物叶中的纤维。如剑麻、棕榈等的纤维。3.种子纤维指存在于植物种子表面的纤维。如棉花、木棉、杨树种子上的毛。4.果壳纤维存在于果实外壳中的纤维。如椰子壳纤维。5.根纤维存在于根部的韧皮纤维。如马蔺、甘草的根等。6.木材纤维指存在于树干中的木纤维,如松、杉、杨树等的纤维。

纤维植物资源概况构树大麻苎麻亚麻黄麻苘麻胡麻木棉买麻藤罗布麻葛藤芦苇龙须草宽叶香蒲马蔺棕榈龙舌兰青檀

鞣料植物资源概况化香树麻栎盐肤木火棘山合欢杨梅酸模臭椿石榴常春藤柿冬青黄海棠拳蓼

鞣质的理化性质鞣质是一种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呈胶体状态,具有强烈的苦涩味,遇空气或在碱溶液中被氧化成黑色;与蛋白质、生物碱、重金属、碱土金属结合可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因此,工业上利用鞣质与兽皮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使皮纤维变成难以透水,致密而柔软的革;利用鞣质与高铁盐能生成蓝黑色或黑绿色,

紫胶:是一种紫胶虫寄生于某些寄主植物(黄檀、火绳树、聚果榕、山合欢等)枝条上,吮吸树汁后分泌的一种紫红色,具有特殊性能的天然树脂,亦称“虫胶”。紫胶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紫胶具有绝缘、粘合、热塑、防水、防潮、防锈、耐磨等优良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军工、电气、塑料、油漆、印刷及轻工业等部门。

从寄主树枝条上剥离下来的胶被称原胶,原胶的主要成分是:

(1)紫胶树脂:是紫胶的主要组成物质,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耐磨性和硬度,热塑性好,电绝缘性好等性能,主要用于清漆、绝缘漆、电绝缘件、填充剂、胶粘剂加工等工业。(2)紫胶色素:是紫胶虫新陈代谢的产物,可用于生产染料,脱色胶等。紫胶色素食用无毒、着色鲜艳、经久不脱,被食品行业广泛利用。(3)紫胶蜡:紫胶虫的代谢产物,用紫胶蜡制成的水果蜡,喷涂或浸刷水果、禽蛋、蔬菜使其保鲜。(四)冷杉树脂:冷杉树脂加工成冷杉胶,透明度好,不结晶,折光率与玻璃相近,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制造工业上;有一定的胶合能力和迅速固化的特性,是胶接镜片的优良胶接剂,广泛使用于生物显微制片和磨制地质岩片上。冷杉树脂存在于松科冷杉属植物体内,冷杉属植物无正常树脂道,树脂贮存在初生皮层的皮瘤中。采脂用尖头采脂工具刺穿皮瘤下部,手指挤压皮瘤,脂液流入容器。

树胶植物资源概况桃田菁膜荚黄芪金合欢黄单膜菌

橡胶的加工法采割法研磨法浸提法

能源植物能够为工农业、交通等部门及日常生活提供动力能量原料或燃料的植物。一般指具有合成较高还原性烃的能力,可产生接近石油成分和可替代石油使用的产品的植物,以及富含油脂的植物

经济昆虫寄主植物经剂昆虫的寄主植物是通过寄生在植物上的昆虫,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工业原料和药品。

一、白蜡虫寄主植物资源白腊又称中国腊,是我国著名的特产,白腊性质较稳定,经久不腐,具有密闭、防潮、防锈、着光的作用,是军工、化工和手工业的重要原料,药用具有生肌、止血、止痛、补虚、强化筋骨等作用。白腊虫的寄主植物有木樨科的女贞、小蜡、白腊树、水腊树、苦枥、光腊、水曲柳、象蜡树等,漆树科的野漆树,马鞭草科杜荆等。现在生产上主要用女贞养殖雌虫,生产虫种,用白腊树养殖雄虫,生产腊花,然后加工成白腊。二、五倍子寄主植物资源五倍子是寄生在寄主植物上的五倍子蚜虫形成的虫瘿,经加工提炼后的产品,工业上称为“栲胶”,广泛应用于石油、矿冶、化工、染料、制革、医药、国防、摄影等工业上。五倍子蚜虫冬天寄生在藓类植物上,用胎生方式产生幼虫;夏天寄生在盐肤木等植物上,产生雌、雄性无翅幼虫,二者交配产生单性无翅雌虫,雌虫吸取叶汁,营寄生生活,同时分泌唾液,刺激叶组织细胞形成囊状虫瘿,当虫瘿外壁转为红色时,单宁含量最高。五倍子蚜虫的主要寄主植物有:1.夏寄主植物:主要是漆树科植物。如盐肤木、滨盐肤木、青麸杨、红麸杨等。2.冬寄主植物:主要是藓类植物。

香料植物的开发利用(一)天然香料产品的种类:精油酊剂和浸剂香树脂浸膏和净油香膏香脂和花水(二)香料植物加工提油技术目前,常用的生产方法有:水蒸汽蒸馏法吸附法压榨法:油脂植物的加工提取油脂的方法有压榨法,水代法和浸出法。同食用油脂的加工提取。植物纤维的加工技术:浸水脱胶法:适用于水源充足的地区,适用于一般麻类的加工。(1)利用水中多种果胶肢杆菌溶蚀果胶等杂质,除去纤维中一部分水溶性物质。

植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植物学 期末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学号: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除注明者外,每空分,总40分) 1.石竹科的子房1室室,具有特立中央胎座,胚珠多数。 2.双子叶植物原始花被亚纲的雄蕊着生在花托上,珠被常2 层;合瓣 花亚纲的雄蕊着生在花冠管上,珠被常1 层。 3.苏铁的大孢子叶羽状分裂,银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领_, 在松柏纲 大孢子叶称为珠鳞,买麻藤纲珠被形成珠孔管。 4.表明苏铁和银杏具有联系,是它们在生殖过程中都产生兼作 吸器的的花粉管;大形陀螺状有多数鞭毛的精子;前胚期具有具有多数的游离核阶段。 5.十字花科植物具有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 6.(8分,每空1分)无花果属的学名是:Ficus ;Cinnamomum是樟 属的学名;茶的学名是Camellia sinensis ;大豆的学名是:Glycine max;Cymbidium sinensis是墨兰的学名;Oryza sativa是水稻的学名;人参的学名为Panax ginseng ;Cucurbita是 南瓜属的学名。

7.菊科植物的萼片, 通常变态为冠毛、鳞片和倒刺三种类型。 8.山毛榉科的雄花常排成柔荑花序。果为坚果, 外有总苞(壳斗)包被。 9.写出右下图中小叶罗汉松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1)套被; (2)种子; (3)苞片; (4)种托; (5)苞片。 10.泽泻科植物具有离生的雌雄蕊,缺乏胚乳的种子。 11.在松柏纲四个科中, 松科的珠鳞与苞鳞大部分分离, 杉科的珠鳞与苞鳞 大部分合生, 柏科的珠鳞与苞鳞完全合生, 而南洋杉科珠鳞退化、苞鳞发达。 12.在所学过的被子植物中, 具有下列特征的各举两个科: (1) 心皮多数, 分 离, 螺旋状排列的有木兰科、毛茛科。(2) 叶对生, 子房下位的有茜草科、桃金娘科。(3) 叶有香气并有透明腺点的有芸香科、桃金娘科。(4) 茎具双韧维管束的有夹竹桃科、萝摩科。(5) 植物体具白色乳汁的有桑科、夹竹桃科。

植物资源学复习题(无答案)

汇华学院《植物资源学》参考复习题2011-5-7 一、名词解释: 1.生物资源 2.变形体 3.颈卵器植物 4.原叶体 5.多胚现象 6.松脂 7.双受精现象 8.可更新资源 9.异形胞 10.拟蕨植物 二、填空题: 1. 发状念珠藻的植物体丛生呈毛发状,干燥时黑褐色,故俗称。 2. 海带藻体明显分为、及三部分,其内含丰富,多食可防 治甲状腺肿大。 3. 一些细菌在氮的固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统称为,主要包括 和。 4. 地衣对反应非常敏感,根据这一特性,常用地衣作为的监测生 物。 5. 提灯藓科中许多种是生活史中必需的冬寄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 于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6. 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以南各省蕨类植物丰富,其中的省被称为“蕨类 王国”。 7. 裸子植物是保留着,具有系统,能产生的一类高等植物。 8. 毛茛科的资源利用主要有用,如乌头;用,如华北耧斗菜。 9. 苔藓植物通常分为、和纲。其中的对治疗心脏 病有显著疗效。 10.提灯藓是蚜虫生活史中必需的。 11. 大多数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为背腹分化的叶状体,腹面生有 和。 12. 蕨类植物中的分布已极其稀少,近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 植物。

13. 孢子的含油量约40%,为不干性油,是铸造业的优良脱膜剂。 14.茶原产于,其中的绿茶是经过、、三道工序 制成的。 15. 西瓜原产于;甜瓜原产于;葫芦原产于。 16. 先叶早春开花,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 17. 天麻为多年生腐生草本,它的为著名中药。 18. 我国东北区最为著名的药用植物有;著名的纤维植物被誉为“东 北三宝”之一。 19. 桃起源于国,其栽培历史已有年以上。 20. 茄科中的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根皮称“地骨皮”。我国有7种3 变种,多分布在和。 21. 海带体内的能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并能使病态组织崩溃和溶解。 三、选择题 1. 螺旋藻隶属于 A. 绿藻门 B. 褐藻门 C. 蓝藻 D. 红藻门 2. 石莼的藻体为 A. 丝状体 B. 茎叶体 C. 单细胞体 D. 膜状体 3. 虫草(冬虫夏草)是 A. 真菌 B. 地衣 C. 种子植物 D. 蕨类植物 4. 苔藓植物中的()对治疗心脏病有显著疗效 A. 泥炭藓 B. 大叶藓 C. 提灯藓 D. 地钱 5. 被食用的“蕨菜”是蕨的 A. 花序 B. 成熟的孢子体 C. 嫩叶 D. 配子体 6. 银杏种子的()具较高毒性,提取物可用于杀虫 A. 中种皮 B. 外种皮 C. 外果皮 D. 内果皮 7.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特产于我国 A. 华北及华东 B. 华北及东北 C. 华北及西北 D. 东北及华南 8. 目前,我国采脂的树种主要集中于

野生植物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 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2. 仿生栽培:指利用野生植物的原始生境条件,通过优生抚育、人工播种、营养繁殖、剔除竞争种等人为措施,扩大其生长面积、种群规模和资源产量的一种半人工栽培技术。 3. 生态环境: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总和。 4. 自然保护区:指在不同的环境区域内划出一定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包括陆地、水域和海岸。就地保护:指在其自然原生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的措施。 5. 野生植物资源: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一定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存实践活动,而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6. 生态适应: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并以其自身的变异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成为生态适应。 7. 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原料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的一群植物。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物活性的物质。 8. 踏查:是对调查地区或区域进行全面概括了解的过程。 9.果树植物资源:指一些能够提供鲜食、干果和作为饮料加工原料的经济植物 10.油脂植物:含油器官的含油量达10%的植物 11.系统研究法:是建立在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植物化学研究的科学积累和技术手段,采用植物分类,分布和植物化学等学科结合的一种开发新植物资源的方法。 12.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命形式,以及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多种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和所形成的各种生态体。 13.引种与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14.野生抚育: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其生态或相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生态的平衡的一种资源植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 二:填空题 1. 在一下植物(银杉、银杏、三尖杉、人参、红豆杉、水杉、金钱松)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银杉、人参、水杉。 2. 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需要: 3. 1983 年在中国植物学会 50 周年年会上,吴征镒将植物资源分为5类,分别是:食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防护及观赏植物资源、植物种质资源。 4. 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的基本方法:现场调查、路线调查,样调查。 5. 芳香油提取的三种方法: 6.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按采用的主要方式分为针对发展原料的一级开发、针对发展产品的二级开发、针对发展新资源的三级开发。 7.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域可划分为:缓冲区、实验区、旅游区。 8.特种油脂的内涵:a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特殊,b用途特殊,c产地独特,d价值高 9.特种油脂的种类:高亚油酸,高亚麻油酸,高ve油酸,二十五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1东北三宝是:人参、鹿茸、乌拉草 2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可再生性、易受威胁性、成分相似性、利用的时间性、用途的多样性_ 可栽培性、分布的地域性、价值的潜在性。 3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_中华猕猴桃_被誉为维生素C之王,且现已被驯化。 4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有:禁封、人工管理、人工补种、仿生栽培。 5写出一种我国特有的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植物:银杏、水杉、攀枝花苏铁、银杉等

植物学期末试卷8

一、选择题 1.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A)。 A.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B. 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C. 果胶 D. 角质和纤维素 2.在植物细胞工程中原生质体融合成一个细胞后,需诱导产生细胞壁,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是(B) A. 叶绿体、高尔基体 B. 线粒体、高尔基体 C. 叶绿体、线粒体 D. 线粒体、内质网 3.扦插、压条是利用枝条、叶、地下茎等能产生(B)的特性。 A. 初生根 B. 不定根 C. 次生根 D. 三生根 4.下列哪一结构是根所特有的(B)? A. 分生区

B. 根冠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5.红辣椒果实呈现出的红色是由细胞中的(B)表现出来的。 A. 花青素 B. 有色体 C. 细胞液 D. 孢粉素 6.将植物界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的重要依据(C) A. 植物体内有无维管束 B. 生活史中有无明显的世代交替 C. 生活史中有无胚的出现 D. 是水生植物还是陆生植物 7.马铃薯的块茎上凹陷处具有(A)。 A.定芽 B.不定芽 C.定根 D.不定根

8.侧生分生组织从来源看,属于(A)。 A.次生分生组织 B.顶端分生组织 C.初生分生组织 D.原生分生组织 9.茎的维管形成层可以细分为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从它们在植物体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来源性质上看,二者(D)。A.均为侧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B.均为侧生分生组织,但束中形成层属次生分生组织,束间形成层属于初生分生组织 C.并非侧生分生组织,而是次生分生组织 D.均为侧生分生组织,束中形成层具有初生分生组织的性质,束间形成层却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 10.植物根和茎中,各种初生组织在次生生长产生的压力之下遭受破坏,但(A)例外。 A.初生木质部 B.初生韧皮部 C.表皮 D.皮层

植物资源学试卷样卷

2.宁夏枸杞为灌木或小乔木状,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为补虚药(√ ) 3.在植物资源的调查中,冠径主要指灌木和乔木种类树冠的直径。(√) 3.生态效率如果为负值,则会造成资源的枯竭。(×) 4.植物性农药具有成本低、残毒少、无污染、无药害等特点。(√) 5.封禁就是指绝对的不能对抚育的植物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6.忍冬科珊瑚树是优良的防火树种(√) 7.漆树科南酸枣既是一种食用果树植物,也是一种优良的景观树种。(√) 8.完成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后,对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进行评价,以保证制定出合理的开发利用规划。主要包括生产效率、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 9.米兰、茉莉、栀子、桂花、杜仲、属于香料观赏植物。(×) 10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植物是猕猴桃(×) 五,简答题(5*6) 1.简述植物资源的特点。 答1、植物资源的可再生性2、植物资源的易受威胁性 3、植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4、植物资源用途的多样性 5、植物资源近缘种化学成分的相似性 6、植物资源采收利用的时间性 7、植物资源的可栽培性8、植物资源价值的潜在性。 2简述植物资源受威胁的因素. 答:1.资源利用过度; 2.资源利用不合理(1、采挖地点不合理2、采挖时间不合理3、采挖部位不合理); 3.人工栽培不能完全代替野生资源(1、栽培成本高2、质量与价格低3、有些仍不 能人工栽培) 4.资源经营体制的影响; 5.资源更新能力研究不够; 6.资源生境受到破坏。 3.何谓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何意义? 答: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人类利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充分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在不影响植物自身正常繁衍生息的条件下,既能满足当代人类对植物资源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的需要,实现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永续利用) 意义:1、保护珍稀濒危植物2、保护植物的多样性3、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4.怎样正确的去调查植物资源? 答:调查植物资源的方法一般如下: 一,现场调查,这是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类容分为有两种方式: 1,踏查,是对调查地区的或区域的植物资源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概括了解的过程。 2,详查,是在踏查的基础上,在调查区域完成野生植物资原的种类和储存量的调查。 二,线路调查,根据调查的区域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线路,并在代表的区域内选择调查样地,进行植物资源种类及储量的详查。 三,访问调查,是向调查的地区有经验的干部,生产技术人员,采集者和集贸市场及收购部门等进行口头上的调查或书面的调查。 5.如何识别和鉴别有毒植物? 答:有毒植物的特点及识别⑴鼻闻:凡鼻闻有闷、臭气、香气或有特殊刺激气味的植

植物资源学(复习)

资源植物学习内容 概述 一、植物资源的概念 二、我国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概况 4.开发研究动态: 药用野生植物: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收集区,对主要资源进行药理和疗效试验;防癌抗癌植物资源筛选;治疗疑难疾病获得显著效果。 保健品开发:苦丁茶、青草药制品、 野生果用资源方面:探明其含有特殊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食疗效果 植物农药: 杀虫植物:苦参、毛茛等植物所含的生物碱盐、皂甙,黄酮及挥发性物质; 杀菌植物:菊科、松科等植物中提取挥发性油,亦可直接用于病害防治。 食用植物色素:越桔红、玫瑰茄红、栀子的多种制品,紫胶色素等也研制成功。 5.我国植物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源破坏严重:砍树、砍枝、摘果、采叶,甚至、挖根、剥皮等杀鸡取卵的采集办法。 未完善加工工艺技术:多为半成品或低品位的产品,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缺乏应有的竞争力。盲目开发:在未探明社会需要量、社会购买力水平和资源生产量的情况下,一哄而起。 忽视综合开发与利用:忽视植物多功能综合利用,许多植物含有几种特殊的有效成分,只利用其中的1、2种,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野生植物资源普查:评价资源利用价值,制定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野生植物产品的深、精加工:加工工艺,要提高测试手段和有效成分的分析技术。 良种选育、配套的生产技术。 开发重点: 地方特色的名、特、优野生药用、果用。 植物农药的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蔬菜栽培与开发利用。 三、国外对植物资源研究的概况 1.基础研究 欧洲:对芳香植物的研究较深入。 日本:野生植物的染色体、化学成分研究较多,特别对抗癌植物的筛选研究。 美国:筛选出与地中海地区野生的长角豆中所含半乳甘露聚糖胶相同成分的瓜尔豆,保证了美国在二战期间造纸工业的正常生产,促进了美国石油工业和糖业工业的发展。 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在食用菌研究上成果突出。 第一章植物资源的分类 六、参考华东师范大学马炜梁的《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的分类,将野生植物资源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饲料植物;有毒及毒品植物.后面我将按照这一分类系统介绍野生植物资源。 第二章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植物资源学试卷样卷

北方民族大学试卷 课程代码:课程: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植物资源: 2.野生抚育: 3.生境片段化: 4.贮藏量: 5.引种驯化: 6.仿生栽培: 7.药用植物资源: 8.年允收量:9.野菜植物资源: 10.观赏植物资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按采用的主要方式分为:针对发展____________的一级开发,针对发展____________的二级开发和针对发展____________的三级开发。 2.目前,从野生植物的驯化栽培方式上看,主要有____________方式和____________方式两种途径。 3.取样方法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人工管理,____________和仿生栽培。 5.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区域可划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实验区和旅游区。 6.在止血方面具有很高功效的药用植物在云南利用最广的是____________。 7.使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不断丧失的根源在于____________。 8.农药植物按使用目标可分为____________ 、印楝印栋树和____________。 9.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需采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物种受威胁等级的划分为灭绝种类、濒危种类、____________、稀有种类、未定种5种。 11.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入药部位为____________。 12.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是_________。 三、判断正误(每题1分,共10分)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说明植物资源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2.宁夏枸杞为灌木或小乔木状,干燥成熟果实入药,为补虚药。() 3.在植物资源的调查中,冠径主要指灌木和乔木种类树冠的直径。()

植物资源学试卷样卷

第 - 1 -页 北方民族大学试卷 课程代码: 课程: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植物资源: 2.野生抚育: 3.生境片段化: 4.贮藏量: 5.引种驯化: 6.仿生栽培: 7.药用植物资源: 8.年允收量 : 9.野菜植物资源: 10.观赏植物资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按采用的主要方式分为:针对发展____________的一级开发,针对发展____________的二级开发和针对发展____________的三级开发 。 2.目前,从野生植物的驯化栽培方式上看,主要有____________方式和____________方式两种途径。 3.取样方法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人工管理,____________和仿生栽培。 5.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区域可划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实验区和旅游区。 6.在止血方面具有很高功效的药用植物在云南利用最广的是____________。 7.使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不断丧失的根源在于____________。 8.农药植物按使用目标可分为____________ 、印楝印栋树和____________。 9.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需采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物种受威胁等级的划分为灭绝种类、濒危种类、____________、稀有种类、未定种5种。 11.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入药部位为____________。 12.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安全,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是_________。

植物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野生植物资源: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野生植物的总和。 2、食用植物: 指含有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用的淀粉、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等,或可以作为蔬菜直接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源。 3、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4、民族植物学: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一定地区的人群与植物界的全面关系,包括所有在经济、文化上有重要作用的植物。在研究这些“民族植物”的同时,研究社会的结构、行为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植物资源评价:为某一地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而进行的评价,包括植物资源的分布及其生长条件,植物资源数量及质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等。 6、香料植物:指用于各类食品加香调味或饮料调配的植物性原料,是植物的某个部位或全部。 7、蜜源植物:指供蜜蜂采集花蜜和花粉的植物。 8、能源植物:指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直接转化成不含氧的碳氢化合物的一类植物,这类植物的分泌乳汁或提取液的化学成分与石油的化学成分相似,故又称为“石油植物”。 9、环保植物: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还具有净化空气、净化污水和降低噪声等功能的植物。 10、观赏植物: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 二、简答题 1、试述植物资源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我们在开展利用植物资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1.系统性:任何生物物种在自然界中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形成一种系统关系,即个体离不开种群,种群离不开群落,群落离不开生态系统。 根据其系统性,在利用植物资源时,必须坚持从整体出发,坚持全局的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治理及利用。 2.可更新性:植物资源可以不断地更新,通过繁殖使其质量和数量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但其可更新性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度。因此,我们利用植物资源的强度不能超过资源的更新能力。 3.地域性:生物与非生物不同,他们不能离开特定的生态环境综合体而生存,生物与其生态环境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定的生态环境综合体又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资源的地域差异可视为资源的宏观空间差异。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资源,还可以认为的创造资源的最佳存在条件,培育资源,提高品质,增加数量。 4.有限性:植物资源虽属于可更新资源,但其更新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并不能无限的增长下去。因此在利用时要遵循客观规律,既要珍惜有限的生物资源,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要认识资源耗竭的条件,掌握其符合极限,使其能够持续地为人类造福。 5.增殖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其利用价值不断提高的一种资源属性。人类对植物资源进行有效的投入是植物资源增殖的关键条件。

植物资源学试题

第 - 1 -页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2013年第二学期 植物资源学考试(开卷) 出题人:郭晓梅 总分:100 时间:120分钟 课程代码: 一、名词解释(5×2′=10′) 1.植物资源学: 2. 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3. 仿生栽培: 4.生境片断化: 5.色素植物资源: 二、填空题(10×1.5′=15′) 1.植物资源的特点有: 、易受威胁性、 、利用的时间性、用途 的多样性、可栽培性、分布的地域性和____________。 2.引种驯化的原则: 、 、 和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3.请写出三种药用植物名称及其利用部位: 、 、 。 4.目前野果采收的方法主要有: 、 、 。 5.野菜植物资源的特点: 、 、种类多且分布各具特色、 、食用方法多样。 6.芳香油的化学组成成分有:含氮含硫化合物、 、 、 。 7.我国生产的淀粉品种主要有: 、 、 。 8.我国树脂植物中做主要采脂树种的是松属中的 。 9.鞣料植物通常采用按所含单宁的类别分为: 、 、 。 10.农药植物资源按使用目标分类为: 、 、 。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打“√”,错误的打“×”)(10×1′=10′) 1.化学合成途径是减少对野生或栽培植物资源的依赖,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 2.野果罐头生产过程中,所有罐头杀菌后冷却越快越好。( ) 3.不同野菜种类,不同干制方式,其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 4.萜类化合物是芳香油中常含有的化合物。( ) 5.栀子、番茄和辣椒同属色素植物资源。( ) 6.纤维植物中的化学成分是指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种成分。( )

《植物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A卷)

《植物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A卷) 系别:年级:姓名:学号: 1、水绵叶绿体为状,有性生殖为。水绵植物体为倍体,合子是 唯一的倍体阶段。 2、多数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的周围包被着1层粘性的薄膜称,它由物 质组成,有作用。 3、苔藓植物体内由于没有真正的,同时精子有,受精时离不开, 所以这类植物未能得到发展。 4、蕨类的孢子体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 5、裸子植物在植物界的地位介于和之间,因为胚珠而得其名。 6、木兰科与桑科无花果属植物的枝上均具环,但后者植物体内含而易与前者区别。 7、菊科分两亚科,即和。前者花盘为,植物体不含;后者整 个花序全为,植物体含。 8、葫芦科植物茎生,有须,叶裂。花性,基数,雄蕊,雌蕊心皮,胎座,果特称。 9、在野外见到下列6种植物,你可否判断他们各属于哪科或目? (1)、具托叶环痕,无乳汁,花药比花丝长:科; (2)、叶上具透明腺点,具单身复叶:科; (3)、具根瘤,有托叶,叶枕发达:目; (4)、芳香性草本,具鞘状叶柄:科; (5)、芳香性草本,叶对生,茎四棱:科; (6)、茎圆柱状,中空,有节,叶鞘开裂,叶2列,具叶舌和叶耳:科。 10、柳属的花被退化成,禾本科的花被退化成。 11、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不同,将其分为、、、和五类。 12、填写表中的植物各属哪科? 1、在绿藻门的下述特征中,与高等植物特征相同的是。 (1)、含叶绿素a、b;(2)、尾鞭型鞭毛;(3)、接合生殖;(4)、光合产物为淀粉 A、(1)(2)(3); B、(1)(2)(4); C、(1)(3)(4); D、(2)(3)(4)。 2、下列真菌孢子中,具二倍染色体的是。 A、担孢子; B、卵孢子; C、接合孢子; D、子囊孢子。 3、藻类、菌类、地衣、、苔藓和蕨类的共同特征是。 A、具维管组织; B、生殖器官为多细胞结构; C、以孢子繁殖; D、具胚。 E、孢子体和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F、营自养生活。

植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植物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 , 共 27 分 ) 1.植物的光合作用方程式是 : CO2+H2O ____光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叶绿素 2. 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 3. 线粒体是作用的主要场所 4. 根据根系在土壤中的深入和扩展情况 , 分为、 5.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由、两部分组成。次生维管组织包括、、周皮包括、、 6. 形成层的细胞进行分裂 , 产生的新细胞 , 一部分向外形成,一部分向内形成 7. 传粉有和两种方式 8. 被子植物双受精后 , 由合子发育成,由受精的极核发育成,由珠被发育成,共同组成 9. 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有,具头状花序的科有,具瓠果的科,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 3 分 , 共 21 分 ) 1. 筛管分子和筛管 2. 主根与侧根 3. 髓射线与维管射线 4. 周皮与树皮 5. 单雌蕊和复雌蕊 6. 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7. 胞子体和配子体 三、单项选择( 每小题 1 分 , 共 15 分 ) 1. 叶肉属于 ( )

A. 输导组织 B. 机械组织 C. 分泌组织 D. 薄壁组织 2. 周皮属于( ) A.薄壁组织 B. 输导组织 C. 保护组织 D. 机械组织 3. 根内的凯氏带位于( ) A. 内皮层 B. 中柱鞘 C. 初生木质部 D. 初生韧皮部 4. 在多年生木质茎中 , 木质部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 A. 初生木质部和后生术质部 B. 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术质部 C. 原生木质部和次生术质部 D. 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 5. 区分单叶和复叶上的小叶时 , 其依据应该是 ( ) A. 托叶的有无 B. 叶的大小 C. 芽的有无 D. 排列状态 6. 以下四组内容中 , 错误的内容是 A.藻状菌的无性生殖是产生不动胞子和游动胞子( ) B. 子囊菌的无性生殖产生子囊子胞子 C. 担子菌的无性生殖一般不发达 D. 半知菌的无性生殖产生分生胞子 7. 在茎的次生结构中 , 出现了初生结构中所没有的结构 , 它是( ) A. 髓 B. 髓射线 C. 维管射线 D. 轴向薄壁组织 8. 蕨类植物的世代交替的特点是( ) A. 胞子包子体发达, 配子体退化 , 配子体寄生在胞子体上 B. 配子体发达 , 胞子体退化 , 胞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C. 胞子体比配子体发达 , 二者均为独立生活 D. 配子体比胞子体发达 , 二者均为独立生活 9. 在真菌中 , 蘑菇属于( ) A. 藻状菌纲 B. 子囊菌纲 C. 担子菌纲 D. 半和菌纲 10.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A. 目 B. 科 C. 属 D. 种 11. 被子植物的各种分类方法中 , 最重要的方法是( )

植物学试题及答案.

绪论 一.填空题 1.植物界几大类群中, 哪几类属高等植物_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 2.维管植物包括哪几个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大类群植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具有维管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具有颈卵器; ________植物具有花粉管; ________植物具有果实。 4.植物界各大类群中, 称为孢子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称为种子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称为颈卵器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5.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三者都有_________, 所以三者合称_________植物; 而裸子和被子植物二者都有_________, 所以二者合称_________植物, 上述四类植物又可合称为_________植物。 6.从形态构造发育的程度看, 藻类、菌类、地衣在形态上_________分化, 构造上一般也无组织分化, 因此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其生殖器官_________, _________发育时离开母体, 不形成胚, 故称无胚植物。 7.维德克(Whitaker)把生物划分为五界系统。即_________界、__________界、________界、__________界和____________界。 8.藻类和真菌的相似点, 表现在植物体都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 生殖器官都是________的结构; 有性生殖只产生合子而不形成________, 但是, 藻类因为有________, 所以营养方式通常是________, 而真菌因为无________, 所以营养方式是________。 9.分类学上常用的各级单位依次是__________。 10.一个完整的学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用_______________文书写。 11.为避免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混乱和便于国际交流, 规定给予每一物种制定一个统一使用的科学名称, 称为学名(Scientific name),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定, 物种的学名应采用林奈提倡的_________, 而物种概念并不完全确定, 一般认为衡量物种有三个主要标准, 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绿色植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选择题 1.(1分) 将植物界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的重要依据: A. 植物体内有无维管束 B. 生活史中有无明显的世代交替 C. 生活史中有无胚的出现 D. 是水生植物还是陆生植物 三.判断题 1.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形成颈卵器。( ) 2.所有高等植物都具有世代交替, 同时都具有异孢现象。( ) 3.在高等植物中, 苔藓植物的配子体是寄生的, 蕨类植物的配子体是独立生活的,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配子体也是寄生的。( ) 4.植物界根据颜色不同, 分为绿色植物和非绿色植物。( ) 5. 单倍体是指植物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植物。( )

植物资源学试题

植物资源学试题终极版 植物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植物资源: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总和。 2植物资源开发的系统研究法:是建立在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植物化学研究的科学积累和技术手段,采用植物分类,分布和植物化学等学科结合的一种开发新植物资源的方法。 3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指在人类利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充分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在不影响植物自身繁衍生息的条件下,既能当今满足人类对植物资源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的需要,以实现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4野生抚育: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其生态或相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生态的平衡的一种资源植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 5生态环境: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总和。 6、详查:详查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具体调查区域和样地上完成野生植物资源种类和贮量调查的最终步骤,是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7、地理底图:是指用来转绘专题内容的地图,它可以是地形图、行政地图或植被分布图等,并在转绘内容时,原地理底图上与专题内容及使用目标无关紧要的内容简化掉,以便更清晰地表达专题内容 8、范围法:就是指用来表示地面间断而成片分布面状现象的一种表示方法。并用各种符号、着色、绘晕线和文字标注等形式表示不同现象的区别。 9、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命形式,以及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多种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和所形成的各种生态体。 10、生态环境: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总和。 11、生境岛屿:在生境破坏时常常留下补丁一样的生境残片,这些原生生境片段常与那

植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1)

生物科学专业 植物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姓名_______专业与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我保证诚实地完成本次考试,保证不以任何形式抄袭或作弊。 自愿签约人: 一.填空题(除注明者外,每空分,共40分) 1.(3分)裸子植物苏铁纲具有羽状分裂大孢子叶,银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领, 松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鳞,紫杉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托或套被,而买麻藤纲具有盖被和珠孔管。 2.(分)犁头尖具佛焰花序,花序顶端为附属体,依次以下为雄花 花,中性花花,雌花花。 3.(3分)芸香科植物的识别特征有:托叶缺,枝叶树皮香气,叶具透明 油腺点,花盘存在于雄蕊与子房之间;果实有多种,柑桔属的果实称为柑果,花椒属的果实称为蓇葖。 4.分)大戟科叶具有托叶、有些植物具乳汁、叶柄上端或叶上常有腺体、花单性、 三室果。 5.(3分)樟科的识别特征有枝叶树皮有香气,花三数,雄蕊四轮时,每轮3枚, 第1与第2轮雄蕊花药内向,第3轮雄蕊花药外向,基部有2枚腺体,第4轮雄蕊退化为箭头状。花药瓣裂。 6.分)填空: (1)黄鹌菜的头状花序上的花全为舌状花 (2)板栗的果实由壳斗包 (3)草莓食用部是花托 (4)柚的叶是单身复叶

(5)咖啡属于茜草科。 7.分)山毛榉科植物的雄花序是柔荑花序;杨柳科花单性,无花被,杨属的花 具有花盘,而柳属的花具有蜜腺。 8.(3分)构成禾本科植物花序的基本单位称小穗, 其基部两侧各有一枚颖片, 每 一两性小花由外稃、内稃、2~3枚浆片、6~3枚雄蕊和雌蕊组成。 9.水杉具有条形且对生的叶。 10.(分)木兰科的原始特征包括花各部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 长的花托上,雄蕊花药长,花丝短,药隔突出;雌蕊花柱与柱头不分化。 11.(2分)具有双韧维管束的植物类群有葫芦科、桃金娘科、夹竹桃科、萝 摩科等。 12.(2分)桃金娘科叶对生,具边脉,常有香气和油腺点,子房半下位。 13.分)有些植物可根据营养器官的特征来判别所属的科, 例如茎节膨大,叶常互 生,具有鞘状或穿茎托叶的是蓼科;植物体有香气,托叶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托叶环的是木兰科;有些植物可根据繁殖器官特征来判别所属的科,例如具双悬果的是伞形花科;具角果的是十字花科;具有瓠果的是葫芦科。 14.写出下列植物的学名(每小题1分,共5分): (1)银杏:Ginkgo biloba。 (2)月季:Rosa chinensis。 (3)大豆:Glycine max。 (4)水稻:Oryza sativa。 (5)无花果属:Ficus。 15.(3分)锦葵科植物最易识别的特征是单体雄蕊;苋科与藜科均具有基生 胎座,前者的花被常有颜色,后者的花被绿色。石竹科石竹科花瓣反折,前端流苏状撕裂,有爪。 二.选择题(把选择答案前面的字母直接写在该题的双括号内,每小 题1分,共5分) 1.种子植物不同于蕨类植物, 最具本质的在于种子植物有( D )。

植物资源学复习重点

★什么是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那些原则?有几个层次?各层次开发的手段、目的有何不同,举例说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何?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植物资源学研究的主要目标,即遵循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挖掘各种野生有用植物,研究其利用途径与方法,开发植物资源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也就是要在科学、合理、有效充分利用已有植物资源的同时,不断深入、持久地挖掘野生植物新资源、新用途、增加新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要。 原则:植物资源增长量与植物资源开发利用量相一致;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资源效益;寻找开发新资源,提高资源商品利用率;摸清资源家底,立足发挥本地优势;着眼长远发展,保护和利用并举。 层次:针对发展原料的一级开发、针对发展资源产品的二级开发、针对发展新资源、新成分、新产品的三级开发。 一级开发:(手段:侧重于农学和生物学方式。)(目的:不断提高野生植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例子:中华猕猴桃的驯化栽培;野生食用菌的人工栽培等) 二级开发:(手段:侧重于工业生产方式,因资源开发目标而异。)(目的:用途的多元化。)(例子:人参(含人参甙)主要以根入药,已开发出人参茶、人参烟等;蕨菜的袋装、罐装产品,延长了保鲜期和保质期。) 三级开发:(手段: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目的:发掘新资源、开发新原料、发现新成分、开发新产品等。)(例子:西洋参在北美(加拿大)的发现。) 关系: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三个层次是相互关联的。一种新资源的发现,需要通过生产出产品,才能推向市场,一个好的产品需要优质的原料供应。反过来,为了扩大原料来源,除增加栽培面积、进行良种选育外,也需进一步寻找新的原料资源及种质资源。总之,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以科学研究工作为基础,在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因此,以科学研究方式为主的三级开发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科学支撑,以工业生产方式为主的二级开发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目标,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一级开发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稳定保障。 ★开发新植物资源的方法有那些?系统研究法与民族植物学法在理论依据、特点和要求及工作程序上有何相同和相异点? 方法:系统研究法;民族植物学法;其他研究方法。 系统研究法:(理论依据:利用植物体内有用成分在植物界中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相关性,即利用近缘属种植物成分的相似性特点,发掘新资源的方法。)(特点:目标明确,研究周期短。)(要求:⑴实验设施和技术手段要精良。⑵目标化合物要有重大开发价值或潜力。⑶要对植物区系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工作程序:(1)研究目标的确定;(2)研究方法的制定;(3)研究结果的评价。) 民族植物学法:(理论依据:研究人类利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包括植物资源的利用历史、文化和现状、特别是种类及其用途和利用方法。)(特点:目标植物明确,研究周期短;但存在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等现象。)(要求:对原植物准确定名。)(工作程序:(1)描述研究阶段;(2)解释研究阶段;(3)应用研究阶段。) ★扩大植物资源产量的方法和途径有那些? (1)引种、驯化与栽培 (2)生物技术的应用 (3)通过合成、半合成有用成分。 ★什么是引种、驯化?有哪些理论?引种成功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其工作程序有哪些? 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理论:(1)达尔文学说;(2)气候相似论;(3)生态历史分析法;(4)区系发生法;(5)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 引种成功的判断标准:(1)生物学标准:既能正常生长发育,又能成功地繁殖后代。(2)资源学标准:通过栽培能正常生长,同时原有的经济性状保持不变。 工作程序:①准备阶段;②试验阶段;③推广阶段。 ★何谓仿生栽培、合成与半合成。 仿生栽培:指利用野生植物的原始生境条件,通过优生抚育、人工播种、营养繁殖、剔除竞争种等人为措施,扩大其生长面积、种群规模和资源产量的一种半人工栽培技术。 合成:指采用化学工程手段直接生产有用成分。 半合成是指利用植物体内含量较高的半合成前体化合物,合成有用成分的方法。 ★简述植物资源调查工作程序。 (1)准备工作阶段:①资料的收集分析;②调查工具的筹备;③人员组织与责任分配;④制定调查工作计划。 (2)调查工作阶段。(3)总结工作阶段。 ★取样的原则是什么?有几种取样技术和方法?各有何有缺点?什么是最小(样地)面积? 原则:①2个步骤:先踏查,后详查。②3个一致:外貌一致,种类成分一致,生境特点一致。 ③5个接近:种类成分接近,结构形态接近,外貌季相接近,生态特征接近,群落环境接近。 取样技术:(1)主观取样(优点是迅速简便,缺点是随意性大,对经验要求高。)。(2)客观取样(优点是取样具有代表性,但要求掌握专业知识。):①随机取样;②规则取样;③分层取样。 取样方法:无样地取样;有样地取样。 取样面积:指调查中样方面积的大小,一般根据植物群落最小面积原则确定。 最小面积:指能表现出群落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 ★野生植物资源贮量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 ①最精确的计算方法:贮藏量=单位面积平均产量×分布面积;

植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 考答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生物科学专业 植物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姓名_______专业与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我保证诚实地完成本次考试,保证不以任何形式抄袭或作弊。 自愿签约人: 一. 填空题(除注明者外,每空0.5分,共40分) 1.(3分)裸子植物苏铁纲具有羽状分裂大孢子叶,银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 领,松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鳞,紫杉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托或套被,而买麻藤纲具有盖被和珠孔管。 2.(2.5分)犁头尖具佛焰花序,花序顶端为附属体,依次以下为雄花 花,中性花花,雌花花。 3. (3分)芸香科植物的识别特征有:托叶缺,枝叶树皮香气,叶具透明 油腺点,花盘存在于雄蕊与子房之间;果实有多种,柑桔属的果实称为柑果,花椒属的果实称为蓇葖。 4.(2.5分)大戟科叶具有托叶、有些植物具乳汁、叶柄上端或叶上常有腺体、 花单性、三室果。 5.(3分)樟科的识别特征有枝叶树皮有香气,花三数,雄蕊四轮时,每轮3 枚,第1与第2轮雄蕊花药内向,第3轮雄蕊花药外向,基部有2枚腺体,第4轮雄蕊退化为箭头状。花药瓣裂。 6.(2.5分)填空: (1)黄鹌菜的头状花序上的花全为舌状花 (2)板栗的果实由壳斗包 (3)草莓食用部是花托 (4)柚的叶是单身复叶 (5)咖啡属于茜草科。 7.(1.5 分)山毛榉科植物的雄花序是柔荑花序;杨柳科花单性,无花被,杨 属的花具有花盘,而柳属的花具有蜜腺。

8.(3分)构成禾本科植物花序的基本单位称小穗, 其基部两侧各有一枚颖片, 每一两性小花由外稃、内稃、2~3枚浆片、6~3枚雄蕊和雌蕊组成。 9.水杉具有条形且对生的叶。 10.(4.5分)木兰科的原始特征包括花各部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 伸长的花托上,雄蕊花药长,花丝短,药隔突出;雌蕊花柱与柱头不分化。 11.(2分)具有双韧维管束的植物类群有葫芦科、桃金娘科、夹竹桃科、 萝摩科等。 12.(2分)桃金娘科叶对生,具边脉,常有香气和油腺点,子房半下 位。 13.(2.5分)有些植物可根据营养器官的特征来判别所属的科, 例如茎节膨大, 叶常互生,具有鞘状或穿茎托叶的是蓼科;植物体有香气,托叶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托叶环的是木兰科;有些植物可根据繁殖器官特征来判别所属的科,例如具双悬果的是伞形花科;具角果的是十字花科;具有瓠果的是葫芦科。 14.写出下列植物的学名(每小题1分,共5分): (1)银杏:Ginkgo biloba。 (2)月季:Rosa chinensis。 (3)大豆:Glycine max。 (4)水稻:Oryza sativa。 (5)无花果属:Ficus。 15.(3分)锦葵科植物最易识别的特征是单体雄蕊;苋科与藜科均具有基生 胎座,前者的花被常有颜色,后者的花被绿色。石竹科石竹科花瓣反折,前端流苏状撕裂,有爪。 二. 选择题(把选择答案前面的字母直接写在该题的双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5分) 1.种子植物不同于蕨类植物, 最具本质的在于种子植物有( D )。 A.孢子体发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