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句式句型

(1)某句话在文中作用

1.文首开编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

(2)修辞手法的作用

1。。。句子本身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写出了+ 对象+特征

2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强调了+对象+特征

(3)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五、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六、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3……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七、论证方法的作用。

1、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论证方法。

2、明确知识:①例证法主要是增强说服力,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可以使阐述的道理令人信服。②引证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实内容,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③正反对比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为深刻。④比喻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论证更为具体生动形象。

3、公式:

例证法:采用了举例的方法,以……来说明……的观点,列举详实,说服力强。

引证法:采用了引证法,以……的名言来说理,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以……来论述,深刻。

比喻论证法:采用了比喻论证法,以……的比喻形象地阐明了……

八、仿写句子。

公式: 1、数清例句的字数。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九、对对联。

公式:①名对名,形对形,动对动;②山对川,日对月,天对地;③注意上下联语意的相关、相融。

十、读图题。

公式: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什么,画面的主题词或标题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么。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③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分要点来写(写成1、2、3)④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⑤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 具有共性。

十一、探究题。

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段从中得出的结论。②分析所给的图表数据变化情况,得出结论。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但最好分1、2、3来表达。④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时,要具体写明1、2、3点。

十二、概括题。

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性,然后用一句话表达。②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当然也可以写成“我的发现是1、2、3点”。③分析所给的名著阅读选段内容,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情节或人物语言,动作,再用一句语言来概括人物的性格。

公式:

1、要能写出1一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十三、名著阅读。

公式:

1、要能写出1一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物特征性的语言。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

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十四、写信。

公式:①注意书信格式(开头称谓顶格写,“此致”、“敬礼”的位置,写信人的署名,写清年月日)。②用简明的文字写明材料的事实。③表示祝愿、希望等的内容放在书信内容最后面。

十五、编短信。

公式:①用“沪”一类的字简写地名。②材料事实编写在卷面上也要抓句段主干内容来写。

十六、诗文佳句赏欣。

公式:①推敲词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格式为:……用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了)……,十分形象、生动、传神。②从修辞格来赏欣,见前面修辞格。③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赏欣,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

十七、说明文学家(或文学作品)风格。

公式:①写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②写明作者作品的特征。②结合作者具体作品中的“诗文句”来说明特点。

十八、文言句子划分停顿。

公式: 1、带有“故”、“是以”等标志的句子,在这些词语之后画斜线。 2、名词作状语的,

在这个词语之前划。 3、“可以”类实际是两个词语,在“可”后划。 4、主语和谓语之间划。 5、谓语与宾语之间划。

十九、结合语境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公式: 1、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 2、……描写了(或刻画了)…… 3、……意思是……

二十、前后照应。

公式: 1、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关键词。 2、……与……相互照应,表现了……

二十一、巧设悬念。

公式: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二十二、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二十三、记叙线索。

公式: 1、分析线索种类:1、以“物”为线索;2、以“事”;3、以“人”;4、以“时间”;5、以“感情”。 2、以……为线索,串连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表现了主题。

二十四、称谓变化。

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语文语法—句子成分

语文语法—句子成分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主语: 1.定义: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 谓语: 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B .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 _____。 宾语: 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

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状语: 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 ]。 补语: 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 补语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

一年级语文下册基本句式训练

一年级语文下册专项练习 基本句式训练 一、基本句 1. 谁(什么)是什么 2. 谁(什么)有什么 3. 谁(什么)干什么 4. 谁(什么)怎么样 二、量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 三、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01怎样把句子写完整? 如下面例句: 1. 姐姐学打字。 2. 妈妈是优秀教师。 3. 菊花真好看。 第一句告诉我们“谁干什么——姐姐学打字”; 第二句告诉我们“谁是什么——妈妈是优秀教师”; 第三句讲“什么怎么样——菊花真好看”。 如果少了一个部分,句子就不完整,意思就不清楚了。 又如: 1. 你星期天去图书馆吗? 2. 房子建好了吗? 3. 爸爸下班了吗? 第一句问:“你星期天干什么”; 第二句问:“房子怎么样了”; 第三句问:“爸爸是不是下班了”。

为了表达出发问的语气,句子的末尾用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吗”字和“?”,句意更清楚,听的人就更明白了。还有一种表达感情的句子,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例三: 1. 这棵白杨多高啊! 2. 我玩得多么开心啊! 第一句讲“白杨高”,第二句讲“我开心”,都是讲“谁”或“什么”——“怎么样”。 为了表达对白杨的赞美和“我”的高兴心情,句子的末尾加上了“啊”字和“!”。 1. 谁干什么 例:学生写字 1. 农民___________。 2. __________扫地。 3. 小鸟__________。 4. __________吃害虫。 2. 谁是什么 例:爸爸是工人。 1. 我是_________。 2. _________是英雄。 3. 北京是_________。 4. _________是益虫。 3. 谁怎么样 例:解放军很勇敢。 1. 弟弟_________。 2. _________勤快。 3. 菊花_________。 4. _________凉快。

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与技巧

2017小学语文常见句式变换方法与技巧,为孩子收藏(附答案) 令狐采学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同学们重点学习的就是字词句的运用。而相比较与字词的学习,句子掌握起来就要困难一些。因为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考查句子的运用,最常考的就是“句式转换”,它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反问句与陈述句转换,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转换等等内容。 这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考试中最容易考到的知识点。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它们。 今天,牛老师给大家分享一篇有关小学语文各类“句式转换”的集锦,方法与技巧+练习,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反问句与陈述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反问改陈述)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大全

句式转换大全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反问句与陈述句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 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反问改陈述) ?你看了比赛。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 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 o 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语文语法

语文语法 主谓宾定状补的口诀 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句子主干--主谓宾,枝叶部分---定状补。 定语用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还有助词的、地、得,帮助区分定状补。 定语-----------修饰名词 状语----------有时间状语目的状语地点状语条件状语 宾补-----------是修饰宾语的 表语------------在系动词之后 主谓宾----------不用多说了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怎么分 1、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如“我写字”中 “我”------就是主语,它做出“写” 这个动作。 “写”------则是谓语, “字”------是接受谓语“写”这个动作的对象,它因此被称为宾语, 又如-----”花死了” ”花”就是------主语,” 死了”即是对主语”花”的陈述,所以是-----------谓语.

有的语法书也称主语为“客体”或“受体”。 主语------------可以用这些词类或形式来担任:名词、代词、名词化了的动词、形容词、分词、副词或数词等,动词不定式或不定式短语,从句,某些固定词组的第二格。 2、谓语-------概念在语文语法中作用是表明主语怎么样、有什么性质、处在什么状态等等, 是用来陈述主语的由常常有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型短语,名词、 名词性短语,主谓短语充当谓语。 例如:他们正在排练节目。(排练,动词作谓语) 鱼儿在河里遨游。(在河里遨游,动词性短语作谓语) 山上的树又绿了。(绿,形容词作谓语)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静悄悄,形容词短语作谓语) 外头热,别中暑了。(热,做谓语) 3、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动作的承受者。 宾语由名词、代词、不定式或相当于名词的词、短语来担任。 也可以由一个句子来充当,称之为宾语从句, 所以一个句子中不一定只有一个宾语. 4、定语---------是用来限定、修饰名词或代词的,定语是对名词或代词起修饰、限定作用的 词、短语或句子,汉语中常用………的?表示。 5、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 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句:(括号内为状语) 他[已经]走了 咱们[北京]见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小学语文常用句式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常用句式练习及答案 小学语文常用句式练习 1. 按照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一句的结构,分别以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为对象,各仿写一个句子。注意抓住季节特征,采用相同的语言结构。 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夏天:__________________ ;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 。 2. 读下面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如果你是大河/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成平地 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 _______________/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 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 3. 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特别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真是五彩斑斓,耀眼争光。 4. 仿照下面一句话的句式,仍以人生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精彩的细节,少一些乏味的字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仿照下面的句子,改变地点和内容,在后面的横线上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 调;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 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要求仿用画线语句的句式及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内容要前后照应。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友谊如,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友谊如__________________,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 7. 请你模仿信誉就是你立足社会的通行证这句话,再写两个句子。 例句:信誉就是你结交朋友的桥梁。 仿句:信誉就是你__________________,信誉就是你 __________________。 8. 请仿照例句,以友谊为话题造句。 例句: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力去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 小学语文常用句式练习答案

语文各种句型知识讲解

语文各种句型

语文各种句型 一、基本句型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 二、句式变换 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3、肯定名改写成否定句: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奠定课堂纪律。”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5、因果句式的改写: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关系来写的。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因果句式中,原因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但结果只能是一个。改写时,可以用关联词,也可省支其中一个关联词,甚至不用。但原意一定要保持不变。 6、改变名中词语的顺序:例如“宝塔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可改写成“在夜色中,宝塔山显得更加雄伟。”两句都讲宝塔山雄伟。“在夜色中”作为一个附带成分起修饰作用。虽然句式改变了,但作用仍是相同的。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句型句式归类总复习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句型句式归类总复习

归类复习 姓名:班别: 一、陈述句改反问句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1、你们没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12、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3、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4、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5、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6、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7、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8、咱们早就分好了。 19、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20、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21、这个世界上应该有您最想要的东西。 22、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练习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5、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6、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7、讲桌上的那束鲜花,不正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吗? 8、我怎么能够接受外祖母去世的事实呢? 9、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呢? 10、21世纪图书馆的大门怎么会关闭呢? 11、漓江的水不是绿得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嘛? 12、大家老师怎么不热爱自己的祖国吗? 13、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怎能不遵守纪律呢? 14、地球不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吗? 15、越过岷山,怎能不使红军战士喜笑颜开呢? 16、“鸟的天堂”不是鸟的天堂吗? 17、海上日出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8、多得些知识难道是坏事吗? 19、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难道不是遥远的事情吗? 20、你怎么能跟我开玩笑呢?

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语文语法知识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表示语气:可、倒;表示否定:不、没;表示时间:刚、恰好;表示程度:很、极;表示情势:仿佛、渐渐。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小学语文基本句型大全

疑问句 用的,在句尾加上问号,这样的问句通常来表达说话者的“设问”,“疑惑”等。比正常的疑问句感情更为强烈。这样的问句不是侧重提问题,而是注重表达感受。汉语当中的疑问句与“”、“”等问句不同,汉语疑问句是我们词语表达最常见的问句。汉语中,一般对疑问句有以下四种分类方式: 是非问句 是非问句是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是”或“否”的疑问句。是非问句与一般陈述句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但语调要变为升调,或者句末加上疑问语气词。是非问句中经常使用的疑问语气词有“吗、吧、啊”等,但不能使用“呢”。 特指问句 特指问句是用疑问代词代替未知的部分进行提问,要求对方针对未知的部分做出回答的疑问句。特指问句既可以使用升调,也可以使用降调。特指问句只能使用“呢、啊”等语气词,不能使用“吗、吧”。 选择问句 选择问句是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让对方从中进行选择的疑问句。选择问句经常使用“A还是B”、“是A还是B”等固有格式。使用疑问词时,选择问句常用“呢”,一般不用“吗、啊、吧”。 正反问句 正反问句使用肯定和否定叠和的方式进行提问,希望对方从肯定和否定的内容中做出选择的疑问句。正反问句一般不使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需要时可用“呢、啊”,一般不用“吗、吧”。 反问句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必考基本句式训练!(附练习及

一、基本句 1、谁(什么)是什么 2、谁(什么)有什么 3、谁(什么)干什么 4、谁(什么)怎么样 二、量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 三、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句子训练一 如下面例句: 1 姐姐学打字。 2 妈妈是优秀教师。 3 菊花真好看。 第一句告诉我们“谁干什么--姐姐学打字”; 第二句告诉我们“谁是什么--妈妈是优秀教师”; 第三句讲“什么怎么样--菊花真好看”。 如果少了一个部分,句子就不完整,意思就不清楚了。 又如: 1 你星期天去图书馆吗?

2 房子建好了吗? 3 爸爸下班了吗? 第一句问:“你星期天干什么”; 第二句问:“房子怎么样了”; 第三句问:“爸爸是不是下班了”。 为了表达出发问的语气,句子的末尾用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吗”字和“?”,句意更清楚,听的人就更明白了。还有一种表达感情的句子,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例三: 1 这棵白杨多高啊! 2 我玩儿得多么开心啊! 第一句讲“白杨高”,第二句讲“我开心”,都是讲“谁”或“什么”“怎么样”。为了表达对白杨的赞美和“我”的高兴心情,句子的末尾加上了“啊”字和“!”。 1、谁干什么 例:学生写字。 1 农民___________。 2 __________扫地。 3 小鸟__________。 4__________吃害虫。

2、谁是什么 例:爸爸是工人。 1 我是_________。 2 _________是英雄。 3北京是_________。 4 _________是益虫。 3、谁怎么样 例:解放军很勇敢。 1 弟弟_________。 2 _________勤快。 3 菊花_________。 4 _________凉快。 想一想,练一练: 1.按三种基本句式写句子,回答问题。 ①______ ______(谁干什么) ②______ ______ (什么干什么) ③______ ______(谁是什么) ④______ ______ (什么是什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句式训练

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子练习班级:姓名: 一、缩句。 1、一种生活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2、黄昏时候,五连派来的一个火线运输员闪进了我们的防空洞。 3、我的喉咙被心中激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 4、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 二、照例子把句子写生动。 1.那些叶子很绿。那些叶子绿得 2.湖面很平静。湖面平静得 3.魏格纳很高兴。 4.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拟人) 5.小草儿发芽了。(拟人) 6.海浪激起的泡沫,美丽极了。(比喻) 7.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比喻) 8.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饱览春天的美丽。(比喻) 9.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比喻) 三、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那平静的湖面难道不是被它踩碎的吗? 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3.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6.“桂林山水”真是人间仙境啊! 7.香格里拉的空气像滤过似的。 8.乡村的孩子知道那是母亲辛辛苦苦挣来的。 9.李博士只能停止工作。 10.这道题虽然难,但我一定会把他做出来的。 四、扩句。(至少扩两处) 1.风吹小树。 2.我们来到沙滩上。

4.叶子结成了帐篷。 班级:姓名: 一、缩句。 1.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2.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 3.王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 4.在那茫茫的大海上飘着的是一艘银灰色的军舰。 二、按要求把句子写生动。 1.他很快乐。 2.我很难过。 3.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比喻) 4.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比喻) 5.小河哗啦啦地向前流。(拟人) 6.百灵鸟在树枝叫。(拟人) 三、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这个胆瓶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2.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3.猫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 4.他这么懂事,谁都会喜欢。 四、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在修改) 1.陈明光荣地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2.我们班的王晓英经常不断帮助别人做事。 3.走进公园,我听到了鸟儿的叫声和花香。 4.电灯是爱迪生发现的。 5.上课时,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五、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奶奶耳不聋,眼不花。奶奶做起事来很利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_有答案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有答案 他要去补习。(双重否定句) 他不可以不去补习. 你明天难道不来上学吗?(反问改陈述) 你明天不来上学。 他要去看书。(双重否定句) 他不得不去看书。 陈述句:你吃过饭了 反问句:难道你没吃过饭? 设问句:你吃过饭了吗?一定吃过了. 疑问句:你吃过饭了吗? 被字句:饭被你吃了. 把字句:你把饭吃了. 否定句:你没吃饭. .我们遵守纪律。 改为双重否定句:我们不得不遵守纪律 改为反问句:难道我们能不遵守纪律吗? 2.几场春雨后,娇嫩的笋芽长了出来。 改为比喻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像刚出生的小鸡一样露出了头。改为拟人句:几场春雨过后,娇嫩的笋芽儿伸了个懒腰,从地里钻了出来。句式的转换: 一、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感叹句。 例子:反问句:还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吗? 陈述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 感叹句:没有比事实更能说明道理的! 3、不好好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5、犯了错误,但是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吗?

6、我们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吗? 7、没有爸爸采大赛的成功吗? 9、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0、大家都是朋友,这样做应该吗? 11、父母辛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该伤他们的心吗? 二、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我把作业做完了。 2、农民伯伯把果园里的果子摘下来了。 三、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比喻句填空,看谁写得最美。 1、雨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悬挂在天空。 2、月亮慢慢地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 3、春风像一支彩笔,把整个世界 4、洁白的云朵像一样,轻轻地漂浮在空中。 5、美丽的西湖多么平静,就像一块 6、星星犹如在夜空中闪烁。 7、小姑娘的心灵像一样纯洁。 8、春天就是一位,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9、母亲真像,让我心中充满了幸福。 10、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 11、一到夜晚,整个长沙就成了。 12、.棉花像。 1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 14、火红的枫叶像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15、运动员像一般向终点跑去。 16、北极星好像一样挂在天空。 17、妈妈的爱像一样温暖着我的心。

语文语法知识句子成分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句子成分划分练习题汇编 一、把下面各词填入下表: 校园繁忙北京积蓄三万豁亮诚实中间哪里瞻仰战场颓唐 夜晚二分之一斤朵驾驶那里自己坚固起来大 二、用符号法标出下列句子的主干: (1)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 (2)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3)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 (4)消息在乡下传得特别快。 (5)他们对这位来自基层的女干部和她乡人民坚持不懈的治沙精神所感动。 (6)我一直沉醉在世界的优美之中。 (7)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8)理想中的女儿应该是个淑女。 (9)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10)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 (11)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12)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14)写文章是交流思想、传播经验的一种方法。 (15)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有若干主要的关节。 (16)他们是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17)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18)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19)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20)一切活的生物都离不开食物。 (21)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22)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23)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24)那些模样最像武士脸形的蟹就得天独厚地生存下来。 (25)那时候,他们根本没有注意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

(26)片面的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片面的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都是错误的。 (27)更让我动情的,则是从不少年轻人身上反映出的心灵美。 (28)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 (29)徐悲鸿以愤激的感情,用两年的时间,创作了巨幅油画《奚我后》。 (30)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 (31)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的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32)那有节奏的歌声是和谐的、优美的。 (33)我深深的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个字。 (34)他的魁梧的身形,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慈祥的目光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杨家岭山下的大道边。 (35)祥子喝了瓢凉水就走了出去。 (36)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图画。 (37)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三、用“‖”划开主谓语: (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在一天夜里,他被一陈尖叫声惊醒了。 (3)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帝国大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4)袁隆平视为生命的四分田地,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还是被那些造反派扫荡一空。 (5)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通年没吃过白米。 (6)他花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留意观察日、月以及各行星的运动。 (7)我们的祖国给科学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8)她教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革命的道理。 (9)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10)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 (11)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 (12)鲁镇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 (13)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人物的活动息息相关。 (14)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 (15)在汉江南岸狙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上下来吃饭。 四、选择题: 1、结构上全是动宾短语的一组是:() A、纯洁高尚全面衡量热烈响应热切希望 B、灿烂异彩重放光明热情鼓励放射光芒 C、分析成分巩固胜利战胜敌人散发香气 D、感觉良好完全彻底修饰限制搭配适当 2、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一项是:()

三年级语文句型句式转换练习

三年级语文句型句式转换练习 一、改被字句。【方法是:改为被字句时,原来的宾语变为主语(受动者),被放到了强调的地位(放在最前边)。】 例:小月把花瓶打碎了。改为:花瓶被小月摔碎了。 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娲把天补好了。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把小狮子艾尔莎送回了大自然。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羸不用箭就射下了受伤的大雁。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栽下了许多美丽的花。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儿把乌云吹散了。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把手帕洗干净了。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把小鸟养在家里。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把刚买的铅笔丢了。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把花儿吹红了。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把小朋友带到幼儿园里。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句子、语法

句子·语法 一、句子的概念及成分 1、句子的概念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也叫词组)按照一定的结构规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完成简单的交际任务的语言使用单位。书面上要求每个句子的末尾用句号、问号或叹号。 2、句子的成分 (1)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之间有一定的语法关系。根据不同的语法关系,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这些句子成分可以由单个词充当,也可以由短语充当。 【分析句子成分的方法】 符号分析法,就是规定一套符号来表示句子的各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用ll 表示主谓句,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语。中心词 ... 备注: (1)介宾短语不能做句子的主干。 (2)在主语前面的表示时间、地点的词或短语只能作状语,而不能作主语,因为它可以还原到主谓之间。如,在北京,我见到了鲁迅先生。——我在北京见到了鲁迅先生。 (3)如果主谓短语充当句子成分,主语下面画双横线,谓语下面画单横线。例,沙漠地区天气干燥。 3、句子的主干 主干,是把句子的所有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掉,只保留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词。但是表示否定的词要保留到主干里。例如: (1)这个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神话是猜测。

(2)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水平和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3)我不相信那些骗人的鬼话 我不相信鬼话。 练习:请用符号分析法分析下列句子成分。 1、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2、商店和饭店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3、一杯冒热气的茶放在我左首的桌角上了。 4、几年前,小张的父亲为抗洪献出了生命。 5、英雄的人民解放军英勇地保卫着伟大的祖国。 6、这几句话说得农民哈哈大笑起来。 二、单句

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的类型与方法

小学语文句子变换的类型与方法 一、句式变换 (一)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 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 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 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二)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非常简单,直接在表示肯定的词语前加否定词即可。如果说肯定句是数学中的正数,否定句是负数,那么双重否定句就是“负负相乘得正”,双重否定句不仅可以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其肯定的语气较原来更加强①”、“非不”、“不能不”等。 例如: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肯定句) 许多国外的科学家都不得不惊叹秦俑无与伦比的高超艺术。(双重否定句)。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陈述句就是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而反问句则是通过反问的语气,把原来陈述的意思进一步强调。虽然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其句子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是不需要回答的。反问句的感情色彩比较强烈,朗读时语调较高。 例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陈述句)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 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 ②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陈述句) 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反问句)。 (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3、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 4、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既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小学语文句式变换详解 一)“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二)把直接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的转述。 例如:妈妈对小明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我要带你去学钢琴。” 改成转述句是:妈妈对小明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明天,妈妈要带他去学钢琴。 注意点:一是改变标点,不用冒号和引号,改用逗号;二是改变人称,把“你”“我”改成“他”“妈妈”即与引号前的人称一致起来;三是需要时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动。 (三)改变说法,做到语言美。 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应怎么说呢? 应说:“老奶奶,请您坐这儿!”

注意点:如说“喂,老太婆,坐这儿来!”就很没有礼貌。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使用“请”“打扰”“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接电话时,要用“您好!请问……”等。 (四)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例如:他是三好生。 改成:他难道不是三好生吗? 又如: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激动,感到自豪。 改成:想想过去,看看今天,我怎能不感动,怎能不感到自豪呢? 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也可以在句子开头加上“难道”等。反之,把句子中表示否定的词和句末的“吗”、“呢”等去掉,把问号改为句号。 (五)句子合并 例如:1、年轻的妈妈请大夫。2、大夫给孩子看病。 合并后为:年轻的妈妈请大夫给孩子看病。 注意点:第一句中动词“请”的后面是“大夫”,第二句句首也是“大夫”,所以去掉一个“大夫”。 (六)写有两个以上连续动作的句子。 例如:战士们摸进山坳潜伏下来。

一年级语文基本句式训练

一年级语文基本句式训练 一、基本句 1. 谁(什么)是什么 2. 谁(什么)有什么 3. 谁(什么)干什么 4. 谁(什么)怎么样 二、量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名词 句子训练一 如下面例句: 1. 姐姐学打字。 2. 妈妈是优秀教师。 3. 菊花真好看。 第一句告诉我们“谁干什么——姐姐学打字”; 第二句告诉我们“谁是什么——妈妈是优秀教师”; 第三句讲“什么怎么样——菊花真好看”。 如果少了一个部分,句子就不完整,意思就不清楚了。又如: 1. 你星期天去图书馆吗? 2. 房子建好了吗? 3. 爸爸下班了吗? 第一句问:“你星期天干什么”; 第二句问:“房子怎么样了”; 第三句问:“爸爸是不是下班了”。

为了表达出发问的语气,句子的末尾用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吗”字和“?”,句意更清楚,听的人就更明白了。还有一种表达感情的句子,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例三: 1. 这棵白杨多高啊! 2. 我玩得多么开心啊! 第一句讲“白杨高”,第二句讲“我开心”,都是讲“谁”或“什么”——“怎么样”。 为了表达对白杨的赞美和“我”的高兴心情,句子的末尾加上了“啊”字和“!”。 1. 谁干什么 例:学生写字 1. 农民___________。 2. __________扫地。 3. 小鸟__________。 4. __________吃害虫。 2. 谁是什么 例:爸爸是工人。 1. 我是_________。 2. _________是英雄。 3. 北京是_________。 4. _________是益虫。 3. 谁怎么样 例:解放军很勇敢。 1. 弟弟_________。 2. _________勤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