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考核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自动驾驶等级标准

自动驾驶等级标准

自动驾驶等级根据不同程度,从零到完全自动化,共分为六个等级。

分别是:L0级别、L1级别、L2级别、L3级别、L4级别、L5级别。

以下具体介绍:L0级别:这个就是完全由驾驶员进行操作驾驶,包括转向、制动、油门等都由驾驶员自行判断,汽车只负责命令的执行。

L1级别:能够辅助驾驶员完成某些驾驶任务,例如许多车型装配的自适应巡航(ACC)功能,雷达实时控制车距和车辆加减速,在国内的很多车型上都有应用。

L2级别:能够自动完成某些驾驶任务,但仍然需要驾驶员监控,一些车型装配的自动泊车、盲点监测、并线辅助、自适应巡航(ACC)等都属于L2级别。

L3级别: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自动完成驾驶任务,但需要驾驶员根据系统请求进行干预,例如高速公路上的自适应巡航(ACC)功能,仅在特定路段启用,仍然需要驾驶员控制车速和转向。

L4级别:可以在大多数条件下自动完成驾驶任务,但需要驾驶员在复杂路况或特殊情况下进行干预,例如城市道路、复杂道路等。

L5级别:完全自动化,汽车可以独立完成所有驾驶任务,驾驶员可以在车内或车外进行干预,例如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货车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动驾驶等级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具体等级的划分和标准可能存在细微差异。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新,自动驾驶等级标准也可能会不断更新和改进。

第八章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电子课件

第八章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电子课件
包括几何相似性、运动相似性和动态相似性。
2.1相似第一定理
相互相似的物理现象必须遵循相同的客观规律。如果定律可以用方程来表示,那么物
理方程必须是相同的。如果这两种流动现象在机械上相似,那么空间中相应的点和相应的
瞬时物理量彼此成一定比例。这些相似参数的选择不能是任意的,而是符合一定的规律并
相互制约。此外,物理现象中的相似性准则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值,
评价则是对一个人或者事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果。构建智能驾驶测试与评价体系,可以全
可以全面系统的评价智能汽车的性能,为研发与生产提供方向。
面系统的评价智能汽车的性能,为研发与生产提供方向。
测评的分类
在进行测试和评价时,需要研究测评目的。可以根据测评对象对汽车的测评目的进行分
测试是指具有实验性的测量,它的基本目标就是获取有用的测量信息,借助仪器、设备和合理的实验方法进
测试是指具有实验性的测量,它的基本目标就是获取有用的测量信息,借助仪器、设备
测试是指具有实验性的测量,它的基本目标就是获取有用的测量信息,借助仪器、设备和合理的实验方法进
和合理的实验方法进行信号分析和数据处理。
行信号分析和数据处理。评价则是对一个人或者事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果。构建智能驾驶测试与评价体系,
场对汽车性能和功能的要求,满足大众汽车对汽车的多样化需求,研发阶段的测试和评估
范围非常广泛。为了适应新技术,特别是当前的汽车智能化和自动化,测试和评估方法需
要不断更新。
8.1.2 通用测试原理
1.测试方案设计方法
常见的试验方案设计方法包括单因素试验方案设计、双因素试验方案设计、疲劳试验
方案设计和寿命试验方案设计等。
验证,提早发现算法中问题和错误,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验证。

我国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开展情况、问题及建议

我国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开展情况、问题及建议

我国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开展情况、问题及建议杨婕【摘要】道路测试是全面验证自动驾驶车辆功能,实现车、路、人云协同,确保车辆安全、可靠、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对推进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美欧日等国持续推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全面开展.今年,我国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规范,已在多地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通过数月的道路测试可以发现,当前存在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不健全、申请流程繁琐与道路测试场景简单、测试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事故责任分配有待明晰等影响道路测试健康发展的系列问题,亟待完善现行道路测试规范、建立自主创新体系、构建测试保障体系、逐步开放试点项目以及明确主体责任分配体系,以进一步推动我国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健康发展.【期刊名称】《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6页(P31-36)【关键词】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政策建议【作者】杨婕【作者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F491 国外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最新进展情况当前,国外自动驾驶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实验室研发向道路测试的进程转变。

道路测试是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关键环节,包括虚拟测试、封闭园区测试、指定道路测试以及公开道路测试等四个阶段。

总体上来看,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已基本上进入公开道路测试阶段。

同时,国外从以确立自动驾驶法定地位的立法规定、以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的安全规范、以加强数据利用和保护的数据管理、以规定有关主体责任的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为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保驾护航。

美国是最早推进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国家,自其2011年颁布首部州立法允许道路测试至今,全球众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纷纷斥巨资建造测试示范区,引导产业标准规范制定,通过解决道路测试的技术难题,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抢占产业的优势地位。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评价系统及方法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评价系统及方法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评价系统及方法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评价系统及方法是指对自动驾驶汽车系统进行测试的一种系统和方法。

该系统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 传感器模拟器:用于模拟自动驾驶汽车的各类传感器,如雷达、摄像头等,以生成虚拟测试环境。

2. 虚拟测试环境:通过传感器模拟器生成的虚拟环境,包括虚拟道路、车辆、行人等,用于测试自动驾驶汽车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反应和性能。

3. 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用于采集自动驾驶汽车在虚拟测试环境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评估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4. 测试用例生成器:根据自动驾驶汽车的需求和测试标准,自动生成一系列测试用例,包括不同的道路条件、交通情况等,用于评估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5. 评价指标:根据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定义一系列评价指标,如驾驶稳定性、反应时间、遵循交通规则等,用于评估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的表现。

使用该系统和方法进行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步骤如下:1.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自动驾驶汽车的需求和测试标准,设计一系列测试用例,包括不同的道路条件、交通情况等。

2. 生成虚拟测试环境:通过传感器模拟器生成虚拟测试环境,并在其中运行测试用例,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行为。

3. 数据采集和分析:采集自动驾驶汽车在虚拟测试环境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评估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4. 评估自动驾驶汽车系统:根据定义的评价指标,对自动驾驶汽车系统进行评估,包括驾驶稳定性、反应时间、遵循交通规则等方面的表现。

5. 优化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自动驾驶汽车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该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评价系统及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自动驾驶汽车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国自动驾驶法规

中国自动驾驶法规

中国自动驾驶法规
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交通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领域之一。

为了规范自动驾驶汽车的使用和管理,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以确保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首先,中国交通部发布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规定》,明确了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测试的程序和标准。

根据规定,测试车辆必须安装监控设备、定位设备和遥控装置,测试路段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测试车辆必须由测试人员监控。

其次,《道路交通安全法》也针对自动驾驶汽车作出了规定。

其中规定,自动驾驶汽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必须配备安全保障措施,驾驶员必须随时准备接管控制权。

此外,中国还在积极研究自动驾驶汽车的保险制度。

目前,中国保险行业已经启动了自动驾驶汽车保险的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自动驾驶汽车的保险机制。

总之,中国自动驾驶法规的完善和落实,将有助于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同时也保障了公共安全和交通秩序。

- 1 -。

车载设备智能驾驶车辆道路适应性测试考核试卷

车载设备智能驾驶车辆道路适应性测试考核试卷
7.在智能驾驶车辆的道路适应性测试中,车辆的能耗与车辆的驾驶模式无关。()
8.智能驾驶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完全适应所有的道路和交通环境。()
9.智能驾驶车辆在夜间适应性测试中,车辆的照明系统对于行车安全没有影响。()
10.智能驾驶车辆的道路适应性测试不需要考虑车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表现。()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A.城市道路行驶
B.高速公路行驶
C.紧急制动
D.数据分析
10.下列哪个传感器在智能驾驶车辆道路适应性测试中起到关键作用?()
A.超声波传感器
B.激光雷达
C.轮速传感器
D.车内湿度传感器
11.在智能驾驶车辆道路适应性测试中,下列哪个因素可能导致测试结果失真?()
A.测试路段的平整度
B.测试车辆的驾驶模式
6.在智能驾驶车辆的道路适应性测试中,______是确保测试数据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7.智能驾驶车辆在夜间行驶适应性测试中,车辆的______系统对于提高行驶安全至关重要。()
8.车载设备智能驾驶车辆的道路适应性测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方面。()
9.智能驾驶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通过______来提醒或协助驾驶员。()
4.在车载设备智能驾驶车辆适应性测试中,以下哪个指标不是评价车辆性能的主要因素?()
A.制动性能
B.加速性能
C.操控稳定性
D.舒适性
5.下列哪个部件不属于车载设备智能驾驶车辆的核心部件?()
A.激光雷达
B.摄像头
C.轮胎
D.传感器
6.在智能驾驶车辆道路适应性测试中,下列哪种天气条件对测试结果影响最小?()

中国自动驾驶标准自动驾驶分级

中国自动驾驶标准自动驾驶分级

中国自动驾驶标准自动驾驶分级
中国自动驾驶标准将自动驾驶分为六个级别,分别为:
1. Level 0:无自动化
该级别指的是没有任何自动化功能,必须由司机完全控制车辆。

2. Level 1:驾驶员协助
该级别表示车辆有定速巡航、自动停车等辅助功能,但仍需要驾驶员参与控制车辆以保证安全。

3. Level 2:部分自动驾驶
该级别表示车辆已经具备自动跟随、变道、超车、停车等功能,但仍需要驾驶员监督,车辆无法全程自动驾驶。

4. Level 3:条件自动驾驶
该级别描述车辆在特定环境下能够自动驾驶,但需要驾驶员可以在需要时接管车辆控制。

5. Level 4:高度自动驾驶
该级别指车辆已经可以在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驾驶员干预自动驾驶,但仍有个别情况需要驾驶员介入。

6. Level 5:完全自动驾驶
该级别是最高级别,表示车辆可以在任何情况下实现全程自动驾驶,无需驾驶员干预。

以上是关于中国自动驾驶标准自动驾驶分级的相关参考内容。

2025高考物理:无人驾驶相关题目汇编(学生版)

2025高考物理:无人驾驶相关题目汇编(学生版)

2025高考物理:无人驾驶相关题目汇编目录题型一运动学规律的计算 1题型二运动学图像 4题型三功和能 8题型四思维拓展 10运动学规律的计算1.2022年7月20日,北京正式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设点,首批25辆北汽极狐无人化车辆正式获准开展常态化付费出行服务。

无人驾驶反应时间短,如从发现紧急情况到车开始减速,酒驾驾驶员需要t1=1.2s,无人车需要t2=0.2s。

驾驶员驾驶汽车以某速度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停下来的运动距离为x1=44m,无人驾驶汽车在同样的条件下从发现情况到停下来的运动距离为x2= 24m,则()A.汽车的初速度为10m/sB.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8m/s2C.汽车刹车后1s内的位移为12mD.汽车刹车后2.5s内的位移为20m2.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百度无人驾驶汽完成了一段3.16公里的开放城市道路的测试。

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80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

无人驾驶汽车以v≤15m/s的速度前进,若雷达发现前方有静止障碍物,就会启动“全力自动刹车”安全系统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

已知此安全系统在不同路况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5m/s2~8m/s2之间的某一值,则此系统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约为()A.45sB.15sC.3sD.1.87s3.3D地图技术能够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汽车内部的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执行不同的指令。

如图所示为一段公路拐弯处的地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弯道是水平的,则“无人驾驶”汽车在拐弯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B.如果弯道是水平的,为防止汽车侧滑,则“无人驾驶”汽车拐弯时收到的指令是让车速大一点C.如果弯道是倾斜的,为了防止汽车侧滑,则道路应为内(东北)高外(西南)低D.如果弯道是倾斜的,为了防止汽车侧滑,则道路应为外(西南)高内(东北)低4.(23-24高一下·河北保定·开学考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成为智能科技的焦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首个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考核评价标准
 自动驾驶测试评价规程将涉及14个方面的测试内容、34个测试场景,包
括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识别及响应,交通信号灯的识别及响应,前方车辆行驶
状态识别及响应,障碍物识别及响应,行人和非机动车识别及避让,跟车行
驶,靠路边停车,超车,并道,交叉路口通行,自动紧急制动,人工操作接
管,联网通讯。

自动驾驶汽车路测评价项目

6月29日,第四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标准法规国际交流会在成都落幕。
澎湃新闻(thepaper)记者从大会上获悉,我国的自动驾驶测试评价规程已经
制定完成,很快将公开发布。这将是我国首个针对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考核
评价标准。

据悉,自动驾驶测试评价规程将涉及14个方面的测试内容、34个测试场
景,包括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识别及响应,交通信号灯的识别及响应,前方车
辆行驶状态识别及响应,障碍物识别及响应,行人和非机动车识别及避让,
跟车行驶,靠路边停车,超车,并道,交叉路口通行,自动紧急制动,人工
操作接管,联网通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