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情况调查

合集下载

来华留学生新冠肺炎疫情知信行实证调查

来华留学生新冠肺炎疫情知信行实证调查

来华留学生新冠肺炎疫情知信行实证调查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在中国接受教育。

然而,疫情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需要了解和掌握防疫知识,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积极行动来应对疫情。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来华留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态度以及行动的情况。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共收到有效回答246份。

以下是调查的主要结果:
一、知识方面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知识掌握方面,93.5%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新冠肺炎”这个词,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症状的比例分别为85.4%和78.0%。

此外,85.0%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76.8%的受访者知道经常洗手和保持社交距离是预防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

二、态度方面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态度方面,96.7%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影响,80.5%的受访者感到担心和焦虑。

此外,87.0%的受访者认为疫情期间宜留在中国,避免回国。

三、行动方面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行动方面,90.0%的受访者表示出门时会佩戴口罩,89.8%的受访者快递收到货物后会进行消毒,83.3%的受访者认为应该避免前往人多的场所。

此外,81.7%的受访者会注意室内通风,73.2%的受访者会在餐厅或饭馆就餐时采取口罩或手套等措施。

总的来说,来华留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但是也有一些留学生对疫情的危害和防控措施还不够清楚,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同时,如何在疫情下保证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来华留学生留学目的及收获调查

来华留学生留学目的及收获调查
和 动机 . 达到较好 的学 习效果 。
文化 环境 与西方迥异 的 国度 生 活较长 的一段 时 间使得 留
学 生 的适 应 能 力 得 以 增 强 , 这 在 情 理 之 中 。汉 语 水 平 得 以 提
在 了解 和分析 留学 生 的留学原 因和 动机 之余 ,笔者 试 图进一 步 了解 他们 对所在 学校 及 留学收 获 的评 价 ,进而 考 察 留学 生留学 目的的实 现情况 。
的是 学 校 的 网站 . 其 M值 为 3 . 0 5 1 7 。多 数 留学 生 的 汉 语 水 平 一
从 图2 可 以看 出 , 两条 折线 走 向基 本一 致 , 这 说 明 留学 生对 留学收 获和 留学 环境 的看法 之 间存 在正 相关 ,也 即留 学生对 留学 环境持正 面看法 时 ,他们也 认为 留学 收获相 对
较大 ; 反之 , 则 认 为 留学 收 获 相 对 较 小 。这 也 证 明 , 为 了让 留

学生学 有所成 , 学校 应尽 量提 高留学 教育质 量 , 改善 留学 生
的学 习和生活环境 。 促 进 留 学 生 教 育 的 良性 发 展 。
3 . 结 语
般. 他们要很好地 了解 学校 . 一个很重要 的渠 道就是浏览学校 的 网站 , 学校 网站 虽然有英 文 网页 , 但 内容 比较贫 乏 、 更 新迟 缓, 页面也不够生动 。为了让校园网能更好地 为留学生服务 , 学 校网站应该 增派英文采编和维 护人员 . 更好 地为留学生服务。 在 了解 了 留学生 对所 在 大学 的教 育环 境 的评 价 后 , 笔
究水平 ” ( M= 3 . 1 2 0 7 ) 等方 面则表现相 对较差 。这 说明在 以教 学为 主的浙科 院 , 针对 留学生 的教学 , 学 校在课 程教 学 的核 心竞争力 上还要下 大力气进行 提升 。 为 了考 察 留学 生对 留学 收获 和对 留学环境 的评 价之 间 的关 系 , 笔者 随机 抽取 了3 0 位 留学生 的 问卷 , 分 别取 他们 在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与分析——以四川省高校为例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与分析——以四川省高校为例
理 论 前 沿
来华 留学生跨 文化 适应 状况调查 与分析 ①
— —
以四川省 高校为例
王烟 朦 戚 李瑶 ( 西 南民族大 学 国际教育 学 院 四川成都 6 1 0 0 4 1 )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 化进 程的加速 , 教育也朝 着国际化深入发展 , 留学生教 育成 为许 多国家关注的焦点。 I 9 7 9 年改革开放 以来 , 伴随 中国 经济的迅速 发展 , 综合 国力不 断增强 , 中国高等教 育事业也迈上 了一个新 台阶 。 如今 , 来 华留学工作 已成为我 国对外工作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也是 国际教 育合 作与交流的重要 内容 。 四川, 作 为 中国西部经济大省和人 口大省, 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吸 引着越来越 多的外国人 前来 留学。 以 四川省为例, 研究来华 留学生 的跨文化适应 状况 , 能从一 定程度 上反映 内陆地 区的开放 程度 。 也 具有重要 的现实, 理论 和文 化意义。 关 键词 : 国际化 来华 留学生 跨文化适应 中图分 类 号 : G 6 4 7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I 6 7 3 - 9 7 9 5 ( 2 0 I 3 ) 0 7 ( a ) 一 0 1 0 3 — 0 2 人 是一 个开 放的 系统 , 与 生 俱 来 具 有 适应 和 成 长 的 内驱 力( Ki m, l 9 9 5 ) , 适 应是 人 类 的 一 个 基 本 的 生 活 目标 , 是 人 们 面 对 来 自环 境 的 挑 战 时 所 做 出 的 自然 的 连续 的 反映 。 而所谓跨文化适应 , 指 的 是 在 异 文化 里的居 留者对新环 境的适应 , 具 体 包 括 短 期逗 留、 定居 、 亚 文 化 间 的 流 动 迁徙 及社 会 化 适 应 状 况 日益 受 到 相 关 研 究 者 的 重 视 , 有 关 其 跨 文化 适 应 问 题 的 研 究虽 已有 很 多 成果, 但 目前 研 究 成 果 多 是 以 西 方 国 家 为 主。 由于 各 国 文化 的 差 异和 国情 的不 同 , 因 此 建 立 在 西 方 文 化 基 础 上 的 研 究 成 果 不 能 充分 揭 示 在 华 留学 生 学 习和 生 活 的 适 应情 况。 我 国 学 术 界 对 来 华 留学 生 教 育 的 研 究 变迁等情形 。 目前 , 学 术界 普 遍 认 同 的观 点 范 围也 有 限 , 且 多是 停 留在 宏 观 政 策 面 上 是, 跨 文 化 适 应 可 以从 社 会 文 化 适 应 和 心 的 研 究 , 实 质性 的研 究 较 少 , 所以 探 讨 四 川 理适应 两个维 度进行考 察。 前 者 主 要 指 适 省 来 华 留学 生 的跨 文 化 适 应 问 题 将丰 富该 应 当地 的 社 会 文 化 环 境 的 能 力 , 包 括 与 东 领 域 的 研 究理 论 成 果 。 道 国居 民建 立 并 保 持 关 系 的 能 力 及 有 效 的 1 . 3 文化 意义—— 博 采各 国文 化之长 , 促 进 交往能力。 后 者 则 主要 以 情 感 反应 为 基 础 , 中华 文 化 多 元 化发 展 考 察 跨 文 化 交 往 中的 心 理 健 康 和 生 活 满 意 数 千年 来 , 我 国特殊 的地 理位 置和 周 度。 但是 , 目前 的 研 究模 式 多是 建 立 在 西 方 边 的 文 化 元 素 相 互 作 用 沉 淀 , 使 得 中 华 文 的理论 框架下 。 大 量 的 文 献 主 要 是 关 于 在 化 拥 有 独 特 的 凝 聚 力 和 顽 强 的生 命 力 , 在 科生和研究生 为主 。 来 华 留学 生 在 四 川居 留时 间 以 短 期 较 多 , 多 数 人 在 来 四 川 留 学 前有过 出国经历 。 2. 3 调查 对 象学 习 和 生活适 应状 况及 分 析 ( 1 ) 四 川省 高 校 来 华 留学 生 学 习适 应 情 况及 分 析 。 表1 采 用 了李 克特 五级 量 表 ( 1 =没 有 任 何 困难 , 2 =困 难 很 小 , 3 =一 般 , 4 =比较 困 难, 5 = 非 常 困难 ) , 反 映 了来 华 留学 生 学 习 适 应 情况 。 从 图 中看 出 , 绝 大 多数 留学 生 学 习 中 存 在 的最 大 困 难 是语 言 方 面 。 辨 别 相 同发音字词 , 理解一 词多义是留学生学 习 汉 语 过 程 中的 薄 弱 环 节 。 语 言 能 力 是 跨 文 化 交 际 中重 要 的 组 成 部分 , 因而学习的过程, 也 就 是 他 们 提 高语 言能力的过程 。 汉 语 言 历来 被 人 们 认 为 是 世界上最难学 的语言之一 , 其 难 点 首 先 在 于独特的发音 , 拼音分声母和韵母 , 有“ 四 声” 之分 ; 其次 , 汉 字 是 由象 形 文 字 演 变 来 的平 面 型 方块 体 文 字 , 数量 繁 多 , 字 形结 构 复杂 ; 再者 , 不 同 于 欧 系语 言 , 汉 语 语 法 动 词不 分 人 称 , 没 有 严 格意 义 的 形 态 变 化 。 以 上特 点 决 定 了汉 语 言 的 学 习对 留学 生 来 说 是 一项 巨 大 的 挑 战 。 对 词 义 及 发 音 掌 握 不 准 确 就 又 制 约 着 他 们 使 用汉 语 正 确 表 达 自 我, 反馈学 习情况 , 与 外界 进 行 交 流 , 获 取 个人所需信 息 。 因而 , 留学 生 应 抓 好 基 础 , 攻 克 说 写 两大 难关 , 提 高 语 言运 用 能 力 , 力 图实 现 语 言 交 流 实 践 新 突破 。 ( 2 ) 四 川 省 高 校 来 华 留学 生 日常 生 活 适 应情况及分 析 。 表2 反 映 了来 华 留学 生 日 常 生 活 适 应 情况 , 并继 续 采 用 李 克 特 五 级 量 表 ( 同表 1 ) 的问题形式 。 从表 2 可以看出 , 留学 生 通 过 积极参加各种 活动 , 融 入 当地 社 会 文 化 生 活、 结识 来 自不 同文 化 背 景 的朋 友 , 体 验 中

最新大学生出国留学情况调查报告

最新大学生出国留学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出国留学。

今时今日的“大学生出国留学”已经是一个相对平民的话题,出国门槛的降低已经使很多想走出国门的人梦想成真。

近些年,留学作为继考研、就业之后的第三条出路,出国的潜在市场在无形中迅速扩容。

随着近年来“海归”人数不断增多及人才市场价格定位的逐渐理性化,原先笼罩在“海归”头上的“高薪光环”正逐渐散去,许多曾经抱有“镀金”想法的留学人员发现,“海归”的名片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收益。

大学生出国留学到底是利是弊?我们面对如今的留学热应该抱有怎样的心态?1留学政策放宽,留学成本降低:留学政策放宽,留学成本降低使得更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出国留学。

前些年,出国留学对于普通人来讲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巨额的留学费用非一般家庭能够承担出国条件严格甚至苛刻,好多国家的签证更是让人望尘莫及。

随着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升,中国人在出国留学方面得到了更多的优待。

在欧洲留学,许多国家都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实行免学费入读。

昨日,亚欧留学传出消息,由于法国、德国等小语种欧洲国家政策放宽,留学生只需要生活费用就可以接受西式教育。

亚欧留学的资深专家介绍,随着各国出国留学政策的变化,欧洲国家也推出了很多实惠。

如法国、德国、西班牙、瑞士等有免学费的政策,学生到这些国家留学只要负担自己的生活费以及一些杂费即可,折合人民币为6万~8万元。

而这些国家教育体制都非常成熟,像法国的商科专业属于世界领先水平。

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像瑞士最好的格里昂酒店管理学院等,都会在学生学习期间安排一些带薪实习的课程,不仅能够减少留学费用,更将为学生就业增加砝码。

另外,瑞士签证相对容易,通过率基本在100%。

我们欢呼因留学门槛降低给我们提供走出国门、开阔视野机会的同时,些许的担忧也接踵而至。

出国条件降低带来的最明显效应就是出国人员的质量下降,身边好多大学生因外语水平差到国外后难以进行日常生活,交流困难,更别谈专业学习;出国费用降低是相对以前,实则对于工薪阶层的家庭仍不是一笔小数目,好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会把一生的积蓄作为赌注投到孩子身上,这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国外更提倡开放性教学,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意识有更高的要求,很多自制力差的学生很难适应这样的学习环境。

中国留美学生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留美学生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留美学生现状调查报告根据中国教育部官方统计,2014年,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达45.98万人;其中,低龄留学生成为新力军,掀起了新一轮的留学浪潮。

在这股浪潮中,被开除学生群体的数量激增,吸引了中美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此,美国厚仁教育研究中心以全美1,657名被开除中国留学生的真实情况作为数据支持,制作了2015版《留美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分析被开除学生的背景信息和开除原因,出以下这些开除高危人群特征:——80.55%因学术表现差或学术不诚实而被开除——69.43%来美国不到2年——过半数(51.28%)的学生GPA低于2.0——88.7%的被开除学生为18-25岁——79.04%本科或硕士学位在读——主要集中在加州-纽约州-宾州-俄亥俄州-伊利诺伊州-马萨诸塞州等州五大最容易被开除的美国高校白皮书显示,近年来美国厚仁所接触到的被开除学生中:13.7%来自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12.1%来自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10.0%来自亚利桑那大学7.4%来自加州大学尔湾分校6.8%来自波士顿大学“开除学生地理分布、就读学科、在读学位等比例都和美国移民局以及美国开放(Open Door Report)2015最新发布的数字趋势相近。

厚仁接触到的被开除学生数目,是业界最多的,也具有代表性。

”白皮书统计,被开除中国留学生主要集中在加州、纽约州、宾州、俄亥俄州、伊利诺伊州和马萨诸塞州等州。

据悉,如果学生被学校开除,学校有责任主动报告移民局,由学校发放的学生在美国居留身份(F-1)作废。

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在美国的合法居留权。

15天以内,学生必须离境。

否则,学生可能会被拒绝入境三至五年不等的时间,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家人入境,也就是说,既丢了学籍,又成了非法居留黑户。

开除主因:超八成学术不达标主要体现为GPA低开除原因及各比例学术表现差(57.56%)主要体现为GPA低。

学术不诚实(22.98%)是中国留学生最容易遇到的问题。

《2024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在京发布

《2024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在京发布

《2024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在京发布
2024年12月21日,由中国留学人才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该报告针对2024年全年归国留学人才的就业和创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归国留学人才总人数为81.35万人,同比增长3.2%。

其中,硕博留学生占比54.6%,本科留学生占比35.8%,高中以下学历留学生占比9.6%。

在这些归国留学生中,有52.4%的人选择就业,40.2%的人选择创业,其余的人选择继续深造或休息调整。

报告称,从归国留学人才的就业情况来看,国有企事业单位依然是留学人才的首选就业单位,占比为26.1%;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比14.5%和9.6%。

而在创业方面,信息科技领域和互联网行业成为归国留学生创业的热门选择,分别占比为27.6%和23.8%。

报告还指出,归国留学人才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于资金问题、市场风险、政策支持以及人才团队构建等方面。

同时,报告也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如加大对归国留学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创新创业环境,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此外,报告还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提升,归国留学人才将在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通过《2024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归国留学人才在就业和创业方面的发展态势和现状,同时也看到了政府和社会对归国留学人才的重视和支持,相信随着政策的不断优化和环
境的不断改善,中国归国留学人才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保加利亚中国留学生教育现状调查

保加利亚中国留学生教育现状调查
表3 2 0 1 2年保 加利 亚 中国 自费 留学生在 读情 况 【 高校
索非 亚 大 学 保 加 利 亚 美 国 大 学
索非 亚 技 术 大 学
中, 4名攻读硕士学位 , 1名为进修生 , 其余 为
本科 生。
与 此 形 成 鲜 明 对 比 的是 ,保 加 利 亚 赴 中 国 的 留学 生 全 部 为政 府 奖 学 金 项 目或 孔 子 学 院奖 学 金 等 各 类 资 助性 项 目的学 生 ,且 入 学 时 几 乎 全 部 以进 修 生 身 份 就 读 ,攻 读 学 位 者
同公 派 留学 生分 布 情况 基 本 一 致 , 中国 自 费 留学 生 多 就读 于 保 加利 亚 的索非 亚 大 学 , 这 说 明索 非 亚 大 学 在 吸 引 留 学 生 方 面 有 诸 多 的 优势 , 如 由学 科 建设 水 平 、 所 在 城 市 索 菲 亚 作 为首都 的特 殊地 位等 ( 见表 3 ) 。
( 二) 中 国留学 生所在 高 校分 布状 况
普 罗 夫 迪 夫
瓦 尔 纳


1 5 . O %
1 2 . 5 %
布 尔加 斯
布 拉 果 耶 夫格 勒
大 特 尔 诺 沃



5 . O %
5 . O %
2 . 5 %
鲁 塞
舒 门( 苏曼)
加 布 洛 沃
索 非 亚 大 学 普 罗夫 迪 夫 音 乐 舞蹈 学 院 普 罗夫 迪 夫食 品 工 艺 大 学 普 罗夫 迪 夫 农 业 大 学
保 加 利 亚 欧 洲 理 工 大 学
2 3 2 4 1

6 5 . 7 5 . 7 1 1 . 4 2 . 9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与分析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与分析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与分析作者:王烟朦戚李瑶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19期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教育也朝着国际化深入发展,留学生教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如今,来华留学工作已成为我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内容。

四川,作为中国西部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以其独有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留学。

以四川省为例,研究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内陆地区的开放程度。

也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国际化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03-02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生俱来具有适应和成长的内驱力(Kim,1995),适应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的生活目标,是人们面对来自环境的挑战时所做出的自然的连续的反映。

而所谓跨文化适应,指的是在异文化里的居留者对新环境的适应,具体包括短期逗留、定居、亚文化间的流动迁徙及社会变迁等情形。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跨文化适应可以从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两个维度进行考察。

前者主要指适应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包括与东道国居民建立并保持关系的能力及有效的交往能力。

后者则主要以情感反应为基础,考察跨文化交往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

但是,目前的研究模式多是建立在西方的理论框架下。

大量的文献主要是关于在发达国家的外国留学生的研究,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留学生的研究却很少。

本文通过探索四川省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分析影响其适应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1 研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的重要意义1.1 现实意义——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跨文化适应研究成现实之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在整个高等教育事业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留学生规模、生源、学习类型、专业等都由量的积累上升到了质的飞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