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端子传导骚扰试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电源端子传导骚扰试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电源端子传导骚扰试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ISO17025:2017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页次第 69 页共 6页文件名称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发布日期2019年1月1日 1 目的 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合理的评估,科学表达检测结果。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客户有要求时、新的或者修订的测试方法验证确认时、当报告值与合格临界值接近时需评定不确定度并在报告中注明。 3 职责 3.1 检测人员根据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的适用范围,按规定在记录和报告中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3.2 检测组组长负责审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和结果报告。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4 工作程序 4.1 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4.1.1 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或不完整。 4.1.2 实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4.1.3 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4.1.4 对被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4.1.5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认为偏差(偏移)。 4.1.6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定力不够。 4.1.7赋予测量标准和测量物质的值不准。 4.1.8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他参量不准。 4.1.9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4.1.10 抽样的影响。

页次 第 70 页 共 6页 文件名称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发布日期 2019年1月1日 4.1.11在表面上看来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值的变化。 4.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4.2.1 检测组根据随机取出的样本做重复性测试所获得的结果信息,来推断关于总体性质时,应采用A 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用符号A u 表示,其评定流程如下: A 类评定开始 对被测量X 进行n 次独立观测得到 一系列测得值 (i=1,2,…,n )i x 计算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x 1 1n i i x x n ==∑计算实验标准偏差() k s x 计算A 类标准不确定度() A u x ()()() k A s x u x s x n == 4.2.2 检测组根据经验、资料或其他信息评估时,应采用B 类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用符号B u 表示,B 类不确定度评定的信息来源有以下六项: 4.2.2.1 以前的观测数据。 4.2.2.2 对有关技术资料和测量仪器特性的了解和经验。 4.2.2.3 相关部门提供的技术说明文件。 4.2.2.4 校准证书或其他文件提供的数据,准确度的等别或级别,包括目前暂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1、评定目的识别实验室定量项目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明确评定方法,给临床检测结果提供不确定度依据。 、评定依据2CNAS-GL05《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 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CNAS— 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3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总流程见图一。

概述 建立数学模型,确定被测量Y与输入量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 B类评定评类A 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 评定扩展不确定 编制不确定度报告 图一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总流程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4建立数学模型 4.1.1 数学模型根据检验工作原理和程序建立,即确定被测量Y(输出量)与影响量(输入量)X,X,…,X间的函数关系f来确定,即:N21 Y=f(X,X,…,X)N12建立数学模型时应说明数学模型中各个量的含义和计量单位。必须注意, 数学模型中不能进入带有正负号(±)的项。另外,数学模型不是唯一的,若采用不同测量方法和不同测量程序,就可能有不同的数学模型。 4.1.2计算灵敏系数 偏导数Y/x=c称为灵敏系数。有时灵敏系数c可由实验测定,iii即通过变化第i个输入量x,而保持其余输入量不变,从而测定Y的变化i量。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测量过程中引起不确定度来源,可能来自于: a、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 b、复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c、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d、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和控制不完善; e、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偏移); 、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如灵敏度、鉴别力阈、分辨力、死区及稳定性f 等)的局限性; 、赋予计量标准的值或标准物质的值不准确;g 、引入的数据和其它参量的不确定度;h 、与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有关的近似性和假定性;i 、在表面上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j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所作的评估--4.3.1 A 类评定 , x进行n次独立的等精度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为:a对输入量XI 1为xx,…x。算术平均值n2 n1 ∑xx = in n i=1 由贝塞尔公式计算:s(x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差)i 1 n ∑ i—i 2 ( xx )S(x)= n-1 i=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一. 体积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1. 测量方法 直接测量圆柱体的直径D 和高度h ,由函数关系是计算出圆柱体的体积 h D V 4 2 π= 由分度值为0.01mm 的测微仪重复6次测量直径D 和高度h ,测得数据见下表。 表: 测量数据 计算: mm 0.1110h mm 80.010==, D 32 mm 8.8064 == h D V π 2. 不确定度评定 分析测量方法可知,体积V 的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素主要有直径和高度的重复测量引起的不确定都21u u ,和测微仪示值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3u 。分析其特点,可知不确定度21u u ,应采用A 类评定方法,而不确定度3u 采用B 类评定方法。

①.直径D 的重复性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直径D 的6次测量平均值的标准差: ()mm 0048.0=D s 直径D 误差传递系数: h D D V 2 π=?? 直径D 的重复性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3177.0mm D s D V u =??= ②.高度h 的重复性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高度h 的6次测量平均值的标准差: ()mm 0026.0=h s 直径D 误差传递系数: 4 2 D h V π=?? 高度h 的重复性测量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3221.0mm h s h V u =??= ③测微仪示值误差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 由说明书获得测微仪的示值误差范围mm 1.00±,去均匀分布,示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mm 0058.0301.0==q u 由示值误差引起的直径测量的不确定度 q D u D V u ??= 3

电参数测量仪电压的不确定度评定

电参数测量仪电压的不确定度评定 【摘要】介绍了电参数测量仪的工作原理,以及用交直流标准源检测电参数测量仪电压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评定评定方法。 【关键词】电参数测量仪;电压;不确定度 随着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生产试验中,人们提高了对电流电压功率的测量精度要求,传统的数字万用表已经不能满足测量的要求,于是选择使用更方便,测量精度更高的电参数测试仪来代替数字式万用表。与广泛使用的万用表相比,使用方便,只需要两个探测表笔,无需档位切换便可自动检测出待测电信号,且精度高,性能稳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参数测量仪主要用于电压、电流、功率因数、频率等交流电参数的综合测量。它可一机多用,稳定可靠,是数字控制理论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产物,真正实现了电参数测量的智能化控制。广泛应用于电力、家用电器、电机、电热器具等行业,尤其适用于照明电器及电机电器等制造厂家的生产线,实验室和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它具有测试方便,读书直观,适合用任何波形电量测量的特点,是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和一般数字化电工仪表的理想换代产品。 1.电参数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本文所述电参数测量仪以杭州威博PF1020为例。PF1020电参数测量仪、采用数字同步采样技术、准确测量单相用电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等参数的真有效值。其工作原理如下图1所示。 交流电压(V)、电流(I)信号经高精度的电压互感器(PT)和电流互感器(CT)变换成对应的小信号。为保证采样的同时性,将信号分别输入到采样保持(S/H)电路,输入到高精度、快速A/D转换器中,采集结果经CPU存贮在RAM中。根据数字采样原理,在输入

信号一个周期波形中采样足够点数N,利用以下公式并调用算法计算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素等参数的真有效值: 式中:N为采样点数,Vi、Ii(i=0,1,2,3......,N-1)为i时刻的瞬时电压、电流值。 2.以交直流标准源检测电参数测量仪电压为例,采用标准电压源法测量电压的不确定度评定2.1 概述 (1)测量依据:JJG(航天)34—1999《交流数字电压表》检定规程。 (2)测量环境条件: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40%~55%。 (3)测量标准:交直流标准源。测量范围为交流电流40mA~22A,交流电压4~660V,准确度等级为±0.05%。 (4)被测对象:杭州威博单相电参数测量仪,型号:PF1020五窗口同时显示,电压0~450V/0~150V,电流0~20A/0~2A,测试电压精度±(读数的0.25%+量程的0.25%),±(读数的0.25%+量程的0.25%)。 (5)测量过程:采用交直流标准源作为测量标准来测量电参数测量仪的实际值。现以测量电压为代表介绍,调节交直流电源的电压值,即为电参数测量仪的标准值;读出电参数测量仪的读数,即为电参数测量仪的实际值。被测电参数测量仪的标准值与实际值之差为电参数测量仪的示值误差。原理图如图2所示。 2.2 数学模型 电压数学模型:ΔU=Ux-UN 式中,ΔU为被测电参数测量仪电压的示值误差;Ux为被测电参数测量仪电压显示值;UN 为交直流标准表电压读数。 3.输入量不确定度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1、评定目的 识别实验室定量项目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明确评定方法,给临床检测结果提供不确定度依据。 2、评定依据 CNAS-GL05《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 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CNAS— 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3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总流程见图一。 图一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总流程 4、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4.1建立数学模型 4.1.1 数学模型根据检验工作原理和程序建立,即确定被测量Y(输出量)与影

响量(输入量)X 1,X 2 ,…,X N 间的函数关系f来确定,即: Y=f(X 1,X 2 ,…,X N ) 建立数学模型时应说明数学模型中各个量的含义和计量单位。必须注意, 数学模型中不能进入带有正负号(±)的项。另外,数学模型不是唯一的,若采用不同测量方法和不同测量程序,就可能有不同的数学模型。 4.1.2计算灵敏系数 偏导数Y/x i =c i 称为灵敏系数。有时灵敏系数c i 可由实验测定,即通 过变化第i个输入量x i ,而保持其余输入量不变,从而测定Y的变化量。 4.2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测量过程中引起不确定度来源,可能来自于: a、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 b、复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c、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d、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和控制不完善; e、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偏移); f、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如灵敏度、鉴别力阈、分辨力、死区及稳定性等)的 局限性; g、赋予计量标准的值或标准物质的值不准确; h、引入的数据和其它参量的不确定度; i、与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有关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j、在表面上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 4.3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4.3.1 A 类评定--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所作的评估 a对输入量X I 进行n次独立的等精度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为: x 1,x 2 , (x) n 。 算术平均值x为 1 n x n= ∑x i n i=1 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差s(x i )由贝塞尔公式计算: 1 n S(x i )= ∑ ( x i — x )2 n-1 i=1

EMC 案例分享-1173(Bigtimer)传导整改案例分析

本部FH1173(Bigtimer)传导整改案例分析 项目:FH1173(Bigtimer),无油炸锅 客户:德龙建伍 现象:传导(Conducted Interference)超标,功率(Power Clamp Interference)辐射超标。 整机 底部 顶部 电路图和PCB图如下:

从波形和数据可以看到,传导低频~中频段整体超标,设备中存在明显不合理项。辐射30MHz 频点附近超标。 从EMC三要素入手,首先分析干扰源。设备存在可能的干扰源有: 1、直流马达 2、AC‐DC电源 3、DC‐DC电源 4、显示板(MCU) 分别断开各个模块,发现将马达断开后,传导干扰整体明显下降,但在500K左右频点仍残留干扰; 辐射干扰接近底噪,说明辐射干扰主要来自于马达。如下图: 传导骚扰整改: 1、500KHz频点整改 考虑到500KHz只有DC‐DC工作在此频率点,怀疑DC‐DC电路引起。将DC‐DC电路断开后,此干扰波形消失,验证了此推断正确。检查DC‐DC电源走线,主要环路器件EC7、L2、D6位置不够紧凑,电流环路偏大。将EC7移到L2左侧,使布局尽量紧凑,测试没有明显改观。

IC1PT1102ESOP (R10) (R15) 检查耦合途径,考虑到500KHz 频率以差模为主,检查电源环路,如下图,发现环路面积过大,容易受干扰,用导线将L,N 靠近,干扰减小,但仍能观察到干扰波形。考虑到PCB 修改难度大,重新回到改善干扰源思路上来。注意到L2是工字电感,磁路开放,容易产生辐射。将L2卧倒,使磁力线与L 、N 形成的环路平行,干扰波形几乎观察不到了。考虑到将L2卧倒不便于生产,将L2更换为磁封闭型贴片电感,效果与L2卧倒相同。在新版本PCB 设计中,把L2更换为磁封闭型贴片电感,彻底消除了此频点干扰。

工业热电阻自动测量系统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工业热电阻自动测量系统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用于检定工业热电阻的自动测量系统,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229—1998)对不确定度分析时可以在0℃点,100℃点,现在A 级铂热电阻的测量为例. B1 冰点(0℃) B1.1 数学模型,方差与传播系数 根据规定,被检的R(0℃)植计算公式为 R(0℃)=R i 0 =??? ??t dt dR t i = R i 0=??? ??t dt dR * * *0=??? ??-t I dt dR R R ℃)( = R i - 0.00391R * (0℃)×) ℃(0 0.00391R 0* *℃) (R R I - = R i - 0.391×1 .00* *℃) (R R I - = R i - 0.39 [] ℃)( 0* *R R I - 式中: R(0℃)—被检热电阻在0℃的电 阻值,Ω; R i —被检热电阻在0℃附近的测得值,Ω; R *(0℃)—标准器在0℃的电阻值,通常从实测的水三点值计算,Ω; R * i —标准器在0℃附近测的值,Ω。 上式两边除以被检热电阻在0℃的变化率并做全微分变为 dt 0R =d ()391.0R i +d ??? ? ???-2500399.0** 0i R R =dt Ri +dt *0 R +dt *i R 将微小变量用不确定度来代替,合成后可得方差 u 20 R t =u 2i R t +u 2t *0R +u 2t *i R (B-2) 此时灵敏系数C 1=1,C 2=1,C 3=–1。

B1.2 标准不确定分量的分析计算 B1.2.1 u 2i R t 项分量 该项分量是检热电阻在0℃点温度t i 上测量值的不确定度。包括有: a) 冰点器温场均匀性,不应大于0. 01℃,则半区间为0.005℃。均匀分布,故 u 1.1= 3 005.0=0.003℃ 其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20﹪,即自由度1.1ν=12,属B 类分量。 b) 由电测仪表测量被检热电阻所带入的分量。 本系统配用电测仪表多为6位数字表(K2000,HP34401等),在对100Ω左右测量时仍用100Ω挡,此时数字表准确度为 100×106×读数+40×106×量程 对工业铂热电阻Pt100来说,电测仪表带入的误差限(半宽)为 被δ=±(100×100×106-+100×40×106- =±0.014Ω 化为温度:391 .0014 .0±=±0.036℃ 该误差分布从均匀分布,即 u 2.1= 3 036.0=0.021℃ 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0﹪,即1.1ν=50,属B 累类分量。 c) 对被检做多次检定时的重复性 本规范规定在校准自动测量系统时以一稳定的A 级被检铂热电阻作试样检3次,用极差考核其重复性,经实验最大差为4m Ω以内。通道间偏差以阻值计时应不大于2m Ω,故连同通道间差 异同向叠计在内时,重复性为6m Ω,约0.015℃,则 u 3.1= 69 .1015 .0=0.009℃ 3.1ν=1.8,属A 类分量。 d) 被检热电阻自然效应的影响。 以半区间估计为2m Ω计约5mK 。这种影响普遍存在,可视为两点分布,故 u 4.1=1 5=5mK 估计的相对不确定度为30﹪,即4.1ν=5,属B 类分量。

一氧化碳不确定度评定

一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的测量结果 不确定度分析计算报告 Z/BQ-HYH-004-2012 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 环保室 编写:审核:批准: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一氧化碳分析仪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1 概述 1.1 测量方法:根据JJG635-1999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计量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15~35)℃±2℃;相对湿度<75%;大气压(86~106)kPa ±0.5 kPa.。 1.3 测量标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包含因子为2。 1.4 被测对象:测量范围(0~100)%mol/mol ,示值误差±1.O%F.S 2 数学模型 通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气体,平衡后读取被检仪器的示值,重复测量3次,其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气体实际值的差与量程之比,即为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 则可认为数学模型是: R x x y y s m 1 )(?+-=δ 式中:y —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 m x —被检仪器的示值; x s —标准气体的浓度; δy —其他影响因素分量。 R —被检仪器的量程 3 根据数学模型求方差 鉴于各输入量相互独立, 方差关系为: [] )()()()()()(1)(2222222 2y y s s m m u c x u x c x u x c R y u δδ++= 鉴于各灵敏系数的模均为1, 则有:[] )()()(1)(22222 y s m u x u x u R y u δ++= 4 计算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4.1 A 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输入量m x 的不确定度是由被测量仪器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的重复性决定的,采用A 类进行评定。 对一台量程为30μmol/mol 一氧化碳红外气体分析器,选择11.2μmol/mol 标准浓度的一氧化碳气体,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测定10次,即n =10, 得测量值如下: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 目的 对检验方法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报告,进一步提高评价检验结果的可信程度,以满足客户与认可准则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中心开展的标准或非标准方法的检验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 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3.2技术负责人负责不确定度的评定的培训,以确保其在实验室检测活动中的运用水平; 3.3 检测员负责协助提供不确定度评定所需的检测数据; 4 控制程序 4.1 测量不确定评定检验项目的选择 4.1.1可能的情况下,实验室应对所有被测量进行不确定来源分析和评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 4.1.2技术负责人确定进行测量不确定评定的检验项目,确定进行评定的原则如下: a)当检验项目仅为定性分析时,不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b)对于公认的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已给出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及其来源时,可以不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c)除上述两种情况,各检验领域中关键、典型和重要的检验项目,均应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d)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对给定条件下的所有重要不确定度分量,均应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加以考虑。 e)当顾客对检验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提出要求时,应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f)在微生物检测领域,某些情况下,一些检测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估,这时至少应通过分析方法,考虑它们对于检测结果的重要性,列出各主要的不确定分量,并作出合理的评估。有时在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的基础上估算不确定度也是合适的。 4.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本程序拟规定两种方法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一种是GUM 法,另一种是top-down 评定方法。 Ⅰ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GUM 法 4.2.1 列出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用GUM 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一般流程见下图1。 图1 用GUM 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一般流程

CNAS-CL07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

CNAS—CL07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Evaluating and Reporting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 1.前言 1.1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缩写:CNAS)充分考虑目前国际上与合格评定相关的各方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关注,以及测量不确定度对测量、试验结果的可信性、可比性和可接受性的影响,特别是这种影响和关注可能会造成消费者、工业界、政府和市场对合格评定活动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CNAS在认可体系的运行中给予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以足够的重视,以满足客户、消费者和其他各有关方的期望和需求。 1.2CNAS在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应用要求方面将始终遵循国际规范的相关要求,与国际相关组织的要求保持一致,并在国际规范和有关行业制定的相关导则框架内制订具体的测量不确定度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CNAS对校准和检测实验室的认可活动。同时也适用于其它涉及校准和检测活动的申请人和获准认可机构。 3.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3.1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GUM).BIPM,IEC, IFCC,ISO,IUPAC,IUPAP,OIML,lst edition,1995.《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3.2International Vocabulary of Basic and General Terms in Metrology(VIM). BIPM,IEC,IFCC,ISO,IUPAC,IUPAP,OIML,2nd edition,1993.《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3.3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和定义》 3.4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电磁传导骚扰配置系统

电磁干扰(EMI)测试系统 一、系统功能和测试方法 EMI测试系统,能完成下列项目的测试: (一)电源端口传导骚扰测试 (1)综述 电源端子(连续)传导骚扰电压的测试,尽管不同产品由不同标准进行规定,但基本方法是一样的,由人工电源网络(AMN或称线路阻抗稳定网络LISN)和EMI 测试接收机组成,其中人工电源网络可以在给定频率范围内,为骚扰电压的测量提供标准规定的50欧姆阻抗,并使受试设备(EUT)与电源相互隔离。 (2)电源端口传导骚扰测试布置 按照下图测试配置图建立系统,将EUT通电预热并稳定工作状态后,选择其中一条电源线(所有电源输入,逐根测试),采用标准规定的带宽和最小测量时间,使测量接收机在适用的频率范围内扫描。 在实际测试时,受试物在上电期间可能会产生很强的瞬态信号,可能会冲击并损坏测试接收机的RF输入端口,因此一般需要在AMN和接收机之间串一个能抑制瞬态信号的脉冲限幅器(如IMP-136)。 受试物(EUT)应该放置在尺寸至少为2mx2m的接地导电平面上方0.4m,与V型人工电源网络之间的距离为0.8m,并且与其他接地导电表面保持至少0.8m 的距离。如果测量在屏蔽室内进行,0.4m的距离可以指到屏蔽室的任一墙面。 对于落地式设备,EUT应该放置在水平金属接地平板上(参考接地平板),但用高度为0.1(1±25%)m的非金属支架隔开。 传导骚扰测试布置图 对于通常不接地的非手持式器具,按照上述方法布置;对于通常不接地的手持式器具,需要按照上述方法布置并连接模拟手;对于通常要求接地的器具,需要按照上述方法布置并把器具的接地端子连接到测量装置的参考地。

(二)负载和控制端口传导骚扰测试 (1)综述 测试控制端子及负载端子的骚扰电压,使用的是高阻抗电压探头。 CISPR 16-1-2规定的高阻抗电压探头,由一个大于1500 Ω的电阻器串联一个阻抗可以忽略的电容器组成,在被测端子与参考地之间探头呈现高RF阻抗,精确测量被测线上交流电源的共模干扰电压。 同时,在电源端子受试物电流过大(例如大于200A)或者无法使用LISN进行测试时,也可以使用此设备进行测试。 (2)负载和控制端口传导骚扰测试布置 使用符合CISPR 16-1-2的高阻抗电压探头,与EMI测试接收机相连组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 信号和控制端口骚扰电压测试系统方框图 CISPR 16-2规定,需要使用分压器,用于测定未知EUT大致的RF阻抗。需要进行两次测量,一次是不带分压器,另外一次是带分压器。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能计算出被测物的阻抗。 二、技术方案细节 (一)系统配置 EMI测试系统的配置如下: 序号产品说明数量品牌/产地备注 1 R3010 CISPR 16-1 EMI接收机,9kHz- 30MHz,峰值、准峰值、CIAPR平均值、 RMS和CISPR_RMS检波器,EMI测试 软件,内置跟踪信号发生器(9kHz- 30MHz),LAN接口,含测试报告 1 AFJ/意大利 2 LS16C LISN, CISPR 16-1-1, 9kHz-30MHz, 2*16A(32A十分钟), 手动和自动相位 切换,含CISPR-14电流变化计数器 1 AFJ/意大利 电源端口传导 骚扰附件 3 HVP1 符合CISPR 16的高压探头,35dB衰减 1 AFJ/意大利负载端口和控 制端口的骚扰 电压附件

直流电压示值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直流电压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1 校准方法 直流电压的校准方法和步骤依据JJG315-83《直流数字电压表试行检定规程》进行。在此,采用标准仪器1281数字多用表对732B 型直流电压参考标准直接进行校准。 1 数字模型 由技术说明书可知,在标准条件下由温度、湿度、磁场、电源变化等带来的影响可忽略。则可建立以下数学模型: 校准直流电压数学模型: --=N X V V 3方差与传播系数 由以上数学模型可知,传播系数C=1,测量不确定度由下列公式合成。 u u i i c C 22*∑= 4. 1 A 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测量不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DCVA u 1281数字多用表和5500A 多功能校准源对1071数字多用表在10V 点进行校准6次,测得其电压值则由此引起的A 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V n V V u n i i DCVA μ46.5112 =--=∑= 1.2 B 类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a. 标准表不准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1DCVB u

对于10V 点,1281数字多用表1年的稳定性为: ±(3×10-6 Rd+0.1×10-6×满度) 1DCVB u =V μ9.17331= b. 标准数字电压表的传递不确定度2DCVB u 校准证书给出,输出10V 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 V V u U N μ4410104.4104.466=??=??=-- 它按覆盖因子k=2而得,故标准不确定度为: 2DCVB u =V V μμ22244= c. 1281数字多用表分辨力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3DCVB u 校准时1281标准数字电压表设定为7位半显示,测量10V 电压时,分辨率为1μV ,因此在±0.5μV 的区间内,电压值以等概率取任一值,故:3DCV u =V V μμ3.035.0= d. 被校1071数字多用表测量直流电压的分辨力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4DCV u 被校1071数字电压表设定为6位半显示,测量10V 电压时,分辨率为10μV ,因此在±5μV 的区间内,电压值以等概率取任一值,故: 4DCV u =V V μμ335= 以上四项各不相关合成得: u DCVB 2 =u DCVB 21+u DCVB 22+u DCVB 23+u DCVB 24 V u DCVB μ5.28= 2 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 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1、评定目的 识别实验室定量项目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来源,明确评定方法,给临床检测结果提供不确定度依据。 2、评定依据 CNAS-GL05《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 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 CNAS— 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3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总流程见图一。

图一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总流程 4、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4.1建立数学模型 4.1.1 数学模型根据检验工作原理和程序建立,即确定被测量Y (输出量)与影响量(输入量)X 1,X 2,…,X N 间的函数关系f 来确定,即: Y=f (X 1,X 2,…,X N ) 建立数学模型时应说明数学模型中各个量的含义和计量单位。必须注意, 数学模型中不能进入带有正负号(±)的项。另外,数学模型不是唯一的,若采用不同测量方法和不同测量程序,就可能有不同的数学模型。 4.1.2计算灵敏系数 偏导数Y/x i =c i 称为灵敏系数。有时灵敏系数c i 可由 实验测定,即通过变化第i 个输入量x i ,而保持其余输入量不变,从而测定Y 的变化量。

4.2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测量过程中引起不确定度来源,可能来自于: a 、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 b 、复现被测量定义的方法不理想; c 、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 d 、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和控制不完善; e 、对模拟式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差(偏移); f 、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如灵敏度、鉴别力阈、分辨力、死区 及稳定性等)的局限性; g 、赋予计量标准的值或标准物质的值不准确; h 、引入的数据和其它参量的不确定度; i 、与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有关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j 、在表面上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在重复观测中的变化。 4.3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4.3.1 A 类评定--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所作的评估 a 对输入量XI 进行n 次独立的等精度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为: x 1,x 2,…x n 。算术平均值x 为 1 n x n = ∑x i

盲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盲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1、概述 1.1 测量依据 JJG119-2005《实验室(酸度)计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 温度(23±3)℃;相对湿度≤85%RH 1.3 测量标准: pH 标准缓冲溶液,中国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提供;酸度计:型号:pHS-3E ; 编号:600709040019;制造厂: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量程:(0.00~14.00)pH;分辨率:0.01pH;电极编号:05598709J 1.4 被测对象:盲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提供) 1.5 测量过程: 选用JJG119-2005《实验室(酸度)计检定规程》附录A 表1中规定的一种(或多种)标准溶液,在规定温度的重复性条件下,对pHS-3E 型酸度计进行校准后,测量盲样溶液,重复校准和测量操作6次,6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即为盲样的pH 值。 2、数学模型 y=x 3、输入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3.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1 按照贝塞尔公式计算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差: () 1 1 2 --= ∑=n pH pH s n i i (n=6) 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差: u 1= 6

盲样检测 3.2酸度计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 用性能已知的pH(酸度)计,对未知pH值的盲样(酸度计溶液标准物质)进行测量。 选用JJG119-2005《实验室(酸度)计检定规程》参照酸度计使用说明书中校准点对传递的酸度计进行校准,用校准过的酸度计对盲样(酸度计溶液标准物质)进行测定6次,得出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1 。结合酸度 计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2和盲样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3 得到合成标准不确 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文件

1 目的 为评价中心检测/校准结果的可信程度,规范测量不确定度的评 定与表达方法,科学、合理、准确的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 应用范围 适用于中心检测/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 3.2 技术科组织实施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负责拟定有关检测项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作业指导书,指导测试人员控制各标准方法规定的影响量,编写《不确定度评定报告》,负责对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的验证。 3.3 检测人员严格遵守方法标准和规范化作业技术,认真检查原始记录和检测结果。 4 程序 4.1化验中心采用公认的检测方法时应遵守该方法对不确定度的表述。 4.2化验中心采用非标准方法或偏离的标准方法时,应重新进行确认,并对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4.3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或指定有关技术人员(可包括监督员、检测人员、设备责任人等)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 4.4不确定度评定和报告根据JJF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来实施。具体步骤如下: XX 公司化验中心 程序文件 第01版 第0次修订 第 页 共 页 测定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文 号 YYH/CX28-2014 颁布日期 2014年3月14日

4.1.1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 建立被测对象与其他对其有影响量的函数关系。以通过这些量的不确定度给出被测对象的不确定。 4.1.2确定不确定度的来源,找出构成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 分析测试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 a.被测量量的定义不完整; b.被测样品代表性不够,即样品不能完全代表所定义的被测对象; c.复现被测量的测量方法不够理想; d.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恰如其分,或对环境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 e.读数存在人为偏移; f.测量仪器的计量性能的局限性(如分辨率、灵敏度、稳定性、噪音水平等影 响,以及自动分析仪器的滞后影响和仪器检定校准中的不确定度); g.测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h.引用的数据或其它参量的不确定度; i.包括在检测方法和程序中某些近似和假设,某些不恰当的校准模式选择,以及数据计算中的舍、入影响; j.测试过程中的随机影响等。 在确定这些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时,还要考虑这些因素相互之间的影响。 4.1.3量化不确定度分量 要对每一个不确定度来源通过测量或估计进行量化。首先估计每一个分量对合成不确定度的贡献,排除不重要的分量。可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量化: a.通过实验进行定量; b.使用标准物质进行定量; c.基于以前的结果或数据的估计进行定量; d.基于判断进行定量。 4.1.4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根据JJF1059-2012中第4、5、6节规定的方法,通过确定A类和B类标准不确

钢卷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钢卷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1测量方法及数学模型 1.1测量依据:依据JJG4-1999《钢卷尺检定规程》 钢卷尺的示值误差:△L=L a-L s+L a*αa*Δt-L s*αs*Δt 式中:L a——被检钢卷尺的长度; L s——标准钢卷尺的长度; αa——被检钢卷尺的膨胀系数; αs——标准钢卷尺的膨胀系数; Δt——被检钢卷尺和标准钢卷尺对参考温度20℃的偏离值。 由于L a-L s很小,则数学模型: △L= L a-L s +L s*△α*Δt 式中:△α——被检钢卷尺和标准钢卷尺的膨胀系数差 1.2方差及传播系数的确定 对以上数学模型各分量求偏导: 得出:c(L a)=1;c(L s)= -1+△α*Δt≈-1;c(△α)= L s*Δt;c(Δt)= L s*△α≈0 则:u c2 =u2(△L)=u2(L s)+ u2(L a) + (L s*Δt )2u2(△α) 2计算分量标准不确定度 2.1标准钢卷尺给出的不确定度u (L s) (1)由标准钢卷尺的测量不确定度给出的分量u (L s1) 根据规程JJG741—2005《标准钢卷尺》,标准钢卷尺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U=0.02mm其为正态分布,覆盖因子k=3,自由度v=∞,故其标准不确定度: u (L s1)= 0.02∕3 =0.007 (2)由年稳定度给出的不确定度分量u (L s2) 根据几年的观测,本钢卷尺年变动量不超过0.05mm,认为是均匀分布,则:L a≤5m:u (L s2)=0.05∕31/2 =0.029mm 估计u (L s2)的不可靠性为10%,则自由度v=1/2×(0.1)-2=50 (3)由拉力偏差给出的不确定度分量u (L s3) 由拉力引起的偏差为:△=L×103×△p/(9.8×E×F)

传导骚扰抗扰度(CS)测试

传导骚扰抗扰度(CS) 1.传导骚扰抗扰度 1.1 传导骚扰抗扰度概述 本标准主要介绍国际标准IEC61000-4-6:2006,对应国家标准GB/T17626.6: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的试验方法。 1.2 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目的和应用场合 本标准所涉及的主要骚扰源是来自9kHz~80MHz频率范围内射频发射机产生的电磁场。该电磁场会作用于电气、电子设备的电源线、通信线和接口电缆等连接线路上,这些连接引线的长度则可能与干扰频率的几个波长相当,因此,这些引线就变成被动天线,接受外界电磁场的感应,引线电缆就可以通过传导方式耦合外界干扰到设备内部(最终以射频电压和电流所形成的近场电磁骚扰到设备内部)对设备产生干扰。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本标准的目的主要是建立一个评估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性能的公共参考,为有关产品的专业技术委员会或用户和制造商提供一个基本参考。 2 传导骚扰抗扰度常见术语 2.1 人工手 模拟正常工作条件下,手持式电气设备和地之间的人体阻抗的电网络 2.2 辅助设备 为受试设备正常运行提供所需信号的设备和检验受试设备性能的设备。 2.3 注入钳 u 电流钳 由被注入信号的电缆构成的二次绕组实现的电流变换器。 u 电磁钳 由电容和电感耦合相组合的注入装置。 2.4 共模阻抗 在某一端口上共模电压和共模电流之比。 2.5 耦合系数 在耦合装置的受试设备端口所获得的开路电压(电动势)与信号发生器输出端上的开路电压的比值2.6 耦合网络 以规定的阻抗从一电路到另一电路传输能量的电路。 2.7 去耦网络 防止施加给受试设备的测量信号影响不被测量的其他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ISO7637-2中文资料(电源线瞬态传导干扰抗扰性试验)

ISO7637-2(2004)标准 电源线瞬态传导干扰抗扰性试验 前言 GB/T21437《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包括三个部分: ——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描述; ——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 ——第3部分:除电源线外的导线通过容性和感性耦合的电瞬态发射。 本部分为GB/T21437的第2部分,等同采用ISO7637—2:2004《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制定。 编辑性修改为:在表1中对U A、U B加注。 本部分附录A、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E、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长沙汽车电器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立、刘欣、刘新亮、邹东屹、胡梦蛟、林艳萍。 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安装在乘用车及12V电气系统的轻型商用车或24V电气系统的商用车上设备的传导电瞬态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台架试验,包括瞬态注入和测量。本部分还规定了瞬态抗扰性失效模式严重程度分类。 本部分适用于各种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或电动机)的道路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143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 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1437.1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描述(GB/T 21437.1—2008,ISO7637-l:2002,IDT); ISO8854:1988道路车辆带调节器的交流发电机试验方法和一般要求Road and general requirements vehicles—Alternatorswith regulators—Testmethods 3术语和定义 GB/T21437.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4试验规程 4.1一般规定 本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电源线瞬态发射测量和装置的瞬态抗扰性试验均为“台架试验”,在试验室中进行。一些试验方法中要求使用人工网络,提供了试验室之间试验结果的可比性。这些方法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以及实例

第一节有关术语的定义 3.量值value of a quantity 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例:5.34m或534cm,15kg,10s,-40℃。 注:对于不能由一个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量,可以参照约定参考标尺,或参照测量程序,或两者参照的方式表示。 4.〔量的〕真值rtue value〔of a quantity〕 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 注: (1) 量的真值只有通过完善的测量才有可能获得。 (2) 真值按其本性是不确定的。 (3) 与给定的特定量定义一致的值不一定只有一个。 5.〔量的〕约定真值conventional true value〔of a quantity〕 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特定量的值,有时该值是约定采用的。 例:a) 在给定地点,取由参考标准复现而赋予该量的值人作为给定真值。 b) 常数委员会(CODATA)1986年推荐的阿伏加得罗常数值6.0221367×1023mol-1。 注: (1) 约定真值有时称为指定值、最佳估计值、约定值或参考值。 (2) 常常用某量的多次测量结果来确定约定真值。 13.影响量influence quantity 不是被测量但对测量结果有影响的量。 例:a) 用来测量长度的千分尺的温度; b) 交流电位差幅值测量中的频率; c) 测量人体血液样品血红蛋浓度时的胆红素的浓度。 14.测量结果 result of a measurement 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 注: (1) 在给出测量结果时,应说明它是示值、示修正测量结果或已修正测量结果,还应表明它是否为几个值的平均。 (2) 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必要时还应说明有关影响量的取值范围。 15.〔测量仪器的〕示值 indication〔of a measuring instrument〕 测量仪器所给出的量的值。 注: (1) 由显示器读出的值可称为直接示值,将它乘以仪器常数即为示值。 (2) 这个量可以是被测量、测量信号或用于计算被测量之值的其他量。 (3) 对于实物量具,示值就是它所标出的值。 18.测量准确度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